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4194479A1 -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4194479A1
WO2014194479A1 PCT/CN2013/076735 CN2013076735W WO2014194479A1 WO 2014194479 A1 WO2014194479 A1 WO 2014194479A1 CN 2013076735 W CN2013076735 W CN 2013076735W WO 2014194479 A1 WO2014194479 A1 WO 201419447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odebook
codebook index
rank
precoding matrix
pm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67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吴强
张雷鸣
刘江华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RU2015155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RU2615680C1/ru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735 priority patent/WO2014194479A1/zh
Priority to MX2015016226A priority patent/MX350673B/es
Priority to BR112015029739-0A priority patent/BR112015029739B1/pt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KR1020157034509A priority patent/KR101762526B1/ko
Priority to EP13886384.0A priority patent/EP2985942B1/en
Priority to EP17167095.3A priority patent/EP3264627B1/en
Priority to CN201380001850.7A priority patent/CN104521165B/zh
Priority to KR1020177015559A priority patent/KR101806091B1/ko
Priority to JP2016517109A priority patent/JP6235704B2/ja
Priority to ARP140102184A priority patent/AR096523A1/es
Priority to ARP140102185A priority patent/AR096524A1/es
Publication of WO201419447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4194479A1/zh
Priority to US14/960,100 priority patent/US9531460B2/en
Priority to US15/371,840 priority patent/US9843366B1/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Definitions

  • the wireless system can achieve diversity and array gain by Beamforming (BF), precoding, and receive combining.
  • BF Beamforming
  • a signal vector received by a typical system using BF or precoding can usually be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1):
  • y H Vs + n ( 1 ) where y represents the received signal vector, H represents the channel matrix, V represents the precoding matrix, s represents the transmitted symbol vector, and 11 represents the measurement noise.
  • Optimal precoding usually requires the transmitter to fully know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hannel State)
  • the CSI information fed back by the UE may include a Rank Indicator ("RI"), precoding.
  • RI Rank Indicator
  •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simply referred to as " ⁇ ”
  •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 RI and PMI indicate the number of layers used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respectively.
  • SU-MIMO Single User MIMO
  • the precoding matrix or codeword needs to meet the 8 Phase Shift Keying (8PSK) constraint. This limits the accuracy of spatial quantization, which makes performance severely limited for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are sensitive to spatial quantization accuracy such as Multiple User MIMO (“Multi-MIMO”).
  • 8PSK Phase Shift Keying
  •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LTE system need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MU-MIMO, and the system also introduces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ordinated Multi).
  • -Point referred to as "CoMP” technology.
  • CoMP technology is based on single-cell feedback, so the above two types Technology has placed higher demands on feedback performance. Since the capacity of the feedback channel is limited, the size of the codebook set is also limited, which put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design of the codebook.
  • the 3GPP LTE R8 system uses a single codebook,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is indicated by RI and PMI.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I and PMI and each codeword in the codebook is as shown in Table 1:
  • the precoding matrix with an index of 0-7 is a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vector, the DFT vector.
  • DFT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 UOA Uniform Linear Array
  • Equation (3) means:
  • the codebook structure of 8 antennas is given below.
  • the codebook structur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a dual-polarized antenna.
  • Table 2 shows that the rank is 1 (that is,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is 1 layer).
  • Table 3 shows an 8 antenna codebook with a rank of 1 (ie, 2 layers of transmission layers);
  • Table 4 shows an 8 antenna code with a rank of 3 (ie, 3 layers of transmission layers)
  • Table 5 shows an 8-antenna codebook with a rank of 4 (ie, 4 layers of transmission layers).
  • Pre-coding matrix index antenna 8 may be perform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3 ⁇ 4;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represents 2, the antenna 8 for rank 1 codebook, first codebook index 3 ⁇ 4;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2 requires 4 bits to represent.
  • the PMI can be represented by 4 bits, which requires subsampling of the PMI or 8 antenna codebook, where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of the 8 antennas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abbreviated as "PUCCH”)
  • the sub-mode 2 downsampling codebook of mode 1-1 is shown in Table 6.
  • the codebook structure design scheme of 8 antennas can be used, and the index of the precoding matrix can also be us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 the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4 are indicated.
  • the PMI can also be represented by 4 bits, which also requires subsampling of the PMI or 4 antenna codebook.
  • the mode is sub-mode 2 of PUCCH mode 1-1
  • the codebook downsampling is performed following the 8-antenna down-sampling codebook as shown in Table 6,
  • the precoding matrix has only 2 DFT vectors
  • the 4 antenna codebook of the R8 system has 8 DFT vectors.
  • the configured antenna is a uniform linear array ULA antenna
  • 4 The antenna enhancement codebook is in submode 2 of PUCCH mode 1-1.
  • the precoding matrix suitable for the ULA antenna is less than the precoding matrix of the R8 system, and the performance loss is severe. Summary of the invention
  •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 a method,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feedback modes and feedback bits.
  • a first aspect provides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the method comprising: determining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determining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 a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the code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set is represent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determining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the PMI and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PMI and the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the second PMI has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are sent to the base station.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3, 5, 7, 9, 11, 13, 15 ⁇ .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the precoding matrix U1 And U2 are indicated by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in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able A:
  • n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codebook set when determining that the rank is 2, includes a precoding matrix W by the table B1 or B2 determines:
  • determining that the rank is 1 The first PMI,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re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C1, C2, C3, or C4:
  • determining that the rank is 2 The value of n ranges from the set ⁇ 0, 1 , 2, 3, 4, 5, 6, 7 ⁇ or ⁇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
  •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comprising: determining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and determin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a precoding matrix set in the codebook set a value of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determin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nd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 joint coded value, where the joint coded value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rank, and the joint The coded value has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joint coded value is sent to the base station, where the codebook set includes a precoding matrix W that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13, 15 ⁇ .
  • ⁇ e , 6 ⁇ ) 2 -, when ⁇ is, ⁇ ⁇ ) is ⁇ (1), when ⁇ is, ⁇ ⁇ ) is ⁇ (2), when ⁇ is, it is ⁇ (3) , when ⁇ is, ⁇ ( ) is ⁇ (4);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6 ; is 1,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W where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having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joint coding value is carried
  • the joint code value corresponds to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list D:
  •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comprising: determining a rank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determining, in a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es a PMI, wherein the second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for a given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first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PMI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s sent to the base station, where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 ;
  • the first c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 I i a set of precoding matrixes and a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la+8 are mutually exclusive, wherein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represents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8 denote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8, ae ⁇ 0 1 2, 3, 4 5 6, 7 ⁇ .
  • ⁇ e ⁇ (0 2 — ", when ⁇ is ⁇ , it is ⁇ (1), when ⁇ is e 2 , ct(0 is ⁇ (2), when ⁇ is 6 3 , ⁇ () is ⁇ (3) , when ⁇ is e 4 , is ⁇ (4);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determining that the rank i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F1 or F2:
  • / fMi2 represents the second ⁇ ;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determining that the rank is 3 Or 4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4-7;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12-15.
  • a fourth aspect provides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the method comprising: receiving a rank sent by a user equipment to indicate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and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a PMI and a second PMI; Determining,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first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PMI has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in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3, 5, 7, 9, 11, 13, 15 ⁇ .
  • ⁇ £ ⁇ , , , ⁇ , ⁇ (, ⁇ ) 2 —, when ⁇ is, ⁇ ⁇ ) is ⁇ (1), when ⁇ is, ⁇ ⁇ ) is ⁇ (2), when ⁇ is 6 3 , is ⁇ (3), when ⁇ is, ⁇ (4);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0, and ie ⁇ l,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 ⁇ 2 e 1 ), (3 ⁇ 4 , e 2 ), (e 3 , e 3 ), (e 4 , e 4 ), (e 1 , ), ( , ), , e 4 ), (e 2 , w Y 2 — 1 Y: Y 2 1 Y: Y 2 1 Y 2 —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PMI includes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nd the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re indicated by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 U1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able A :
  • m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represent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codebook set when the received rank is 2, includes a precoding matrix W by the table B1 or ⁇ 2 determines:
  • w ⁇ 2 - 1 e 1 em, m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 indicating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indicating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range of n is the set ⁇ 0, 1 , 2, 3, 4, 5, 6, 7 ⁇ or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a fifth aspect provides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the method comprising: receiving a joint coding value sent by a user equipment; and correspondingly, according to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Determining a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rank indicating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where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precoding matrix set in the codebook set, and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s to the rank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bow I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13, 15 ⁇ .
  • ⁇ e , ⁇ (0 2 — ", when ⁇ is ⁇ , is ⁇ (1), when ⁇ is e 2 , ct(0 is ⁇ (2), when ⁇ is 6 3 , ⁇ ( ) Is ⁇ (3), when ⁇ is e 4 , it is ⁇ (4); e, which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 4 ⁇ ; A is a constant.
  • the joint coding value is carried When the number of bits is four,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list D:
  • the joint code value is represented; RI represents the rank; ⁇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the joint coding value is carried When the number of bits is thre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list E:
  • a sixth aspect provides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the method comprising: receiving, by a user equipment, a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PMI,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rank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Determining,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MI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codebook set includes a precoding matrix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The index indicates that the second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for a given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PMI The range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_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n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PMI. Corresponding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nd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8 corresponding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is mutually exclusive, wherein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indica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8 indica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8, ae ⁇ 0, 1 , 2, 3, 4, 5, 6, 7 ⁇
  • ⁇ ⁇ 6 ⁇ ⁇ (, ⁇ ) 2 - 3 ⁇ 4, when ⁇ too, ⁇ ⁇ ) is ⁇ (1), when the last ⁇ , ⁇ ⁇ ) is ⁇ (2), when the ⁇ 6 3, Is ⁇ (3), when ⁇ is, it is ⁇ (4);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e ⁇ l,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the received rank is 2
  • e i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received rank is At 2 o'clock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F1 or F2:
  • / ⁇ 2 indicates the second PMI; ⁇ ; indicate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4 indicate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received rank is 3 or 4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4-7;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12-15.
  • the seventh aspect provides a user equipment, where the user equipment includes: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first preamble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 the coding matrix indicates a PMI and a second PMI, the first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PMI has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Transmitting, by the determining module,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range of ⁇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8, 9, 10, 11, 12 , 13, 14, 15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3, 5, 7, 9, 11, 13, 15 ⁇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the remaining elements Both are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PMI includes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nd the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re indicated by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configured by Table A determines:
  • n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Table B1 or B2 determines:
  • denote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2 denote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determining module determines whether the rank is 1, the first PMI,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re represented by a table C1 C3 or C4 Determine:
  • the range of ⁇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 or ⁇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
  • the eighth aspect provides a user equipment, where the user equipment includes: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o determine, a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in the codebook set a value of a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joint coded 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joint coded value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rank, and the joint coded value has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module, configured to send, to the base station, the joint coding value determined by the determining module,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 13, 15 ⁇ .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joint coding value is carried When the number of bits is four,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list D:
  • the ninth aspect provides a user equipment, where the user equipment includes: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a precoding matrix,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the determining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used to indicate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a PMI, where the second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for a given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the sending module is configured to send, to the base station, a second PMI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determining module to indicate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where the codebook set
  • the included the user equipment includes: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rank for indicating a number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 the determining module determines that the rank is 2,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value range,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 is mutually exclusive with the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s , wherein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1 .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having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e ⁇ l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a third possible implementation manner of the ninth aspect determined by the determining module When the rank i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F1 or F2:
  • / fMi2 represents the second PMI;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4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4 precoding matrices in which the codebook index is 0-3 in Table G;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4-7;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12-15.
  • a base station includes: a receiv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rank sent by a user equipment to indicate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and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a PMI and a second PMI; Determining,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module,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module, the codebook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the first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PMI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have a first a two-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wherein the pre-code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full: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n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3, 5, 7, 9, 11, 13, 15 ⁇ .
  • ⁇ e , a() 2(i - 3 ⁇ 4 , when ⁇ is , ⁇ ⁇ ) is ⁇ (1), when ⁇ is e 2 , ⁇ ⁇ ) is ⁇ (2), when ⁇ is 6 3
  • ⁇ ( ⁇ ) ⁇ (3), when ⁇ is, ⁇ ( ⁇ ) is ⁇ (4)
  •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st The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e ⁇ l,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the W 2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module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The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re indicated by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in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Table A determines:
  • n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Table B1 or B2 determines:
  • k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receiving module receives:
  • the rank is 1
  • the first ⁇ , the second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re represented by tables C1, C2, and C3.
  • C4 determines:
  • the receiving module receives the rank is 2, the range of ⁇ is the set ⁇ 0, 1, 2, 3, 4, 5, 6, 7 ⁇ or ⁇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
  • the eleventh aspect provides a base station, where the base station includes: a receiv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joint code value sent by the user equipment; and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ccording to the joint code,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determining a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rank indicating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where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precoding matrix set in the codebook set
  •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s to the rank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13, 15 ⁇ .
  • e i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e ⁇ l,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l RIIPMn represents the joint coded value
  • RI represents the rank
  • the base station includes: a receiv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nt by the user equipment An indication,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rank indicating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a determin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UI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module Determining,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where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represented by a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a second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second ⁇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have a first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and for a given first codebook index,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i When the received rank is 2,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value range,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i ,. Corresponding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nd first codebook index. +8 corresponding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mutually exclusive, wherein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Represen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S indica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having a value of a+8, ae ⁇ 0, 1,
  • the rank received by the module is 2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F1 or F2:
  • / ⁇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PMI; 3 ⁇ 4;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4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4 precoding matrices in which the codebook index is 0-3 in Table G;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4-7; or
  •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is 4 precoding matrices of 12-15.
  • the method, the user equipment, and the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suitable for the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 the matrix is guaranteed to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which improves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s the user experience.
  • FIG. 1 is a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figure is another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3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4 is a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5 is another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6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7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8 is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9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0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1 is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2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3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4 is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5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6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7 is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8 is still another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etailed description
  • GSM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 TDD LTE time division duplex
  •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WiMAX Global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a user equipmen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terminal, a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eferred to as "MS"), or a mobil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 the user equipment can communicate with one or more core networks via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for example, the user equipment can be a mobile phone (or “cellular", telephone Or a computer or the like having a mobile terminal, for example, the user device may also be a portable, pocket, handheld, computer built-in or in-vehicle mobile device that exchanges voice and/or data with the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 the base station may be a base statio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referred to as "BTS") in GSM or CDMA, or may be a base station (NodeB, abbreviated as “NB,”) in WCDMA, or may be LTE.
  •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NodeB base station
  • NB base station
  • the evolved base station (Evolutional Node B, abbreviated as "ENB or e-NodeB”) is not limit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but for convenience of description, the following embodiments will be described by taking ENB as an example.
  • FIG. 1 shows a schematic flow diagram of a method 10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may be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ethod 10 includes: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 3, 5, 7, 9, 11 , 13, 15 ⁇ .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application is not affe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risk.
  • the user equipment may determine a rank indicating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for example,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or the like.
