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8510U -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8510U CN213478510U CN202022435515.8U CN202022435515U CN213478510U CN 213478510 U CN213478510 U CN 213478510U CN 202022435515 U CN202022435515 U CN 202022435515U CN 213478510 U CN213478510 U CN 2134785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passage
- cylinder
- passage
- cylinder exhaust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该发动机的缸盖开设有贯穿缸盖的排气道集成结构,排气道集成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缸排气道、二缸排气道、三缸排气道和四缸排气道;第一通道,一缸排气道的一端和四缸排气道的一端汇合至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二缸排气道的一端和三缸排气道的一端汇合至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该缸盖的一缸排气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三缸排气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排布,一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分开,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避免发动机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油机等类型的发动机的排气结构采用各缸单独对应一个排气通道排气,各个排气通道内的废气在缸盖外通过排气管汇合在一起。但是,对于四缸发动机而言,废气在排气管汇合之后,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会发生严重的干涉现象,这可能使排出的废气回流,不利于发动机内燃料的燃烧,影响发动机正常的工作。
因此,亟需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缸盖,以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开设有贯穿所述缸盖的排气道集成结构,所述排气道集成结构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缸排气道、二缸排气道、三缸排气道和四缸排气道;
第一通道,所述一缸排气道的一端和所述四缸排气道的一端汇合至所述第一通道;以及
第二通道,所述二缸排气道的一端和所述三缸排气道的一端汇合至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缸盖的一缸排气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三缸排气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排布,一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分开,从而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同时,排气道集成结构采用分层设计,使得排气道集成结构的结构紧凑,在不增加缸盖的体积的前提下,将一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分开。
作为优选,所述一缸排气道、所述二缸排气道、所述三缸排气道和所述四缸排气道均包括总段和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支段,所述支段的一端为所述排气道集成结构的进气端,两个所述支段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总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总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段靠近所述总段的一端为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向下弯曲。
作为优选,八个所述弯曲段曲率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上侧,所述一缸排气道的总段和所述四缸排气道的总段水平设置,所述二缸排气道的总段和所述三缸排气道的总段向下弯曲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一缸排气道与所述四缸排气道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二缸排气道和所述三缸排气道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以使发动机稳定地燃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的缸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提高汽车的工作稳定性。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盖的一缸排气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三缸排气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排布,一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分开,从而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同时,排气道集成结构采用分层设计,使得排气道集成结构的结构紧凑,在不增加缸盖的体积的前提下,将一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道集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道集成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道集成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
10、排气道集成结构;
1、一缸排气道;2、二缸排气道;3、三缸排气道;4、四缸排气道;41、支段;411、弯曲段;42、总段;
5、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缸盖,用于四缸的汽油机或柴油机等类型的发动机中,以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的缸盖开设有贯穿缸盖的排气道集成结构10,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一端与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排气端连接,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另一端与双通道增压器连接,以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排出至增压器。
排气道集成结构10包括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和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缸排气道1、二缸排气道2、三缸排气道3和四缸排气道4。一缸排气道1的一端和四缸排气道4的一端汇合至第一通道5,二缸排气道2的一端和三缸排气道3的一端汇合至第二通道6。一缸排气道1、二缸排气道2、三缸排气道3和四缸排气道4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动机的四个燃烧室连接,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分别与双通道增压器的两个通道连接。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沿竖直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盖的一缸排气道1与第一通道5连通,三缸排气道3与第二通道6连通,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沿竖直方向排布,一缸排气道1和三缸排气道3分开,从而避免由一缸和三缸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回流,保证发动机内燃料的正常燃烧。同时,排气道集成结构10采用分层设计,使得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结构紧凑,在不增加缸盖的体积的前提下,将一缸排气道1和三缸排气道3分开。
为使得一缸排气道1与四缸排气道4顺利地与第一通道5汇流,一缸排气道1与四缸排气道4对称设置。具体而言,一缸排气道1与四缸排气道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
