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4718C -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4718C
CN100334718C CNB021536813A CN02153681A CN100334718C CN 100334718 C CN100334718 C CN 100334718C CN B021536813 A CNB021536813 A CN B021536813A CN 02153681 A CN02153681 A CN 02153681A CN 100334718 C CN100334718 C CN 1003347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er
porousness
blowing agent
glu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36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5442A (zh
Inventor
郑同升
萧夏彩
韩于凯
阎承隆
林燕华
彭嘉亮
叶佩娟
苏怡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T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T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B021536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34718C/zh
Publication of CN1505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5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47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47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主要将一多孔性干燥剂应用于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中。其中,多孔性干燥剂仅需经过液态干燥剂配置、气泡产生制作工艺(如发泡制作工艺或是气体注入制作工艺),以及固化制作工艺即可制作完成。此多孔性干燥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亦可能会有发泡制作工艺后所残留的发泡剂存在。上述的多孔性干燥剂中具有许多气泡,可增加水分与氧气吸附速率与吸附面积,大大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故可以快速且有效地将渗入或是原本存在于封装体内的水分与氧气吸收。

Description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Device,OLED或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OEL)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孔性干燥剂(porous desiccant)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信息通讯产业已成为现今的主流产业,特别是便携式的各式通讯显示产品更是发展的重点,而平面显示器为人与信息的沟通界面,因此其发展显得特别重要。现在应用在平面显示器的技术主要有下列几种: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真空萤光显示器(Vacuum Fluorescent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以及电变色显示器(Electro-chromic Display)等。
相较于其它平面显示技术,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以其自发光、无视角依存、省电、制作工艺简易、低成本、低操作温度范围、高应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优点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的主流。
有机发光元件为一种利用有机官能性材料(organic functionalmaterials)的自发光的特性来达到显示效果的元件,可依照有机官能性材料的分子量不同分为小分子有机发光元件(small molecule OLED,SM-OLED)与高分子有机发光元件(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PLED)两大类。其发光结构皆是由一对电极以及有机官能性材料层所构成。当电流通过透明阳极及金属阴极间,使电子和电洞在有机官能性材料层内结合而产生激子时,便可以使有机官能性材料层依照其材料的特性,而产生不同颜色的放光机制。
图1绘示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主要于惰性气体环境下,提供一基板100,其上具有多层有机电激发光薄膜102,接着将密封胶104涂布于基板100表面上,此密封胶104环绕于有机电激发光薄膜102四周。接着提供一盖板106,并将盖板106与基板100进行对位压合,通过盖板106、基板100以及密封胶104将有机电激发光薄膜102密封于内。
然而,由于密封胶为高分子材料,并无法完全阻绝外界环境水分与氧气的渗透,而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结构中的有机官能性材料与阴极又极易与水分与氧气反应,导致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寿命无法达到商品化的需求。有鉴于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整个产品价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界无不致力于发展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技术,以确保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中的电极与发光材料不受水分或是氧气等渗入的影响。故在US6,226,890中即公开了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方法,其主要是利用一由干燥剂颗粒(desiccant particle)与链接剂(binder)混合所组成的干燥剂来吸收渗入封装体内的水分或是氧气。上述干燥剂的制作先将干燥剂颗粒与液态的链接剂混合,之后再将此液态干燥剂涂布于封装所需的盖板(cover plate)或是其它载具(support)上,最后再将其固化以形成一固态薄膜。
