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454A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4454A CN102104454A CN200910261525XA CN200910261525A CN102104454A CN 102104454 A CN102104454 A CN 102104454A CN 200910261525X A CN200910261525X A CN 200910261525XA CN 200910261525 A CN200910261525 A CN 200910261525A CN 102104454 A CN102104454 A CN 1021044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transmission quality
- streams
- symbol stream
- code wor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涉及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codeword stream)到层(layer)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该技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对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的性能。目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多载波无线通信将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宽带信道均匀地分割成若干个频率平坦衰落信道,在接收端只需单抽头的频率均衡器,从而极大的简化了系统接收机的均衡算法;在此基础上,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利用空间信道的特性,能够提供高数据率和大吞吐量以及更大的通信距离,具有的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因此,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MIMO-OFDM系统仍将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
通常,多天线传输中的平行数据流首先进行独立的前向纠错码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码字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层(可简称层)上。在一次传输中,系统支持的所有的层数又称为该次传输的秩数(Rank)。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下行链路最大可以支持2码字流复用(codeword spatial multiplexing),最大可以支持4天线端口,相应的层数可以为1~4,每一个调制后的码字流符号映射到1层或者多层上,然后采用预编码的方式将每个层上信号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上去。
在长期演进的增强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中,下行链路最多支持2个码字流,最可以支持8个发送天线端口,相应的层数可以为1~8;上行链路最多可以支持2个码字流,最多可以支持4个天线端口,因而相应的层数可以为1~4。
图1为目前LTE系统的发送信号的流程图。图中某个用户的数据流经过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器,得到编码信息比特(也称信息位、系统比特),分别经过各自的加扰操作,然后采用符号调制器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调制成诸如QPSK、16QAM、64QAM的符号星座点。其中加扰器的操作为将编码信息比特与某个特定二进制序列求和然后取模2操作。模块码字流到层的映射器将各自的编码器最后输出的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层上,得到多个层上的信号。这里层数必须大于或者等于码字流数目。层上的信号经过预编码器转换成n路信号,其中n为发送天线数目。每个支路的串行信号映射到时频二维物理资源上,最后经过OFDM信号生成器生成每个天线上的时域信号并经各自的发送天线发送至物理信道。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如LTE或者LTE-A系统,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为将码字流的调制符号顺序地映射到不同的层上,如在一个码字流映射到两个层的情况下,码字流的第奇数个符号映射到第一个层上,第偶数个符号映射到第二个层上。
图2和图3为从单个码字流和从多个码字流映射到多个层的现有映射方式的示意图。图2实现了从一个码字流到2个层的映射方式,具体的方法为将所有的下标为偶数的符号映射到第一个层上,将下标为奇数的符号映射到第二层上。图3实现了从2个码字流到2层的映射方式,具体的方法为将第一个码字流顺序的映射至第一层上,将第二个码字流顺序的映射至第二层上。
以上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映射方式不论在一个码字流还是两个码字流的情况下均是直接映射方式,即没有考虑两个层之间的差异特性。而且在纠错编码为系统码的情况下,也没有考虑到信息位域校验位对解码端性能的影响不同。
无线MIMO系统的多个层在某些特殊的配置下,有可能存在层与层之间的传输性能差异,即有些层上的传输质量较好,有些层上的信号传输质量较差。在这些特定的配置情况下,现有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层与层之间的差异性,因而会影响系统性能,并会导致系统整体传输质量的下降。
以下列出了对于理解本发明有益的有关于背景技术的文献,通过引用并入到本文中,如同在此处完全阐明了一样。
(1)R1-094318,“Issues on Layer Shifting for Dual-Layer Beamforming,”3GPP TSG RAN WG1#58b,Miyazaki,Japan,October,2009.
