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8953B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8953B
CN110518953B CN201910863490.0A CN201910863490A CN110518953B CN 110518953 B CN110518953 B CN 110518953B CN 201910863490 A CN201910863490 A CN 201910863490A CN 110518953 B CN110518953 B CN 110518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book
precoding matrix
terminal
precod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34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8953A (zh
Inventor
高秋彬
陈山枝
陈润华
陈文洪
李辉
拉盖施
孙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34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8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8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75Space-tim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在终端侧,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根据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在基站侧,接收终端的反馈,根据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三码本,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采用本发明,能够确定开环MIMO计算所需的预编码矩阵,避免进行完整空间的遍历,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提升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1月06日、申请号为201510752977.3、发明名称为“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8系统引入了闭环预编码技术提高频谱效率。闭环预编码首先要求在基站和终端都保存同一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称为码本。终端根据小区公共导频估计出信道信息后,按一定准则从码本中选出一个预编码矩阵。选取的准则可以是最大化互信息量、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等。终端将选出的预编码矩阵在码本中的索引通过上行信道反馈到基站,该索引记为PMI(Preco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基站由收到的索引值就可以确定对该终端应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看作是信道状态信息的量化值。
闭环预编码技术依赖终端的反馈进行传输参数的选择。在终端高速移动的情况下,终端反馈的信息可能会过时,造成传输参数与实际信道条件的不匹配,系统性能恶化。为应对高速移动场景,LTE Rel-8引入了开环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传输方案。开环MIMO传输方案中,数据传输轮流使用一个预定义的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不再反馈PMI,只需反馈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以及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信息)。终端在计算CQI和RI时,假设在数据传输所涉及的资源上轮流使用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
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能够对每个阵子独立控制的有源天线越来成熟。图1为水平和垂直二维排列的双极化天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平和垂直二维排列的线阵天线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有源天线阵列的天线单元可以在二维平面上排列,大大的缩小了天线的尺寸。二维排列的天线阵列是大规模天线阵列实现的主要形式。此外,采用这种天线阵列,波束可以在水平和在垂直方向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更加灵活的实现波束赋形。采用二维平面阵列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波束赋形调整也被称为FD-MIMO(Full dimension MIMO,全维度MIMO)。实现FD-MIMO需要依靠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但是,在终端高速移动时,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将是不可靠的。
可见,LTE Rel-8定义的开环MIMO方案是在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之间进行轮询。轮询的结果实际上是实现了对空间的遍历。但是其不足在于: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空间波束倾向于变窄。为了实现空间遍历,需要对大量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遍历,对系统实现有较大的限制,且性能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在基站与终端之间确定预编码矩阵时,避免进行完整空间的遍历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包括:
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根据所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
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包括:
确定第三码本模块,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码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基站与终端都已有第二码本时,终端根据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与第三码本关联的预编码矩阵,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能够确定开环MIMO计算所需的预编码矩阵,避免进行完整空间的遍历,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提升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背景技术中水平和垂直二维排列的双极化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水平和垂直二维排列的线阵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侧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一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二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二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三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三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二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二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三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三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二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二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三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确定开环MIMO计算所需的预编码矩阵,能够避免进行完整空间的遍历,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提升系统性能,下面进行说明,在说明过程中,将分别从终端与基站侧的实施进行说明,然后对终端与基站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或者必须分开实施,实际上,当终端与基站分开实施时,其也各自解决终端侧、基站侧的问题,而在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3为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1、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步骤302、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包括:
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的,轮流使用在实施中可以是指:假设一共有M1个资源,M2个预编码矩阵,则轮流使用是指在第一个资源上使用第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第二个资源上使用第二个预编码矩阵,在第三个资源上使用第三个预编码矩阵,以此类推。如果M1>M2,则在第M2+1个资源上使用第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第M2+2个资源上使用第二个预编码矩阵,依次类推。
这里一个资源可以是对应的通信系统定义的最小资源单元,例如LTE系统的一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最小资源单元组合起来的资源,例如LTE系统中的4个RE组成一个资源,或者LTE系统中的一个物理资源块作为一个资源(一个物理资源块由168个或者144个RE组成)。
图4为终端侧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一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401、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步骤402、根据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403、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下面将对基站与终端的结合实施进行说明,实施中,步骤401-403将在步骤301后、步骤302前实施。
实施中,第一码本中包含R个子集合Zn,Zn是由列数为n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R为自然数。
对于第一码本,基站侧的确定方式可以如下:
1)根据上行信道测量确定,例如根据测到的终端的方向角度确定第一码本;
2)根据终端的反馈确定,例如终端反馈一个预编码矩阵,基站将与之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一码本;
3)基站随意确定。
对于终端侧,第一码本在终端侧的作用有两个:解调和CSI计算。
对于解调来说,第一码本不是必须的,有一些传输方式不需要确定第一码本。CSI计算所需的第一码本可以由基站通知给终端。
实施中,第一码本中包含的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之间独立,或者,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实施中,R可以是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确定的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例如,基站8根发射天线,终端2根接收天线,则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数目为2,即R=2。
具体的,在步骤101实施中,基站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记为第一码本。第一码本中列数(rank或者秩)为n的矩阵构成的子集合记为Zn={Wn,1,Wn,2,…,Wn,Kn},子集合Zn中包括Kn个矩阵。
假设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为R,则预编码矩阵的最大列数为R,实施中假设第一码本中包括列数为1,2,…,R的预编码矩阵。但是,对于第一码本中只包含部分列数取值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例如,只包含列数为2,3,4…R的预编码矩阵),也同样适用。
对于子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
1、子集合Z1,Z2,…ZR之间独立,或者,
