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9824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9824U
TWM629824U TW111202176U TW111202176U TWM629824U TW M629824 U TWM629824 U TW M629824U TW 111202176 U TW111202176 U TW 111202176U TW 111202176 U TW111202176 U TW 111202176U TW M629824 U TWM629824 U TW M6298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ld unit
molding
runner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奕霖
楊士賢
陳子群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捷普電子(新加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捷普電子(新加坡)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捷普電子(新加坡)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9824U/zh
Publication of TWM629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982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注塑模具,包含第一模具單元及第二模具單元。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可位移的移動件,並能與第一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及第二成型件。移動件能夠被驅動而沿第二模具單元面向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的延伸方向移動,並帶動第一成型件與第二成型件的其中一者朝第一成型件與第二成型件的另一者靠近,使得第一模具單元與第二模具單元在被驅動合模之後,第一成型件與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壓合。先藉由移動件帶動第一成型件與第二成型件的其中一者靠近另一者,再藉由第一模具單元與第二模具單元的作動壓合第一成型件與第二成型件,能在不更換治具與生產設備的情況下完成射出成型、對位與封裝等製程,藉以簡化生產步驟達到減少製程時間的功效。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注塑模具,特別是指一種用於製作複合式構件的注塑模具。
現有的複合式構件的製造方法是先使用注塑模具配合射出成型製程製作兩個注塑件,接著將兩個注塑件分別取下後要去除與注塑件連接的澆道,最後再透過封裝製程讓注塑件彼此對位組合,如此即可完成複合式構件的製作。然而,在射出成型、分離澆道、對位與封裝的過程中,因為各製程所需使用的治具與生產設備不同,因而增加了備料與切換產線的手續,導致整體製程時間延長。
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用於簡化生產步驟以減少製程時間的注塑模具。
於是,本新型注塑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具單元及一第二模具單元。
該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可位移的移動件,並能與該第一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一第一成型件及一第二成型件。
該移動件能夠被驅動而沿該第二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的延伸方向移動,並帶動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其中一者朝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另一者靠近,使得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在被驅動合模之後,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壓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以及一連接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澆道件。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切料組件。該切料組件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並且能受驅動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能在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後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共同界定出一用於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的第一模穴、一用於成型出該第二成型件的第二模穴,及一連通該第一模穴與該第二模穴且用於成型出該澆道件的澆道空間。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之後,該注塑模具的切料組件能受驅動使該切料組件的至少一部分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並讓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切料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遠離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側的活動頂板,及二自該活動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切銷。該等切銷分別對準該澆道空間與該第一模穴、該第二模穴的連接處。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之後,該注塑模具的活動頂板能受驅動而帶動該等切銷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並讓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抓料銷。該抓料銷具有一突出至該澆道空間的抓料端。當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該抓料端與該澆道件卡掣,使得該澆道件位於該第一模具單元所界定的該澆道空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抓料端鄰近該活動頂板的一側的尺寸小於該抓料端遠離該活動頂板的一側的尺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澆道頂出組件。該澆道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內中介頂板,及至少一自該內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澆道頂針。該澆道頂針對準該澆道空間。