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74333A1 -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74333A1
WO2023274333A1 PCT/CN2022/102563 CN2022102563W WO2023274333A1 WO 2023274333 A1 WO2023274333 A1 WO 2023274333A1 CN 2022102563 W CN2022102563 W CN 2022102563W WO 2023274333 A1 WO2023274333 A1 WO 202327433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ir
fan
heat exchang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25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黄春强
周学明
李德鹏
王伟戈
梁勇华
黄民柱
Original Assignee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73219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294838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1475170.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5723606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1466298.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5723605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72975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405154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2800071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7854A/zh
Publication of WO202327433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74333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1000)和空调系统(2000),加湿装置(1000)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一侧的外壳(2),换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所述换热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2)和所述底板(1)共同限制出的安装腔内,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换热器(32),所述换热器(32)被配置为产生冷凝水。所述加湿组件(4)包括底座(41)、集水件(42)和第一风机(44)。所述底座(41)设置在所述换热器(32)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底座(41)具有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所述集水件(42)设置在所述底座(41)内,所述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流向所述集水件(42);所述第一风机(44)与所述底座进风口(411)或所述底座出风口(412)连通,所述第一风机(44)被配置为将流经所述集水件(42)的气流从所述底座出风口(412)送出。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6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0729752.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21年6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21475170.7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21年6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0732199.7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21年6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21466298.7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当空调器工作时,室内空气较为干燥,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加湿装置提高室内空气湿度。集成了加湿装置的空调系统具有加湿功能,开启该加湿功能可以实现提高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外壳,换热组件和加湿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板共同限制出的安装腔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被配置为产生冷凝水。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底座、集水件和第一风机。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座具有底座进风口和底座出风口;所述集水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流向所述集水件;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底座进风口或所述底座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被配置为将流经所述集水件的气流从所述底座出风口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加湿装置省略外壳后的右视图;
图3为沿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支架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接水盘和底座的组装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沿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接水盘的结构图;
图9为图8所示接水盘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0为图8的右视图;
图1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一种底座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所示底座与集水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1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底座与集水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1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接水盘和底座的一种分解结构图;
图1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接水盘和底座的另一种分解结构图;
图1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加湿装置省略外壳后的结构图;
图17为图16所示加湿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8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6中部分部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2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第一风机和风管接头的组装结构图;
图21为图20的主视图;
图22为沿图21沿C-C线的剖视图;
图2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第一风机的结构图;
图2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风管接头的结构图;
图25为图2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加湿组件与底板的组装结构图;
图27为图26的右视图;
图28为图27中J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9为图26的俯视图;
图30为图29中K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换热组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3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第二风机和第二风道组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33为图32中L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第二风道组件的结构图;
图35为图34中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6为图31的主视图;
图37为沿图36沿E-E线的剖视图;
图38为图37中N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9为图37中P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加湿装置中集水件的结构图;
图41为图40所示集水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2为图40所示集水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4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43,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2000。该空调系统2000包括室外机2100、室内机2200、管路2300和加湿装置1000。室外机2100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机2200包括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被配置为将室外空气与在室外换热器中传输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例如,室外换热器在空调系统2000的制冷模式下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使得冷媒通过室外换热器将热量散发至室外空气而冷凝;室外换热器在空调系统2000的制热模式下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使得冷媒通过室外换热器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而蒸发。
室内换热器被配置为将室内空气与在室内换热器中传输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例如,室内换热器在空调系统2000的制冷模式下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使得经由室外换热器散热后的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室内换热器在空调系统2000的制热模式下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使得经由室外换热器吸热后的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将热量散发至室内空气而冷凝。
