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442B -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442B
CN109417442B CN201780038861.0A CN201780038861A CN109417442B CN 109417442 B CN109417442 B CN 109417442B CN 201780038861 A CN201780038861 A CN 201780038861A CN 109417442 B CN109417442 B CN 109417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book
access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
uplink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8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442A (zh
Inventor
孙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支持的码本能力来灵活地为终端设备配置码本。

Description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2016年上半年启动了新的无线技术(New Radio,NR)的研究,面向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无线通信技术,展开了包括物理层信号设计、高层网络切分、信令流程设计等等一系列研究。NR研究的频段覆盖范围更广,目前希望在sub-6GHz(0-6GHz)和above-6GHz(6-100GHz)建立一套统一的空口技术框架。作为这一技术框架的一部分,在当前NR的第一阶段标准化中,已经在高于6GHz的高频段,开展了针对密集场景的高频波束赋型技术研究和讨论。
在NR中的讨论,普遍认为应该在接入网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都进行波束赋型,以获得阵列增益。由于NR覆盖的频段范围广,在不同的频段中终端可能会配置的不同天线阵列形态。由于NR支持的终端类型多,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有不同的天线阵列形态和射频收发能力。而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上行系统中,上行码本只有一套,无法适应于在NR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设计的这些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上行码本配置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支持的码本能力来灵活地为终端设备配置码本。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侧。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该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该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之后,还包括:该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该第一参考信号用于该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该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该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参考信号,根据该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相对功率或接收信号相对质量,以及该码本配置的信息,发送下行指示,该下行指示用于激活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该第二参考信号用于该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该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针对该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包括:该接入网设备从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中选择一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给该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豪斯霍尔德(Householder)码本、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码本、格拉斯曼(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该接入网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半静态地配置备选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该接入网设备将该全集的配置信息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从该全集中选择一个子集。该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该子集的序号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该子集的序号发送给该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该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发送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该子集的序号发送给该终端设备,包括: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一发送请求将选择的该子集的序号发送给该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发送请求是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信令中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该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该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子集是基于该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用于该接入网设备对该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之后,还包括: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该第一参考信号用于该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参考信号。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指示,该下行指示用于激活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该第二参考信号用于该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下行指示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Householder码本、DFT码本、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该子集为该接入网设备从该全集中选择的一个子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之前,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该第一发送请求用于请求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子集的序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一发送请求携带在MAC信令中发送给该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MAC信令中还包括该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该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子集的序号是通过DCI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子集是基于该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为测量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为调度参考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描述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所描述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的功能。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第二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其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用于实现第二方面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的功能。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描述的终端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接入网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接入网设备执行时使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终端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接入网设备执行时使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终端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终端设备101和接入网设备102。其中,
终端设备101能够和接入网设备102进行数据通信。终端设备101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移动台、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持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移动台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接入网设备102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接入网设备102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宏接入网设备,微接入网设备(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通信系统中,称为下一代节点(next-generation Node B,gNB);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
终端设备101和接入网设备102之间通过物理信道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01在物理信道上发送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102接收终端设备101发送的参考信号,基于该参考信号进行上行信道估计。接入网设备102基于信道估计的结果,向终端设备101发送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01进行上行传输的物理层参数,该调度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终端设备101接收接入网设备102发送的调度信息,基于该调度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物理层参数,该物理层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编码码率、预编码矩阵。之后终端设备101采用该物理层参数发送上行数据给接入网设备102。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结合图2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201至S206:
