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687B -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8687B
CN102938687B CN201110233078.4A CN201110233078A CN102938687B CN 102938687 B CN102938687 B CN 102938687B CN 201110233078 A CN201110233078 A CN 201110233078A CN 102938687 B CN102938687 B CN 102938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atrix
index number
composition
matrix composition
code boo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3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8687A (zh
Inventor
吴强
孙卫军
高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330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0148 priority patent/WO20130235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8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8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所述预编码信息发送发放包括: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预先对不同类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划分为预编码矩阵集合,因此可以将选择的包含多个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信息发送到终端,以使终端可以根据多个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预编码,提高上行预编码性能。

Description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LET(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为了降低上行发送信号的CM(Cubic Metric,立方测度)特性,通常使用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作为多址方式。在LTE的高级演进LTE-A中,上行沿用SC-FDMA作为多址方式,并且最多可以支持四根天线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
现有技术中,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共享物理信道)进行上行MIMO信号发送时,需要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预编码处理就是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在发送端对发送的信号做一个预先的处理,以方便接收机进行信号检测。现有采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处理方法需要预先存储一个码本(即预编码矩阵的集合),基站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以某种准则选择最好的预编码矩阵,通过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将预编码矩阵的PMI(Precoding Matrix Index,预编码向量索引编号)反馈给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根据PMI获取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处理。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基站仅通过DCI传输一个预编码矩阵的PMI,而由于终端在发送数据时与基站发送DCI有一定的时延,导致高速传输时,UE通过该DCI指示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数据发送时信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预编码难以与实际的信道质量进行匹配,造成预编码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以解决现有仅根据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导致预编码性能不高 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一种上行预编码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所述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一种基站,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所述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预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且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将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终端使用所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预先对不同类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划分为预编码矩阵集合,因此可以将选择的包含多个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信息发送到终端,以使终端可以根据多个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预编码,提高上行预编码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终端发送数据与基站上传预编码矩阵集合信息有一定时延时,即使信道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终端并非根据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而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预编码,因此可以使得预编码效果与实际的信道质量更比配,由此提高预编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为终端的PUSCH上行信号发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四天线三种不同天线编号的类型示意图;
图3B为使用本申请预编码信息发送实施例的一个LTE上行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使用本申请预编码信息发送实施例的另一个LTE上行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上行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基站的实施例框图;
图6为本申请终端的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在对本申请预编码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首先对终端的上行发射过程,以及不同数目的天线对应的码本进行介绍。
参见图1,为终端的PUSCH上行信号发送结构示意图:假设上行进行两个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的传输,分别为TB1和TB2,上述这两个TB分别经过CW(Codeword,码字)映射后,获得CW1和CW2,上述两个CW经过独立的信道编码、加扰、调制后,将两个CW映射到不同的层,每层的数据经过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变换后在频域进行预编码,将预编码之后的数据经过资源映射分别分配到相应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或子载波上,然后经过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变换,通过多天线发射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在于基站对预编码矩阵进行选择,以及终端通过基站选择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终端在进行信号发射时,可以采用两天线或四天线。其中,两天线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如下表1所示:
表1
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秩1码本如下表2所示:
表2
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秩2码本如下表3所示:
表3
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秩3码本如下表4所示:
表4
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秩4码本如下表5所示:
表5
上述表1至表5中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每一行对应一根发送天线,每一列对应一层。如下,结合上述码本描述本申请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