加湿装置1000设置在室外机2100上。但并不局限于此,加湿装置100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处,例如设置在室内机2200上,或者设置在室外机2100和室内机2200之间的管路2300上。加湿装置1000与室内机2200通过管路2300连通,且加湿装置1000的换热器可切换地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当空调系统2000运行制热模式时,加湿装置1000的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串联,且与室外换热器一起构成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在制热模式时温度较低,外界环境中空气内的水蒸气容易在第一换热器表面冷凝成液态水。当空调系统2000运行制冷模式时,加湿装置1000的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串联,且与室内换热器一起构成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在制冷模式时温度较低,外界环境中空气内的水蒸气容易在第一换热器表面冷凝成液态水。由此,通过使加湿装置1000的换热器可切换地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冷媒循环回路,保证加湿装置1000的换热器的表面始终可以产生冷凝水,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加湿。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1000。参见图1至图3,该加湿装置1000包括底板1、外壳2、换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底板1和外壳2形成容置空间,换热组件 3和加湿组件4位于该容置空间内。
外壳2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外壳2与底板1共同限制出安装腔,换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均设置在该安装腔中。也即,底板1被配置为承载加湿装置1000中的各个部件,外壳2、换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均位于底板1的同一侧。底板1的设置可以实现加湿装置1000整体在不同位置的安装,使得加湿装置1000可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提高加湿装置1000的通用性。另外,仅需将底板1安装在对应的安装位置或从对应的安装位置拆下就可以实现整个加湿装置1000的安装和拆卸,装拆难度较小,装拆效率较高。
加湿组件4包括底座41、集水件42、第一风道组件43和第一风机44。换热组件3包括支架31、换热器32、第二风道组件33和第二风机34。换热组件3被配置为产生冷凝水,加湿组件4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冷凝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中的换热器32被配置为通过换热产生冷凝水。例如,当加湿装置1000工作时,空气流经换热器32并与换热器32进行热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产生冷凝水。
底座41设置在换热器32靠近底板1的一侧(也即底座41设置在换热器32的下方),底座41具有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集水件42设在底座41内,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流向集水件42并被集水件42所收集。空气从底座进风口411流入底座41内部,流经集水件42后,经底座出风口412从底座41中流出。集水件42设置在底座41内,底座41能够对集水件42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和保护作用,能延长集水件42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加湿装置1000的可靠性。
第一风机44与底座41连通,即第一风机44可以与底座进风口411或底座出风口412连通,第一风机44被配置为将流经底座41的气流从底座出风口412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部件之间连通是指这两个部件密封连接,使得气流可以在这两个部件之间流动。参见图3,第一风机44具有第一进风口441和第一出风口442,在第一风机44运作时,气流由第一进风口441流入第一风机44,由第一出风口442流出第一风机44。当第一风机44与底座进风口411连通时,气流由第一风机44流向底座进风口411,此时底座进风口411与第一出风口442密封连接;当第一风机44与底座出风口412连通时,气流由底座出风口412流向第一风机44,此时底座出风口412与第一进风口441密封连接。
第一风机44与底座进风口411或底座出风口412连通,可以是第一风机44与底座进风口411或底座出风口412之间不设置其他连接部件,两者紧邻并密封连接;也可以是第一风机44与底座进风口411或底座出风口412之间设置有其他连接部件,两者通过其他连接部件实现密封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参见图3,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风机44与底座出风口412连通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44与底座进风口411连通的设置方式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与第一风机44和底座出风口412连通的设置方式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类似,不再赘述。
参见图3,在加湿装置1000的运作过程中,第一风机44可以使空气从底座进风口411流入底座41,流经位于底座41内部的集水件42,再经底座出风口412流出至第一进风口441,并最终通过第一出风口442送出。在空气流经底座41的过程中,集水件42所收集的冷凝水可以吸收空气的热量而汽化、蒸发,湿润的空气从底座出风口412流入第一风机44,最终通过第一风机44输送到室内。由此,可以利用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无需用户手动加水,加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并且,换热器32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加湿装置长期运行时,换热器32能够持续产生冷凝水,使得加湿装置保持较好的加湿效果,能提高加湿装置的长期可靠性,有效延长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底座41设在换热器32的下方,集水件42设在底座41内,使得加湿装置内部的结构设置较为紧凑;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集水件42,冷凝水的流动路径较短,且可以有效减小冷凝水的流动阻力,使冷凝水能够快速被集水件42所收集,从而可以提升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示例性地,参见图1~图4,换热组件3的支架31具有支架进风口311和支架出风口312,第二风机34与支架31连通,即第二风机34可以与支架进风口311或支架出风口312 连通,第二风机34被配置为将流经支架31的气流从支架出风口312送出。第二风机34具有第二进风口341和第二出风口342,在第二风机34运作时,气流由第二进风口341流入第二风机34,由第二出风口342流出第二风机34。当第二风机34与支架进风口311连通时,气流由第二风机34流向支架进风口311,此时支架进风口311与第二出风口342密封连接;当第二风机34与支架出风口312连通时,气流由支架出风口312流向第二风机34,此时支架出风口312与第二进风口341密封连接。
为了便于描述,参见图3,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二风机34与支架出风口312连通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空气在第二风机34的作用下从支架进风口311流入支架,流经位于支架31内的换热器32并与换热器32换热产生冷凝水后,从支架出风口312流入第二进风口341,并最终通过第二出风口342送出。第二风机34可以加快气流的流动速度,使得单位时间流经换热器32的空气更多,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换热器32的换热效率,加快冷凝水的产生,进而能提升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示例性地,参见图1,底板1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即底板1的长度),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即底板1的宽度)。换热器32也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换热器32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即换热器32的长度),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即换热器32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3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换热器32的宽度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换热器3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可以减小换热器32在底板1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第一风机44和第二风机34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使加湿装置内部的零部件布局更加方便,且使加湿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6和17所示,换热器32的长度方向也可以平行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换热器32的宽度方向也可以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换热器3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由于底板1的长度较大,换热器32的长度也可以相对较大,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的冷凝水,能提升加湿装置1000的加湿效果。
示例性地,参见图1,支架31也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支架31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即支架的长度),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即支架的宽度)。底座41也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底座41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即底座的长度),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即底座的宽度)。支架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底座41的长度方向也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该设置能够减小支架31和底座41在底板1的长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架进风口311和支架出风口312沿第一方向D1(图3中由右侧到左侧的方向)依次排布,第一方向D1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沿第二方向D2(图3中由的左侧到右侧的方向)依次排布;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第二风机34位于支架31沿第一方向D1的一侧,例如,第二风机34设置在靠近支架出风口312的一侧且与支架出风口312连通。第一风机44位于底座41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例如,第一风机44设置在靠近底座出风口412的一侧且与底座出风口412连通。即,第一风机44与第二风机34分别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的两侧。例如,第一风机44与第二风机34分别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相对的两侧。
