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8504A -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8504A
CN115548504A CN202110741232.2A CN202110741232A CN115548504A CN 115548504 A CN115548504 A CN 115548504A CN 202110741232 A CN202110741232 A CN 202110741232A CN 115548504 A CN115548504 A CN 115548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inlet
outlet
branche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12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舒
彭青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12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8504A/zh
Priority to JP2023559038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8247A/ja
Priority to EP22831632.9A priority patent/EP430065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7400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81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32714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48362A/ko
Priority to CA3213990A priority patent/CA321399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548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8504A/zh
Priority to US18/475,60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051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及电池冷板。电池冷板包括两个外接口、两个汇流管路及多个支路;两个外接口分别连通至两个汇流管路的中间位置,使得冷却液体在汇流管路中的流程为其长度的一半,减小汇流管路沿程流阻;多个支路并排设置,各支路的两端分别经若干节流口连通至两个汇流管路;靠近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各子支路的横截面面积相同,能够均衡各个支路的流阻,保证各个支路内的流阻一致,使各支路内冷却液体的流速均衡,进而使冷板各处温度较为均匀,提高散热均衡和效率,有利于降低系统对水泵功率需求,进而降低系统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新能源电池散热系统的设计有风冷、液冷、直冷等,不同的冷却方式换热结果不一样。对于液冷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冷却方式,液冷的设计主要是液冷板的设计。目前对于冷板的设计更多的关注流道的设计。随着电池系统的功率需求与续航里程原来越高,电池包的尺寸越来越大,同样的冷板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在散热系统中需求的流量越来愈大,目前技术中,冷板内部支路的流阻差异较大,使冷板各处温度不均匀,导致散热的均衡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能够提高冷板各处温度均匀性,提高散热均衡形和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板,包括两个外接口、两个汇流管路、及多个支路;
各所述汇流管路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个所述外接口分别连通至两个所述汇流管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多个所述支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汇流管路之间;各所述支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经若干节流口连通至两个所述汇流管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
所述支路内沿第一方向排布有多条子支路,各所述子支路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同一所述支路内的多条子支路的端部连通,所有所述子支路的横截面面积相同。
其中,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
其中,各所述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同的。
其中,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
其中,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内的子支路数量大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内的子支路数量。
其中,两个所述外接口分别为总进口与总出口,两个所述汇流管路分别为进口汇流管路与出口汇流管路,所述总进口、所述进口汇流管路、多个所述支路、所述出口汇流管路、及所述总出口依次连通,所述支路与所述进口汇流管路之间的节流口为进节流口,所述支路与所述出口汇流管路之间的节流口为出节流口。
其中,在同一所述支路中的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出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
其中,在一所述支路中,所述支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所述子支路的端部与所述进节流口之间形成有进汇流腔,多个所述子支路的端部与所述出节流口之间形成有出汇流腔;
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所述进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出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所述进节流口位于所述进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
所述出节流口位于所述出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
