CN1259686C - 等离子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9686C
CN1259686C CNB031082831A CN03108283A CN1259686C CN 1259686 C CN1259686 C CN 1259686C CN B031082831 A CNB031082831 A CN B031082831A CN 03108283 A CN03108283 A CN 03108283A CN 1259686 C CN1259686 C CN 12596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lasma display
keeps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82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7375A (zh
Inventor
濑户口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7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7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96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96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2Fluor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01J2211/26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互相相对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多个互相平行排列在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的保持电极;多个与保持电极垂直排列在第二基底的内表面上的肋;以及分别排列在相邻肋之间的细长地址电极,其中相邻保持电极具有一对在互相接近方向相对突出的突出部分,而且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突出部分对中的一对突出部分沿肋之间的保持电极与另一对突出部分分开。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地址电极选择发光区并利用保持电极对之间的气体放电进行显示的等离子显示板。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型结构的保持电极和地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
背景技术
利用放电发光的等离子显示板(PDP)传统上被用作大型、薄显示器。如图9所示,传统的PDP包括前基底100、后基底200以及氖/氙或氦/氙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作为放电气体充在前基底100与后基底200之间。在用作前基底100的基本材料的玻璃基底111的内表面上,互相平行排列分别包括第一保持电极114和第二保持电极113的多个保持电极对110,为了进行显示,第一保持电极114和第二保持电极113实现表面放电。为了进行AC驱动,利用介质层115覆盖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114和113,并利用保护层116覆盖介质层115的表面。为了确保导电性,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114和113分别包括透明导电膜114b和113b以及金属膜总线电极113a和114a。
在用作后基底200的基本材料的玻璃基底221的内表面上,与排列在前基底100上的保持电极对110交叉排列多个地址电极222,该地址电极222与第二保持电极113配合选择单元发光区。介质层223覆盖地址电极222,而以这样的方式在介质层223上设置用于分割放电空间的直带状(带状)肋224,即每个带状肋224分别位于两个相邻地址电极222之间。沿行方向(平行于保持电极的像素排列方向),肋224将放电空间分割为单元发光区。在由肋224和介质层223形成的多个凹形部分,以带状方式排列荧光层R、G和B,该凹形部分用作放电空间。利用表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层225,从而导致发光。在此PDP内,3个相邻单元发光区(子像素)包括一个显示像素。每个单元发光区均包括由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114和113确定的显示单元和由第二保持电极113与地址电极222确定的地址单元。
以下说明利用上述结构进行显示。首先,通过在前基底100的第二保持电极113与后基底200的地址电极222之间的地址单元内进行地址放电,选择单元发光区。然后,将保持电压施加于保持电极对110,以便仅在选择的单元发光区的显示单元内进行放电。因此,利用紫外线激发荧光层225发光。
作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PDP,有一种ALIS(面交替发光)型PDP,用于进行显示的表面放电是在以规则间隔排列的相邻保持电极之间进行的,以实现高分辨率并增加像素数。
作为平板结构的主干的带状肋225不包括沿保持电极113和114的排列方向成型的肋。因此,沿保持电极113和114的排列方向,即沿带状肋225,容易产生放电干扰。因此,为了隔离放电,与使其放电的成对保持电极114和113之间的间隙S(放电间隙)相比,扩大不使其放电的相邻保持电极对100之间的反向间隙RS的宽度(非放电间隙)。然而,随着高分辨率的提高和像素数的增加,反向间隙RS的宽度被降低,而不能保持用于隔离放电的充分距离。如图10所示,在将保持电压施加到第一保持电极114以在显示单元D1和D3内产生放电A1和A3时,放电A1和A3沿带状肋225扩展到相邻显示单元D2内。即,发生放电干扰,从而在显示单元D2内产生误放电A2(过剩放电),这样使得发光过程不稳定。
在其它现有技术的PDP中,在每个保持电极的两端发生放电。因此,利用驱动控制避免干扰。然而,在为了提高分辨率而降低沿列方向的像素间距情况下,在列方向发生上述放电干扰,这样使得运行过程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提高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之间的间距,可以防止沿保持电极的排列方向出现放电干扰的PDP。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互相相对以及其间限定充入气体的空间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多个互相平行排列在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保持电极;多个在第二基底的内表面上与保持电极垂直地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所述充入气体的空间分成多个细长气体放电空间的平行的细长肋;以及分别排列在相邻肋之间的细长地址电极,其中相邻保持电极在每个放电空间具有一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互相接近地相对突出的突出部分(protrusion),而且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对突出部分在由相邻的平行的细长肋之间所限定的公共气体放电空间中沿第一方向与另一对突出部分分开。
根据以下提供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变得更加明显。然而,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特定例子仅是为了说明问题,因为,显然,根据此详细说明,本技术领域内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范围内,对其做各种变更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2(a)和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基底上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于驱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各帧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后基底上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变换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部分示出现有技术等离子显示板的透视图;以及