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风机44与第二风机34也可以分别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相邻的两侧。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支架31的支架进风口311和支架出风口312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底座41的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也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但支架进风口311和支架出风口312的排布方向,与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相反。第一风机44在平行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的一侧;而第二风机34在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的一侧。即,第一风机44和第二风机34分别位于支架31和底座41相邻的两侧。
通过将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设置在支架31和底座41的两侧(例如相对的两侧或者相邻的两侧),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具有较大的散热空间,使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能延长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的 使用寿命,避免由于加湿装置内部过热而影响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平行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在支架31和底座41的一侧仅设置第二风机34或者第一风机44中的一个,能够使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的安装和拆卸时均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使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5至图7,加湿装置1000还包括接水盘5,接水盘5位于换热器32和底座4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接水盘5是可以被省略的。接水盘5靠近底座41的侧壁为第一侧壁51,第一侧壁51具有贯通的第一开口T1。底座41靠近接水盘5的侧壁为第二侧壁413,第二侧壁413具有贯通的第二开口T2。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相对,即第二开口T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T1的正下方。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T1与第二开口T2流入底座41内。从而无需另外设置其他管路即可将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输入至底座41中,冷凝水的流向确定,流动路径较短,保证集水件42实现冷凝水的收集。
此外,由于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先被接水盘5聚集,然后从第一开口T1流出,经第二开口T2流入底座41中,因此接水盘5的设置能够避免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流动到其他位置进而影响其他零部件(例如第二风机34和第一风机44)的正常运转,从而能提升加湿装置的可靠性。例如,参见图8至图12,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的形状可以均为长条形,第一开口T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接水盘5的长度方向,第二开口T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从而能设置较大的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面积,便于冷凝水的传输。
示例性地,参见图3、图5至图7,集水件42与第二开口T2相对。结合前述,第二开口T2与第一开口T1相对,集水件42与第二开口T2相对,则集水件42与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均相对,集水件42位于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的正下方,这样,接水盘5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后,能够直接流向集水件42并被集水件42所收集,能缩短冷凝水的流动路径,避免冷凝水流失,提升集水件42的集水效果,从而提升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集水件42通过第二开口T2可拆卸地设在底座41内,例如,集水件42靠近第二开口T2的一侧可以设有把手424(如图13所示),可以通过把手424抽拉集水件42,使集水件42能够穿过第二开口T2从而实现集水件42的安装或拆卸。这不仅可以让集水件42的组装更为简单可靠,提升了加湿装置的组装效率,而且还能便于集水件42的维修和保养,提升了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参见图7和图10,第一侧壁51的至少部分向靠近底座41的一侧倾斜,第一开口T1与底座4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侧壁51的其他部分与底座41之间的距离。也即第一开口T1设置在第一侧壁51最靠近底座41的位置处,这样当换热器32产生的冷凝水流动至接水盘5时,冷凝水可以全部沿着倾斜的第一侧壁51流向设置在第一侧壁51最靠近底座的位置处的第一开口T1,而不会滞留在接水盘5中,从而使得换热器32所产生的冷凝水尽可能地流入底座41。
示例性地,参见图9,接水盘5包括引流部52,引流部52位于第一侧壁51靠近底座41的表面上且环绕第一开口T1。该引流部52凸出于第一侧壁51靠近底座的表面,且延伸至第二开口T2中。引流部52可以对冷凝水起到导流作用,能够引导第一开口T1流出的冷凝水流向第二开口T2并最终流入至底座41中,降低冷凝水流动到其他位置的风险,减少冷凝水的流失。
示例性地,参见图5和图8,接水盘5还包括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撑部53,多个支撑部53位于第一侧壁51远离底座41的表面上。每个支撑部53向靠近换热器32的一侧凸出于第一侧壁51靠近换热器32的表面,且多个支撑部53靠近换热器32的表面平齐,至少一个(例如多个)支撑部53与换热器32接触,以对换热器32提供支撑,使得换热器32能够实现平稳安装,从而使得换热器32各个位置所产生的冷凝水都能够顺利流向接水盘5。此外,支撑部53可以将换热器32和接水盘5间隔开,使得流动至接水盘5的冷凝水不会与换热器32接触,从而避免流动至接水盘5的冷凝水对换热器32换热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而能提升加湿装置的可靠性。继续参见图5和图8,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 部53之间留有间距,从而能够在通过支撑部53实现前述有益效果的同时,避免支撑部53的设置对冷凝水的流动造成阻碍,使得冷凝水能够通过支撑部53之间的间隙流向第一开口T1。
示例性地,参见图8,每个支撑部53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支撑部53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多个支撑部53呈阵列排布,长度方向相同的多个支撑部53构成一个支撑部排54(如图8中虚线框内的结构)。支撑部排54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53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532,一个(例如每个)第一支撑部531沿该第一支撑部5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一个(例如每个)第二支撑部532沿该第二支撑部5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沿一个(例如每个)支撑部排54中的多个支撑部53的排布方向,多个第二支撑部532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531。即多个第一支撑部531集中分布在支撑部排54的两端,多个第二支撑部532设置在支撑部排54的中间位置。例如,参见图8,阵列排布的多个支撑部53包括三个支撑部排54,其中两个支撑部排54位于第一开口T1的一侧,剩余一个支撑部排54位于第一开口T1的另一侧。每个支撑部排54包括长度方向均相同(也即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支撑部53,多个支撑部53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53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532,沿该支撑部排54中的多个支撑部53的排布方向,多个第二支撑部532设在两个第一支撑部531之间。每个第二支撑部532的长度较短,使得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532之间的间隙较大,进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消除支撑部53的设置对冷凝水流动的阻碍,以使冷凝水可以快速流向第一开口T1。
结合前述,为了确保冷凝水能够由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流入至底座41中,而不是由第一开口T1流出后流动至第二开口T2以外的其他位置,则需要保持第一开口T1和第二开口T2的相对位置固定,也即需要使接水盘5与底座41的相对位置固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接水盘5和底座41一体成型。无需额外的零部件以实现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减少整个加湿装置的零部件的数量,进而降低加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难度,提升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5和底座41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部件。此时,两者可以利用螺纹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卡扣结构实现固定连接,还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实现固定连接。例如,参见图8至图9、图14至图15,接水盘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P1和第二端面P2,底座41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P3和第四端面P4,第一端面P1与第三端面P3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三端面P3与第四端面P4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例如,接水盘5具有第一固定部56,第一固定部56位于第二端面P2,底座41包括第二固定部414,第二固定部414位于第四端面P4上。第一固定部56配合在第二固定部414中。第二端面P2和第四端面P4通过相配合的第一固定部56和第二固定部414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将接水盘5中相对的两端与底座41中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能够使接水盘5与底座41的固定连接更加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端面P3和第四端面P4的排布方向可以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相应地,第一端面P1和第二端面P2的排布方向也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或者,第三端面P3和第四端面P4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宽度方向,相应地,第一端面P1和第二端面P2的排布方向也平行于底座41的宽度方向。
