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653B -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 Google Patents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653B
CN101771653B CN2009102652668A CN200910265266A CN101771653B CN 101771653 B CN101771653 B CN 101771653B CN 2009102652668 A CN2009102652668 A CN 2009102652668A CN 200910265266 A CN200910265266 A CN 200910265266A CN 101771653 B CN101771653 B CN 101771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signal
crossfire
subcarrier
bunch collection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52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653A (zh
Inventor
何从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2293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2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该方法被用于配置引导信号,从而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天线系统中传输多个引导信号串流。在具体实施例里,引导信号配置被应用于相连的讯框结构,并且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两个引导信号被配置在含有18个子载波和6个OFDM符元的讯框结构内。8个引导信号串流被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并各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被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然后,四个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于第一讯框结构里,并且在第二讯框结构内的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对应于第一讯框结构之内。从而可在无线通讯系统里获得较佳的传送速率。

Description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特别涉及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天线系统中对于多个引导信号串流进行引导信号子载波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次世代无线通讯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在于提供比现有系统更高的数据速率。一般说来,按较高数据速率的参考信号(reference)或引导信号(pilot)符元通常会出现在无线通讯装置及系统中以进行初始时间与频率同步化、小区识别(cell identification)和频道估算作业。频道估算是指一种对信号的失真(distortion)情况予以补偿的程序,此失真是由于传输信号衰弱及复原而导致的快速环境变异所造成。因此,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会将参照于预定信号序列的参考信号或引导信号符元插入在数据串流的时域或频域里的预定位置处,而通讯装置在收到数据串流后能够侦测参考信号或引导信号符元,并且进一步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来测量频道信息以及执行干扰降低或抵消。一种利用多重传输天线及多重接收天线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天线技术已经运用以改善数据传输/接收效率。在MIMO系统里,信号被分配为对应于各个天线的频道。天线愈多即需愈多的参考信号或引导信号符元。过多的引导信号会占据过多频道而造成减少用于数据传送的频道量减少。故使用过多个引导信号时传送速率会降低。因此,有必要考虑到使用多重天线技术时的引导信号设置。
在现有技术里已设计并运用不同的引导信号配置结构,例如在IEEE (电器电子工程学会)802.16e系统中,引导信号在时域上彼此分隔。不过,虽已有多种引导信号结构设计被揭露,然目前仍缺少一种系统性的方式来设计运用在利用正交划频多任务(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天线系统中的引导信号结构或样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多重引导信号串流传输、较佳传送速率以及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IMO)系统中有效率地配置引导信号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目,提出一种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配置引导信号用于传输多重引导信号串流的方法,并且此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两个相连的讯框结构,并各个讯框结构在时域里含有复数个OFDM符元(symbol)以及在频域里含有复数个子载波(subcarriers)。在讯框结构里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pilot stream)提供有两个引导信号(pilot)。然后,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配置在第一讯框结构里,并依据第一讯框结构里的引导信号配置,配置在第二讯框结构中额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其中,在所述第一讯框结构中配置两个引导信号的步骤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将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将对于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每一个的两个引导信号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以及根据所述引导信号配置的保留部分区块的预定样式,配置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两个引导信号簇集。
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目,提出一种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配置引导信号用于传输多重引导信号串流的方法,并且此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两个相连的讯框结构,并且各个讯框结构在时域里含有复数个OFDM符元并在频域里含有复数个子载波。引导信号串流被群组化成为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对于讯框结构里的各个引导信号串流提供两个引导信号,并且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子载波构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在第一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OFDM符元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OFDM符元之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在第一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OFDM符元之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OFDM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在第二讯框结构里的引导信号依据第一讯框结构里的引导信号配置进行排列。第一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以及第二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是由偶数个子载波所分隔。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传送器及接收器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OFDM方法的示例性讯框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用于配置引导信号以供多重引导信号串流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用于配置引导信号以供多重引导信号串流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的具体实施例;
图5示出了按OFDM调制方法在相连的讯框结构里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示例性设置;
