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460U - 切割設備 - Google Patents

切割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460U
TWM625460U TW110212740U TW110212740U TWM625460U TW M625460 U TWM625460 U TW M625460U TW 110212740 U TW110212740 U TW 110212740U TW 110212740 U TW110212740 U TW 110212740U TW M625460 U TWM625460 U TW M6254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ife
seat
cutter
cutting devic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2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柏源
王崇漢
Original Assignee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2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460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46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切割設備,設有:一機台台面,設有一座架;一切割裝置,設於該座架上,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切刀機構,該切刀機構設有一舊切刀;一載台,設於該機台台面上,可受驅動作位移至該切刀機構下方,設有供設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載面;一置刀機構,該置刀機構設有一新切刀;        該置刀機構可位移至對應該切刀機構將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將該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藉此增加更換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員風險。

Description

切割設備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切割設備,尤指一種在電子元件的製程中用於對片狀晶片進行切割的切割設備。
一般電子元件的製程中,常有將待加工物切割成複數個晶片以利後續加工為電子元件的需求;以被動元件的製程為例,專利號第I627042號「晶片切割裝置」已公開一種可將例如陶瓷基板的片狀晶片之待加工物切割成條狀晶片的切割設備,該待加工物係放置於一載台上,該載台可相對一機架水平位移,當該載台位移至該機架下方時,該機架上的一進給裝置將驅動一切割裝置上下位移,以對該載台上的該待加工物進行切割;該切割裝置設有一本體與一固定座,該固定座可相對於該本體樞轉,使一切刀選擇性地夾設在該本體與該固定座之間。
所述第I627042號「晶片切割裝置」專利案所揭露的先前技術,該切割設備的切割裝置,主要係以複數個螺固件穿經該本體與該固定座,使該固定座固定在該本體上以保持該切刀被兩者夾持;當操作者需要更換切刀時,操作者需一一手動旋開複數個該螺固件,再手動使該固定座與該本體分離,才能卸下舊的切刀,在換上新的切刀後,操作者再手動使該固定座與該本體靠近,並一一手動旋緊複數個該螺固件,以令該固定座固定在該本體上使新的切刀被兩者夾持;該先前技術除須有許多需人力費時操作的作業外,由於該載台位於操作者與該切割裝置間,操作者更換切刀時必於身體俯跨該載台上方並伸手至 該切割裝置處施力鎖換鋒利的切刀,不僅身體易誤觸機構,雙手亦有遭切刀割傷風險,有待進一步研究改善。
爰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增加更換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員風險的切割設備。
依據本創作目的之切割設備,設有:一機台台面,設有一座架;一切割裝置,設於該座架上,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切刀機構,該切刀機構設有一舊切刀;一載台,設於該機台台面上,可受驅動作位移至該切刀機構下方,設有供設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載面;一置刀機構,該置刀機構設有一新切刀;該置刀機構可位移至對應該切刀機構將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將該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