为使得二缸排气道2和三缸排气道3顺利地与第二通道6汇流,二缸排气道2和三缸排气道3对称设置。具体而言,二缸排气道2和三缸排气道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优选地,一缸排气道1、二缸排气道2、三缸排气道3和四缸排气道4均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支段41,支段41的一端为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进气端,以配合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排气口。
一缸排气道1、二缸排气道2、三缸排气道3和四缸排气道4还均包括总段42,各缸排气道的两个支段41的另一端均与总段42的一端连接,总段42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5连接。各缸排气道的两个支段41内的废气汇流至总段42,总段42的设置可以减少支段41的长度,降低缸盖的加工难度。
更进一步地,各个支段41之间大致平行设置,二缸排气道2和三缸排气道3的总段4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一缸排气道1与四缸排气道4的总段4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由于燃烧室与增压器的高度不同,为将废气引流至双通增压器中,支段41靠近总段42的一端为弯曲段411,弯曲段411向下弯曲。
为了保证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加工精度以及保证各缸排气流向一致,进而使得各缸排气速率一致,优选地,八个弯曲段411曲率均相等,更进一步地,八个支段41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第一通道5位于第二通道6的上侧,为使各缸通道顺利地与通道连通,一缸排气道1的总段42和四缸排气道4的总段42水平设置,以与第一通道5连接,二缸排气道2的总段42和三缸排气道3的总段42向下弯曲设置,以与第二通道6连接。另外,水平设置的总段42也降低了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加工难度。
为进一步降低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加工难度,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水平设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的缸盖,该发动机能够稳定地燃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该汽车的工作稳定性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开设有贯穿所述缸盖的排气道集成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集成结构(10)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缸排气道(1)、二缸排气道(2)、三缸排气道(3)和四缸排气道(4);
第一通道(5),所述一缸排气道(1)的一端和所述四缸排气道(4)的一端汇合至所述第一通道(5);以及
第二通道(6),所述二缸排气道(2)的一端和所述三缸排气道(3)的一端汇合至所述第二通道(6);所述第一通道(5)和所述第二通道(6)沿竖直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缸排气道(1)、所述二缸排气道(2)、所述三缸排气道(3)和所述四缸排气道(4)均包括总段(42)和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支段(41),所述支段(41)的一端为所述排气道集成结构(10)的进气端,两个所述支段(4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总段(42)的一端连接,所述总段(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段(41)靠近所述总段(42)的一端为弯曲段(411),所述弯曲段(411)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弯曲段(411)曲率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5)位于所述第二通道(6)的上侧,所述一缸排气道(1)的总段(42)和所述四缸排气道(4)的总段(42)水平设置,所述二缸排气道(2)的总段(42)和所述三缸排气道(3)的总段(42)向下弯曲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缸排气道(1)与所述四缸排气道(4)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缸排气道(2)和所述三缸排气道(3)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5)和所述第二通道(6)水平设置。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缸盖。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5515.8U CN213478510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5515.8U CN213478510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8510U true CN213478510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7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35515.8U Active CN213478510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85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4762A (zh) * | 2022-10-14 | 2022-11-1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 |
-
2020
- 2020-10-28 CN CN202022435515.8U patent/CN2134785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4762A (zh) * | 2022-10-14 | 2022-11-1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3703A (zh) | 进气歧管组件 | |
CN213478510U (zh) | 一种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 |
CN2913638Y (zh) | 单缸四气门柴油机气道 | |
US10655558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210509417U (zh) |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和车辆 | |
CN209025769U (zh) | 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装置的补气结构 | |
US7444974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take device | |
CN116291935A (zh) | 缸盖系统、发动机和车辆 | |
CN112610368B (zh) | 一种排气总成及车辆 | |
CN216077362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布置结构 | |
CN209959333U (zh) | 一种汽油发动机排气系统 | |
CN211287934U (zh) | 进气歧管结构 | |
CN102943706B (zh) | 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 | |
CN108457765B (zh) | 气体机进气道 | |
CN220869508U (zh) | 排气歧管、发动机以及车辆 | |
US12085047B2 (en) | Air intake device | |
CN111692008A (zh) | 一种气缸盖 | |
KR101196305B1 (ko) | 배기 매니폴드 | |
CN114183230B (zh) | 一种低流阻排气歧管 | |
CN218093271U (zh) | 发动机进气结构总成、发动机及车辆 | |
CN210460912U (zh) | 一种配置egr分配管的带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 |
CN217481413U (zh) | 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 |
CN218862765U (zh) | 一种pcv管体结构、进气歧管、发动机及车辆 | |
CN115324762B (zh) | 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 | |
CN212563497U (zh) |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