参见图2,为本申请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步骤201: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其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是预先划分好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的,基站可以对终端上报的上行信息进行测量获得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 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或者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 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 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步骤202:将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具体的,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优选的,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其中,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 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上面给出了基站侧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流程,从整体上描述了基站选择上行预编码集合并发送的过程,下面结合几个应用实例对该过程进行描述。
在UE端,如果UE是多天线,UE的天线一般配成双极化天线。以4天线为例,一共有三种不同的天线编号的类型,如图3A所示。其中在天线编号类型(a)中,天线1和天线2同为正45°极化,天线3和天线4同为负45°极化);在天线编号类型(b)中,天线1和天线3同为正45°极化,天线2和天线4同为负45°极化;在天线编号类型(c)中,天线1和天线4同为正45°极化,天线2和天线3同为负45°极化。当终端进行上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时,比如四天线秩2传输时,一般同极化的两根天线发送一层数据。比如正45°极化的两根天线发送第一层数据,负45°极化的两根天线发送第二层数据。
下面以UE采用四天线秩3传输为例,描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在基站侧进行预编码信息选择的过程:
在一个集合划分实施例中:
四天线秩3码本如前表4所示,根据天线类型将该秩3码本预先划分为三个集合,其中第一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第二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第三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
假设使用本申请预编码信息发送实施例的一个LTE上行子帧的结构如图3B所示,该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传输7个符号(可以定义为SC-FDMA符号),其中有一个导频符号。从符号1开始,为该子帧内的符号分配的预编码矩阵从V1开始,每四个符号使用一组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即符号1使用预编码矩阵V1进行预编码,符号2使用预编码矩阵V2进行预编码,符号3使用预编码矩阵V3进行预编码,符号4使用预编码矩阵V4进行预编码,符号5使用预编码矩阵V1进行预编码,符号6使用预编码矩阵V2进行预编码,依此类推,直至符号12使用预编码矩阵V4进行预编码。对于表4中的第一个集合,则V1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的预编码矩阵,V2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的预编码矩阵,V3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0的预编码矩阵,V4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1的预编码矩阵;第二个集合和第三个集合的对应关系与第一个集合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基站在得到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后,根据该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分别计算该第一个集合、第二个集合、第三个集合可以传输数据的比特数,从中选择一个数据比特数最大的集合,作为从该秩3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以计算第一个集合可以传输数据的比特数为例,由于是四天线秩3传输,因此UE侧每次传输两个码字,其中第一个码字占用第一层(对应于秩3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第一列),第二个码字占用第二层和第三层(对应于秩3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则对于图3B中的符号1,可以根据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以及对应的预编码矩阵V1计算得到符号1在各个层的信噪比,同理可以得到每个符号在各个层的信噪比;然后,通过现有的EESM(Exponential effective SNR mapping,幂指数等效信噪比映射)或MI(Mutual Information,互信息)映射方法,得到所传输的两个码字的等效SNR(Signal to Noise,信噪比);根据等效SNR查找保存了SNR与传输比特数对应关系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机制)表,将两个码字传输的比特数进行相加,即可得到应用第一个集合可以传输数据的比特数。同理,可以计算得到应用第二个集合和第三个集合可以传输数据的比特数。
基站在计算每个符号在各个层的信噪比时,假设当前选择计算的是四天 线秩3码本中的第一个集合。由于是秩3传输,因此所传输的两个码字中,第一个码字占第一层(对应预编码矩阵中的第一列),第二个码字占第二层和第三层(对应预编码矩阵中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则在频域,对分配给终端的子载波(sub-carrier)而言,对任意一个SC-FDMA符号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y = HV s ~ + n
上式中,y为在这个SC-FDMA符号上,这个子载波上收到的信号,H为基站得到的在这个SC-FDMA符号上,这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信息,V为这个SC-FDMA符号上,这个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列向量,n为这个SC-FDMA符号上,这个子载波上的干扰加噪声。则根据上式中的H、V、n,基站根据使用的接收机的类型,得到这个SC-FDMA符号上,这个子载波上每一层的信噪比(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的比)。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在每个SC-FDMA符号,分配给UE的每个子载波的每一层的信噪比;由于上述信噪比的计算在频域,得到的信噪比是在图1中所示的DFT之后,而调制符号的信噪比在图1中的DFT之前,因此还需要根据DFT变换,将每个SC-FDMA符号上分配给UE的各个子载波上的每个层的信噪比换算到每一层DFT之前的各个调制符号的信噪比上,由此最终得到各个SC-FDMA符号上每层每个调制符号的信噪比。
上面以四天线秩3为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四天线其它码本的集合划分和选择进行描述,其中重点描述与四天线秩3不同之处。
如前表2所示的四天线秩1码本,一种集合划分方式为:根据天线类型将该秩1码本预先划分为二个集合,其中第一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第二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另一种集合划分方式为:根据天线类型将该秩1码本预先划分为三个集合,其中第一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第二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第三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
如前表3所示的四天线秩2码本,根据天线类型将该秩2码本预先划分为三个集合,其中第一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第二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第三个集合包括预编码索引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
仍然假设LET上行子帧的结构如图3B所示,且从符号1开始,为该子帧内的符号分配的预编码矩阵从V1开始,每四个符号使用一组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当选择每个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传输数据比特数的计算时,如果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数不像秩3码本中的集合一样正好具有四个预编码矩阵,则需要先从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四个预编码矩阵,用来计算传输数据的比特数。以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划分的集合为例,其第一个集合中包含了8个预编码矩阵,当需要从中选择四个预编码矩阵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按照预先设置的规则顺序选择该集合中预编码矩阵索引从0开始的四个预编码矩阵;
第二种方式:计算该集合中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弦距(chordal distance),选择这4个预编码矩阵,使在所有的选择中,这4个预编码矩阵的最小弦矩(chordal distance)最大,假设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用ui,uj表示,则弦距计算公式为:
d ( u i , u j ) = 1 2 | | u i u i H - u j u j H | | F .