  • 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the UE may determine the rank by a method well known to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 and in this case, in S12, the user equipment UE may be, for example, based on CSI or the like,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used when the UE expects the base station eNB to transmit downlink data is determined. All precoding matrices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may be represented, for example,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2 .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0 ⁇ ⁇ 15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0 ⁇ 2 ⁇ L 2 -1 , where is a positive integer
  • the value range of L 2 is 1 ⁇ ⁇ 15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is , for example, 0 ⁇ 2 ⁇ 15.
  • the UE may determine a first PMI and a second PML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hat is,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l the precoding moments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are one codebook.
  • the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PMI can also be
  • the first PMI codebook index and the first station may have a first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 the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may be a first function
  • the second PMI / ⁇ 2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may have a second correspondence
  • the second correspondence may be a function relationship or a mapping relationship, for example, the second PMI ⁇ ⁇ 2 It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value sequence number and the like in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
  • the set formed by the precoding matrix represented by the first PMI / ⁇ ⁇ 1 and the second PMI / ⁇ 2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codebook set, that is,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transmitted fourth
  • the 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s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that performs subsampling.
  • the user equipment sends the first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o the base station, for example, on a PUCCH channel,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or other channel. And the second PMI.
  •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the user equipment sends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o the base station on an uplink channel.
  • the uplink channel may be a channel such as PUCCH or PUSCH.
  • the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on one PUCCH, or the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the first one of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on one PUSCH.
  • PMI and the second PMI may also send a first PMI and a second PMI for indicating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o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hereto.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satisfies the equation (4):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3, 5, 7, 9, 11, 13, 15 ⁇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the same as the value of n.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only described by taking the sam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n as an example, bu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hereto.
  • the value of n is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or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e , a( ) 2(I -, when ⁇ is , it is ⁇ (1), when ⁇ is e 2 , Ct(0 is ⁇ (2), when ⁇ is, ⁇ () is ⁇ (3), when ⁇ is, it is ⁇ (4); e, indicating column vector with dimension 4x1, the ith of the ith The element is 1,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able A:
  • m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represent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6): W, e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or B2:
  • the Wi, !. 2 can correspond to W 2 .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escribed by taking onl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A, Table B1, and Table B2 and their values, but the present invention or other index values are used.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application is not affe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body.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second PMI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and/or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nd includes: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ncludes an element mutual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hav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 first set of value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sets of second values. It should also be understoo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lements in the second set of value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range includes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at least two first set of values hav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 first set of value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sets of second values. It should also be understoo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lements in the second set of value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includes at least two values
  •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value sets includes at least two Value
  • the transmission precoding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matrix method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s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feedback bits,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performance applied to the dual polarized antenna is not affect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the user's body.
  •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an examp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PMI,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rank is 1, the first PMI, the second PML,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able C1:
  • the 4-antenna codebook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inferior to the codebook of 3GPP LTER8, and the 4-antenna codebook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s suitable for dual polarized antennas.
  • C1 table can be drawn, as the range / ⁇ 1 or i is 0,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 2 is in the range of (0, 2); when the range / ⁇ 1 is 1; 2 corresponding to the taken
  • the value is the range is (4, 6); when the value range is 2;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2 is (8, 10); when / ⁇ is the value range is 3;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is The range is (12, 14); when / ⁇ 1 has a value range of 4;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2 is (1, 3); when the value of the dish is 5; the value of the corresponding 2 is The range is (5, 7); when / PM lodge is in the range of 6;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2 is (9, 11); when the value is in the range of 7;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is the range is (13, 15). That / ⁇ 2 corresponding values or ranges of the i 2 / ⁇ 1 corresponding values or ranges associated.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in the case of performing codebook downsampling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s.
  •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downsampled codebook set can be applied to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thereby ensuring that the performance applied to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system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is enhanced.
  • the first ⁇ , the second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 , and the second ⁇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is determined by Table C2:
  • the first ⁇ , the second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 , and the second ⁇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is determined by Table C3:
  • the 4-antenna codebook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inferior to the codebook of 3GPP LTE R8, and the 4 antenna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is suitable for dual polarized antennas.
  • the I view for example, satisfies the following equation (10):
  • the first ⁇ , the second ⁇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 , and the second ⁇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is determined by Table C4: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2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and will not be described again for brevity.
  • the base station may first configure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for the UE, specifically, for the N t antenna or N t antenna ports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base station allocates resources of the antenna ports of the N t CSI-RSs to the UE, where N t is a natural number, for example, N t is equal to 4 UEs, thereby measuring channel quality on the corresponding CSI-RS resources,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UE expects the eNB to send RI PMI CQI and so on used for downlink data.
  •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 the UE may feed the CSI to the base station on the feedback resource allocated by the eNB to the UE. For example, if the feedback mode configured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E is the sub-mode 2 of the PUCCH mode 1-1, the UE feeds back the RI on the subframe of the feedback RI, and feeds back the subframe of the first PMI I PMn and the second PMI / fMi p CQI. Feedback on separate / 2 and 01. For the sake of cleanliness, we will not repeat them here.
  • the feedback mode configured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E is the sub-mode 2 of the PUCCH mode 1-1
  • the UE feeds back the RI on the subframe of the feedback RI, and feeds back the subframe of the first PMI I PMn and the second PMI / fMi p CQI. Feedback on separate / 2 and 01. For the sake of cleanliness, we will not repeat them here.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codebook, and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codeword, bu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hereto.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n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t is possible to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in the case of performing codebook downsampling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feedback bits, and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downsampled codebook set is It can be applied to dual-polarized antennas, thus ensuring that it does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dual-polarized antennas, and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 FIG. 2 shows another schematic flow diagram of a method 20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may be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ethod 20 includes: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bow I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 1 , 2, 3 , 4, 5, 6, 7 ⁇ , ⁇ 8, 9, 10 , 11,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13, 15 ⁇ .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is. ⁇ ⁇
  •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has a value range of 0 ⁇ 2 ⁇ L 2 -1 , where is a positive integer, for example, L 2 has a value range of 1 ⁇ ⁇ 15, that i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 the value range is, for example, 0 ⁇ 2 ⁇ 15.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sub-mode 1 of the PUCCH mode 1-1 is used for transmiss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scheme of rank RI and joint coding.
  • the rank is 2, a plurality of repeated precoding matrices are included for the four antenna codebook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mula (6)) or the table B2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mula (7)).
  • scheme 1 For the scheme represented by equation (6)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cheme 1) and the scheme represented by formula (7)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cheme 2), W satisfies:
  • the four-antenna codebook of rank 3 or rank 4 uses the codebook in R8 in R12, for a codebook of rank 3 or rank 4, the corresponding one is a unit matrix, and no bit is needed. Said.
  • sub-mode 1 of PUCCH mode 1-1 is used to transmit the rank and the PMI of the precoding matrix, the rank sum, ; joint coding, and for; is downsampled, but at this time 2 is not downsampled.
  • n corresponding to the downsampled ⁇ in X tract is 0-7 or 8-15, instead of It is desirable that n has a value range of 0, 2, 4, 6, 8, 10, 12, 14 or 1, 3, 5, 7, 9, 11, 13, 15, etc. In this way, repeated matrices can be avoided.
  • the corresponding n has a value range of 0-7 or 8-15, and may include all directions, so that it can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ase of rank 2.
  • n in the X corresponding to i after downsampling is (0, 2, 4, 6) or (1, 3, 5, 7) or (8, 10, 12, 14) or (9, 11, 13, 15). In this way, for all the vectors in walnut, the space can be evenly divided or the beam direction can be divided equally.
  • n Z values in (0, 2, 4, 6, 8, 10, 12, 14) Or Z values in (1 3, 5, 7, 9, 11, 13 15).
  • a vector in X tract[1 ⁇ ⁇ denotes a direction,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X, where X is an integer, and X has a value range of 0-31. Since ⁇ is +32 .
  • is in the range of values For (0, 2, 4, 6)
  • all directions (vectors) in ⁇ mari are represented by X, which can be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Can divide the space evenly.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joint coded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from the following list D. Determine:
  • e J - ⁇ ' ⁇ 3 ⁇ 4 wm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denote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or B2:
  • k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joint coded value represents a value for jointly coding the rank and the first ,, and is not described herein again.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ing matrix after the sample is transmitted when the precoding matrix is transmitted in the submode 1 of the PUCCH mode 1-1.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 FIG. 3 illustrates yet another schematic flow diagram of a method 30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may be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ethod 30 includes: 531. Determine a rank used to indicate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n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
  • the first codebook is Ii Ua
  •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la+8 are mutually exclusive, wherein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a Index,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8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with a value of a+8, ae ⁇ 0, 1 , 2, 3, 4, 5, 6, 7 ⁇ .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0 ⁇ ; ⁇ 15,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is. ⁇ ⁇ ⁇ , where is a positive integer, for example, the value range is 1 ⁇ L 2 ⁇ 15 , that is,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is , for example, 0 ⁇ 2 ⁇ 15.
  • W 2 satisfies the above equation (5):
  • ⁇ ⁇ is ⁇ (4)
  • 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W e where, represents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represented by a table.
  • Fl or F2 determines:
  • / fMi2 represents the second PMI;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4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application is not affe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can also avoid the problem of overlapping code words after downsampling,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ambiguity.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4-7; or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of the codebook index in Table G are 12-15.
  • the determined rank is 3 or 4
  • the precoding matrix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rank is 4 precoding matrices in which the codebook index is 0-3 or 4-7 in the table G. If the rank back is performed and the rank is 1 and the rank is 1, four uniform DFT vectors can be obtained. These DFT vectors are applicable to the ULA antenna, and the four DFT vectors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are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in the open loop, and the minimum chord spacing of the four precoding matrices is large.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able A:
  • n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or ⁇ 2: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when the pre-coding matrix is transmitted by using the PUCCH mode 2-1,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user equipment, and will be described below in connection with FIG. 4 to FIG.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escribed.
  • a method 60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may be performed by a base station, the method 60 including: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n, and the value range of n is a set ⁇ 0, 1 2, 3, 4 5 6 7 ⁇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 0, 2 4 6 8, 10, 12, 14 ⁇ or ⁇ 1 , 3, 5 , 7, 9, 11 , 13, 15 ⁇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application is not affe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 the base station may receive the PMI sent by the UE by using the CSI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UE, and the CSI information may further include an RI, a CQI, and the like.
  • the base station can obtain the precoding matrix fed back by the UE according to the RI and the PMI, and can obtain the channel quality when the precoding matrix is used according to the CQI.
  • the base station may use the precoding matrix to precode the downlink data of the UE, and according to the CQI, determine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mode for transmitting the downlink data.
  • the base station may pass the zero-forward (Zero Forcing, referred to as "ZF" according to the precoding matrix fed back by the UE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fed back by the UE.
  • ZF Zero-forward
  • the method of " ) can obtain a precoding matrix that eliminates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the base station can use the precoding matrix to precode the downlink data of the multi-user MIMO.
  • the base station can determine, according to the CQI fed back by the two users,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manner when the two users perform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For the sake of brevity, it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able A:
  • n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W, , ) ⁇ w a column vector representing a dimension of 4x1, where the i-th element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all 0, and ie ⁇ l, 2, 3, 4 ⁇ ; B is a constant.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or B2:
  •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denote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n is a set ⁇ 0, 1 , 2, 3, 4, 5, 6, 7 ⁇ or ⁇ 8, 9 , 10, 11 , 12, 13 , 14, 15 ⁇ .
  •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nd the precoding matrices U1 and U2 are configured by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ndication, where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the feedback bit,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application is not affe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polarized antenna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second PMI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s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and/or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ncluding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ncludes an element.
  •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hav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 the number of first set of value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sets of second values. It should also be understoo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lements in the second set of value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includes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ncludes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hav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set of values.
  • first set of value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sets of second values. It should also be understoo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lements in the second set of value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first value sets includes at least two values
  •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second value sets includes at least two Value
  • the transmission precoding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 the matrix method can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s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feedback bits,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performance applied to the dual polarized antenna is not affect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 the first PMI, the second PMI,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second PMI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Cl, C2, C3 or C4: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n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rang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MI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PMI. It is possible to indicate more precoding matrices suitable for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ntenna in the case of performing codebook downsampling without changing the feedback mode and feedback bits, and each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downsampled codebook set is It can be applied to dual-polarized antennas, thus ensuring that it does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dual-polarized antennas, and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 FIG. 5 illustrates another schematic flow diagram of a method 70 of transmitting a four 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may be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a base 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s shown in FIG. 5, the method 70 includes:
  •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precoding matrix set in the codebook set, where the codebook set corresponds to the rank, and the codebook set includes a precoding matrix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 a first codebook bow I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 1 , 2, 3 , 4, 5, 6, 7 ⁇ , ⁇ 8, 9, 10 , 11 , 12, 13, 14, 15 ⁇ , ⁇ 0, 2, 4, 6 ⁇ , ⁇ 1 , 3, 5, 7 ⁇ , ⁇ 8, 10, 12, 14 ⁇ or ⁇ 9, 11 , 13, 15 ⁇ .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 ⁇ ⁇ 6 ⁇ ⁇ (, ⁇ ) 2 - 3 ⁇ 4, when ⁇ too, ⁇ ⁇ ) is ⁇ (1), when the last Upsilon, ⁇ ⁇ ) is ⁇ (2), when ⁇ ⁇ ⁇ 111 ⁇ 6 3 , is ⁇ (3), when ⁇ is, it is ⁇ (4);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0, and ie ⁇ l ,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joint code value and the rank and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list D:
  • / ⁇ represents the joint coded value
  • RI represents the rank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is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optionally, when the number of bits carrying the joint coded value is three, the joint code
  • m and k are non-negative integers; represent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table B1 or ⁇ 2:
  • w (1) ⁇ 1 e 1 ee jnkl2 , mm'm' m , k ⁇ P k v m - —( k v m
  • k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 represents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2 represents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joint coding value represents a value for jointly coding the rank and the first PMI, and is not described herein again for brevity.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 Figure 6 shows yet another schematic flow diagram of a method 80 of transmitting a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which may be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a base 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ethod 80 includes:
  •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ndicates that the second PMI has a firs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and for one a given first codebook index, where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PMI is a true subset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 the precoding matrix W included in the codebook set satisfies an equation: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a value of ⁇ ,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 is a set ⁇ 0,
  •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s to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and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 value range.
  •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is indexed with the first codebook. +8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mutually exclusive, wherein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 L. Represen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of the value a, the first codebook index +S indicating a first codebook index corresponding to n having a value of a+8, ae ⁇ 0, 1,
  • th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duplication of the pre-coded pre-coding matrix, thereby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 a first codebook index 3 ⁇ 4 ranges 0 ⁇ 3 ⁇ 4; ⁇ 15, second codebook index in the range of 2 wherein is a positive integer, for example, the ⁇
  • the value ranges from 1 ⁇ L 2 ⁇ 15 , that is, the value range of the second codebook index i 2 is , for example, 0 ⁇ 2 ⁇ 15.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 ⁇ e , ⁇ (, ⁇ ) 2 - 3 ⁇ 4 , when ⁇ is, ⁇ (, ⁇ ) is ⁇ (1), when ⁇ is e 2 , ct( ) is ⁇ (2), when ⁇ is When ⁇ (0 is ⁇ (3), when ⁇ is, ⁇ ') is ⁇ (4); e, indicating a column vector with a dimension of 4x1, the i-th element in the is 1, and the remaining elements are 0. , and i 2, 3, 4 ⁇ ; A is a constant.