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切料組件能夠被驅動而推動該內中介頂板,並讓該澆道頂針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使得該澆道件被該澆道頂針頂出而與該第一模具單元所界定的該澆道空間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成品頂出組件。該成品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外中介頂板,及至少一自該外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成品頂針。該成品頂針對準該第二模穴。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能在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後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以形成一壓合組件。該外中介頂板能在該壓合組件形成後被該活動頂板推動而帶動該成品頂針突出至該第二模穴,使得該壓合組件被該成品頂針頂出而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退模機構。該退模機構包括該切料組件、該澆道頂出組件及一成品頂出組件。該成品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外中介頂板,及一自該外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成品頂針。該成品頂針對準該第二模穴。該澆道頂出組件的內中介頂板可位移地嵌設於該外中介頂板中。該切料組件還具有至少一自該活動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的內板推塊。該內板推塊對準該內中介頂板。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切料組件的活動頂板能夠被驅動以帶動該切料組件的內板推塊推動該內中介頂板,使得該澆道件被該澆道頂針頂出該澆道空間,且該成品頂出組件的成品頂針未突出至該第二模穴。在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以形成一壓合組件之後,該切料組件的活動頂板能夠被驅動而推動該成品頂出組件的外中介頂板,以帶動該成品頂出組件的成品頂針突出至該第二模穴,並使得該壓合組件被頂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模座及可位移地設置於該模座的該移動件。該移動件用於與該第一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與該澆道件。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而相對於該模座移動,並讓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隨後被驅動合模以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一第一穴部及一第二穴部。該移動件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一第三穴部及一第四穴部。該第一穴部與該第三穴部用於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穴部與該第四穴部用於配合成型出該第二成型件。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由該第三穴部對準該第一穴部變換成該第三穴部對準該第二穴部,使得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模具單元具有至少一定位柱。該定位柱自該第一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面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該移動件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並列設置的至少一射出位置定位孔及至少一壓合位置定位孔。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而在該射出位置定位孔對準該定位柱的狀態以及該壓合位置定位孔對準該定位柱的狀態之間變換。當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該定位柱穿入該射出位置定位孔。當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該定位柱穿入該壓合位置定位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以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時,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的熱能熱傳導至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而能讓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受熱而壓合。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用於簡化生產步驟以減少製程時間的注塑模具。
於是,本新型注塑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具單元及一第二模具單元。
該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模座及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模座的移動件。該第二模具單元能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合模成型出一第一成型件及一第二成型件,且該第二模具單元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模後,該第一成型件及該第二成型件分別位於該第二模具單元及該第一模具單元。
該移動件能夠在該第二模具單元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模後,被驅動而帶動該第一成型件平移而向該第二成型件靠近,使得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再次合模後,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壓合。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先藉由該移動件帶動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其中一者靠近另一者。接著,再藉由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作動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如此能在不更換治具與生產設備的情況下完成射出成型、對位與封裝等製程,藉以簡化生產步驟達到減少製程時間的功效。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圖2、圖16與圖21,為本新型注塑模具100的一實施例。注塑模具100適用於搭配射出成型製程製作一壓合組件70。其中,在利用本實施例的一實施態樣中,注塑模具100搭配射出成型製程製作而成的壓合組件70可以為生物晶片。壓合組件70如圖16所示具有彼此貼合的一第一成型件71及一第二成型件72。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皆呈片狀,而有利於彼此貼合。