图8至图9、图14至图15中以第一端面P1和第二端面P2的排布方向、第三端面P3和第四端面P4的排布方向均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作为示例。接水盘5具有延伸部55,延伸部55位于第一端面P1上且向第一端面P1远离第二端面P2的一侧凸出。此外,延伸部55凸出于第一端面P1的部分超出接水盘5的第一侧壁51并向靠近底座41的一侧延伸,与底座41相对的延伸部55中的部分具有贯通该部分的第一安装孔H1,底座41的第三端面P3具有第二安装孔H2。在加湿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先将接水盘5放置在底座41上,使接水盘5的第一端面P1与底座41的第三端面P3对应,并使第一安装孔H1与第二安装孔H2正对,再将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H1和第二安装孔H2,使接水盘5的第一端面P1与底座的第三端面P3实现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部56和第二固定部414可以分别为插接凸起和插接配合部,图14至图15中以第一固定部56为插接凸起(图中标号为56),第二固定部414为插接配合部(图中标号为414)作为示例。插接凸起56位于第二端面P2上,插接凸起56可以由第二端面P2中的部分向远离第一端面P1的一侧凸出形成。插接配合部414位于第四端面P4上,插接配合部414与第二侧壁413相接且向靠近接水盘5的一侧凸出。例如,插接配合部414先向靠近接水盘5的一侧延伸,再向靠近第三端面P3的一侧弯折,插接配合部414与第二侧壁413共同限定出插接槽4141。在进行加湿装置的装配时,将插接凸起56插入插接槽4141中,使插接凸起56与插接配合部414抵接,即可实现第二端面P2和第四端面P4之间的固定连接,装配难度小,使得加湿装置装配效率的提高。这样,第二端面P2和第四端面P4之间无需再采用额外的螺纹紧固件即可彼此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减少加湿装置的装配所需的螺纹紧固件的数量,能降低成本。
示例性地,参见图14至图15,底座41还包括凸起部415,凸起部415位于第三端面P3上。凸起部415与第三端面P3相接且向第三端面P3远离第四端面P4的一侧凸出,凸起部325围绕第三端面P3上的第二安装孔H2设置。凸起部415的形状近似为U型,凸起部415与第三端面P3共同限定出容纳槽416,容纳槽416靠近接水盘5的一端敞开。在进行加湿装置的装配时,延伸部55中与底座41相对的部分插入容纳槽416中并最终与凸起部415抵接,凸起部415能够限制延伸部55的安装位置,从而快速确定接水盘的安装位置,避免接水盘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能提高加湿装置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地,参见图11至图12,图14至图15,底座41包括导向部4131,导向部4131位于第二侧壁413靠近接水盘5的表面上。导向部4131与第二侧壁413相接且向靠近接水盘5的一侧凸出,导向部41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端面P3和第四端面P4的排布方向。导向部4131位于接水盘5的一侧且与接水盘5抵接。例如,导向部4131可以为直条状凸起。在加湿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导向部4131可以对接水盘5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可以使接水盘5具有第一固定部56的端部先与导向部4131抵接,通过导向部4131快速确定接水盘5的安装位置,然后沿导向部4131的延伸方向推动接水盘5,即可使第一固定部56与第二固定部414准确配合,并且使得第一安装孔H1和第二安装孔H2相对,从而能提高加湿装置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地,参见图11和图14,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相对设置,底座41还包括第三侧壁417,第三侧壁417位于底座进风口411和底座出风口412之间且与第二侧壁413相接,第三侧壁417具有贯通的第三开口O3。集水件42与第三开口O3相对,集水件42通过第三开口O3可拆卸地设在底座41内。例如,参见图14,第二开口T2设置在底座41靠近换热器32的一侧的第二侧壁413上。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相对设置,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宽度方向,在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上,第三侧壁417位于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之间,且第三侧壁417与第二侧壁413相接。第三开口O3设置在第三侧壁417上并贯通第三侧壁417,集水件42靠近第三开口O3的一端可以设有把手424(如图12所示),通过把手抽拉集水件42,使集水件42能够穿过第三开口O3从而实现安装或拆卸。在加湿装置运作期间,第二开口T2被换热器32、接水盘5等部件所遮挡,且第二开口T2还被用作冷凝水导流结构的一部分,不便于用于实现集水件42的安装或拆卸。此时仍可以通过第三开口O3进行集水件42的安装或拆卸,从而能集水件42的维修和保养。
示例性地,参见图11至图12,底座41具有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排布方向垂直于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第二开口T2与第三开口O3相连通。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底座进风口411与底座出风口412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宽度方向。第二开口T2与第三开口O3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面积更大,在通过第二开口T2或第三开口O3安装或拆卸集水件42时,较大的开口面积能够降低集水件42与接水盘5或底座41之间相互干涉的可能,使得集水件42的安装或拆卸更加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至图12,底座41还包括限位部4132,限位部4132位于 第二侧壁413上。限位部4132与第二侧壁413相接,且向靠近接水盘5的一侧凸出于第二侧壁413。限位部3232跨过第二开口T2,限位部413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排布方向。如图6所示,接水盘5具有限位配合槽511,限位配合槽511位于第一侧壁51上,限位部4132插入限位配合槽511中。例如,限位部4132为直条状凸起,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长度方向,限位部41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41的宽度方向。限位部4132能够起到较好的加强作用,避免第二开口T2和第三开口O3的连通位置处损坏,从而提升加湿装置的可靠性。且限位部4132能够起到较好的止挡作用,可以将集水件42限定在底座41内,使集水件42的安装更加牢固。限位配合槽511的形状与限位部4132的形状相适配,在加湿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当第一固定部56与第二固定部414配合到位时,限位部4132准确地配合在限位配合槽511中,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接水盘5的安装是否到位。又示例地,限位部4132和限位配合槽511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可以将限位部4132设置在接水盘5的第一侧壁51上,将限位配合槽511设置在底座41的第二侧壁413上。
参见图14至图15,限位配合槽511和延伸部55位于接水盘5沿长度方向的同一侧,限位部4132和凸起部415位于底座41沿长度方向的同一侧。安装接水盘时,接水盘具有插接凸起56的端部先与导向部4131抵接,然后沿导向部4131的延伸方向推动接水盘,插接凸起56与插接配合部414抵接,此时限位部4132准确地配合在限位配合槽511中,同时延伸部55中与底座41相对的部分插入容纳槽416中并最终与凸起部415抵接,最后将螺纹紧固件穿过相对的第一安装孔H1和第二安装孔H2即可。拆卸接水盘5时,先拆除螺纹紧固件,之后将延伸部55从容纳槽416中抽出,限位部4132从限位配合槽511中脱出,最后将插接凸起56从插接配合部414中抽出即可。
示例性地,参见图3、图5至图7(图3中H部分的放大视图可参考图7),底座41还包括第一凹陷部418和第二凹陷部419,第一凹陷部418和第二凹陷部419位于底座41远离换热器32的底壁靠近换热器32的表面(以下称为底座表面)上。集水件42设在第一凹陷部418内。第一凹陷部418与第二凹陷部419连通,且第一凹陷部418的深度大于第二凹陷部419的深度。底座41还包括溢流孔4191(也可以参见图13),溢流孔4191位于第二凹陷部419中。溢流孔4191贯通第二凹陷部419。例如,第一凹陷部418由底座表面中的部分向远离换热器32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419同理,第一凹陷部418和第二凹陷部419均未贯通底座41远离换热器32的底壁。由于第一凹陷部418的深度较大,第一凹陷部418中可以收集更多的冷凝水,因此将集水件42设置在第一凹陷部418中,可供集水件42收集的冷凝水较多,能够确保集水件42的集水效果,进而能够保证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此外,当第一凹陷部418内收集的冷凝水过多时,冷凝水可以流动至与第一凹陷部418连通的第二凹陷部419中,再通过贯通第二凹陷部419的溢流孔3291排出,从而避免底座41内滞留的冷凝水过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而由于第一凹陷部418的深度大于第二凹陷部419,因此第一凹陷部418中的冷凝水并不会全部经由第二凹陷部419和溢流孔4191排出,因此仍能确保集水件42的冷凝水收集效果。
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3,加湿组件4的第一风道组件43被配置为连通底座41和第一风机44。例如,第一风道组件43位于安装腔内,第一风道组件43的一端与底座4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机44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风道组件43的一端与底座出风口412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机44的第一进风口441连通,空气由底座进风口411流入底座41,依次流经底座出风口412、第一风道组件43,再经第一风机44送出。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43的一端与第一风机44的第一出风口442连通,第一风道组件43的另一端与底座41的底座进风口411连通,空气由第一风机44的第一进风口441流入第一风机44,由第一风机44的第一出风口442流向第一风道组件43,再经第一风道组件43流向底座进风口411,最终由底座出风口412流出。第一风道组件43能够对在其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有效降低加湿装置的噪声。