综上所述,当一个集合的预编码矩阵数目为n,而在此集合中,需要k个作为信道独立预编码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按照预先设置的规则,在n个预编码矩阵选出k个作为预编码矩阵。比如在此集合中顺序选择k个该集合中预编码矩阵,即在此集合中选择前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比如n=8,k=3,在某个秩下,一个集合的预编码矩阵中的索引值为5-12,则在这个集合中,使用预编码矩阵索引值为5,6,7的预编码矩阵。
第二种方式:计算该集合中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弦距(chordal distance),在这个集合中,选择k个预编码矩阵,使在所有的选择中,这k个预编码矩阵的最小弦矩最大。
另一种可能的LET上行子帧的结构如图3C所示,与图3B不同在于,从符号1开始,为该子帧内的符号分配的预编码矩阵从V1开始,每六个符号使用一组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即符号1使用预编码矩阵V1进行预编码,符号2使用预编码矩阵V2进行预编码,符号3使用预编码矩阵V3进行预编码,符号4使用预编码矩阵V4进行预编码,符号5使用预编码矩阵V5进行预编码,符号6使用预编码矩阵V6进行预编码,依此类推,直至符号12使用预编码矩阵V6进行预编码。
对于四天线秩2码本,第一个集合中包含八个预编码矩阵,则假设选择索引为0至5的预编码矩阵,则V1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的预编码矩阵,V2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的预编码矩阵,V3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2的预编码矩阵,V4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3的预编码矩阵,V5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4的预编码矩阵,V6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5的预编码矩阵;由于第二个集合仅包含四个预编码矩阵,则对于第二个集合来说,则可以分配V1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8的预编码矩阵,V2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9的预编码矩阵,V3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0的预编码矩阵,V4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1的预编码矩阵,而V5可以重复利用该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8的预编码矩阵,V6同理为预编码矩阵索引为9的预编码矩阵;第三个集合与第二个集合类似,不再赘述。由此可知,当对子帧中符号进行预编码矩阵分配时,如果所分配的每一组预编码矩阵中的矩阵数量大于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数量时,可以循环使用该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只要保证在一个时隙内的各个符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都相同即可。
在另一个集合划分实施例中:
根据计算预编码矩阵之间的弦距进行集合划分,表6a至表6d给出了四天线码本的弦距分析结果。
其中,表6a给出了4天线秩1码本的前16个满功率发送的码本的两两弦距的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6a
由上述表6a可知,4天线秩1满功率发送的码本(索引编号为0-15),两两预编码矩阵之间的弦距只有两种,一个是弦距为1.000,另一种是弦距为0.8660。因此,最小弦距为1.000的集合的所有组合如下表6b所示:
表6b
  组合编号   索引编号
  1   0、2、8、10
  2   1、3、9、11
  3   4、6、12、14
  4   5、7、13、15
从上表6b中可以看出,一共有4种集合满足最小弦距为最大,即弦距为1.000。
下面通过表6c给出了4天线秩2码本的两两弦距的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6c
结合表2可知,如果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超过3个4天线秩2的预编码矩阵,则最小弦距为0.5。
下面通过表6d给出了4天线秩3码本的两两弦距的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6d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四天线秩1码本,可以定义如表7a所示的集合: 
表7a
  集合   索引编号
  1   0、2、8、10
  2   1、3、9、11
  3   4、6、12、14
  4   5、7、13、15
  5   16、17、18、19
  6   20、21、22、23
在上表7a中,集合1至4都是使最小弦距最大的码本的集合,集合5至6是天线选择的码本集合。如果集合中进行预编码矩阵切换的数目小于4,假设预编码矩阵切换的数目为k(k<4),则可从集合1至4中,选取k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比如k=3,则可以从集合1中索引编号为0、2、8、10中选出任意3个,作为集合1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同理,集合2至6也可以做同样的选择。
如果一个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超过4个,比如k=6,则可以在表7a中每个集合中添加一些预编码矩阵,但还是包含表7a中各个集合里索引编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如下表7b给出了一个k=6的示例:
表7b
  集合   索引编号
  1   0、2、8、10、1、3
[0123] 
  2   1、3、9、11、4、5
  3   4、6、12、14、13、15
  4   5、7、13、15、9、11
  5   16、17、18、19
  6   20、21、22、23
在上表7b中,集合5至6中还是保持4个索引编号,这是因为4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16至23都是天线选择的码本。其中索引编号16至19使用天线1和3进行发送,索引编号20至23使用天线2和4发送。但基站使用天线选择的码本时,比如只使用天线1和3发送,就意味着天线2和4由于被遮挡等原因,2和4天线的信道较差,因此不使用天线2和4发送,所以当使用天线选择的码本时,在一个集合内,天线选择的码本最多只有4个。
在集合1内,当k=6时,由于只要k>4,取索引编号0至15中的任何一个包含k个索引的6个集合,其最小弦距都是0.8660。一种取法是选择在集合内最小弦距最大的一个集合,比如索引编号为0、2、8、10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弦距都是1,然后再取k-4个索引编码构成包含k个索引编码的集合。取k-4有两种取法,一种是这k-4个尽量取自于一个最小弦距最大的集合,比如k=6,一个集合是索引编号为0、2、8、10中的4个,另外两个取自表7a中集合2的前两个索引编号,即索引编号1和3,则一个k=6的集合如图7b中的集合1所示;另一种是任意取k-4个,比如表7b中的集合2,其中4个索引编号取自表7a中的集合2,索引编号具体为1、3、9、11,另外两个任意选取,比如选取索引编号为4和5。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对4天线秩2码本,如果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的 切换集合中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2,则从弦距上看,弦距都是0.5;如果预编码矩阵切换的数目为2,则可根据表7c中的第一列弦距为0.7071的划分集合;如果预编码矩阵的切换集合中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2,则可以根据表3,将秩2码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索引编号0至7,这部分对应的是天线1和2发送的一层数据,以及天线3和4发送的另一层数据;第二部分是索引编号8至11,这部分是天线1和3发送的一层数据,天线2和4发送的另一层数据;第三部分是索引编号12至15,这部分是天线1和4发送的一层数据,天线2和3发送的另一层数据。在选取预编码矩阵切换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时,可以从这三部分中分别取一个或几个。
按照上述划分方式,当预编码集合中预编码矩阵切换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为k6时的一个示例,如下表7c所示:
表7c
  集合   索引编号
  1   0、5、8、11、12、15
  2   2、7、9、10、13、14
上表7c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预编码矩阵的切换集合中,即包括索引编号0至7中的索引,也包括索引编号8至11中的索引,又包括索引编号12至15中的索引。这样,对每一层的数据,在不同的符号上,分别使用了天线1至4进行发送。
如果K=12,即每个符号使用一个预编码矩阵,可以定义一个秩2的集合如下表7d所示。
表7d
  集合   索引编号
[0134] 
  1   0、2、5、7、8、9、10、11、12、13、14、15
此时,如果SC-FDMA的符号数小于12,比如为11,则使用上述集合1中前11个索引编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每个符号进行预编码。
根据上述分析,对4天线秩3码本,当k=2时,可以按照表6d的第一列划分集合。如果一个预编码矩阵的切换集合中预编码矩阵的数目k大于2,则从弦距上看,最小弦距都是0.3536,因此从弦距考虑,选择任意预编码矩阵的效果相同。对于4天线秩3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将其分为3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此部分第一层由天线1和2,或天线3和4发送;第二部分包括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此部分第一层由天线1和3,或天线2和4;第三部分包括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此部分的第一层由天线1和4,或天线2和3发送。与4天线秩2类似,在选取预编码矩阵切换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时,当k>2时,分别从这三部分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比如k=6的一个示例如下表7e所示:
