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9749C -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9749C
CN100349749C CNB2004100564053A CN200410056405A CN100349749C CN 100349749 C CN100349749 C CN 100349749C CN B2004100564053 A CNB2004100564053 A CN B2004100564053A CN 200410056405 A CN200410056405 A CN 200410056405A CN 100349749 C CN100349749 C CN 1003497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lt
prn device
drive par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64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9796A (zh
Inventor
岸素志
森山悟
宫下智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9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97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974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式打印设备和带式打印系统,它能防止辊发生变形或辊粘着在一打印头上,并且能防止带进给精度降低和发生不能进行打印的情况发生。该带式打印设备具有一压纸辊和一带进给辊,所述辊可在它们压靠在容纳于一带盒中的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它们远离所述带子的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布置成在将压纸辊和带进给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后通过带进给来进行打印。该设备包括:一辊驱动部分,所述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压纸辊和带进给辊;以及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

Description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8月7日提出的JP 2003-288892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文援引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字母打印到带子上的带式打印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式打印系统,其中,带式打印设备连接至一输入装置,于是将已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字母或符号打印到带子上。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平第7-101117号公报(1995)(第2至5页,图5)揭示了一种带式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安装于其上的一带盒,该带盒中容纳叠置在一色带上的带子。该打印设备包括压靠在带子上的一带进给辊和一压纸辊。在面向压纸辊的一位置处设置带有多个对齐的加热器元件的打印头。
当进行打印时,带进给辊压靠在一设置在带盒内的带驱动辊上,且带子位于两者之间。压纸辊压靠在插入带盒的打印头上,且带子位于两者之间。通过带进给辊和压纸辊的转动来进给带子,而通过打印头将字母或字符以及类似的内容通过熔化色带来打印到带子上。
带进给辊和压纸辊设置成在与一打开/关闭盖接合时可动,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插入/弹出带盒时可打开和关闭。在装上带盒之后再关闭打开/关闭盖时,带进给辊和压纸辊就设置在一加压位置,以通过与打开/关闭盖的接合而压靠带子。当弹出带盒时,带进给辊和压纸辊释放与打开/关闭盖的接合,并设置在一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中,所述诸辊通过一偏移弹簧的偏压力而远离带子。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易于实现在打印时加压和在弹出带盒时释放。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的传统带式打印设备,由于在不使用带式打印设备时打开/关闭盖仍是关闭的,而使带进给辊和压纸辊长期处于加压状态。这种结构形式的后果是,压纸辊由于与打印头的接触而发生变形,并从而导致带进给精度的降低。还有,当带盒安装在设备中时,带进给辊由于与带驱动辊的接触而也类似地发生变形,从而使带进给精度进一步降低。当设备中没有安装带盒时,压纸辊和打印头粘着在一起,从而使打印头损坏,这样的损坏可能会导致无法进行打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式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一辊驱动部分,所述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以及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受打印数据的一接收器,其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接收器已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根据这种结构,由控制器来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例如弹出带盒时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当例如进行打印时,由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可以响应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所述输入信号诸如为输入控制器并通过一接口从一台个人计算机发送至带式打印设备的信号、在检测到带式打印设备的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时输出的盖子打开信号、来自设置在带式打印设备上的操作开关的信号(如带式打印设备的电源开关的ON/OFF信号或者一打印开始开关的ON信号之类的信号)以及在带式打印设备的打印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检测信号。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在带式打印设备在处于空闲状态、和/或不使用时将诸辊设置在释放状态来防止辊发生变形,并防止辊粘着在打印头上。