S201: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
其中,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是一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其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能实现对一个或多个符号流的预编码,预编码的结果是与多个天线或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多个新的符号流。预编码矩阵的行数等于天线或天线端口的数目,后续记作码本的端口数。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等于输入符号流的数目,后续记作码本的秩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自身的天线阵列的实现细节,及基带处理能力的判断,在终端设备能力上报过程中将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从多个码本配置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支持的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由于NR新空口需要支持的频段范围更宽,且终端设备天线阵列具体实现方案多样化,因此在NR新空口的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中,存在多种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类型,以适应不同的终端设备的能力配置。下面给出若干种码本配置选项的例子作为说明:
码本配置选项一:天线端口选择码本。举例说明,本选项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射频单元数目少于天线阵元或天线阵元组的数目,且每个射频单元只能连接一个天线阵元或天线阵元组。因此,天线端口选择码本的主要特征是,任意的一个输入符号流只能直接映射到K个输出数据符号流上,且不同的输入符号流需映射到不同的输出符号流。换而言之,预编码矩阵的每一列至多只有K个1,其余为0。举例说明,端口数为2的天线端口选择码本可以具有如下形式:
秩数为1: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71
秩数为2: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72
举例说明,端口数为4的天线端口选择码本可以具有如下形式:(K=2)
秩数为1: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73
秩数为2: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1
码本配置选项二:2端口相位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矩阵的每一列反映了某一输入符号流在一组天线端口上进行相干传输时的相位差,且秩数为2时,预编码矩阵是酉矩阵。本选项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存在部分互易性,即终端设备基于互易性可以获知双极化天线阵列中,每个极化方向上的多个天线端口的预编码矩阵,仅需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借助基于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获知两个单极化波束之间交叉相位的最优值。LTE的2端口码本就是相位码本的一个设计示例。下式1-1给出了2端口上行传输码本的另一个设计示例,其特征是支持8个相位差和嵌套结构。所述嵌套结构指的是所有秩数下的码字数目码字数目相同,且秩数低的码字为秩数高的码字的前一列或多列。
秩数为1: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2
秩数为2: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3
2端口相位码本还可以有如下的设计示例,其特征是支持4个相位差和嵌套结构:
秩数为1: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4
秩数为2: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5
码本配置选项三:波束线性组合码本,或称为非恒模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元素的模值不一定是1。本选项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可以支持跨波束之间预编码的情况。由于波束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功率差,因此波束组合时,需要进行调整每个波束的发射功率,以实现最优传输。下式给出了一个秩数是1,端口数为2的线性组合码本的设计示例。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86
码本配置选项四:低峰均比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不会带来峰均比增加,即输入符号流的峰均比与输出符号流的峰均比保持一致。LTE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可以视为低峰均比码本的一个例子。本选项的适用场景是某些对发射低峰均比特性要求较高的终端。
码本配置选项五:Householder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是通过对一个Householder变换矩阵进行列抽取实现的。LTE中的4端口单码本就是Householder码本。本选项的应用场景是天线端口数>2,且天线间相关性较低。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码本配置选项六:DFT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是基于DFT矩阵或过采样后的DFT矩阵生成的。LTE双码本中的第一级就是DFT码本的一个实例。本选项的应用场景是,天线端口数>2,且天线间相关性较高。
码本配置选项七:Grassmannian码本,其特征是,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是基于对Grassmannian空间的最大间距采样获得的。举例说明,对于秩为1的码字集合{c1,c2,…,cK},Grassmannian码本需要满足下述Grassmannian间距δ最大化:
Figure GPA0000261565280000091
码本配置选项八:两阶段分组码本,其特征是,码本的端口数>2,且多个端口可以进行分组,组内的端口具有一致的相关性,可以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的一个设计示例是LTE双码本。本选项适用场景包括:终端设备,包括用户前端设备(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CPE),具有较强的基带处理能力和较大的双极化天线阵列,如双极化线性阵列,双极化平面阵列等等。。
码本配置选项九:无码本。这一选项适用于存在较优互易性的场景,且终端设备处于低速运动下。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针对码本配置选项的几种示意性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码本配置选项,码本配置选项还可以包括更多可能的选项,包括上述选项的交叉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的码本配置选项,终端设备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码本,通过能力上报流程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S202: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根据该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针对该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进行码本配置,是指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报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中,选择一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半静态地配置给该终端设备。举例说明,半静态地配置给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层三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信令配置给终端。
例如,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中包括码本配置选项二和码本配置选项四,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报的码本配置选项二和码本配置选项四中选择了码本配置选项二,配置给该终端设备。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的厂商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功耗、整机设计需求,针对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选项进行设计优化,并在终端设备的码本能力上报中上报所支持的码本选项,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并且,由于存在多种码本配置选项,相较于统一的码本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中,码字参数更简单,码字指示的开销更小,接入网设备进行码字搜索时,复杂度也更低。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设备的码本能力的上报和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的码本的半静态配置,可以进一步配置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时隙等等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两类上行参考信号,下面按照其各自的主要功能,分别称为测量参考信号和调度参考信号。测量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调度参考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述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对于每种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都需通过配置信令,配置其各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其发送的子帧定时。
S203: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针对测量参考信号来说,出于最小化开销考虑,其发送的子帧定时是非周期的,即,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动态激活信令后发送。针对这一过程,存在如下三个实施方式,以下分别进行描述。
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主要介绍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接入网设备对于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可以分为如下三步。
