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62237A1 -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62237A1
WO2022262237A1 PCT/CN2021/139479 CN2021139479W WO2022262237A1 WO 2022262237 A1 WO2022262237 A1 WO 2022262237A1 CN 2021139479 W CN2021139479 W CN 2021139479W WO 2022262237 A1 WO2022262237 A1 WO 202226223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ed
battery
wa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394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卢军
孙焕丽
王德平
许立超
于长虹
李黎黎
刘涛
刘鹏
Original Assignee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26223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6223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其中,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且设置为冷却电池模组,电池液冷板组件包括液冷下板和液冷上板,液冷下板设置有采用机加工艺制成的两个水路凹槽,水路凹槽在液冷下板上均匀分布,迂回的水路凹槽之间通过分流筋实现分隔,两个水路凹槽的出水口相连通;液冷上板上设置有两个进水快插接头和一个出水快插接头,液冷上板安装于液冷下板的上方时,液冷上板的内壁与两个水路凹槽围成两条水路;两个进水快插接头分别连通于两个水路凹槽的进水口,出水快插接头连通于两个水路凹槽的出水口相连通的部位。

Description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06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676170.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区,对于动力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电池的要求体现在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以及快速充电技术,这些要求导致电池的生热量越来越大,生热速度越来越快,而电池很容易发生热滥用,因此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主流应用的电池热管理方案是液冷方案,这种方案冷却功率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稳定、技术成熟度高。
电池热管理液冷系统是由水管、液冷板总成、导热结构三部分构成,然后整体布置在电池模组下部,通过水管将不同的液冷板总成依次连接成冷却回路,总进出水管再与电池总成端部的水管接头相连接,与整车热管理的冷却回路相连来实现电池包的加热与冷却。但是液冷板总成内的水路常采用冲压方式制成,冲压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冲压方式导致水路之间的间距较大,且无法加工复杂的水路,无法满足冷却需求,而且水路的侧壁存在变形,造成水路之间密封不良,影响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提高了电池液冷板组件的加工质量,节省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冷却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且设置为冷却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包括:
液冷下板,所述液冷下板设置有采用机加工艺制成的两个水路凹槽,所述水路凹槽在所述液冷下板上均匀分布,迂回的所述水路凹槽之间通过分流筋实现分隔,所述两个水路凹槽的出水口相连通;
液冷上板,所述液冷上板上设置有两个进水快插接头和一个出水快插接头,所述液冷上板安装于所述液冷下板的上方时,所述液冷上板的内壁与所述两个 水路凹槽围成两条水路;
所述两个进水快插接头分别连通于所述两个水路凹槽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快插接头连通于所述两个水路凹槽的出水口相连通的部位。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还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与所述水路凹槽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液冷上板和所述液冷下板之间。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水路凹槽的侧壁垂直于所述水路凹槽的底壁;或
所述水路凹槽的侧壁与所述水路凹槽的底壁呈锐角。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水路凹槽包括迂回段和直线段,所述直线段的侧壁连接于所述迂回段的出水口,所述直线段相对所述迂回段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水路段和第二水路段;
所述水路凹槽内设置有T型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和第三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伸入所述迂回段的出水口内,所述第二导流筋和所述第三导流筋分别伸入于所述第一水路段和所述第二水路段内。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液冷上板和所述液冷下板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形状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凸包,所述凸包上设置有贯穿的定位孔,至少一个定位孔为长圆孔。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液冷下板的底部设置有隔热介质。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液冷上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所述液冷上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导热垫。
作为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示例性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上方未设置所述电池模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电池模组和多个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通过水管依次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动力电池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冷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液冷下板;11、水路凹槽;111、迂回段;112、直线段;1121、第一水路段;1122、第二水路段;113、导流部;1131、第一导流筋;1132、第二导流筋;1133、第三导流筋;114、分流筋;2、液冷上板;3、进水快插接头;4、出水快插接头;5、凸包;51、定位孔;6、隔热介质;7、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总成,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电池模组和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通过水管依次串联,且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设置为冷却电池模组,电池液冷板组件包括液冷下板1和液冷上板2。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待冷却部件。
