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461U -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461U
TWM618461U TW110204612U TW110204612U TWM618461U TW M618461 U TWM618461 U TW M618461U TW 110204612 U TW110204612 U TW 110204612U TW 110204612 U TW110204612 U TW 110204612U TW M618461 U TWM618461 U TW M6184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iston
control valve
pressure control
valv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4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國雄
余新湶
Original Assignee
亨通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亨通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亨通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4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8461U/zh
Publication of TWM618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46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係於缸體內設置額外空間以供煞車油宣洩而減少缸體內壓力,該壓力控制閥結構包括缸體與活塞,煞車系統包括第一煞車組成、第二煞車組成與壓力控制閥結構,主要係藉由在缸體之容置空間的一端部螺設外六角態樣之定位螺栓的設計,以於定位螺栓內側與活塞之間形成緩衝氣室,有效使缸體內部之煞車油有額外的空間能較緩和地宣洩而減少其流動的壓力,以避免騎乘者在騎乘二輪或三輪行動載具煞車時,發生左右手柄壓入時其一手柄稍微加大力度則另一手柄會彈起之抖動現象,而影響行車舒適及安全感等主要優勢。

Description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尤其是指一種於缸體內部設置有額外空間以供煞車油宣洩而減少缸體內壓力的壓力控制閥結構與設置有壓力控制閥結構且適用於二輪行動載具之煞車系統。
按,機車、電動機車、電動腳踏車或自行車等二輪或三輪之行動載具皆設置有煞車系統,其中煞車系統主要係包括有後輪碟式煞車裝置、後輪煞車總泵、後輪油管、左手柄、前輪碟式煞車裝置、前輪煞車總泵、前輪油管、右手柄,以及連動煞車機構等,其中該煞車線係連接該左手柄、該後輪碟煞裝置與該連動煞車機構,該前輪煞車總泵則設置於該右手柄,且該前輪油管係連接該前輪煞車總泵、該前輪碟煞裝置與該連動煞車機構;煞車系統的操作方式係當該左手柄受到一使用者之操作而控制該連動煞車機構作動時,可同時掣動該前、後輪鼓煞裝置以進行該二輪行動載具之前、後輪的煞車作動,藉此可避免該二輪行動載具緊急煞車時因重心偏移而發生傾倒之問題,進而提高行車之安全性;然而,現行的煞車系統存在的問題是當該前、後輪之煞車總泵內的煞車油進入該連動煞車機構內時,並無太多的空間可以供煞車油宣洩,以至於該煞車油在該連動煞車機構內的壓力過大,容易使該二輪行動載具之騎乘者在進行煞車動作時導致該連動煞車機構產生手柄反彈力,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因此,如何藉由創新的硬體設 計,有效使缸體內部之煞車油可以有額外的空間可以宣洩以減少其壓力,以避免煞車時之抖動現象而影響行車安全,是機踏車載具等相關產業的開發業者與相關研究人員需持續努力克服與解決之課題。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並藉由其豐富之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良創作一種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缸體內部設置有額外空間以供煞車油宣洩而減少缸體內壓力的壓力控制閥結構與設置有壓力控制閥結構且適用於二輪行動載具之煞車系統,主要係藉由在缸體之容置空間的一端部螺設外六角態樣之定位螺栓的硬體設計,以於定位螺栓內側與活塞之間形成一緩衝氣室,有效使缸體內部之煞車油有額外的空間可以較緩和地宣洩而減少其流動的壓力,確實達到避免騎乘者在騎乘二輪行動載具煞車時發生的手柄反彈力,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等主要優勢者。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壓力控制閥結構,係至少包括有一缸體,以及一活塞;缸體係至少包括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與容置空間連通之開口,其中開口係螺設有一定位螺栓;活塞係設置於容置空間內,其中定位螺栓係環繞於活塞之一端部,且定位螺栓與活塞之間係形成有一緩衝氣室。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缸體係可進一步設置有一第一進油口、一第二進油口,以及一出油口,且第一進油口、第二進油口與出油口係分別與容置空間連通。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定位螺栓係包括有一平行部,以及一接設於平行部之一端部的垂直部。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平行部係呈一六角形之態樣。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垂直部內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與活塞之間係形成緩衝氣室。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定位螺栓於靠近活塞之一端部係可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一公差孔。