由于固态薄膜中的干燥剂颗粒有部份会被链接剂所包覆,导致渗入封装体中的水分与氧气无法快速且有效地被固态薄膜内的干燥剂所吸收。换言之,在初期封装体内存在的水分与氧气,干燥剂颗粒低落的吸收表现仍会使得有机电激发光元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再者,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为薄膜化的平面显示元件,在本身元件厚度很薄的结构中,能够容纳固体颗粒干燥剂的空间就极为有限,所以对于干燥剂的水分与氧气吸收效能的要求比其它显示器来的高,而传统用于显示器的固体颗粒干燥剂在水分与氧气吸收效能与非平面化的特征并无法完全满足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提出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其利用多孔性干燥剂可大大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快速吸收水分与氧气的特性,以增进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寿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其与外界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故可快速且有效地吸收水分与氧气,大大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制造方法,其通过发泡剂进行发泡或是其它的化学作用使得多孔性干燥剂中具有许多气泡,增加水分与氧气吸附面积,进而增进多孔性干燥剂中干燥剂颗粒对水分与氧气的吸收能力,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制造方法,其通过气体注入的方式或是其它的物理性产生气泡的方式使得多孔性干燥剂中具有许多气泡,增加水分与氧气吸附面积,进而增进多孔性干燥剂中干燥剂颗粒对水分与氧气的吸收能力,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主要由一基板、一盖板、一多孔性干燥剂以及一密封胶所构成。其中,基板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盖板配置于基板上方;多孔性干燥剂例如配置于盖板上,此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亦可能会有发泡剂存在;而密封胶则配置于基板与盖板之间,且基板、盖板以及密封胶将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与多孔性干燥剂密封于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基板,此基板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b)提供一盖板;(c)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以及一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发泡剂所组成;(d)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盖板上,例如是以涂布或喷墨的方式;(e)令液态干燥剂中的发泡剂进行发泡,并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一多孔性干燥剂,其中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可能会有残留的发泡剂存在;以及(f)于基板与盖板之间形成一密封胶,通过基板、盖板以及密封胶将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与多孔性干燥剂密封于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以及一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发泡剂所构成;(b)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一载具上;以及(c)令液态干燥剂中的发泡剂进行发泡,并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多孔性干燥剂,其中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可能会有残留的发泡剂存在。
上述盖板或载具的边缘上可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沟槽,用以限定密封胶配置的范围,改善胶宽太粗或太细的问题,增进盖板与基板之间接着力与密封胶的隔水性。
本发明中,发泡剂例如为液态发泡剂或是固态发泡剂,其材质包括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而此发泡剂例如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产生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达到发泡的目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的材质例如为氧化钡(BaO)或其它适于吸收水分与氧气的材质;而液态硬化胶的材质例如为热硬化胶或是紫外线硬化胶等,其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固化成固态硬化胶。
本发明中,若发泡剂与液态硬化胶同样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与固化时,则发泡与固化的动作可同步进行。此外,若发泡剂进行发泡的方式与液态硬化胶进行固化的方式不相同,如发泡剂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发泡,而液态硬化胶(紫外线硬化胶)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固化的情况下,或是发泡剂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而液态硬化胶(热硬化胶)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固化的情况下,则先对发泡剂进行发泡,再进行液态硬化胶固化的动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主要由一基板、一盖板、一多孔性干燥剂以及一密封胶所构成。其中,基板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盖板配置于基板上方;多孔性干燥剂例如配置于盖板上,此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而密封胶则配置于基板与盖板之间,且基板、盖板以及密封胶将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与多孔性干燥剂密封于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基板,此基板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b)提供一盖板;(c)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d)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盖板上,例如是以涂布或喷墨的方式;(e)通过气体注入的方式于液态干燥剂中形成气泡;(f)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一多孔性干燥剂,其中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构成;以及(g)于基板与盖板之间形成一密封胶,通过基板、盖板以及密封胶将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与多孔性干燥剂密封于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构成;(b)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一载具上;(c)通过气体注入的方式于液态干燥剂中形成气泡;以及(d)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多孔性干燥剂,其中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组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性干燥剂,主要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所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亦可能会有发泡剂存在。
上述盖板或载具的边缘上可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沟槽,用以限定密封胶配置的范围,改善胶宽太粗或太细的问题,增进盖板与基板之间接着力与密封胶的隔水性。