表7e
  集合   索引编号
  1   0、1、4、5、8、9
  2   2、3、6、7、10、11
上表7e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预编码矩阵的切换集合中,即包括索引编号为0、1、10、11中的索引编号,也包括索引编号为2、3、8、9中的索引编号,又包括索引编号为4、5、6、7中的索引编号。
如果k=12,即每个符号使用一个预编码矩阵,且4天线秩3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数目为12,则需要使用全部的预编码矩阵,即预编码的集合可以 定义一个秩3的集合如下表7f所示:
表7f
  集合   索引编号
  1   0、1、2、3、4、5、6、7、8、9、10、11
在又一个集合划分实施例中:
如下表8所述,为4天线秩1至秩3码本的集合划分实例:
表8
  秩1   秩2   秩3
  12、13、14、15   1、3、4、6   0、1
  8、9、10、11   1、2、4、7   2、3
  5、12、7、14   0、3、5、6   4、5
  4、13、6、15   0、2、5、7   6、7
  4、5、6、7   10、11   8、9
  3、7、11、15   9、11   10、11
  3、6、9、12   9、10  
  3、5、11、13   8、11  
  3、4、9、14   8、10  
  2、7、8、13   8、9  
  2、6、10、14   14、15  
[0147] 
  2、5、8、15   13、15  
  2、4、10、12   13、14  
  1、7、9、15   12、15  
  1、6、11、12   12、14  
  1、5、9、13    
  1、4、11、14    
  1、8、3、10    
  0、7、10、13    
  0、6、8、14    
  0、5、10、15    
  0、4、8、12    
  0、9、2、11    
  0、1、2、3    
  16、18、17、19    
  20、22、21、23    
上表8中的所有集合中,可以进行频域子载波级的预编码,同时还可以满足CM单载波的特性。以4天线秩2中包含索引编号为0、2、5、7的集合为例。上述索引编号对应的预编矩阵为:
1 2 1 0 1 0 0 1 0 - j , 1 2 1 0 - j 0 0 1 0 1 , 1 2 1 0 - 1 0 0 1 0 0 , 1 2 1 0 j 0 0 1 0 - 1
如果图1中的预编码过程按照如下的规则进行预编码,则可以保持CM特性,其中,从子载波1至子载波N,循环顺序采用上述四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假设用户上行发送被基站分配了m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由于一个RB有12个子载波,则总共有N个子载波。在子载波1,使用索引编号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子载波2,使用索引编号2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子载波3,使用索引编号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子载波4,使用索引编号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子载波5,使用索引编号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依次类推,在子载波N,使用索引编号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即各个子载波按顺序轮流使用索引编号0、2、5、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根据信号处理理论中的时域循环移位对应于频域的相移,则第2根天线和第4根天线发送的信号经过IDFT变换后,相当于频域信号未经过预编码,然后经过IDFT得到的时域信号的循环移位,由此也可以保持CM特性。另外,在索引编号0、2、5、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可以不是只有按照0、2、5、7轮流在各个子载波上预编码才可以保持CM特性,例如,在子载波1,可以分别以索引编号2、5、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顺序分别变为2、5、7、0,以及5、7、0、2,以及7、0、2、5。即在各个子载波轮流按照索引编号0,2,5,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顺序进行预编码(也可称为正序)。但在子载波1,可以使用索引编号0,或索引编号2,或索引编号5,或索引编号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作为预编码的开始;或者在各个子载波轮流按照索引编号7、5、2、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顺序进行预编码(也可称为逆序)。在但在子载波1,可以使用索引也可称为0,或索引也可称为2,或索引也可称为5,或索引也可称为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作为预编码的开始。
结合上述描述,解释按照上述方式可以保持CM特性的原因: 
以上述示例中4天线秩2中包含索引编号为0、2、5、7的集合为例,在第 二个天线的每个子载波上,分别使用1,-j,-1,j预编码,则相当于在每个相邻的子载波上都进行了 的相移,根据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时域循环移位相当于频域的相位加权(反之亦然)。下面的公式分别给出了DFT和IDFT的变换公式:
DFT变换公式为: 
X k = 1 N Σ n = 0 N - 1 x n e - j 2 π N kn (k=0,...,N-1)
IDFT变换公式为: 
x n = 1 N Σ k = 0 N - 1 x k e j 2 π N kn (n=0,...,N-1)
在上面的两个公式中,xn为时域信号,Xk为频域信号。假设时域信号x(n+m)为时域信号xn循环移动m位后的信号,则x(n+m)的DFT变换定义为Tk,则 即各频域上的信号都进行相位移位。考虑到在每个子载波上,分别使用1,-j,-1,j预编码,相当于在每个相邻的子载波上都进行了 的相移,则可建立如下关系:
2 π N ( k + 1 ) ( m ) - 2 π N ( k ) ( m ) = - π 2
根据以上公式,得到 即第二根天线的频域信号在预编码后,经过IDFT变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是第二根天线的频域信号,经过IDFT变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的循环移位,移位值为 由于第二根天线的频域信号,经过IDFT变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保持CM特性,所以它的时域信号的移位值同样 保持CM特性。其中,N为IDFT的点数。
同理,在本集合的集合中的其他划分,应用到频域预编码,在各个天线上在IDFT后的时域信号上的体现为,原时域信号的移位,可能的移位为不移位,移位 
对两天线码本,其集合划分可以如下表9所示:
表9
  秩1
  0、2、1、3
由上表9可知,在以两天线秩1预编码时,在不同的子载波上轮流按顺序使用索引编号为0、2、1、3或3、1、0、2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在又一个集合划分实施例中:
考虑到信道独立预编码预编码切换的方案会使导频不预编码,信道独立预编码方案发送天线为4时,秩1传输时,由于要使用发送4根天线的导频,需要4个导频端口;而闭环方案发送天线为4时,秩1传输时,导频的端口数与秩相同,则此时闭环只需要一个导频端口。当导频的总功率一样时,信道独立预编码方案的每个导频端口的功率是闭环导频端口功率的1/4,这样对信道估计有较大的损失。而且秩1传输一般适用于信干比信噪比比较低的情况,这时,导频端口功率下降对信道估计的影响较大,从而造成性能较大的损失。所以,本实施例如下:
当码本为四天线秩1码本,且使用4天线发送时,在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选取任意一个固定为秩1的预编码矩阵,比如固定索引0的作为信道独立预编码的预编码矩阵,此时,在一个子帧, 适用一个预编码矩阵,只发送一个导频端口,没有信道估计的损失。考虑到4天线天线选择的码本。同理,在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6至19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选取任意一个固定为秩1的预编码矩阵,比如选择第一个,索引编号为16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信道独立预编码的预编码矩阵。同理,在另一组天线选择的码本,在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20至23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选取任意一个固定为秩1的预编码矩阵,比如选择第一个,索引编号为20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信道独立预编码的预编码矩阵。则秩1的集合如表10所示。
表10
  集合   索引编号
  1   0
  2   16
  3   20
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是,对4根发送天线,只有秩2和秩3有信道独立预编码的方案,秩1直接沿用闭环的预编码方案。
上面重点描述了基站选择预编码矩阵集合的过程,在选择了预编码矩阵集合后,需要将所选择的集合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便终端根据该信息进行上行预编码。在发送该集合信息时,一种方式可以使用新的信令指示专门指示集合信息,另一个方式则是使用现有的DCI,在不增加新的DCI的情况下,采用现有DCI中的冗余空闲信息传输该集合信息,下面对如何利用现有DCI传输预编码矩阵集合信息进行示例性描述:
如下表11中,示出了UE两天线时,现有DCI format 4中的预编码信息与层数(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number of layers)字段的结构:
