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9497U - 降噪器 - Google Patents

降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9497U
TWM649497U TW112210432U TW112210432U TWM649497U TW M649497 U TWM649497 U TW M649497U TW 112210432 U TW112210432 U TW 112210432U TW 112210432 U TW112210432 U TW 112210432U TW M649497 U TWM649497 U TW M6494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sisting surface
noise reducer
tubular structure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0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韋澄
Original Assignee
銳澤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銳澤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銳澤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10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9497U/zh
Publication of TWM649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949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降噪器,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係為一管狀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管狀結構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抵擋面與第二抵擋面,且該第一抵擋面之周圍設有複數進氣孔,而該第二抵擋面之中央設有一出氣孔,其中該第一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一管體,該第二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二管體,且該第一管體之管徑大於該第二管體之管徑,並令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部分重疊,而於該管狀結構內形成一連通該些進氣孔與該出氣孔之氣體通道。可透過將本創作之降噪器設置於機車排氣管或機車排氣管與排氣歧管之連接處,藉以延長廢氣的流動時間進而提升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降噪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降噪器之技術領域,特別係指一種可設置於機車排氣管或其與排氣歧管之連接處的降噪器。
按,請參閱第5圖所示,習知之機車排氣管20主要係由殼體21、網管22及消音棉23所構成,其中該殼體21係用以包覆該網管22及該消音棉23,且該消音棉23係設置於該殼體21與該網管22之間,而由於該網管32係為直通之態樣,故當廢氣由排氣歧管(圖未示)通過習知之機車排氣管20時,將會產生相當大的惱人噪音,即便於該殼體21與該網管22間設置有該消音棉23,以期降低該噪音,但降噪的幅度仍舊有限。
然而,現今已發展出多種可提升降噪的效果之機車排氣管,但其結構都較為複雜,較不利於生產。
因此,綜觀以上所述,本創作之創作人歷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思索並設計出一種降噪器,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降噪器,透過將本創作之降噪器設置於機車排氣管或機車排氣管與排氣歧管之連接處,藉以延長廢氣的流動時間進而提升降噪效果,同時,本創作更具有結構簡單、利於生產之特點。
因此,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降噪器,包括一本 體,該本體係為一管狀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管狀結構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抵擋面與第二抵擋面,且該第一抵擋面之周圍設有複數進氣孔,而該第二抵擋面之中央設有一出氣孔,其中該第一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一管體,該第二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二管體,且該第一管體之管徑大於該第二管體之管徑,並令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部分重疊,而於該管狀結構內形成一連通該些進氣孔與該出氣孔之氣體通道。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之側面係設有至少一長型溝槽。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之間更設有複數第三管體,且該些第三管體係交錯結合於該第一抵擋面與該第二抵擋面。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第二管體之管徑係與該出氣孔之孔徑相同。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些進氣孔之尺寸係小於該出氣孔之尺寸。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之長度約60mm。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該第一抵擋面、該第二抵擋面、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皆為金屬材質製成。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更可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之內網管之中。
承上所述之降噪器,更可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與一排氣歧管連接處。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0:降噪器
11:本體
111:長型溝槽
12:第一抵擋面
121:進氣孔
13:第二抵擋面
131:出氣孔
14:第一管體
15:第二管體
16a、16b:第三管體
20:機車排氣管
201:進氣孔
202:出氣孔
21:殼體
22:網管
23:消音棉
30:排氣歧管
A、A’:氣體通道
第1A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立體示意圖。
第1B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另一角度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剖面示意圖。
第3A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第一使用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3B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第二使用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3C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第三使用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降噪器之另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習用機車排氣管之剖面圖示意圖。
以下根據第1A至4圖,而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而為本創作之實施例的一種,且於圖式及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圖式標號在所有圖式中皆指相同、實質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和元件。圖式為一簡化形式,且於所有實施例中,圖式不是依照精確的尺寸所繪製。
首先,請同時參閱第1A至2圖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降噪器10,包括一本體11,該本體11係為一管狀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管狀結構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抵擋面12與第二抵擋面13,且該第一抵擋面12之周圍設有複數進氣孔121,而該第二抵擋面 13之中央設有一出氣孔131,其中該第一抵擋面12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一管體14,該第二抵擋面13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二管體15,且該第一管體14之管徑大於該第二管體15之管徑,並令該第一管體14與該第二管體15部分重疊,而於該管狀結構內形成一連通該些進氣孔121與該出氣孔131之氣體通道A。較佳地,該本體11之側面係設有至少一長型溝槽111。
因此,如第3A、3B圖所示,本創作之降噪器10係可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20之網管22之中,無論是設置於該機車排氣管20靠近進氣孔201之一端,或是設置於該機車排氣管20靠近出氣孔202之一端;或者更可如第3C圖所示,將本創作之降噪器10係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20與一排氣歧管30連接處,其中係以箭頭代表廢氣流動方向,當引擎所排放之廢氣由該排氣歧管30流進該機車排氣管20之網管22時,係由該進氣孔121流入由該第一抵擋面12、該第一管體14、該第二抵擋面13與該第二管體15之結合所形成彎曲之氣體通道A,使該廢氣產生迴流效果,以延長該廢氣的流動時間,最後再從該機車排氣管20之出氣孔202排出,故相較過往直接從該機車排氣管20排出廢氣,而提升降噪效果。此外,當該本體11之側面設有該長型溝槽111時,該機車排氣管20內所產生的音波則能從該長型溝槽111竄出,進而減少音量並提升降噪效果。
再者,為了提升降噪的效果,請參閱第4圖所示,係於該第一管體14與該第二管體15之間,更設有複數第三管體16a、16b,且該些第三管體16a、16b係交錯結合於該第一抵擋面12與該第二抵擋面13,透過該第一抵擋面12、該第一管體14、該第二抵擋面13、該第二管體15及該些第三管體16a、16b之結合以 使所形成彎曲之氣體通道A’較氣體通道A長,藉此更加延長該廢氣的流動時間。
此外,不論是前述任一實施例,較佳的是,該第二管體15之管徑係與該出氣孔131之孔徑相同,而該些進氣孔121之尺寸係小於該出氣孔131之尺寸;該本體11、該第一抵擋面12、該第二抵擋面13、該第一管體14與該第二管體15皆為金屬材質製成,而該本體11之長度約60mm,由此可知,可藉由設置小尺寸的降噪器10,即可達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故本創作確實提供一種降噪器,透過將本創作之降噪器設置於機車排氣管或機車排氣管與排氣歧管之連接處,藉以延長廢氣的流動時間進而提升降噪效果,同時,本創作更具有結構簡單、利於生產之特點。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降噪器
11:本體
111:長型溝槽
12:第一抵擋面
121:進氣孔
13:第二抵擋面
131:出氣孔
14:第一管體
15:第二管體
A:氣體通道