此外,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其中一者的表面形成一微流道(圖未示),並透過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另一者覆蓋微流道,以防止微流道受到汙染並且能夠避免微流道內的液體外露;在利用本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注塑模具100搭配射出成型製程製作而成的壓合組件70也可以為電子產品,例如:USB、SD卡、電線插頭、生醫設備、藍芽防丟尋物裝置或IOT感測器等。並且,壓合組件70如圖21所示具有一電子元件73(例如電路模組)、彼此的外緣相互貼合且包覆電子元件73的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如同電子產品的殼體),以及一可固化的填充件74。在利用如圖21所示的實施態樣中,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彼此相向的表面向內凹陷而能夠包覆電子元件73。填充件74設置於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與電子元件73之間的空間,並用以銜接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且能夠在固化後固定電子元件73的位置。同時,填充件74還能夠用於封裝電子元件73,使壓合組件70達到防水、絕緣的效果。然而,壓合組件70不以生物晶片或電子產品為限,壓合組件70也可以是任何複合式構件。
參閱圖1與圖2,注塑模具100包含一支撐結構1、一位於支撐結構1的一側的第一模具單元2、一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遠離支撐結構1的一側的第二模具單元3,及一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側的退模機構5。支撐結構1包括一基座11及二自基座11的兩相反側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的支撐塊12。基座11、支撐塊12與第一模具單元2共同界定出一供退模機構5容置於內的作動空間6。基座11供圖中未示出的射出成形設備的汽缸的一端可位移地穿設至作動空間6並連接退模機構5,使退模機構5能夠被射出成形設備的汽缸驅動而在作動空間6內作動。
參閱圖1、圖2、圖5、圖8與圖12,第二模具單元3用於與第一模具單元2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及第二成型件72。且第二模具單元3能夠如圖8所示受驅動而朝遠離第一模具單元2的方向開模。第二模具單元3也能夠如圖5所示受驅動而朝靠近第一模具單元2的方向合模。當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並被驅動開模,第二成型件72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第一成型件71位於第二模具單元3。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能夠共同界定出一用於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的第一模穴4a、一用於成型出第二成型件72的第二模穴4b,及一連通第一模穴4a與第二模穴4b且用於成型出一澆道件80的澆道空間4c。更具體來說,第一模具單元2面向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沿一對位方向X依序排列的一第一穴部21、一主澆道22及一第二穴部23。如圖2、12所示,第二模具單元3包括一模座31、及一可位移地設置於模座31的移動件32、二穿設於移動件32且沿對位方向X延伸的導桿33、一裝設於模座31且一端與移動件32連接的動力缸34,及一裝設於模座31與移動件32的冷卻管路35。模座31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一貫通模座31的模座澆道312。移動件32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沿對位方向X依序排列的一第三穴部321、一模仁澆道322及一第四穴部323。由於第二穴部23凹陷的深度大於第四穴部323凹陷的深度,第三穴部321凹陷的深度大於第一穴部21凹陷的深度。因此,當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並被驅動開模,第一成型件71受到第三穴部321卡掣而能位於第二模具單元3,第二成型件72受到第二穴部23卡掣而能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
參閱圖1、圖2、圖4、圖5與圖12,移動件32能夠受到動力缸34驅動沿著導桿33在執行一射出成型步驟S01的狀態及執行一對位步驟S05的狀態之間變換。當移動件32處於執行射出成型步驟S01的狀態,第三穴部321對準第一穴部21形成第一模穴4a;第四穴部323對準第二穴部23形成第二模穴4b;主澆道22的兩端分別對準模座澆道312與模仁澆道322而形成澆道空間4c,第二模具單元3能夠配合射出成形設備對模座澆道312注入填充料,且注入的填充料會依序經由模仁澆道322、主澆道22流至第一模穴4a與第二模穴4b。如此,在第一模穴4a、第二模穴4b與澆道空間4c內的填充料固化後即可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及兩側分別連接於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澆道件80。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並被驅動開模之後,移動件32能夠受驅動處於執行對位步驟S05的狀態。此時,如圖12所示,第三穴部321連同第一成型件71對準位於第二穴部23的第二成型件72,而能夠讓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且主澆道22與模座澆道312、模仁澆道322分隔。
在本實施例中,模座31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面還向內凹陷形成一沿對位方向X延伸的滑移空間311。滑移空間311連通模座澆道312。移動件32可位移地設置於滑移空間311內,並能夠受驅動在滑移空間311內沿對位方向X移動。如此,當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時,滑移空間311的設計能讓第一模具單元2與移動件32、模座31同時壓合,增加合模時的穩固性。但移動件32也可以是可位移地設置於模座31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表面,不以設置於滑移空間311內為限。
除此之外,第一模具單元2包括二朝第二模具單元3突出的定位柱24。定位柱24在一與對位方向X垂直的定位方向Y上並列設置。但定位柱24的數量不以兩個為限,定位柱24也可以是省略的。或者,定位柱24的數量是一個且定位柱24任意地設置在第一模具單元2面向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面。或者,定位柱24的數量為三個以上且定位柱24並列地設置在定位方向Y上。並且,如圖2所示,移動件32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面還向內凹陷形成二分別供定位柱24可分離地穿入的射出位置定位孔324,及二分別供定位柱24可分離地穿入的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射出位置定位孔324在定位方向Y上並列設置,且射出位置定位孔324的間距與定位柱24的間距相同。同理,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在定位方向Y上並列設置,且壓合位置定位孔325的間距與定位柱24的間距相同。各壓合位置定位孔325與相應的射出位置定位孔324沿對位方向X依序排列設置。此外,射出位置定位孔324與壓合位置定位孔325的數量皆對應定位柱24的數量設置。