  • W 2 satisfies the eq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PMI和第二PMI;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PMI和该第二PMI。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法、 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筒称为 "MIMO" ) 无线系统 通过发射波束赋形 (BeamForming, 简称为 "BF" ) /预编码以及接收合并, 能够得到分集和阵列增益。 利用 BF或预编码的典型系统接收的信号矢量通 常可以由下列等式(1 )表示:
y = H Vs + n ( 1 ) 其中, y表示接收的信号矢量, H表示信道矩阵, V表示预编码矩阵, s 表示发射的符号矢量, 11表示测量噪声。
最优的预编码通常需要发射机完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简称为 "CSI" )。 常用的方法是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简 称为 "UE" )对瞬时 CSI进行量化, 并反馈给演进基站(evolved NodeB, 简 称为 "eNB" )。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筒称为 "LTE" ) 系统的第八版本 (R8 ) 中, UE反馈的 CSI 信息可以包括秩指示 (Rank Indicator, 简称为 "RI" )、 预编码矩阵指示 (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简 称为 "ΡΜΓ )和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简称为 "CQI" ) 信息等, 其中 RI和 PMI分别指示使用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 LTE R8的码本 主要为单用户 MIMO ( Single User MIMO, 简称为 "SU-MIMO" ) 所设计, 其中的预编码矩阵或者码字需要满足 8移相键控 ( 8 Phase Shift Keying, 简 称为 "8PSK" )约束,从而限制了空间量化的精度,这使得对于多用户 MIMO ( Multiple User MIMO , 简称为 "MU-MIMO" )等空间量化精度敏感的传输 方式而言, 性能将受到严重限制。
为了达到更高的系统要求,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简称为 "3GPP" ) LTE系统需要进一步增强 MU-MIMO 的性能, 同时该系统还引入了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 简称 为 "CoMP" )技术。 目前 CoMP技术以单小区反馈作为基础, 因而上述两种 技术都对反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反馈信道容量受限, 码本集合大 小也因此受限, 这对于码本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GPP LTE R8系统采用单一的码本, 预编码矩阵通过 RI和 PMI进行指 示。 对于 4天线而言, RI和 PMI与码本中的每个码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Figure imgf000003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W„ = / -2WA H /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w„由上表 1给出。
在 R8的码本中, 对于秩(Rank ) 为 1的预编码矩阵, 索引为 0-7的预 编码矩阵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简称为 "DFT" ) 向量, 该 DFT向量适用于均匀线阵( Uniform Linear Array, 简称为 "ULA" ) 天线。 DFT向量指 T x 1的预编码矩阵, 该 DFT向量 V通常具有如等式(2 ) 所示的形式: v = [l … ( ) 其中, N、 m为整数, 且 N=2X, x为非负整数, 即 N为 2的 x幂次方, 并且该 DFT向量 V的第 t个元素为 2 - 1WW (t=l, 2, ..., T)。
在 3GPP LTE系统的第十版本( R10 )中, 8天线采用的码本由两组 DFT 向量 组成, 这两组 DFT向量之间存在相位差 φη, 其中 DFT向量 vm和相位 差 由下列等式(3)表示:
=「1 (3) 下面给出了 8天线的码本结构,该码本结构是按照双极化天线来设计的, 其中, 表 2示出了秩为 1 (即传输层数为 1层) 的 8天线码本; 表 3示出了 秩为 1 (即传输层数为 2层) 的 8天线码本; 表 4示出了秩为 3 (即传输层 数为 3层)的 8天线码本; 表 5示出了秩为 4 (即传输层数为 4层) 的 8天 线码本。
表 2
Figure imgf000004_0001
表 3
0 1 2 3
0-15
4 5 6 7
0-15 w(2) 24 ,2!·!
8 9 10 11 0-15 wi2) w νκ2{/2 1 )+1,2ΐ1+2,1 h
12 13 14 15
0-15 w2) w 2(i2,+)l,2i,+3,0 w(2)
Jt中 —丄
八 1 , 4|_Φ - φ„" 」
表 4
Figure imgf000005_0001
表 5 h
0 1 2 3
0-3 w "8(^4) +8,0 '8i1+2,8i1+10,l 0 - 3 w(4) w(4) W(4)
v
其中, w(4) , =
2 P m' —P 1 ,」
8 天线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可以由第一码本索引 ¾;和第二码本索引 2表 示, 对于秩为 1 的 8天线码本, 第一码本索引 ¾;和第二码本索引 ,·2都需要 4 个比特来表示。为了能够节省反馈资源的开销, PMI可以用 4个比特来表示, 这就需要对 PMI或 8天线码本进行下采样 ( subsampling ), 其中, 8天线的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简称为 "PUCCH" ) 模式 1-1的子模式 2下采样码本如表 6所示。
表 6
Figure imgf000006_0001
对于 4天线增强码本, 为了在增强系统性能的同时, 不增加码本设计和 反馈的复杂性, 可以沿用 8天线的码本结构设计方案, 并且预编码矩阵的索 引也可以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 4表示。 为了能够节省反馈资源 的开销, PMI也可以用 4个比特来表示, 这也需要对 PMI或 4天线码本进 行下采样 ( subsampling )。
然而,对于 3GPP LTE系统采用的最新的 4天线码本而言,模式为 PUCCH 模式 1-1的子模式 2时, 如果沿用如表 6所示的 8天线下采样码本进行码本 下采样后, 当秩为 1时, 预编码矩阵只有 2个 DFT向量, 而 R8系统的 4天 线码本有 8个 DFT向量。 因而, 当配置的天线为均匀线阵 ULA天线时, 4 天线增强码本在 PUCCH模式 1-1的子模式 2中,适用于 ULA天线的预编码 矩阵少于 R8系统的预编码矩阵, 性能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用户设备和基 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 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 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 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该 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 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07_0001
Figure imgf000007_0002
η = 0,1,·.,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07_0003
其中, Υε{, „4}, α(0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时, ct( )为 α(2),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08_0001
e ), (¾ , e2 ), (e3 , e3 ), (e4 e4 ), (e1 , ),( , ), (ex , e4 ), (e2 ,e4)};
Figure imgf000008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Figure imgf000008_0003
Figure imgf000008_0005
β = j"'4i*a(i), od4) + l, α( ) = , A为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 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08_0006
其中, sJ
Figure imgf000008_0004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l
Figure imgf000009_0002
表 B2
Figure imgf000009_0003
其 中 w2)
Figure imgf000009_0001
= 1 e /32」' = e ]2ππι'/32
m、 m
Figure imgf000010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 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010_0002
表 C2
I 一 +8 I 2 h
0 8 0 0
0 8 1 2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PMIl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Figure imgf000012_0001
表 C4
I PM I PMI2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PMn表示该第一 PMI, /PM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 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 应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该联合 编码值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向基站发送该联合编码值, 其 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3_0001
v Yilll
Figure imgf000013_0004
« = 0,1,..,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3_0005
其中, Υ e , 6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ο ·)为 α(2) ,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3_0002
Υ,Υ e ), (e, e2 ), (e3, e3 ), (e4, e4 ), , ),( , ), {ex, eA ), (e2
W,
Figure imgf000013_0003
W,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14_0002
其中, /W/PM„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014_0003
其中, /W/PM„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 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 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其中,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 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 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24
Figure imgf000014_0001
η = 0 1 ·. 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
在确定该秩为 2时,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 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 码本索 I i 对应的第一 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la+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 引 。 +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5_0001
Figure imgf000015_0004
其中, Υ e α(0 = 2— ",当 ¥为 时,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ct(0为 α(2) , 当 ¥为63时, α()为 α(3) , 当 Υ为 e4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5_0002
Figure imgf000015_0005
γ,γ2 el (e2 , e2 (e3 e3 {e4 e4 ), (e1 ,e2 ),(¾,¾), (el e4 ), (e2
Figure imgf000015_0003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l 或 F2确定:
表 F1
I PMI2
0-7 2
0-3
Figure imgf000016_0001
Figure imgf000016_0003
其中, /fMi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016_0002
15 "is =[1 1 1 ΐΓ W«5 12)/V2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 = /-2½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4的单位阵。
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接 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和第二 PMI;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 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一 PMI 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7_0001
Figure imgf000017_0003
/ί = 0,1,·.,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7_0004
其中, ¥£{ , , , }, α(,·)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ε ·)为 α(2) ,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17_0005
Figure imgf000017_0002
γ,γ2 e1 ), (¾ , e2 ), (e3 , e3 ), (e4, e4 ), (e1 , ),( , ), , e4 ), (e2 ,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 ίΥ,,Υ,
'B Y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Figure imgf000018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中 U1
Figure imgf000018_0002
«' = (nmod4) + l , a{i) = ¾2(,_1) Α为常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 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18_0004
其中, w
Figure imgf000018_0003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 或 Β2确定:
表 B1 0 1 2 3
0-15 w(2) w(2) w(2) h
4 5 6 7
0-15 w】2 w{2)
8 9 10 11
0-15 w{2) w2 w2)
K
12 13 14 15
0-15 w(2> w(2> wm 表 B2
0 1 2 3
0-15 w H{2)O w{2) w2)
4 5 6 7
0-15 w{2) w(2) w(2> w(2>
K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12 13 14 15
0-15 2> 。) (2) (2) 其 中 w2)
Figure imgf000019_0001
w{2 =— 1 e 1 e m、 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1时, 该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 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020_0001
表 C2
I PM Zl一 ^PMIl +8 I PMI 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I PM PMIl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2/ i+l I PMI2 h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P皿表示该第一 PMI, /PM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2时,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接 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根据该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编码值与秩和第 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 秩,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 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22_0001
Figure imgf000022_0002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 Y
Figure imgf000023_0003
其中, Υ e , α(0 = 2— ",当 ¥为 时,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ct(0为 α(2), 当 ¥为63时, α( )为 α(3), 当 Υ为 e4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23_0001
Y Y e1),(e2,e2),(e3,e3),(eA,e4),(e1,e2),(e2,e3),(el,e4),(e2,(
Y1,Y2) e {( , ),( , ),( , ),( , :
Figure imgf000023_0002
W, ε — ,Υζ) e {(e1,e3),( 2,e4),(e3,e1),(e4,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I RI!PMIl RI
0-7 1 ^RIIPMIl
8-15 2 j o
1 RIIPMIl ~° 其中,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024_0002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接 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第一码本索引和用于指示传输 层数的秩;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根据该第二 PMI和该第一码本索引,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 码本索引表示,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 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 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24_0001
_
w = 0,l,..,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其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 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 +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 2, 3 , 4, 5, 6, 7}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1时, W2满足等式: Y 1 Y 1 Y 1 Y
w
a(i)Y 'A ja(i)Y 'Λ -a( )Y 'A -;«( )¥
其中, Υε{ α(,·)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时, ε ·)为 α(2),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2
Figure imgf000025_0001
Y,Y2)e{(e1,e1),(e2,e2),(e3,e3),(e4,e4),(e1,e2),(e2,e3),(el,e4),(e2,(
Figure imgf000025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025_0003
表 F2
0-7 J
PMI2
0-3
8-15 2Χ 2 +8 其中, /ΡΜί2表示该第二 PMI; ί;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的该秩 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Figure imgf000026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W„ = / -2WA H /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第七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 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 本索引表示;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 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该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 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 用于向 基站发送该确定模块确定的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 和该 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27_0001
Figure imgf000027_0005
π = 0,1,..,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27_0002
Figure imgf000027_0006
其中, Y e α(,·) = 2 - ¾,当 ¥为 时, α(,·)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27_0007
γ , e ), (¾ , ¾ ), (e3, e3 ), (e4, e4 ), (e1, ),( , ), , e4 ), (e2
Figure imgf000027_0004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 B为常数。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m
Figure imgf000028_0001
ca (i) , « = (n mod 4) + l , a(i) = q^v> Α为常数。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确定的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28_0004
其中, (1)
Figure imgf000028_0002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Figure imgf000028_0003
8 9 10 11
0-15 w(2) w(2) w 2) h
12 13 14 15
0-15 w{2) w{2) w{2) w{2) 表 B2
Figure imgf000029_0003
其 中 w(2>
Figure imgf000029_0001
wi2) =―
'Λ ^ = 1 e . = 1 e φι = ej"kl2 , m m'
<¾ —pkv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 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029_0002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I PM 一 iPMIl卞0 I PMI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Figure imgf000031_0002
表 C4
Figure imgf000031_0001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PMn表示该第一 ΡΜΙ, /ΡΜί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第八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 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 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应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联合编码值 与该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 关系;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站发送该确定模块确定的该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32_0001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 13, 15 }。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33_0003
其中, Y e 6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为 α(2) ,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33_0001
Ύ Y ), ( (e4 ),( ),( ),( ),( <
Figure imgf000033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33_0004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该联合 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034_0002
其中, / 皿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第九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 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 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 本索引表示;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 码矩阵指示 PMI, 其中,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 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 站发送该确定模块确定的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 PMI, 其中, 该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34_0001
Figure imgf000034_0003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该确定模块确定该秩为 2时,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ία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s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 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1。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 +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结合第九方面, 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Y 1 Υ 1 Y 1 Y
W,
a(i)Y 'Α j (i)Y 'A - (i)Y 'Α -;«( ) Υ 其中, Y e Cf()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1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九方面 ^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35_0001
Figure imgf000035_0004
Υ Υ
Figure imgf000035_0002
w γ,γ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 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Figure imgf000035_0003
Figure imgf000035_0005
表 F2
Figure imgf000035_0006
其中, /fMi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模块 确定的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Figure imgf000036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 = / -2½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第十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 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和第二 PMI; 确定模块, 用于在与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 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 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一 PMI 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 二对应关系;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码矩阵 W满 :
Figure imgf000037_0001
Figure imgf000037_0003
w = 0,l,..,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结合第十方面, 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 接收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37_0004
其中, Υ e , a() = 2(i-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ε ·)为 α(2), 当 ¥为63时, α(ζ·)为 α(3), 当 ¥为 时, α(ζ·)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十方面, 在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 接收的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37_0002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十方面, 在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l和 U2由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Figure imgf000038_0001
Figure imgf000038_0003
β = j^'^*a(i), « = (nmod4) + l, a(i) = , A为常数。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38_0004
其中,
Figure imgf000038_0002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h
0 1 2 3
0-15 w(2) w(2) w(2) w(2) h
4 5 6 7
0-15 w2 w{2) w{2)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h 12 13 14 15