表11
关于DCI format 4中的其他字段,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3GPP TS 36.212V10.1.0的记载。
上表11中,指示信息中的layer表示层,TPMI表示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从上表11可知,在两天线秩1传输时状态编号为6-7对应空闲状态;秩2传输时状态1-7对应空闲状态。
当要采用上表11中的DCI指示两天线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基站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包含表1中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一种可能的DCI指示如下表12所示,其中通过状态6来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表12
另一种情况,假设基站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仍为包含表1中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但是子帧上每两个符号使用一组不同的 预编码矩阵,则需要向终端指示使用的是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哪两个预编码矩阵,则对于此种情况一种可能的DCI指示如下表13所示:
表13
上表13中,状态编号6可以指示采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索引值0-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状态编号7可以指示采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索引值2-3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如下表14,示出了现有四天线一个码字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DCI指示信息结构:
表14
上表14中,指示信息中的layer表示层,TPMI表示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从上表14可知,其中状态编号40-63对应空闲状态。
当要采用上表14中的DCI空闲状态指示四天线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采用四天线秩1码本中的集合划分,其中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和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例如,设置如果从第一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40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果从第二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41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应的DCI指示如下表15所示:
表15
如下表16,示出了现有四天线两个码字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DCI指示信息结构:
表16
上表16中,指示信息中的layer表示层,TPMI表示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从上表16可知,两个码字传输时状态编号29-63对应空闲状态。
当要采用上表16中的DCI空闲状态指示四天线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采用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集合划分,其中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编码矩阵索引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和预编码矩阵索引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假设,设置如果从第一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29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果从第二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30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果从第三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31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采用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集合划分,其中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编码矩阵索引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和预编码矩阵索引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假设,设置如果从第一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29+n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果从第二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29+n+1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果从第三个集合中选出k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发送给终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则可以采用状态29+n+2传输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相应的,DCI指示如下表17所示,其中n=3,o=3:
表17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基站由于预先对不同类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划分为预编码矩阵集合,因此可以将选择的包含多个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信息发送到终端,以使终端可以根据多个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预编码,提高上行预编码性能;另外,当采用现有的DCI指示中的冗余状态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信息时,由于不增加新的DCI指示模式,因此可以兼容现有DCI指示方式。
与本申请在基站侧实现的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信息进行预编码的实施例。
参见图4,为本申请上行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流程,该实施例应用前述上行编码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所发送的预编码信息进行预编码:
步骤401: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其中,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在除两天线秩2码本和四天线秩4码本外,每个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含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或者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当所述码本为四天线秩2码本时,所述码本内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 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具体的,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优选的,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步骤402: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具体的,在多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数据符号上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其中至少两个SC-FDMA符号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当采用步骤401中的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时,则当所述接收的 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SC-FDMA数据符号轮流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当采用步骤401中的第三个实施例时,则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或者逆序顺序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步骤403: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终端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过程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与本申请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和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发送上行预编码信息的基站及进行预编码的终端的实施例框图。