图6示出了决定用于按OFDM调制方案在相连讯框结构中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位置的略视图;
图7示出了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8示出了对于在具五个OFDM符元及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9示出了其它对于按OFDM调制方法在相连讯框结构中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示例性设置;
图10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11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五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12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13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14示出了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7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图15示出了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6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以及
图16示出了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额子讯框中5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仅为示例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可以运用其它的具体实施例,并可进行结构性、电气性和程序性变更而不致悖离本发明的范畴。在尽可能情况下,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编号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传送器及接收器的框图。传送器100包含数据处理器101、子载波配置器102以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器103,而接收器120含有数据处理器121、频道估算器122以及OFDM解调制器123。在利用各式系统的无线通讯网路里,例如,码分多址接入(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无线局域网络(WLAN)、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和OFDM,可含有至少一基地台及至少一终端。而依据传送器100与接收器120之间的信号传输,终端可通过建立在终端与基地台间的下行链路(DL)频道从基地台接收信号或数据,并且通过建立在终端与一基地台间的上行链路(UL)频道将信号或数据传送至基地台。
数据处理器101可含有各种被设置以处理不同功能的电路,例如数据处理器101能够按照预定编码方法以对输入数据111进行编码并且产生编码的字组,并接着将编码的字组映射至表示位于信号星座图上之一位置的符元,并且通过利用复数个天线104的MIMO方法来处理输入符元。优选地,由数据处理器101所执行的映射调制方案方法可进一步包含m-相位位移键(m-PSK)方案或m-正交振幅调制(m-QAM)方案方法。
子载波配置器102将经处理的输入符元和引导信号112配置至子载波。引导信号根据传输天线104设置进行排列。引导信号为传送器100及接收器120所已知,这些可用于进行频道估算作业、时间及频率同步化、子载波的频率及相位位移误差。引导信号又称为参考信号。
OFDM调制器103能够调制输入符元并且输出OFDM符元。OFDM调制器103可针对输入符元执行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并且在执行IFFT之后进一步插入循环前缀(CP)。OFDM符元由天线104传送。
接收器120通过天线124接收到信号,并且由OFDM解调制器123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处理。频道估算器122利用所接收到的引导信号112以估算频道。数据处理器121能够将输入符元去映射,从而成为编码的字组,然后再将编码的字组译码且恢复为原始数据。
数据处理器101及子载波配置器102可进一步制作成单独的部件,或者子载波配置器102及数据处理器101可整合成为一个处理器。频道估算器122及数据处理器121可进一步制作成单独的部件,或者频道估算器122及数据处理器121可整合成为一个处理器。
传送器100及接收器120可利用OFDM方案以彼此通讯。此外,传送器100及接收器120可将统一的引导信号样式或引导信号结构应用于OFDM通讯。即如本公开中所使用的,统一的引导信号结构可指运用于通用引导信号,即所有使用者均能运用,以及专用引导信号,即仅由一或多位特定使用者能运用,两者的相同引导信号结构。统一的引导信号结构也可指运用于DL及UL传输两者的相同引导信号结构。此外,统一的引导信号结构也可指在不同操作环境下,例如,使用不同数量的数据串流、使用不同大小的资源单元(RU)及/或不同的基地台及无线蜂窝组态,一系列经系统性地设计的引导信号样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OFDM方案的示例性讯框结构。如第2图所示,OFDM数据传输可用时间及频率来表示,其中垂直轴表示频率而水平轴表示时间。讯框结构200又称为资源单元(RU)并且含有18个子载波(垂直轴)×6个OFDM符元(水平轴),其中子讯框含有6个OFDM符元。OFDM数据可在时槽(OFDM符元)里于子载波(频带)上由讯框结构200的资源构件201所传送。讯框结构200可指由一预定数量的相连OFDMA符元用于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其中含有预定数量的相连子载波。基本资源单元为18个子载波及6个符元(18×6)的数据块,然而根据本发明用以配置引导信号的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资源单元,例如资源单元可为18个子载波及5个符元(18×5)的数据块,或是18个子载波及7个符元(18×7)的数据块,即如第8图所示者。
各个符元(RU 200里的小长方形)可用于载送任何类型的信息。例如,数据符元载送数据,并且引导信号符元载送引导信号。然由于增加引导信号符元可能减少数据符元的数量,因此在增加开支以利用引导信号符元来提供强固频道估算而又要将开支保持在最低状况以避免影响频谱效率及数据速率之间存在取舍问题。此取舍在MIMO方案里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原因是可能会运用到多个天线,而多个数据串流或无线电/无线信号可能共存于特定时间与位置处。
基本上,通讯链接里的η在无线通讯标准中按如下列公式所定义:
η = ( N SC , RU × N OFDMA , RU - N P , RU ) × N RU , SF × R c × m × M T SF × BW ( bps / Hz ) - - - ( 1 - 1 )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062
作为示例,在利用8×8MIMO天线系统并且能够传送8个(M=8)数据串流的无线通讯系统里,当所提供的带宽为10MHz(BW=10MHz)时,所提供的子讯框传输时间为(5×10-3)/8秒(TSF=(5×10-3)/8),所提供的调制位阶为六(m=6),并且对于各个数据串流所提供的频道编码速率为237/256(Rc=237/256),各个子讯框里提供48个RU(NRU,SF=48),RU为18个子载波及6个符元的数据块,并且在各个数据串流里提供3个引导信号(NP,RU=3×8),而在此无线通讯系统里的下行链路传输产出量可依照下式算出:
η = ( N SC , RU × N OFDMA , RU - N P , RU ) × N RU , SF × R c × m × M T SF × BW
= ( 18 × 6 - 3 × 8 ) × 48 × ( 237 / 256 ) × 6 × 8 ( 5 × 10 - 3 / 8 ) × ( 10 × 10 6 ) = 28.67 ( bps / Hz )
若在各数据串流里提供两个引导信号(NP,RU=2×8),则在此无线通讯系统里的下行链路传输产出量可依照下式算出:
η = ( N SC , RU × N OFDMA , RU - N P , RU ) × N RU , SF × R c × m × M T SF × BW
= ( 18 × 6 - 2 × 8 ) × 48 × ( 237 / 256 ) × 6 × 8 ( 5 × 10 - 3 / 8 ) × ( 10 × 10 6 ) = 31.04 ( bps / Hz )
每个数据串流配置3个引导信号会将下行链路传输产出量减少至低于即如4G无线通讯标准的先进无线通讯标准中所要求的30bps/Hz。而当对于RU里各个数据串流使用2个引导信号时,下行链路传输产出量则能符合先进无线通讯标准的要求。
为符合对于高速率产出量及频道估算效能的要求,对于在两个相连讯框结构的每一个中的各个数据串流会使用两个引导信号。请参阅图3,图3为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用于配置引导信号以供多重引导信号串流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步骤31里,提供两个相连的讯框结构,并且各个讯框结构在时域里含有OFDM符元而在频域里含有子载波,即如图2所示者。在步骤32里,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所提供的两个引导信号被配置于第一讯框结构内。例如,当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被用于传送8个数据串流时,会在单一讯框结构里配置总共16个引导信号。