本公开对第一风道组件43的结构不作过多限制。例如,第一风道组件43为一体的部 件,参见图1~图3所示的送风蜗壳。又例如,第一风道组件43为分体的部件,参见图16~图19所示。
参见图16~图19,第一风道组件43包括可拆卸的第一风道部431和第二风道部432。第一风道部431的一端与底座4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风道部432连通,第二风道部432的一端与第一风机44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道部431连通。当第一风机44与底座出风口412连通时,空气由底座进风口411流入底座41,依次流经底座出风口412、第一风道部431、第二风道部432,再经第一风机44送出。第一风道部431和第二风道部432的设置同样能够降低加湿装置的噪声。此外,第一风道部431与第二风道部432均可拆卸,即第一风道部431和第二风道部432可拆卸地密封连通。第一风道部431的一端与底座41可拆卸地密封连通,第二风道部432的一端与第一风机44可拆卸地密封连通,以便于将第一风道部431和第二风道部432拆卸下来对其内部以及底座41内部进行清洗,从而能延长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参见图20至图22,第一风机44具有第一进风口441和第一出风口442,气流由第一进风口441流入第一风机44,由第一出风口442流出第一风机44。加湿装置还包括风管接头6,第一风机44的第一进风口441与底座41连通,第一风机44的第一出风口442与风管接头6连通。也即加湿装置产生的湿润空气最终经风管接头6送出至加湿装置外部,风管接头6可用实现第一风机44的第一出风口442与其他装置(例如室内机)之间的连接,使得加湿装置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第一风机44的第一出风口442送出后,能够被输送至其他装置中,从而使得该装置具备加湿功能。
示例性地,加湿装置中的风管接头6为可拆卸的风管接头6,从而在加湿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定期将风管接头6从加湿装置中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和维护,进而延长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风管接头6与第一风机44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以及用户需求进行选用和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过多限制。例如,风管接头6与第一风机44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紧固结构(例如配套的螺钉和螺母)连接和卡扣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实现连接。示例性地,参见图20至图22,第一风机44具有滑槽443(如图23所示),滑槽443的一端具有滑槽开口4431,风管接头6具有滑筋61(如图24所示),滑筋61穿过滑槽开口4431可移动地配合在滑槽内,以使风管接头6与第一风机44可拆卸地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接头6上形成有滑槽,第一风机44上设有滑筋。
在加湿装置中,参见图23至图24,风管接头6具有两个滑筋61,两个滑筋61分别设置在风管接头6相对的两个侧壁的边缘。这两个滑筋61的排布方向(以下称为第一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的排布方向。相应地,第一风机44具有两个滑槽443,两个滑槽44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一排布方向。每个滑槽443的滑槽开口4431位于该滑槽443的一端,两个滑槽443的滑槽开口4431的排布方向也平行于第一排布方向,两个滑槽443彼此靠近的一侧敞开。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风机44具有两个滑筋61,风管接头6具有两个滑槽443。在进行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的装配时,将两个滑筋61分别对应滑入两个滑槽443中,即可实现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的连通,使得两者的装配准确、快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接头6包括本体62,第一风机44具有本体配合槽444。滑筋61设置在本体62靠近本体配合槽444的一侧,滑筋61与本体62相接,且滑筋61的边缘凸出本体62的边缘。本体配合槽444位于滑槽443靠近风管接头6的一侧。在装配完成的加湿装置中,本体62的部分伸入本体配合槽444中,从而保证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的连通。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风机44包括本体62和两个滑筋61,风管接头6包括两个滑槽443和一个本体配合槽444。在装配时,两个滑筋61分别对应滑入两个滑槽443中,同时本体62沿与滑筋61相同的运动轨迹滑入并配合在本体配合槽444中,从而在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的同时,确保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相连通。此外,滑槽443和本体配合槽444均具有迷宫状密封结构,在实现前述有益效果的前提下,还能提升第一风机44与风管接头6之间的连通的密封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20至图24,风管接头6具有配合凹槽63,第一风机44具有配合筋445。配合筋445和配合凹槽63设置在滑槽443远离底板1的一侧,在装配完成的加湿装置中,配合筋445配合在配合凹槽63内。例如,沿两个滑槽443的排布方向,配合筋445位于两个滑槽443之间。沿两个滑筋61的排布方向,配合凹槽63位于两个滑筋61之间。配合筋445和配合凹槽63均位于滑槽443远离底板1的一侧,在装配时,配合凹槽63向下(即向靠近底板1的一侧)运动并与配合筋445抵接,从而限制了风管接头6不会相对于第一风机44向下运动,使得风管接头6和第一风机44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能提升加湿装置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443和配合筋445可以均设在第一风机44上;或者,滑槽443可以设在第一风机44上,配合筋445可以设在风管接头6上。同样地,滑筋61和配合凹槽63可以均设在风管接头上;或者,滑筋61可以设在风管接头6上,配合凹槽63可以设在第一风机44上。
示例性地,参见图20至图22、以及图25,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例如,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件446和第二卡扣件64。第一卡扣件446设置在第一风机44上,第一卡扣件446具有卡口4461,卡口4461位于第一卡扣件446的靠近风管接头6的一侧。第二卡扣件64设置在风管接头6上,第二卡扣件64与卡口4461配合以限定滑筋61不会朝脱离滑槽443的方向运动。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卡扣件446也可以设置在风管接头6上,第二卡扣件64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风机44上。配合筋445和配合凹槽63均位于滑槽443远离底板1的一侧,配合筋445和配合凹槽63的配合能够使得风管接头6在二者装配完成后不会相对于第一风机44向下运动;第一卡扣件446和第二卡扣件64的配合能够使得风管接头6在二者装配完成后不会相对于第一风机44向上运动,进一步确保风管接头6和第一风机44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同样使得加湿装置可靠性的提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扣件446和第二卡扣件64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
示例性地,参见图21和图25,第二卡扣件64的靠近第一卡扣件446的一侧具有导向面641,沿第一卡扣件446到第二卡扣件64的排布方向上,导向面641与第一卡扣件44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即,导向面641中越远离风管接头6的部分,越向靠近第一卡扣件446的一侧倾斜。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卡扣件446也可以设置在风管接头6上,第二卡扣件6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风机44上。由此,导向面641在风管接头6安装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使风管接头6可以快速装配至第一风机44上。
示例性地,可以不设置卡扣结构,而是设置两个螺纹紧固结构,垂直于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的排布方向上,两个螺纹紧固件分别位于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连接位置的相对两侧,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可以通过两个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又示例地,参见图20,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可以同时通过一个卡扣结构和一个螺纹紧固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此时,垂直于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的排布方向上,卡扣结构和螺纹紧固结构分别位于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连接位置的相对两侧,从而使得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靠。
结合前述,第一风机44和风管接头6的结构如图20至图25所示,在安装风管接头6时,可以将风管接头6相对于第一风机44向靠近底板1的方向移动,以将风管接头6的滑筋61插入第一风机44的滑槽443内,同时风管接头6的本体62配合在第一风机44的本体配合槽444内。当风管接头6的配合凹槽63与第一风机44的配合筋445抵接时,第二卡扣件64正好配合在第一卡扣件446的卡口4461内,之后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可以穿过风管接头6与第一风机44螺纹连接,至此,完成风管接头6的安装。在拆卸风管接头6时,可以先拆除风管接头6上的螺纹紧固件,之后将第二卡扣件64脱离第一卡扣件446的卡口4461,最后向远离底板1的一侧使风管接头6的滑筋601从第一风机44的滑槽443中上脱出,至此,完成风管接头6的拆卸。
示例性地,参见图26至图27,底板1包括两个延伸方向相平行的导向筋11,该两个导向筋11靠近第一风道组件43的一侧设置,且该两个导向筋11限定出导向槽12。第一 风道组件43包括导向块433,导向块433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置,导向块433延伸至两个导向筋11之间。例如,参见图26至图27,每个导向筋11向靠近第一风道组件43的一侧凸出于底板1,导向筋11的形状可以为直条状。两个导向筋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两个导向筋11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装配完成的加湿装置中,导向块433与两个导向筋11均抵接。导向筋11能够限制导向块433的安装位置,相应地能够限制第一风道组件43的安装位置。在进行加湿装置的装配时,可以通过导向筋11快速确定第一风道组件43的安装位置,确保第一风道组件43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并且,在安装时只需将导向块433沿平行于导向筋11延伸方向的方向,推入至两个导向筋11之间即可,安装方式较为简单,方便操作。