本发明中,干燥剂颗粒或粉末的材质例如为氧化钡或其它适于吸收水分与氧气的材质;而液态硬化胶的材质例如为热硬化胶或是紫外线硬化胶等,其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固化成固态硬化胶。
本发明中,液态干燥剂中的气泡通过一气体注入或是其它物理性方式形成,而此气体注入例如将一惰性气体注入液态干燥剂中。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
图3A至图3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
图4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图;
图5绘示为不同型态干燥剂其吸湿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6绘示为加热时间与所形成的气泡尺寸的关系图;
图7A至图7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
图8A至图8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
图9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图;
图10A至图10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盖板上沟槽分布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200、400:基板     102、202、402:有机电激发光薄膜
104、204、404:密封胶   106、206、406:盖板
208、408:液态干燥剂    208a、408a:液态硬化胶
208b、408b:干燥剂颗粒  208c:发泡剂
210、410:多孔性干燥剂  210a、410a:固态硬化胶
210b、410b:干燥剂颗粒  210c:发泡剂
210d、410c:气泡        206a、406a:凹槽
407:沟槽               S300~S306: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
S500~S506: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A至图2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2A,首先提供一基板200,此基板200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其中,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例如为透明阳极、金属阴极、有机电激发光层、电子传输层(ETL)、电洞传输层(HTL)、电子注入层(EIL)、电洞注入层(HIL)等。此外,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例如为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或是高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接着请参照图2B,提供一盖板206,并于盖板206上形成一液态干燥剂208,其形成方式例如是以涂布或喷墨的方式,而此液态干燥剂208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208a、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208a中的干燥剂颗粒208b以及一分散于液态硬化胶208a中的发泡剂208c所组成。其中,液态硬化胶208a的材质例如为热硬化胶或是紫外线硬化胶等,其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达到固化的目的;干燥剂颗粒208b的材质例如为氧化钡或其它适于吸收水分与氧气的材质;而发泡剂208c例如为液态发泡剂或是固态发泡剂,其材质包括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此外,发泡剂208c例如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产生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达到发泡的目的。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2B与图2C,在形成液态干燥剂208之后,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使发泡剂208c发泡,接着再以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使得液态硬化胶208a固化为固态硬化胶210a,以形成一多孔性干燥剂210。此时,多孔性干燥剂210例如由一具有气泡210d的固态硬化胶210a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210a中的干燥剂颗粒210b所组成,这些气泡的尺寸例如介于10埃至1微米之间。除此之外,固态硬化胶210a中可能会有些许发泡之后残留的发泡剂210c存在。
本实施例中,在发泡制作工艺与固化制作工艺之间仍可做一些整合与变化,以下即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非限定本发明必须使用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与固化。
当发泡剂208c与液态硬化胶208a同样是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发泡与固化时,则发泡与固化的动作可同步进行。同样地,当发泡剂208c与液态硬化胶208a同样是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与固化时,发泡与固化的动作亦可同步进行。反之,当发泡剂208c进行发泡的方式与液态硬化胶208a进行固化的方式不相同,如发泡剂208c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发泡,而液态硬化胶208a(紫外线硬化胶)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固化的情况下,或是发泡剂208c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而液态硬化胶208a(热硬化胶)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固化的情况下,则先对发泡剂208c进行发泡,再进行液态硬化胶208a固化的动作。
接着请参照图2D,于基板200与盖板206之间形成一密封胶204,通过基板200、盖板206以及密封胶204将有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与多孔性干燥剂210密封于内。本实施例中,由于多孔性干燥剂210具有许多气泡210d,故这些均匀分散在固态硬化胶210a中的气泡210d能够使得干燥剂颗粒210b可以有效且快速地将渗入或原本存在于封装体内的水分与氧气吸收。
同样请参照图2D,本实施例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主要由一基板200、一盖板206、一多孔性干燥剂210以及一密封胶204所构成。其中,基板200上具有一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盖板206配置于基板200上方;多孔性干燥剂210例如配置于盖板206上,此多孔性干燥剂210例如由一具有气泡210d的固态硬化胶210a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210a中的干燥剂颗粒210b所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210a中也可能会有发泡剂210c存在;而密封胶204则配置于基板200与盖板206之间,且基板200、盖板206以及密封胶204将有机电激发光薄膜202与多孔性干燥剂210密封于内。
