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3561U - 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 Google Patents

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3561U
TWM653561U TW112212284U TW112212284U TWM653561U TW M653561 U TWM653561 U TW M653561U TW 112212284 U TW112212284 U TW 112212284U TW 112212284 U TW112212284 U TW 112212284U TW M653561 U TWM653561 U TW M6535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c edge
convex
concave
adapter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2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坤棟
Original Assignee
山衍機械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衍機械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衍機械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3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3561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刀把定位裝置,適用以設置於一工具機的一機頭裝置,且供一刀把裝置設置,該刀把定位裝置包含一第一轉接件及一第二轉接件。該第一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一者,並包括一凸定位部,該凸定位部具有複數角度間隔設置的靠抵區,每一靠抵區具有一呈圓錐面的凸抵靠面。該第二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另一者,且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接件並包括一凹定位部,該凹定位部具有數量對應該等靠抵區的承靠區,每一靠抵區具有一呈圓錐面的凹抵靠面。藉由該等凸抵靠面及該等凹抵靠面的形狀,以及利用該等靠抵區抵靠於該等承靠區來進行定位,達到提高定位精度及使用壽命的功效。

Description

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定位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
參閱圖1、圖2,一般現有的工具機11,是藉由旋轉刀把12或工件的其中一者,並使該刀把12上的刀具與工件彼此接觸,來進行切削加工。例如銑床,是藉由旋轉刀把12來對不旋轉的工件進行銑削加工,有時會依加工需求,在該工具機11上設置一固定座13,及一可拆卸地連接該工具機11並可供刀把12設置的刀把座14,該固定座13包括二間隔設置的凸柱131,該刀把座14包括二分別對合該等凸柱131的凹槽141。該刀把座14裝設於該工具機11時,該等凸柱131分別嵌入該等凹槽141,藉此防止該刀把14座轉動。
然而,每一凸柱131具有一外周面132,每一刀把座14具有二分別界定出該等凹槽141的槽內面142,在該刀把座14裝設於該工具機11的過程中,該等外周面131與該等槽內面142持續磨擦,且由於接觸面積大使得摩擦力也較大,磨耗大進而減少了使用壽命,若為了減少該等外周面132與該等槽內面142間的摩擦力,若藉由加工保留較多該等外周面132與該等槽內面142之間的間隙時,又會降低定位精度,且間隙較大也會造成元件鬆動與撞擊,因此,在提高定位精度與使用壽命方面,還有待改善之處。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提高定位精度及使用壽命的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於是,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適用以設置於一工具機的一機頭裝置,且供一刀把裝置設置,該刀把定位裝置包含一第一轉接件及一第二轉接件。
該第一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一者,並包括一第一基面,及一自該第一基面沿一第一軸線延伸的凸定位部,該凸定位部具有複數繞該第一軸線角度間隔設置的靠抵區,每一靠抵區具有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凸弧邊及一小凸弧邊,及一自該大凸弧邊延伸至該小凸弧邊的凸抵靠面,該凸抵靠面與該第一軸線的距離由該大凸弧邊至該小凸弧邊漸小,該大凸弧邊位於該小凸弧邊與該第一基面之間。
該第二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另一者,且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接件並包括一第二基面,及一自該第一基面沿一第二軸線延伸的凹定位部,該凹定位部具有繞該第二軸線角度間隔設置且數量對應該等靠抵區的承靠區,每一靠抵區具有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凹弧邊及一小凹弧邊,及一自該大凹弧邊延伸至該小凹弧邊的凹抵靠面,該凹抵靠面與該第二軸線的距離由該大凹弧邊至該小凹弧邊漸小,該大凹弧邊位於該小凹弧邊與該第二基面之間。
該刀把定位裝置可在一脫離狀態及一定位狀態間變換,在該脫離狀態時,該第一轉接件與該第二轉接件分離,在該定位狀態時,該第一轉接件鎖固於該第二轉接件,該等凸抵靠面分別靠抵於該等凹抵靠面。
於是,本新型工具機,包含一基座裝置、一機頭裝置、該刀把定位裝置,及一刀把裝置。
該機頭裝置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基座。
該刀把定位裝置如前所述。
該刀把裝置可拆卸地設置於該刀把定位裝置。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等凸抵靠面及該等凹抵靠面的形狀,以及利用該等靠抵區抵靠於該等承靠區來進行定位,使得在變換成該定位狀態之前,該等靠抵區與該等承靠區之間的摩擦得以減少,且不需提高該等靠抵區與該等承靠區之間的間隙,達到可提高定位精度及使用壽命的功效。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圖4、圖5,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的一第一實施例,該工具機包含一基座裝置2、一機頭裝置3、一刀把定位裝置4,及一刀把裝置5。