Claims (9)

  1. 一種降噪器,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係為一管狀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管狀結構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抵擋面與第二抵擋面,且該第一抵擋面之周圍設有複數進氣孔,而該第二抵擋面之中央設有一出氣孔,其中該第一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一管體,該第二抵擋面朝該管狀結構內部之一側係結合第二管體,且該第一管體之管徑大於該第二管體之管徑,並令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部分重疊,而於該管狀結構內形成一連通該些進氣孔與該出氣孔之氣體通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之側面係設有至少一長型溝槽。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之間更設有複數第三管體,且該些第三管體係交錯結合於該第一抵擋面與該第二抵擋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第二管體之管徑係與該出氣孔之孔徑相同。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些進氣孔之尺寸係小於該出氣孔之尺寸。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之長度約60m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降噪器,其中該本體、該第一抵擋面、該第二抵擋面、該第一管體與該第二管體皆為金屬材質製成。
  8. 如請求項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降噪器,更可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之內網管之中。
  9. 如請求項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降噪器,更可設置於一機車排氣管與一排氣歧管連接處。
TW112210432U 2023-09-26 2023-09-26 降噪器 TWM649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0432U TWM6494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降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0432U TWM6494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降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9497U true TWM649497U (zh) 2023-12-11

Family

ID=9004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10432U TWM6494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降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9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8197A (zh) 一种宽频降噪消声器
TWM649497U (zh) 降噪器
CN212967087U (zh) 一种环保消音器
CN203441570U (zh) 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CN216768741U (zh) 一种高压消声器
CN205977325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器
TWM653102U (zh) 降噪器之改良結構
CN214997858U (zh) 一种改进型回绕消音器
CN206000788U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风机用消音器
CN207634893U (zh) 一种迂回式管道消声器
CN220984161U (zh) 一种降低排气噪声的消声结构
CN219012727U (zh)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
CN219412710U (zh) 一种消声器的防水排气结构
JP2004169645A (ja) 車両用消音器
CN201502421U (zh) 柴油发电机组中发动机防噪音结构
CN201521328U (zh) 柴油发电机之双排气口消声器
CN218624371U (zh) 消音器结构
TWM564637U (zh) Exhaust pipe improved structure (1)
CN216590546U (zh) 一种超构消声器
CN205478017U (zh) 一种空滤器及其壳体
CN217872971U (zh) 一种通用型发电机消音器
CN218542361U (zh) 一种单进单出消声器
CN208380676U (zh) 子弹头型摩托车排气管
CN210660224U (zh) 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
CN203532005U (zh) 一种压裂设备上使用的发动机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