2、子集合Z1,Z2,…ZR之间满足一定的映射关系;例如,子集合Z2,…ZR中的预编码矩阵都是子集合Z1中一个矩阵的确定函数,即给定了子集合Z1之后,Z2,…ZR可以根据Z1以及确定的映射关系得到。
实施中,在基站侧步骤301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
相应的,步骤401中,可以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
实施中,在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时,若每个子集合之间是独立的,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若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部分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的。
具体的,基站可以通过信令(该信令中携带第一码本指示信息)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给终端。该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基站可以在信令中指示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或者仅在信令中指示部分预编码矩阵,其他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由一定的映射关系得到。例如基站在信令中只指示子集合Z1中的矩阵,Z2,…ZR中的矩阵可以根据Z1以及确定的映射关系得到。
相应的,在终端侧,具体实施中,终端根据收到的第一码本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码本。如果第一码本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终端可以确定每个预编码矩阵。如果第一码本指示信息中指示了第一码本中的部分预编码矩阵,终端根据该部分预编码矩阵以及映射关系确定第一码本中的全部预编码矩阵。
然后,终端根据确定的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实施中,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进一步的,实施中,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具体的,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和/或秩指示信息(RI)。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包括:
终端按照第一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列数(子集合)分别进行计算,终端在进行列数=n的计算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在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Zn中的所有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这里的资源可以是不同的频率资源,比如PRB pairs(PRB对;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subcarrier(子载波),或者是不同的时间资源,比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子帧,或者是时间和频率资源的组合。
如果终端需要确定秩指示信息,则终端可以在完成第一码本中所有子集合计算后,将传输能力最强的子集合的矩阵列数作为第一秩指示信息(第一RI)。具体的,传输能力最强可以是CQI最高、信道容量最高,也可以是对应的数据传输吞吐量最高,对应的数据传输块大小最大等。
或者,也可以根据SINR判断或者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确定第一秩指示信息。具体的,终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独立的计算出秩指示信息,例如根据SINR(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判断,或者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根据奇异值的分布情况做出判断。
随后,终端向基站反馈CQI和/或第一RI。
然后基站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终端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具体的,然后基站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终端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具体的,然后基站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子集合Zr中的预编码矩阵,其中r基站向终端传输的数据流层数。
基站也可以轮流使用集合Zr的一个子集中的预编码矩阵为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图5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二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501、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步骤502、根据所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503、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图6为数据传输方法二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601、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602、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
步骤603、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下面将对基站与终端的结合实施进行说明,实施中,步骤601-603将在步骤503后实施。
先对第二码本进行说明。
对于第二码本(码本为预编码矩阵的集合)中的每个码字(每个码字为一个预编码矩阵),每个码字有一个与之关联的子码本。
A、第二码本中每个码字的关联子码本的列数和该码字的列数相同;或者,B、第二码本中每个码字的关联子码本的列数和该码字的列数不同。例如,第二码本中只包含列数为1的码字,而与第二码本中码字关联的子码本则可以包含多个不同列数的码字。
关联关系可以是离线计算后分别存储在基站和终端;也可以是基站确定后通过信令发送给终端;也可以是终端确定关联关系后发送给基站;也可以是由协议规定,基站和终端按照协议规定分别存储。
下面通过确定关联子码本的实例进行说明:
对于第二码本中的一个码字,计算所有候选码字与它的距离,并按距离由低到高排序,确定前N个构成与该码字关联的子码本,其中N是预先确定的子码本的大小。
或者,设定一个距离的门限,与该码字的距离小于该门限的候选码字构成与之关联的子码本。
实施中,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
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或,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的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性能指标是以下指标之一或者其组合:SINR、信道容量、吞吐量、互信息量。
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终端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为方便描述称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一预编码矩阵为第一码本中的一个元素,可以由终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条件等确定。
然后,终端确定与第一预编码矩阵关联的子码本,记为第三码本。第三码本与预编码矩阵关联是为了让第三码本能和基站到终端的信道产生关联,而不是随意选择。终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可以用如下的方式:
1、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在假设基站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性能指标可以是SINR、信道容量、吞吐量、互信息量等。
2、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在假设基站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的性能指标,按照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性能指标可以是SINR、信道容量、吞吐量、互信息量等。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是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分别计算子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指标,并对子码本中所有(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处理(例如平均),得到该子码本的性能指标。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秩指示信息,其中:
秩指示信息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确定的;
或,对第三码本中每个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秩指示信息。
具体的,终端根据确定的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二信道质量信息(CQI)和第二秩指示信息(RI)。
如果第二码本中每个码字的关联子码本的列数和该码字的列数相同,则第三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相同,终端不需要计算第二RI。终端在进行计算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假设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如果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不同列数的码字,则终端需要确定第二RI。
一种确定第二RI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进行计算得到。例如: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奇异值的大小分布确定第二RI。也可以结合接收端的SINR进行判断。
另一种确定第二RI的方式可以是:对第三码本中每个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终端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传输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RI的取值。终端在计算列数为r的预编码矩阵的传输能力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假设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列数为r的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Kr是第二码本中列数为r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传输能力可以是CQI、SINR、吞吐量等。
确定第二RI之后要确定对应的第二CQI。终端在进行计算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假设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第二码本中列数与第二RI相同的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CQI可以供基站在进行链路自适应时使用。
相应的,在终端反馈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时,如果第二码本中的码字的列数都相同,则终端可以只反馈第一预编码矩阵在第二码本中的索引。如果第二码本中的码字包括多个不同列数的码字,则终端可以反馈列数(第二RI)以及第一预编码矩阵在第二码本中的索引值。
终端反馈第二CQI和第二RI,如果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中包括了列数信息,则可以没有第二RI。
在基站侧,实施中,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可以包括:
将与所述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
实施中,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秩指示信息;
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在第二码本中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后,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秩指示信息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三码本。