因此,可以防止带进给精度降低和防止发生不能打印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式打印系统,该系统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式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容纳在一带盒中的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它们远离带子的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布置成在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后通过带进给来进行打印;一辊驱动部分,所述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接受打印数据的一接收器;一打开/关闭盖,该盖子可打开和关闭带式打印设备的一容纳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检测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的一盖子检测器,并且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盖子检测器检测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检测打印过程中的错误的一错误检测器,并且在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根据检测到错误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同时,控制器终止打印,以及,其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接收器已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没有接到打印数据一段特定的时间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对带子的打印终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控制器包括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多张相继页中各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一模式,和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所有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二模式,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在检测到电源为OFF时检测到电源为OFF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以及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当电源切换为ON时的操作启动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式打印系统,该系统包括:如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带式打印设备的方法,所述带式打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安装在一带盒中的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它们远离带子的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布置成在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后通过带进给来进行打印,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信号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带式打印设备的一接收器中接受打印数据;以及根据接收器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附图简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示范性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设有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一带式打印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一带盒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一释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一释放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一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根据编辑器指令的加压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在打印之前的加压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打印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带式打印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带式打印设备的立体图。在带式打印设备1的顶表面上设置一打开/关闭盖8,该盖在插入和弹出其中容纳带子的一带盒20时打开和关闭。在打开/关闭盖8的侧向部分上设置一用于打开该打开/关闭盖8的一打开开关4。
在带式打印设备1的前表面上设有一带子从其被送出的开孔9。包括一电源开关5和一切割开关6的一操作部分7设置在开孔9的侧向部分上。电源开关5执行带式打印设备1的一设备主体的电源ON/OFF操作。当要手动地切割从开孔9放出的带子时,推动切割开关6。
图2是示出带式打印设备1的结构的方框图。带式打印设备1通过一网络3连接至一个人计算机2(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打印数据的一编辑器安装在个人计算机2中,并且根据编辑器的指令通过带式打印设备1来执行打印。
带式打印设备1包括控制设备1的各个部分的一控制器11。一驱动部分12、一打印头13、一通信模块14、一存储器15、一操作部分7、一带盒检测器16、以及一盖子检测器17连接至控制器11。驱动部分12包括使带进给辊39、40(参见图3)运动并驱动切割器52的一个或多个电动机。
打印头13包括多个沿带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加热器元件。来自色带的墨水在加热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熔化到带子上。通信模块14包括一用于接收例如打印数据或类似信息的接收器和一用于发送例如打印结果或有关带盒20的安装状态的信号的发送部分。
存储器15包括:一非易失的存储器,其中存储操作程序或设定状态;以及一易失性存储器,它包括进行打印数据的暂时存储的一打印缓冲区。带盒检测器16检测是否安装了带盒。盖子检测器17检测打开/关闭盖8的打开/关闭状态(参见图1)。
图3和4分别是一立体图和一俯视图,示出了带式打印设备1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带盒20安装在带式打印设备1的顶部中。一带进给电动机31设置在带盒20背侧的下方。一驱动齿轮32、一带进给齿轮33以及一压纸空转齿轮34(参见图5)连接至带进给电动机31,以与之一起转动。
图5示出带盒20的内部结构。带盒20中容纳有一色带23和一胶合带26、以及在其上进行打印的一透明的带子21。带子21卷绕在一卷轴22上。色带23卷绕在卷轴一卷轴25上,并且被用驱动齿轮32驱动的一卷轴24卷紧。
胶合带26卷绕在一卷轴27上。胶合带26的两个表面都形成为胶合表面。一可剥离的纸张粘附在胶合带26的一个表面上,另一表面则制成为粘附在透明带子21的打印表面上。带盒20在图中左手侧的一端部上设有一带驱动辊28。用带进给齿轮33驱动带驱动辊28,用以进给带子21和胶合带26。在带盒20中还形成一开孔20a,打印头13插入该开孔20a。