該機頭裝置3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基座。
該刀把定位裝置4包括一設置於該機頭裝置3的第一轉接件41,及一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接件41的第二轉接件42。
參閱圖4、圖5、圖6,該第一轉接件41包括一第一基面411,及一自該第一基面411沿一第一軸線L1延伸的凸定位部412,該凸定位部412具有三個繞該第一軸線L1角度間隔設置的靠抵區413,每一靠抵區413具有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凸弧邊414及一小凸弧邊415,及一自該大凸弧邊414延伸至該小凸弧邊415的凸抵靠面416,該凸抵靠面416與該第一軸線L1的距離由該大凸弧邊414至該小凸弧邊415漸小,該大凸弧邊414位於該小凸弧邊415與該第一基面411之間。
該第二轉接件42包括一第二基面421,及一自該第一基面411沿一第二軸線L2延伸的凹定位部422,該凹定位部422具有繞該第二軸線L2角度間隔設置且數量對應該等靠抵區413的承靠區423,每一承靠區423具有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凹弧邊424及一小凹弧邊425,及一自該大凹弧邊424延伸至該小凹弧邊425的凹抵靠面426,該凹抵靠面426與該第二軸線L2的距離由該大凹弧邊424至該小凹弧邊425漸小,該大凹弧邊424位於該小凹弧邊425與該第二基面421之間。
較詳細地說,於本實施例中,該等靠抵區413與該第一軸線L1的距離相等,該等承靠區423與該第二軸線L2的距離相等,該等靠抵區413繞該第一軸線L1等角度間隔設置,該等承靠區423繞該第二軸線L2等角度間隔設置,於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調整該等靠抵區413各自與該第一軸線L1的距離,或該等靠抵區413彼此之間繞該第一軸線L1設置的角度間隔,並對應調整該等承靠區423的配置,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3、圖4、圖5,該刀把裝置5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二轉接件42。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轉接件41設置於該機頭裝置3,該第二轉接件42供該刀把裝置5設置,於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將該第二轉接件42設置於該機頭裝置3,該第一轉接件41供該刀把裝置5設置,不以此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中,該工具機是以傳統銑床作為範例說明,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該工具機也可以是臥式搪床,或是車銑複合機等,不以此為限。
設置時,該刀把定位裝置4可在一脫離狀態(見圖5)及一定位狀態(見圖4)間變換,在該脫離狀態時,該第一轉接件41與該第二轉接件42分離,在該定位狀態時,該第一基面411相對於該第二基面421,該第一轉接件41鎖固於該第二轉接件42,該等凸抵靠面416分別靠抵於該等凹抵靠面426,該第一軸線L1實質上與該第二軸線L2重合。
使用時,該第一轉接件41可常態設置於該機頭裝置3上,該第二轉接件42設置於欲使用的該刀把裝置5,當遇到需要限制該刀把裝置5轉動的加工場合時,將該第二轉接件42連同該刀把裝置5以該等承靠區423對準該等靠抵區413的方式裝設於該第一轉接件41,若該等凸抵靠面416與該等凹抵靠面426未能貼合時,只需將該第二轉接件42以該第二軸線L2為軸心微幅轉動,使該等承靠區423對準該等靠抵區413,接著鎖固該第一轉接件41及該第二轉接件42,即可完成定位。藉由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為圓錐面,因此在定位的過程中僅有未對準而卡抵或已對準而未接觸兩種情況,不會有面與面接觸的情況,而可避免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之間的摩擦。
相較於現有的刀把定位裝置4,本新型藉由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呈圓錐面,因此在該等凸抵靠面416貼合該等凹抵靠面426而變換成該定位狀態之前,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之間的接觸面積得以減少,且不需加大該等靠抵區413與該等承靠區423之間的間隙,達到可提高定位精度及使用壽命的功效,此外,也因為不需加大該等靠抵區413與該等承靠區423之間的間隙,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可以進行高精度加工,而可達到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的功效,另外,在該定位狀態時,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貼合且位於結構內部,因此相對於現有技術中外露式的結構,本新型可防塵及減少碰撞,而可達到進一步提高使用壽命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等凸抵靠面416及該等凹抵靠面426呈圓錐面,因此該等凸抵靠面416貼合該等凹抵靠面426時,得以抵抗扭矩以防止該刀把裝置5轉動,再藉由該等靠抵區413與該第一軸線L1的距離相等,該等承靠區423與該第二軸線L2的距離相等,該等靠抵區413繞該第一軸線L1等角度間隔設置,該等承靠區423繞該第二軸線L2等角度間隔設置,使得在該定位狀態時,該刀把定位裝置4更加穩固,進而提高加工時的精度。
參閱圖7,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其與該第一實施例相同,包含該第一轉接件41及該第二轉接件42,差異之處在於:該凸定位部412具有四個該等靠抵區413,該凹定位部422具有四個該等承靠區423。該凸定位部412同樣凸出於該第一基面411,該凹定位部422同樣凹設於該第二基面421,每一靠抵區413同樣具有該大凸弧邊414、該小凸弧邊415,及該凸抵靠面416。每一承靠區423同樣具有該大凹弧邊424、該小凹弧邊425,及該凹抵靠面426。