第一步,基于N(N为正整数)个子帧的周期,接入网设备在N个子帧范围内的所有时频资源内,设定一个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时频资源池内一共有S(S为正整数)份时频资源。图3中,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中的每一个小方格即为一份时频资源,假设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中的行数(子载波数)为M(M为正整数),列数(子帧数)为N,则S=M*N。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内的每一份时频资源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时频图案,可用于一个或一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上的信号发送,所述一个或一组端口上,每个端口承载了一个上行波束。具体而言,端口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存在至少下面两种实施选项:
对应关系选项一: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内每一份时频资源具有相同的时频图案,每一份时频资源可用于一个测量参考信号端口上的信号发送,该端口用于承载一个待测量的上行波束。也即是说,一个时频资源与一个端口对应。一个时频资源用于一个端口,即仅承载了一个上行波束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
对应关系选项二: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内每一份时频资源具有相似的时频图案,例如,某一组时频资源上的时频图案可以视作另一组时频资源上时频图案的周期延拓。每一份时频资源可以用作一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上的信号发送,每个端口用于承载一个待测量的上行波束。也即是说,一个时频资源与一个端口组对应,一个时频资源用于承载了一组上行波束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
针对对应关系选项二来说,所述一个时频资源中,划分出一个测量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的准则,包括下列几种方法:按照梳齿划分,按照ZC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值划分,或在与数据传输区块相同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设置下,以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划分。
可选的,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内的每一份时频资源具有一个给定的时频资源序号。
可选的,测量参考信号可以仅仅占用每个子帧或每个调度时隙内的最后一个或多个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多路复用(Cyclic Prefix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dedMultiplexing,CP-OFDM)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多路复用(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ded Multiplexing,DFT-s-OFDM)符号。
第二步,接入网设备半静态地将S份时频资源中的L(L为正整数)份时频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并通过半静态的下行信令通知终端设备。这里,接入网设备从S份时频资源中选择L份时频资源是有顺序的选择过程。并且,接入网设备选择的L份时频资源是为该终端设备备选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半静态的下行信令可以是RRC配置信令,或系统信息配置信令,或MAC信令。
例如,针对图3来说,L=4,接入网设备从S份资源中选出了4份,4份资源依次为:
1)资源(2,2)
2)资源(1,2)
3)资源(3,1)
4)资源(3,3)
第三步,接入网设备确定需要激活L份时频资源中的K份时频资源,并让终端设备非周期的发送测量参考信号,进而接入网设备通过动态激活信令,将这一激活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激活信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这里,接入网设备选择的K份时频资源即为子集。每一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如图3所示。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动态激活信令,可以是DCI信令,或者MAC信令。
可选的,第二步中接入网设备在将L份时频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时,配置的顺序是按照固有顺序排列的。所述K份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子集的定义依赖于这一固有顺序。如图3所示。当动态激活信令中的子集序号为4,即对应比特域为100时,对应的激活子集,为按照固有顺序进行编码的时频资源1)和时频资源4),即资源(2,2)和资源(3,3)。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的降低激活控制信令的信令开销,并为终端设备的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提供灵活性。
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激活测量参考信号的过程,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请求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请求,是终端设备基于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或基于下行波束测量的结果,得到的终端设备上行波束发生变化的预判来触发的。所述发送请求属于上行物理控制信息,通过上行物理控制信道或上行物理数据信道承载。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如何发送发送请求,存在如下两个发送选项:
发送选项一: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物理控制信道承载的上行物理控制信息,发送1bit的请求,请求接入网设备发送测量参考信号激活指示,所述激活指示包含上述K份时频资源的子集配置信息。
发送选项二:终端设备通过MAC信令承载的2到4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K份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这2到4比特的控制信息,还包括了所需的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数量等级的指示。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数量等级,确定测量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份数,即确定K的个数。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对于终端设备旋转的监测快于波束链路监控过程,这样可以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在自身旋转刚刚发生,波束配对链路还未遭到严重破坏之时,将发送请求发送出去。
在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激活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存在一个或多个端口分组,每个端口分组内存在一个或多个端口。具体而言,端口分组后的信令形式和端口分组划分,可以有以下几个端口分组选项。
端口分组选项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一个下行动态信令,激活一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也即是说,一个下行动态信令只能用于激活一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所激活的测量参考信号的波束,为终端设备选出的多个备选上行波束。接入网设备无需考虑多个上行波束是否来自同一个面板,或是否可以同时进行数字波束赋型。
端口分组选项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一个下行动态信令,激活一组或多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也即是说,一个下行动态信令可以用于激活一组或多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每组测量参考信号的端口数及时频资源的数目,在接入网设备给出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池配置时给出。终端设备基于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组,在每组时频资源上发送少于或等于配置端口数的测量参考信号。其中,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组即上文所述的子集。在每个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组内,终端设备发送来自于同一面板的测量波束对应的端口,或可以同时被调度进行数字波束赋型的测量波束对应的端口。
端口分组选项三:接入网设备通过一组多个下行动态信令,激活多组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每个下行动态信令给出一组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终端设备接收到每个下行动态信令后,在其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一组多个端口的测量参考信号。所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端口数少于或等于配置的端口数。在每个测量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组内,终端设备发送来自于同一面板的测量波束对应的端口,或可以同时被调度进行数字波束赋型的测量波束对应的端口。
基于端口分组选项二或端口分组选项三的设计,接入网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的分组,获知了终端设备所发送波束的可用性,即是否具有近似共位(Quasi co-located,QCL),或是否可以用于同一个数字波束中。
基于上述三个实施方式,可以确定测量参考信号的配置细节。
S204: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接收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基于接入网设备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终端设备发送测量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并进行信道估计。