参见图5,为本申请基站的实施例框图:
该基站包括:选择单元510和通知单元520。
其中,选择单元510,用于用于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知单元520,用于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具体的,选择单元510可以包括(图5中未示出):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对终端上报的上行信息进行测量获得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
集合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从所述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或者所 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 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具体的,通知单元520,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优选的,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其中,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当发 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其中,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参见图6,为本申请终端的实施例框图,该终端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的基站所发送的预编码信息进行预编码:
该终端包括:接收单元610、预编码单元620和发送单元630。
其中,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所述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预编码单元620,用于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发送单元630,用于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具体的,所述预编码单元620,用于在多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数据符号上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其中至少两个SC-FDMA符号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其中,除两天线秩2码本和四天线秩4码本外,每个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含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 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或者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当所述码本为四天线秩2码本时,所述码本内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 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按照上述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所述预编码单元620,具体用于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SC-FDMA数据符号轮流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 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按照上述第三个实施例,所述预编码单元620,具体用于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或者逆序顺序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 预编码。
具体的,所述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优选的,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其中,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其中,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通过对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将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终端使用所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预先对不同类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划分为预编码矩阵集合,因此可以将选择的包含多个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信息发送到终端,以使终端可以根据多个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预编码,提高上行预编码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终端发送数据与基站上传预编码矩阵集合信息有一定时延时,即使信道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终端并非根据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而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预编码,因此可以使得预编码效果与实际的信道 质量更比配,由此提高预编码性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内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相同的秩,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所述将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
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
对终端上报的上行信息进行测量获得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从所述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或者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8.一种上行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内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相同的秩,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所述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所述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
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包括:
在多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数据符号上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其中至少两个SC-FDMA符号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两天线秩2码本和四天线秩4码本外,每个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含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或者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当所述码本为四天线秩2码本时,所述码本内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包括:
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SC-FDMA数据符号轮流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包括:
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或者逆序顺序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内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相同的秩,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通知终端;
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
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对终端上报的上行信息进行测量获得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
集合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信息和干扰信息从所述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或者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两个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为所述基站从对应不同秩的多个码本中选择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内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相同的秩,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且所述多个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码本包括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预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数据;