在图3和4中,在带盒20的一侧向部分上设置了一辊固定件38。辊固定件38由一轴部分38a可转动地支承,并沿着其离开带盒20的一方向由一偏压装置(未示出)进行偏压。在辊固定件38的自由端一侧设置一压纸辊39和一带进给辊40。
压纸辊39包括一同轴心的压纸齿轮(未示出),该压纸齿轮可以与压纸空转齿轮34啮合,以使它可由带进给电动机31来转动。带进给辊40包括一同轴心的子带进给齿轮(未示出),该子带进给齿轮可与带进给齿轮33啮合,以使它可由带进给电动机31来转动。
邻靠辊固定件38并穿过一释放辊37a的一释放杆37设置在辊固定件38的一侧向部分上。如图6所示,释放杆37与释放齿轮41的一凸轮(未示出)接合,且释放齿轮41通过一减速齿轮系连接至辊驱动电动机43。
通过凸轮与在辊驱动电动机43的驱动下转动的释放齿轮41的接合,释放杆37可沿前后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滑动。在这点上,还可以将释放齿轮41通过一凸轮齿轮或类似的装置连接至带进给电动机31,从而省去辊驱动电动机43。
当释放杆37向前滑动时,辊固定件38靠近带盒20,如图3和4所示。结果,压纸辊39就压靠在打印头13上,并且带子21和色带23位于两者之间。带进给辊40压靠在带驱动辊28上,且带子21和胶合带26位于两者之间。
因此,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就设置在一它们压靠在带子21上的加压位置。以这种方式压纸辊39通过带进给电动机31的驱动而转动,并且进给夹紧在压纸辊39与打印头13之间的带子21和色带23。
当释放杆37向后滑动时,辊固定件38通过偏压力而从带盒20分离,如图7和8所示。因而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就设置在一远离带子21、从而可弹出带盒20的释放位置。
在图3中,在带式打印设备1的前部设置了一可动切割器52和一固定切割器53。可动切割器52布置成:在一切割器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下转动的一切割器齿轮51的凸节51a与切割器52的一孔部分52a接合,并且切割器52绕一轴部分52b转动。以这种方式,可以切割从带盒20送出的带子21。
现将参照图9至13的流程图来说明带式打印设备1的操作。当通过带式打印设备1的电源开关5将电源切换至ON时,图9所示的主程序开始。该主程序一启动,就在步骤S11中调用如图10中所示的初始化过程。
在初始化过程中,在步骤S41中设定通信模块14的一通信口。在步骤S42中,例如根据所安装的带盒20的类型来设定工作设置。在该步骤中,可以设定当没有使用带式打印设备1一特定的时间时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是否要设置在释放位置。在步骤S43中判断是否已将一释放时间设定为直至在执行例如打印或加压之后才加以释放的一时间。
如果设定了释放时间,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44,并且用1替代一时间设置标志F1,用以表示诸辊要在过去释放时间之后设置到释放位置。在步骤S45中,将释放时间存储在存储器15中。如果没有设置释放时间,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46,因而用0替代时间设定标志F1。
在步骤S47中,判断是否在收到来自个人计算机2的一查询信号后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到加压位置。该查询信号是由个人计算机2的编辑器有规律地发出的,用以请求获知或者或查询有关带式打印设备1的、诸如所安装的带子的类型或宽度之类的状态。带式打印设备1构造成在收到查询信号后将这样的一些信息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
如果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的操作在每次收到一查询信号时都要执行,那么就在步骤S48中用1替代一查询加压标志F2。如果即使收到查询信号也无需进行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的操作,则在步骤S49中用0替代一查询加压标志F2。在这点上,在个人计算机2的编辑器启动之后,可以改变各种设置。
在步骤S50中,对用于指示要连续打印多页的一连续打印标志F3进行初始化。在步骤S51中,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通过辊驱动电动机43的驱动而设置在释放位置。
如下文将述,在电源处于OFF时,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不过,由于当电源供应在加压状态下停止时,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将仍保持加压,所以设计成在步骤S51中即时地消除加压状态。这样,就可根据启动操作来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
完成了初始化过程后,程序回到图9的主程序,并且重复地执行步骤S12至步骤S29中的相应步骤。在步骤S12中,判断电源是否已切换至OFF。如果电源切换至OFF,则程序进行步骤S31,用以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在步骤S32中,停止电源供应。
这样,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可以在带式打印设备1没有使用时被设置成释放状态。因而可以防止压纸辊39由于其与打印头13之间的压力而发生变形或粘着。在安装带盒20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由于带进给辊40与带驱动辊28之间的压力而发生变形。结果,可以防止带进给精度方面的降低,并可防止无法进行打印。在这点上,该设备布置成可根据所检测到的电源OFF来通过步骤S31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
在步骤S13中,通过盖子检测器17来判断打开/关闭盖8的打开/关闭状态。如果打开/关闭盖8是打开的,则程序进行步骤S16,以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因而,将可以弹出带盒20。在这点上,设备布置成可根据打开/关闭盖8的打开通过步骤S13和S16来放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
如果打开/关闭盖8关闭,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14,并且判断是否时间设定标志F1为1。如果时间设定标志F1为0,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17。如果时间设定标志F1为1,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15,以确定是否因为释放时间的前一时间定时已经重设而已经过了该设定的释放时间。
如果释放时间没有过去,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17。如果释放时间已过去,则在步骤S16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压在加压位置很长的时间而导致诸辊发生变形或粘着在打印头13上。在这点上,该设备布置成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通过步骤S15和S16而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后没有接到打印数据时就被释放。
在步骤S17中,从通信模块14接收数据。此时,打印数据存储在打印缓冲区中。从个人计算机2、例如作为包括相应于多根线条的、单根线点数据的点阵图形数据而发送来打印数据。在步骤S18中,判断是否从个人计算机2接到以连续的方式打印多页的一连续打印指令。当连续地执行多页的打印时,可有各种的模式,例如,基于不同的打印数据打印多页的模式、基于相同的打印数据打印多页的模式、或者以连续的模式打印多个连续数字的模式。