具体的,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二RI确定第三码本。
基站首先由第一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并确定与第一预编码矩阵关联的子码本。
如果与第一预编码矩阵关联的子码本包含的矩阵列数相同,则确定该子码本或者由该子码本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为第三码本。
如果与第一预编码矩阵关联的子码本包含多个不同列数的矩阵,则确定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RI的全部或者部分码字构成的集合为第三码本。
最后基站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进一步的,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图7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三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701、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四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
步骤702、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图8为数据传输方法三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801、接收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802、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在第四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步骤803、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在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可以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下面将对基站与终端的结合实施进行说明,实施中,步骤801-803将在步骤703后实施。
实施时,首先确定第四码本。第四码本是一个由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第四码本可以是基站和终端预先约定好并各自存储的;也可以是基站或者终端确定后通过信令发送给对方;也可以是协议规定好,并且基站和终端各自存储。
实施中,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四码本中预编码矩阵集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使用第四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信道状态信息是CQI,所述CQ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该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推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终端根据第四码本确定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对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终端计算其对应的CQI(可能会有多个CQI值)。终端在计算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终端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并将该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作为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终端可以选择第四码本中推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则:
确定第三秩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秩指示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或,用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相应的,实施中,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可以进一步包括:向基站反馈第三秩指示信息。
具体的,如果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秩)不同,则:
终端确定第三秩指示信息,第三秩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起来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仅用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然后,终端向基站反馈CQI以及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或者,在预编码矩阵的列数(秩)不同时,反馈秩指示信息以及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
基站接收终端的反馈信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或者秩指示信息以及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
基站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预编码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第四码本可以从一个矩阵集合构造。例如一个矩阵集合中有16个矩阵,分别记为W0,W1,…,W15,则第四码本可以按照如下的表格构造。如下的第四码本中有16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每个矩阵集合中有4个预编码矩阵。则可如下表所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装置,由于这些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为数据传输装置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第一码本确定模块901,用于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第一传输模块903,用于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传输模块进一步用于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R个子集合Zn,Zn是由列数为n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R为自然数。
实施中,所述R是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确定的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的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之间独立,或者,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通知模块902,用于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
实施中,通知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时,若每个子集合之间是独立的,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若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部分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通知模块进一步用于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是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的。
实施中,所述部分或全部预编码矩阵是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
图10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码本模块1001,用于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第一计算模块1002,用于根据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反馈模块1003,用于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的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之间独立,或者,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实施中,确定第一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
实施中,确定第一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时,若每个子集合之间是独立的,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若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根据收到的信令指示的部分预编码矩阵确定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确定第一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收到的物理层信令或者高层信令确定第一码本。
实施中,第一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根据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时,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一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一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R个子集合Zn,Zn是由列数为n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R为自然数;则,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终端按照第一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列数(子集合)分别进行计算,终端在进行列数=n的计算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在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Zn中的所有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实施中,所述R是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确定的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第一秩指示模块1004,用于完成第一码本中所有子集合计算,将传输能力最强的子集合的矩阵列数作为第一秩指示信息;或,根据SINR判断或者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确定第一秩指示信息。
图11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
确定第三码本模块1101,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第二计算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1103,用于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确定第三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时,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或,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的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确定第三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第二秩指示模块1104,用于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第二秩指示信息,其中:第二秩指示信息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确定的;或,对第三码本中每个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秩指示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向基站反馈第二秩指示信息。
图12为数据传输装置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码本确定模块1202,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