(2)专利公开号为US20090003466,名称为“System and Method forMapping Symbols for MIMO Transmission”的美国专利申请。
(3)专利公开号为US20080192718,名称为“Methods and Systems forCodeword to Layer Mapping”的美国专利申请。
(4)专利公开号为US20060270343,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antenna mapping selection in MIMO-OFDM wireless networks”的美国专利申请。
(5)专利公开号为CN101465718A,名称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
(6)国际公开号为WO2009088167,名称为“METHOD FORRETRANSMITTING SIGNALS IN MIMO SYSTEM EMPLOYING HARQSCHEME”的国际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
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以及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
本发明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及装置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正确检测所需的重传次数。
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本发明包括此后充分描述并且在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地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实施方式仅仅表示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原理各种方式中的几个。根据本发明的结合附图所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对应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相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其中:
图1为当前LTE系统的信号发送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从单个码字流到两个层的映射流程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从两个码字流到两个层的映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个码字流到多个层的映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个码字流到多个层的映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重传时的单个码字流到多个层的映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在多个层之间具有某些特殊的差异特性时,现有技术中的直接映射的方法并没有将层与层之间的差异特性考虑在内,因而影响了系统性能。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就是针对MIMO通信系统中多个层之间的传输特性(如信噪比SNR等)的差异,设计一种在具有不同传输特性的层上放置码字流的不同类型的符号的映射方法,从而优化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LTE-A系统和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举例说明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根据不同层的传输质量的差异,利用码字流中信息位与校验位的重要性不同,提出改进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具体来说,在信道编码中,信息比特(信息位)的重要性高于校验比特(校验位),因此在初次传输时,在传输质量较高的层上传输含有信息比特的编码符号(即信息符号),而将含有重要性稍低的校验比特的编码符号(即校验符号)放在传输质量较差的层上传输;在重传过程中,可采用相反的映射方式,即在传输质量较低的层上传输含有信息比特的编码符号(即信息符号),而将含有重要性稍低的校验比特的编码符号(即校验符号)放在传输质量较高的层上传输,以便取得分集的效果,提高重传的效率。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第一次传输的误块率,同时由于重传中根据不同层之间的传输质量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变换了映射方式,也降低残留误块率以及正确检测所需的重传次数。
下面简单举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引起的不同层的传输质量的差异。
场景一、预编码矩阵引起的层间功率不平衡
本场景下,不同层之间的链路质量差异可以基于所采用的码本(codebook)的特性,即码本中不同列的元素的平方和(对应传输功率或者能量)不完全相同,列的平方和较大的列对应层的传输质量好,较小的列对应层的传输质量较差。
在目前的LTE-A的上行MIMO方法中,将采用基于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的发送模式。其中,一个码本由包含了若干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构成,用户设备根据估计得到的来自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特定的预编码矩阵选择准则(如最大信噪比准则)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预编码矩阵,然后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多个层上的信号实施预编码操作,进而通过不同的发送天线将每个层上信号发送出去。通常情况下,一个多发送多接收的MIMO系统的配置使得从每个发送天线到每个接收天线的物理信道之间为独立同分布的。如果使用的码本为CMP(cubic metric preservation,立方量度保留)码本,例如在适用于4个发送天线和3个层的码本表中,共有20个码本,码本的形式为表1所示例的下标从0~19的4行3列的矩阵乘以3行3列的功率分布矩阵,即Wi·Λ,其中Wi为预编码矩阵,Λ为功率分布矩阵。
表1、4天线3层MIMO配置的码本示例
假设每个层上的信号为xl(l=1,2,3),预编码器的输出为yn(n=1,2,3,4)使用如上码本的信号模型为:
基于表1中Wi的形式,可以看出3个层中第一个层上信号能量是第二、三个层上能量的2倍,因而上式中x1的传输质量最高,由此可以认为3个层中第一个层上的传输质量最高。为了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本发明可将码字流中包含了较高重要度的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第一层上传输,将包含了稍低重要度的校验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第二和第三层上传输。
场景二、导频密度引起的接收信噪比(SNR)不平衡
本场景下不同层之间的链路质量差异是基于专用导频密度不同所导致的信道估计性能的不同,即某些层的复合信道的估计性能较好,某些层的估计性能较差,从而由此导致的不同层上有效信噪比(SNR)有所不同。
在基于预编码的MIMO系统中,往往需要专用导频信号用以辅助MIMO均衡和信道解码。如果用于估计每个层的导频信号的密度不同,则根据各个层的导频所得到的复合信道的估计性能也存在差异,因而信道估计性能的差异导致的每个层均衡后的后验信噪比不同,即某些层的信噪比较高,某些层较低。因而不同层上的信号传输质量亦有所不同。
由于这些专用导频信号的设计采用了固定的模式,不会随意更改,从而层与层之间的传输质量的优劣关系亦已固定,因此本发明中可以在实现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时,根据层之间的传输质量的区别,将包含了较高重要度的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传输质量较高的层上传输,将包含了稍低重要度的校验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传输质量稍低的层上传输,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场景三、发送天线发送功率引起的层间功率不平衡
本场景下不同层之间的链路传输质量差异是由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者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不同引起,由此引起的等效的不同层之间的信噪比(SNR)有所区别。
在某些情况下,若果每个发送天线的功率不同且每个预编码将每个层直接映射到每个发送天线上,这时也会导致不同层上的传输质量的不同。此时同样可以根据层之间的传输质量的区别,将包含了较高重要度的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传输质量较高的层上传输,将包含了稍低重要度的校验信息比特位的调制符号映射到传输质量稍低的层上传输,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以上三种场景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应用在上述场景,而完全可以用于其它场景,只要这些场景中各层之间存在传输质量的差异。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
例如在LTE系统中,所述L为2~4;在LTE-A系统中,对于下行链路,所述L为2~8,针对上行链路,所述L为2~4。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LTE和LTE-A系统,还同样适用于采用MIMO-OFDM技术的其他系统。
在此,所述传输质量例如可包括:由各层的传输功率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各层的传输功率由预选择的用于预编码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列的平方和确定,平方和越大的列对应的层的传输质量越高);或者由各层的专用导频密度对应的信号估计性能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由各层对应的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但并不限于此。
步骤S330,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且M+N=L或者M+N=L+1。