如果接到连续打印的指令,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19,并且用1替代连续打印标志F3。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接到打印单页的一打印单页的指令。如果接到一打印单页的指令,程序就进行至步骤S21,并用0替代连续打印标志F3。
在步骤S22中,调用如图11所示的根据编辑器指令的加压过程。在根据编辑器指令的加压过程中,在步骤S61中判断是否已接到请求获知带式打印设备1的状态的一查询信号。如果没有接到查询信号,则程序就进行至步骤S64。如果接收到一查询信号,则在步骤S62中判断是否是首次接到该信号。
当安装在个人计算机2中的编辑器启动时,有规律地发送查询信号,并且通过首次接到一查询信号,可以得知该编辑器已启动。如果是首次接到一查询信号,则确定编辑器已启动,并程序进行至步骤S65,以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
如果是第二次或更后次地接到一查询信号,就在步骤S63中判断是否查询加压标志F2为1。如果查询加压标志F2为1,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65,以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如果查询加压标志F2为0,则程序进行至步骤64。
在步骤S64中,判断是否接到用以根据一指令按钮的操作或在编辑器处提供的类似操作来指令加压的一加压指令命令。如果没有接到加压指令命令,则程序回到主程序。如果接到一加压指令命令,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65,以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到加压位置。
在步骤S65中,通过带盒检测器16的检测判断是否已安装带盒20。如果没有安装带盒20,则程序回到主程序。在步骤66中,通过盖子检测器17的检测来判断是否打开/关闭盖8已关闭。如果打开/关闭盖8打开,则程序回到主程序。
在步骤67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就在接到打印数据之前设置在加压位置,从而使打印能即时地开始。
在步骤S68中,重新设置释放时间,程序回到主程序。因而开始对加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跟踪,并且通过上述的步骤S14至S16,在设定的释放时间经过后,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
在主程序的步骤S23中判断是否已接到打印数据和是否已连续打印标志F3为1。如果没有接到打印数据并连续打印标志F3为0,则程序回到步骤S12,以重复执行步骤S12至S23。如果接到打印数据,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24。如果连续打印标志F3为1,则可能是无需反复接收打印数据地进行打印,以使程序类似地进行至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调用如图12所示的打印前的加压过程。在打印前的加压过程中在步骤S71中判断是否首次接到打印数据。如果所接到的数据不是首次的打印数据,则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就已处于加压状态,从而程序回到主程序。如果接到到数据是首次打印数据,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72。
在步骤S72中,通过带盒检测器16检测判断是否带盒20已安装。如果没有安装带盒20,则程序回到主程序。
在步骤S73中,通过盖子检测器17的检测判断是否打开/关闭盖8关闭。如果打开/关闭盖8是打开的,则程序回到主程序。
在步骤S74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从而,在打印之前,将在上述的根据编辑器指令的加压过程中由于打开/关闭盖8打开着或类似的原因而没有设置在加压位置的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从而可以即时地开始打印。在这点上,该设备布置成根据接到打印数据而通过步骤S71和S74对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进行加压。
在步骤S75中,重新设置释放时间,并且程序回到主程序。以这种方式,开始对加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跟踪,并且通过步骤S14至S16,在设定的释放时间过去后,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
在主程序的步骤S25中,判断是否接到打印指令。如果已接到打印指令,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26,并调用如图13所示的打印过程。在打印过程的步骤81中,通过带盒检测器16的检测判断是否已安装带盒20。如果没有安装带盒20,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91。在步骤S82中,通过盖子检测器17的检测判断是否打开/关闭盖8关闭。如果打开/关闭盖8是打开的,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91。
在步骤S83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从而,将在上述的根据编辑器指令的加压过程和打印前的加压过程中、由于打开/关闭盖8打开着或类似的原因而没有设置在加压位置的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加压位置。
设置步骤S84至S87以检测在打印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并且,如果检测到错误,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91。以这种方式,该设备就布置成根据检测到错误而中断打印,并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
在步骤S84中,检测由于打开/关闭盖8打开所造成的错误。在步骤S85中,检测由于电源发生异常所造成的错误。在步骤S86中,检测由于开关OFF操作所造成的错误。在步骤S87中,检测由于带子21用完后而导致停止所造成的错误。
在步骤S91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以这种方式,在发生错误时中断打印,并且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的加压状态。如果检测到由于切换至OFF的操作所造成的错误,程序就回到主程序,以在步骤S12判断之后进行至步骤S31和S32,并最终终止该程序。
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在步骤S88中从上述的打印缓冲区中读出相应于单根线条的数据,以由打印头13进行单根线条的打印。在步骤S89中,判断单页的打印是否已完成,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否,则程序回到步骤S84,以继续进行各单根线条的打印。
在完成单页打印之后,程序通过步骤S89的判断进行至步骤S90,以重新设置释放时间。以这种方式,开始对打印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跟踪,并且通过上述步骤S14至S16,在设定的释放时间过去后,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