0-15 w(2) w(2) +8, +24,1 表 B2
Figure imgf000039_0003
(2)
W, e 」, , e-― -」, (pk ejnk'2, m、 m'
Figure imgf000039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 接收的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ΡΜΙ、 该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 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039_0002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Zl一 ^PMIl +8 I PMI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Figure imgf000041_0001
表 C3
I PM —厶 1 PMn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I PMn I PMI2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PM1表示该第一 PMI, /PM2表示该第二 PMI, ¾;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模块 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第十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 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联合编码 值以及联合编码值与秩和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以及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 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 满足等式:
1 1 1
W=W1xW2 , W 十 , ¾ = e
Figure imgf000042_0001
η = 0, 1, ..,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且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
结合第十一方面,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 模块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Y 1 Y 1 Υ 1 Υ
w,
«( )Y ' A Mi)Y ' Λ -α(ί)Υ ' Α -Mi)Y 其中, Y e , Cf()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1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十一方 ^ Υ面2 ,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确定 模块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43_0003
Figure imgf000043_0001
Υ Υ —
,Y2)e {(¾,¾)}
W, Υ1,Υ2) £
Figure imgf000043_0002
w, Υ1'Υ2) e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 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 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 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43_0004
其中, /¾/歷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 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承载 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 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RIIPMIl RI 0-3 1 "^八 1 RI/PMIl
4-7 2 ^ RI/PMIl 寸 J
lRIIPMn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第十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 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第一码本索引和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 秩; 确定模块, 用于在与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 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第二 ΡΜΙ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 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二 ΡΜΙ 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 第二 ΡΜΙ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 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44_0001
Figure imgf000044_0003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ii,。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 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 +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结合第十二方面,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 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e
Figure imgf000044_0004
其中,
Figure imgf000044_0002
= 2 -,当 ¥为 时,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结合第十二方面,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收 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45_0004
Figure imgf000045_0001
γ e1 (e2 , e2 (e3 e3 (e4 e4 ), (e1,e2 ),(e2,e3 ), (el e4 ), (e2
v Yil
Figure imgf000045_0002
W Yi ' Y2 ) e {(e1, e3), (e2, e4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 l 2 3, 4} ; B为常数。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 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 收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 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Figure imgf000045_0003
Figure imgf000045_0005
表 F2
Figure imgf000045_0006
其中, /ΡΜί2表示该第二 PMI; ¾;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 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接 收模块接收的该秩为 3或 4时,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046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 = / -2½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用 户设备和基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 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 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 图。
图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 流程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 流程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示意性 流程图。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另一示 意性流程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再一示 意性流程图。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 8是才 M居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 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 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 1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全 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筒称为 "GSM" )系统、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为 "CDMA" ) 系统、 宽带码 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简称为 "WCDMA" )系统、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为 "GPRS" )、 长期 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筒称为 "LTE" )系统、 LTE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 "FDD" )系统、 LTE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 简称为 "TDD" )、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简称为 "UMTS" )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简称为 "WiMAX" )通信系统等。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简称为 "UE" ) 可称之为终端( Terminal )、 移动台 ( Mobile Station, 简称为 "MS" )或移动 终端 (Mobile Terminal ) 等, 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Radio Access Network, 简称为 "RAN" )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例如, 用户设备 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 "蜂窝,, 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 例如, 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 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 /或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基站可以是 GSM 或 CDMA 中的基站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简称为 "BTS" ), 也可以是 WCDMA中的基站( NodeB, 简称为 "NB,,), 还可以是 LTE中的演进型基站 (Evolutional Node B , 简称 为 "ENB或 e-NodeB" ), 本发明并不限定, 但为描述方便, 下述实施例将以 ENB为例进行说明。
图 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10的示 意性流程图, 该方法 10例如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 如图 1所示, 该方法 10 包括:
511 ,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512,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 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513, 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 二 PMI, 该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 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S14,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 和该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49_0001
Figure imgf000049_0003
w = 0,l,..,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8, 10, 12, 14}或 { 1 , 3, 5, 7,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 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 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险。
具体而言, 在 S11 中, 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基于信道状态信息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简称为 "CSI" )等,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应理解, UE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来确定秩,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 在 S12中, 用户设备 UE例如可以基于 CSI等,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 合中, 确定 UE期望基站 eNB发送下行数据时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与该 秩对应的码本集合所包括的所有预编码矩阵例如可以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 二码本索引 2表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 ≤15 , 第 二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 2≤L2 -1 ,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L2的取值 范围为 1≤ ≤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i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 SB中, UE可以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 PMI和第二 PML 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与秩对应的码本集合所包括的所有预编码矩 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 i2表示, 也可以由第一 PMI
Figure imgf000049_00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该第一 PMI 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工可以具有第一 对应关系, 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函数关系, 也可以是映射关系, 例如 ¾; = 2*/PMn; 该第二 PMI /ΡΜί2与该第二码本索引 可以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该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函数关系, 也可以是映射关系, 例如, 第二 PMI ΙΡΜΙ2 用于指示第二码本索引 i2的取值范围中的取值序号等。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由第一 PMI /ΡΜί1以及第二 PMI /ΡΜ2表示 的预编码矩阵所形成的集合是码本集合的真子集,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传 输的四天线预编码矩阵是进行下采样 ( subsampling ) 的四天线预编码矩阵。
在 S14中,用户设备例如在 PUCCH信道上、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简称为 "PUSCH" )或其它信道上, 向基站发送用于 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信道上向基站发送用 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该上行信道可以是 PUCCH或 PUSCH等信道。 例如, 用户设备在一个 PUCCH上传输用于指示 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或用户设备在一个 PUSCH 上传输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应理解, 用户设备也可以分别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 PMI 和 第二 PMI,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 等式 (4):
W=W!XW2 ( 4 )
1 1 1 1
其中, 十 0,1,.. ,15
Figure imgf000050_0001
h ¾ ¾ 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一个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 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码本索引与 n的取值相同。 例如, 当 第一码本索引取值为 1时, n的取值也为 1, 即当 ί;=1时, n=l。 应理解, 本 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一码本索引与 n的取值相同为例进行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 限于此, 例如, n的取值由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唯一地确定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 合 {0, 1,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5):
W (5)
Figure imgf000050_0002
其中, Υ e , a( ) = 2(I-,当 ¥为 时,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ct(0为 α(2), 当 ¥为 时, α(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51_0003
其中, , vm e— , (pk =
Figure imgf000051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 UE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6): W, e
Figure imgf000051_0004
(6)
(Y1,Y2)e{(e1,e1),(e2,e2),(e3,e3),(e4,e4),(e1,e2),(e2,e3),(e1,e4),(e2,t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W2满足等式 (7): ),( , ),( , (7)
Figure imgf000051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用户设备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6), 或 W2满足等式 (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 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052_0002
其 中 W r>
Figure imgf000052_0001
= 1 e /32」, = eJ- 一」, ψί ej"k/2, m、 m'
Figure imgf000053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 表八、 表 B1和表 B21仅仅给出了本发 明要求保护的预编码矩阵 W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中, 可以对应于预编码矩 阵 W= WiXW2中的 Wi, !·2可以对应于 W2。 本发明实施例仅以表 A、表 B1和 表 B2中的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及其取值为例进行说明, 但本发明 引或其它索引值来表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 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 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m = - U2 = -
A βν A
Figure imgf000053_0002
β = ]1ηΙ4} *α (ϊ) , i' = (" m。d4) + l , α(ί) = , A为常数。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mod" 表示取模操作。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 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 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马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对 3GPP提出的秩为 1的四天线预编码矩阵进 行分析可知, 在所有的秩为 1的四天线预编码矩阵 /向量中, 一共包括 16个 DFT向量, 如下表 7所示。
表 7
DFT向量
0 0 (选 的第 1个向量) 是
1 6 (选 的第 2个向量) 是
2 8 (选 的第 3个向量) 是
3 14 (选 的第 4个向量) 是
4 1 (选 的第 1个向量) 是
5 7 (选 的第 2个向量) 是 6 9 (选 的第 3个向量) 是
7 15 (选 的第 4个向量) 是
8 2 (选^^的第 1个向量) 是
9 4 (选 的第 2个向量) 是
10 10 (选 的第 3个向量) 是
11 12 (选 的第 4个向量) 是
12 3 (选^^的第 1个向量) 是
13 5 (选 的第 2个向量) 是
14 11 (选 的第 3个向量) 是
15 13 (选 的第 4个向量) 是 从上述表 7 中可以得出, 当第一码本索引 ,;或 n的取值给定时, 即 给定时, 在 4个波束方向或 4个向量中, 只有一个可以形成 DFT向量。 并 且, 对 和¾ +8而言, 其中 ; = 0、 1、 2、 3、 4、 5、 6、 7, 中的 X„都包括 4个相同的波束方向, 而两者区别在于对于同一个波束方向, α(0的值不同。
1 1
例如, 对于《; =0而言 对于
1
=8而言, X, Ά(8)/32 j'2¾-(24)/32 '2π-(0)/32 即当/ 0时, X。的第
1 1 一个向量是 ;2π(0)/32 而当 1 =8时, 的第一个向量是 7'2^(8)/32 因此, X, 和 X8这两者进行了列移位, 但 X。和 x8包括的向量是一样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不相同的至少两 个第一取值集合,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 不相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与该至少两个第 二取值集合具有——对应关系。
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的数量与第二取值集合的数量相等。 还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互不相同, 第二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也互不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弓 I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弓 I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不相同的至少两 个第一取值集合,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 不相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与该至少两个第 二取值集合具有——对应关系。
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的数量与第二取值集合的数量相等。 还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互不相同, 第二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也互不相同。
可选地,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取值集合包括至少两个 取值, 该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取值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取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 PMI相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第 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因而本发明实施例的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 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 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猃。
下面将结合第一 PMI、 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I、 该第二 PML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 二码本索引由表 C1确定:
表 C1
I PM 一 I PMn I PMI2 h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其中, /PMn表示该第一 ΡΜΙ, /ΡΜί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表 7可以得出, 当第一 ΡΜΙ、 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第 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具有如表 C1所示的相互 关系时, 在包括 16个经过子采样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中, 一共有 8个 DFT 向量, 此时如表 C1所示, 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 2的值分别为: 0、 1、 6、 7、 8、 9、 14、 15。
因此, 在采用 PUCCH模式 1-1的子模式 2传输预编码矩阵时, 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 4天线码本不会差于 3GPPLTER8的码本, 并且, 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 4天线码本包括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适用于双极化天线。 在表 C1 中, 一共可以用 4个比特来传输第一预编码矩阵, 其中 3 个比特表示第一 ΡΜΙ, 并且 = ^; 一个比特用于表示第二 PMI, 其中 与第二 PMI I觀例 如满足下列等式(8):
2 = 4 X (I歷 mod 4) +
Figure imgf000056_0001
/ 4」 + 2/ (8) 其中, "mod" 表示耳 5Uf莫, "L」" 表示向下取整。
对照表 C1可以得出, 当 /ΡΜί1或 i的取值范围为 0时, 对应 ·2的取值是范 围是(0, 2); 当 /ΡΜί1的取值范围为 1 时; 对应 2的取值是范围是(4, 6); 当 的取值范围为 2时; 对应 2的取值是范围是(8, 10); 当 /ΡΜ„的取值范 围为 3时; 对应 的取值是范围是(12, 14); 当 /ΡΜί1的取值范围为 4时; 对 应 2的取值是范围是(1, 3); 当 皿的取值范围为 5时; 对应 2的取值是范 围是(5, 7 ); 当 /PM„的取值范围为 6时; 对应 2的取值是范围是(9, 11 ); 当 的取值范围为 7时; 对应 的取值是范围是(13, 15 )。 即 /ΡΜί2对应的 i2的取值或取值范围与所述 /ΡΜί1对应的 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相关联。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进行码本 下采样且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 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且下采样后的码本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能够适 用于双极化天线, 因而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并能够提 高系统性能, 以及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ΡΜΙ、 该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第 二码本索引由表 C2确定:
表 C2
Figure imgf000057_0001
其中, /ΡΜί1表示该第一 ΡΜΙ, /ΡΜί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表 C2中, 第二码本索引 ¾·2与第二 PMI / 2例如满足下列等 式 (9 ):
2 = 4 X ({lPMIl - 8) mod 4) + [_{IPMIl - 8) / 4 + 2/ 9 ) 其中, "mod" 表示耳 莫, "L」" 表示向下取整。
同样地, 在表 C2中, 一共有 8个 DFT向量, 此时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 2的值分别为: 2 3 4 5 10 11 12 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ΡΜΙ、 该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第 二码本索引由表 C3确定:
表 C3
Figure imgf000058_0001
其中, /ΡΜί1表示该第一 ΡΜΙ, /ΡΜ,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结合表 7可以得出, 当第一 ΡΜΙ、 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第 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具有如表 C3所示的相互 关系时, 在包括 16个经过子采样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中 , 一共有 8个 DFT 向量, 此时如表 C3所示, 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 的值分别为: 0、 1、 2、 3、 8、 9、 10、 11。
因此, 在采用 PUCCH模式 1-1的子模式 2传输预编码矩阵时, 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 4天线码本不会差于 3GPP LTE R8的码本, 并且, 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 4天线码本包括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适用于双极化天线。 在表 C3 中, 一共可以用 4个比特来传输第一预编码矩阵, 其中 3 个比特表示第一 PMI, 并且 1 =/ρ皿; 一个比特用于表示第二 ΡΜΙ, 其中 2与第二 ΡΜΙ I觀例 如满足下列等式 ( 10):
2 = 8 X ({IPMIl mod 4) mod 2) + [(lPMI1 mod 4) / 2j + 2IPMl2 (10) 其中, "mod" 表示耳 莫, "L」" 表示向下取整。