在对数据流进行编码的编码器中,可以支持不同的码率(code rate),因此信道编码后得到的码字流中,信息符号流的长度占整个码字流的长度的比值可以是不同的,相应地,信息符号流的长度和校验符号流的长度的比值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将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映射到多个层上时,占用的层的情况也可以是不同的。本实施例的方法中,M+N=L对应的是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各自映射到不同的层的情况。例如,在L=3时,将信息符号流映射至传输质量最优的1个层上,将校验符号流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后2个层上;或者将信息符号流映射至传输质量最优的前2个层上,将校验符号流映射到传输质量最低的1个层上。M+N=L+1时,L个层的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第M个层正好是这L个层的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倒数第N个层(即按传输质量由低到高排列的第N个层),也就是,既有信息符号流又有校验符号流映射到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第M个层上。
此外,在上述L个层中,可能仅有部分层之间的传输质量存在差异,也即有些层的传输质量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随意设定这些具有相同的传输质量的层之间的排序。例如,在将两个码字流映射到3个层(层1、层2和层3)上时,假设信息符号流的长度与码字流的长度的比为1/3,如果层1和层2的传输质量相同且高于层3的传输质量,则可以将信息符号流映射到层1上,而将校验符号流映射到层2和层3,也可以将信息符号流映射到层2上,而将校验符号流映射到层1和层3,即可以对将层1排在层2之前也可以排在层2之后。
虽然在以上的描述中,各步骤是顺序描述的,但应该清楚,以上的各步骤的顺序不是固定的,步骤S330也可以在步骤S310之前进行,也可以与步骤S310并行进行。
经过如图4所示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可以降低第一次传输的误块率,从而有效地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如上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不仅适用于码字流的初始传输,也适用HARQ重传。如果码字流出现错误传输需要HARQ重传甚至需要多次HARQ重传时,优选地在每一次传输采用与上一次传输所采用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式相反的映射方式,以利用HARQ重传引入分集增益。因此,包括重传时,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50,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信息符号流和检验符号流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
在此,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例如在初传时,信息符号流对应传输质量相对较高的层,校验符号流对应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层,在第一次重传时,将采用相反的映射关系,即信息符号流对应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层,校验符号流对应传输质量相对较高的层。
具体地,在第一次重传时,可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M个层上,以及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N个层上。在第二次重传时,再采用与所述第一次重传不同的方式,如可采用初传时的映射方式,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在需要更多次重传时,依此类推。
本实施例的从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正确检测所需的重传次数以及残留误比特率。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码字流到两层的符号映射示意图,图6中将信息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高的层(例如具有高SNR的层),将校验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层(例如具有低SNR的层)。图6所示的仅是码字流中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的长度相等的情况。由于不同的编码器可以基于不同的码率进行信道编码,甚至相同的编码器也可以基于不同的码率进行信道编码,因此编码后的码字流中信息符号流所占的比值可以是各种值,这样信息符号流会有可能占不满一个层或超出一个层,此时会出现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共享一个层的情况。例如,在信息符号流与码字流的长度比为0.4的情况下,此时可将信息符号流全部映射到传输质量高的层上,校验符号流的1/6映射到该传输质量高的层上,校验符号流的1/6映射到另一层上。再例如,在信息符号流与码字流的长度比为0.8的情况下,可将信息符号流的5/8映射到传输质量高的层上,信息符号流的3/8映射到另一层上。如上的0.4和0.8仅为举例,还可以是其它的数值。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个码字流到两层的符号映射示例,图7中将这两个码字流的信息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高的层(例如具有高SNR的层),校验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层(例如具有低SNR的层)。在上述两个码字流中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大小不一样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共享一个层的情况。例如,在信息符号流占两个码字流的长度的0.4的情况下,此时可将信息符号流全部映射到传输质量高的层上,校验符号流的1/6映射到该传输质量高的层上,校验符号流的1/6映射到另一层上。再例如,在信息符号流占两个码字流的长度的0.8的情况下,可将信息符号流的5/8映射到传输质量高的层上,信息符号流的3/8映射到另一层上。如上的0.4和0.8仅为举例,还可以是其它的数值。
需要指出的是,在将一个或更多个码字流映射到3个层或更个层的情况下,映射方式与图6、图7基本一样。
应当指出的是,在系统配置中不论码字流以及层的数目是多少,只要不同的层之间存在传输质量的差异都可以采用这种由选择性的映射方式,映射的准则为将包含了重要信息的符号(如信息符号)映射到传输质量尽量好的层。
图8所示为图6对应的码字流在第一次重传时到层的映射方式。图8中,信息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低的层(例如具有低SNR的层),将校验位映射到传输质量相对较高的层(例如具有高SNR的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如上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第一次传输的误块率,同时由于重传中根据不同层之间的传输质量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变换了映射方式,也降低残留误块率以及正确检测所需的重传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MIMO通信系统不仅可以是单载波系统,也可以是基于OFDM或者其他多载波技术的多载波系统,即,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针对单载波MIMO通信系统中的单个载波或者针对多载波MIMO通信系统中的每个包含若干个子载波的资源块单独实施相同的映射操作。
例如,单载波或多载波MIMO通信系统中,优先保证重要的符号流的传输可靠性,将最重要的符号流映射到层的资源块中性能最好的子载波上,将最不重要的符号流映射到层的资源块中性能最差的子载波上;在进行重传时,可采用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方式,例如将最重要的符号流映射到层的资源块中性能最差的子载波上,将最不重要的符号流映射到层的资源块中性能最好的子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IMO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该装置例如可为基站或用户设备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器。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910,用于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
第二映射单元920,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
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映射单元930,用于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信息符号和检验符号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所述映射关系例如为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中设置有前述的MIMO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中设置有前述的MIMO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MIMO通信系统,所述MIMO通信系统包括设置前述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的基站。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执行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或框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中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者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者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设备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子装置),只读存储器(ROM)(电子装置),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电子装置),光纤(光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装置)。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它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上述文字说明和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特征。应当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准备合适的计算机代码来实现上面描述且在附图中例示的各个步骤和过程。还应当理解,上面描述的各种终端、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并且可以根据公开内容来准备所述计算机代码以利用所述装置实现本发明。