示例性地,参见图27至图28,两个导向筋11中的一者靠近另一者的一侧具有安装导向面111,安装导向面111位于导向筋11远离底板1的一端。沿底板1到导向筋11的排布方向上,一个导向筋11的安装导向面111向远离另一个导向筋11的一侧倾斜。例如,每个导向筋11靠近另一个导向筋1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导向面111,安装导向面111位于该导向筋11远离底板1的一端,且安装导向面111中离底板1越远的部分,越向远离另一个导向筋11的一侧倾斜,也即两个安装导向面11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该设置能够避免第一风道组件43安装时,导向块433与导向筋11之间发生干涉,以使导向块433可以快速装配至导向槽12内。
示例性地,第一风道组件43的安装方向与第一风道组件43的进出风方向相反。例如,参见图26,第一风道组件43中的气流流向为自左向右(即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那么,第一风道组件43的安装方向则为自右向左。如此设置,安装时,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从而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将导向块433装配至导向槽12内,且可以避免第一风道组件43与周围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参见图26至图27,底板1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柱13,第一风道组件43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座434。螺钉座434与螺钉柱13通过螺钉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风道组件43的安装较为牢靠。例如,底板1包括两个螺钉柱13,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两个导向筋11设置在两个螺钉柱13之间。安装时,螺钉穿过对应的螺钉座434与对应的螺钉柱13连接,从而可以将第一风道组件43牢靠地固定在底板1上。
参见图26至图27、图29至图30,螺钉座434靠近底板1的一侧形成有安装配合槽4341,螺钉柱13配合在安装配合槽4341内。在安装过程中,安装配合槽434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保证第一风道组件43的导向块433可以准确地安装在底板1的导向槽12内。并且,安装后螺钉柱13的外周面与安装配合槽4341的内周面抵接,进一步避免了第一风道组件43的移动,使得安装更稳固。此外,在螺钉柱13的外周面与安装配合槽4341的内周面抵接时,导向块433与导向筋11也正好装配到位,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示例性地,参见图29至图30,安装配合槽4341具有敞开端OE和封闭端CE,封闭端CE与螺钉柱13抵接,敞开端OE位于封闭端CE远离螺钉柱13的一侧。由敞开端OE到封闭端CE,安装配合槽4341的表面中正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即安装配合槽4341大体呈喇叭状。在安装时,螺钉柱13由敞开端OE插入安装配合槽4341并最终与闭合端CE抵接,从而能够减小螺钉柱13与螺钉座434对彼此的干涉,以保证螺钉柱13能够快速配合至安装配合槽4341中。
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3、图31至图32,换热组件3的第二风道组件33被配置为连通支架31和第二风机34。例如,第二风道组件33的一端具有第一连通口CP1,另一端具有第二连通口CP2。第一连通口CP1与支架31相连接,第二连通口CP2与第二风机34相连接。第二风机34具有第二进风口341和第二出风口342,气流由第二进风口341流入第二风机34,由第二出风口342流出第二风机34。图1和图31中以第一连通口CP1与支架出风口312相连接,第二连通口CP2与第二进风口341相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二风道组件33能够对在第二风机34和支架31之间流动的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有效降低加湿装置1000的噪声。第二风道组件33的结构设置可以参照前述的第一风道组件43的结构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第二风道组件33和第二风机34实现可靠的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两者连通的密封性,参见图31至图33,第二风机34包括第三固定部343,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第四固定部331,第三固定部343和第四固定部331中的一者插入两者中的另一者中。从而无需使用螺纹紧固结构,仅通过第三固定部343和第四固定部331的配合以实现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的固定连接,可以减少加湿装置的装配所需的螺纹紧固件的数量,能降低成本。
示例性地,第三固定部343和第四固定部331中的一者可以为图33所示的凸块,另一者可以为图33所示的凸块配合部,凸块插入至凸块配合部中。例如,当第三固定部为凸块(图中未示出),第四固定部为凸块配合部(图中未示出)时,第二风机34包括凸块,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凸块配合部,第三固定部插入第四固定部中以实现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的固定连接。又例如,参见图32至图33,当第三固定部343为凸块配合部,第四固定部331为凸块时,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凸块,第二风机34包括凸块配合部。第四固定部331插入第三固定部343中以实现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的固定连接。为了表述简便,以下以第三固定部343为凸块配合部,第四固定部331为凸块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1至图34,第二风机34与第二风道组件33相连通的开口为第二进风口342,凸块配合部343设在第二进风口342的外周侧,凸块配合部343所限定的凸块配合槽的开口朝向第二风机34,凸块331设在第二风道组件33的第二连通口CP2的外周侧。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先使第二风道组件33的第二连通口CP2与第二进风口342相接触,然后相对于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中的一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中的另一者,使得凸块331插入至凸块配合槽中,从而实现凸块331与凸块配合部343的配合,进而实现第二风机34与第二风道组件33的固定连接,装配效率较高。此外还使得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连接处发生漏风现象,换热器32得以与足量的空气换热,产生足够的冷凝水,进而保证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示例性地,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多个凸块331,第二风机34包括多个凸块配合部343。任意相邻的两个凸块331之间留有间距,任意相邻的两个凸块配合部343之间也留有间距。例如,参见图34,凸块331和凸块配合部343的数量可以均为五个,五个凸块配合部343可以沿第二进风口342的周向间隔设置,五个凸块331沿第二连通口CP2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保证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图34中示出的五个凸块配合部343和五个凸块331仅用于示例性说明,凸块331和凸块配合部34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公开对此不作过多限制。
示例性地,参见图32、图34至图35,凸块331具有凸块导向面3311,凸块导向面3311位于凸块331周向上的一端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331具有两个凸块导向面3311,两个凸块导向面3311分别位于凸块331周向上的两端处。凸块导向面3311向第二风道组件33中心轴线倾斜。在装配过程中相对于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中的一者转动另一者以使凸块331插入凸块配合部343中时,凸块导向面3311的设置能够避免两者发生干涉,使得凸块331能够快速插入凸块配合部343中。
示例性地,参见图36至图38,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第一密封凸起332,第二风机34包括第一密封凹槽344,第一密封凸起332延伸至第一密封凹槽344中且与第一密封凹槽344相配合。例如,第一密封凹槽344环绕第二进风口342,第一密封凸起332环绕第二连通口CP2。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第一密封凹槽,第二风机34包括第一密封凸起。设置第一密封凸起332延伸至第一密封凹槽344中,使得第二进风口342与第二风道组件33的第二连通口CP2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能降低两者的连接处出现漏风现象的风险。
第一密封凸起332靠近第一密封凹槽344的一端为顶部,第一密封凸起332远离第一密封凹槽344的一端为底部,第一密封凹槽344靠近第一密封凸起332的一端为开口,第一密封凹槽344远离第一密封凸起332的一端为槽底。第一密封凸起332由底部到顶部尺 寸逐渐减小,第一密封凹槽344由开口到槽底尺寸逐渐减小,且第一密封凹槽344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一密封凸起332底部的尺寸。相应地,第一密封凹槽344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一密封凸起332顶部的尺寸。在装配过程中,第一密封凸起332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凹槽344的开口的对位难度较小,能够避免一密封凸起332的顶部在伸入第一密封凹槽344的开口时两者之间发生干涉,使得第一密封凸起332能够快速安装至第一密封凹槽344中。
示例性地,参见图37和图39,与上述类似的,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第二密封凸起334,支架31包括第二密封凹槽313,第二密封凸起334延伸至第二密封凹槽313中且与第二密封凹槽313相配合。例如,第二密封凸起334环绕第一连通口CP1,第二密封凹槽313环绕支架进风口311。又例如,可以是第二风道组件33包括第二密封凹槽,支架31包括第二密封凸起。支架31的支架进风口311与第二风道组件33的第一连通口CP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能降低两者的连接处出现漏风现象的风险。此外,第二密封凸起334靠近第二密封凹槽313的一端为顶部,第二密封凸起334远离第二密封凹槽313的一端为底部,第二密封凹槽313靠近第二密封凸起334的一端为开口,第二密封凹槽313远离第二密封凸起334的一端为槽底。第二密封凸起332由底部到顶部尺寸逐渐减小,第二密封凹槽344由开口到槽底尺寸逐渐减小,且第二密封凹槽344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密封凸起332底部的尺寸。相应地,第二密封凹槽344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密封凸起332顶部的尺寸。示例性地,参见图32和图34,第二风道组件33与第二风机34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至少一个(例如一个)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二风道33包括凸耳333,凸耳333位于第二连通口CP2的外周侧。凸耳333与第二连通口CP2相接且沿远离第二连通口CP2中心的方向延伸,凸耳333不与任意一个凸块331相接触。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可以穿过凸耳333与第二风机34螺纹连接,以保证第二风道组件33与第二风机34稳固连接。