第二传输模块1203,用于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二传输模块进一步用于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三码本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时,将与所述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
实施中,第一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秩指示信息;
第三码本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在第二码本中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后,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秩指示信息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三码本。
图13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三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1301,用于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四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
第三反馈模块1302,用于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第三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时,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四码本中预编码矩阵集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三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三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计算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CQI,所述CQ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或,计算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该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推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三秩指示模块1303,用于若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则:确定第三秩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秩指示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或,用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第三反馈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向基站反馈第三秩指示信息。
图14为数据传输装置三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预编码矩阵集合确定模块1402,用于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在第四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第三传输模块1403,用于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第三传输模块进一步用于在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的某一预编码矩阵集合,终端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将轮流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是第四码本中的某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该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CQI最高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是第四码本中CQI映射到的吞吐量最高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第二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接收第三秩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秩指示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起来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或,预编码矩阵集合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图15为基站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1500,用于读取存储器1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收发机1510,用于在处理器15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中,所述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包括:
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R个子集合Zn,Zn是由列数为n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R为自然数。
实施中,所述R是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确定的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的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之间独立,或者,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
实施中,在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时,若每个子集合之间是独立的,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若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通知终端第一码本中的部分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将确定的第一码本通知终端是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的。
实施中,所述部分或全部预编码矩阵是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
其中,在图1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20可以存储处理器1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6为终端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1600,用于读取存储器1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为由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集合;
根据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收发机1610,用于在处理器16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的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之间独立,或者,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是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的。
实施中,在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时,若每个子集合之间是独立的,根据收到的信令确定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若各子集合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根据收到的信令指示的部分预编码矩阵确定第一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所述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或者高层信令。
实施中,所述根据第一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中,所述第一码本中包含R个子集合Zn,Zn是由列数为n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R为自然数;则,计算过程中终端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一码本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终端按照第一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终端在进行列数=n的计算时,假设数据传输发生在M个资源上,在这些资源上的数据传输轮流使用Zn中的所有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实施中,所述R是根据基站和终端的传输能力确定的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流层数。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完成第一码本中所有子集合计算,将传输能力最强的子集合的矩阵列数作为第一秩指示信息;
或,根据SINR判断或者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确定第一秩指示信息。
其中,在图1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620可以存储处理器1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7为终端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1700,用于读取存储器17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根据所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收发机1710,用于在处理器17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包括:
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或,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的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实施中,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第二秩指示信息并向基站反馈第二秩指示信息,其中:
第二秩指示信息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确定的;
或,对第三码本中预编码矩阵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秩指示信息。
其中,在图1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7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7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7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720可以存储处理器1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8为基站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1800,用于读取存储器18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
收发机1810,用于在处理器18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包括:
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包括:
将与所述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
实施中,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一步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秩指示信息;
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在第二码本中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后,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秩指示信息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三码本。
