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0894A -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0894A
CN111720894A CN202010486069.5A CN202010486069A CN111720894A CN 111720894 A CN111720894 A CN 111720894A CN 202010486069 A CN202010486069 A CN 202010486069A CN 111720894 A CN111720894 A CN 111720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tray
ai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6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勇
李腾飞
阚昌利
张文武
蔡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60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0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0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0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加湿单元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接水盘,壳体内具有内腔,内腔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加湿组件具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喷出口,加湿组件安装在内腔中,接水盘安装在内腔内且位于加湿组件下方,接水盘上设有排水嘴,接水盘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排水嘴向下倾斜的斜面。本发明的加湿单元可以利用斜面增大接水盘内底壁面的延伸长度,使接水盘内的高温冷凝水在流向排水嘴的过程中具有更长的冷却距离,排水嘴可以将高温冷凝水排出接水盘,避免高温冷凝水对接水盘长时间浸泡,从而延长加湿单元和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湿单元、具有该加湿单元的空调室内机和具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换热以实现制冷或制热,从而调节房间内的温度。但长期运行后,房间内的空气容易干燥,舒适度降低。为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在空调室内机上设置加湿组件以增大室内湿度,但相关技术存在加湿组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上设置加湿组件,用于向室内喷蒸汽以增大室内的湿度,提高舒适性。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加湿组件安装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内且包括多个零部件,加湿组件采用高温蒸汽加湿的方法,容易产生冷凝水,且冷凝水温度相对较高,容易损坏诸如接水盘的零部件,减少了加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加湿单元,该加湿单元可以排出和冷却冷凝水,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上述的加湿单元。
本申请又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加湿单元,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接水盘。其中,所述壳体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所述加湿组件具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喷出口,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接水盘安装在所述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加湿组件下方,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排水嘴,所述接水盘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所述排水嘴向下倾斜的斜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通过设置接水盘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排水嘴向下倾斜的斜面,可以利用斜面增大接水盘内底壁面的延伸长度,使接水盘内的高温冷凝水在流向排水嘴的过程中具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以将高温冷凝水降温至适宜温度,利用排水嘴将高温冷凝水排出接水盘,从而避免因高温冷凝水对接水盘长时间浸泡,造成接水盘损坏,进而延长加湿单元和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排水嘴设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距离,所述斜面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第一斜面和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第二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进管、消声器和喷管,所述消声器连接在所述蒸汽进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管之间,所述蒸汽进管的第二端从所述壳体内伸出,所述蒸汽喷出口设在所述喷管的周壁上,所述喷管沿远离所述排水嘴的方向向下倾斜或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入口在上下方向上高于所述蒸汽喷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单元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进风侧表面和出风侧表面,所述进风开口形成在所述进风侧表面上,所述出风开口形成在所述出风侧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单元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在所述接水盘的外底部且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以将所述接水盘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大体几字形定位板,所述大体几字形定位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接水盘的外底部相连的支腿和从所述支腿的下端且正交于所述支腿延伸出的楔形部,所述楔形部配合在所述定位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风机组件、室内换热器和上述加湿单元,所述机壳具有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之间;所述加湿单元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出风口一侧且所述进风开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上述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加湿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单元,所述排水嘴邻近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加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加湿单元1;
壳体10;进风开口101;出风开口102;进风侧表面103;出风侧表面104;