在步骤33里,根据第一讯框结构里的引导信号配置,在第二讯框结构中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配置两个引导信号。例如,在第二讯框结构里等引导信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大致类似于第一讯框结构里的引导信号。若引导信号被群组化成为多个引导信号簇集进一步用于配置,则在第二讯框结构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可为第一讯框结构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的拷贝或镜像。
此引导信号配置方法还可由图1所示的子载波配置器102或是能够配置引导信号的处理器执行。
请参阅图4的说明,图4为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用于配置引导信号以用于多重引导信号串流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额具体实施例,而图5说明为按OFDM调制方案在相连的讯框结构里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示例性设置。
在步骤41里,提供两个相连的讯框结构并且各个讯框结构在时域里含有OFDM符元以及在频域里含有子载波,例如,第5图所示的讯框结构50及讯框结构51,其中6个纵行代表6个OFDM符元而36个横列则表示36个子载波。
在步骤42里,引导信号串流被群组化成为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例如,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引导信号串流5及引导信号串流6被群组化为一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而引导信号串流3及引导信号串流4、引导信号串流7及引导信号串流8被群组化为另一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
在步骤43里,在讯框结构里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提供两个引导信号,并且各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构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例如,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引导信号串流5及引导信号串流6的引导信号构成引导信号串流531及532,并引导信号串流3、引导信号串流4、引导信号串流7及引导信号串流8的引导信号则构成引导信号串流533及534,即如图5所示,其中「1」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的引导信号符元;「2」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2的引导信号符元;「3」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的引导信号符元;「4」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4的引导信号符元;「5」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5的引导信号符元;「6」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6的引导信号符元;「7」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7的引导信号符元;而「8」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8的引导信号符元。
在步骤44里,在第一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在OFDM符元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在OFDM符元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例如,引导信号簇集531可被配置于由四个资源构件所构成的部分区块501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532可被配置于由四个资源构件所构成的部分区块504内。
在步骤45里,在第一讯框结构里,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在OFDM符元额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在OFDM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例如,引导信号簇集531可配置于部分区块501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532可配置于部分区块504内。例如,引导信号簇集533可配置于部分区块502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534可配置于的部分区块503内。
在步骤46里,根据在第一讯框结构内的引导信号配置方式来配置在第二讯框结构中的引导信号。第二讯框结构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还可以是第一讯框结构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的拷贝。例如,当讯框结构50里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簇集被配置于部分区块501及504之内时,讯框结构51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可为讯框结构50里引导信号簇集的相对位置的拷贝,这意味着对于讯框结构51里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簇集可配置在部分区块511及514中,即如图5所示,并且对于讯框结构51里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簇集可配置在部分区块512及513中。
此用以配置引导信号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可为由图1所示放入子载波配置器102或是能够配置引导信号的处理器执行。
请参阅图6,图6为用于确定按照OFDM调制方案在相连讯框结构中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位置的略视图。注意到可按照下式来确定图5所示的引导信号簇集间的距离: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091
N S F , S = N P , f - ( N SC , f mod ( N P , f - 1 ) ) - - - ( 1 - 3 )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093
N S F , L = ( N SC , f mod ( N P , f - 1 ) ) - 1 = N P , f - N S F , S - 1 - - - ( 1 - 5 )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101
例如,两个相连讯框结构的子载波数量为36个,因此NSC,f可被定义为35。由于在一个讯框结构里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提供两个引导信号,因此NP,f被定义为4。根据公式(1-2),SF,S可被确定为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102
然后短引导信号间隔的单元数量可被确定为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103
SF,L被确定为12(SF,L=11+1=12)并且被确定为
Figure GSB00000878102000105
当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超过4个时,例如,5个到8个,保留引导信号在长方形布置里含有四个资源构件,例如,如第6图所示的部分区块501和部分区块503、部分区块503和部分区块511以及部分区块511和部分区块513。被配置于讯框结构内的引导信号会被群组化成四个引导信号簇集并且分别地配置于保留部分区块里。根据前述公式以及预先定义的参数,对于频域内的引导信号簇集而具有由上而下增加的子载波索引的部分区块501与部分区块503、部分区块503与部分区块511以及部分区块511与部分区块513间的空间为9(11-2=9)、10(12-2=10)以及9(11-2=9)个资源构件。
请参阅图7及图8,根据本发明,对于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的具体实施例。图7说明在具有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里对于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其中RU的大小为18×6,6个纵行代表6个OFDM符元并且18个横列表示18个子载波,并「1」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的引导信号符元;「2」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2的引导信号符元;「3」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的引导信号符元;「4」代表对于引导信号串流4的引导信号符元;「5」代表对于串流5的引导信号符元;「6」代表对于串流6的引导信号符元;「7」代表对于串流7的引导信号符元;「8」代表对于串流8的引导信号符元;而「0」代表例如数据符元的非引导信号符元。