图3A至图3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3A至图3D,本实施例与上述图2A至图2D所述的制作工艺差异在于盖板206上具有凹槽206a,而液态干燥剂208制作于凹槽206a中。就封装结构而言,不同之处仅在于多孔性干燥剂210配置于盖板206的凹槽206a中,对于封装体在厚度上的薄化有很大助益。
上述实施例针对多孔性干燥剂应用于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为例子进行说明,然而,熟悉该项技术者应知,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多孔性干燥剂以及其制造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需要将水分或气体吸收或去除的领域上。
图4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多孔性干燥剂仍可另行制作于一载具上,首先提供一液态干燥剂(S300),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以及一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发泡剂所构成,接着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一载具上(S302),之后令液态干燥剂中的发泡剂进行发泡(S304),并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为多孔性干燥剂(S306)。经过固化后的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所组成。此外,固态硬化胶中可能会有未反应而残留的发泡剂存在。
图5绘示为不同型态干燥剂其吸湿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而表一则表列出不同型态干燥剂的吸湿率。请同时参照图5与表一,样品A、B、C、D、E为不同干燥剂颗粒(包含氧化钡)添加固定混合比例的紫外线胶与发泡剂,而样品F(相当于US 6,226,890的干燥剂)为氧化钡颗粒添加紫外线胶。样品A~样品F的吸湿率于测试30分钟后进行量测。由图5与表一可知,样品A、B、C、D、E优于样品F的吸湿效果。相较于样品F,本案的多孔性干燥剂因具有较大接触面积(气泡),故在吸湿效果上的确较为优异。
                      表一
    样品     干燥剂组成成份     吸湿率(wt%)
    A     硬化胶+发泡剂+干燥剂颗粒1     4
    B     硬化胶+发泡剂+干燥剂颗粒2     1
    C     硬化胶+发泡剂+干燥剂颗粒3     3.5
    D     硬化胶+发泡剂+干燥剂颗粒4     1.5
    E     硬化胶+发泡剂+干燥剂颗粒5     2
    F     硬化胶+氧化钡颗粒     0.7
图6绘示为加热时间与所形成的气泡尺寸的关系图。请参照图6,发泡剂受到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之后会开始发泡,而其发泡后的结果(气泡尺寸)将与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情况有关。在图6中,举出了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气泡尺寸的影响,在摄氏80度(折线B)的加热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气泡尺寸会有小幅度的增加,而在摄氏100度(折线A)的加热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气泡尺寸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7A至图7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7A,首先提供一基板400,此基板400上具有多层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其中,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例如为透明阳极、金属阴极、有机电激发光层、电子传输层(ETL)、电洞传输层(HTL)、电子注入层(EIL)、电洞注入层(HIL)等。此外,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例如为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或是高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接着请参照图7B,提供一盖板406,并于盖板406上形成一液态干燥剂408,其形成方式例如是以涂布或喷墨的方式,而此液态干燥剂408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408a以及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408a中的干燥剂颗粒408b所组成。其中,液态硬化胶408a的材质例如为热硬化胶或是紫外线硬化胶等,其可通过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达到固化的目的;而干燥剂颗粒408b的材质例如为氧化钡或其它适于吸收水分与氧气的材质。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7B与图7C,在形成液态干燥剂408之后,凭借气体注入或是其它物理性的方式于液态干燥剂408中注入气体,接着再以加热或是紫外光照射的方式使得液态硬化胶408a固化为固态硬化胶410a,以形成一多孔性干燥剂410。由于气体注入的缘故,固化后的多孔性干燥剂410会由一具有气泡410c的固态硬化胶410a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410a中的干燥剂颗粒410b所组成。上述气泡的尺寸例如介于10埃至1微米之间。
接着请参照图7D,于基板400与盖板406之间形成一密封胶404,凭借基板400、盖板406以及密封胶404将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与多孔性干燥剂410密封于内。本实施例中,由于多孔性干燥剂410具有许多气泡410c,故这些均匀分散在固态硬化胶410a中的气泡410c能够使得干燥剂颗粒410b可以有效且快速地将渗入或原本存在于封装体内的水分与氧气吸收。
同样请参照图7D,本实施例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主要由一基板400、一盖板406、一多孔性干燥剂410以及一密封胶404所构成。其中,基板400上具有多层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盖板406配置于基板400上方;多孔性干燥剂410例如配置于盖板406上,此多孔性干燥剂410例如由一具有气泡410c的固态硬化胶410a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410a中的干燥剂颗粒410b所组成;而密封胶404则配置于基板400与盖板406之间,且基板400、盖板406以及密封胶404将有机电激发光薄膜402与多孔性干燥剂410密封于内。
图8A至图8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7A至图8D,本实施例与上述图7A至图7D所述的制作工艺差异在于盖板406上具有凹槽406a,而液态干燥剂408制作于凹槽406a中。就封装结构而言,不同之处仅在于多孔性干燥剂410配置于盖板406的凹槽406a中,对于封装体在厚度上的薄化有很大助益。
