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574A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8574A CN111668574A CN202010565508.1A CN202010565508A CN111668574A CN 111668574 A CN111668574 A CN 111668574A CN 202010565508 A CN202010565508 A CN 202010565508A CN 111668574 A CN111668574 A CN 1116685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ooling
- module
- liquid inlet
- battery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以及出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与所述出液组件通过所述液冷模块连通;所述进液组件、所述液冷模块以及所述出液组件一体成型;所述液冷模块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以及第二集流区。本发明通过液冷模块化设计,使得电池模组均有对应的液冷模块,液冷模块通过冷却流道方式设置;通过进液主管道和冷却流道多级的流量分配,使冷却液能均匀分布在模组发热区域,从而保证电池各模组具有良好的均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成本。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比功率高、能量密度大和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电动车辆主要使用的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发展至今,电池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大规模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尚待突破。续航里程越高要求的电池容量也越高,其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也越大。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液冷板和电池包,其中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和多组翅片组件。所述液冷板本体内具有冷却液通道,所述液冷板本体具有适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模组换热的换热壁;所述多组翅片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液通道内且在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多组所述翅片组件与所述液体的接触换热面积在所述液体流动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并且每组所述翅片组件与所述换热壁接触。
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电池包均采用液冷方式进行散热;液冷板的流道设计根据电池的大小设计方式各不一样,流道形式五花八门,由于流道的不一致,在设计开发制造时会耗费大量时间,并增加成本;而且设计出的流道在均温性上表现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以及出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与所述出液组件通过所述液冷模块连通;所述进液组件、所述液冷模块以及所述出液组件一体成型,所述液冷模块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冷却流道;所述液冷模块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连通;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主管道;所述进液主管道并联所述第一集流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流区包括控制冷却液流量的第一节流孔以及进液集流室,所述第一节流孔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
所述进液主管道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孔与所述进液集流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出液口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主管道;
所述出液主管道并联所述第二集流区。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区包括第二节流孔以及出液集流室,所述第二节流孔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
所述出液主管道通过所述第二节流孔与所述出液集流室连通;
所述第一节流孔和所述第二节流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冷却流道为多流道回型设置且并联连接;
所述冷却流道一端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
优选的,所述冷却流道回折处为弧形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还包括进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液口。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还包括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液冷模块至少设置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包括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以及出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与所述出液组件通过所述液冷模块连通;所述液冷模块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连通;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连通,本发明通过液冷模块化设计,使得电池模组均有一一对应的液冷模块,液冷模块通过冷却流道方式设置;同时采用多级分流技术和流道内部换热技术,均衡各模组的流道流量分配以及各冷却模块内各冷却流道的流量分配,通过进液主管道和冷却流道的两级的流量分配,使冷却液能均匀分布在模组发热区域,从而保证电池各模组具有良好的均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进液组件;11、进液接头;12、进液口;13、进液主管道;2、液冷模块;21、第一节流孔;22、进液集流室;23、冷却流道;24、出液集流室;25、第二节流孔;3、出液组件;31、出液接头;32、出液口;33、出液主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申请的多级液冷板不仅适用电池模组的散热领域,还可以用在其他散热领域,如电机冷却等领域,不局限于本文所述领域。
参照图1至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1、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2以及出液组件3;所述进液组件1与所述出液组件3通过所述液冷模块2连通;所述进液组件1、液冷模块2以及所述出液组件3一体成型,所述液冷模块2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冷却流道23;所述液冷模块2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23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1连通;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3连通,本发明通过液冷模块2化设计,使得电池模组均有一一对应的液冷模块2,液冷模块2通过冷却流道23方式设置;同时采用多级分流技术和流道内部换热技术,均衡各模组的流道流量分配以及各冷却模块内各冷却流道23的流量分配,通过进液主管道13和冷却流道23的两级的流量分配,使冷却液能均匀分布在模组发热区域,从而保证电池各模组具有良好的均温性。
一体成型的液冷板,可以使得液冷板不占用外部空间,在给电池模组降温产生更好的效果,并且一体成型使得液冷板的重量轻,能提高电模组能量密度,所述液冷板本体内形成有进液组件1、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2以及出液组件3;所述进液组件1与所述出液组件3通过所述液冷模块2连通。
冷却液先通过进液接头11,进入进液口12,在流经进液主管道13,进行第一次分流,冷却液在主管道内均匀进入第一节流孔21,第一节流孔21的大小都一致,,并且通过第一节流孔21的大小来调节进入进液集流室22的流量,第一节流孔21采用并联连接,并且第一节流孔21和第二节流孔25采用对斜角布置,使得各流道流体流经节流孔距离一致,冷却液的流量分配均匀,进入进液集流室22二次分流后进入冷却流道23,冷却流道23由多个流道回转型连接,上一个流道的高温区域与下一个流道的低温区域相邻,可以进行热交换,实现冷板内部换热,提高均温效果,然后在进入出液集流室24并流经第二节流孔25,冷却液进入出液接头31最后出液口32接着出液主管道33。