尽管以上已经针对几个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仅一个或更多个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特征,但是可以根据需要以及从对任意给定或具体应用有利的方面考虑,将这种特征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相结合。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附记
附记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以及
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1)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所述信息符号流和所述检验符号流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所述L个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2)
附记3、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质量包括:
由各层的传输功率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的专用导频密度对应的信号估计性能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对应的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3)
附记4、根据附记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各层的传输功率由预选择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列的平方和确定,平方和越大的列对应的层的传输功率越大,相应的传输质量越高。(4)
附记5、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为单载波或者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单载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单个载波或者应用于所述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每个包含若干个子载波的资源块。
附记6、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以及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5)
附记7、根据附记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映射单元,用于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所述信息符号流和所述检验符号流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所述L个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6)
附记8、根据附记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质量包括:
由各层的传输功率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的专用导频密度对应的信号估计性能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对应的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7)
附记9、根据附记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各层的传输功率由预选择的用于预编码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列的平方和确定,平方和越大的列对应的层的传输功率越大,相应的传输质量越高。(8)
附记10、根据附记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为单载波或者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附记11、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中设置有根据附记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9)
附记12、一种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中设置有根据附记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10)
附记13、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设置有根据附记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的基站。
附记14、根据附记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为单载波或者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附记15、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附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
附记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附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以及
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所述信息符号流和所述检验符号流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所述L个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质量包括:
由各层的传输功率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的专用导频密度对应的信号估计性能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对应的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各层的传输功率由预选择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列的平方和确定,平方和越大的列对应的层的传输功率越大,相应的传输质量越高。
5.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信息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前M个层上,其中M和L为整数,且L≥2,M≤L;以及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中的校验符号流映射至按照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L个层的后N个层上,其中N为整数,N≤L,并且M+N=L或者M+N=L+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映射单元,用于在重传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流的所述信息符号流和所述检验符号流按照与上一次传输相反的映射关系映射到按传输质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所述L个层上,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信息符号流和校验符号流与所述L个层的传输质量高低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质量包括:
由各层的传输功率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的专用导频密度对应的信号估计性能所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或者
由各层对应的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或功率放大器的功放特性确定的各层的传输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各层的传输功率由预选择的用于预编码的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列的平方和确定,平方和越大的列对应的层的传输功率越大,相应的传输质量越高。
9.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中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