图10是示出现有技术等离子显示板存在的问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互相相对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多个互相平行排列在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的保持电极;多个与保持电极垂直排列在第二基底的内表面上的肋;以及分别排列在相邻肋之间的细长地址电极,其中相邻保持电极具有一对在互相接近方向相对突出的突出部分,而且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这对突出部分沿肋之间的保持电极与另一对突出部分分开。
根据本发明,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突出部分对中的一对突出部分沿保持电极与另一对突出部分分开。因此,防止了因为一对突出部分与另一对突出部分之间的放电干扰引起的误放电。
在本发明中,可以弯曲地址电极以使它们位于对应于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每对突出部分的位置。
因此,防止在相邻保持电极对之间产生放电干扰,而且可以实现准确寻址。
在本发明中,每个地址电极均可以包括两个协同驱动的平行电极,其中一个电极对应于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突出部分对中的一对突出部分排列,另一个电极对应于另一对突出部分排列。
由于两个地址电极分别对应于互相分开的突出部分对排列,所以避免了在相邻保持电极对之间出现放电干扰,并简化了地址电极的结构。此外,即使在地址电极之一发生断裂情况下,另一个地址电极仍可以产生放电。
在本发明中,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可以分别包括第一保持电极和第二保持电极,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表面放电以进行显示,第二保持电极与地址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放电以选择地址,地址电极位于第二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对面,但是不位于第一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对面。
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可以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在它们之间引起表面放电以进行显示,第二保持电极与地址电极在它们之间引起放电以选择地址,地址电极覆盖第二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区域比覆盖第一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区域大。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成型在每个地址电极上的荧光层。
多个保持电极可以包括多个保持电极对,每对保持电极由两个相邻保持电极构成,各保持电极对互相之间的间距不足以使它们之间产生放电,每对保持电极的相对突出部分对在它们之间产生表面放电。
可以使多个保持电极互相之间的间距足以在要求的相邻保持电极之间产生表面放电,该表面放电是在每对突出部分之间产生的。
保持电极可以由带状金属膜构成,而突出部分可以由透明导电膜构成。
保持电极可以由带状金属膜构成,而突出部分可以通过部分弯曲保持电极形成。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图1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透视图,图2(a)和2(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基底上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用于驱动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各帧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所示的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与传统技术的显示板类似,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氙和氖的混合气体充入前基底1与后基底2之间的放电空间内。前基底1包括:多个保持电极对10、介质层15以及保护层16,保护层16覆盖保持电极对10。每个保持电极对具有第一保持电极14和第二保持电极(或者扫描电极)13,而且各保持电极对以在其间具有反向间隙排列在玻璃基底11的内表面上。后基底2包括:多个地址电极22,排列在玻璃基底21的内表面上;介质层23,覆盖地址电极22;多个肋24,成型在介质层23上;以及R、G和B的荧光层25,成型在相邻肋24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第一保持电极14和第二保持电极13成对成型在前基底1上,它们分别包括:总线电极14a和13a,由带状金属膜构成;以及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它们是矩形(带状)或如图2(a)和2(b)所示的T型,而且它们互相相对分别从总线电极14a和13a的内边缘突出。此外,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的中轴线φ1在保持电极的排列方向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的中轴线φ2分开(displace)的距离为L1。距离L1被设置用于防止对相邻保持电极对10产生放电干扰。然而,如果距离L1过大,则多个单元发光区的发光可能被偏置。因此,最好既考虑到放电干扰,又考虑到发光偏置,适当确定距离L1。
后基底2上的地址电极22可以是直线形的,正如现有技术采用的那样,只要它覆盖保持电极对10的矩形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即可。然而,为了防止放电扩展,最好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地址电极22,即它与保持电极对10的保持电极14和13的总线电极14a和13a之间(间隙)的透明导电膜14b和13b交叉,并以字母L的形式在相邻保持电极对10之间(反向间隙)弯曲,如图3(a)所示(对应于图2(a))。不以字母L的形式弯曲,还可以以锯齿形方式弯曲地址电极22以在倾斜方向交叉透明导电膜14b和13b。
接着,将说明如何驱动根据该实施例的构造的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例子,以及在驱动后,该实施例在防止在相邻保持电极对之间放电耦合方面所起的作用。
如图4所示,用于显示一个屏幕的一帧F包括多个子帧SF1至SFn。SF1至SFn中的每个子帧包括:复位周期RP,用于调节平板显示屏幕中所有单元中的电荷;地址周期AP,用于通过在预定单元内进行放电累积壁电荷以选择单元发光区;保持周期SP,用于通过利用累积的壁电荷在单元发光区内保持放电以进行显示。
在复位周期RP中,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所有第一保持电极14以在所有单元内放电,从而擦除壁电荷。在地址周期AP内,将扫描脉冲顺序施加到第二保持电极或扫描电极13,并且将地址脉冲与扫描脉冲同步施加到将通过其发光的相应单元发光区的地址电极22。因此,在第二保持电极13与地址电极22的交叉点确定的地址单元内产生地址放电以产生壁电荷。此外,在保持周期SP内,将保持脉冲交替施加到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14和13以在产生了壁电荷的单元发光区的显示单元内重复放电。
通过根据显示数据改变子帧内保持周期SP的时长(放电次数),在等离子显示板上实现分级显示(gradation display)。例如,通过以1∶2∶4∶8∶16∶32∶64∶128的比例改变8个子帧内的放电次数,可以在每个单元发光区内实现256级分级。由于一个像素由3个单元发光区构成,所以实现了16,770,000(256×256×256)色的全色显示。
在此实施例中,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分开。因此,在选择单元发光区的地址周期期间,在第二保持电极13的透明导电膜13b与地址电极22之间的地址单元内选择性进行地址放电时,可以防止地址放电扩展到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第二保持电极13与地址电极22之间的地址单元内。因此,避免了在单元内出现误放电。此外,即使在保持周期内,也可以避免因为放电扩展到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显示单元引起的放电干扰,从而避免了误放电。
实施例2