液冷下板1设置有采用机加工艺制成的两个水路凹槽11,水路凹槽11在液冷下板1上均匀分布,迂回的水路凹槽11之间通过分流筋114实现分隔,两个水路凹槽11的出水口相连通;液冷上板2上设置有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和一个出水快插接头4,液冷上板2安装于液冷下板1的上方时,液冷上板2的内壁与两个水路凹槽11围成两条水路;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分别连通于两个水路凹槽11的进水口,出水快插接头4连通于两个水路凹槽11的出水口相连通的部位。
本实施例中,液冷上板2与液冷下板1采用焊接工艺组装,一方面,实现了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的固定;另一方面,还实现了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之间的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粘接、封闭式冲铆连接等方式对液冷上板2与液冷下板1进行组装。本实施例中,进水快插接头3和出水快插接头4焊接于液冷上板2上,进水快插接头3和出水快插接头4可以为金属软管快插接头,也可以为塑料软管快插接头。
液冷上板2安装于液冷下板1的上方后,液冷上板2的内壁与两个水路凹槽11围成两条水路,冷却时,两个进水管分别连接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出水管连接出水快插接头4,通过进水管输送冷却水,两条水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提高冷却效果。液冷下板1上采用机加工艺加工的方式,一方面,水路凹槽11可以加工为任意复杂形状,在液冷下板1上均匀分布,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另一方面,无需制作冲压模具,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机加工艺的精度优于冲压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水路内也可以输送任意温度的水,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加热、冷却或保温,保证电池模组工作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降低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效的风险。
在液冷下板1上采用机加工艺加工水路凹槽11,迂回的水路凹槽11之间通过分流筋114实现分隔,液冷上板2安装于液冷下板1的上方后,液冷上板2的内壁与两个水路凹槽11围成两条水路,冷却时,两个进水管分别连接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出水管连接出水快插接头4,通过进水管输送冷却水,两条水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提高冷却效果。液冷下板1上采用机加工艺加工的方式,一方面,水路凹槽11可以加工成任意复杂形状,在液冷下板1上均匀分布,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另一方面,无需制作冲压模具, 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机加工艺的精度优于冲压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该电池液冷板组件制造工艺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安装工艺简单、密封性能好、基本无漏液风险,能够缩短研发周期与降低研发成本。
该电池液冷板组件还可以包括中间板(图中未示出),中间板设置有与水路凹槽11形状匹配的通孔,中间板设置于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之间,以增加水路的横截面积,提高冷却水流量,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水路凹槽11的侧壁垂直于水路凹槽11的底壁,便于水路凹槽11的加工。但是当电池液冷板组件的安装空间较小时,为保证水路凹槽11的横截面大小,可以使水路凹槽11的侧壁与水路凹槽11的底壁呈锐角,靠近水路凹槽11的底壁的部分保证水路凹槽11的横截面大小,远离水路凹槽11的底壁的部分保证液冷下板1的结构强度。
水路凹槽11包括迂回段111和直线段112,直线段112的侧壁连接于迂回段111的出水口,直线段112相对迂回段111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水路段1121和第二水路段1122;水路凹槽11内设置有T型的导流部113,导流部113包括第一导流筋1131、第二导流筋1132和第三导流筋1133,第一导流筋1131伸入迂回段111的出水口内,第二导流筋1132和第三导流筋1133分别伸入于第一水路段1121和第二水路段1122内。水路内的冷却水流动时,第一导流筋1131能够将迂回段111的水流导流成为两股水流,其中一股水流在第一导流筋1131和第二导流筋1132的导流下经第一水路段1121流至直线段112的出水口,另一股水流在第一导流筋1131和第三导流筋1133的导流下经第二水路段1122流至直线段112的出水口,防止直线段112内出现不流动的水,导流部113具有导流的作用,提高冷却效果。
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形状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凸包5,凸包5上设置有贯穿的定位孔51,至少一个定位孔51为长圆孔。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组装时,两个凸包5提升了液冷上板2和液冷下板1的结构强度,并且具有限位的功能。通过该定位孔51,使用螺栓能够将该电池液冷板组件安装于动力电池总成的其他零部件上;长圆孔的设置,提高电池液冷板组件的允许安装误差,便于电池液冷板组件的组装。
电池液冷板组件还设置有贯穿的减重孔7,且减重孔7的位置为动力电池总成装配中未设置电池模组的位置,在减轻电池液冷板组件的重量的同时,不影响电池模组的冷却。本实施例中,减重孔7为长方形,数量为2-4个。
液冷下板1的底部设置有隔热介质6。本实施例中,隔热介质6为隔热垫,隔热垫的材质为发泡聚丙烯(Expanded polypropylene,EPP)泡沫、云母、聚氨酯或硅胶等非金属高绝缘性材料。隔热介质6能够防止液冷下板1和液冷下板1 的底部的零部件的热量传输,提高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其中,隔热介质6的位置为正对电池模组的下方,可以减少隔热介质6的重量,减少液冷下板1的底部的能量散失。其他实施例中,隔热介质6还可以为塑料支架或开设有圆形凹槽的隔热垫。
液冷上板2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液冷上板2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导热垫。导热垫粘结于液冷上板2的顶部,提高液冷上板2与电池模组的热量传输效率,进而提高冷却效率。
该电池液冷板组件制造工艺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安装工艺简单、密封性能好、基本无漏液风险、热管理系统结构强度高、冷却液流量分配均匀、安装精度高、能够缩短研发周期与降低研发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电池模组和多个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通过水管依次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动力电池总成。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总成和电动车辆具备与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液冷板组件相同的功能和效果。

Claims (10)

  1.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下方,且设置为冷却所述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包括:
    液冷下板(1),所述液冷下板(1)设置有采用机加工艺制成的两个水路凹槽(11),所述水路凹槽(11)在所述液冷下板(1)上均匀分布,迂回的所述水路凹槽(11)之间通过分流筋(114)分隔,所述两个水路凹槽(11)的出水口相连通;