在主程序的步骤S27中,判断时间设定标志F1是否为1。如果时间设定标志F1为1,则程序回到步骤S12。如果时间设定标志F1为0,则程序进行至步骤S28,这是因为每次打印完成,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都设置在释放位置。
在步骤S28中,判断连续打印标志F3是否为1。如果连续打印标志F3为1,则连续地进行打印,以不进行释放,并程序回到步骤S12。如果连续打印标志F3为0,则不再继续进行打印,以在步骤S29中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在这点上,该设备布置成根据打印完成而通过步骤S89至以及步骤S27至S29来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
如果进行连续打印,连续打印标志F3在通过步骤S18和S20的整个判断中保持为1不变。然后,在通过步骤S22至S25、在步骤S26中进行随后页的打印。还有,在进行连续打印的情况下,可以在完成单页的打印之后释放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过程(参见图10)中预先地设定在完成连续打印的各页的打印之后进行释放的一第一模式和仅在完成所有页的打印之后才进行释放的一第二模式中的任一个,就可以在步骤S28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之间加以区分后进行释放。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可以通过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辊驱动部分包括辊驱动电动机43、减速齿轮系35、释放齿轮41以及释放杆37。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电源为OFF或打印完成后将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设置在释放位置,从而防止辊变形或者粘着到打印头13上。因此,可以防止带进给精度的降低和不能打印。
在这点上,尽管通过压纸辊39和带进给辊40来进给带子,但还可以用如下的一种结构来实现相同的效果,即其中带子的进给由带进给辊40来执行,而压纸辊39则布置成不执行带子的进给。
尽管已根据带式打印设备1是与网络相连接的情况来说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但也可以例如采用本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压纸辊压靠在打印头上而造成的辊变形或者辊粘着。也可以通过在安装带盒的情况下才带进给辊和带驱动辊之间加压而防止发生变形。因而也可以获得一种防止进给精度降低和无法进行打印的带式打印设备和带式打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设备包括接收打印数据的一接收器和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接收器接到打印数据而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的一控制器。采用这种结构,当收到打印数据时,诸辊就被设置在加压部分。因此,可以通过仅在执行打印时加压辊来进一步防止发生变形和辊粘着。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没有接到打印数据的一段特定的时间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其中没有接到打印数据的时间段达到一特定时间时,诸辊都被设置在释放位置。因此,诸辊在不进行打印时不会被加压,从而防止辊变形,并防止辊粘着在打印头上。
在该打印设备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带子的打印终止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打印终止时,诸辊被设置在释放位置。因而可以通过仅在执行打印时加压辊来进一步防止辊变形和辊粘着在打印头上。
在该打印设备中,控制器包括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多张相继页中各页的打印停止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一模式和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所有页的打印停止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二模式。
根据这种结构,当指定第一模式时,在各单页的打印停止后,诸辊被设置在释放位置。当指定第二模式时,在单页的打印停止后,诸辊并不移动,而是在所有页的打印停止后,诸辊才被设置在释放位置。第一和第二模式可以通过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的一输入装置来指定或者由带式打印设备设定。
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模式使加压时间最短,而可以通过第二模式来减小释放时间而进行快速的连续打印。
该打印设备还包括可打开和关闭其中容纳一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的一打开/关闭盖,以及检测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的一盖子检测器。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盖子检测器检测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当打开/关闭盖打开时,诸辊被设置在释放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插入/弹出带盒。
在该打印设备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在电源开关为OFF时检测到电源开关为OFF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当电源开关为OFF且电源的供应终止时,诸辊被设置在释放位置。因此,可在没有使用带式打印设备时防止辊变形并防止辊粘着在打印头上。
该打印设备还包括检测打印过程中的错误的一错误检测器,并且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检测到错误而使打印停止并且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当检测到诸如打开/关闭盖在打印的过程中打开、电压异常、带子用完或者电源开关OFF指令的错误时,打印就被终止,以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因而,当不进行打印时诸辊就没有被加压,从而可防止辊发生变形,并可防止辊粘着在打印头上。