同样地,图8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A)及引导信号样式(B)为分别地对于在具有五个OFDM符元及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里8个引导信号串流。
请参阅图9,图9示出了其它对于按OFDM调制方案在相连讯框结构中配置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示例性设置。根据图6所示的保留部分区块设置,保留部分区块的位置可视需要而修改。在图9里,含有资源构件而以虚线绘出的部分区块,例如,在示例性设置(A)里的部分区块601~604和611~614以及在示例性设置(B)里的部分区块721~724和731~734,被保留以供配置引导信号。利用5个串流组态、6个串流组态、7个串流组态或8个串流组态的通讯系统进一步可按照这些用于引导信号配置的示例性保留部分区块设置来进行引导信号配置。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此引导信号样式对应于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索引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五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索引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请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七个OFDM符元之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索引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请参阅图13,图13示出了另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之子讯框中8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按照根据本发明在利用OFDM调制的MIMO天线系统中用以配置多个引导信号串流的传输作业的方法,引导信号串流被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如图4中显示的步骤42),并接着将对于各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配置至保留部分区块。在具体实施例里,可视需要将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予以重新排组。
在图13里,引导信号簇集801、804、811及814的引导信号为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引导信号串流5及引导信号串流6的引导信号,并且引导信号簇集802、803、812及813的引导信号为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引导信号串流4、引导信号串流7及引导信号串流8的引导信号。将图13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与10图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进行比较,引导信号簇集804及811的引导信号为由引导信号簇集801所重新排组,并引导信号簇集803及812的引导信号为由引导信号簇集802所重新排组。此重新排组的方式也可适用于其它的引导信号样式,例如,图7、图8、图10、或图11或图12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
请参图14,图14示出了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之子讯框中7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并且引导信号被设置于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保留部分区块内。在图14中,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引导信号串流5及引导信号串流6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21、824、831及834。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引导信号串流4及引导信号串流7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22、823、832及833。引导信号簇集821、824、831及834被分别配置于如第9图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1、部分区块604、部分区块611及部分区块614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822、823、832及833被分别配置于如第9图所示之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2、部分区块603、部分区块612及部分区块613内。
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标号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
此等引导信号簇集也可被配置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性设置或是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B)的保留部分区块内。这里,对于7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适用于具有五个OFDM符元或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内,例如,图8或图11或图12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视需要用于一部份引导信号簇集的重新排组。
请参阅图15,图15示出了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6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并且引导信号被配置于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保留部分区块内。在图15里,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引导信号串流5及引导信号串流6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41、844、851及854,并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及引导信号串流4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42、843、852及853。引导信号簇集841、844、851及854被分别配置于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1、部分区块604、部分区块611及部分区块614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842、843、852及853被分别配置于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2、部分区块603、部分区块612及部分区块613内。
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索引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这些引导信号簇集也可被配置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性设置或是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B)的保留部分区块内。这里,对于7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适用于具有五个OFDM符元或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内,例如,图8或图11或图12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视需要用于一部份引导信号簇集的重新排组。
请参阅图16,图16示出了一对于在具六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中5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并且引导信号被配置于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保留部分区块内。在图16里中,对于引导信号串流1、引导信号串流2及引导信号串流5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61、864、871及874,并对于引导信号串流3及引导信号串流4的引导信号被分别群组化成引导信号簇集862、863、872及873。引导信号簇集861、864、871及874被分别配置于如图9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1、部分区块604、部分区块611及部分区块614内,并且引导信号簇集862、863、872及873被分别配置于如第9图所示的示例性设置(A)的部分区块602、部分区块603、部分区块612及部分区块613内。
