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6206U -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 Google Patents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6206U
TWM626206U TW110206299U TW110206299U TWM626206U TW M626206 U TWM626206 U TW M626206U TW 110206299 U TW110206299 U TW 110206299U TW 110206299 U TW110206299 U TW 110206299U TW M626206 U TWM626206 U TW M6262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plug
cylinder head
locomotive
engine
plu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文晉
吳俊賢
張庭嘉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6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6206U/zh
Publication of TWM626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6206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包括有一車架與一引擎。引擎設置於車架上,包括一汽缸頭、一連接汽缸頭之一汽缸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之鏈條室,汽缸頭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之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之第二火星塞。其特徵在於: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於汽缸頭之相同側,且皆位於鏈條室之相對側。藉此,本創作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不論在組裝或維修時,可維持傳統單一火星塞之便利性,並可在同一位置完成組裝或維修作業,同時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位於鏈條室之相對側,可減少如火星塞套管等元件的使用,使結構單純化並減少額外的成本支出。

Description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尤指一種適用於速克達機車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國環保法規的嚴格要求與能源危機的問題,因此各汽機車製造廠積極地研發低污染、低油耗與高性能的引擎,而台灣就屬速克達機車為最大宗。
過去,引擎之一汽缸頭使用一個火星塞點火,但在各操作與負載下已無法應付未來愈來愈嚴格的法規,以致於油耗與污染無法兼顧。因此,為使速克達機車進一步降低油耗及汙染,除了優化燃燒室等手段外,亦可於發動機上配置第二顆火星塞,使引擎於燃燒作動行程下提升燃燒效率。雙火星塞的配置就是特別要解決在機車起步與加速時,引擎混合氣較濃,需要燃燒更有效率,以避免排氣污染嚴重,進而減少排氣後處理的觸媒轉換器貴金屬使用量,因此可降低引擎油耗與污染。
創作人緣因於此,本於積極創作之精神,亟思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其配置有第一火星塞以及第二火星塞,並透過定義出第一火星塞孔與第二火星塞孔之設置位置,除了可有效提升引擎之燃燒效率之外,更可提升組裝維修性,並減少額外的成本支出。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包括有一車架以及一引擎。車架包括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一主管、一底管以及一尾管。引擎設置於車架上,包括一汽缸頭、一連接汽缸頭之一汽缸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之鏈條室,汽缸頭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之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之第二火星塞。
其特徵在於: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於汽缸頭之相同側,且皆位於鏈條室之相對側,由機車之側視觀之,第一火星塞及第二火星塞皆配置於底管之延伸線與尾管所包圍之區域內。藉由上述設計,不論在組裝或維修時,可維持傳統單一火星塞之便利性,可在同一位置完成組裝或維修作業,同時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位於鏈條室之相對側,可減少如火星塞套管等元件的使用,使結構單純化並減少額外的成本支出。
本創作之另一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包括有一車架以及一引擎。車架包括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一主管、一第一彎折部、一第一直線部、一第二彎折部、一第二直線部、一第三彎折部、一第三直線部、一第四彎折部以及一第四直線部。引擎設置於車架上,包括一汽缸頭、一連接汽缸頭之一汽缸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之鏈條室,汽缸頭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之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之第二火星塞。
其特徵在於: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於汽缸頭之相同側,且皆位於鏈條室之相對側,由機車之側視觀之,第一火星塞與第二火星塞皆可配置於第一直線部之一延伸線之上方,以及第二直線部、第三彎折部與第三直線部之連線之下方。
上述第一火星塞與汽缸頭與汽缸之一結合面之夾角可大於50度。藉此,可保留維修工具施作時之容許空間,維持第一火星塞與第二火星塞之組裝及維修性。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而有關本創作的其他目的與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請參閱圖1至圖4,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機車之側視圖、俯視圖、圖1之A-A剖視圖以及圖1之B-B剖視圖。圖中出示了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1上,主要包括一車架2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2上之引擎3。在本實施例中,車架2包括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21、一主管22、一底管23以及一尾管24,底管23係為一直線段,而尾管24係為一上升彎曲段。引擎3包括一汽缸頭31、一連接該汽缸頭31之一汽缸32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圖未示)之鏈條室33,汽缸頭31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341之第一火星塞34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351之第二火星塞35。如圖1所示之側視圖觀之,第一火星塞34及第二火星塞35皆配置於底管23之延伸線L與尾管24所包圍之區域內。
如圖3及圖4所示,第一火星塞孔341及第二火星塞孔351皆配置於汽缸頭31之相同側,且皆位於鏈條室33之相對側。藉此,不論在組裝或維修時,即使本創作在配置有雙火星塞(第一火星塞34及第二火星塞35)的情況下仍可維持傳統單一火星塞之便利性,並可在同一位置完成組裝或維修作業,同時第一火星塞孔341及第二火星塞孔351皆位於鏈條室33之相對側,可減少如火星塞套管等元件的使用,使結構單純化並減少額外的成本支出。
請參閱圖5至圖7,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機車之側視圖、俯視圖以及圖5之C-C剖視圖。圖中出示另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1’上,主要包括一車架2’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2’上之引擎3’,引擎3’之基本架構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而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車架2’,其包括有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210、一主管220、一第一彎折部230、一第一直線部231、一第二彎折部240、一第二直線部241、一第三彎折部242、一第三直線部243、一第四彎折部244以及一第四直線部245。其中,如圖5所示之側視圖觀之,第一火星塞34與第二火星塞35皆配置於第一直線部231之一延伸線L’之上方,以及第二直線部241、第三彎折部242與第三直線部243之連線P之下方。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火星塞34與汽缸頭31與汽缸32之一結合面H之夾角θ係大於50度。藉此,可保留維修工具施作時之容許空間,維持第一火星塞34與第二火星塞35之組裝及維修性。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1’:機車 2,2’:車架 21,210:頭管 22,220:主管 23:底管 230:第一彎折部 231:第一直線部 24:尾管 240:第二彎折部 241:第二直線部 242:第三彎折部 243:第三直線部 244:第四彎折部 245:第四直線部 3,3’:引擎 31:汽缸頭 32:汽缸 33:鏈條室 34:第一火星塞 341:第一火星塞孔 35:第二火星塞 351:第二火星塞孔 L,L’:延伸線 P:連線 H:結合面 θ:夾角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機車之側視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機車之俯視圖。 圖3係圖1之A-A剖視圖。 圖4係圖1之B-B剖視圖。 圖5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機車之側視圖。 圖6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機車之俯視圖。 圖7係圖5之C-C剖視圖。
31:汽缸頭
33:鏈條室
341:第一火星塞孔
351:第二火星塞孔

