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2344A -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2344A
CN101662344A CN200910196208A CN200910196208A CN101662344A CN 101662344 A CN101662344 A CN 101662344A CN 200910196208 A CN200910196208 A CN 200910196208A CN 200910196208 A CN200910196208 A CN 200910196208A CN 101662344 A CN101662344 A CN 101662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roup
physical resource
code dat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6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2344B (zh
Inventor
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62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包括: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由实际的物理天线进行下行发射;N为大于2的偶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可减小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Description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空频分组编码(SFBC,Space-Frequency Block Codes)技术,是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符号基础上,对一个OFDM符号中的子载波进行分组编码,使得同一子帧上子载波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根据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协议要求,多天线OFDM系统的下行控制信道只使用SFBC这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x-InputMultiplex-Output)方式,下行数据信道使用多种MIMO方式,空频分组编码是其中之一。多天线OFDM系统的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和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uto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多天线OFDM系统的下行数据信道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根据LTE协议要求,多天线OFDM系统下行发射包括如下步骤:
(1)加扰,对信道编码后的比特流进行加扰;
(2)调制,将加扰后的比特流调制为复值符号;
(3)层映射,将复值符号映射到若干层;
(4)预编码,对各层的复值符号进行预编码;
(5)资源映射,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
(6)OFDM符号生成,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7)下行发射,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SFBC包括上述层映射和预编码两个步骤。SFBC的预编码步骤根据层映射之前的每N个连续的复值符号,生成N2个预编码数据,使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增大了N倍,使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增大了N倍,从而使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较大。
另外,层映射之前的每个复值符号映射到一个物理资源单元,连续4个复值符号映射到一个物理资源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而多个PHICH信道映射到一组物理资源单元中,构成一个PHICH用户组。协议规定系统最多25个PHICH用户组,每个PHICH用户组占3个REG。又因为PHICH信道可能会占1或3个符号,所以要同时存储这两类PHICH信道对应的REG数据,因此,在层映射之前,总共需要存储2组75个REG数据。
在多天线OFDM系统下行发射的调制过程中,PDCCH信道、PCFICH信道和PHICH信道都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PDSCH信道可采用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或64-QAM调制方式,其中,64-QAM将6比特(bit)数据调制成一个复值符号(complex-valued modulation symbols);16-QAM将4bit数据调制成一个复值符号;QPSK将2bit数据调制成一个复值符号。按照协议,这些复值符号经过层映射和预编码,都将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上。因此,上述三种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符号都具有相同的位宽。
由于考虑到系统的精度和64-QAM的性能,调制后的复值符号的实,虚两路将会被设为16bit,因此,QPSK,16-QAM,64-QAM将分别把2比特,4比特,6比特的数据调制成32比特的数据。因此,PDSCH信道、PDCCH信道、PCFICH信道和PHICH信道从层映射步骤到资源映射步骤,都将使用32bit传输和存储一个复值符号,从而使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减小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包括: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由实际的物理天线进行下行发射;N为大于2的偶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包括: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由实际的物理天线进行下行发射;N为大于2的偶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包括: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包括:预编码模块,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资源映射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包括:预编码模块,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资源映射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包括:预调制模块,用于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层映射模块,用于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下行信道为PDSCH信道、PDCCH信道和PCFICH信道时,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下行信道为PHICH信道时,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成预调制比特组,并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然后,再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调制步骤,使调制步骤可在层映射之后进行,从而使得在从层映射步骤到资源映射步骤的过程中,至少层映射步骤使用2比特,4比特或6比特传输和存储数据,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减小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N为大于2的偶数;
在将N个连续的复值符号映射到N层之后,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N为大于2的偶数,如4或8。当N为4时,系统为OFDM 4天线系统;当N为8时,系统为OFDM 8天线系统。
102、预编码模块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
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包括偶数层的复值符号,偶数层的复值符号对应的共轭符号,奇数层的复值符号,以及奇数层的复值符号对应的负共轭符号;
例如,当N为4时,预编码模块根据4层复值符号获得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4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复值符号;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包括x(0)(i),x(1)(i),x(2)(i),x(3)(i),x(0)(i)*,-x(1)(i)*,x(2)(i)*,-x(3)(i)*
103、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
在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之后,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该2N个预编码数据。
预编码模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发送预编码数据。例如,当N为4时,预编码模块可以通过1个通道将8个预编码数据按照约定的顺序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也可以将8个预编码数据分成两组4个预编码数据,通过2个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并且每组4个预编码数据按约定顺序排列。
104、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指LTE协议中规定的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OFDM 4天线系统中,PDSCH信道、PDCCH信道和PCFICH信道的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如下:
y ( 0 ) ( 4 i ) y ( 0 ) ( 4 i + 1 ) y ( 0 ) ( 4 i + 2 ) y ( 0 ) ( 4 i + 3 ) y ( 1 ) ( 4 i ) y ( 1 ) ( 4 i + 1 ) y ( 1 ) ( 4 i + 2 ) y ( 1 ) ( 4 i + 3 ) y ( 2 ) ( 4 i ) y ( 2 ) ( 4 i + 1 ) y ( 2 ) ( 4 i + 2 ) y ( 2 ) ( 4 i + 3 ) y ( 3 ) ( 4 i ) y ( 3 ) ( 4 i + 1 ) y ( 3 ) ( 4 i + 2 ) y ( 3 ) ( 4 i + 3 ) = x ( 0 ) ( i ) x ( 1 ) ( i ) 0 0 0 0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0 0 0 0 - x ( 3 ) ( i ) * x ( 2 ) ( i ) *
yx(z)表示第x个天线端口,第z个物理资源单元。