加湿组件20;蒸汽入口201;蒸汽喷出口202;蒸汽进管203;消声器204;喷管205;
接水盘30;排水嘴301;第一斜面302;第二斜面303;
第一定位件40;
第二定位件50;楔形部501,支腿502;
保温层60;
机壳2;回风口21;出风口22;
风机组件3;室内换热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左”、“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湿单元1和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1,包括壳体10、加湿组件20和接水盘30。
如图1、图5所示,壳体10内具有内腔,内腔具有进风开口101和出风开口102。具体地,壳体10限定的内腔前后敞开,内腔前端的敞开口为进风开口101,内腔后端的敞开口为出风开口102。气流适于从进风开口101流入内腔,从出风开口102流出。
如图1所示,加湿组件20具有蒸汽入口201和蒸汽喷出口202,加湿组件20安装在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蒸汽从蒸汽入口201流入加湿组件20,并在加湿组件20的驱动下从蒸汽喷出口202喷出至内腔,以对流经内腔的气流加湿。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将加湿组件20完全安装在内腔中,如图1所示,加湿组件20可以穿设于壳体10,加湿组件20的部分位于内腔中,另一部分(例如蒸汽入口201)位于壳体10外,由此便于外部蒸汽通入管道与蒸汽入口201的对接。
如图1、图5所示,接水盘30安装在内腔内且位于加湿组件20下方,接水盘30上设有排水嘴301,接水盘30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排水嘴301向下倾斜的斜面。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接水盘30沿左右方向延伸以适配在加湿组件20的下方,接水盘30朝向加湿组件20敞开,排水嘴301设于接水盘30的底壁并朝向下方延伸,排水嘴301适于将冷凝水引流至其他储水结构,在左右方向上,接水盘30的内底壁面沿靠近排水嘴30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便于将接水盘30内的水引流至排水嘴301排出。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加湿组件20连接于接水盘30上部,由此可以利用加湿组件20与接水盘30的连接,提高加湿组件20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加湿组件20位于接水盘30上方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避免加湿组件20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30外。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有进风开口101流入至内腔后,加湿组件20适于通过蒸汽喷出口202喷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与气流进行热湿交换以对气流加湿,同时高温蒸汽在加湿组件20表面易凝结成高温冷凝水,高温冷凝水可以沿加湿组件20滴落至接水盘30内。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单元,通过设置接水盘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排水嘴向下倾斜的斜面,可以利用斜面增大接水盘内底壁面的延伸长度,使接水盘内的高温冷凝水在流向排水嘴的过程中具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以将高温冷凝水降温至适宜温度,利用排水嘴将高温冷凝水排出接水盘,从而避免高温冷凝水对接水盘长时间浸泡造成损坏,进而延长加湿单元和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接水盘30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排水嘴301设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一端与排水嘴30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排水嘴301之间的距离,斜面包括位于第一端与排水嘴301之间的第一斜面302和位于第二端与排水嘴301之间的第二斜面303。换言之,第一斜面302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斜面303的延伸长度,从而根据加湿组件的布局,在一定空间内,使接水盘布局更加合理。
具体地,如图3所示,排水嘴301在左右方向上邻近接水盘30的左端,接水盘30的左端到排水嘴301的方向上,第一斜面302向下倾斜,从接水盘30的右端到排水嘴301的方向上,第二斜面303向下倾斜。
可以理解的是,接水盘30处于第一端到排水嘴301之间的部分适于承接加湿组件20位于该部分上方的部分产生的冷凝水,第一斜面302适于将冷凝水引流至排水嘴301排出,接水盘30处于第二端到排水嘴301之间的部分适于承接加湿组件20位于该部分上方的部分产生的冷凝水,第二斜面303适于将冷凝水引流至排水嘴30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可采用耐高温PP材料,以提高接水盘的耐高温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斜面302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斜面303的倾斜角度。如图2、图3所示,喷管205位于第二斜面303的上方,蒸汽喷出口202喷出的高温蒸汽容易在喷管205表面产生大量的高温冷凝水,喷管205上的高温冷凝水滴入接水盘30后会沿第二斜面303流动至排水嘴301,可以理解的是,倾斜角度较小、延伸距离较长的第二斜面适于使高温冷凝水具有更长的冷却时间和冷却距离。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20包括蒸汽进管203、消声器204和喷管205,消声器204连接在蒸汽进管203的第一端(如图2所示的右端)与喷管205之间,蒸汽进管203的第二端(如图2所示的左端)从壳体10内伸出,蒸汽喷出口202设在喷管205的周壁上,喷管205沿远离排水嘴301的方向向下倾斜或沿水平方向延伸。由此,喷管内的冷凝水可顺利流入接水盘内,且避免喷管上的冷凝水倒流至消音器,降低消音器损坏的概率。
例如,如图2所示,蒸汽进管203、消声器204和喷管205依次连接,蒸汽进管203的左端位于壳体10外,以便于外部蒸汽通入管道与蒸汽进管203对接,消声器204位于排水嘴301上方以适于吸收排水嘴301排水噪音,喷管205沿从左向右的方向延伸且向下倾斜,从而便于冷凝水沿喷管205顺利流下并滴落至接水盘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蒸汽入口201在上下方向上高于蒸汽喷出口202。由此,便于蒸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喷管205流经多个蒸汽喷出口202,提高蒸汽喷出口202的喷洒效果,增大加湿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湿单元1包括保温层60,保温层60包覆在壳体10的外表面。由此可以降低流经内腔的气流温度外散,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率。保温层60例如可以为海绵。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彼此相对的进风侧表面103和出风侧表面104,进风开口101形成在进风侧表面103上,出风开口102形成在出风侧表面104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进风侧表面103侧位于进风开口101的边缘设有朝向外部延伸的翻边,翻边上设有螺纹孔,翻边适于通过螺钉连接在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2上。如图5所示,出风侧表面104上位于出风开口102的边缘处设有沿出风开口102开口方向延伸的翻边,翻边适于与空调室内机100的其他部件(例如出风面板)装配。