移動件32能夠受到驅動而在射出位置定位孔324對準定位柱24的狀態以及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對準定位柱24的狀態之間變換。當移動件32受驅動執行射出成型步驟S01,射出位置定位孔324分別對準定位柱24,而能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時供定位柱24分別穿入。當移動件32受驅動執行對位步驟S05,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分別對準定位柱24。如此,能讓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在後續被驅動合模壓合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時,定位柱24穿入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定位柱24穿入射出位置定位孔324或壓合位置定位孔325的方式,能夠確保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時的位置不會歪斜,以增加模具合模的對位精度。
參閱圖2、圖5至圖7,退模機構5包括一切料組件51、一成品頂出組件52及一澆道頂出組件53。切料組件51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側,並且能受驅動使切料組件51的至少一部分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且突出至澆道空間4c,並讓澆道件80與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分離。在本實施例中,切料組件51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第一模具單元2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側的活動頂板511、二自活動頂板51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切銷512、二自活動頂板51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的內板推塊513,多個自活動頂板51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的輔助推塊514,及多個設置於活動頂板511鄰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側的復位彈簧515。如圖6所示,切銷512分別對準澆道空間4c與第一模穴4a、第二模穴4b的連接處。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與澆道件80之後,活動頂板511能夠被驅動而帶動切銷512尖銳的端部如圖7所示突出至澆道空間4c,並讓澆道件80與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的連接處被切銷512切斷而分離。
參閱圖2、圖10至圖11,內板推塊513在定位方向Y上並列設置,並且如圖10所示對準澆道頂出組件53。輔助推塊514如圖11所示對準成品頂出組件52。且如圖2所示,輔助推塊514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的長度小於內板推塊513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的長度。如圖2、圖10所示,由於內板推塊513的長度較輔助推塊514大,當活動頂板511受驅動而帶動內板推塊513與輔助推塊514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內板推塊513會先接觸到澆道頂出組件53而推動澆道頂出組件53,並讓成品頂出組件52保持不動。當活動頂板511繼續受驅動而帶動內板推塊513與輔助推塊514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持續移動,內板推塊513會繼續推動澆道頂出組件53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且輔助推塊514也能夠接觸到成品頂出組件52而推動成品頂出組件52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同時,輔助推塊514還能夠避免活動頂板511直接碰撞成品頂出組件52,避免活動頂板511損壞。然而,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輔助推塊514是可以省略的,並藉由活動頂板511直接推動成品頂出組件52。
參閱圖2與圖16,當活動頂板511受驅動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復位彈簧515會靠抵於成品頂出組件52而被壓縮。當驅動活動頂板511的推力退回原位時,復位彈簧515會回復且伸長而將活動頂板511朝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推動。然而,復位彈簧515的數量不以多個為限,復位彈簧515的數量也可以是僅有一個。
參閱圖2、圖15與圖16,成品頂出組件52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第一模具單元2與活動頂板511之間的外中介頂板521、多個自外中介頂板52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成品頂針522(此處以四個示例),及多個自外中介頂板52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外頂板復位銷523(此處以四個示例)。外中介頂板521貫通形成一銜接槽524。成品頂針522對準第二穴部23。外中介頂板521能在壓合組件70形成於第二穴部23之後,被輔助推塊514推動而帶動成品頂針522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且突出至第二穴部23,使得壓合組件70被成品頂針522頂出而與第二穴部23分離。外中介頂板521會同時帶動成品頂針522與外頂板復位銷523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使得成品頂針522與外頂板復位銷523能夠同時突出於第一模具單元2外,以供後續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時,外頂板復位銷523能被第二模具單元3推擠而連同外中介頂板521與成品頂針522朝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成品頂針522的數量與外頂板復位銷523的數量越多能讓成品頂針522推擠壓合組件70或外頂板復位銷523被第二模具單元3推擠的面積增加而施/受力範圍更大,但成品頂針522的數量與外頂板復位銷523的數量不以多個為限,也可以僅一個,同樣具有推擠或被推擠的效果。
參閱圖2、圖3、圖6、圖8至圖10,澆道頂出組件53具有一可位移地嵌接於銜接槽524內的內中介頂板531、一自內中介頂板53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抓料銷532、多個自內中介頂板53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澆道頂針533(此處以兩個示例),及多個自內中介頂板531朝第二模具單元3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第一模具單元2內的內頂板復位銷534(此處以兩個示例)。抓料銷532具有一突出至澆道空間4c的抓料端535。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與澆道件80時,抓料端535與澆道件80卡掣,而能夠讓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被驅動開模之後,澆道件80被抓料銷532卡掣在主澆道22中。值得一提的是,如圖6所示,抓料端535的截面呈梯形。也就是說,抓料端535鄰近活動頂板511的一側的尺寸小於抓料端535遠離活動頂板511的一側的尺寸,而呈現類似於倒鉤的形態且能夠卡掣澆道件80。