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活塞於靠近定位螺栓之一端部係可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二公差孔。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活塞周圍係環設有一第二凹槽。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活塞於靠近定位螺栓之一端部係凹設有一第三凹槽。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活塞係可進一步包括有一第一子活塞,以及一接設於第一子活塞之一端部的第二子活塞。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本創作人另提出一種煞車系統,係適用於一二輪行動載具,煞車系統係至少包括有一第一煞車組成、一第二煞車組成,以及一如上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第一煞車組成係包括有一具有一第一手柄之第一煞車總泵、一第一煞車油管,以及一第一碟式煞車,其中第一手柄係藉由第一煞車油管與一碟式煞車連接;第二煞車組成係包括有一具有一第二手柄之第二煞車總泵、一第二碟式煞車、一第二煞車油管,以及一第三煞車油管,其中第二煞車油管係連接第二手柄,而第三煞車油管係連接該第二碟式煞車;壓力控制閥結構之第一進油口係藉由第一煞車油管分別接設於第一 手柄與第一碟式煞車,而第二進油口係藉由第二煞車油管連接至第二手柄,出油口係藉由第三煞車油管連接至第二碟式煞車。
在本創作煞車系統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定位螺栓係包括有一平行部,以及一接設於該平行部之一端部的垂直部,其中垂直部內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與活塞之間係形成緩衝氣室。
在本創作煞車系統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定位螺栓於靠近活塞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一公差孔。
在本創作煞車系統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活塞於靠近定位螺栓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二公差孔。
在本創作煞車系統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活塞周圍係環設有一第二凹槽;活塞於靠近定位螺栓之一端部係凹設有一第三凹槽。
藉此,本創作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主要係藉由在缸體之容置空間的一端部螺設外六角態樣之定位螺栓的硬體設計,以於定位螺栓內側與活塞之間形成一緩衝氣室,有效使缸體內部之煞車油有額外的空間可以較緩和地宣洩而減少其流動的壓力,確實達到避免騎乘者在騎乘二輪行動載具煞車時發生的手柄反彈力現象,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等主要優勢。
(1):壓力控制閥結構
(11):缸體
(111):容置空間
(112):開口
(113):定位螺栓
(1131):平行部
(1132):垂直部
(11321):第一凹槽
(1133):第一公差孔
(114):第一進油口
(115):第二進油口
(116):出油口
(12):活塞
(121):第二公差孔
(122):第二凹槽
(123):第三凹槽
(124):第一子活塞
(125):第二子活塞
(13):緩衝氣室
(2):煞車系統
(21):第一煞車組成
(211):第一煞車總泵
(2111):第一手柄
(212):第一煞車油管
(213):第一碟式煞車機構
(22):第二煞車組成
(221):第二煞車總泵
(2211):第二手柄
(222):第二碟式煞車機構
(223):第二煞車油管
(224):第三煞車油管
第1圖:本創作煞車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連接示意圖;第2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立體圖(一);第3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立體圖(二); 第4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第5圖:本創作煞車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運作示意圖;第6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運作示意圖;第7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第8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第9圖: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四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首先,本創作之壓力控制閥結構(1)及煞車系統(2)主要係藉由在一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的一端部螺設外六角態樣之定位螺栓(113)的硬體設計,以於該定位螺栓(113)內側與一活塞(12)之間形成一緩衝氣室(13),有效使該缸體(11)內部之煞車油有額外的空間可以較緩和地宣洩而減少其流動的壓力,確實達到避免騎乘者在騎乘二輪行動載具煞車時發生的手柄反彈力現象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等主要優勢;接著,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煞車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連接示意圖,其中本創作之煞車系統(2)係至少由一第一煞車組成(21)、一第二煞車組成(22)與一壓力控制閥結構(1)所組合而成。