如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单元1还包括第一定位件40和第二定位件50,第一定位件40设在壳体10的内底面上,第二定位件50设在接水盘30的外底部且可与第一定位件40配合以将接水盘30安装在壳体10上。具体地,如图6所示,多个第二定位件50沿接水盘3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接水盘30底部,壳体10的内底面上对应第二定位件50的位置处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40,多个第二定位件50与多个第二定位件50一一对应配合,由此可以将接水盘固定在壳体内底面,并对接水盘的装配进行定位,防止接水盘偏移。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40为大体几字形定位板,大体几字形定位板与壳体10的内底面形成定位空间,第二定位件50包括支腿502和楔形部501,支腿502与接水盘30的外底部相连。楔形部501从支腿502的下端且正交于支腿502延伸,楔形部501配合在定位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楔形部与第二定位件的插接配合将接水盘安装在壳体内底面,既可以简化接水盘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易于拆装,又可以减少连接件数量,优化加湿单元结构。
具体地,如图6所示,支腿502上端连接于接水盘30外底部,楔形部501连接于支腿502下端,且楔形部501沿接水盘3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插入定位空间内,定位空间的内壁适于夹紧楔形部501,楔形部501的上表面适于与定位空间的内顶壁止挡以阻止接水盘30向上移动,楔形部501的侧面适于与定位空间的内侧壁止挡以阻止接水盘30在正交于接水盘30长度方向上移动,支腿502适于与大体几字形定位板朝向支腿502的表面止挡,以阻止接水盘30沿延伸方向移动。
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加湿单元1。
如图1所示,加湿单元1包括壳体10、加湿组件20和位于壳体10内的接水盘30。壳体10呈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壳体10具有内腔,内腔具有朝向前端敞开的出风开口102和朝向后端敞开的进风开口101,换热后的气流适于从进风开口101流入内腔,加湿后的气流从出风开口102流出。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加湿组件20包括喷管205、消声器204和蒸汽进管203,喷管205和消声器204位于内腔内,喷管205沿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且喷管205的左端与消声器204的右端相连,消声器204的左端与蒸汽进管203的右端相连,蒸汽进管203的左端从壳体10内伸出,蒸汽入口201设在蒸汽进管203的左端的端部,即蒸汽入口201位于壳体10外。如图4、图6所示,喷管205由左至右向下倾斜,喷管205上间隔分布有多个蒸汽喷出口202。
如图1所示,接水盘30安装在内腔内,接水盘30呈左右方向延伸,接水盘30位于加湿组件20的下方,接水盘30底壁面设有朝向下方延伸的排水嘴301,接水盘30的左端到排水嘴301之间的内底壁面为第一斜面302,接水盘30的右端到排水嘴301之间的内底壁面为第二斜面303,第一斜面302由左至右向下倾斜,第二斜面303由右至左向下倾斜。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接水盘30的外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定位件50,壳体10的内底面上对应第二定位件50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腿502和正交于支腿502向右伸出的楔形部501,第一定位件40为大体几字形定位板,楔形部501适于插接配合在大体几字形定位板与壳体10内底面形成的定位空间内。如图1所示,多个第二定位件50沿接水盘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壳体10内地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40,多个第一定位件40与多个第二定位件50一一对应。
如图8、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2、风机组件3、室内换热器4和上述加湿单元1。其中,机壳2具有回风口21和出风口22,风机组件3设在机壳2内,室内换热器4设在机壳2内且位于出风口22与风机组件3之间,加湿单元1的壳体10可拆卸地安装在机壳2的出风口22一侧且进风开口101与出风口2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加湿单元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的整体件与机壳2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通过壳体10与机壳2可拆卸地连接可以实现加湿单元1的装配。
具体地,如图8、图9所示,机壳2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内设有吹出气流的出风口22,后面板内设有吸入气流的回风口21。风从后面板上的回风口21进入机壳2内,在机壳2中的风道内流动,并从前面板上的出风口22流出,即风向为从后向前的方向。
室内换热器4沿风向位于风机组件3的下游,出风口22沿风向位于室内换热器4的下游,风机组件3适于驱动外部气流通过回风口21流入机壳2内,换热后的气流经出风口22与进风开口101的连通流入至壳体10内,蒸汽喷出口202喷出的蒸汽用以加湿流经内腔的气流,经加湿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开口102吹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采用上述加湿单元1,可以延长加湿单元和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且加湿单元作为独立的整体件与机壳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加湿单元的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水嘴301邻近出风口22在机壳2的长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设置。具体地,机壳2的左侧安装有管路,排水嘴301邻近出风口2的左侧设置。由此,排水嘴301位于低风区,在排水嘴301排水时,有效避免风吹水现象。优选地,排水嘴301设在喷管205靠近消音器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器使用寿命长,空调器的加湿单元拆装方便。
在本申请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具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喷出口,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腔中;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安装在所述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加湿组件下方,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排水嘴,所述接水盘的内底壁面为朝向所述排水嘴向下倾斜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排水嘴设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距离,所述斜面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第一斜面和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嘴之间的第二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进管、消声器和喷管,所述消声器连接在所述蒸汽进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管之间,所述蒸汽进管的第二端从所述壳体内伸出,所述蒸汽喷出口设在所述喷管的周壁上,所述喷管沿远离所述排水嘴的方向向下倾斜或沿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在上下方向上高于所述蒸汽喷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进风侧表面和出风侧表面,所述进风开口形成在所述进风侧表面上,所述出风开口形成在所述出风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在所述接水盘的外底部且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以将所述接水盘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大体几字形定位板,所述大体几字形定位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接水盘的外底部相连的支腿和从所述支腿的下端且正交于所述支腿延伸出的楔形部,所述楔形部配合在所述定位空间内。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回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之间;