其中,以两个所述外接口的中心所在位置的连线为中轴线,所述电池冷板在所述中轴线两侧的结构是对称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及前述的电池冷板,所述电池冷板贴合于所述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两个所述外接口分别连通至两个所述汇流管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使得冷却液体在汇流管路中的流程为汇流管路长度的一半,从而可以减小冷却液体在汇流管路的沿程流阻;通过逐渐增大远离总出口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且所有支路中的子支路的宽度即横截面面积相同,能够均衡各个支路的流阻,保证各个支路内的流阻一致,使各支路内冷却液体的流速均衡,进而使冷板各处温度较为均匀,提高散热均衡和效率,有利于降低系统对水泵功率需求,进而降低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板内部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冷却液体在管路内流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板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板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及电池冷板,电池冷板贴合于电池,电池冷板能够对电池通过液冷方式进行散热。
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结合图1所示,电池冷板整体呈方形,第一方向X即为电池冷板左右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电池冷板上下的宽度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也可以为电池冷板的宽度方向,而第二方向Y为电池冷板的长度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电池冷板沿冷却液体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总进口10a、进口汇流管路20a、多个支路31/32/33、出口汇流管路20b、及总出口10b。总进口10a与总出口10b为电池冷板的两个外接口,可以用于分别连接至循环泵的两个循环端口。冷却液体经总进口10a流入到电池冷板内,依次经过进口汇流管路20a、多个支路31/32/33、出口汇流管路20b后,从总出口10b流出电池冷板,流回循环泵。
进口汇流管路20a与出口汇流管路20b为两个汇流管路,分别设置在总进口10a与总出口10b处。进口汇流管路20a与出口汇流管路20b均各自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总进口10a连通至进口汇流管路20a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间位置,冷却液体经总进口10a进入到进口汇流管路20a后,沿第一方向X分别向进口汇流管路20a的两端流动,使得冷却液体在进口汇流管路20a中的流程为进口汇流管路20a长度的一半,从而可以减小冷却液体在进口汇流管路20a中的沿程流阻。
总进口10a处设置有进口腔11a,总进口10a经进口腔11a与进口汇流管路20a连通。进口腔11a呈方形,进口腔11a内设置有多个进口凸起12a,多个进口凸起12a阵列排布,多个进口凸起12a也可以对进入进口腔11a的冷却液体用于分流,避免冷却液体在该位置过于集中而增加流动阻力。
进口汇流管路20a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流条21a,多个第一导流条21a沿第一方向X延伸及间隔排布。多个第一导流条21a沿第一方向X延伸,利用第一导流条21a可以使得进入进口汇流管路20a的冷却液体沿第一导流条21a进行流动,即沿着第一方向X流动,从而降低冷却液体在进口汇流管路20a内的流动阻力。多个第一导流条21a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部分冷却液体可以在多个导流条之间的间隙中流向支路。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流条21a沿第二方向Y排列成两排,以更好的达到导流降低流阻的效果,同时可以将更多冷却液体导流至远离总进口10a的支路处。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电池冷板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及导流需要,可以将多个第一导流条21a设置为一排、或三排、或更多排。
多个支路31/32/33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且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进口汇流管路20a与出口汇流管路20b之间。各所述支路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两端经若干节流口连通至进口汇流管路20a和出口汇流管路20b。
各支路31/32/33内沿第一方向X排布有多条子支路,各子支路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同一支路内的多条子支路的端部连通,使得进入支路内的冷却液体从子支路的一端进入到子支路内、从子支路的另一端流出子支路。
在本实施例中,支路数量为六个,在第一方向X上,以总进口10a与总出口10b中心所在位置的连线为中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分别设置有三个支路,中轴线两侧的结构大致相同,此处以其中一侧为例描述三个支路的结构。为了方便描述,三个支路分别为第一支路31、第二支路32、及第三支路33。第二支路32排布在第一支路31与第三支路33之间。第一支路31相对第三支路33靠近总进口10a及总出口10b。
第一支路31的一端经一第一进节流口31a连通至进口汇流管路20a、另一端经一第一出节流口31b连通至出口汇流管路20b。在第一支路31上,第一进节流口31a为一个,第一出节流口31b为一个。第一支路31内设置有多条第一子支路310。此处,可以根据第一支路31内第一子支路310的数量来确定第一进节流口31a、第一出节流口31b,当第一子支路310的数量较多时,为了使冷却液体能够进入到所有第一子支路310内,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第一进节流口31a;为了使冷却液体能及时从第一支路31内流出,避免第一支路31内压力过大,第一出节流口31b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此时,各第一出节流口31b与各第一进节流口31a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同,因而通过数量设置来调整冷却液体的流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保持第一出节流口31b与第一进节流口31a均为一个,而通过增加或减小横截面面积来调整冷却液体的流量。
第一进节流口31a与总进口10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出节流口31b与总出口10b之间的距离,使得进入进口汇流管路20a的冷却液体流动较短距离即可进入到第一支路31内,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入到第一支路31内,降低冷却液体进入第一支路31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节流口31b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一进节流口31a的横截面面积,以方便加工成型。为了进一步降低第一支路31与出口汇流管道20b之间的流阻,可以设置第一出节流口31b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进节流口31a的横截面面积。