将参考图5(a)和5(b)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等离子显示板。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该等离子显示板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基本相同,图3(a)和3(b)所示的地址电极22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于透明导电膜14b和13b的中轴线φ1和φ2(如图2(a)所示)互相平行排列的地址电极22a和22b。由于为了协同驱动而将两个地址电极22a和22b连接到同一个驱动电路,所以地址周期期间的运行过程与实施例1的地址周期期间的运行过程相同。
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沿保持电极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分开预定距离。此外,分别对应于保持电极对10的透明导电膜14b和13b的中轴线φ1和φ2排列这两个地址电极22a和22b。因此,避免了对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放电干扰,而且简化了地址电极22(参考图3(a)和3(b))的结构。
实施例3
将参考图6(a)和6(b)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等离子显示板。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该等离子显示板与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基本相同,保持电极对10不包括透明导电膜对14b和13b,如图6(a)所示。不成型透明导电膜对,而通过在与地址电极22a和22b的交叉点附近设置弯曲为钩形的部分,成型第一保持电极14的总线电极14a和第二保持电极13的总线电极13a以使它们互相接近。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弯曲部分的中轴线φ1沿保持电极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弯曲部分的中轴线φ2分开的距离为L1。此外对应于保持电极对10的弯曲部分,以实施例2的同样方式成型两个地址电极22a和22b,如图6(b)所示。可以将地址电极成型为图(3)和3(b)所示的形状。
上述构造的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与实施例1的运行方式相同。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为在与地址电极22(或者地址电极22a和22b)的交叉点,成型第一保持电极14的总线电极14a和第二保持电极13的总线电极13a以互相接近。因此,充分的反向间隙的宽度被保持以避免放电干扰。此外,由于不需要成型透明导电膜14b和13b,所以降低了成本。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可以与其外部结构被改变为如图6(a)和6(b)所示那样的保持电极14和13结合成型透明导电膜14b和13b。
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以矩形或T形形式成型透明导电膜14b和13b。然而,还可以将它们成型为各种形状,例如三角形或弧形。
在根据实施例1至3的等离子显示板中,在将地址电极22(或者地址电极22a和22b)弯曲到仅对着第二保持电极13的透明导电膜13b时,地址电极22覆盖第一保持电极14的区域较小(参考图(7a))。另一方面,使在寻址之后、第二保持电极13与地址电极22之间的区域内发生放电的第二保持电极13覆盖地址电极22的区域比地址电极22覆盖第一保持电极14的区域大,以便更可靠放电。此外,尽可能避免在地址电极22与第二保持电极14之间发生误放电,从而顺利选择单元发光区,而不发生错误。此外,还避免了在保持周期期间对相邻保持电极对10产生的放电干扰。
在根据实施例1至3的等离子显示板中,地址电极22(或者地址电极22a和22b)可以覆盖第二保持电极13较大区域(参考图7(b))。因此,可以以高准确度选择单元发光区。
在将ALIS应用于根据实施例1至3的等离子显示板情况下,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排列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如图8(a)和8(b)即保持电极对10的透明导电膜13b和14b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透明导电膜13b和14b分开。即,第一保持电极14a可以对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保持电极13a和13a产生表面放电,而第二保持电极13a可以对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保持电极14a和14a产生表面放电。
在根据实施例1至3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3b和14b与相邻保持电极对10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3b和14b分开。然而,由于可能在保持电极对10的透明导电膜14b 与13b之间产生干扰,所以可以以阶梯形式交错排列它们。
在根据实施例1的等离子显示板中,对应于保持电极对10的透明导电膜14b和13b,弯曲地址电极22。然而,也可以不考虑透明导电膜14b和13b排列地址电极22以简化地址电极的结构。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互相相对以及其间限定充入气体的空间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多个互相平行排列在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保持电极;多个在第二基底的内表面上与保持电极垂直地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所述充入气体的空间分成多个细长气体放电空间的平行的细长肋;以及分别排列在相邻肋之间的细长地址电极,其中
相邻保持电极在每个放电空间具有一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互相接近地相对突出的突出部分,而且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对突出部分在由相邻的平行的细长肋之间所限定的公共气体放电空间中沿第一方向与另一对突出部分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地址电极被弯曲以使它们位于对应于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每对突出部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每个地址电极均包括两个协同驱动的平行电极,其中一个电极对应于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的一对突出部分排列,另一个电极对应于另一对突出部分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分别包括第一保持电极和第二保持电极,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表面放电以进行显示,第二保持电极与地址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放电以选择地址,地址电极位于第二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对面,但是不位于第一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两个相邻保持电极对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第一和第二保持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表面放电以进行显示,第二保持电极与地址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放电以选择地址,地址电极覆盖第二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区域比覆盖第一保持电极突出部分的区域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进一步包括在每个地址电极上形成的荧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多个保持电极包括多个保持电极对,每对保持电极由两个相邻保持电极构成,各保持电极对互相之间的间距不足以使它们之间产生放电,每对保持电极的所述一对相对突出部分在它们之间产生表面放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使多个保持电极互相之间的间距足以在要求的相邻保持电极之间产生表面放电,该表面放电是在每对突出部分之间产生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保持电极由带状金属膜构成,而突出部分可以由透明导电膜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保持电极由带状金属膜构成,而突出部分可以通过部分弯曲保持电极形成。