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出风口一侧且所述进风开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单元,所述排水嘴邻近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010486069.5A 2020-06-01 2020-06-01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1720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6069.5A CN111720894A (zh) 2020-06-01 2020-06-01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6069.5A CN111720894A (zh) 2020-06-01 2020-06-01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0894A true CN111720894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6069.5A Pending CN111720894A (zh) 2020-06-01 2020-06-01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08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333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851A (zh) * 2004-12-14 2006-06-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集水盘
CN202834421U (zh) * 2012-07-23 2013-03-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固定管夹
CN204902187U (zh) * 2015-08-28 2015-12-23 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盘管、风柜的冷凝水排水盘
CN109974115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239572A1 (ja) * 2018-06-15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CN209819704U (zh) * 2019-04-08 2019-12-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57215U (zh) * 2019-04-08 2019-12-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CN111006326A (zh) * 2020-01-19 2020-04-14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风管式室内机的加湿装置
CN111076286A (zh) * 2020-01-19 2020-04-28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具加湿功能的风管式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851A (zh) * 2004-12-14 2006-06-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集水盘
CN202834421U (zh) * 2012-07-23 2013-03-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固定管夹
CN204902187U (zh) * 2015-08-28 2015-12-23 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盘管、风柜的冷凝水排水盘
WO2019239572A1 (ja) * 2018-06-15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CN109974115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19704U (zh) * 2019-04-08 2019-12-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57215U (zh) * 2019-04-08 2019-12-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CN111006326A (zh) * 2020-01-19 2020-04-14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风管式室内机的加湿装置
CN111076286A (zh) * 2020-01-19 2020-04-28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具加湿功能的风管式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333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0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726047A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14353185B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111720894A (zh)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188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387903A (zh) 干燥装置和洗碗机
CN111868451B (zh)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16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16384445U (zh) 无雾加湿器
CN216976964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949408U (zh) 吊顶空调器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CN111720895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00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108498050B (zh) 干燥系统及洗涤电器
CN11250364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1964162A (zh)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720897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076462A (zh) 嵌入式冰箱
CN215675499U (zh) 空调器
CN217004688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119307U (zh) 空气调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