所述液冷模块2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23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1连通;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3连通。
所述进液组件1包括进液口12以及与所述进液口12连通的进液主管道13,所述进液主管道13并联所述第一集流区,进液主管道13具体为并联第一节流孔21,使得各个液冷模块2中的冷却液得以连通,在液冷模块2中进行均温,流通各个冷却流道23时高温和低温进行热交换,实现冷板内部换热,提高均温效果,并且因为提高了电池模组均温一致性,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1、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2以及出液组件3;所述进液组件1与所述出液组件3通过所述液冷模块2连通;所述液冷模块2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23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1连通;所述液冷模块2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3连通。
所述第一集流区包括控制冷却液流量的第一节流孔21以及进液集流室22,所述第一节流孔21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22;第一集流区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冷却流道23的冷却液流量相同,做到均流处理。所述进液主管道13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孔21与所述进液集流室22连通,进液集流室22可以辅助冷却液的阻力进行分流,使得冷却液流动性更强,整个液冷板的冷却液处于连通状态。
液冷模块2也可以做改为多块分体液冷板,通过管路连接的方式,同样进入多级分流,将主管道改为外置管道。
同时液冷模块2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时间和制造开模时间,项目设计可以快速定型,降低生产加工难度减少成本。
所述出液组件3包括出液口32以及与所述出液口32连通的出液主管道33,所述出液主管道33并联所述第二集流区。
所述第二集流区包括第二节流孔25以及出液集流室24,所述第二节流孔25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24;所述出液主管道33通过所述第二节流孔25与所述出液集流室24连通,出液集流室24可以辅助冷却液的阻力进行分流,使得冷却液流动性更强,整个液冷板的冷却液处于连通状态。
所述第一节流孔21和所述第二节流孔25对称设置,用于冷却液流经所述冷却流道23的距离相同,对称设置使得冷却液流各流道流体流经与第一节流孔21到第二节流孔25的距离一致,温度更均匀,同时也可以采用斜对角设置或者是沿着冷却流道23的横轴线呈对称设置。
所述冷却流道23为回型设置且并联连接,多个流道采用回转型设置,并且相邻,使得各单独流道之间还可以进行热交换,实现均温处理,均温可以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所述冷却流道23一端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22,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24,冷却液在冷却流道23中对电池模组分别进行冷却处理,实现热交换,使得冷却液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流道23中,各个并联的流道将热源分割为多个小块区域,降低热量集中。
在冷却流道23回折处均形成弧形平滑过渡连接,回折处也均匀冷却液的流量,使得冷却液均匀温度效果更好。
所述进液口12还包括进液接头11,所述进液接头11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液口12,所述出液口32还包括出液接头31,所述出液接头31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液口32,液冷板主体与进液接头11以及出液接头31连接,组成为完整的液冷板。
液冷模块2至少设置一个,液冷模块2可以根据电池模组的多少来设置液冷模块2的多少,进行匹配,液冷模块2之间采用并联模式,使得冷却液在液冷模块2中得以连通,并不是相互独立,可以取得整个液冷板的温度更加均匀,均温效果更好。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凹槽的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盖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内形成空腔且一体成型;
所述基板包括进液组件、与电池模组相适配的液冷模块以及出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与所述出液组件通过所述液冷模块连通;
所述进液组件、所述液冷模块以及所述出液组件一体成型;
所述液冷模块内依次设有供冷却液多级均匀分流的第一集流区、冷却流道以及第二集流区,所述液冷模块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冷却流道;
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一集流区与所述进液组件连通;
所述液冷模块通过第二集流区与所述出液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主管道;
所述进液主管道并联所述第一集流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区包括控制冷却液流量的第一节流孔以及进液集流室,所述第一节流孔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
所述进液主管道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孔与所述进液集流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出液口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主管道;
所述出液主管道并联所述第二集流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区包括第二节流孔以及出液集流室,所述第二节流孔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
所述出液主管道通过所述第二节流孔与所述出液集流室连通;
所述第一节流孔和所述第二节流孔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为多流道回型设置且并联连接;
所述冷却流道一端连接所述进液集流室,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集流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回折处为弧形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还包括进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还包括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至少设置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5508.1A CN111668574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PCT/CN2021/084108 WO2021253919A1 (zh) | 2020-06-19 | 2021-03-30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5508.1A CN111668574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8574A true CN111668574A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388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65508.1A Pending CN111668574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68574A (zh) |
WO (1) | WO2021253919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3617A (zh) * | 2021-06-18 | 2021-09-0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
CN113594590A (zh) * | 2021-08-10 | 2021-11-02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CN113745690A (zh) * | 2021-07-30 | 2021-12-03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冷却电池箱体、电池包以及车辆 |
WO2021253919A1 (zh) * | 2020-06-19 | 2021-12-23 |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CN114784421A (zh) * | 2022-04-28 | 2022-07-22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板 |