在该打印设备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当电源切换为ON时根据启动操作而将诸辊设置在释放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当带式打印设备的电源切换至ON时,诸辊都设置在释放位置。因此,当在诸辊处于加压位置的情况下终止电源供应时,可以通过重新供应电源来释放加压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打印系统包括具有各上述结构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根据这种结构,输入装置和带式打印设备可以是与网络相连接的、或者是不通过网络而直接连接的本地连接的,并通过编辑器编辑打印数据,从而将打印数据从输入装置送至带式打印设备。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带式打印系统中,控制器在编辑器启动后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根据该结构,在编辑器启动后从输入装置发送一特定的信号,并且带式打印设备在接到该信号后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因此,可以无需在开始打印时等待加压,就能迅速地开始打印。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带式打印系统中,输入装置发送一请求获知带式打印设备状态的一查询信号,并且控制器在收到该查询信号后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根据这种结构,从输入装置发送用以请求获知或查询例如有关所安装的带子的宽度指令的信息的一查询信号。带式打印设备在收到该查询信号后将诸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因此,可以无需在开始打印时等待加压,就能迅速地开始打印。
尽管示出了诸示范性实施例的各种零件的各种示范性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但其它的组合和结构形式,包括更多、更少或仅有单个的零件,也都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带式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一辊驱动部分,所述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以及
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受打印数据的一接收器,其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接收器已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辊在加压位置处压靠在执行打印的一打印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没有接到打印数据一段特定的时间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对带子的打印终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包括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多张相继页中各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一模式,和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所有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二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打开/关闭盖,该盖子可打开和关闭带式打印设备的一容纳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以及
检测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的一盖子检测器,其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盖子检测器检测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检测到电源为OFF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打印过程中的错误的一错误检测器,其中在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根据检测到错误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同时,控制器终止打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当电源切换为ON时的操作启动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10.一种带式打印系统,该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
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在编辑器启动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发送一请求获知带式打印设备状态的一查询信号,并且控制器在收到该查询信号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接收打印数据之前/之后,由盖子检测器检测打开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编辑器启动之后,输入装置发送一查询信号。
15.一种带式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容纳在一带盒中的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它们远离带子的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布置成在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后通过带进给来进行打印;
一辊驱动部分,所述辊驱动部分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
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辊驱动部分;
接受打印数据的一接收器;
一打开/关闭盖,该盖子可打开和关闭带式打印设备的一容纳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
检测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的一盖子检测器,并且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盖子检测器检测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检测打印过程中的错误的一错误检测器,并且在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根据检测到错误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同时,控制器终止打印,以及
其中,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接收器已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没有接到打印数据一段特定的时间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对带子的打印终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控制器包括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多张相继页中各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一模式,和将辊驱动部分控制成根据所有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二模式,
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在检测到电源为OFF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以及