对照表 C3可以得出, 的取值范围为 (0, 4)时, 对应的 ,;取值范 围为 (0, 8), 对应的 2的取值是范围是(0, 2); 当 /ΡΜη的取值范围为 (1, 5) 时, 对应的 i取值范围为 (2, 10), 对应的 2的取值是范围是(8, 10); 当 /ΡΜί1的取值范围为 (2, 6) 时, 对应的 ί;取值范围为 (4, 12), 对应的 2的 取值是范围是(1, 3); 当 /ΡΜη的取值范围为 (3, 7) 时, 对应的 ¾;取值范围 为 ( 6, 14), 对应的 i2的取值是范围为 ( 9, 11 ), 即 /ΡΜί2对应的 i2的取值或取 值范围与 /ΡΜί1对应的 ^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相关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ΡΜΙ、 该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第 二码本索引由表 C4确定:
表 C4
I ΡΜ I PMIl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PM1表示该第一 PMI, /PM2表示该第二 PMI, ¾;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同样地, 在表 C4中, 一共有 8个 DFT向量, 此时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 2的值分别为: 4 5 6 7 12 13 14 15
应理解, 当第一 ΡΜΙ、 第二 ΡΜΙ、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 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如表 Cl C2 C3或 C4所 示的相关关系时, 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 !·2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 W可以由表 Α确定, 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基站( eNB )可以首先对 UE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简称为 "CSI-RS" ) , 具体地, 对于基站 的 Nt根天线或 Nt个天线端口, 基站给 UE配置 Nt个 CSI-RS的天线端口的 资源, 其中 Nt为自然数, 例如 Nt等于 4 UE由此可以在相应的 CSI-RS资 源上测量信道质量, 并可以确定 UE期望 eNB发送下行数据时使用的 RI PMI CQI 等。 UE 确定 RI PMI CQI 等信道状态信息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简称为 "CSI" )后, 可以在 eNB配置给该 UE的反馈资源上, 将该 CSI反馈给基站。例如,基站给 UE配置的反馈模式为 PUCCH模式 1-1 的子模式 2, 则 UE在反馈 RI的子帧上反馈 RI, 在反馈第一 PMI IPMn、 第 二 PMI /fMi p CQI的子帧上分别反馈 / 2和 01。 为了筒洁, 在此不 再贅述。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称为码本, 预编码 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可以称为码字,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通过第一 PMI 相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第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 围具有关联关系, 能够在进行码本下采样且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 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且下采样后的码本 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能够适用于双极化天线, 因而能够保证不影响应 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并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以及增强用户体验。
图 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20的另 一示意性流程图, 该方法 20例如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 如图 2所示, 该方 法 20包括:
521 ,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522, 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 值,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523 , 确定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应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 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 且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 有第二对应关系;
524, 向基站发送该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lXw2 ' Wl ix 0 ] , χη =\ !+8 L !+J, w ' w = 0,l,..,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 0 ,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 ^ , 第 二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 2≤L2 -1 ,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L2的取值 范围为 1≤ ≤ 15, 即第二码本索引 i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1时, W2满足上述等式(5 ): Y Y
w 1 1 Y 1 Y
(5) a(i)Y 'A j (i)Y 'A -a( )Y 'A -;«( Y
其中, Υε{, „4}, α(,·)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ε ·)为 α(2) , ^ Υ当2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 UE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上述等式( 6 ):
γ2 - 1 γ2
2 -J'Y2_ (6)
1,e1),(e2,e2),(e3,e3),(e4,e4),(e1,e2),(e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上述等式(7):
W,
Figure imgf000062_0001
w, ,e3),(e2,e4),(e3,
Y,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用户设备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6), 或 W2满足等式 (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于 4天线码本, 如果采用 PUCCH模式 1-1的子 模式 1进行传输, 需要设计秩 RI 和^联合编码的方案。 在秩为 2时, 对于 表 B1 (对应于公式(6)) 或表 B2 (对应于公式 (7))所确定的四天线码本 而言, 包括许多重复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而言, 对于公式 (6) 所表示的方案 (以下筒称为方案一) 和公式 (7) 所表示的方案 (以下筒称为方案二) , W 满足:
X 0 1 1 1 1
丄 = , χ„ = qi=W (η=0,1,·..,15)。
0 X Hi Hi
则 X„ 与 X„+s (此时 n=0至 7 )所包含的 4个波束方向或者列向量相同 例 ^口, 当 X, , xR
Figure imgf000063_0001
可以看到 X。 与 X8 所包含的波束方向或者列向量相同, 只是列向量次序不 同。 这会导致当秩为 2时, 基于 \¥=\^.\¥2所生成的码本中, 部分码字重复。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都存在部分码字重复的问题。 作为一个例子, 对于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言, W,均满足:
Figure imgf000063_0002
Figure imgf000063_0003
其中 (Y"Y2) = £·( , ),( , ),( , ),( , )} e;和 ek表示一个 4χ 1维列 向量, 且 e,中的第 个元素为 1, 其它元素均为 0。 当/ 1 = 0, (Y1,Y2) = (e2,e2)B†,
1 1
8 8
x 0 Y2 e 32 e 32
W=W, W2=-
1 2 B 0 X Υ-Υ, ( 1 、 ( 1 )
ρ 、 p
e J
而当《 = 8, (ΥρΥ^^ , 时,
1 1 x„ 0 γ232 e 32
w=w, w,= -
B 0 x„ Υ-Υ, ( 1 、 ( l
p p 可以看到当 n=0与 n=8时所表示的两个码字完全相同。这种大量的码字 重复现象会导致码本效率降低, 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 因此, 当进行码本下 采样的时候,希望下采样后的码本不包括重复的码字,或重复的预编码矩阵。 应理解, 上述分析并不限于此实施例。
由于在 R12中,秩为 3或秩为 4的四天线码本使用 R8中的码本, 因此, 对于秩为 3或秩为 4的的码本而言, 对应的 为单位阵, 不需要比特表 示。 当釆用 PUCCH模式 1-1的子模式 1传输秩和预编码矩阵的 PMI时, 秩 和,;联合编码, 而且对于;而言经过了下采样, 但此时 2没有经过下采样。 对于秩为 2的码本而言, 如果 4下采样后由 3个比特表示, 则希望 X„中 与下采样后的 ^对应的 n的取值范围为 0-7或 8-15, 而不希望 n的取值范围 为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等。 这样, 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的矩阵。 同时, 对于秩为 1 的码本而言, „中对应的 n 的取值范围为 0-7或 8-15, 并且可以包括所有的方向, 从而可以与秩为 2的 情况保持一致。
对于秩为 1或秩为 2的码本而言,如果 下釆样后由 2个比特表示 ,;的 4 个状态,则总共需要 3个比特的 PUCCH资源就可以表示预编码矩阵。此时, 希望下采样后的 i对应的 X„中的 n为 (0, 2, 4, 6)或( 1, 3, 5, 7)或(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这样对 „中的所有向量, 可以均匀地划 分空间或均勾地划分波束方向。
此外, 对于秩为 1或秩为 2的码本而言, 如果 1下采样后的状态数量不 是 2的 X幂次方 (X为整数), 则应尽量避免同时出现 对应的 n和 n+8。 比 如, 当 下采样后的状态数目 Z满足 8>Z>4且 Y为整数时, 则 n的取值范 围为 (0, 2, 4, 6, 8, 10, 12, 14) 中的 Z个数值或(1 3, 5, 7, 9, 11, 13 15) 中的 Z个数值。
X„中的一个向量 [1 ΊΤ表示一个方向,可以由 来表示,其中 X为整数, 且 X的取值范围为 0-31。 由于 ^^ 所以 = +32。 例如, 当 η的取值 范围为(0, 2, 4, 6)时, Χ„中的所有方向(向量)由 X来表示, 可以为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这 16个方向, 从而能够均匀地划分空间。
具体而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 为 4个时,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 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64_0001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Ε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065_0003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65_0004
其中, 1〖=÷ m
Figure imgf000065_0001
eJ-― ' <¾ w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 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065_0002
12 13 14 15
0-15 w(2) w(2) +8, +24,1 表 B2
Figure imgf000066_0002
=「丄 ee 」, , e-― -」, (pk ejnk'2, m、 m'
Figure imgf000066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ΡΜΙ进行联合 编码的值,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在采用 PUCCH 模式 1-1的子模式 1传输预编码矩阵时, 可以避免下釆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 现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30的再 一示意性流程图, 该方法 30例如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 如图 3所示, 该方 法 30包括: 531 ,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532,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 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533, 确定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其 中,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 一码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 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534,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67_0001
Figure imgf000067_0003
w = 0,l,..,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在确定该秩为 2时,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 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第一码本索弓 I iUa对应的第一 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la+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互斥,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 引 !;,。+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 2, 3, 4, 5, 6, 7 }。
在采用 PUCCH模式 2-1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 当秩为 1时, 没有 对码本进行下采样; 而当秩为 2时, 第一码本索引没有进行下采样, 但对第 二码本索引进行了下采样, 并且采样后的第二码本索引由原来的 4比特改为 2个比特进行表示。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ί;≤15, 第 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 ^ ^ ,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的取值 范围为 1≤ L2≤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i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1时, W2满足上述等式(5 ):
Figure imgf000067_0002
其中, Y e Cf( )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1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 ^
在本 秩为 2时, W2满足上述等式( 6 ):
Y
Figure imgf000068_0001
(Y1,Y2) e{(ei, ei),(e2,e2), ),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上述等式(7):
Y,Y2
Figure imgf000068_0002
W e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用户设备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6), 或 W2满足等式 (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为了避免码字重叠的问题,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l 或 F2确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068_0004
Figure imgf000068_0003
其中, /fMi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 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 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还能够避免下采样后码字 重叠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 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069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 / -2½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4的单位阵。
具体而言, 对于确定的秩为 3或 4时, 当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 预编码矩阵为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或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时, 如果进行 秩回退并且回退到秩为 1时, 可以得到 4个均匀的 DFT向量, 这些 DFT向 量适用于 ULA天线, 而且这 4个 DFT向量也适用于双极化天线。
对于确定的秩为 3或 4时, 当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为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时,这四个预编码矩阵为开环 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并且这四个预编码矩阵的最小弦距较大。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70_0002
其中, , vm [1 e j2→2 , pk = e
Figure imgf000070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 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Β2确定:
表 B1
h
0 1 2 3
0-15 w{2) w{2) w{2)
4 5 6 7
0-15 w{2) w(2) w{2) w{2) 8 9 10 11
0-15 w(2) w(2) w 2) h
12 13 14 15
0-15 w{2) w{2) w{2) w{2) 表 B2
Figure imgf000071_0002
j"kl2 , m m'
Figure imgf000071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在采用 PUCCH 模式 2-1传输预编码矩阵时,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 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上文中结合图 1至图 3, 从用户设备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图 4至图 6, 从基站的角度 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如图 4所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60可 以由基站执行, 该方法 60包括:
561 ,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预编码矩 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562,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确定 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 索引表示, 该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72_0001
Figure imgf000072_0002
;ι = 0 1 .. 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8, 10, 12, 14}或 { 1 , 3, 5 , 7,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 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 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睑。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基站可以通过 UE发送的 CSI信息, 接收 UE发送的 PMI, 该 CSI信息还可以包括 RI和 CQI等。 基站根据 RI和 PMI 可以得到 UE反馈的预编码矩阵,并且可以根据 CQI得到使用此预编码矩阵 时的信道质量。 当基站对 UE进行单用户 MIMO传输时, 基站可以使用该预 编码矩阵对 UE的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 同时根据 CQI可以确定发送该下行 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当基站对 UE进行多用户 MIMO传输时, 比如两个用 户的多用户 MIMO, 基站可以根据该 UE反馈的预编码矩阵和配对 UE反馈 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迫零(Zero Forcing, 简称为 "ZF" ) 的方法, 可以得到 消除多用户干扰的预编码矩阵。 因而, 基站可以使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多用户 MIMO的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 并且, 基站可以根据两个用户反馈的 CQI 确定这两个用户进行多用户 MIMO传输时的调制编码方式。 为了简洁, 在 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73_0001
Figure imgf000073_0003
其中, Υ e , Cf( ) = 2"-,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1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73_0004
其中, o÷ r{ ) = e ^ , vm =[l e—」, <pk =e
<pkr{m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 可选地, 在 UE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73_0005
(Υι,Υ2) e {(e1,e1),(e2,e2),(e3,e3),(e4,e4),(e1,e2),(e2, ¾),(¾,(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W, , )} w,
Figure imgf000073_0002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 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h
0 1 2 3
0-15 w(2) w(2) w(2) h
4 5 6 7
0-15 w2 w{2) w{2)
8 9 10 11
0-15 w(2) w(1) w(2) κ
12 13 14 15
0-15 "^,4 。 w2) w2> w2 表 Β2
0 1 2 3
0-15 w{2) w{2) w{2)
4 5 6 7
0-15 w(2) w2) w(2) w(2) h
K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h
12 13 14 15
0-15 (2) (2) (2) 其 m、 m'
Figure imgf000075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 n的取值范围为 集合 {0, 1 , 2, 3 , 4, 5, 6, 7}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 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 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Figure imgf000075_0002
Figure imgf000075_0003
β = /κ/4] *α (ί) , i = (n mod 4) + l , a(i) = , A为常数。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mod" 表示取模操作。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 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 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 I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不相同的至少两 个第一取值集合,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 不相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与该至少两个第 二取值集合具有——对应关系。
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的数量与第二取值集合的数量相等。 还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互不相同, 第二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也互不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弓 I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不相同的至少两 个第一取值集合,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包括元素互 不相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与该至少两个第 二取值集合具有——对应关系。
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的数量与第二取值集合的数量相等。 还应理解, 第一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互不相同, 第二取值集合中各元素也互不相同。
可选地, 该至少两个第一取值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取值集合包括至少两个 取值, 该至少两个第二取值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取值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取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 PMI相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第 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因而本发明实施例的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下, 指示 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于双极化 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 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I PM 一 ΙρΜΐι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Figure imgf000077_0001
表 C3
I PM FMIl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I PM I PMI2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该第一 PMI, 1 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应理解, 基站侧描述的基站与用户设备的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用 户设备侧的参考图 1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通过第一 PMI 相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第二 PMI相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 围具有关联关系, 能够在进行码本下采样且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 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且下采样后的码本 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能够适用于双极化天线, 因而能够保证不影响应 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并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以及增强用户体验。
图 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70的另 一示意性流程图, 该方法 70例如可以由基站执行。 如图 5所示, 该方法 70 包括:
S71,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S72, 根据该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编码值与秩和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 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 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lXw2, w, = ° 1 , X =\ !+8 L ] , w ,
Μ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且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 0 ,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Y 1 Y 1 Y 1 Y
w
a(i)Y 'A ja(i)Y 'Λ -a( )Y 'A -;«( )¥
其中, Υε{ α(,·)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时, ε ·)为 α(2), 当 Υ γ Υ111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在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80_0001
e1 ), (e2 , e2 ), (e3 e3 ), (e4 e4 ), (e1 ,e2 ),(¾,¾), e4 ), (e2 ,e4)};
― 1 1
w Y2 1 X Y2 Y2
'B Y 'B - Y2 'B Y2
Y,Y2 (¾ ,¾),(e2, e2 ), (e3 , e3 ), (e4 , e4 )}
Figure imgf000080_0002
w Y1'Y2) £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80_0003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 码本索弓 ]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080_0004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81_0003
其中,
Figure imgf000081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ζ·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 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Β2确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081_0004
表 B2
Figure imgf000081_0002
Figure imgf000082_0001
1 1
其 中
_<PkVm —(Pkvm <Pkvm (pkvm.