结合前述,在加湿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密封凸起332插入至第一密封凹槽344中,然后相对于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中的一者转动另一者以使凸块331插入凸块配合部343的凸块配合槽中,最后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过凸耳333使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螺纹连接,完成安装。在拆卸过程中,可以先拆除凸耳333上的螺纹紧固件,然后相对于第二风机34和第二风道组件33中的一者转动另一者以使凸块331从凸块配合部343的凸块配合槽中脱离,最后使第一密封凸起332从第一密封凹槽344中脱离,完成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0~图42,集水件42包括集水件本体421、框架422和把手424。集水件本体421位于框架422内,在装配完成的加湿装置中,集水件42的把手靠近第二开口T2或第三开口O3设置。集水件本体421例如为湿膜,湿膜是一种以植物纤维或玻璃纤维为基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蒸发性。集水件42还包括与框架422相连接的引导件423,引导件423位于集水件42远离底板1的一侧。沿集水件42与底板1的排布方向,引导件423的表面中正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即越远离底板1(越靠近第二开口T2),引导件423的表面中正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越大。冷凝水由第二开口T2流向引导件423,再由引导件423引流至集水件本体421进行收集,越靠近第二开口T2引导件423的表面中正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越大,从而能在较大范围内收集第二开口T2滴落的冷凝水,再汇聚至集水件本体421,可以将冷凝水集中引向集水件本体421,能提升冷凝水的收集效果。
示例性地,参见图42,框架422可以包括第一子框架4221和第二子框架4222,第一子框架4221和第二子框架4222可拆卸地连接,集水件本体421位于第一子框架4221和第二子框架4222之间。由于第一子框架4221和第二子框架4222可拆卸,因此便于将集水件本体421取出进行清洗和更换,从而能提高加湿装置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3,加湿装置还包括加热器HT,加热器HT位于底座进风口411与集水件42之间。也即,加热器HT也位于底座41内部,沿底座41内部的气流流动方向,加热器HT位于集水件42的上游,空气在第一风机44的作用下先由底座进风口411流入底座41,然后流经加热器HT并被加热器HT加热升温,加热升温后的空气流经集水件42,集水件42上的水分吸收空气的热量而汽化蒸发,所得到的湿润的空气由底座出风口412 流出以提升进行加湿。气流先经过加热升温再流经集水件42,可以提高集水件42上冷凝水的汽化、蒸发速率,从而有效提升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 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底板共同限制出安装腔;
    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被配置为产生冷凝水;
    加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包括:
    底座,设置在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座具有底座进风口和底座出风口;
    集水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流向所述集水件;
    第一风机,与所述底座进风口或所述底座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被配置为将流经所述集水件的气流从所述底座出风口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换热器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换热器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或者,所述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
    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具有支架进风口和支架出风口;
    第二风机,与所述支架进风口或所述支架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被配置为将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气流从所述支架出风口送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支架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底座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或者,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支架进风口和所述支架出风口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底座进风口和所述底座出风口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底座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贯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贯通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所述集水件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集水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侧壁中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其他部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接水盘包括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且环绕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引流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中。
  9. 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接水盘包括多个支撑部,所述多个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座的表面上,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每个向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换热器的表面;
    所述多个支撑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表面平齐,且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换热器接触;
    所述多个支撑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留有间距。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每个支撑部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支撑部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多个支撑部呈阵列排布,长度方向相同的多个支撑部构成一个支撑部排,所述支撑部排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排中的一个第一支撑部沿该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部排中的一个第二支撑部沿该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沿所述支撑部排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的排布方向,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接水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底座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通过螺纹紧固结构连接;
    所述接水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四端面上,所述第一固定部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接水盘包括: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上且向第一端面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凸出,所述延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超出所述接水盘的第一侧壁并向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延伸;
    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通与所述延伸部中与所述底座相对部分;
    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三端面上;
    螺纹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使所述接水盘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底座的第三端面固定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还包括:
    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三端面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端面相接且向第三端面远离所述第四端面的一侧凸出,所述凸起部围绕所述第二安装孔;
    容纳槽,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端面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端敞开;
    所述延伸部中与所述底座相对的部分插入所述容纳槽中并与所述凸起部抵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且由所述第二端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凸出;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
    插接配合部,所述插接配合部位于所述第四端面上,所述插接配合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接且向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凸出;
    插接槽,所述插接配合部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限定出所述插接配合槽;