澆道頂針533分別設置於抓料銷532的兩側且對準澆道空間4c。內中介頂板531能在澆道件80與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分離之後,被內板推塊513推動而帶動澆道頂針533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且突出至主澆道22,使得澆道件80被澆道頂針533頂出而與主澆道22分離。在內中介頂板531連同外中介頂板521被切料組件51推動,內中介頂板531會帶動內頂板復位銷534朝靠近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使得內頂板復位銷534突出於第一模具單元2外,以供後續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時,內頂板復位銷534能被第二模具單元3推擠而連同內中介頂板531朝遠離第二模具單元3的方向移動。內頂板復位銷534的數量如同外頂板復位銷523的數量越多能讓內頂板復位銷534被推擠的面積增加而受力範圍更大,但內頂板復位銷534的數量也不以多個為限,可以僅一個,同樣具有被推擠的效果。亦或者,澆道頂出組件53與成品頂出組件52也可以透過其他驅動方式回復到未突出於第一模具單元2外的狀態。
參閱圖4,為藉由實施例進行的壓合組件70的製造流程。以下配合圖5至圖16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製造方法。
配合參閱圖5與圖6,首先進行射出成型步驟S01:先驅動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且定位柱24分別穿入射出位置定位孔324,以提升合模時的對位精度。接著,搭配射出成型設備將填充料注入第一模穴4a、第二模穴4b與澆道空間4c內,以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以及兩側分別連接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澆道件80。其中,注入的填充料會填充於抓料端535的縫隙並固化成為澆道件80,使得澆道件80與突出至澆道空間4c的抓料端535卡掣。
配合參閱圖7,接著進行一模內切膠步驟S02:驅動切料組件51作動使切料組件51的至少一部分突出至澆道空間4c,並使得澆道件80與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分離。在藉由本實施例進行的製造流程中,模內切膠步驟S02是驅動切料組件51的活動頂板511作動以帶動切銷512突出至澆道空間4c,並使得澆道件80與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的連接處被切銷512切斷而分離。
配合參閱圖8至圖11,接著進行一開模步驟S03及一澆道去除步驟S04:首先,進行開模步驟S03,驅動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相向遠離至一開模位置。此時,由於第二穴部23凹陷的深度大於第四穴部323凹陷的深度,第三穴部321凹陷的深度大於第一穴部21凹陷的深度,因此,第一成型件71受到第三穴部321卡掣而能位於第二模具單元3,第二成型件72受到第二穴部23卡掣而能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同時,澆道件80受到抓料端535卡掣而位於第一模具單元2所界定的澆道空間4c。接著,進行澆道去除步驟S04,驅動切料組件51推動內中介頂板531,並讓澆道頂針533突出至澆道空間4c,使得澆道件80被澆道頂針533頂出而與第一模具單元2所界定的澆道空間4c分離。在藉由本實施例進行的製造流程中,澆道去除步驟S04是驅動切料組件51的活動頂板511以帶動切料組件51的內板推塊513推動內中介頂板531,使得澆道件80被澆道頂針533頂出澆道空間4c,且成品頂出組件52的成品頂針522未突出至第二模穴4b。但壓合組件70的製造流程非限定是先執行開模步驟S03,接著才執行澆道去除步驟S04。壓合組件70的製造流程也可以是開模步驟S03與澆道去除步驟S04同時執行,以節省製程時間。
配合參閱圖12與圖13,接著進行對位步驟S05:第二模具單元3保持在與第一模具單元2間隔的開模位置,並在第二模具單元3內移動第一成型件71,使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在藉由本實施例進行的製造流程中,對位步驟S05是透過動力缸34驅動移動件32相對於模座31移動。移動件32將帶動第一成型件71移動,使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且壓合位置定位孔325對準定位柱24。詳細來說,對位步驟S05是先驅動移動件32由第三穴部321對準第一穴部21變換成第三穴部321對準第二穴部23,使得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投影重疊。
配合參閱圖14,接著進行一壓合步驟S06:驅動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自開模位置再次相向接近而合模,且定位柱24穿入壓合位置定位孔325,以提升合模時的對位精度,並使得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至少一部分被壓合而形成壓合組件70。在藉由本實施例進行的製造流程中,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會讓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的熱能熱傳導至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而能讓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受熱而壓合。但在壓合步驟S06中,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不以熱壓貼合的方式為限。壓合步驟S06也可以是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之前,先透過外部設備(例如:改質機)對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表面處理,使得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被壓合時能接合。壓合步驟S06還可以是在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之前,透過其他類型的外部設備(例如:IR、UV或雷射)由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外對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提供能量,使得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能被壓合。
配合參閱圖15與圖16,最後進行一成品頂出步驟S08:驅動活動頂板511推動外中介頂板521,以帶動成品頂針522突出至第二模穴4b,使得壓合組件70被成品頂針522頂出而與第一模具單元2分離。