因此,在OFDM 4天线系统中,资源映射模块收到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x(0)(i),x(2)(i),x(0)(i)*,x(2)(i)*,x(1)(i),x(3)(i),-x(1)(i)*与-x(3)(i)*之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该8个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如下16个预编码数据:x(0)(i),x(1)(i),0,0,0,0,x(2)(i),x(3)(i),-x(1)(i)*,x(0)(i)*,0,0,0,0,-x(3)(i)*,x(2)(i)*,再将该16个预编码数据分别映射到对应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而先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将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0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补0。
105、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资源映射模块进行资源映射之后,系统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OFDM符号生成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106、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生成OFDM符号之后,系统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下行发射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下行信道可为PCFICH信道,PDCCH信道或PDSCH信道。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而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将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0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补0。
本实施例中,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为便于理解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在OFDM 4天线系统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201、预编码模块获取4层复值符号;
4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复值符号。
202、预编码模块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第一矩阵,第一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
第一矩阵包括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
203、预编码模块将第一矩阵的各行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
在生成第一矩阵之后,预编码模块将第一矩阵中的4行数据通过4个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使资源映射模块同时收到第一矩阵中的各行数据。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预编码模块也可将第一矩阵的4行数据通过2个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串并行发送,例如,将x(0)(i),x(1)(i),x(2)(i)和x(3)(i)通过第0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将-x(1)(i)*,x(0)(i)*,-x(3)(i)*,x(2)(i)*通过第1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
204、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矩阵中插0得到第二矩阵,第二矩阵为
205、资源映射模块将第二矩阵的第n行预编码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资源映射模块将第二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例如,将第二矩阵的第0行的数据x(0)(i),x(1)(i),0,0映射到第0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本实施例中,第二矩阵与现有技术中预编码所得矩阵相同,使第二矩阵的各行数据与对应天线端口的连续4个物理资源单元一一对应,以便于将16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矩阵也可以为包括16个预编码数据的其他形式。
206、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资源映射模块进行资源映射之后,系统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207、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生成OFDM符号之后,系统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在第一矩阵中插0,而先将第一矩阵中的偶数行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偶数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后两个物理资源单元补0,将第一矩阵中的奇数行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奇数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前两个物理资源单元补0。例如,将第一矩阵中的第0行的数据x(0)(i)和x(1)(i)映射到第0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x(1)(i)的后两个物理资源单元上补0;将第一矩阵中的第1行的数据x(2)(i)和x(3)(i)映射到第1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x(2)(i)的前两个物理资源单元补0。
本实施例中,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第一矩阵,第一矩阵包括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矩阵中插0得到与现有技术中预编码所得矩阵相同的第二矩阵,再将第二矩阵的第n行预编码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并使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减少了一半,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上述实施例中的下行信道可为PCFICH信道,PDCCH信道或PDSCH信道,但不可为PHICH信道。因此,为在下行信道为PHICH信道时,能够应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核心思想,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301、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N为大于2的偶数;
步骤301的说明请参照步骤101。
302、预编码模块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
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包括偶数层的复值符号,偶数层的复值符号对应的共轭符号,奇数层的复值符号,以及奇数层的复值符号对应的负共轭符号;
例如,当N为4时,预编码模块根据4层复值符号获得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4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复值符号;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包括x(0)(i),x(1)(i),x(2)(i),x(3)(i),x(0)(i)*,-x(1)(i)*,x(2)(i)*,-x(3)(i)*
303、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
步骤303的说明请参照步骤103。
304、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
资源映射模块在获取到2N个预编码数据,即当前REG数据之后,资源映射模块需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并判断第一结果是否为0,来确定2N个预编码数据该映射到第几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
系统可以在层映射之前,存储REG数据的同时,存储该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并在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预编码数据的同时,发送该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资源映射模块再计算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获得第一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层映射之前,先获得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再将该值与REG数据,即2N个预编码数据同时存储并发送给资源映射模块。
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方式使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此处不作一一列举。
305、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指LTE协议中规定的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OFDM 4天线系统中,PHICH信道的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如下:
Figure A20091019620800191
时,
y ( 0 ) ( 4 i ) y ( 0 ) ( 4 i + 1 ) y ( 0 ) ( 4 i + 2 ) y ( 0 ) ( 4 i + 3 ) y ( 1 ) ( 4 i ) y ( 1 ) ( 4 i + 1 ) y ( 1 ) ( 4 i + 2 ) y ( 1 ) ( 4 i + 3 ) y ( 2 ) ( 4 i ) y ( 2 ) ( 4 i + 1 ) y ( 2 ) ( 4 i + 2 ) y ( 2 ) ( 4 i + 3 ) y ( 3 ) ( 4 i ) y ( 3 ) ( 4 i + 1 ) y ( 3 ) ( 4 i + 2 ) y ( 3 ) ( 4 i + 3 ) =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0 0 0 0
Figure A20091019620800193
时,
y ( 0 ) ( 4 i ) y ( 0 ) ( 4 i + 1 ) y ( 0 ) ( 4 i + 2 ) y ( 0 ) ( 4 i + 3 ) y ( 1 ) ( 4 i ) y ( 1 ) ( 4 i + 1 ) y ( 1 ) ( 4 i + 2 ) y ( 1 ) ( 4 i + 3 ) y ( 2 ) ( 4 i ) y ( 2 ) ( 4 i + 1 ) y ( 2 ) ( 4 i + 2 ) y ( 2 ) ( 4 i + 3 ) y ( 3 ) ( 4 i ) y ( 3 ) ( 4 i + 1 ) y ( 3 ) ( 4 i + 2 ) y ( 3 ) ( 4 i + 3 ) = 0 0 0 0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其中,nPHICH group是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m是当前REG数据的组内序号,yx(z)表示第x个天线端口,第z个物理资源单元。