CNB031082831A 2002-03-27 2003-03-27 等离子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6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87921A JP2003288844A (ja) 2002-03-27 2002-03-27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087921/2002 2002-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375A CN1447375A (zh) 2003-10-08
CN1259686C true CN1259686C (zh) 2006-06-14

Family

ID=27800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828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686C (zh) 2002-03-27 2003-03-27 等离子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12640B2 (zh)
EP (1) EP1349192B1 (zh)
JP (1) JP2003288844A (zh)
KR (1) KR100771561B1 (zh)
CN (1) CN1259686C (zh)
DE (1) DE60320884D1 (zh)
TW (1) TWI222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4125B1 (ko) * 2003-08-23 2006-0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 구조가 개선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060836A (ko) * 2003-12-17 2005-06-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019460B2 (en) * 2004-02-05 2006-03-2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reof
KR100599686B1 (ko) * 2004-05-31 2006-07-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26081B1 (ko) * 2005-05-19 2006-09-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방법
KR100719035B1 (ko) * 2005-07-01 2007-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941254B (zh) * 2005-09-30 2010-04-07 南京Lg新港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总线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屏
KR100875117B1 (ko) * 2007-07-26 2008-1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어드레싱 효율이 개선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5020B2 (ja) * 1990-06-25 2000-01-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226834B1 (ko) * 1997-06-27 1999-10-15 구자홍 칼라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상부전극 구조
JPH11213894A (ja) * 1998-01-23 1999-08-06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972156B2 (ja) * 1998-02-23 2007-09-05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063959B2 (ja) * 1998-06-19 2008-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0357463A (ja) * 1999-04-14 2000-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576051B2 (ja) * 1999-10-28 2004-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375A (zh) 2003-10-08
DE60320884D1 (de) 2008-06-26
EP1349192A3 (en) 2005-08-17
JP2003288844A (ja) 2003-10-10
KR20030077997A (ko) 2003-10-04
EP1349192A2 (en) 2003-10-01
KR100771561B1 (ko) 2007-10-30
EP1349192B1 (en) 2008-05-14
US20030184224A1 (en) 2003-10-02
TW200305179A (en) 2003-10-16
US6812640B2 (en) 2004-11-02
TWI222654B (en) 2004-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226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217306C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59686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00346441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291437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60612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445741A (zh) 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00338714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17729C (zh) 具有三角形像素排列的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00351982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317687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301526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617288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215519C (zh) 具有双放电空间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69816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00351985C (zh) 包含浮动电极的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698081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555547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32090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0395802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
CN1173321C (zh) 两点触发放电型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驱动方法
CN1698082A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的驱动方法
CN1156872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530910A (zh) 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