參閱圖18至圖22,為本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此實施態樣與前述圖1~圖3之實施態樣的結構型態相近,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此實施態樣,第一模具單元2面向第二模具單元3的一面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穴部21;第二模具單元3面向第一模具單元2的一面向外突出形成第四穴部323;第二穴部23與第三穴部321凹陷的深度分別大於圖1~圖3之實施態樣的第二穴部23與第三穴部321凹陷的深度。如此,由第一穴部21與第三穴部321配合成型出的第一成型件71,以及由第二穴部23與第四穴部323配合成型出的第二成型件72,兩者(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彼此相向的表面向內凹陷而能夠包覆電子元件73。
此外,在此實施態樣,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如圖18所示的表面粗糙區域40,使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其中至少一者的內表面形成一粗糙化區域75。詳細來說,第一穴部21或/與第四穴部323的表面經過表面處理使其粗糙而形成表面粗糙區域40(此處第一穴部21與第四穴部323的表面皆形成表面粗糙區域40)。如此,當第一穴部21與第三穴部321配合成型出第一成型件71,第一成型件71翻印第一穴部21的表面粗糙區域40而形成粗糙化區域75。同理,當第二穴部23與第四穴部323配合成型出第二成型件72,第二成型件72翻印第四穴部323的表面粗糙區域40而形成粗糙化區域75,有利於後續此實施態樣搭配另一射出成型製程注入澆料時,固化後的填充料與第一成型件71的粗糙化區域75、第二成型件72的粗糙化區域75結合。然而,第一穴部21或第四穴部323的表面也可以具有例如為三角形的突塊,並讓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內表面形成溝槽而能夠與注入的填充料結合。
參閱圖17,為藉由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進行的一模內封裝方法。以下配合圖19至圖22詳細說明模內封裝方法。藉由此實施態樣進行的模內封裝方法與前述的藉由圖4之實施態樣進行的製造流程相近,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在藉由此實施態樣進行的模內封裝方法中,壓合步驟S06是如圖20所示先將電子元件73放置於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之間。接著,如圖21所示驅動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合模以壓合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並讓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包覆電子元件73。如此就能夠封裝電子元件73。
配合參閱圖22,在藉由此實施態樣進行的模內封裝方法中,不同於前述的藉由圖4之實施態樣進行的製造流程的地方還有在於,壓合步驟S06之後還有一二次射出步驟S07。二次射出步驟S07是藉由一種例如為L型射出成形設備或側射射出成形設備,將填充料注入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內,以填充第一成型件71、第二成型件72與電子元件73之間的空隙,待填充料進一步固化後形成填充件74,並使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透過固化後的填充料接合。除此之外,二次射出步驟S07中注入填充料的壓力值(1.5~48bar)小於射出成型步驟S01中注入填充料的壓力值(大於3000bar)。如此,射出成型步驟S01中高壓注入填充料的設定,能讓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外觀因為高壓射出而表面光滑或高反光度。二次射出步驟S07中低壓注入填充料的設定,則能避免填充料在包覆電子元件73時,因為壓力過高而損壞電子元件73。另外,在二次射出步驟S07中注入的填充料的材質可以為尼龍或是熱融膠,但不以特定材質為限。
綜上所述,先藉由移動件32帶動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的其中一者靠近另一者。接著,再藉由第一模具單元2與第二模具單元3的作動壓合第一成型件71與第二成型件72。如此能在不更換治具與生產設備的情況下完成射出成型、對位與封裝等製程,藉以簡化生產步驟達到減少製程時間的功效,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00:注塑模具 1:支撐結構 11:基座 12:支撐塊 2:第一模具單元 21:第一穴部 22:主澆道 23:第二穴部 24:定位柱 3:第二模具單元 31:模座 311:滑移空間 312:模座澆道 32:移動件 321:第三穴部 322:模仁澆道 323:第四穴部 324:射出位置定位孔 325:壓合位置定位孔 33:導桿 34:動力缸 35:冷卻管路 4a:第一模穴 4b:第二模穴 4c:澆道空間 40:表面粗糙區域 5:退模機構 51:切料組件 511:活動頂板 512:切銷 513:內板推塊 514:輔助推塊 515:復位彈簧 52:成品頂出組件 521:外中介頂板 522:成品頂針 523:外頂板復位銷 524:銜接槽 53:澆道頂出組件 531:內中介頂板 532:抓料銷 533:澆道頂針 534:內頂板復位銷 535:抓料端 6:作動空間 70:壓合組件 71:第一成型件 72:第二成型件 73:電子元件 74:填充件 75:粗糙化區域 80:澆道件 X:對位方向 Y:定位方向 S01至S08:步驟
本新型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注塑模具之一實施例; 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實施例的實施方式; 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澆道頂出組件的細部結構; 圖4是一流程示意圖,說明藉由該實施例進行的一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 圖5是一以與圖1中之線V-V相同位置切割的立體剖視圖,說明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射出成型步驟; 圖6是一對應圖5的圈選部分的放大俯視圖,說明在該射出成型步驟中,該實施例的一切料組件所處的位置; 圖7是一與圖6的圈選處類似的放大俯視圖,說明在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模內切膠步驟中,該切料組件的位置變化; 圖8是一與圖5相同切割面的立體剖視圖,說明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開模步驟及一澆道去除步驟; 圖9是一對應圖8的圈選部分的不完整的放大俯視圖,說明在該澆道去除步驟中,該澆道頂出組件所處的位置; 圖10是一以與圖1中之線X-X相同位置切割的立體剖視圖,說明在該開模步驟與該澆道去除步驟中,該切料組件與該澆道頂出組件的連結關係; 圖11是一以與圖1中之線XI-XI相同位置切割的側視剖視圖,說明在該開模步驟與該澆道去除步驟中,該切料組件與該實施例的一成品頂出組件的連結關係; 圖12是一與圖5相同切割面的立體剖視圖,說明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對位步驟; 圖13是一對應圖12的圈選部分的立體放大圖,說明在該對位步驟中,該切料組件與該澆道頂出組件的位置變換; 圖14是一與圖5相同切割面的立體剖視圖,說明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壓合步驟; 圖15是一與圖5相同切割面的立體剖視圖,說明該壓合組件的製造流程的一成品頂出步驟; 圖16是一以與圖1中之線XVI-XVI相同位置切割的側視剖視圖,說明在該成品頂出步驟中,該切料組件與成品頂出組件的連結關係; 圖17是一流程示意圖,說明藉由該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進行的一模內封裝方法; 圖18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態樣的變化實施方式; 圖19是一示意圖,說明藉由該模內封裝方法的一射出成型步驟; 圖20是一示意圖,說明該模內封裝方法的一對位步驟,並在該對位步驟中置入一電子元件; 圖21是一示意圖,說明該模內封裝方法的一壓合步驟;及 圖22是一示意圖,說明該模內封裝方法的一二次射出步驟。