CN115548504A (zh) * | 2021-06-30 | 2022-12-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74020B (zh) * | 2021-12-31 | 2024-06-0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
CN114845517B (zh) * | 2022-03-25 | 2023-10-2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一种多路液体均匀分流方法 |
CN114824568A (zh) * | 2022-05-17 | 2022-07-29 | 江苏大学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仿生流道结构液冷板 |
CN115472986A (zh) * | 2022-09-22 | 2022-12-13 |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 |
WO2024113946A1 (zh) * | 2022-11-30 | 2024-06-06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CN116315262A (zh) * | 2023-02-24 | 2023-06-2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于箱体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79394U (zh) * | 2016-12-16 | 2017-08-04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冷却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汽车 |
CN206878141U (zh) * | 2017-05-15 | 2018-01-12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多流道液冷散热器 |
CN206893766U (zh) * | 2017-06-30 | 2018-01-16 | 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散热盖板 |
CN208284602U (zh) * | 2018-05-14 | 2018-12-25 | 扬州三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平板式多流道电池液冷板 |
CN208608327U (zh) * | 2018-06-21 | 2019-03-15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板及动力电池的散热模组 |
CN110379962A (zh) * | 2019-01-09 | 2019-10-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包、储能装置以及电动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2075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均衡散热液冷装置 |
CN107452699B (zh) * | 2017-07-06 | 2023-05-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液流槽并联的igbt模块液冷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668574A (zh) * | 2020-06-19 | 2020-09-15 |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10565508.1A patent/CN11166857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3-30 WO PCT/CN2021/084108 patent/WO202125391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79394U (zh) * | 2016-12-16 | 2017-08-04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冷却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汽车 |
CN206878141U (zh) * | 2017-05-15 | 2018-01-12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多流道液冷散热器 |
CN206893766U (zh) * | 2017-06-30 | 2018-01-16 | 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散热盖板 |
CN208284602U (zh) * | 2018-05-14 | 2018-12-25 | 扬州三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平板式多流道电池液冷板 |
CN208608327U (zh) * | 2018-06-21 | 2019-03-15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板及动力电池的散热模组 |
CN110379962A (zh) * | 2019-01-09 | 2019-10-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包、储能装置以及电动车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53919A1 (zh) * | 2020-06-19 | 2021-12-23 |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CN113363617A (zh) * | 2021-06-18 | 2021-09-0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
CN115548504A (zh) * | 2021-06-30 | 2022-12-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
CN113745690A (zh) * | 2021-07-30 | 2021-12-03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冷却电池箱体、电池包以及车辆 |
CN113594590A (zh) * | 2021-08-10 | 2021-11-02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CN113594590B (zh) * | 2021-08-10 | 2022-08-16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CN114784421A (zh) * | 2022-04-28 | 2022-07-22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53919A1 (zh) | 2021-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68574A (zh)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级液冷板 | |
CN110600788B (zh) | 基于极耳散热的电动汽车软包动力电池包及其热管理系统 | |
CN110534843B (zh) | 一种用于电池热管理的散热模组 | |
CN217158331U (zh) | 一种逆流式圆柱电池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1490313B (zh) | 用于动力电池组的逆流式冷却系统及动力电池组 | |
CN209786138U (zh) | 一种电池包液冷装置 | |
CN115483475A (zh) |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 |
CN111653849A (zh)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多层液冷板 | |
CN104733799A (zh) | 口琴通道式热交换器 | |
CN213520117U (zh) | 冷板及电池模组 | |
CN114050347A (zh) | 一种圆柱电池模组 | |
CN106025437A (zh) | 一种柱状锂离子电池组高效水冷散热装置 | |
CN218241979U (zh) | 换热器、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18731306U (zh) | 液冷管、液冷系统及电池模组 | |
CN116315267A (zh) | 一种电池包和储能系统 | |
CN107623101B (zh) | 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116207407A (zh) | 一种递增式液冷流道设计方法、流道系统及电池包 | |
CN114156609A (zh) | 一种大电池用极柱 | |
CN218241978U (zh) | 换热器、电池包和车辆 | |
CN205960155U (zh) | 电池冷却换热器 | |
CN218498188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19642947U (zh) | 电池模块的均温装置及电池模块 | |
CN217334178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 |
CN217114718U (zh) | 一种大电池用极柱 | |
CN219303785U (zh) | 一种递增式液冷流道系统及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