S205: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测量参考信号,根据测量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如接收信号相对功率(Received Signal Relative Power,RSRP)或接收信号相对质量(Received Signal Relative Quality,RSRQ),发送下行指示,该下行指示用于激活终端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可以是非周期的,也可以是半静态的,具体的配置由上行调度参考信号相关的半静态配置给出。所述半静态配置,即配置一组用于发送调度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其对应的端口数目,与码本配置中的维数对应。如果是半静态的发送,则所述半静态配置还会给出其周期。另外无论是非周期的,还是半静态的,接入网设备都可以通过一个下行动态信令激活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所述下行动态信令中,指示了上行调度参考信号的基波束,即测量参考信号的波束。所述调度参考信号的基波束,是指调度参考信号实际承载的波束是基于这些基波束,即测量参考信号的波束来生成的。基波束的指示形式是接入网设备选择的测量参考信号的端口组序号和/或端口序号。端口组也可以称为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从接收到的测量参考信号中,选出来自同一端口组或多个端口组的若干端口对应的波束,将其序号发送给终端设备,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显然,接入网设备所选出的波束数目,与其配置码本的传输端口数也需要对应,不可以大于码本的传输端口数。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的示意图。调度参考信号存在于上行数据信号占用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内。在终端设备所处的带宽内的每个子带中,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占用每个子带中的多个或多对资源粒子。特别的,如果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是双极化阵列对应的码本配置,则调度参考信号占用每个子带中的多对资源粒子,一对资源粒子承载来自于同一个波束方向上的两个极化波束。
S206: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指示,根据该下行指示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参考信号。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调度参考信号,可以确定下一传输时隙中调度的预编码码字,以及相应的传输层数,调制编码参数,以此指示终端设备完成上行数据传输。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准确地获得多个波束的即时状态,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调度参考信号的接收,及时调整终端侧的双极化天线之间的交叉相位,以及多个波束之间的合并系数,从而达到有效利用参考信号资源的目的。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存在多种配置,区别于码本全集中的子集配置,其类型定义更为灵活。并且支持终端设备上报码本能力,因此可以为终端设备天线设计提供灵活性。并且可以最小化信令及参考信号开销。在部分互易性下,通过码本指引了上行传输的预编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非码本的上行参考信号传输过程。非码本下的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方案,与基于码本的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方案的流程一致,均由图2给出。
非码本传输,需要终端设备上报码本能力时,包括无码本选项。基于终端设备的码本能力上报,接入网设备将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为无码本时,则进入非码本的上行参考信号传输。
非码本下的测量参考信号的配置,分组,发送,与码本上行传输下的完全一致。
非码本下的调度参考信号配置存在两个选项:
选项一:不发送调度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基于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测量参考信号,确定上行备选波束,并直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波束进行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基于互易性,决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终端设备的传输秩和传输层数目,由接入网设备给出参考值后,终端设备独立决定。
选项二:终端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
基于测量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指示,激活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可以是非周期的,或是半静态的,具体的配置由下行调度参考信号相关的半静态配置给出。所述半静态配置,即配置一组用于发送调度参考信号的单端口或成对端口的候选时频资源。如果是半静态的发送,则所述半静态配置还会给出其周期。
具体的,考虑测量参考信号与调度参考信号在基础波束上的一致性,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测量参考信号接收的信号强度或信噪比,预估上行的传输层数目,进而在激活调度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指示1个或2个传输层数目,供终端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当接入网设备指示2个传输层数目时,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两个调度参考信号的端口组。终端设备发送的每一个调度参考信号的端口组都包括1个或多个端口,每个端口组内的端口数目,与接入网设备指示的传输层数目完全一致。
基于接入网设备的指示,终端设备发送调度参考信号,并基于互易性确定上行预编码的码字。如果终端设备存在多个子带,则每个子带上,终端设备基于互易性确定每个子带上的上行预编码的码字,不同子带上的调度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集合发送。
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参考信号,决定下行调度的子带和调制参数集合,以此指示实际的数据传输。
为了便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参见图5,接入网设备50可包括:处理器501、发射器502、接收器503、耦合器504、存储器505、网络接口506、天线507。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网络接口506用于接入网设备50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具体实现中,网络接口506可包括:GSM(2G)无线网络接口、WCDMA(3G)无线网络接口以及LTE(4G)无线网络接口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未来5G的无线网络接口。
天线507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504用于将移动通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503。
发射器502用于对处理器501生成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调制),接收器503用于对天线507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调),二者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具体实现中,发射器502或接收器50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505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具体实现中,存储器505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贮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处理器501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50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接收器503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
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可选的,处理器501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之后,处理器501还用于:
通过发射器502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通过接收器503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相对功率或接收信号相对质量,以及所述码本配置的信息,发送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接收器503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501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包括:
从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中选择一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Householder码本、DFT码本、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可选的,处理器501通过发射器502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处理器501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备选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处理器501通过发射器502将所述全集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处理器501从所述全集中选择一个子集;
处理器501通过发射器502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处理器501通过发射器502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之前,处理器501还用于:
通过接收器503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发送请求;
处理器501通过发射器502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请求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是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的。
可选的,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可选的,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可选的,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可选的,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50中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应接入网设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6,终端设备60可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608、按键输入模块609以及显示器610等)、用户接口606、处理器601、发射器602、接收器603、耦合器604、天线607以及存储器605。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
天线607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604用于将移动通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603。
发射器602用于对处理器601生成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调制),接收器603用于对天线607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调),二者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具体实现中,发射器602或接收器60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终端设备6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功能,主要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608、按键输入模块609以及显示器610等。具体实现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可包括:摄像头、触摸屏以及传感器等等。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均通过用户接口606与处理器601进行通信。