所述基站通知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所述DCI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信息具体为所述DCI中预编码信息和层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保留状态;其中,
当发送天线为两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6和7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40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至少一个保留状态为预编码信息与层数字段中状态编号为29和63的全部或部分保留状态,所述保留状态用于指示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单元,具体用于在多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数据符号上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其中至少两个SC-FDMA符号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除两天线秩2码本和四天线秩4码本外,每个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含至少两个预编码矩阵。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两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6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或者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至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至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当所述码本为四天线秩2码本时,所述码本内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2、3、8、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4至7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索引编号为16、17、18、19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索引编号为20、21、22、2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两个组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
如果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大于4,则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0、2、8、10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1、3、9、11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4、6、12、14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至少包含索引编号为5、7、13、15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至7的部分、索引编号为8至11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12至15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四天线秩3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分为索引编号为0、1、10、11的部分、索引编号为2、3、8、9的部分、和索引编号为4、5、6、7的部分,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至少包括一个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每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SC-FDMA数据符号轮流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码本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具体包括:
四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1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2、13、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5、12、7、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13、6、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7、11、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6、9、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5、11、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3、4、9、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7、8、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6、10、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5、8、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4、10、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7、9、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1、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5、9、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1、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8、3、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7、10、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6、8、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5、10、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4、8、12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9、2、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6、18、17、1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0、22、21、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2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2码本中索引编号为1、3、4、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4、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3、5、6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0、2、5、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9、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10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4、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3、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2、14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四天线秩3码本包括由所述四天线秩3码本中索引编号包括0、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2、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4、5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6、7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8、9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以及索引编号为10、11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两天线秩1码本包括由索引编号为0、2、1、3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包括的预编码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或者逆序顺序使用所述接收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当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二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二层传输、三层传输或四层传输。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DCI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4定义的DCI。