依據本創作目的之另一切割設備,設有:一機台台面,設有一座架;一切割裝置,設於該座架上,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切刀機構,該切刀機構設有一舊切刀;一驅動件驅動進行該切刀機構作夾緊或鬆放的操作;一載台,設於該機台台面上,可受驅動作位移至該切刀機構下方,設有供設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載面;將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將一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可藉該驅動件操作該切刀機構作夾緊或鬆放。
本創作實施例之切割設備,由於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該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操作者可以節省以手動方式更換切刀的費時操作,藉此以增加更換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員風險。
A:機台台面
A1:座架
A2:搬送區間
A3:滑軌
B:切割裝置
B1:切刀機構
B11:第一刀座
B111:擋抵件
B1111:擋抵部
B112:第一夾持部
B113:第一夾持面
B114:第一固持部
B115:連動件
B1151:鏤空區間
B116:第一壓座
B1161:扣提部
B117:第一樞桿
B118:彈性元件
B119:驅動件
B12:第二刀座
B121:第二夾持部
B122:第二夾持面
B123:扣件
B124:第二壓座
B1241:聯動部
B125:第二樞桿
B126:彈性元件
B13:樞桿
B131:彈性元件
B14:夾縫
B2:驅動機構
B21:滑軌
B22:滑座
B23:驅動件
B3:夾靠機構
B31:座架
B311:樞座
B32:驅動件
B321:輸出桿
B33:頂抵件
B331:螺桿部
B332:抵壓塊
B333:鎖固件
B34:連接組件
B341:第一連接件
B342:第二連接件
B343:第三連接件
B4:聯結件
C:載台
C1:承載座
C2:承載座
D:置刀機構
D1:座架
D2:第一置刀座
D21:第一驅動件
D22:第一靠刀部
D23:第一靠置面
D24:第二固持部
D25:底置座
D26:膜層
D27:區間
D3:第二置刀座
D31:第二驅動件
D32:第二靠刀部
D33:第二靠置面
D34:第三固持部
D35:底置座
D36:膜層
D37:區間
E:舊切刀
E1:刀尖
E2:刀背
E3:刀面
F:新切刀
F1:刀尖
F2:刀背
F3:刀面
圖1係本創作實施例中所舉例的切割設備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切刀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切刀機構的該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被鬆放時,該第一刀座上樞桿樞套的彈性元件與該第二刀座撐頂關係的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切刀機構的該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被鬆放時,該第一刀座中第一樞桿樞套的彈性元件與該第二刀座中第二樞桿樞套的彈性元件撐頂關係的剖面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切刀機構中的該夾靠機構的操作對該第二夾座脫離壓抵狀態之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實施例中置刀機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一)。
圖8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二)。
圖9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三)。
圖10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四)。
圖11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五)。
圖12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六)。
圖13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切刀機構與置刀機構的換刀操作示意圖(七)。
請參閱圖1,本創作實施例可以如圖所示之切割設備為例作說明,該切割設備設有:一機台台面A,設有龍門型態的一座架A1,該座架A1提供一搬送區間A2,該搬送區間A2內的該機台台面A上設有提供X軸向直線搬送流路的滑軌A3;一切割裝置B,設於該搬送區間A2上方的該座架A1上,該切割裝置B設有一切刀機構B1以及驅動該切刀機構B1上下位移的一驅動機構B2;其中,該驅動機構B2設有可於該座架A1上所設Z軸向的滑軌B21上作上、下滑移的滑座B22,以及對該滑座B22作驅動的一驅動件B23; 一載台C,以一承載座C1設於該機台台面A上的該滑軌A3上,可受驅動作X軸向直線位移經該搬送區間A2並至該切刀機構B1下方,該承載座C1上方表面設有一供設置例如片狀晶片之待加工物的承載座C2;一置刀機構D,以一座架D1設於該載台C靠操作人員的一側的該承載座C1,並與該載台C同步連動。