如此,該第二實施例可達到與該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基座裝置 3:機頭裝置 4:刀把定位裝置 41:第一轉接件 411:第一基面 412:凸定位部 413:靠抵區 414:大凸弧邊 415:小凸弧邊 416:凸抵靠面 42:第二轉接件 421:第二基面 422:凹定位部 423:承靠區 424:大凹弧邊 425:小凹弧邊 426:凹抵靠面 5:刀把裝置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台灣專利第M545655號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現有的刀把定位裝置; 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現有的刀把定位裝置的一刀把座裝設於一工具機; 圖3是一前視圖,說明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的一第一實施例; 圖4是該實施例的該刀把定位裝置的一前視圖; 圖5是該刀把定位裝置從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6是沿著圖4中之線Ⅵ-Ⅵ所截取的剖視圖;及 圖7是一前視圖,說明本新型刀把定位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
41:第一轉接件
411:第一基面
412:凸定位部
413:靠抵區
414:大凸弧邊
415:小凸弧邊
416:凸抵靠面
42:第二轉接件
421:第二基面
422:凹定位部
423:承靠區
424:大凹弧邊
425:小凹弧邊
426:凹抵靠面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Claims (7)

  1. 一種刀把定位裝置,適用以設置於一工具機的一機頭裝置,且供一刀把裝置設置,該刀把定位裝置包含: 一第一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一者,並包括一第一基面,及一自該第一基面沿一第一軸線延伸的凸定位部,該凸定位部具有複數繞該第一軸線角度間隔設置的靠抵區,每一靠抵區具有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凸弧邊及一小凸弧邊,及一自該大凸弧邊延伸至該小凸弧邊的凸抵靠面,該凸抵靠面與該第一軸線的距離由該大凸弧邊至該小凸弧邊漸小,該大凸弧邊位於該小凸弧邊與該第一基面之間;及 一第二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及該刀把裝置其中另一者,且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接件並包括一第二基面,及一自該第一基面沿一第二軸線延伸的凹定位部,該凹定位部具有繞該第二軸線角度間隔設置且數量對應該等靠抵區的承靠區,每一承靠區具有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大凹弧邊及一小凹弧邊,及一自該大凹弧邊延伸至該小凹弧邊的凹抵靠面,該凹抵靠面與該第二軸線的距離由該大凹弧邊至該小凹弧邊漸小,該大凹弧邊位於該小凹弧邊與該第二基面之間; 該刀把定位裝置可在一脫離狀態及一定位狀態間變換,在該脫離狀態時,該第一轉接件與該第二轉接件分離,在該定位狀態時,該第一轉接件鎖固於該第二轉接件,該等凸抵靠面分別靠抵於該等凹抵靠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其中,該第一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工具機,該第二轉接件適用以設置於該刀把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其中,該凸定位部具有三個該等靠抵區,該凹定位部具有三個該等承靠區。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其中,該凸定位部具有四個該等靠抵區,該凹定位部具有四個該等承靠區。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其中,該等靠抵區與該第一軸線的距離相等,該等承靠區與該第二軸線的距離相等。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其中,該等靠抵區繞該第一軸線等角度間隔設置,該等承靠區繞該第二軸線等角度間隔設置。
  7. 一種工具機,包含: 一基座裝置; 一機頭裝置,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基座裝置; 一如請求項1所述的刀把定位裝置,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機頭裝置;及 一刀把裝置,可拆卸地設置於該刀把定位裝置。
TW112212284U 2023-11-13 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TWM65356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3561U true TWM653561U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2020B2 (en) Cutting tool configured for improved engagement with a tool holder
US20110200408A1 (en) Tool Coupling
WO2014175114A1 (ja) 切れ刃位置の調整機構及び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JP2017528328A (ja) 垂直に取り付けられたフライスインサート及びマルチ刃フライス
JPH07251323A (ja) リーマ
JP5853830B2 (ja)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及びその切れ刃位置調整方法
TWM653561U (zh) 刀把定位裝置及工具機
JP2022545911A (ja) フライス工具本体及びアセンブリ
JPH10249627A (ja) エンドミル
JP6492251B1 (ja) 切削工具
JP6399194B1 (ja) 工具ボデー及び切削工具
JP2006150535A (ja) 切削工具
JP6998946B2 (ja) 正面フライス工具、および正面フライス工具のための接線切削インサート
JP2859245B2 (ja) ロータリリングカッタ
JP2005342805A (ja)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方法
JP2581983Y2 (ja) 切削工具
JPH0550305A (ja) 切削工具
JPH07112305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JP3291688B2 (ja) 切削工具
JP2008006567A (ja) 球面カッタ用インサート及びインサート着脱式球面カッタ
KR101628074B1 (ko) 캘리퍼 가공용 절삭공구
JP2009226510A (ja) 切削工具
JPH09174321A (ja) ピンミーリングカッタ
CN116600923A (zh) 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及切削刀具在该工具上的使用
JP3565074B2 (ja) 切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