Claims (5)

  1. 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上,包括有: 一車架,包括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一主管、一底管以及一尾管;以及 一引擎,設置於該車架上,包括一汽缸頭、一連接該汽缸頭之一汽缸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之鏈條室,該汽缸頭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之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之第二火星塞; 其特徵在於:該第一火星塞孔及該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於該汽缸頭之相同側,且皆位於該鏈條室之相對側,由該機車之側視觀之,該第一火星塞及該第二火星塞皆配置於該底管之延伸線與該尾管所包圍之區域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其中,該底管係為一直線段。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其中,該尾管係為一上升彎曲段。
  4. 一種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設置於一機車上,包括有: 一車架,包括依序相連接之一頭管、一主管、一第一彎折部、一第一直線部、一第二彎折部、一第二直線部、一第三彎折部、一第三直線部、一第四彎折部以及一第四直線部;以及 一引擎,設置於該車架上,包括一汽缸頭、一連接該汽缸頭之一汽缸以及一容設有一正時鏈條之鏈條室,該汽缸頭設置有一插設於一第一火星塞孔之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設於一第二火星塞孔之第二火星塞; 其特徵在於:該第一火星塞孔及該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於該汽缸頭之相同側,且皆位於該鏈條室之相對側,由該機車之側視觀之,該第一火星塞與該第二火星塞皆配置於該第一直線部之一延伸線之上方,以及該第二直線部、該第三彎折部與該第三直線部之連線之下方。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4所述之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其中,該第一火星塞與該汽缸頭與該汽缸之一結合面之夾角係大於50度。
TW110206299U 2021-05-31 2021-05-31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TWM626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299U TWM626206U (zh) 2021-05-31 2021-05-31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299U TWM626206U (zh) 2021-05-31 2021-05-31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6206U true TWM626206U (zh) 2022-05-01

Family

ID=8255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299U TWM626206U (zh) 2021-05-31 2021-05-31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6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7724B2 (en) Spark-ignition engine
US6526933B2 (en)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173498A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構造
TWM626206U (zh)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JP6747573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ポート構造
JPS58568B2 (ja) 副燃焼室付エンジン
JP2001027150A (ja) 独特のボルト取付け及びポート配置を有するシリンダーヘッドを備えた内燃エンジン
US9784153B2 (en) Engine
CN216278246U (zh) 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
TWM628915U (zh)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TWM626205U (zh) 機車引擎之配置結構
TWM626207U (zh) 機車引擎之點火結構
TWM627553U (zh) 機車引擎之改良結構
JP4446803B2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における慣性過給式吸気装置
TWM607042U (zh) 雙火星塞引擎之配置結構
CN213450656U (zh) 双火星塞引擎的配置结构
CN216269743U (zh) 摩托车引擎的配置结构
JP3381770B2 (ja) 内燃機関
JPH0362886B2 (zh)
TWM648780U (zh) 具點火單元之車輛
JPS6029633Y2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
JP4793871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H0231546Y2 (zh)
TWI463067B (zh) Top single camshaft engine
TWM647705U (zh) 具點火單元之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