請參閱圖1~4,該切刀機構B1以一第一刀座B11固設於該滑座B22上,該第一刀座B11一側設有一擋抵件B111,該第一刀座B11於該擋抵件B111下方設有一第一夾持部B112,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擋抵件B111同側的一第一夾持面B113表面設有可通負壓的吸孔或吸嘴所構成以吸附方式作固定保持的第一固持部B114(圖3);該第一刀座B11上方設有一連動件B115,該第一刀座B11下方設有一第一壓座B116,該連動件B115、該第一壓座B116上下間以相隔間距分別各樞設於該第一刀座B11中呈Z軸向平行設置的二個第一樞桿B117(圖4)連設並同步連動,並於該第一刀座B11下方與該第一壓座B116間的該第一樞桿B117中樞套有彈簧構成的彈性元件B118,使該第一壓座B116受彈性作用保持一向下的驅力;該連動件B115上方並受固設於該滑座B22上二個相隔距Z軸向設置的汽壓缸構成的驅動件B119所驅動,使該連動件B115可經該第一樞桿B117連動該第一壓座B116上下位移;該第一壓座B116兩端各設有向一側伸設的扣提部B1161;該切刀機構B1相對該第一刀座B11的另一側對應設有一第二刀座B12,該第二刀座B12於相對該第一夾持部B112設有一第二夾持部B121,該第二夾持部B121設與可與該第一夾持面B113靠貼的一第二夾持面B122;該第二刀座B12上方設有一扣件B123,該第二刀座B12下方設有一第二壓座B124,該扣件B123、該第二壓座B124上下間以相隔間距分別各樞設於該第二刀座B12中呈Z軸向平行設置的二個第二樞桿B125連設並同步連動,並於該第二刀座B12下方與該第二 壓座B124間的該第二樞桿B125中樞套有彈簧構成的彈性元件B126,使該第二壓座B124受彈性作用保持一向下的驅力;該第二壓座B124兩端各設有向一側伸設並疊靠於該扣提部B1161上方的聯動部B1241,該連動件B115經該第一樞桿B117連動該第一壓座B116上下位移時,該第一壓座B116將以該扣提部B1161連動該聯動部B1241,使該第二壓座B124與該第一壓座B116同步上下位移。
請參閱圖2、3,該第一刀座B11的一側設有X軸向朝該第二刀座B12伸設並樞經該擋抵件B111的二個相隔間距設置的樞桿B13,位於該擋抵件B111與該第二刀座B12間的該樞桿B13上樞套設有彈簧構成的彈性元件B131,該第二刀座B12樞設於該樞桿B13上,並可受外力作用而向該第一刀座B11移靠或受該彈性元件B131回復力作用而與該第一刀座B11遠離;該擋抵件B111下方鑲嵌設有一由耐磨材質構成的擋抵部B1111;用以進行切割例如片狀晶片之待加工物的舊切刀E被夾設於該第一夾持面B113與該第二夾持面B122間,該舊切刀E的刀尖E1朝下露出於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下方,但仍保持在該第一壓座B116與該第二壓座B124上方而被保護著,該舊切刀E的刀背E2則朝上凸出於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上方,並頂抵在該擋抵件B111的該擋抵部B1111下緣,該刀尖E1與該刀背E2間為細扁平的刀面E3,該舊切刀E可以該刀面E3被該第一固持部B114吸附固持。
請參閱圖2,該第二刀座B12作向該第一刀座B11移靠或遠離的操作係由二個在Y軸向相隔間距設置的夾靠機構B3所進行,該夾靠機構B3以一座架B31藉一聯結件B4經該連動件B115與該第二刀座B12上方間一鏤空區間B1151固設於該第一刀座B11一側;該夾靠機構B3設有由汽壓缸構成的一驅動件B32及一可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作壓抵連動或鬆放分離的頂抵件B33,該驅動件B32的輸出桿B321與該頂抵件B33間經由一組多樞接部的連接組件B34所連結並傳遞動力,該連接組件B34包括分別各以兩個為一組的一端與該座架B31上一樞座 B311樞設而另一端與該頂抵件B33呈垂直聯結鎖固的第一連接件B341、一端與該樞座B311樞設而另一端與該輸出桿B321樞設聯結的第二連接件B342、及一端與該輸出桿B321樞設聯結而另一端與該第一連接件B341樞設聯結的第三連接件B343;該頂抵件B33設有一具外螺紋的螺桿部B331及位於該螺桿部B331一端的具撓性的抵壓塊B332,該螺桿部B331另一端螺設於該第一連接件B341並可藉於其上螺轉作微調及以一螺帽構成的鎖固件B333螺抵定位。