引导信号样式被显示为子载波索引由上而下增加并且OFDM符元索引自左而右增加。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对于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对于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对于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被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这些引导信号簇集也可被配置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性设置或是如图9所示额示例性设置(B)的保留部分区块内。对于5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适用于具有五个OFDM符元或七个OFDM符元的子讯框内,例如,图8或图11或图12所示的引导信号样式。也可视需要用于一部份引导信号簇集的重新排组。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而非为了限制本发明。在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的情况下,任何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申请的范围中。

Claims (36)

1.一种在利用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天线系统中配置引导信号用于传输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两个相连的资源单元,这两个资源单元的每一个在时域里含有复数个OFDM符元以及在频域里含有复数个子载波,其中,这两个相连的资源单元是第一资源单元及第二资源单元; 
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对于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中的每一个配置两个引导信号, 
其中,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中配置两个引导信号的步骤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将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其中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分别為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及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且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和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不相同; 
将对于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每一个的两个引导信号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以及 
根据所述引导信号配置的保留部分区块的预定样式,配置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两个引导信号簇集;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的引导信号配置,在该第二资源单元对于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每一个配置两个引导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载波的数量为18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OFDM符元的数量为5、6或7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两个引导信号簇集的步骤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将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的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将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以及 
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将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 并且将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之一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8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第七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八引导信号串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7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及第七引导信号串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6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四引导信号串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5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及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四引导信号串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大致近似于所述第一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重新排列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重新排列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样式由下式所定义: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1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2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3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4
其中,NP,f为在频率方向上相连资源单元上的引导信号的数量,SF,S为在频率方向上子载波内的短引导信号间隔,SF,L为在频率方向上子载波内的长引导信号间隔,NSC,f为在频率方向上第一与最后引导信号间的子载波内的引导信号间隔,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5
为短引导信号间隔的单元的数量,并且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36
为长引导信号间隔的单元的数量。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以及在所述第二资源单元里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间隔偶数个子载波。 
14.一种在利用OFDM调制的多重输入多重输出天线系统中配置引导信号用于传输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相连的两个资源单元,并且所述两个资源单元的每一个在时域里含有复数个OFDM符元以及在频域里含有复数个子载波,其中所述相连的资源单元是第一资源单元及第二资源单元; 
将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 
在资源单元里的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每一个提供两个引导信号,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每一个的引导子载波构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 
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中,将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将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 