w(1) =丄 1 e 1 e ejnkl2 , m m' m'mk ^ Pkvm- —( kvm
和 k为非负整数; ί;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 编码的值,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贅述。
应理解, 基站侧描述的基站与用户设备的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用 户设备侧的参考图 2的描述相应,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80的再 一示意性流程图, 该方法 80例如可以由基站执行。 如图 6所示, 该方法 80 包括:
581 ,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第一码本索引和 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582,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根据该第二 PMI和该第一码本索引,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 码本索引表示,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 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83_0001
Figure imgf000083_0003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 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L。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 +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¾;的取值范围为 0≤¾;≤15 , 第 二码本索引 2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的取值 范围为 1≤ L2≤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i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ε —
Figure imgf000083_0004
其中, Υ e , α(,·) = 2 - ¾,当 ¥为 时, α(,·)为 α(1), 当 Υ为 e2时, ct( )为 α(2), 当 ¥为 时, α(0为 α(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83_0002
Y1,Y2 ,e1),(e2,e2),(e3,e3),(e4,e4),(e1,e2),(e2,e3),(el,e4),(e2,(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 ίΥ,,Υ,
'B Y2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Figure imgf000084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 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084_0002
其中, /fMi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0 1 2 3 4 5 6 7
0-15 w(r> w(r> w(r> w(r>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15 w{1) w(r> w(r> w(r> 其中, m) = e
Figure imgf000085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 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h
K
0 1 2 3
0-15 w(2) w(2 w(2) w(2) h
4 5 6 7
0-15 w2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12 13 14 15
0-15 w(2) w(2) w(2) w(2> 表 B2
h
0 1 2 3
0-15 w{2)。 w{2) w{2) w2)
4 5 6 7
0-15 w(2 w2 w{2) w{2)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h
K
12 13 14 15 0-15 #(2) (2) (2) #(2) 其 中 w2) W 2)
Figure imgf000086_0001
w(> =— e 1 m、 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接收的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086_0002
其中, w 1表示由矩阵 w„ -2½„ / ½„的列集合 }构成的矩阵, I 为
4x4的单位阵。 应理解, 基站侧描述的基站与用户设备的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用 户设备侧的参考图 3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 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而不 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可以避免下采样 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强用户体验。
上文中结合图 1至图 6, 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 编码矩阵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图 7至图 18,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 户设备和基站。
图 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1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7所 示, 该用户设备 100包括:
确定模块 110,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 110还用 于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 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确定模块 110还用于确定用 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该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 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 120, 用于向基站发送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用于指示该第一 预编码矩阵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87_0001
« = 0,1,.. ,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8, 10, 12, 14}或 { 1 , 3, 5 , 7,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 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 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15, 第 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 ^ ^ ,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的取值 范围为 1≤ L2≤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ί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Q≤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1 时,
W2 e - A
Figure imgf000088_0005
其中, Y e , a( ) = 2(i- ¾,当 ¥为 时, α( )为 α(1) , 当 ¥为 时, ε ·)为 α(2) ,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88_0001
Figure imgf000088_0006
γ,γ2 ¾ ), (¾ , ¾ ), (e3 , ¾ ), (e4 , e4 ), (e1 ,e2),(e2,e3), (el , e4 ), (e2 ,e4)};
Figure imgf000088_0002
W, Y,Y2 ),(£^),(64,
Υ,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 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 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Figure imgf000088_0003
Figure imgf000088_0007
j n,4i*a(i), ' = («mod4) + l, α{ί) = ,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1时, 该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088_0004
0 1 2 3 4 5 6 7
0-15 w(l> w(l> w(l) w(1> w(l> ff ¾+8,3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15 wr> w<x> w1 w<x> w(1) w ) vril+24,3 其中, (1)
Figure imgf000089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ί;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Β2确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089_0002
表 B2
0 1 2 3
0-15 w{2) w vyil {,2il ),l w{2) w{2) h
4 5 6 7
0-15 w(2) w(2) " +24,^+24,0 w ^¾( +22>4,^+24,1 8 9 10 11
0-15 w(2) w(2) w(2)
12 13 14 15
0-15 "i1 (+28),i1 +24,0 f ' i1 (+22)4,!1+8,0
」, v„ 1 e m、 m
Figure imgf000090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1时, 该 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 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I PM 一 I PMn I h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Figure imgf000091_0001
表 C2
I PM I PMI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I PMn PMIl I PMI2 ½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Figure imgf000092_0001
其中, /ΡΜί1表示该第一 ΡΜΙ, ΙΡΜ!2表示该第二 ΡΜΙ, 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110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1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并且用户设备 100中的各 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1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 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 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2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8所 示, 该用户设备 200包括:
确定模块 210,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 210还用 于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该码 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 本索引表示; 该确定模块 210还用于确定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应 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该联合编 码值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 220, 用于向基站发送该确定模块 210确定的该联合编码值,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lXw2 ' Wl ix 0 ], χη = \ !+8 L !+J, w ' w = 0,l,..,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 0 ,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釆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210确定的该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94_0003
其中, Y e , 6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为 α(2) ,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210确定的该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Υ2 Ί
w,
Figure imgf000094_0001
2
Ύ Y , ), ( , (e4, ),( , ),( , ),( , ),( ,<
Figure imgf000094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094_0004
其中, /^歷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 I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RI 0-3 1 x j
1 RI/PMIl
4-7 2 ( T Λ )
1 RI/PMIl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 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该第 PMI相应的该第 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 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2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并且用户设备 200中的各 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3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9所 示, 该用户设备 300包括:
确定模块 310,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确定模块 310还用 于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 码矩阵由第 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 I表示; 该确定模块 310还用于确定用 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其中,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 第二 PMI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 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发送模块 320, 用于向基站发送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的用于指示该第一 预编码矩阵的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ixW2
Figure imgf000096_0004
;1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 % ^ Y 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该秩为 2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 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集合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η对应的第一码本索 引,该第一码本索引 +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的该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96_0001
Figure imgf000096_0005
其中, Y e , 6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ο ·)为 α(2) ,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6;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的该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96_0002
γ,γ2 ,el),(e2,e2),(e3,e3),(e4,e4),(el,e2),(e2,e3),(el,e4),(e2,(
Figure imgf000096_0006
Y2 (e1,e1),(e2,e2),(e3,e3),(e4
Figure imgf000096_0003
Y,Y2
B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 l 2, 3, 4} ;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的该秩为 2时, 该 第二 PMI、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 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097_0002
其中, /fMi2表示该第二 PMI;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该确定模块 310确定的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097_0001
7 «7=[l (-l + j)/ 2 j d + )/V2f w7 m W7 {131/V2 W7 (134)/V3 W7 (1324)/2
8 "8 = [i -i i i]r W8 (124)/V3 W8 (1234)/2
9 «9 = [! - j -1 - jf w9 m 114)/ 2 234)/2
10 "10=[i i i - i]r ' 324)/2
11 "ii 1 J - 1 jf f W /f2 324)/2
12 «i2=[l "I -1 if 23)/V3 34)/2
13 ¾3=[l -i i - ιΓ 241/2
14 u14 = [l 1 -1 -if 131/ 2 Wf4 123'/V3 3214)/2
15 "i5=[l 1 1 if 12)/ 2 23)/V3 2341/2 其中, W„(sl表示由矩阵 W„ = /-2½A H/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4的单位阵。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3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并且用户设备 300中的各 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3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 10所示, 该基站 600包括:
接收模块 61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 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确定模块 620,用于在与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一
PMI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 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099_0001
« = 0,1,..,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 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 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15 , 第 二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 2≤L2-1,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L2的取值 范围为 1≤ ≤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ί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W, G
Figure imgf000099_0003
其中, Y e , α(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α(ζ·)为 α(2), 当 ¥为63时, ε ·)为 α(3) , 当 ¥为64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099_0002
—Υ2」 -jY2
,e1),(e2,e2),( 3,e3),( 4,e4),(e1,e2),( 2,e3),(e1,e4),(e2,e4 Y2— 1 1
w Y: Y2 Y: Y2 1 Y2
ίΥ,,Υ,
'B Y2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Figure imgf000100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 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 一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U1
Figure imgf000100_0002
Figure imgf000100_0004
0d4) + l a(i) = q^-V) ,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1时,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100_0005
其中, (1)
Figure imgf000100_0003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 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K
0 1 2 3
0-15 w H2> w y 42) w2)
Figure imgf000101_0001
表 B2
Figure imgf000101_0003
其 中 w2)
Figure imgf000101_0002
w2 =— 1 e 1 ejnkl2 , m 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1时, 该 第一 PMI、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 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102_0001
表 C2
I PMI I PMI2 h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Figure imgf000103_0002
表 C4
Figure imgf000103_0001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该第一 PMI, /PM,2表示该第二 PMI, ί;表示该第一码本 索引; 2表示该第二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610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ΡΜΙ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ΡΜΙ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6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的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并且基站 6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 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4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筒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 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 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 11所示, 该基站 700包括:
接收模块 71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确定模块 720, 用于根据该接收模块 710接收的该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 编码值与秩和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 示传输层数的秩,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 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05_0001
Figure imgf000105_0004
w = 0,l,..,15,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第一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15 , 第 二码本索引 的取值范围为 0≤ 2≤L2-1 , 其中, 为正整数, 例如 L2的取值 范围为 1≤ ≤ 15 , 即第二码本索引 ί2的取值范围例如为 0≤ 2≤ 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720确定该秩为 1 时, W2 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05_0002
Figure imgf000105_0005
其中, Y e , α(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α(ζ·)为 α(2) , 当 ¥为63时, ε ·)为 α(3) , 当 ¥为64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确定模块 720确定该秩为 2时, W2 满足等
W,
Figure imgf000105_0003
—Υ2」 -jY2
,e1),(e2,e2),( 3,e3),( 4,e4),(e1,e2),( 2,e3),(e1,e4),(e2,e4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ίΥ,,Υ,
'B Y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1,e3),( 2,e4),(e3,e1),(e4,
Figure imgf000106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106_0002
其中, /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 码本索弓 I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106_0003
表示该联合编码值; RI表示该秩; 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Α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该第 PMI相应的该第 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 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7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的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并且基站 7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 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5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图 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 12所示, 该基站 800包括:
接收模块 81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第 一码本索引和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确定模块 820,用于在与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第二 PMI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确定第一预编码 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 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xW2Wl = Χ" 0 ], Χ„ =\ !+8 L ], = 32
L 0 xj L ΐι ¾ 」
Μ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其中, 在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 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1。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
2, 3 , 4, 5, 6, 7}。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08_0001
Figure imgf000108_0004
其中, Υ e α( ) = 2"·-,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1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A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08_0002
Figure imgf000108_0005
γ γ ),( , ),( ),( ),( ),( ),
Figure imgf000108_0003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该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素 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在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秩为 2时, 该 第二 PMI、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 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108_0006
表 F2
I PMI2 K
0-7 PMI2
0-3
8-15 2χ 2 +8 其中, /ΡΜί2表示该第二 PMI; ί;表示该第一码本索引; 4表示该第二码本 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该接收模块 810接收的该秩为 3或 4时, 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109_0001
其中, Wsl表示由矩阵 W„ = / -2WA H/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8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的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并且基站 8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 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6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另外, 本文中术语 "系统" 和 "网络,, 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 本文 中术语 "和 /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可以存在三种 关系, 例如, A和 /或 B,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和 B, 单独存 在 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 "或" 的关系。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与 A相应的 B"表示 B与 A相关联, 根 据 A可以确定 B。 但还应理解 , 根据 A确定 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 A确定 B, 还可以根据 A和 /或其它信息确定 B。
如图 1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1000, 该网络设备 1000包括处理器 1100、 存储器 1200、 总线系统 1300和发送器 1400。 其中, 处理器 1100、 存储器 1200和发送器 1400通过总线系统 1300相连, 该存储 器 1200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1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1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发送器 1400发送信号。 其中, 该处理器 1100用于: 确定用于指示传 输层数的秩;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 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用于指示该第 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该第一 PMI与该第 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 关系; 该发送器 1400用于: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该第 一 PMI和该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ixW2
Figure imgf000111_0001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8, 10, 12, 14}或 { 1 , 3, 5 , 7,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 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 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 1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简称为 "CPU" ), 该处理器 110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专用集成电路( ASIC )、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PGA )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 分立硬件組件等。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 1200 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向处理器
1100提供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 120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 存储器。 例如, 存储器 120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 130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 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 控制总 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 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 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 线系统 1300。
在实现过程中, 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 1100 中的硬件的集 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 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 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 组合执行完成。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 闪存、 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 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 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 中。 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 1200, 处理器 1100读取存储器 1200中的信息, 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避免重复, 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 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 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 其 巾 U1 U2
Figure imgf000112_0001
A 十 , ? = /""」*α(,·), / = (nmod4) + l , a(i) = , A为常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 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 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 B1或 B2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L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 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1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 n的 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1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以及用户设备 100, 并 且用户设备 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1中 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 情况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 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如图 1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2000, 该网络设备 2000包括处理器 2100、 存储器 2200、 总线系统 2300和发送器 2400。 其中, 处理器 2100、 存储器 2200和发送器 2400通过总线系统 2300相连, 该存储 器 2200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2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2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发送器 2400发送信号。 其中, 该处理器 2100用于: 确定用于指示传 输层数的秩; 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的值,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 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应的联合编码 值, 其中, 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该联合编码值与该第 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该发送器 1400用于: 向基站发送该联合编 码值,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13_0001
Figure imgf000113_0002
η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且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猃。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2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2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 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表 D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 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表 E确定。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弓 I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2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以及用户设备 200, 并 且用户设备 2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2中 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如图 1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3000, 该网络设备 3000包括处理器 3100、 存储器 3200、 总线系统 3300和发送器 3400。 其中, 处理器 3100、 存储器 3200和发送器 3400通过总线系统 3300相连, 该存储 器 3200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3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3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发送器 3400发送信号。 其中, 该处理器 3100用于: 确定用于指示传 输层数的秩;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 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用于指示该第 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其中,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 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 该第二 PMI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 的真子集; 该发送器 1400用于: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的 第二 PMI,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lXw2, w, = ° 1 , X =\ !+8 L ] , w ,