請參閱圖2、3、5,該夾靠機構B3在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作壓抵連動時,該夾靠機構B3中該輸出桿B321向外凸伸的出力方向與該頂抵件B33對該第二刀座B12頂抵的施力方向保持不在一直線上,該頂抵件B33係受該第一連接件B341以弧形擺動的動路由圖5中呈垂直的Z軸向擺轉為圖2中水平的X軸向,並以該抵壓塊B332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頂抵,使該第二刀座B12相對該第一刀座B11移靠而對圖3中該彈性元件B131壓縮克服其彈性,以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對該舊切刀E進行夾緊;該夾靠機構B3在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作鬆放分離時,該輸出桿B321內縮使第一連接件B341被連動約略呈水平的X軸向,而該頂抵件B33則被連動約略呈垂直的Z軸向,此時藉由圖3中該彈性元件B131的回復力撐推該第二刀座B12,使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分離形成一夾縫B14而鬆放該舊切刀E。
請參閱圖1、6,該置刀機構D於該座架D1上,設有位於相對靠近該載台C且受一第一驅動件D21所驅動而可作上、下昇降的一第一置刀座D2,以及位於相對遠離該載台C且受一第二驅動件D31所驅動而可作上、下昇降的一第二置刀座D3;其中,該第一置刀座D2設有立設的一第一靠刀部D22,並於該第一靠刀部D22朝靠該載台C的一側形成一第一靠置面D23,該第一靠置面D23設有複數個作相隔間距Y軸向排列且可通負壓的吸孔或吸嘴所構成以吸附方式作固定保持的第二固 持部D24,該第二固持部D24的表面略突出於該第一靠置面D23,該第一靠置面D23下方向一側設有一底置座D25,該底置座D25可於其上表面舖設一可撓性材質的膜層D26,該膜層D26可深入至該第一靠置面D23底緣角落處該第一靠刀部D22所凹設的一區間D27中;該第二置刀座D3設有立設的一第二靠刀部D32,並於該第二靠刀部D32朝靠該載台C的一側形成一第二靠置面D33,該第二靠置面D33設有複數個作相隔間距Y軸向排列且可通負壓的吸孔或吸嘴所構成以吸附方式作固定保持的第三固持部D34,該第三固持部D34的表面略突出於該第二靠置面D33,該第二靠置面D33下方向一側設有一底置座D35,該底置座D35可於其上表面舖設一可撓性材質的膜層D36,該膜層D36可深入至該第二靠置面D33底緣角落處該第二靠刀部D32所凹設的一區間D37中;在有更換圖3中該舊切刀E需求時,該第一置刀座D2上保持空置狀態,而該第二置刀座D3設有立設的一第二靠刀部D32,並於該第二靠刀部D32的該第二靠置面D33上則藉該第三固持部D34吸附定位一新切刀F,該新切刀F下方設有刀尖F1而上方設有刀背F2,該刀尖F1與該刀背F2間為細扁平的刀面F3,該新切刀F以該刀面F3被該第三固持部D34吸附,而該刀尖F1朝下對應近接於該底置座D35的該膜層D26上方的方式被定位立設在該第二靠刀部D32朝靠該載台C的一側,由於該第三固持部D34的表面略突出於該第二靠置面D33,故被定位立設的該新切刀F的該刀面F3與該第二靠置面D33間保持一間隙。
請參閱圖1、7,本創作實施例當該舊切刀E鈍化而欲作更換時,該切割設備的該切刀機構B1中正受該夾靠機構B3以該抵壓塊B332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頂抵,使該第二刀座B12相對該第一刀座B11移靠而以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對該舊切刀E進行夾緊;更換時,操作人員可在該第二置刀座D3上設置該新切刀F。
請參閱圖1、3、8,然後使該置刀機構D隨該載台C在該滑軌A3上作X軸向直線位移,使該第一置刀座D2被位移至該第一靠刀部D22對應於該切刀機構B1的該舊切刀E下方,並使該夾靠機構B3的該輸出桿B321內縮使該第一連接件B341被連動約略呈水平的X軸向,而該頂抵件B33則被連動約略呈垂直的Z軸向而使該抵壓塊B332脫離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的頂抵,則該彈性元件B131的回復力將撐推該第二刀座B12,使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分離形成該夾縫B14而鬆放該舊切刀E,此時該舊切刀E仍被圖3中該第一夾持部B112上該第一夾持面B113表面的該第一固持部B114以負壓吸附固持。
請參閱圖1、3、9,使該第一置刀座D2受驅動令該第一靠刀部D22上昇進入該切刀機構B1的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分離所形成的該夾縫B14中,直到該第二固持部D24對應該舊切刀E的該刀面E3,此時該第二固持部D24將開啟負壓吸附固持原受圖3中該第一夾持部B112的該第一固持部B114吸附固持的該舊切刀E,該第一固持部B114的負壓亦將關閉以讓該舊切刀E轉換由該第二固持部D24吸附固持。
請參閱圖1、3、10,該舊切刀E完成轉換至該第二固持部D24吸附固持後,該第一置刀座D2將受驅動使該第一靠刀部D22下降攜帶該舊切刀E移出該切刀機構B1的該夾縫B14。
請參閱圖1、3、11,然後使該置刀機構D再隨該載台C在該滑軌A3上作X軸向直線位移,使該第二置刀座D3被位移至對應於該切刀機構B1的該夾縫B14下方,使該第二置刀座D3受驅動令該第二靠刀部D32攜帶該新切刀F上昇進入該夾縫B14中,直到該第三固持部D34對應該第一夾持面B113的預設定位,此時該新切刀F的刀背F2將頂抵到圖3中該擋抵件B111的該擋抵部B1111下緣,而該切刀機構B1的該第一夾持面B113表面的該第一固持部B114將開啟負壓吸附固持原受該第二靠刀部D32的該第三固持部D34吸附固持的該新切刀F,此時 該第三固持部D34的負壓將關閉以讓該新切刀F轉換由該第一固持部B114吸附固持,使該新切刀F完成被安裝在該切刀機構B1。