在第一支路31中,第一支路3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311和第二侧312。本实施例中,第一侧311相对第二侧312靠近总进口及总出口。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侧312相对第一侧311靠近总进口及总出口。
多条第一子支路310的端部与第一进节流口31a之间形成有进汇流腔30a,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进汇流腔30a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使得进汇流腔30a处大致呈三角的楔形结构。第一进节流口31a位于进汇流腔30a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即第一进节流口31a位于靠近第一侧311处,进汇流腔30a在靠近第一进节流口31a处的空间较大,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入到第一支路31内,降低进入第一支路31的流阻。
多条第一子支路310的端部与第一出节流口31b之间形成有出汇流腔30b,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出汇流腔30b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增大,使得出汇流腔30b处大致呈三角的楔形结构。第一出节流口31b位于出汇流腔30b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即第一出节流口31b位于靠近第二侧312处。出汇流腔30b在靠近第一出节流口31b处的空间较大,使得冷却液体易于汇聚到出汇流腔30b靠近第一出节流口31b的位置处,进而利于冷却液体从第一出节流口31b流出到出口汇流管路20b内,降低冷却液体从第一支路31流出时的流阻。
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进汇流腔30a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而出汇流腔30b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可以使得靠近第一侧311的第一子支路310的进口较大而出口较小,靠近第二侧312的第一子支路310的进口小而出口较大,可以保证冷却液体在不同第一子支路310的流速大致相同,保证各第一子支路310内冷却液体流动的均衡性。多个支路中,最靠近外接口的位置的支路即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路,其中的子支路数量最多,且在该支路中,进汇流腔和出回流腔均呈楔形,以保证多条子支路之间的均衡,而在其他支路,如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中,子支路的数量相对较少,进汇流腔和出回流腔均设置为方形即可。
第二支路32的一端经两个第二进节流口32a连通至进口汇流管路20a、另一端经两个第二出节流口32b连通至出口汇流管路20b。第二支路32内设置有多条第二子支路321。第三支路33的一端经三个第三进节流口33a连通至进口汇流管路20a、另一端经三个第三出节流口33b连通至出口汇流管路20b。第三支路33内设置有多条第三子支路3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节流口31a、第二进节流口32a、及第三进节流口33a三者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相同,由于第一进节流口31a为一个,第二进节流口32a为两个,第三进节流口33a为三个,一个第一进节流口31a的总横截面面积、两个第二进节流口32a的总横截面面积、三个第三进节流口33a的总横截面面积依次增大,即靠近总进口10a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总进口10a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通过逐渐增大远离总进口10a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可以降低进入远离总进口10a的支路的流阻。
由于第一进节流口31a、第二进节流口32a、及第三进节流口33a三者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相同,根据支路与总进口10a之间的距离进行节流口的数量设计,即可降低冷却液体进入远离总进口10a的支路的流阻,方便进行结构布局设计。
此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节流口32a、第三进节流口33a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此时,第二进节流口32a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要大于第一进节流口31a的横截面面积,第三进节流口33a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要大于第二进节流口32a的横截面面积。
另外,第一进节流口31a、第二进节流口32a、及第三进节流口33a三者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可以设置三者的横截面面积也逐渐增加,以进一步降低进入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的流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节流口31b、第二出节流口32b、及第三出节流口33b三者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相同,由于第一出节流口31b为一个,第二出节流口32b为两个,第三出节流口33b为三个,一个第一出节流口31b的总横截面面积、两个第二出节流口32b的总横截面面积、三个第三出节流口33b的总横截面面积依次增大,即靠近总出口10b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总出口10b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通过逐渐增大远离总出口10b的支路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可以降低流出远离总出口10b的支路的流阻。
由于第一出节流口31b、第二出节流口32b、及第三出节流口33b三者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相同,根据支路与总出口10b之间的距离进行出节流口的数量设计,即可降低冷却液体流出远离总出口10b的支路的流阻,方便进行结构布局设计。
此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出节流口32b、第三出节流口33b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此时,第二出节流口32b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要大于第一出节流口31b的横截面面积,第三出节流口33b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要大于第二出节流口32b的横截面面积。
另外,第一出节流口31b、第二出节流口32b、及第三出节流口33b三者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可以设置三者的横截面面积也逐渐增加,以进一步降低流出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的流阻。