其中,在图1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8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820可以存储处理器1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9为终端三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1900,用于读取存储器19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四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
收发机1910,用于在处理器19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中,所述根据第四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第四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使用第四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包括:
在计算过程中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CQI,所述CQ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假设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是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该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推荐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则:
确定第三秩指示信息并反馈第三秩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秩指示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或,用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其中,在图1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9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9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9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920可以存储处理器1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20为基站三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2000,用于读取存储器20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在第四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收发机2010,用于在处理器2000的控制下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在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实施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的某一预编码矩阵集合,终端在数据传输发生的资源上将轮流使用该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是第四码本中的某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第四码本中的索引,该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第四码本中CQI最高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是第四码本中CQI映射到的吞吐量最高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四码本中不同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不同,则:
接收第三秩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秩指示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联合起来对应于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或,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集合。
其中,在图2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2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2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2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2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2020可以存储处理器2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天线阵列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基站确定预编码矩阵集合,通过信令通知终端,令终端进行开环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
或者,确定都已有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的关联子码本,终端反馈预编码矩阵,并根据其关联的子码本进行开环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确定开环MIMO计算所需的预编码矩阵,避免进行完整空间的遍历,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提升系统性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根据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包括:
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或,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的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第二秩指示信息并向基站反馈第二秩指示信息,其中:
第二秩指示信息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确定的;
或,对第三码本中预编码矩阵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秩指示信息。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其中,将与所述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
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进一步包括:
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秩指示信息;
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在第二码本中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后,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秩指示信息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三码本。
7.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三码本模块,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所述第二码本是由预编码矩阵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有一个关联子码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三码本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三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第二码本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时,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或,遍历第二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在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假设下,计算子码本相应的性能指标,按照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所关联的子码本的相应的性能指标的高低确定出一个预编码矩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三码本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假设采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时,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轮流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或,假设在数据传输的资源上分别使用子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秩指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第二秩指示信息,其中:第二秩指示信息是根据基站到终端的信道确定的;或,对第三码本中每个可能的列数分别进行计算;计算采用各个不同的列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处理的传输能力,选择传输能力最高的列数作为第二秩指示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向基站反馈第二秩指示信息。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码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其中,第三码本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及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第三码本时,将与所述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作为第三码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为终端所分配的资源上,轮流使用第三码本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预编码矩阵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第三码本中包括多个列数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秩指示信息;
第三码本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在第二码本中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后,将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关联的子码本中列数等于第二秩指示信息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三码本。
CN201910863490.0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518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3490.0A CN11051895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3490.0A CN11051895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510752977.3A CN106685490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2977.3A Division CN106685490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8953A CN110518953A (zh) 2019-11-29
CN110518953B true CN110518953B (zh) 2023-08-04

Family