存储器605与处理器6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实现中,存储器605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
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存储器605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发射器602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可选的,处理器601通过发射器602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之后,处理器601还用于:
通过接收器603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通过发射器602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通过接收器603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根据所述下行指示通过发射器602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Householder码本、DFT码本、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可选的,处理器601通过接收器603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所述子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全集中选择的一个子集。
可选的,处理器601通过接收器603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之前,处理器601还用于:
通过发射器602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所述第一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子集的序号。
可选的,处理器601通过发射器602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可选的,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可选的,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可选的,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设备60中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应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接入网设备70包括:接收单元701和配置单元702。
接收单元701,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
配置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70还包括:发送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在配置单元702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接收单元70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相对功率或接收信号相对质量,以及所述码本配置的信息,发送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接收单元70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可选的,配置单元702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包括:
从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中选择一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Householder码本、DFT码本、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可选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备选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将所述全集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从所述全集中选择一个子集;
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发送单元,用于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之前,接收单元70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发送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请求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是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的。
可选的,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可选的,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可选的,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可选的,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7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应接入网设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包括:发送单元801。
发送单元801,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可选的,终端设备80还包括接收单元802,
接收单元,用于在发送单元801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之后,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发送单元8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接收单元802,还用于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发送单元801,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指示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Householder码本、DFT码本、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可选的,接收单元802,用于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所述子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全集中选择的一个子集。
可选的,接收单元802,用于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之前,发送单元801,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所述第一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子集的序号。
可选的,发送单元801,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可选的,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可选的,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可选的,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设备8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应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相对功率或接收信号相对质量,以及所述码本配置的信息,发送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针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中选择一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豪斯霍尔德Householder码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码本、格拉斯曼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豪斯霍尔德Householder码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码本、格拉斯曼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6.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备选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全集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全集中选择一个子集;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发送请求;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请求将选择的所述子集的序号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是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10.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11.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6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12.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6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13.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6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14.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6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15.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所述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码本配置;