306、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步骤306的说明参照步骤105。
307、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步骤307的说明参照步骤106。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而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将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并在0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补0。
本实施例中,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上述实施例的步骤304中,若通过同步存储和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REG数据及其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使资源映射模块可获取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则系统需要存储75*2个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75*2个REG数据的组内序号,并且需要两个寄存器和一个加法器。
上述实施例的步骤304中,若通过先计算出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并将该值与REG数据同步存储和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使资源映射模块可获取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则系统需要两个寄存器和一个加法器。
可见,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使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都会增加系统性能开销。虽然此处增加的系统性能开销,相对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而减小的系统性能开销较小。但为了使本实施例减小系统性能开销的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的方式,下面则以采用该方式为例对图3的核心思想作进一步阐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401、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N为大于2的偶数;
步骤401的说明请参照步骤101。
402、预编码模块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
步骤402的说明请参照步骤302。
403、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
步骤403的说明请参照步骤103。
404、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若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若在层映射之前,两组75个REG数据的存储方式如下,则当前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比特等于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结果:
在第一组75个REG数据与第二组75个REG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REG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REG数据被存储于偶数地址;
第一组75个REG数据、奇数个间隔REG数据与第二组75个REG数据按以REG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因此,只要将REG数据的地址与REG数据同步发送给资源映射模块,使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到该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比特是否为0,若为0,则确定当前REG数据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为0,否则确定当前REG数据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为1。
可以理解的是,若对两组75个REG数据的存储方式作如下改动:第一组的第一个REG数据被存储于奇数地址,则当资源映射模块判定当前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比特为0时,资源映射模块确定当前REG数据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为1;当资源映射模块判定当前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比特为1时,资源映射模块确定当前REG数据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为0。
405、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步骤405的说明请参照步骤305。
406、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步骤406的说明参照步骤105。
407、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步骤407的说明参照步骤106。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存储方式,使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与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有对应的关系,使资源映射模块可通过获取当前REG数据的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来获取第一结果。因此,相对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获取第一结果的过程,无需两个寄存器和加法器,只需要获取当前REG数据的地址,确定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即可,本实施例减小系统性能开销的效果更加明显。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OFDM 4天线系统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应用于PHICH信道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501、预编码模块获取4层复值符号;
4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复值符号。
502、预编码模块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第三矩阵,第三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
第三矩阵包括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
503、预编码模块将第三矩阵的各行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
在生成第三矩阵之后,预编码模块将第三矩阵中的2行数据通过2个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使资源映射模块同时收到第三矩阵中的各行数据。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预编码模块也可将第三矩阵的2行数据通过1个通道向资源映射模块串行发送,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发送。
504、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若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并执行步骤505,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并执行步骤506;
本实施例中,在层映射之前,两组75个REG数据的存储方式如下:
在第一组75个REG数据与第二组75个REG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REG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REG数据被存储于偶数地址;
第一组75个REG数据、奇数个间隔REG数据与第二组75个REG数据按以REG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因此,只要将REG数据的地址与REG数据同步发送给资源映射模块,使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到该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比特是否为0,若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并执行步骤505,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并执行步骤506。
505、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三矩阵中插0得到第四矩阵,第四矩阵为
Figure A20091019620800222
并将第四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若第一结果为0,则执行步骤505。
本实施例中,第四矩阵与现有技术中,第一结果为0时预编码所得的矩阵相同,使第四矩阵的各行数据与对应天线端口的连续4个物理资源单元一一对应,以便于将16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矩阵也可以为包括16个预编码数据的其他形式。
506、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三矩阵中插0得到第五矩阵,第五矩阵为
Figure A20091019620800231
并将第五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若第一结果为0,则执行步骤506。
可以理解的是,与第四矩阵一样,第五矩阵也可以为包括16个预编码数据的其他形式。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结果为0,资源映射模块也可以不对第三矩阵插0,而将第三矩阵的第0行数据x(0)(i),x(1)(i),x(2)(i)和x(3)(i)映射到第0天线端口上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将第三矩阵的第1行数据-x(1)(i)*,x(0)(i)*,-x(3)(i)*,x(2)(i)*映射到第2天线端口上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再在第1和第3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补0。