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将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之一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将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之一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的引导信号配置,在第二资源单元里设置所述引导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资源单元里的所述第二 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以及在第二资源单元里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间隔偶数个子载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8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第七引导信号串流及一第八引导信号串流。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7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及第七引导信号串流。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6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四引导信号串流。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复数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5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及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四引导信号串流。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类似于所述第一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重新排列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重新排列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中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间隔偶数个子载波。 
24.一种利用OFDM调制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包含: 
多重输入多重输出天线; 
OFDM调制器,连接至所述多重输入多重输出天线;以及 
处理器,连接至所述OFDM调制器,所述处理器提供相连的两个资源单元,并且所述两个资源单元的每一个在时域里含有复数个OFDM符元而在频域里含有复数个子载波,而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资源单元的每一个内的多个引导信号串流的每一个配置两个引导信号,其中在第二资源单元里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位置对应于在一第一资源单元里的引导信号配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将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并且将各个引导信号串流的复数个引导信号群组化成两个引导信号簇集,并根据用于配置所述引导信号的保留部分区块的预定样式,将所述引导信号簇集配置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及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 
其中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不相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由所述多重输入多重输出天线所包含的复数个天线分别传送。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将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将对于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以及在所述第一资源单元里,将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一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符元的第二部分区块上第一部份的子载波处,并且将对于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第二引导信号簇集配置在所述OFDM的第一部分区块上第二部份的子载波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重新排列所述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重新排列所述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所述第二引导信号簇集的引导信号。 
29.如申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8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第 七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八引导信号串流。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7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第四引导信号串流及第七引导信号串流。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所述引导信号串流的数量为6个时,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之一含有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第五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六引导信号串流,并且所述两个引导信号串流簇集的另一个含有第三引导信号串流及第四引导信号串流。 
32.如权利要求24或26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类似于所述第一资源单元内的引导信号间的相对位置。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样式由下式所定义: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61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62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63
其中,NP,f为在频率方向上相连资源单元上的引导信号的数量,SF,S为在频率方向上位于子载波内的短引导信号间隔,SF,L为在频率方向上子载波内的长引导信号间隔,NSC,f为在频率方向上第一与最后引导信号间的子载波内的引导信号间隔,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65
为短引导信号间隔的单元的数量,并且
Figure FSB00001029821800066
为长引导信号间隔的单元的数量。 
3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所述引导信号的数量为8个时,各个资源单元的子载波的数量为18个并且各个资源单元的OFDM符元的数量为6个,其中, 
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 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 
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以及 
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系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3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引导信号的数量为8个时,各个资源单元之子载波的数量为18个并且各个资源单元的OFDM符元的数量为5个,其中, 
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 
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四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以及 
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 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3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中,当引导信号的数量为8个时,各个资源单元的子载波的数量为18个并且各个资源单元的OFDM符元的数量为7个,其中 
第一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二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三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 