ID=5866159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8017.5A Active CN110649951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510752977.3A Active CN106685490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910863490.0A Active CN11051895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8017.5A Active CN110649951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510752977.3A Active CN106685490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778311B2 (zh)
EP (2) EP3404846A1 (zh)
JP (2) JP6715328B2 (zh)
KR (2) KR20180073710A (zh)
CN (3) CN110649951B (zh)
WO (1) WO2017076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265B (zh) 2017-06-15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391304B (zh) 2017-08-11 2020-1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726154B (zh) * 2019-03-21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JP7495504B2 (ja) 2020-02-12 2024-06-04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数のコードブックを使用した同時チャネル状態情報(csi)能力レポー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513A (zh) * 2010-05-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4144007A (zh) * 2013-05-09 2014-11-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码本的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9285B1 (ko) * 2006-03-16 2008-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를 지원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 백 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EP1919096B1 (en) * 2006-10-30 2010-03-03 NTT DoCoMo Inc. Receiver apparatus, transmit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for controlling a precoding operation in a transmitter in a MIMO transmission
PT2232726T (pt) * 2008-01-14 2017-05-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Repetição cíclica de pré-codificador de circuito aberto em comunicações mimo
US8379742B2 (en) * 2008-02-01 2013-02-19 Nec Corporation Estimating channel conditions in a MIMO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35846B1 (ko) * 2008-10-30 2014-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US8923143B2 (en) 2009-06-29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n loop channel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41523B (zh) * 2009-12-11 2012-09-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用户多天线系统反馈码字空间距离阈值的有限反馈方法
US8526519B2 (en) 2009-12-14 2013-09-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rank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feedback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JP5258002B2 (ja) * 2010-02-10 2013-08-0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移動通信端末、チップセット、およびその方法
PL2556638T3 (pl) 2010-04-06 2015-10-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Konstrukcja książki kodów i struktura dla modularnego sprzężenia zwrotnego
GB2479377B (en) * 2010-04-07 2013-08-14 Toshiba Res Europ Ltd Dual indicator scheme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KR101843019B1 (ko) * 2010-04-30 2018-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여러 리포팅 모드를 지원하는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
CN102237975B (zh) * 2010-05-04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预编码矩阵索引及进行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31487B1 (ko) * 2010-06-03 2013-02-07 (주)휴맥스 차분 선부호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지원하는 기지국
CN101902309B (zh) 2010-08-16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IN2010DE02109A (zh) * 2010-09-03 2015-08-14 Motorola Mobility Inc
JP2012100254A (ja) * 2010-10-06 2012-05-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ucch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コードブックサブサンプリング
WO2012129810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38687B (zh) * 2011-08-15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3326766B (zh) * 2012-03-20 2016-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双流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WO2013145047A1 (ja) 2012-03-29 2013-10-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送信ビーム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9414371B2 (en) * 2012-04-16 2016-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erarchical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WO2014088003A1 (ja) * 2012-12-06 2014-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976884B2 (en) * 2012-12-20 2015-03-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EP2953282A4 (en) * 2013-01-31 2016-08-10 Nec Corp END DEVICE, BASIC STATION DEVICE AND CODEBOOK DIVISION PRO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A3006306C (en) 2013-04-28 2019-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receive end, and transmit end
EP3461024B1 (en) 2013-06-29 2020-0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787376B2 (en) * 2014-01-06 2017-10-10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ybrid full-dimension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WO2016018101A1 (ko) * 2014-07-31 2016-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추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513A (zh) * 2010-05-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4144007A (zh) * 2013-05-09 2014-11-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码本的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6208A1 (zh) 2017-05-11
KR20180081114A (ko) 2018-07-13
JP6998275B2 (ja) 2022-01-18
CN110649951B (zh) 2023-12-01
US10659129B2 (en) 2020-05-19
JP2018174532A (ja) 2018-11-08
CN110518953A (zh) 2019-11-29
US20180331744A1 (en) 2018-11-15
CN106685490B (zh) 2022-08-12
EP3373463A4 (en) 2018-12-05
CN106685490A (zh) 2017-05-17
EP3373463A1 (en) 2018-09-12
JP2018538733A (ja) 2018-12-27
CN110649951A (zh) 2020-01-03
EP3404846A1 (en) 2018-11-21
EP3373463B1 (en) 2024-06-12
JP6715328B2 (ja) 2020-07-01
KR20180073710A (ko) 2018-07-02
US10778311B2 (en) 2020-09-15
US20180359015A1 (en)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29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design and signaling
US10164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IMO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feedback
EP3432482B1 (en) Csi feedback method, precod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9495149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2291228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223796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160952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23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574409B2 (en)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 execution method
CN102122983A (zh) 一种码本的生成、信息的发送、反馈方法及设备
TWI608709B (zh)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6591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712895B (zh) 一种反馈csi的方法和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28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6716859A (zh) 用户装置和基站
WO2018207100A1 (en) Low-overhead high-rank codeboo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