    液冷上板(2),所述液冷上板(2)上设置有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和一个出水快插接头(4),在所述液冷上板(2)安装于所述液冷下板(1)的上方的情况下,所述液冷上板(2)的内壁与所述两个水路凹槽(11)围成两条水路;
    所述两个进水快插接头(3)分别连通于所述两个水路凹槽(11)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快插接头(4)连通于所述两个水路凹槽(11)的出水口相连通的部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还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与所述水路凹槽(11)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液冷上板(2)和所述液冷下板(1)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水路凹槽(11)的侧壁垂直于所述水路凹槽(11)的底壁;或
    所述水路凹槽(11)的侧壁与所述水路凹槽(11)的底壁呈锐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水路凹槽(11)包括迂回段(111)和直线段(112),所述直线段(112)的侧壁连接于所述迂回段(111)的出水口,所述直线段(112)相对所述迂回段(111)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水路段(1121)和第二水路段(1122);
    所述水路凹槽(11)内设置有T型的导流部(113),所述导流部(113)包括第一导流筋(1131)、第二导流筋(1132)和第三导流筋(1133),所述第一导流筋(1131)伸入所述迂回段(111)的出水口内,所述第二导流筋(1132)和所述第三导流筋(1133)分别伸入于所述第一水路段(1121)和所述第二水路段(1122)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液冷上板(2)和所述液冷下板(1)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形状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凸包(5),所述凸包(5)上设置有贯穿的定位孔(51),至少一个定位孔(51)为长圆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液冷下板(1)的底部设置有隔热介质(6)。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液冷上板(2)设置 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所述液冷上板(2)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导热垫。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其中,所述电池液冷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7),所述减重孔(7)的上方未设置所述电池模组。
  9. 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电池模组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液冷板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通过水管依次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液冷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
  10.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总成。
PCT/CN2021/139479 2021-06-18 2021-12-20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WO202226223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6170.1A CN113363617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CN202110676170.1 2021-06-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2237A1 true WO2022262237A1 (zh) 2022-12-22

Family

ID=7753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39479 WO2022262237A1 (zh) 2021-06-18 2021-12-20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617B (zh)
WO (1) WO2022262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3617B (zh) * 2021-06-18 2022-07-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536A (zh) * 2015-05-28 2017-01-04 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扩展式液冷电池模组
CN107039706A (zh) * 2017-05-09 2017-08-1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液冷板
CN111326827A (zh) * 2020-03-31 2020-06-23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散热板制作工艺
US20200398652A1 (en) * 2018-03-01 2020-12-24 Shape Corp. Cool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Vehicle Battery Tray
CN112151910A (zh) * 2020-09-27 2020-12-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系统及液冷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1712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2392300U (zh) * 2020-06-28 2021-01-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113363617A (zh) * 2021-06-18 2021-09-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740A (en) * 1977-08-29 1979-07-03 Amf Incorporated Direct expansion jacket for horizontal dough mixers
JPH10223237A (ja) * 1997-02-06 1998-08-21 Fuji Electric Co Ltd 燃料電池の冷却板構造
JP4345265B2 (ja) * 2002-07-05 2009-10-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4172302B2 (ja) * 2003-03-26 2008-10-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の冷却装置
JP4013883B2 (ja) * 2003-10-20 2007-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2005166789A (ja) * 2003-12-01 2005-06-23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放熱器
JP5298658B2 (ja) * 2008-06-19 2013-09-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燃料電池
CN204090418U (zh) * 2014-09-16 2015-01-07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条式液冷板