同样,若第一结果为1,资源映射模块也可以不对第三矩阵插0,而将第三矩阵的第0行数据x(0)(i),x(1)(i),x(2)(i)和x(3)(i)映射到第1天线端口上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将第三矩阵的第1行数据-x(1)(i)*,x(0)(i)*,-x(3)(i)*,x(2)(i)*映射到第3天线端口上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再在第0和第2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补0。
507、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资源映射模块进行资源映射之后,系统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508、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生成OFDM符号之后,系统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本实施例中,SFBC中的预编码模块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第三矩阵,第三矩阵包括8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第三矩阵中插0得到与现有技术中预编码所得矩阵相同的第四矩阵或第五矩阵,再将第四矩阵或第五矩阵的第n行预编码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并且,本实施例通过设计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存储方式,使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等于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结果,使资源映射模块可通过获取当前REG数据的存储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来获取第一结果。因此,相对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减小系统性能开销的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PDSCH,PDCCH,PCFICH,PHICH信道在调制后的层映射、预编码和资源映射步骤,都将使用32bit传输存储一个复值符号,使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较大。因此,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601、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在对信道编码后的比特流进行加扰之后,系统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多个预调制比特组。
例如,在OFDM 4天线系统中,若加扰后的比特流为011110001101。。。。。。,当系统采用QPSK调制方式时,系统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多个2比特一组的预调制比特组:“01,11,10,00,11,01。。。。。。”。
以此类推,当系统采用16-QAM或64-QAM调制方式时,系统将加扰后的比特流分别预调制为多个4比特一组或6比特一组的预调制比特组。
602、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在预调制之后,系统对预调制比特组进行层映射。
例如,在OFDM 4天线系统中,将连续4个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4层。假设连续4个预调制比特组为“01,11,10,00”,则x(0)(i),x(1)(i),x(2)(i)和x(3)(i)分别为01,11,10,00,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数据。
603、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
本实施例中,系统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的方式具体可为如下三种:
(1)系统可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调制得到各层的复值符号之后,再对各层的复值符号进行预编码,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2)系统也可以先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再将复值符号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3)系统也可以先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再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604、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系统根据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OFDM符号生成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605、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生成OFDM符号之后,系统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下行发射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先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成预调制比特组,并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然后,再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本实施例通过预调制步骤,使调制步骤可在层映射之后进行,从而使得在从层映射步骤到资源映射步骤的过程中,至少层映射步骤使用2比特,4比特或6比特传输和存储数据,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在OFDM 4天线系统中,系统采用上述第(3)种方式,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并且系统采用QPSK调制方式为例,对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701、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例如,若加扰后的比特流为011110001101。。。。。。,系统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多个2比特一组的预调制比特组:“01,11,10,00,11,01。。。。。。”。
702、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4层;
在OFDM 4天线系统中,将连续4个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4层。假设连续4个预调制比特组为“01,11,10,00”,则x(0)(i),x(1)(i),x(2)(i)和x(3)(i)分别为01,11,10,00,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上的数据。
703、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
在步骤702中获得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01,11,10,00”之后,系统对“01,11,10,00”进行预编码。并且,在预编码时,系统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01和10进行次高位取反,得到00和11,实现对01和10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11和00进行最高位取反,得到01和10,实现对11和00的负共轭操作。
因此,若下行信道为PCFICH信道,PDCCH信道或PDSCH信道,预编码后生成的矩阵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1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2
若为PHICH信道,且当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3
时,预编码后生成的矩阵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0 0 0 0 01 11 10 00 0 0 0 0 01 00 10 11 0 0 0 0 ;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6
时,预编码后生成的矩阵为:
0 0 0 0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0 0 0 0 01 11 10 00 0 0 0 0 01 00 10 11 ;
其中,矩阵的行为天线端口维,列为RE维。
704、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系统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具体为,系统将预编码生成的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上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例如,当下行信道为PCFICH信道,PDCCH信道或PDSCH信道时,系统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RE,得到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9
705、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
在资源映射之后,系统将RE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例如,当下行信道为PCFICH信道,PDCCH信道或PDSCH信道时,系统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
Figure A200910196208002710
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其中,Qe为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0调制后的复值符号,Q01,Q11,Q10,Q00分别为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01,11,10,00调制后的复值符号。
706、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
系统根据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OFDM符号生成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707、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生成OFDM符号之后,系统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各个天线端口的OFDM符号,具体的下行发射步骤为公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成预调制比特组,并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4层,再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再对资源映射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本实施例通过预调制步骤,使调制步骤可在资源映射之后进行,从而使加扰步骤到资源映射步骤的过程中,使用2比特传输和存储数据,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下面,则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进行说明。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预编码模块801,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