第一支路31中第一子支路310的数量大于第二支路32中第二子支路321的数量,第二支路32中的第二子支路321的数量与第三支路33中的第三子支路331的数量相同。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支路310为十个,第二子支路321为四个,第三子支路331为四个。当然,第一子支路310、第二子支路321、及第三子支路33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数量。
相对离总进口10a较近的第一支路31的第一子支路310的数量较多,相对离总进口10a较远的第二子支路321、第三子支路331的数量较少,可以降低冷却液体进入第二支路32、第三支路33时的流阻。
所有支路中的子支路的宽度即横截面面积相同,即多个第一子支路310、多个第二子支路321、多个第三子支路331的横截面面积相同,可以使得冷却液体在各子支路内的流阻是相同的,同时多个子支路内的冷却液体体积相同,保证电池冷板各位置处散热的均匀性。结合前述数量关系的描述可知,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支路31的尺寸大于第二支路32、第三支路33的尺寸。
出口汇流管路20b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流条21b,多个第二导流条21b沿第一方向X延伸及间隔排布。多个第二导流条21b沿第一方向X延伸,利用第二导流条21b可以使得进入进口汇流管路20a的冷却液体沿第二导流条21b进行流动,即沿着第一方向X流动,从而降低冷却液体在进口汇流管路20a内的流动阻力。多个第二导流条21b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部分冷却液体可以在多个导流条之间的间隙中流入出口汇流管路20b。
总出口10b处设置有出口腔11b,总出口10b经出口腔11b与出口汇流管路20b连通。出口腔11b呈方形,出口腔11b内设置有多个出口凸起12b,多个出口凸起12b阵列排布,多个出口凸起12b也可以对流出出口腔11b的冷却液体用于分流,避免冷却液体在该位置过于集中而增加流动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电池冷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均为导热板材制成,以利于热传递。第一板体100经冲压在板体表面形成腔体101及多个凸筋102,多个凸筋102位于腔体101内,凸筋102将腔体101分隔形成多个用于冷却液体通过的管路,即可以将腔体101分隔为两个汇流管路、多个支路31/32/33、及位于支路内的多个子支路。第二板体200上设置多个对接孔202,多个对接孔202与多个凸筋102对应设置,多个凸筋102抵接于多个对接孔202内,以便实现第一板体100与第二板体200之间的定位连接。凸筋102与对接孔202可以为过盈配合,以便使得凸筋102与对接处紧密连接,保证多个支路31/32/33之间是相互隔离的,避免冷却液体在支路之间流动。对接孔202与凸筋102之间可以设置导热密封胶,以进一步保证二者连接处是密封的。
本实施中,对接孔202为通孔,以便于通过冲压加工成型,凸筋102连接在对接孔202中,对接孔202内填充导热密封胶,以使得对接孔202处在第二板体200的外表面处是平齐的,以利于与电池的贴合。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接孔202还可以为盲孔。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二板体200上也可以不设置对接孔202。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及上述的电池冷板,电池冷板贴合于电池,电池冷板能够对电池通过液冷方式进行散热。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冷板和电池系统,电池冷板的总进口与总出口放置于冷板的中间位置,冷却液体从中间位置的总进口进入冷板后,需向两侧流动,经多个支路后,再从中间位置的总出口流出冷板,使得冷却液体在电池冷板内的流动管路大致呈U型结构。汇流管路根据电池的排布尽量采用多路并联,即设置多排导流条,以减小汇流管路的沿程阻力。支路的数量根据汇流长度与支路长度进行匹配确定。其中为保证单个分流支路中流量分配的均一性,每个之路中根据距节流口与总进口、总出口的远近进行节流口设计。本发明的电池冷板的流道结构排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相同流量下、相同面积电池冷板内的流阻,从而利于降低系统对水泵的功率需求,进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同时,低流阻的冷板结构,在水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增大电池冷板的流量,进而减小进出口的温差。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冷板和电池系统,电池冷板的外接口采用一进一出结构,通过中间进中间出的进出口方式,将汇流管路的沿程长度减半,分流的支路采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并联支路越多,并联总管路流阻越小,进而将整个冷板的流阻设计为最小。采用本发明的电池冷板结构,可最大化的减小大冷板在大流量下的流阻,通过优化节流口的孔径即横截面面积,将各支路的流量分配均匀,从而提升整个冷板的换热性能;在降低流阻下,使得电池冷板适用于大尺寸的电池冷板结构,能够减小水泵的功率,从而降低整车系统的成本。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地,第一导流条21a与第二导流条21b为设置在不同汇流管路内时的命名,即,汇流管路内可以设置多个导流条,多个导流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及间隔排布,利用导流条可以使得进入汇流管路的冷却液体沿导流条进行流动,即沿着第一方向X流动,从而降低冷却液体在汇流管路内的流动阻力,多个导流条可以设置为一排、或两排以上。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地,第一支路31、第二支路32、第三支路33为多个支路中根据位置不同进行的命名,可理解为支路的不同具体实现方式。第一子支路、第二子支路、第三子支路同理。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地,第一进节流口31a、第二进节流口32a、第三进节流口33a,是根据进节流口的在不同支路上的命名,为进节流口的不同实现方式,相应,第一出节流口31b、第二出节流口32b、第三出节流口33b,是根据出节流口的在不同支路上的命名,为出节流口的不同实现方式,在某个支路上,尤其是靠近外接口的支路上,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的数量开均为一个,此时,可以设置进节流口与总进口10a之间的距离小于出节流口与总出口10b之间的距离,使得进入进口汇流管路20a的冷却液体流动较短距离即可进入到支路内,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入到支路内,同时,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分别靠近支路相对的两侧设置,可以使得进入该支路内的冷却液体能够流经所有子支路。同一所述支路中的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的数量可以相同,出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可以设置为大于进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以降低支路与出口汇流管道之间的流阻,或者出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与进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可以相等。