    所述插接凸起插入所述插接槽中,并与所述插接配合部抵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接水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接水盘的表面上,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接且向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凸出,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的排布方向;
    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导向部抵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底座进风口与底座出风口相对设置,底座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底座进风口和底座出风口之间且与第二侧壁相接,第三侧壁具有贯通的第三开口;
    所述集水件与所述第三开口相对,所述集水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进风口与所述底座出风口的排布方向;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
  18. 根据权利要求6~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限位部与第二侧壁相接,且向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限位部跨过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接水盘包括限位配合槽,所述限位配合槽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限位部插入所述限位配合槽中。
  19. 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换热器的底壁的靠近所述换热器的表面上;
    所述集水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连通,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所述底座包括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中且贯通所述第二凹陷部。
  20. 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风道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组件被配置将第一风机与所述底座进风口或所述底座出风口连通。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所述第一风道部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进风口或所述底座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部连通,所述第二风道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风道部与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22. 根据权利要求20~2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底板包括两个延伸方向相平行的导向筋,两个导向筋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一侧,所述两个导向筋限定出导向槽;
    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导向块延伸至所述导向槽中。
  23. 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底座出风口连通,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风管接头,所述风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管接头与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24. 根据权利要求3~2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支架进风口或所述支架出风口连通。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风机上设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设有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中的一者插入另一者中。
PCT/CN2022/102563 2021-06-29 2022-06-29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WO202327433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80007190.2A CN116507854A (zh) 2021-06-29 2022-06-29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2199.7A CN113294838A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2110732199.7 2021-06-29
CN202121475170.7 2021-06-29
CN202110729752.1 2021-06-29
CN202121475170.7U CN215723606U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2121466298.7U CN215723605U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2121466298.7 2021-06-29
CN202110729752.1A CN113405154A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4333A1 true WO2023274333A1 (zh) 2023-01-05

Family

ID=84691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2563 WO2023274333A1 (zh) 2021-06-29 2022-06-29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327433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1535A (ja) * 2000-04-27 2001-11-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644637A (zh) * 2013-11-28 2014-03-19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冷凝水雾化加湿装置
CN111720894A (zh) * 2020-06-01 2020-09-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781873U (zh) * 2020-01-17 2020-10-2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接水盘
CN113294838A (zh) * 2021-06-29 2021-08-24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3405154A (zh) * 2021-06-29 2021-09-17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723606U (zh) * 2021-06-29 2022-02-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723605U (zh) * 2021-06-29 2022-02-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1535A (ja) * 2000-04-27 2001-11-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644637A (zh) * 2013-11-28 2014-03-19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冷凝水雾化加湿装置
CN211781873U (zh) * 2020-01-17 2020-10-2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接水盘
CN111720894A (zh) * 2020-06-01 2020-09-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294838A (zh) * 2021-06-29 2021-08-24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3405154A (zh) * 2021-06-29 2021-09-17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723606U (zh) * 2021-06-29 2022-02-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723605U (zh) * 2021-06-29 2022-02-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8382C1 (ru) Кондиционер
CN104165413A (zh) 机柜空调器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5546919B (zh) 风道系统及冰箱
KR20210108237A (ko) 공기조화장치
JPH08121823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排水構造
WO2023274333A1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WO2012111798A1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723606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3405154A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JP2018087667A (ja) 外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WO2019154144A1 (zh) 风道盖板及冷柜
CN116507854A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15723605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KR20080060845A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
CN113294838A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062401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WO2020233621A1 (zh) 制冷循环设备
CN214949373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KR20070119896A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
CN214949428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06247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597516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4949429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321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000719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