资源映射模块802,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803,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804,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在预编码模块801获取到N层复值符号之后,预编码模块801则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并向资源映射模块802发送预编码数据。
在资源映射模块802接收预编码数据之后,则资源映射模块802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803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然后,发射模块804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预编码模块801向资源映射模块802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802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相应于图3所示实施例,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预编码模块901,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902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
资源映射模块902,用于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903,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904,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可在层映射之前,存储REG数据的同时,存储该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并在预编码模块901向资源映射模块902发送2N个预编码数据的同时,发送该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使资源映射模块902可通过计算当前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获得第一结果。
或者,本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也可以在层映射之前,先获得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再将该值与REG数据,即2N个预编码数据同步存储并发送给资源映射模块902,使资源映射模块902可获得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技术,使资源映射模块902获取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预编码模块901获取到N层复值符号之后,预编码模块901则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并向资源映射模块902发送预编码数据。
在资源映射模块902接收预编码数据之后,则资源映射模块902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903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然后,发射模块904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预编码模块901向资源映射模块902发送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资源映射模块902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将0,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相对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减小了从预编码模块到资源映射模块的传输开销,减小了资源映射模块的数据缓存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相应于图4所示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预编码模块1001,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902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
资源映射模块1002,包括地址获取单元1012,用于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判断单元1022,用于判断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确定单元1032,用于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插0单元1042,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单元1052,用于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1003,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1004,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存储模块1005,用于在层映射之前,按如下方式存储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在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偶数地址;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按以物理资源组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若将存储模块存储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方式作如下改变: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奇数地址,则当资源映射模块1002的判断单元判定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为0时,资源映射模块1002的确定单元1032确定第一结果为1,当资源映射模块1002的判断单元判定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不为0时,资源映射模块1002的确定单元1032确定第一结果为0。
本实施例中,在层映射之前,存储模块1005按本实施例中的前一种方式存储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
在层映射之后,预编码模块1001获取N层复值符号,并根据N层复制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再向资源映射模块1002发送预编码数据。
当资源映射模块1002接收到预编码数据时,资源映射模块1002的地址获取单元1012获取当前REG数据的地址,判断单元1022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若为0,则确定单元1032确定第一结果为0,否则确定单元1032确定第一结果为1,插0单元1042再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单元1052再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1003根据各天线端口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发射模块1004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存储方式,使REG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与REG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有对应的关系,使资源映射模块可通过获取当前REG数据的地址,并判断该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来获取第一结果。因此,相对图9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减小系统性能开销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应于图6所示实施例,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预调制模块1101,用于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层映射模块1102,用于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数据获取模块1103,用于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
生成模块1104,用于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1105,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预调制模块1101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后,层映射模块1102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数据获取模块103再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然后,生成模块1104根据该物理资源单元数据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最后,发射模块1105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其中,数据获取模块1103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1)数据获取模块1103先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调制得到各层的复值符号之后,再对各层的复值符号进行预编码,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2)数据获取模块1103先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再将复值符号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3)数据获取模块1103先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再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再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