請參閱圖1、3、12,該新切刀F完成轉換至圖3中該第一固持部B114吸附固持後,該第二置刀座D3將受驅動下降使該第二靠刀部D32移出該夾縫B14。
請參閱圖1、3、13,該新切刀F完成轉換至圖3中該第一固持部B114吸附固持後,該夾靠機構B3的該輸出桿B321向外伸出使該第一連接件B341被連動約略呈垂直的Z軸向,而該頂抵件B33則被連動以弧形擺動的動路擺轉為約略呈水平的X軸向,而使該抵壓塊B332對該第二刀座B12一側的頂抵,令該第一夾持部B112與該第二夾持部B121夾靠並閉合圖3中該夾縫B14,而該置刀機構D則隨該載台C在該滑軌A3上作X軸向直線位移回復至原定位完成該舊切刀E、新切刀F的自動更換作業。
本創作實施例切割設備,由於以該置刀機構D攜帶該舊切刀E移出該切刀機構B1及攜帶該新切刀F安裝在該切刀機構B1,操作者可以節省以手動方式更換切刀的費時操作,藉此增加更換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員風險。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B1:切刀機構
B112:第一夾持部
B12:第二刀座
B121:第二夾持部
B131:彈性元件
B14:夾縫
B3:夾靠機構
B321:輸出桿
B33:頂抵件
B332:抵壓塊
B341:第一連接件
D:置刀機構
D2:第一置刀座
D22:第一靠刀部
E:舊切刀

Claims (12)

  1. 一種切割設備,設有: 一機台台面,設有一座架; 一切割裝置,設於該座架上,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切刀機構,該切刀機構設有一舊切刀; 一載台,設於該機台台面上,可受驅動作位移至該切刀機構下方,設有供設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載面; 一置刀機構,該置刀機構設有一新切刀; 該置刀機構可位移至對應該切刀機構將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將該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
  2. 一種切割設備,設有: 一機台台面,設有一座架; 一切割裝置,設於該座架上,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切刀機構,該切刀機構設有一舊切刀;一驅動件驅動進行該切刀機構作夾緊或鬆放的操作; 一載台,設於該機台台面上,可受驅動作位移至該切刀機構下方,設有供設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載面; 將該舊切刀移出該切刀機構,及將一新切刀安裝在該切刀機構,可藉該驅動件操作該切刀機構作夾緊或鬆放。
  3. 如請求項2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切割裝置設有一夾靠機構以該驅動件驅動進行該切刀機構作夾緊或鬆放的操作;該切割設備設有一置刀機構設置該新切刀。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切刀機構設有一第一刀座及一第二刀座,該第一刀座設有一第一夾持部,該第二刀座設有一第二夾持部; 該第一刀座的設有朝該第二刀座伸設的樞桿,該樞桿上設有彈性元件。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切刀機構設有一第一刀座及一第二刀座,該第一刀座設有一第一夾持部,該第二刀座設有一第二夾持部;一夾靠機構以一座架固設於該第一刀座,該夾靠機構設有一驅動件及一可對該第二刀座一側作壓抵連動或鬆放分離的頂抵件。
  6. 如請求項5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夾靠機構對該第二刀座一側作壓抵連動時,該夾靠機構中一輸出桿向外凸伸的出力方向與一頂抵件對該第二刀座頂抵的施力方向保持不在一直線上,該頂抵件係受一第一連接件以弧形擺動的動路由呈垂直擺轉為水平。
  7. 如請求項5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頂抵件設有一具外螺紋的螺桿部及位於該螺桿部一端的具撓性的抵壓塊,該螺桿部可藉螺轉作微調及以一螺帽構成的鎖固件螺抵定位。
  8. 如請求項5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驅動件的一輸出桿與該頂抵件間經由一組多樞接部的連接組件所連結並傳遞動力。
  9. 如請求項8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連接組件包括一端與該座架上一樞座樞設而另一端與該頂抵件聯結的第一連接件、一端與該樞座樞設而另一端與該輸出桿樞設聯結的第二連接件、及一端與該輸出桿樞設聯結而另一端與該第一連接件樞設聯結的第三連接件。
  10. 如請求項1或3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置刀機構設於該載台並與該載台連動;該置刀機構設有可受驅動作上下位移的一第一置刀座及供設置該新切刀的一第二置刀座。