同时,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又是节流口的不同实现方式。进节流口及出节流口的数量及横截面面积设计可以控制进入到支路内的冷却液体的流量及流速。靠近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小于远离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以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入远离外接口的支路。各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可以是相同的,以便于加工成型,或者,靠近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也可以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入远离外接口的支路。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地,进汇流腔30a与出汇流腔30b,是根据汇流腔在不同位置处的命名,为进汇流腔30a与出汇流腔30b的不同实现方式,汇流腔的形状即可以用于第一支路31,也可以用于其他支路,汇流腔的形状尤其适用于支路上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均为一个的情况下,在该支路中,多个子支路的端部与节流口之间可以形成有汇流腔,在第一方向X上,自靠近节流口至远离节流口,汇流腔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使得冷却液体易于进出支路,降低进出支路的流阻。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地,进口腔11a与出口腔为接口腔的不同实现方式,外接口处可以设置接口腔,外接口经接口腔与汇流管路连通。接口腔呈方形,进口腔11a内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阵列排布,多个凸起也可以对进出接口腔的冷却液体用于分流,避免冷却液体在该位置过于集中而增加流动阻力。
在前述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方向X上两端的两个支路内的子支路的数量略有差异,此处,为了保证两端流阻的均衡形,位于第一方向X上两端的两个支路内的子支路的数量可以设置为相同,另外,以两个所述外接口的中心所在位置的连线为中轴线,所述电池冷板在所述中轴线两侧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完全对称结构,以保证两侧流阻的一致。
在前述实施例中,支路的数量为6个,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为3个支路,冷却液体可以从中间位置的总进口进入,沿进口汇流管路朝两端流动,经过支路后,再从两边经出口汇流管路流回总出口。需要说明的是,支路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在空间位置足够的条件下,尽量多的支路进行分流,支路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池电芯的排布或者散热需求进行设计,从降低流阻的设计角度,在确定支路的数量设计时:若电池冷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电池冷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2倍,支路数量根据电池电芯散热面需求角度,采用多并联支路设计,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增加第四、第五支路,即增加支路的数量;如电池冷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电池冷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2倍,可以采用一半电池冷板长度的尺寸结合子支路的宽度进行支路设计,如本实施例中,支路的数量为6个。此处,电池冷板为方形,其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因而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电池冷板的长度,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电池冷板的宽度,故一半电池冷板的长度即为电池冷板在第一方向上尺寸的一半。由于子支路为沿第二方向设置长条形,可以理解地,子支路的长度为其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子支路的宽度为其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这样能够进一步均衡整个冷板的流道流阻,提高冷却散热能力。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外接口、两个汇流管路、及多个支路;
各所述汇流管路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个所述外接口分别连通至两个所述汇流管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多个所述支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汇流管路之间;各所述支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经若干节流口连通至两个所述汇流管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若干节流口总横截面面积;
所述支路内沿第一方向排布有多条子支路,各所述子支路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同一所述支路内的多条子支路的端部连通,所有所述子支路的横截面面积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上的节流口横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外接口的支路内的子支路数量大于远离所述外接口的支路内的子支路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接口分别为总进口与总出口,两个所述汇流管路分别为进口汇流管路与出口汇流管路,所述总进口、所述进口汇流管路、多个所述支路、所述出口汇流管路、及所述总出口依次连通,所述支路与所述进口汇流管路之间的节流口为进节流口,所述支路与所述出口汇流管路之间的节流口为出节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支路中的进节流口与出节流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出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节流口的横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在一所述支路中,所述支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所述子支路的端部与所述进节流口之间形成有进汇流腔,多个所述子支路的端部与所述出节流口之间形成有出汇流腔;