本实施例采用预调制模块1101先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成预调制比特组,使调制步骤可移到层映射之后进行,从而使加扰步骤到层映射步骤的过程中,使用2比特,4比特或6比特传输和存储数据,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下面以数据获取模块采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第(3)种方式为例,对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进一步阐述。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预调制模块1201,用于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层映射模块1202,用于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数据获取模块1203,包括预编码单元1213,用于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资源映射单元1223,用于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调制单元1233,用于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
生成模块1204,用于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1205,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预调制模块1201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后,层映射模块1202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在各层的预调制比特传输到预编码单元之后,预编码单元1213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在预编码后的数据传输到资源映射单元之后,资源映射单元1223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然后,调制单元1233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从而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RE数据,然后,生成模块1204根据该RE数据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最后,发射模块1205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以理解的是,相应于图11所示实施例中另外两种方式,数据获取模块1203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结构:
数据获取模块1203包括调制单元,用于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调制得到各层的复值符号;预编码单元,用于对各层的复值符号进行预编码;资源映射单元,用于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或者,
数据获取模块1203包括预编码单元,用于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调制单元,用于将预编码后的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资源映射单元,用于将复值符号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本实施例采用预调制模块1201先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成预调制比特组,再对预调制比特组进行层映射、预编码和资源映射,在资源映射之后,再进行调制,从而使加扰步骤到资源映射步骤的过程中,使用2比特,4比特或6比特传输和存储数据,减小了系统的传输存储开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
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由实际的物理天线进行下行发射;
N为大于2的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4,所述N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和第3层的复值符号;
所述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具体为: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第一矩阵,第一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
所述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包括:将第一矩阵的各行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包括:
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矩阵中插0得到第二矩阵,第二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0 0 0 0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0 0 0 0 - x ( 3 ) ( i ) * x ( 2 ) ( i ) ; ;
资源映射模块将第二矩阵的第n行预编码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4、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编码模块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
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
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由实际的物理天线进行下行发射;
N为大于2的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包括:
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并判断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
若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
其中,在层映射之前,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存储方式如下:
在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偶数地址;
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所述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按以物理资源组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获取第一结果包括:
资源映射模块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并判断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
若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
其中,在层映射之前,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存储方式如下:
在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奇数地址;
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所述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按以物理资源组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所述N层复值符号包括x(0)(i),x(1)(i),x(2)(i)和x(3)(i),i为取值范围是[0,m]的整数,m等于4层的复值符号的总数除以4,x(0)(i),x(1)(i),x(2)(i)和x(3)(i)分别表示第0层、第1层、第2层和第3层的复值符号;
所述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具体为: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第三矩阵,第三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
所述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包括:将第三矩阵的各行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并行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包括:
若第一结果为0,则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三矩阵中插0得到第四矩阵,第四矩阵为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0 0 0 0 ;
资源映射模块将第四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包括:
若第一结果为1,则资源映射模块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第三矩阵中插0得到第五矩阵,第五矩阵为
0 0 0 0 x ( 0 ) ( i ) x ( 1 ) ( i ) x ( 2 ) ( i ) x ( 3 ) ( i ) 0 0 0 0 - x ( 1 ) ( i ) * x ( 0 ) ( i ) * - x ( 3 ) ( i ) * x ( 2 ) ( i ) *
资源映射模块将第五矩阵的第n行数据映射到第n天线端口的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10、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
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包括:
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调制得到各层的复值符号;
对各层的复值符号进行预编码;
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包括:
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
将预编码后的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
将复值符号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包括:
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
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
14、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编码模块,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
资源映射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5、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编码模块,用于获取N层复值符号,根据N层复值符号生成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向资源映射模块发送预编码数据,N为大于2的偶数;
资源映射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所属用户组组号和组内序号的和再模2的值;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并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包括:
地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
插0单元,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
映射单元,用于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层映射之前,按如下方式存储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
在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偶数地址;
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所述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按以物理资源组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包括:
地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物理资源组数据的地址;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是否为0;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地址的最后一个比特为0,则确定第一结果为1,否则确定第一结果为0;
插0单元,用于根据预编码数据与物理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结果,在2N个非0的预编码数据中插0得到N2个预编码数据;
映射单元,用于将N2个预编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层映射之前,按如下方式存储两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
在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之间插入有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
第一组的第一个物理资源组数据被存储于奇数地址;
第一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所述奇数个间隔物理资源组数据与第二组75个物理资源组数据按以物理资源组为单位递增的序列存储。
18、一种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调制模块,用于将加扰后的比特流预调制为预调制比特组;
层映射模块,用于将预调制比特组映射到N层,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获取各个天线端口的,待生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物理资源单元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个天线端口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的物理天线下行发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预编码单元,用于对各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预编码,且在预编码时,通过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次高位取反,实现对偶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共轭操作,通过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进行最高位取反,实现对奇数层的预调制比特组的负共轭操作;
资源映射单元,用于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物理资源单元;
调制单元,用于将物理资源单元数据调制为复值符号。
CN2009101962084A 2009-09-18 2009-09-18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1662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2084A CN101662344B (zh) 2009-09-18 2009-09-18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2084A CN101662344B (zh) 2009-09-18 2009-09-18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344A true CN101662344A (zh) 2010-03-03
CN101662344B CN101662344B (zh) 2012-11-21

Family

ID=41790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62084A Active CN101662344B (zh) 2009-09-18 2009-09-18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234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259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基站下行基带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6074530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72875A1 (zh) * 2015-04-29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6254298A (zh) * 2016-09-29 2016-12-21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85001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688866A (zh) * 2020-12-22 2021-04-20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42698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841C (zh) * 2004-08-27 2008-03-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检测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259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基站下行基带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391259B (zh) * 2012-05-08 2016-11-2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基站下行基带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6074530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284337B2 (en) 2014-11-14 2019-05-0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16172875A1 (zh) * 2015-04-29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6254298A (zh) * 2016-09-29 2016-12-21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85001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2042698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688866A (zh) * 2020-12-22 2021-04-20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8866B (zh) * 2020-12-22 2023-03-21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344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49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36305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A2749781C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106097B (zh) 基于发送上行链路时的多码字在使用单用户mimo的系统中分配phich并生成基准信号的方法
CN102082595B (zh) 一种配置dmr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62344B (zh)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58319B (zh) 一种基于混合复用解调参考符号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801097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调度信息的指示方法
CN102422583B (zh) 用于由用户设备发送与harq过程关联的确认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71061B (zh) 指示使能的传输块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99769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61051B (zh) 用于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02905379B (zh) 控制信道的接收和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742176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771653B (zh)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CN104868980A (zh) 将循环移位映射到用于ack/nack资源分配的信道索引
CN103944685A (zh)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109487A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4665A (zh) 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71503A (zh)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220103A (zh) 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100045B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与装置、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2869097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065453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168092A (zh) 增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