  11. 如請求項10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第一置刀座設有可上昇進入該切刀機構的一第一夾持部與一第二夾持部分離所形成的一夾縫中的一第一靠刀部,該第一夾持部設有一第一固持部以負壓吸附固持的該舊切刀,該第一靠刀部設有一第二固持部,原受該第一固持部固持的該舊切刀可轉換由該第二固持部以負壓吸附固持。
  12. 如請求項10所述切割設備,其中,該第二置刀座設有可攜帶該新切刀上昇進入該切刀機構的一第一夾持部與一第二夾持部分離所形成的一夾縫中的一第二靠刀部,該第一夾持部設有一第一固持部,該第二靠刀部設有一第三固持部以負壓吸附固持該新切刀,原受該第三固持部固持的該新切刀可轉換由該第一固持部以負壓吸附固持。
TW110212740U 2021-10-20 2021-10-20 切割設備 TWM625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2740U TWM625460U (zh) 2021-10-20 2021-10-20 切割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2740U TWM625460U (zh) 2021-10-20 2021-10-20 切割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460U true TWM625460U (zh) 2022-04-11

Family

ID=8219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2740U TWM625460U (zh) 2021-10-20 2021-10-20 切割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4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882B (zh) * 2021-10-20 2023-04-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TWI798881B (zh) * 2021-10-20 2023-04-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882B (zh) * 2021-10-20 2023-04-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TWI798881B (zh) * 2021-10-20 2023-04-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25460U (zh) 切割設備
US20090140481A1 (en) Solid surface clamp having multiple clamping jaws on a single elongated member
TWI644845B (zh) 翻面系統及其所採用之工作臺
TWI643827B (zh) 刻劃裝置
CN103862304A (zh) 一种楔形压紧装置
KR102208731B1 (ko) 원형 톱날을 채용한 금속 판재 절단 장치
TWI798881B (zh)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JP5129681B2 (ja) 基板固定機構およびこれによる基板固定方法
TWI798882B (zh) 切刀更換方法及切割設備
CN216682816U (zh) 切割设备
TWI794011B (zh) 切割設備及其切刀機構清潔方法、清潔機構
CN115990953A (zh) 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
CN115990954A (zh) 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
KR101381704B1 (ko) 가공 대상물 고정수단을 구비한 면취기
CN103802158A (zh) 一种平板类零件裁切用的能够平面定位的真空吸附夹具
WO2019171561A1 (ja) マニピュレータのクランプ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板材の曲げ加工方法
TW200903610A (en) Pressing board mechanism for wafer cleavage
JP4363332B2 (ja) ワーク分離機能を備えたワーク搬送装置
TWI586289B (zh) Clamping machine
KR101451034B1 (ko) 작업대 연결장치
CN118023976A (zh) 一种机床夹具
TWM503060U (zh) 夾框治具之開框機構及其收放板裝置
CN220543867U (zh) 一种晶片定位上料装置
CN203751764U (zh) 一种楔形压紧装置
CN115178794B (zh) 一种扩散板生产用材料横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