;1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该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 在该处理器 3100 确定该秩为 2时,在由该第一码本索 I以及与该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 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ζ;。对应的第一预编码 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互斥, 其中, 该第 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一码本索引 it,。+s 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2, 3 , 4, 5, 6, 7}。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釆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3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3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3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L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3100确定该秩为 3或 4时, 与 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 编码矩阵; 或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表 G中码本索引 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3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用户设备, 以及用户设备 300, 并 且用户设备 3000 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32 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 重复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猃。
如图 1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6000, 该基站 6000包括 处理器 6100、 存储器 6200、 总线系统 6300和接收器 6400。 其中, 处理器 6100、 存储器 6200和接收器 6400通过总线系统 6300相连, 该存储器 6200 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6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6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 接收器 6400接收信号。 其中, 该接收器 6400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 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该处理 器 6100用于: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第一 PMI和该第二 PMI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 码本索引表示, 该第一 PMI 与该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 W满足等式:
W=WiXW2, Wj =
Figure imgf000116_0001
;i = 0,l,..,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0, 2, 4, 6, 8, 10, 12, 14}或 { 1 , 3, 5 , 7,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 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 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 与一个该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 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该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 个该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十
Figure imgf000116_0002
β = n/4j *a ( ), od4) + l , α( ) = 2('- , Α为常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 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码本 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 B1或 B2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第一 PML 该第二 PMI、 与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该第二 PMI 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6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 n的 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6, 7 }或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6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以及基站 600, 并且基站 6000 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4 中的方法的相应流 程,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能够在不改变反馈模式和反馈比特的情况 下, 指示更多的适用于均匀线阵天线的预编码矩阵, 并能够保证不影响应用 于双极化天线的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如图 1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7000, 该基站 7000包括 处理器 7100、 存储器 7200、 总线系统 7300和接收器 7400。 其中, 处理器 7100、 存储器 7200和接收器 7400通过总线系统 7300相连, 该存储器 7200 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7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7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 接收器 7400接收信号。 其中, 该接收器 7400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 合编码值; 该处理器 7100用于: 根据该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编码值与秩和 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 秩,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 该码本集合与该秩对应,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 二码本索引表示,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17_0001
24_ w = 0,l,..,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0, 2, 4, 6}、 { 1, 3, 5, 7 }、 {8, 10, 12, 14}或 {9, 11 , 13, 15 }。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7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7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该 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表 D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承载该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该 联合编码值与该秩和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表 E确定。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弓 I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7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以及基站 700, 并且基站 7000 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5 中的方法的相应流 程,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如图 1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8000, 该基站 8000包括 处理器 8100、 存储器 8200、 总线系统 8300和接收器 8400。 其中, 处理器 8100、 存储器 8200和接收器 8400通过总线系统 8300相连, 该存储器 8200 用于存储指令, 该处理器 8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 8200存储的指令, 以控制 接收器 8400接收信号。 其中, 该接收器 8400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 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第一码本索引和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该处理器 8100用于: 在与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该第二 PMI和该第一码本索 引,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 第二码本索引表示,该第二 PMI与该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 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 取值范围为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 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ixW2
Figure imgf000119_0001
« = 0,1,..,15 ,
一个该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该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
其中, 在接收器 8400接收的该秩为 2时, 在由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 该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第一 码本索引 ¾;。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¾;。+8对应的第二预编 码矩阵集合互斥, 其中, 该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 码本索引, 该第一码本索引 +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 2, 3, 4, 5 , 6, 7}。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8100确定该秩为 1时, W2满足 等式 (5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8100确定该秩为 2时, W2满足 等式 ( 6 ) 或等式 (7 )。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8100确定该秩为 2时, 该第二 PMI、 该第一码本索引以及该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该处理器 8100确定该秩为 3或 4时, 与 该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 编码矩阵; 或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表 G中码本索引 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确定该秩为 1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 UE确定该秩 为 2时, 该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应理解, 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编码值表示对秩和第一 PMI进行联合编码的值, 为了 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 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 地, 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与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 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具有关联关系, 包括: 该第二 PMI相应的该第二码 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由该第一 PMI相应的该第一码本索引的取值和 /或取值范 围唯一确定。
应理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8000可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基站, 以及基站 800, 并且基站 8000 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为了实现图 6 中的方法的相应流 程,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可以避免下采样后的预编码矩阵出现重复 的问题,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并增强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 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 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 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 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 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 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 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外,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 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 通信连接, 也可以是电的, 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 一个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 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 或者该技术方 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 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 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 分步驟。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 (ROM, Read- Only Memory ). 随机存耳又存储器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磔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盾。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 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在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 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和第二
PMI, 所述第一 PMI与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所述第一 PMI 和所述第二
PMI,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22_0001
Figure imgf000122_0003
η = 0,1,..,15 ,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122_0004
其中, Υ e , α(,·) = 2 - ¾,当 ¥为 时, α(,·)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 1, 2, 3, 4}; A为常数。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122_0002
'γ Y ,e1),(e2,e2),(e3,e3),(eA,e4),(e1,e2),(e2,e3),(el,e4),(e2,(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ίΥ,,Υ,
'B Y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Figure imgf000123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第一 PMI对 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所述预 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所述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中 U1
Figure imgf000123_0002
Figure imgf000123_0004
od4) + l a(i) = , A为常数。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123_0005
其中, (1)
Figure imgf000123_0003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K
0 1 2 3
0-15 w H2> w y 42) w2)
Figure imgf000124_0001
表 B2
Figure imgf000124_0003
其 中 w2)
Figure imgf000124_0002
w2 =— 1 e 1 m 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 述秩为 1时, 所述第一 PMI、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一 PMI相应的所述 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PMI相应的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125_0001
表 C2
I PM Zl一 ^PMIl +8 I PMI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Figure imgf000126_0001
表 C4
I PM I PMI2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所述第一 PMI, /PM2表示所述第二 PMI, ¾;表示所述第 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 述秩为 2时, 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4, 5 , 6, 7 }或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9、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确定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所 述码本集合与所述秩对应,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应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所述 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第一码本 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向基站发送所述联合编码值,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27_0001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且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 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Y Y,l,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28_0001
Figure imgf000128_0004
其中, α( ) = 2('·-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ε ·)为 α(2) , 当 ¥为63时, α(ζ·)为 α(3) , 当 ¥为 时, α(ζ·)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Υ2 Ί 丄「 % Υ2
W,
2」, -jY2
Figure imgf000128_0002
Y Y ,e),(e2,e2),(e3,e3),(e4,e4),(e1,e2),(e2,e3),(el,e4),(e2,(
Figure imgf000128_0003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 9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I RI PMil RI
0-7 1 I RliPMIl
8-15 2 j O
1 RI/PMIl ~° 其中, /W/PM„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13、 根据权利要求 9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E确定:
表 E
Figure imgf000129_0002
其中, /W/PM„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ί;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14、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在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 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 其中, 所述第二 ΡΜΙ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 一码本索引,所述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所 述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 ΡΜΙ,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29_0001
Figure imgf000129_0003
π = 0,1,..,15 ,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 2, 3 , 4, 5 , 6, 7, 8, 9, 10, 11 , 12, 13, 14, 15};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在由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ΡΜΙ的取 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引 ^。对应 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 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互 斥,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L。表示与取值为 a的 η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 +s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 0, 1, 2, 3, 4, 5, 6, 7}。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0_0001
Figure imgf000130_0004
其中, Y e , a( ) = 2(i- ¾,当 ¥为 时, α( )为 α(1), 当 ¥为 时, ε ·)为 α(2) ,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0_0002
Figure imgf000130_0005
γ,γ2 ¾ ), (¾ , ¾ ), (e3 , ¾ ), (e4 , e4 ), (e1 ,e2),(e2,e3), (el , e4 ), (e2 ,e4)};
Figure imgf000130_0003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至 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 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第二 PMI、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的 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表 F1
I PMI2 h h
0-7 x j
PM12
0-3
8-15 歷 2 + l 表 F2
I PMI2 0-7 9x j層 2
0-3
8-15 其中, /ΡΜί2表示所述第二 PMI;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 二码本索引。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至 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 所述秩为 3或 4时, 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Figure imgf000131_0001
其中, Wsl表示由矩阵 W„ = / -2WA H /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19、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在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所述第一 PMI和所述第二 PMI确 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 码本索引表示,所 PMI
^ Y述2第一 与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 第二 PMI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2_0001
« = 0,1,..,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W,
Figure imgf000132_0004
其中, Υ e , 6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ο ·)为 α(2) ,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21、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2_0005
Figure imgf000132_0002
ί VΥ 1' Υ 2 e ), (e2, e2 ), (e3, e3 ), (e4, e4 ), (e1, ),( , ), {ex, eA ), (e2
W, , ),(¾, ),( , ),( .
Figure imgf000132_0003
Y1'Y2) e {(^^3 ),(¾,¾ ),(¾,¾),(¾,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22、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第一 PMI 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所述 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所述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中
Figure imgf000133_0001
Figure imgf000133_0003
i' = ("mod4) + l , a(i) = , A为常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1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133_0004
其中,
Figure imgf000133_0002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24、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2 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定:
表 B1
0 1 2 3
0-15 w(1) w(2) w(2) w2)
K
4 5 6 7
0-15 w{2) w(1) wl2) wl2) h
8 9 10 11 0-15 w2) w2) w(2) w(2) h
12 13 14 15
0-15 w{2) wr;1,2i) w{2) 表 B2
Figure imgf000134_0003
Figure imgf000134_0001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25、 根据权利要求 19至 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 的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第一 PMI、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一 PMI相应的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PMI相应的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Figure imgf000134_000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I PM ― +8 I PMI2
0 8 0 0
0 8 1 2
1 9 0 4
1 9 1 6
2 10 0 8
2 10 1 10
3 11 0 12
3 11 1 14
4 12 0 1
4 12 1 3
5 13 0 5
5 13 1 7
6 14 0 9
6 14 1 11 7 15 0 13
7 15 1 15 表 C3
Figure imgf000136_0001
表 C4
I PM I PMIl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所述第一 PMI, /ΡΜί2表示所述第二 PMI, ¾;表示所述第 一码本索引; 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26、 根据权利要求 19至 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 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27、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根据所述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编码值与秩和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 应, 所述码本集合与所述秩对应,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 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7_0001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弓 1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 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Y 1 Y 1 Y 1 Y
a(i)Y 'A ja(i)Y 'Λ - (i)Y 'A -Mi)Y 其中, Y e Cf() = 2 - ¾,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ο ·)为 α(2), 当 ¥为 时, ε ·)为《(3), 当 ¥为 时, ο ·)为 α(4); 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29、 根据权利 ^ Y要2 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8_0001
Figure imgf000138_0004
Υ Υ
,Y2)e {(¾,¾)}
Figure imgf000138_0002
w Y1'Y2) e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30、 根据权利要求 27至 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138_0005
其中, /W/PM„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ί;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31、 根据权利要求 27至 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Ε确定:
Figure imgf000138_0003
Figure imgf000139_0001
其中, /¾/^„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32、 一种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第一码本索引和用于指 示传输层数的秩;
在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据所述第二 PMI 和所述第一码本索 引, 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 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 系,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所述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 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9_0002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中,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2时, 在由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 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集合互斥,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 索引,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ί;,。+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1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39_0003
其中, Y e , a( ) = 2(i- ¾,当 ¥为 时, α( )为 α(1), 当 ¥为 时, ε ·)为 α(2),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34、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2 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0_0001
( V γ γ e1 ), (e2 e2 (e3 e3 ), (e4 e4 (e1 , e2 ), (¾ , ¾ ), {ey eA ), (e2
Figure imgf000140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35、 根据权利要求 32至 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 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第二 PMI、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Figure imgf000140_0003
Figure imgf000140_0004
表 F2
Figure imgf000140_0005
其中, /ΡΜί2表示所述第二 PMI;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 二码本索引。
36、 根据权利要求 32至 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 的所述秩为 3或 4时, 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Figure imgf000141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W„ = / -2WA H /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4的单位阵。
37、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 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指 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所述第一 PMI与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 PMI与所述第二码 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 码矩阵的所述第一 PMI和所述第二 PMI,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2_0001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 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2_0002
Figure imgf000142_0006
其中, Y e , a() = 2(i- ¾,当 ¥为 时, α()为 α(1), 当 ¥为 时, ε ·)为 α(2), 当 ¥为 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39、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2_0007
Figure imgf000142_0003
Y,Y2)e{(e1,e1),(e2,e2),(e3,e3),(e4,e4),(e1,e2),(e2,e3),(el,e4),(e2,(
),(e3,e3),(e4,e4
Figure imgf000142_0004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40、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第一 PMI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 所述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所述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Figure imgf000142_0005
Figure imgf000142_0008
β = nl4i*a(i), · = (謹 od4) + l, α( ) = 2('- " , Α为常数。
41、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143_0002
其中,
Figure imgf000143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ζ·2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42、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B2确 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143_0003
表 B2 0 1 2 3
0-15 w(2) w(2) w(2) h
4 5 6 7
0-15 w】2 w{2) w{2)
8 9 10 11
0-15 "4 ,4 w{2) w{2) w{2)
K
12 13 14 15
0-15 (2) (2) (2) 其 中
Figure imgf000144_0001
(Pkvm.
2> =― 1 e ¾ = ejnkl2 , m、 m'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43、 根据权利要求 37至 4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第一 PMI、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 第一 PMI相应的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PMI相应的所述第二码 本索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一 I I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Figure imgf000145_0001
表 C3
I 一厶 I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Figure imgf000146_0001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所述第一 PMI, /ΡΜ2表示所述第二 PMI, 表示所述第 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44、 根据权利要求 37至 4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45、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 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的值, 所述码本集 合与所述秩对应,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弓 I和第二码 本索引表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本索引的值对 应的联合编码值, 其中,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所 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联合编码值,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7_0001
Figure imgf000147_0003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 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46、 根据权利要求 4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7_0002
Figure imgf000147_0004
其中, Y e , α(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α(ζ·)为 α(2) , 当 ¥为63时, ε ·)为 α(3) , 当 ¥为64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47、 根据权利要求 4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48_0001
Figure imgf000148_0003
γ γ e1 ), (e2 , e2 ), (e3 e3 ), (e4 e4 ), (e1,e2),(e2,e3), (el e4 ), (e2
Y v Yilll
W ,Y2)e {(¾,¾)}
Figure imgf000148_0004
Yi'Y2) e {(e1,e1),( 2,e2),( 3,e3),(e4.