第四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一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五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第五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 
第六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 
第七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3子载波及第34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2子载波及第23子载波处;以及 
第八引导信号串流的引导信号分别地设置在第二符元的第14子载波及第35子载波处,并且在第六符元的第3子载波及第24子载波处。 
CN2009102652668A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Active CN101771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9370.3A CN102843327B (zh)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9384808P 2008-12-30 2008-12-30
US61/193,848 2008-12-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9370.3A Division CN102843327B (zh)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653A CN101771653A (zh) 2010-07-07
CN101771653B true CN101771653B (zh) 2013-10-09

Family

ID=4213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9370.3A Active CN102843327B (zh)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CN2009102652668A Active CN101771653B (zh)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9370.3A Active CN102843327B (zh) 2008-12-30 2009-12-28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711672B2 (zh)
EP (1) EP2204938B1 (zh)
JP (1) JP2010158010A (zh)
KR (1) KR101072368B1 (zh)
CN (2) CN102843327B (zh)
AU (1) AU2009225269B2 (zh)
BR (1) BRPI0904573A2 (zh)
CA (1) CA2686110A1 (zh)
MX (1) MX2009012829A (zh)
MY (1) MY153399A (zh)
RU (1) RU2427958C1 (zh)
TW (1) TWI411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1763B2 (en) * 2005-03-30 2012-02-07 Rockstar Bidco,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FDM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KR101443630B1 (ko) * 2007-11-09 2014-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본 신호 할당 단위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방법
KR101498060B1 (ko) * 2008-02-19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a)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KR101998856B1 (ko) 2013-01-28 2019-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069541B2 (en) 2013-03-07 2018-09-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over ethernet
CN104768162B (zh) * 2015-03-17 2019-01-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导频动态分配方法
US9948486B2 (en) * 2016-02-05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shift-keying (PSK) pilot
US10985862B2 (en) * 2016-08-30 2021-04-20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00265B (zh) * 2017-07-06 2023-03-1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TWI694687B (zh) 2018-05-30 2020-05-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通訊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KR102603640B1 (ko) * 2021-11-23 2023-11-16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듀얼모드 지수변조를 적용한 mimo-sefdm 시스템
CN114221745A (zh) * 2021-12-27 2022-03-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小区系统中结合调制阶数的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007A (zh) * 2003-12-12 2007-01-0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适合信道特性的导频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8506B2 (en) 2001-10-17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cces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physical layer packet and preamble design
US7012883B2 (en) * 2001-11-21 2006-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selection for an OFDM system
US7551696B2 (en) * 2004-07-20 2009-06-23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tecting ISI/ICSI in an OFDM system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11763B2 (en) * 2005-03-30 2012-02-07 Rockstar Bidco,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FDM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20070087749A1 (en) 2005-08-12 2007-04-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lacing pilots in a multicarrier mimo system
EP1929735B1 (en) 2005-09-27 2019-01-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Pilot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s
JP4675251B2 (ja) 2006-02-08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送信方法
EP1821445A1 (en) 2006-02-16 2007-08-22 Siemens S.p.A. Method to improve the channel estimate in broadband simo/mimo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during abrupt interference variations
TWI291297B (en) * 2006-02-21 2007-12-11 Faraday Tech Cor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ng sampling frequency offset of OFDM symbols
JP4649353B2 (ja) * 2006-03-17 2011-03-09 株式会社東芝 Ofdm信号の送信方法、ofdm送信機及びofdm受信機
JP4531722B2 (ja) 2006-05-01 2010-08-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899488B2 (en) 2006-07-31 2011-03-01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network discovery range