該第一煞車組成(21)係至少由一第一煞車總泵(211)、一第一煞車油管(212)與一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第一煞車總泵(211)即為前輪煞車總泵並包括有一第一手柄(2111),且該第一手柄(2111)係藉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連接該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與該壓力控制閥結構(1)。
該第二煞車組成(22)係至少由一第二煞車總泵(221)、一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一第二煞車油管(223)與一第三煞車油管(224)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第二煞車總泵(221)即為前輪煞車總泵並包括有一第二手柄(2211),且該第二手柄(2211)係藉由該第二煞車油管(223)連接該壓力控制閥結構(1),而該壓力控制閥結構(1)則藉由該第三煞車油管(224)連接該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
請一併參閱第2圖至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立體圖(一)、整體結構立體圖(二),以及整體結構剖視圖,其中本創作之壓力控制閥結構(1)係至少由一缸體(11)與一活塞(12)所組合而成。
該缸體(11)係至少由一容置空間(111)、一開口(112)、一定位螺栓(113)、一第一進油口(114)、一第二進油口(115)與一出油口(116)所組合而成,其中該容置空間(111)係設置於該缸體(11)之內部,且該開口(112)、該第一進油口(114)、該第二進油口(115)與該出油口(116)係藉由該容置空間(111)而相互連通;此外,該定位螺栓(113)係螺設於該開口(112)處,以T字形態樣呈現之定位螺栓(113)係至少由一平行部(1131)與一垂直部(1132)所組合而成,且該垂直部(1132)係接設於該平行部(1131)之一端部,該平行部(1131)係為一六 角形之態樣並設置於該缸體(11)之外側部,而該垂直部(1132)則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1)之內部,並且該垂直部(1132)之內端部則是凹設有一第一凹槽(11321)。
該活塞(12)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1)內部,且該定位螺栓(113)之垂直部(1132)的第一凹槽(11321)係環繞於該活塞(12)之一端部,其中該第一凹槽(11321)之內端部並未與該活塞(12)實質接觸,兩者之間係形成有一緩衝氣室(13);此外,該定位螺栓(113)於靠近該活塞(12)之一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公差孔(1133),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二公差孔(121),其中該第一公差孔(1133)與該第二公差孔(121)係於製作該定位螺栓(113)與該活塞(12)時之工藝所自然形成之孔洞。
請一併參閱第5圖或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煞車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運作示意圖,以及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運作示意圖,其中該缸體(11)係設置有一第一進油口(114)、一第二進油口(115),以及一出油口(116),其中該第一進油口(114)、該第二進油口(115)與該出油口(116)係分別與該容置空間(111)連通,該第一煞車組成(21)之第一煞車總泵(211)的第一手柄(2111)係藉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連接該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與該壓力控制閥結構(1)之第一進油口(114),亦即當一騎乘者(圖式未標示)壓抵該第一煞車總泵(211)之第一手柄(2111)時,該第一煞車總泵(211)內的煞車油(圖式未標示)及可經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與該第一進油口(114)進入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推動該活塞(12),則該活塞(12)即從該容置空間(111)之左側移動至該容置空間(111)的右側並與該定位螺栓(113)接觸,且由於該第一煞車油管(212)亦連接該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則可以啟動該第一 碟式煞車機構(213)進行前輪之煞車動作;於此同時,該第二煞車組成(22)之第二煞車總泵(221)的第二手柄(2211)亦藉由該第二煞車油管(223)連接該壓力控制閥結構(1)之第二進油口(115),當該騎乘者壓抵該第二煞車總泵(221)之第二手柄(2211)時,該第二煞車總泵(221)內的煞車油及可經由該第二煞車油管(223)與該第二進油口(115)進入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推動該活塞(12),則該活塞(12)亦可從該容置空間(111)之左側移動至該容置空間(111)的右側,由左側移動至右側之活塞(12)即與該定位螺栓(113)接觸而佔據該緩衝氣室(13),而仍留有該第一公差孔(1133)與該第二公差孔(121)之位置,可使該煞車油的壓力不至於太大,而當該活塞(12)朝向該定位螺栓(113)ㄈ向移動時,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與該第二煞車油管(223)而來的煞車油則可由該出油口(116)與該第三煞車油管(224)連通至該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以啟動該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進行後輪之煞車動作;也就是說,該活塞(12)係可於該容置空間(111)左右來回擺動,其中該緩衝氣室(13)係可使該煞車油於該缸體(11)內部有額外的空間可以宣洩而減少流動的壓力並較為和緩,達到避免一騎乘者在煞車時發生手柄反彈力之抖動現象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