上述实施例针对多孔性干燥剂应用于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为例子进行说明,然而,熟悉该项技术者应知,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多孔性干燥剂以及其制造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需要将水分或气体吸收的领域上。
图9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多孔性干燥剂的制作流程图。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多孔性干燥剂仍可另行制作于一载具上,首先提供一液态干燥剂(S500),其中液态干燥剂例如由一液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接着将液态干燥剂形成于一载具上(S502),之后以气体注入方式于液态干燥剂中形成气泡(S504),并将液态干燥剂固化为多孔性干燥剂(S506)。经过固化后的多孔性干燥剂例如由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多个分散于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所组成。
参照图10A至图10D所示,盖板406上沟槽407的排列型态例如为一连续的框状沟槽(如图10A所绘示)、或是多个断续的直线沟槽(如图10B与图10C所绘示)、或是由连续的框状沟槽(如图10D所绘示)所组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的多孔性干燥剂可快速且有效地吸收渗入或原先存在于封装体的水分与氧气,增加水分与氧气吸附面积,大大提升水分与氧气的吸收效能,故可增进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寿命。
2.本发明的多孔性干燥剂仅需经过液态干燥剂涂布、气泡产生制作工艺(例如发泡制作工艺或是气体注入制作工艺),以及固化制作工艺即可完成制作,在制作上易于与产品做结合。

Claims (26)

1、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该基板上具有至少一有机电激发光薄膜;
一盖板,配置于该基板上方;
一多孔性干燥剂,配置于该盖板上,其中该多孔性干燥剂包括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复数个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该多孔性干燥剂中还包括:
一发泡剂,且该发泡剂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
一密封胶,配置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其中该基板、该盖板以及该密封胶将该些有机电激发光薄膜与该多孔性干燥剂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的材质选自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为液态发泡剂或固态发泡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干燥剂颗粒或粉末的材质包括氧化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态硬化胶的材质包括热硬化胶或紫外线硬化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上还包括一凹槽,该凹槽适于配置该多孔性干燥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上还包括至少一沟槽,该沟槽限定密封胶配置范围。
8、一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该基板上具有至少一有机电激发光薄膜;
提供一盖板;
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该液态干燥剂包括一液态硬化胶以及复数个分散于该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
将该液态干燥剂形成于该盖板上;
于该液态干燥剂中形成气泡;
将该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一多孔性干燥剂,其中该多孔性干燥剂包括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复数个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
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形成一密封胶,凭借该基板、该盖板以及该密封胶将该些有机电激发光薄膜与该多孔性干燥剂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液态干燥剂中的气泡凭借添加一发泡剂,并使该发泡剂发泡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的材质选自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至少其中之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凭借加热或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进行发泡与该液态硬化胶的固化同步进行。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先行发泡,而后该液态硬化胶才固化。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液态干燥剂中的气泡凭借一气体注入的方式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注入将一惰性气体注入该液态干燥剂中。
16、一种多孔性干燥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
复数个干燥剂颗粒或粉末,该些干燥剂颗粒或粉末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
一发泡剂,且该发泡剂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的材质选自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至少其中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为液态发泡剂或固态发泡剂。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其特征在于:该些干燥剂颗粒或粉末的材质包括氧化钡。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其特征在于:该固态硬化胶的材质包括热硬化胶或紫外线硬化胶。
21、一种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液态干燥剂,其中该液态干燥剂包括一液态硬化胶以及复数个分散于该液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
将该液态干燥剂形成于一载具上;
于该液态干燥剂中形成气泡,并将该液态干燥剂固化,以形成该多孔性干燥剂,其中该多孔性干燥剂包括一具有气泡的固态硬化胶以及复数个分散于该固态硬化胶中的干燥剂颗粒或粉末。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干燥剂中的气泡凭借添加一发泡剂,并使该发泡剂发泡而形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的材质选自环戊烷、氟氯碳化物、偶氮化合物至少其中之一。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凭借加热或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发泡。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进行发泡与该液态硬化胶的固化同步进行。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孔性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剂先行发泡,而后该液态硬化胶才固化。