Figure imgf000148_0002
W Yi'Y2) e {(e1,e3),(e2,e4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e{ l 2, 3, 4}; B为常数。
48、 根据权利要求 45至 4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承载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 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148_0005
其中, /w/PMil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49、 根据权利要求 45至 4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承载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 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Ε确定:
表 Ε
Figure imgf000148_0006
其中, IR1, 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50 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 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指 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其中,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且对于一个给定的第一码本索引, 所述第二 PMI 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码本 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发送模块,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编 码矩阵的第二 PMI,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W=WixW2, W
Figure imgf000149_0002
Figure imgf000149_0001
/ί = 0,1,·.,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秩为 2时, 在由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 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第一码 本索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la+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 矩阵集合互斥,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 码本索引,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¾;。+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 引, ae { 0, 1, 2, 3, 4, 5, 6, 7}。
51、 根据权利要求 5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W, e
Figure imgf000149_0003
其中, Υε{, „4}, α(0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时, ε ·)为 α(2) ,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 1, 2, 3, 4}; A为常数。
52、 根据权利要求 5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 w,
Figure imgf000150_0001
Y ,Y e1 ), (¾ , e2 ), (e3 , e3 ), (e4, e4 ), (e1 , ), ( , ), (e1 , e4 ), (e2 , χ,γ2 G ( ,
Figure imgf000150_0002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53、 根据权利要求 50至 5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秩为 2时 , 所述第二 PMI、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 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表 F1
Figure imgf000150_0003
表 F2
Figure imgf000150_0004
其中, /ΡΜί2表示所述第二 PMI;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 二码本索引。
54、 根据权利要求 50至 5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秩为 3或 4时, 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 编码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Figure imgf000151_0001
其中, W„isl表示由矩阵 W„ = / -2MA H /M „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4x 4的单位阵。
55、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以及第一 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第二 PMI;
确定模块, 用于在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 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 PMI和所述第二 PMI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 第一 PMI与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 PMI与所述第 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7'2π/32
Figure imgf000151_0002
^ = 0,1,.., 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8, 10, 12, 14}或 {1, 3, 5, 7, 9, 11, 13, 15}。
56、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2_0001
Figure imgf000152_0004
其中, Υ e , α(0 = 2— ",当 ¥为 时, 为 α(1), 当 Υ为 e2时, ct(0为 α(2) , 当 ¥为63时, α()为 α(3) , 当 Υ为 e4时,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57、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2_0002
Figure imgf000152_0005
γ,γ2 , el ), (e , e2 ), (e3, e3 ), {e4, e4 ), (e1 ,e2 ),(¾,¾), (el, e4 ), (e2
Figure imgf000152_0003
其中, e;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58、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第一 PMI 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预编码矩阵 U1和 U2,所述 预编码矩阵 U1和 U2由一个所述第二码本索引指示, 其 中 Ul = - U2 = - A βν A
Figure imgf000152_0006
β " mod 4) + 1 , α{ί) = '— ", Α为常数。
59、 根据权利要求 5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A确定: 表 A
Figure imgf000153_0002
其中, (1)
Figure imgf000153_0001
m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60、 根据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由表 B1或 Β2确定: 表 B1
Figure imgf000153_0003
表 B2
0 1 2 3
0-15 w(1) !; +8,^ +8,0 w(2)
Figure imgf000154_0001
wi2) =― lnmjO. ΪΊππιΊΎΙ
vm = l^ 」, vm, = L丄 eJ-― ' 」, <pk ej"kl2 , m、 m' ^
和 k为非负整数;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61、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6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为 1时, 所述第一 PMI、 所述第二 PMI、 与所述第一 PMI相应的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PMI相应的所述第二码本索 引由表 Cl、 C2、 C3或 C4确定:
表 CI
I PM ― I PMIl I PMIl
0 0 0 0
0 0 1 2
1 1 0 4
1 1 1 6
2 2 0 8
2 2 1 10
3 3 0 12
3 3 1 14
4 4 0 1
4 4 1 3
5 5 0 5 5 5 1 7
6 6 0 9
6 6 1 11
7 7 0 13
7 7 1 15 表 C2
Figure imgf000155_0001
表 C3
I PM FMIl I PMI2
0 0 0 0
0 0 1 2
1 2 0 8
1 2 1 10 2 4 0 1
2 4 1 3
3 6 0 9
3 6 1 11
4 8 0 0
4 8 1 2
5 10 0 8
5 10 1 10
6 12 0 1
6 12 1 3
7 14 0 9
7 14 1 11 表 C4
I PM I PMI2
0 1 0 4
0 1 1 6
1 3 0 12
1 3 1 14
2 5 0 5
2 5 1 7
3 7 0 13
3 7 1 15
4 9 0 4
4 9 1 6
5 11 0 12
5 11 1 14
6 13 0 5
6 13 1 7
7 15 0 13
7 15 1 15 其中, /ΡΜί1表示所述第一 PMI, /PM2表示所述第二 PMI, ¾;表示所述第 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
62、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6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或 {8, 9, 10, 11, 12, 13, 14, 15}。
63、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联合编码值;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联合编码值以及联合编码 值与秩和第一码本索引的对应关系, 确定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以及用于指示传 输层数的秩,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的值与码本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对 应, 所述码本集合与所述秩对应,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 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示,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7_0001
Figure imgf000157_0003
w = 0,l,..,15,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弓 I对应于 n的一个取值,且所述 n的取值范围为集 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2, 4, 6}、 {1, 3, 5, 7}、 {8, 10, 12, 14}或 {9, 11, 13, 15}。
64、 根据权利要求 6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 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7_0002
Figure imgf000157_0004
其中, Y e , α( )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 当 Υ为 e2时, α(ζ·)为 α(2) , 当 ¥为63时, ε ·)为 α(3) , 当 ¥为64时, ο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e;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65、 根据权利要求 6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 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7_0005
¾ ), (¾ , e2 ), (e3, e3 ), (e4, e4 ), (e1 ,e2),(e2,e3), {ey, e4 ), (e2, e4: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 ίΥ,,Υ,
'B Y 'B Y2 'B -Y2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1,e3),( 2,e4),(e3,e1),(e4,
Figure imgf000158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66、 根据权利要求 63至 6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4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D确定:
表 D
Figure imgf000158_0002
其中, /¾/;¾1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67、 根据权利要求 63至 6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承载 所述联合编码值的比特数为 3个时, 所述联合编码值与所述秩和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的对应关系由下列表 Ε确定:
表 Ε
Figure imgf000158_0003
其中, /¾/1表示所述联合编码值; RI表示所述秩; ¾;表示所述第一码 本索引。
68、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 第一码 本索引和用于指示传输层数的秩;
确定模块, 用于在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中, 根 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二 ΡΜΙ和所述第一码本索引,确定第一预编码 矩阵,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表 示, 所述第二 PMI与所述第二码本索引具有第一对应关系,且对于一个给定 的第一码本索引,所述第二 PMI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弓 I的取值范围 为所述第二码本索引的取值范围的真子集,
其中, 所述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矩阵 W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9_0001
w = 0,l,..,15 ,
一个所述第一码本索引对应于 η的一个取值, 所述 η的取值范围为集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中, 在接收的所述秩为 2时, 在由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与所述第二 ΡΜΙ的取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码本索引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 第一码本索 引 。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与第一码本索引 !;,。+8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集合互斥,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与取值为 a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 索引,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8表示与取值为 a+8的 n对应的第一码本索引, ae{ 0, 1, 2, 3, 4, 5, 6, 7}。
69、 根据权利要求 6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述秩为 1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9_0002
其中, Υε{, „4}, α(0 = 2 -,当 ¥为 时, ο ·)为 α(1), 当 Υ为 时, ct( )为 α(2), 当 ¥为63时, 为 α(3) , 当 ¥为 时, α( )为 α(4); e,表示维度 为 4x1的列向量,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其余元素均为 0,并且 i e{ 1, 2, 3, 4}; A为常数。
70、 根据权利要求 6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的所述秩为 2时, W2满足等式:
Figure imgf000159_0003
(Y1,Y2) e {(e1,e1),(e2,e2),(e3,e3),(e4,e4),(e1,e2),(e2,e3), (6^6^,(62^ w Y2— 1 Y: Y2 1 Y: Y2 1 Y2
ίΥ,,Υ,
'B Y 'B Y2 'B -Y2
w Χ,Υ2) e {(¾,¾), (e2,e2),(e3,e3),(e4,e4;
1,e3),( 2,e4),(e3,e1),(e4,
Figure imgf000160_0001
其中, 表示维度为 4x1的列向量, 所述 中的第 i个元素为 1, 其余元 素均为 0, 并且 i 2, 3, 4}; B为常数。
71、 根据权利要求 68至 7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为 2时, 所述第二 PMI、 所述第一码本索引以及所述 第二码本索引的相互关系由表 F1或 F2确定:
Figure imgf000160_0002
Figure imgf000160_0003
表 F2
Figure imgf000160_0004
其中, /ΡΜί2表示所述第二 ΡΜΙ; 表示所述第一码本索引; 表示所述第 二码本索引。
72、 根据权利要求 68至 7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秩为 3或 4时, 与所述秩对应的码本集合包括的预编码 矩阵为: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0-3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4-7的 4个预编码矩阵; 或
表 G中码本索引为 12-15的 4个预编码矩阵,
表 G
码本 JJ RI
n
索引 1 2 3 4
0 «o=[l -1 -1 - 1]Γ W0 (14,/ 2 W0 (124)/V3 0 (12341/2
Figure imgf000161_0001
其中, wsl表示由矩阵 w„ = /-2WA M w„的列集合 w构成的矩阵, I 为 x4的单位阵。
PCT/CN2013/076735 2013-06-04 2013-06-04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419447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886384.0A EP2985942B1 (en) 2013-06-04 2013-06-04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four-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MX2015016226A MX350673B (es) 2013-06-04 2013-06-04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de cuatro antenas, equip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BR112015029739-0A BR112015029739B1 (pt) 2013-06-04 2013-06-04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matriz de pré-codificação de 4 antenas,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base
CN201380001850.7A CN104521165B (zh) 2013-06-04 2013-06-04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0157034509A KR101762526B1 (ko) 2013-06-04 2013-06-04 4-안테나 프리코딩 행렬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PCT/CN2013/076735 WO2014194479A1 (zh) 2013-06-04 2013-06-04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17167095.3A EP3264627B1 (en) 2013-06-04 2013-06-04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4-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RU2015155888A RU2615680C1 (ru) 2013-06-04 2013-06-04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матрицы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для 4 антенн,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KR1020177015559A KR101806091B1 (ko) 2013-06-04 2013-06-04 4-안테나 프리코딩 행렬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JP2016517109A JP6235704B2 (ja) 2013-06-04 2013-06-04 4アンテナ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マトリックス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ARP140102184A AR096523A1 (es) 2013-06-04 2014-06-04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de 4 antenas, un equipo de usuario y una estación de base
ARP140102185A AR096524A1 (es) 2013-06-04 2014-06-04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de 4 antenas, un equipo de usuario y una estación de base
US14/960,100 US9531460B2 (en) 2013-06-04 2015-12-04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4-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5/371,840 US9843366B1 (en) 2013-06-04 2016-12-07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4-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6735 WO2014194479A1 (zh) 2013-06-04 2013-06-04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4/960,100 Continuation US9531460B2 (en) 2013-06-04 2015-12-04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4-antenna precoding matrix,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94479A1 true WO2014194479A1 (zh) 2014-12-11

Family

ID=5200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3/076735 WO2014194479A1 (zh) 2013-06-04 2013-06-04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531460B2 (zh)
EP (2) EP3264627B1 (zh)
JP (1) JP6235704B2 (zh)
KR (2) KR101762526B1 (zh)
CN (1) CN104521165B (zh)
AR (2) AR096524A1 (zh)
BR (1) BR112015029739B1 (zh)
MX (1) MX350673B (zh)
RU (1) RU2615680C1 (zh)
WO (1) WO20141944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09486A1 (en) * 2015-12-29 2018-10-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47705A1 (zh) * 2017-09-11 2019-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85852B1 (ko) * 2013-12-17 2021-08-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차원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CN104202276B (zh) * 2014-07-16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量化反馈、数据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9680535B2 (en) * 2015-01-16 2017-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FD-MIMO
US20190036574A1 (en) * 2016-04-01 2019-01-31 Intel IP Corporation Csi feedback for open loop fd-mimo transmission
US10389426B2 (en) * 2017-04-25 2019-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er rank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391436B (zh) 2017-08-12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子集限制的方法和传输装置
JP7135073B2 (ja) * 2017-09-07 2022-09-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コードブックに基づいて上向きリンク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CN111357208B (zh) 2017-11-17 2022-05-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可变相干自适应天线阵列
WO2019144418A1 (zh) 2018-01-29 2019-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方法、通信装置及介质
US11381346B2 (en) * 2019-04-02 2022-07-05 Intel Corporation Prioritization of services for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systems
US11139870B2 (en) 2019-04-29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EP3963737A1 (en) 2019-04-29 2022-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US11012129B2 (en) 2019-04-29 2021-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US10986509B1 (en) * 2020-05-14 2021-04-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lacement of antennas for fifth generatio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11757500B2 (en) * 2020-12-04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tion of spatial multiplexing mode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208A (zh) * 2009-06-24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CN101924611A (zh) * 2009-08-20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LTE-Advanced系统的八天线码本设计方法
CN101931512A (zh) * 2010-04-3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013953A (zh) * 2010-08-16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基站及lte-a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0771B2 (en) * 2007-02-06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yclic delay diversity and preco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509710B2 (en) 2007-02-06 2013-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transmission wi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yclic delays
US8179775B2 (en) * 2007-08-14 2012-05-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oding matrix feedback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US8160177B2 (en) * 2007-06-25 2012-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 methods with delay diversity and space-frequency diversity
WO2009061664A2 (en) * 2007-11-09 2009-05-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k overriding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KR101328961B1 (ko) * 2008-03-14 2013-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개루프 공간 다중화 모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101056614B1 (ko) * 2008-07-30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01631004B (zh) 2009-08-10 2014-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及预编码码本的构造方法
KR20110109992A (ko) * 2010-03-29 2011-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71707B1 (ko) * 2010-04-02 2018-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피드백 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1137595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antized feedback rate adap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17365B (zh) * 2010-08-16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35054B (zh) * 2010-08-26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方法和系统
EP2612458B1 (en) * 2010-09-01 2018-02-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Joint coding method based on binary tree and coder
CN102404084B (zh) * 2010-09-16 2014-06-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KR101752824B1 (ko) * 2010-09-29 2017-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9119101B2 (en) * 2010-12-17 2015-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iodic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2093742A1 (en) * 2011-01-04 2012-07-12 Pantech Co.,Lt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method thereo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38687B (zh) * 2011-08-15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088323B2 (en) * 2013-01-09 2015-07-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hannel state
RU2015135502A (ru) 2013-01-24 2017-03-02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услуг и относящееся к н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143212B2 (en) 2013-02-25 2015-09-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CSI feedback on PUCCH for 4Tx MIMO
US20140301492A1 (en) * 2013-03-08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5144607B (zh) * 2013-04-29 2018-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208A (zh) * 2009-06-24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CN101924611A (zh) * 2009-08-20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LTE-Advanced系统的八天线码本设计方法
CN101931512A (zh) * 2010-04-3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013953A (zh) * 2010-08-16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基站及lte-a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985942A4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09486A1 (en) * 2015-12-29 2018-10-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05603B2 (en) * 2015-12-29 2019-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47705A1 (zh) * 2017-09-11 2019-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9495149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9495149B (zh) * 2017-09-1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US11211980B2 (en) 2017-09-11 2021-1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4627B1 (en) 2019-11-06
CN104521165A (zh) 2015-04-15
JP6235704B2 (ja) 2017-11-22
BR112015029739A2 (pt) 2017-07-25
AR096523A1 (es) 2016-01-13
EP2985942B1 (en) 2017-08-09
KR20160010489A (ko) 2016-01-27
KR101762526B1 (ko) 2017-07-27
EP2985942A4 (en) 2016-05-11
EP2985942A1 (en) 2016-02-17
EP3264627A1 (en) 2018-01-03
US20160087701A1 (en) 2016-03-24
US20170338868A1 (en) 2017-11-23
JP2016526353A (ja) 2016-09-01
AR096524A1 (es) 2016-01-13
US9531460B2 (en) 2016-12-27
RU2615680C1 (ru) 2017-04-06
KR101806091B1 (ko) 2017-12-06
CN104521165B (zh) 2018-05-18
MX2015016226A (es) 2016-03-01
MX350673B (es) 2017-09-13
BR112015029739B1 (pt) 2022-08-23
US9843366B1 (en) 2017-12-12
KR20170069296A (ko)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94479A1 (zh)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6386146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行列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受信端、および送信端
US11863251B2 (en) Multi-beam CSI reporting
ES2937399T3 (es) Libros de códigos multi-haz con sobrecarga adicionalmente optimizada
WO2018028310A1 (zh) 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391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WO2019019839A1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89823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6082446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2142912A1 (zh) 一种码本的生成、信息的发送、反馈方法及设备
WO2019019838A1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41102A1 (zh)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196589A1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756422A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JP6541190B2 (ja) 4アンテナ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マトリックス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38863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8863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8863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MX/A/2015/0162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MX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570345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Ref document number: 20165171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50297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IDP002015087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ID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51558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RU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50297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