2:第一模具單元
21:第一穴部
22:主澆道
23:第二穴部
3:第二模具單元
31:模座
311:滑移空間
312:模座澆道
32:移動件
321:第三穴部
322:模仁澆道
323:第四穴部
51:切料組件
511:活動頂板
512:切銷
52:成品頂出組件
53:澆道頂出組件
71:第一成型件
72:第二成型件
80:澆道件

Claims (14)

  1. 一種注塑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具單元;及一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可位移的移動件,並能與該第一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一第一成型件及一第二成型件;該移動件能夠被驅動而沿該第二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的延伸方向移動,並帶動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其中一者朝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另一者靠近,使得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在被驅動合模之後,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壓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以及一連接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澆道件,該注塑模具還包含一切料組件,該切料組件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並且能受驅動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能在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後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共同界定出一用於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的第一模穴、一用於成型出該第二成型件的第二模穴,及一連通該第一模穴與該第二模穴且用於成型出該澆道件的澆道空間,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之後,該注塑模具的切料組件能受驅動使該切料組件的至少一部分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並讓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 型件分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切料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遠離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側的活動頂板,及二自該活動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切銷,該等切銷分別對準該澆道空間與該第一模穴、該第二模穴的連接處,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之後,該注塑模具的活動頂板能受驅動而帶動該等切銷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並讓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注塑模具,還包含一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抓料銷,該抓料銷具有一突出至該澆道空間的抓料端,當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該抓料端與該澆道件卡掣,使得該澆道件位於該第一模具單元所界定的該澆道空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切料組件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遠離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側的活動頂板,該抓料端鄰近該活動頂板的一側的尺寸小於該抓料端遠離該活動頂板的一側的尺寸。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注塑模具,還包含一澆道頂出組件,該澆道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內中介頂板,及至少一自該內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澆道頂針,該澆道頂針對準該澆道空間,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 後,該切料組件能夠被驅動而推動該內中介頂板,並讓該澆道頂針突出至該澆道空間,使得該澆道件被該澆道頂針頂出而與該第一模具單元所界定的該澆道空間分離。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注塑模具,還包含一成品頂出組件,該成品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外中介頂板,及至少一自該外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成品頂針,該成品頂針對準該第二模穴,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能在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後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以形成一壓合組件,該外中介頂板能在該壓合組件形成後被該活動頂板推動而帶動該成品頂針突出至該第二模穴,使得該壓合組件被該成品頂針頂出而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離。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注塑模具,還包含一退模機構,該退模機構包括該切料組件、該澆道頂出組件及一成品頂出組件,該成品頂出組件具有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活動頂板之間的外中介頂板,及一自該外中介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且可位移地穿設於該第一模具單元內的成品頂針,該成品頂針對準該第二模穴,該澆道頂出組件的內中介頂板可位移地嵌設於該外中介頂板中,該切料組件還具有至少一自該活動頂板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的內板推塊,該內板推塊對準該內中介頂板,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切料組件的活動頂板能夠被驅動以帶動該切料組件的內板推塊推動該內中介頂板,使得 該澆道件被該澆道頂針頂出該澆道空間,且該成品頂出組件的成品頂針未突出至該第二模穴,在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並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以形成一壓合組件之後,該切料組件的活動頂板能夠被驅動而推動該成品頂出組件的外中介頂板,以帶動該成品頂出組件的成品頂針突出至該第二模穴,並使得該壓合組件被頂出。