CN100586221C (zh) * 2006-08-28 2010-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的反向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KR101355313B1 (ko) 2006-10-12 201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배치 방법
KR100895053B1 (ko) 2006-12-31 2009-04-30 포스데이타 주식회사 Ofdm/ofdma 방식을 지원하는 mim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WO2008082243A1 (en) 2006-12-31 2008-07-10 Posdata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in mimo system based ofdm/ofdma
US8644363B2 (en) * 2006-12-31 2014-02-04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in MIMO system based OFDM/OFDMA
KR101530154B1 (ko) 2007-03-21 2015-06-19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전용 기준 신호 모드에 기초하여 리소스 블록 구조를 전송 및 디코딩하는 mim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14611B1 (ko) * 2007-04-19 2014-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신 방법
KR101520667B1 (ko) 2007-09-10 2015-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KR101498060B1 (ko) 2008-02-19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a)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US20090257342A1 (en) 2008-04-10 2009-10-15 Media Tek Inc. Resource block based pilot pattern design for 1/2 - stream mimo ofdma systems
US8811331B2 (en) 2008-04-10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ilot design using costas arrays
US8488693B2 (en) 2008-06-11 2013-07-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US9219532B2 (en) * 2008-06-23 2015-12-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thod of arrang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KR101531515B1 (ko) 2008-07-04 2015-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파일롯 서브캐리어 할당을 사용하는 복수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KR101498059B1 (ko) 2008-07-22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파일롯 서브캐리어 할당을 사용하는 복수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007A (zh) * 2003-12-12 2007-01-0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适合信道特性的导频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27958C1 (ru) 2011-08-27
EP2204938B1 (en) 2017-05-17
CN101771653A (zh) 2010-07-07
CA2686110A1 (en) 2010-06-30
EP2204938A3 (en) 2012-08-22
US20100166090A1 (en) 2010-07-01
EP2204938A2 (en) 2010-07-07
MY153399A (en) 2015-02-13
MX2009012829A (es) 2010-06-29
KR101072368B1 (ko) 2011-10-11
CN102843327B (zh) 2015-09-09
TWI411273B (zh) 2013-10-01
JP2010158010A (ja) 2010-07-15
TW201129032A (en) 2011-08-16
AU2009225269A1 (en) 2010-07-15
CN102843327A (zh) 2012-12-26
AU2009225269B2 (en) 2012-06-14
US8711672B2 (en) 2014-04-29
KR20100080355A (ko) 2010-07-08
BRPI0904573A2 (pt) 2011-02-08
RU2009142695A (ru) 201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1653B (zh) 利用引导信号配置的无线通讯系统、方法及其引导信号样式
RU236504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вы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с ортогональным 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каналов
CN102158319B (zh) 一种基于混合复用解调参考符号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833818B (z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及收发装置
US2020010731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25638A (zh) 基于发送上行链路时的多码字在使用单用户mimo的系统中分配phich并生成基准信号的方法
WO20061213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xing physical channels in an ofdma system
CN106656446A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47129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indication of distributed sub-band resources
CN101828368A (zh) 采用显式跳频的多载波通信系统
CN102742176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7801247B (zh) 一种支持可变的子载波间距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59199A (zh) 一种配置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50554B (zh)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数据发射方法
CN106685620A (zh) 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1150553A (zh)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资源块分配方法
CN101662344B (zh) 多天线空频分组编码下行发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67239A (zh) 构建控制信道单元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7257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804673A (zh) 在使用dct-ofdm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3090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0933157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 색인구성방법 및 장치
CN102792725B (zh) 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监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170526A (zh) 分布式子载波映射到物理资源块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1964706B (zh) 基于混合复用的导频复用方式确定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