CN205159464U (zh) * 2015-11-20 2016-04-13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动力电池组液冷板及液冷系统
CN206061403U (zh) * 2016-09-26 2017-03-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装置
CN107249286A (zh) * 2017-07-13 2017-10-13 王楠楠 一种超薄水冷板及其加工方法
KR20190036343A (ko) * 2017-09-27 2019-04-04 엠에이치기술개발 주식회사 냉각플레이트 제조방법
CN108336050A (zh) * 2018-04-10 2018-07-27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组件
CN208753472U (zh) * 2018-05-18 2019-04-16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液冷电池包
CN208489335U (zh) * 2018-08-14 2019-02-12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板
CN208835232U (zh) * 2018-09-14 2019-05-07 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恒温装置
CN209626374U (zh) * 2018-12-25 2019-11-12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CN109618540A (zh) * 2019-01-02 2019-04-12 深圳易能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象限变频器的散热系统
CN210723299U (zh) * 2019-10-31 2020-06-09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铝板钎焊水冷板结构
CN211929664U (zh) * 2020-03-09 2020-11-13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CN211789381U (zh) * 2020-04-28 2020-10-2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系统、电池系统及汽车
CN111668574A (zh) * 2020-06-19 2020-09-15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CN212461817U (zh) * 2020-06-22 2021-02-02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2848580U (zh) * 2020-08-11 2021-03-30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冷却结构
CN213093277U (zh) * 2020-09-28 2021-04-3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电动车辆
CN112701383A (zh) * 2021-01-19 2021-04-2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536A (zh) * 2015-05-28 2017-01-04 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扩展式液冷电池模组
CN107039706A (zh) * 2017-05-09 2017-08-1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液冷板
US20200398652A1 (en) * 2018-03-01 2020-12-24 Shape Corp. Cool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Vehicle Battery Tray
CN111326827A (zh) * 2020-03-31 2020-06-23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散热板制作工艺
CN212392300U (zh) * 2020-06-28 2021-01-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112151910A (zh) * 2020-09-27 2020-12-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系统及液冷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17121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63617A (zh) * 2021-06-18 2021-09-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617A (zh) 2021-09-07
CN113363617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34097A1 (zh) 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202217748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
CN10914900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液冷板
CN2108059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电池包
WO2006075614A1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却ユニット
WO2022262237A1 (zh) 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CN106099242A (zh) 电池冷却换热器
AU2022424949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motor controller, motor controller, and vehicle
WO2012138833A2 (en)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trol
CN201994284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功率模块
WO2023142545A1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CN116053647A (zh)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WO2022007563A1 (zh)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芯片冷却器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108735690B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液冷板
CN204141900U (zh) 多系统换热器
CN219226386U (zh) 一种电池液冷板
CN215002159U (zh) 散热器、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CN219123321U (zh) 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
CN218731270U (zh) 液冷板和电池包托盘
CN219759748U (zh) 储能电池用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4176105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18648025U (zh) 冷却装置、箱体及电池包
CN219226410U (zh)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20829952U (zh) 液冷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458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