CNB021536813A 2002-12-03 2002-12-03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471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536813A CN100334718C (zh) 2002-12-03 2002-12-03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536813A CN100334718C (zh) 2002-12-03 2002-12-03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5442A CN1505442A (zh) 2004-06-16
CN100334718C true CN100334718C (zh) 2007-08-29

Family

ID=3423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36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4718C (zh) 2002-12-03 2002-12-03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347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206A (zh) * 2011-06-30 2011-11-30 山东亿玛信诺电气有限公司 电控柜自动密封装置
CN102361064A (zh) * 2011-10-26 2012-02-22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基板封装方法
TWI518896B (zh) * 2013-09-05 2016-01-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顯示器
CN106384788A (zh) * 2016-10-21 2017-02-08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用于电致发光器件的液态干燥剂
CN107331787B (zh) * 2017-06-26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盖板、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4888A (zh) 2017-08-0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037085A (zh) * 2018-08-01 2018-12-18 苏州福莱威封装技术有限公司 封装方法和封装结构
CN110364640B (zh) * 2019-07-16 2021-09-28 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封装墨水及其应用
CN110635065B (zh) * 2019-09-26 2022-08-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9142A1 (en) * 1999-09-03 2001-03-15 Uniax Corporation Encapsulation of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9142A1 (en) * 1999-09-03 2001-03-15 Uniax Corporation Encapsulation of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5442A (zh) 200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8445B (zh) 有机场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17564B (zh) 显示装置、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4975161B2 (ja)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CN102484079B (zh) 电子器件的封装工艺及结构
CN100334718C (zh)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TWI326562B (en) Double-side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0559485B1 (ko) 유기발광소자(oled)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50062174A1 (en) Encapsulate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CN1459996A (zh) 密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发光板
US20070057295A1 (en) Substrate bo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718646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140061A (ja) 平板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平板表示装置、及び平板表示装置のパネル
CN1668150A (zh) 两面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WO2009139291A1 (ja) 有機el発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5070848A (zh) 显示面板、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678152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仪器
KR101124557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을 활용한 유기전계 발광장치
KR20070054186A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방법 및제조장치
KR19990079696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US20050276947A1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package method thereof
US20040092197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anel, package proces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coating apparatus thereof
TW567596B (en) OLED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7200801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996638A (zh)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
CN1585573A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