其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参考码本集合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波束测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指示,所述下行指示用于激活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指示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多天线预编码码本包括以下任一项:天线端口选择码本、2端口相位码本、波束线性组合码本、低峰均比码本、豪斯霍尔德Householder码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码本、格拉斯曼Grassmannian码本、两阶段分组码本和无码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是非周期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序号全集;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所述子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全集中选择的一个子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子集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所述第一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子集的序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发送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发送请求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接入网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数量指示信息。
23.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全集的配置包括选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的配置。
24.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全集的配置是半静态的。
25.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每个子集具有一个独立的序号。
26.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子集的序号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的。
27.一种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子集是基于所述全集的时频资源的序号顺序配置来确定的。
28.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至27任一项所述的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为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为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
3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3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5至27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CN201780038861.0A 2017-04-25 2017-08-11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9417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9143 2017-04-25
CN2017102791434 2017-04-25
PCT/CN2017/096990 WO2018196230A1 (zh) 2017-04-25 2017-08-11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442A CN109417442A (zh) 2019-03-01
CN109417442B true CN109417442B (zh) 2020-09-08

Family

ID=6391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8861.0A Active CN109417442B (zh) 2017-04-25 2017-08-11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7442B (zh)
WO (1) WO20181962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090B (zh) * 2020-06-16 2023-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28325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US20230412218A1 (en) * 2021-01-06 2023-1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mode switching
CN116614163A (zh) * 2022-02-09 2023-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预编码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757A (zh) * 2008-08-06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2239648A (zh) * 2009-04-2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码本生成方法、基于码本的上行发射方法及设备
CN102299769A (zh) * 2011-09-01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93868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9318B2 (en) * 2007-02-05 2011-05-2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lti-rank beamforming pr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2100254A (ja) * 2010-10-06 2012-05-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ucch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コードブックサブサンプリング
CN102255705B (zh) * 2011-07-08 2013-09-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2932115B (zh) * 2011-08-11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控制指示反馈信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3051429B (zh) * 2011-10-14 2017-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发送分集配置方法及装置
US9806781B2 (en) * 2015-04-2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757A (zh) * 2008-08-06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2239648A (zh) * 2009-04-2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码本生成方法、基于码本的上行发射方法及设备
CN10293868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299769A (zh) * 2011-09-01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442A (zh) 2019-03-01
WO2018196230A1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5031B (zh) 启用基于非均匀空频压缩的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11280B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RU2726850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выборе под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CN107888269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417442B (zh) 上行多天线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RU2476995C1 (ru) Передача и прием сигнало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ой кодовой таблицы ранга 3
US10972170B2 (e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EP3637713B1 (en) Nr uplink codeboo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817763A (zh) 包括多个平板天线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KR20180122412A (ko) Csi 피드백 방법,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23542B (zh)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259071B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34190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机制
CN107888255B (zh)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US1187046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by decod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71905B (zh) 用于动态传输分集回退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014242A1 (en) Fir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eco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WO2018171786A1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5606160A (zh) 扩展和传输压缩数据的基于ofdm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42868A (zh) 一种大尺度mimo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40114524A1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based on varying-rank for uplink multi-user mimo antenna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991636B2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tivation state of secondary cell and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6618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322283A (zh) 数据发送技术
CN105591683A (zh) 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发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