控制器控制辊驱动部分,以根据当电源切换为ON时的操作启动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辊在加压位置处压靠在执行打印的一打印头上。
17.一种带式打印系统,该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
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在编辑器启动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发送一请求获知带式打印设备状态的一查询信号,并且控制器在收到该查询信号后将所述全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20.一种控制带式打印设备的方法,所述带式打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在它们压靠在安装在一带盒中的一带子上的一加压位置和它们远离带子的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布置成在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后通过带进给来进行打印,该方法包括:
根据输入信号在加压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带式打印设备的一接收器中接受打印数据;以及
根据接收器接到打印数据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辊在加压位置处压靠在一打印头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没有接到打印数据一段特定的时间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对带子的打印终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多张相继页中各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一模式和根据所有页的打印停止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的一第二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在接收打印数据之前/之后,由一盖子检测器检测带式打印设备的打开/关闭盖的状态;以及
根据盖子检测器检测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状态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检测到电源为OFF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打印过程中检测错误;
当检测到错误时终止打印;以及
根据检测到错误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当电源切换为ON时的操作启动而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释放位置。
29.一种控制带式打印系统的方法,所述带式打印系统具有权利要求20所涉及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具有一编辑器的一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连接至带式打印设备后,可通过所述编辑器输入打印数据,该方法包括:
在编辑器启动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编辑器启动之后,从输入装置发送一请求获知带式打印设备状态的一查询信号;以及
在收到该查询信号后将所述至少一个辊设置在加压位置。
CNB2004100564053A 2003-08-07 2004-08-06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Active CN1003497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8892A JP2005053182A (ja) 2003-08-07 2003-08-07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JP2003288892 2003-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9796A CN1579796A (zh) 2005-02-16
CN100349749C true CN100349749C (zh) 2007-11-21

Family

ID=3355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4053A Active CN100349749C (zh) 2003-08-07 2004-08-06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49899B2 (zh)
EP (1) EP1504912B1 (zh)
JP (1) JP2005053182A (zh)
CN (1) CN100349749C (zh)
AT (1) ATE365641T1 (zh)
DE (1) DE602004007204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7222B2 (ja) * 2007-06-11 2012-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印字装置
WO2009084476A1 (ja) * 2007-12-27 2009-07-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テープ印字装置、テープカセット
JP4645699B2 (ja) * 2008-08-25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5531530B2 (ja) * 2009-09-24 2014-06-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JP2012196781A (ja) * 2011-03-18 2012-10-18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5838627B2 (ja) * 2011-07-25 2016-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字装置
JP6112995B2 (ja) * 2013-06-2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181481B2 (ja) * 2013-09-03 2017-08-1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1606249S (zh) * 2017-12-28 2018-06-11
JP1607838S (zh) * 2017-12-28 2018-07-02
JP2020158210A (ja) * 2019-03-25 2020-10-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
JP7306197B2 (ja) * 2019-09-30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5180A (ja) * 1982-09-07 1984-03-13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熱記録装置
US5139351A (en) * 1987-10-22 1992-08-18 Ricoh Company, Ltd. Thermal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platen roller