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所述进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出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所述进节流口位于所述进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
所述出节流口位于所述出汇流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板,其特征在于,以两个所述外接口的中心所在位置的连线为中轴线,所述电池冷板在所述中轴线两侧的结构是对称的。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板,所述电池冷板贴合于所述电池。
CN202110741232.2A 2021-06-30 2021-06-30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Pending CN115548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232.2A CN115548504A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JP2023559038A JP2024518247A (ja) 2021-06-30 2022-06-07 電池冷却プレート及び電池システム
EP22831632.9A EP4300659A1 (en) 2021-06-30 2022-06-07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PCT/CN2022/097400 WO2023273811A1 (zh) 2021-06-30 2022-06-07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KR1020237032714A KR20230148362A (ko) 2021-06-30 2022-06-07 배터리 냉각판 및 배터리 시스템
CA3213990A CA3213990A1 (en) 2021-06-30 2022-06-07 Battery cold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US18/475,602 US20240030513A1 (en) 2021-06-30 2023-09-27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232.2A CN115548504A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8504A true CN115548504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9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1232.2A Pending CN115548504A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池冷板及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0513A1 (zh)
EP (1) EP4300659A1 (zh)
JP (1) JP2024518247A (zh)
KR (1) KR20230148362A (zh)
CN (1) CN115548504A (zh)
CA (1) CA3213990A1 (zh)
WO (1) WO2023273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0621B (zh) * 2023-10-17 2024-01-26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5738B1 (ko) * 2006-07-10 2007-08-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로가 개선된 냉각판
CN203607491U (zh) * 2013-12-03 2014-05-21 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流场板
CN105789728B (zh) * 2014-12-23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液冷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JP6768227B2 (ja) * 2016-09-29 2020-10-14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シェルアンド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08075066B (zh) * 2016-11-18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0659A1 (en) 2024-01-03
CA3213990A1 (en) 2023-01-05
KR20230148362A (ko) 2023-10-24
JP2024518247A (ja) 2024-05-01
WO2023273811A1 (zh) 2023-01-05
US20240030513A1 (en)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US20240030513A1 (en)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CN114927793A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3026252U (zh) 用于电池包的液冷板
CN218410849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8274796U (zh) 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及电池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4313327U (zh) 液冷板和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2117512B (zh) 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8101421U (zh) 电池液冷板和电池系统
CN114543393A (zh) 一种换热组件
CN21995916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56899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9319129U (zh) 一种内置紊流片的换热器芯片组件及换热芯体
CN217691337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20422296U (zh) 液冷排结构
CN213782091U (zh) 液冷板和电池包
CN220400698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9892239U (zh) 一种换热板、热管理组件及电池
CN218215502U (zh) 三面液冷装置及电池包
CN211530134U (zh) 一种液冷板
CN219457889U (zh) 液冷板、电池包及配电设备
CN214176105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17691328U (zh) 电池包
KR102588667B1 (ko) 칠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