此外,請一併參閱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其中該活塞(12)周圍係環設有一第二凹槽(122),亦即該第二凹槽(122)係於該第二公差孔(121)周圍環繞一圈,其中該第二凹槽(122)係提供來自該第一煞車總泵(211)與該第二煞車總泵(221)之煞車油更多的宣洩空間而減少該煞車油在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的壓力,以避免煞車時發生手柄反彈力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
再者,請一併參閱第8圖與第9圖所示,為本創作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以及其四較佳實施例之整體結構剖視圖,其中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凹設有一第三凹槽(123),也就是說,該活塞(12)之中間部位係凹設有該第三凹槽(123),該第三凹槽(123)亦可提供來自該第一煞車總泵(211)與該第二煞車總泵(221)之煞車油更多的宣洩空間而減少該煞車油在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的壓力,以避免煞車時發生手柄反彈力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
歸納本創作其二至其四較佳實施例之態樣,無論是該第一公差孔(1133)或該第二公差孔(121)、該第二凹槽(122)或該第三凹槽(123)皆可相互搭配而於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形成更多的空間(即緩衝氣室),以提供來自該第一煞車總泵(211)與該第二煞車總泵(221)之煞車油更多的宣洩空間而減少該煞車油在該缸體(11)之容置空間(111)內的壓力,以避免煞車時發生左右手柄壓入時,其中一手柄稍微加大力度則另一手柄會彈起之抖動現象,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
此外,請再一次參閱第9圖所示,其中該活塞(12)係至少由一第一子活塞(124)與一第二子活塞(125)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第二子活塞(125)係接設於該第一子活塞(124)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該第一子活塞(124)與該第二子活塞(125)係可進行相對運動而產生煞車所需之油壓,以增加煞車效率而提升行車安全。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與產品相較之下,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本創作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主要係藉由在缸體之容置空間的一端部螺設外六角態樣之定位螺栓的硬體設計,以於定位螺栓內側與活塞之間形成一緩衝氣室,有效使缸體內部之煞車油有額外的空間可以較緩和地宣洩而減少其流動的壓力,確實達到避免騎乘者在騎乘二輪行動載具煞車時發生的手柄反彈力,而影響駕駛者行車之舒適感及安全感等主要優勢。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創作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創作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設計範疇。
(1):壓力控制閥結構
(2):煞車系統
(21):第一煞車組成
(211):第一煞車總泵
(2111):第一手柄
(212):第一煞車油管
(213):第一碟式煞車機構
(22):第二煞車組成
(221):第二煞車總泵
(2211):第二手柄
(222):第二碟式煞車機構
(223):第二煞車油管
(224):第三煞車油管

Claims (15)

  1. 一種壓力控制閥結構,係至少包括有: 一缸體(11),係至少包括有一容置空間(111),以及一與該容置空間(111)連通之開口(112),其中該開口(112)係螺設有一定位螺栓(113);以及 一活塞(12),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1)內,其中該定位螺栓(113)係環繞於該活塞(12)之一端部,且該定位螺栓(113)與該活塞(12)之間係形成有一緩衝氣室(13)。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缸體(11)係進一步設置有一第一進油口(114)、一第二進油口(115),以及一出油口(116),且該第一進油口(114)、該第二進油口(115)與該出油口(116)係分別與該容置空間(111)連通。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定位螺栓(113)係包括有一平行部(1131),以及一接設於該平行部(1131)之一端部的垂直部(1132)。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平行部(1131)係呈一六角形之態樣。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垂直部(1132)內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1321),該第一凹槽(11321)與該活塞(12)之間係形成該緩衝氣室(13)。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定位螺栓(113)於靠近該活塞(12)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一公差孔(1133)。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二公差孔(121)。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活塞(12)周圍係環設有一第二凹槽(122)。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凹設有一第三凹槽(123)。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其中該活塞(12)係進一步包括有一第一子活塞(124),以及一接設於該第一子活塞(124)之一端部的第二子活塞(125)。