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模座及可位移地設置於該模座的該移動件,該移動件用於與該第一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與該澆道件,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而相對於該模座移動,並讓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隨後被驅動合模以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一第一穴部及一第二穴部,該移動件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一第三穴部及一第四穴部,該第一穴部與該第三穴部用於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穴部與該第四穴部用於配合成型出該第二成型件,在該切料組件使該澆道件與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分離且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開模之後,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由該第三穴部對準該第一穴部變換成該第三穴部對準該第二穴部,使得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重疊。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模具單元具有至少一定位柱,該定位柱自該第一模具單元面向該第二模具單元的一面朝該第二模具單元延伸,該移動件面向該第一模具單元的一面向內凹陷形成並列設置的至少一射出位置定位孔及至少一壓合位置定位孔,該移動件能夠受到驅動而在該射出位置定位孔對準該定位柱的狀態以及該壓合位置定位孔對準該定位柱的狀態之間變換,當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配合成型出該第一成型件、該第二成型件及該澆道件,該定位柱穿入該射出位置定位孔,當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該定位柱穿入該壓合位置定位孔。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在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被驅動合模,以壓合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時,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的熱能熱傳導至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而能讓該第一成型件與該第二成型件受熱而壓合。
  14. 一種注塑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具單元;及一第二模具單元,包括一模座及一可位移地設置於該模座的移動件,該第二模具單元能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合模成型出一第一成型件及一第二成型件,且該第二模具單元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模後,該第一成型件及該第二成型件分別位於該第二模具單元及該第一模具單元;該移動件能夠在該第二模具單元與該第一模具單元分模後,被驅動而帶動該第一成型件平移而向該第二成型件靠近,使得該第一模具單元與該第二模具單元再次合模後,該第一成型件與該 第二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壓合。
TW111202176U 2022-03-04 2022-03-04 注塑模具 TWM629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176U TWM6298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176U TWM6298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9824U true TWM629824U (zh) 2022-07-21

Family

ID=8343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2176U TWM6298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9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0626B1 (ko) 사출 성형기의 분리형 이젝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형판
JP5515302B2 (ja) 金型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1608440B1 (ko) 프레스 및 사출 복합 성형장치 및 복합 성형방법
JP7213725B2 (ja) 射出成形品成形用の金型装置、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M629824U (zh) 注塑模具
JP7030196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I790936B (zh) 注塑模具及模內封裝方法
JP2958052B2 (ja) 複合成形用金型
CN103507209B (zh) 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以及模内注塑装置
JP6132927B2 (ja) 成型用金型と成型製品の製造方法
KR101456999B1 (ko) 웰드라인 없이 성형제품의 일면에 홈을 형성시킬 수 있는 사출성형 제어방법
JP5851379B2 (ja) 射出圧縮成形用金型
CN217531727U (zh) 一种注塑夹扣用生产模具
CN216804288U (zh) 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864655U (zh) 顶出脱扣模具
JP2740916B2 (ja) 枠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43183A (ja) 射出成形装置用金型。
CN211416116U (zh) 一种带倒扣结构产品的成型脱模装置
CN214820431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座注塑模具
JP7145246B2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該射出成形装置で得られる成形品のエジェクト方法
CN110561702A (zh) 注塑模具
CN219855813U (zh)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
CN216658766U (zh) 一种具有倒扣自动脱离的注塑模具
CN212498774U (zh) 一种用于童锁按钮的注塑模具
JPH11333849A (ja) 多材料成形用金型装置およびこの金型装置を用いた多材料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