10.一种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中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1525XA CN102104454A (zh) | 2009-12-18 | 2009-12-18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PCT/CN2010/075140 WO2011072526A1 (zh) | 2009-12-18 | 2010-07-14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CN2010800603441A CN102726014A (zh) | 2009-12-18 | 2010-07-14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1525XA CN102104454A (zh) | 2009-12-18 | 2009-12-18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4454A true CN102104454A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41570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1525XA Pending CN102104454A (zh) | 2009-12-18 | 2009-12-18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CN2010800603441A Pending CN102726014A (zh) | 2009-12-18 | 2010-07-14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03441A Pending CN102726014A (zh) | 2009-12-18 | 2010-07-14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2104454A (zh) |
WO (1) | WO201107252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9363A (zh) * | 2012-06-26 | 2012-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2938687A (zh) * | 2011-08-15 | 2013-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0123B (zh) * | 2015-11-30 | 2020-02-2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层映射和解层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5913A (zh) * | 2004-11-17 | 2007-10-3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在信道状态信息辅助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鲁棒无线多媒体传输 |
US20080063115A1 (en) * | 2006-09-07 | 2008-03-1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Antenna Grouping and Group-Based Enhancements for MIMO Systems |
CN101572685A (zh) * | 2008-05-04 | 2009-1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发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819715A1 (en) * | 2006-11-06 | 2008-05-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mo transmission with layer permu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320486B2 (en) * | 2007-09-28 | 2012-11-27 | Apple Inc. | Retransmission method for HARQ in MIMO systems |
-
2009
- 2009-12-18 CN CN200910261525XA patent/CN102104454A/zh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7-14 WO PCT/CN2010/075140 patent/WO201107252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7-14 CN CN2010800603441A patent/CN1027260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5913A (zh) * | 2004-11-17 | 2007-10-3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在信道状态信息辅助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鲁棒无线多媒体传输 |
US20080063115A1 (en) * | 2006-09-07 | 2008-03-1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Antenna Grouping and Group-Based Enhancements for MIMO Systems |
CN101572685A (zh) * | 2008-05-04 | 2009-1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发射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8687A (zh) * | 2011-08-15 | 2013-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02739363A (zh) * | 2012-06-26 | 2012-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2739363B (zh) * | 2012-06-26 | 2015-03-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6014A (zh) | 2012-10-10 |
WO2011072526A1 (zh) | 2011-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93539B2 (en) | Layer mapping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IMO system | |
KR100754795B1 (ko)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공간 블록 부호의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 |
CA2656988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errors in a multiple subcarrier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
US9048918B2 (en) | Antenna grouping and group-based enhancements for MIMO systems | |
CN101447854B (zh) | 数据发送/转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 |
KR101325815B1 (ko) | 단일 채널 코드워드의 다운링크 통신을 지원하는 mimo 송신기 및 수신기 | |
US8582680B2 (en) | MIMO codebook generation | |
CN101682453B (zh) | 用于开环su mimo的cdd预编码 | |
CN102017449B (zh) | 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下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 |
CN101006658B (zh) | 用于时空频率分组编码以提高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070217540A1 (en) | pre-coder selection based on resource block grouping | |
CN101689898A (zh) | 使用延迟分集和空间频率分集的发送方法 | |
CN104823384A (zh) | 用于scma通信系统中开环mimo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07107110A1 (fr)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l dans un système à plusieurs antennes | |
CN102340341A (zh) | 一种上行系统中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1917261B (zh)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的发送端和方法 | |
JP2010093815A (ja) | 時空間符号化方法、無線信号の送信、受信・復号方法及び装置 | |
US8139668B2 (en) | Unified STTC encoder for WAVE transceivers | |
CN101662344A (zh) |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104454A (zh)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码字流到层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 |
EP2297907B1 (en) |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 |
RU2419212C2 (ru) |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ровней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для системы mimo | |
Kadhim | A NEW PRECODING APPROACH FOR MIMO WIMAX BASED MULTIWAVELET OFDM IN TRANSMIT-ANTENNA AND PATH-CORRELATED CHANNELS | |
KR101599532B1 (ko) | Mimo 코드북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
BRPI0806330A2 (pt) | método de mapeamento de camada e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para sistema mimo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