  11. 一種煞車系統,係適用於一二輪行動載具,該煞車系統(2)係至少包括有: 一第一煞車組成(21),係包括有一具有一第一手柄(2111)之第一煞車總泵(211)、一第一煞車油管(212),以及一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其中該第一手柄(2111)係藉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與該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連接; 一第二煞車組成(22),係包括有一具有一第二手柄(2211)之第二煞車總泵(221)、一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一第二煞車油管(223),以及一第三煞車油管(224),其中該第二煞車油管(223)係連接該第二手柄(2211),而該第三煞車油管(224)係連接該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以及 一如請求項2所述之壓力控制閥結構(1),其中該第一進油口(114)係藉由該第一煞車油管(212)分別接設於該第一手柄(2111)與該第一碟式煞車機構(213),而該第二進油口(115)係藉由該第二煞車油管(223)連接至該第二手柄(2211),該出油口(116)係藉由該第三煞車油管(224)連接至該第二碟式煞車機構(222)。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煞車系統,其中該定位螺栓(113)係包括有一平行部(1131),以及一接設於該平行部(1131)之一端部的垂直部(1132) ,其中該垂直部(1132)內端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1321),該第一凹槽(11321)與該活塞(12)之間係形成該緩衝氣室(13)。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煞車系統,其中該定位螺栓(113)於靠近該活塞(12)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一公差孔(1133)。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煞車系統,其中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進一步形成有一第二公差孔(121)。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煞車系統,其中該活塞(12)周圍係環設有一第二凹槽(122);該活塞(12)於靠近該定位螺栓(113)之一端部係凹設有一第三凹槽(123)。
TW110204612U 2021-04-26 2021-04-26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TWM618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4612U TWM618461U (zh) 2021-04-26 2021-04-26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4612U TWM618461U (zh) 2021-04-26 2021-04-26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461U true TWM618461U (zh) 2021-10-21

Family

ID=7960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4612U TWM618461U (zh) 2021-04-26 2021-04-26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8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2321B (zh)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CN108367743B (zh) 液压控制装置、液压式制动系统及自行车
US7913824B2 (en) Disk brake device
TW201834919A (zh) 自行車碟剎卡鉗
TWM618461U (zh) 壓力控制閥結構及煞車系統
US8051963B2 (en) Motorcycle
CN112984011B (zh) 盘式制动钳
TWM625697U (zh) 壓力控制閥及煞車系統
CN214823893U (zh) 压力控制阀结构及刹车系统
CN212055610U (zh) 倒三轮机动车脚刹前后联动碟刹系统
TWI754378B (zh) 壓力分配控制系統
TWM560419U (zh) 具防失效功能之連動煞車系統
CN216994728U (zh) 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
TWM613822U (zh) 壓力分配控制系統
CN201105795Y (zh) 液压单动、联动双控刹车
TWM621491U (zh) 雙輪機動車輛前後輪剎車連動控制裝置
JP4139039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キャリパボディ取付け構造
JPS61257349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キ装置
CN214451614U (zh) 一种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TW202321076A (zh) 聯合煞車系統裝置
JPS6226183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ブレ−キキヤリパ
TWM604735U (zh) 雙活塞連動式煞車機構及其煞車系統
CN217477493U (zh) Cbs碟刹
CN212360564U (zh) 正三轮机动车左三右三联动碟刹系统
KR101419538B1 (ko) 레이싱용 알루미늄 4 피스톤 브레이크 캘리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