CN201110233078.4A 2011-08-15 2011-08-15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Active CN102938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078.4A CN102938687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PCT/CN2012/080148 WO2013023586A1 (zh) 2011-08-15 2012-08-15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078.4A CN102938687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687A CN102938687A (zh) 2013-02-20
CN102938687B true CN102938687B (zh) 2015-08-26

Family

ID=4769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3078.4A Active CN102938687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8687B (zh)
WO (1) WO2013023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50673B (es) 2013-06-04 2017-09-1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de cuatro antenas, equip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CN105493459B (zh) * 2013-08-22 2020-03-0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BR112018003565A2 (pt) * 2015-08-24 2018-09-25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enviar informação de pré-codificação e retornar informação de pré-codificação, sistema,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CN110518953B (zh) 2015-11-06 2023-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72260B (zh) 2016-09-28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63200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9417442B (zh) * 2017-04-25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4826486B (zh) 2017-06-16 2023-08-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19B (zh) 2017-08-10 2020-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空间特性参数集合指示方法、用户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9803419A (zh)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166186B (zh) * 2018-02-12 2020-11-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dci中信息域取值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91932A1 (zh)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天线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479B (zh) * 2007-06-2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及码本编码的方法
CN101340219B (zh) * 2007-07-04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无线收发装置
CN101399631B (zh) * 2007-09-30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u-mimo方式和mu-mimo方式下预编码选择的表示方法
CN101547066B (zh) * 2008-03-25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u-mimo方式的下行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
US20090323849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451932B2 (en) * 2009-02-23 2013-05-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oding codebook design for single user MIMO
US20110085588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Motorola-Mobility, Inc. Method for precoding based on antenna grouping
CN102104454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CN101958779B (zh) * 2010-09-30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触发的传输块的重传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687A (zh) 2013-02-20
WO2013023586A1 (zh) 201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8687B (zh)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1911525B (zh) Mimo通信中的开环预编码器循环
CN10194498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JP5438829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チャンネル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発信部、受信部、及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コードブックの構造方法
RU2630378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по указателю матрицы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сторона приема и сторона передачи
CN104094547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222201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码本子集限制位图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01666B (zh) 预编码码本和反馈表示
CN101330479B (zh) 一种预编码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及码本编码的方法
CN102835054B (zh) 预编码方法和系统
CN101969361B (zh) 传输周期反馈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94208B (zh) 一种配置预编码矩阵的方法
JP2013502111A5 (zh)
CN105103465A (zh) 对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用于码本增强的方法和设备
EP2612458B1 (en) Joint coding method based on binary tree and coder
CN102195698A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传输
KR101392396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611567A (zh) 使用块对角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方法
CN104321983B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12269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460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58773A (zh)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406753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075139A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84560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