US5980142A (en) * 1995-10-27 1999-1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hermal printer with jam dete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653B2 (ja) 1983-10-19 1990-06-26 Mitsui Shipbuilding Eng Hagane*konkuriitosandoitsuchipanerunohokyohoho
JPS6088748U (ja) * 1983-11-25 1985-06-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マルプリンタ
JPH0467976A (ja) 1990-07-09 1992-03-03 Ricoh Co Ltd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加圧機構
GB2251217B (en) * 1990-12-31 1994-10-05 Alcatel Business Systems Ink ribbon feed
JP2968126B2 (ja) 1992-03-18 1999-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5636926A (en) * 1993-09-06 1997-06-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shaped label producing device
JPH0768814A (ja) * 1993-09-06 1995-03-14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印字装置
JPH07101117A (ja) 1993-10-01 1995-04-18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H10138595A (ja) 1996-11-07 1998-05-26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JP2001077988A (ja) 1999-09-08 2001-03-23 Canon Inc 読み取り機能を有する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機能切り替え方法
JP4352591B2 (ja) 2000-06-30 2009-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描画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3076679A (ja) 2001-08-31 2003-03-14 Brother Ind Ltd 文字列編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88892A (ja) 2002-03-28 2003-10-10 Isamu Uchid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薄膜正極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5180A (ja) * 1982-09-07 1984-03-13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熱記録装置
US5139351A (en) * 1987-10-22 1992-08-18 Ricoh Company, Ltd. Thermal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platen roller
US5980142A (en) * 1995-10-27 1999-1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hermal printer with jam det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49899B2 (en) 2007-07-31
EP1504912B1 (en) 2007-06-27
EP1504912A1 (en) 2005-02-09
JP2005053182A (ja) 2005-03-03
CN1579796A (zh) 2005-02-16
ATE365641T1 (de) 2007-07-15
DE602004007204D1 (de) 2007-08-09
DE602004007204T2 (de) 2007-10-18
US20050031393A1 (en) 2005-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9749C (zh)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CN1840351A (zh) 打印/加工系统及控制方法、打印/加工装置、程序
US8303201B2 (en) Card cleaning mechanism, card cleaning method and card printing apparatus
US7128389B2 (en) Inkjet printer
CN1911681A (zh) 装订系统、成像装置、以及装订装置
CN1493460A (zh) 记录装置
CN1370007A (zh) 照相机,打印机,打印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040188C (zh) 打印机
CN2756449Y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7552993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ejecting method
EP2448849B1 (en)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248862C (zh) 记录装置
JP3959055B2 (ja) カッ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テーププリンタ
JP5188143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775538A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2497991B (zh) 证件处理装置中的证件基片进给装置和方法
CN1895977A (zh) 给送装置
US20080212143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oring recording head f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999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供纸装置、以及供纸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510905A (zh) 读取记录设备、读取设备、控制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程序
CN1234540C (zh) 喷墨图像形成装置和喷墨图像形成方法
CN1746029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579793A (zh) 设有带送出机构的带式打印设备以及送出带子的方法
CN1689823A (zh) 带处理装置及带处理装置的带处理方法
CN1519111A (zh) 记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