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494U -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 Google Patents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494U
TWM609494U TW109215266U TW109215266U TWM609494U TW M609494 U TWM609494 U TW M609494U TW 109215266 U TW109215266 U TW 109215266U TW 109215266 U TW109215266 U TW 109215266U TW M609494 U TWM609494 U TW M6094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tool
tool magazine
processing machine
d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孫穎
Original Assignee
臻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臻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臻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5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9494U/zh
Publication of TWM609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49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供所述加工機以至少一主軸直接取放有加工刀具之刀把,包含驅動元件、旋轉架及複數刀夾,旋轉架中心設轉軸,且於周側有複數基座呈環狀排列且間隔設置,驅動元件連結且帶動旋轉架轉動。複數刀夾沿轉軸的軸向並排而設於各基座,用以夾設刀把,而同一基座之各刀夾有一夾刀口平行旋轉架之周側的一切線方向而貫通,使各刀夾所設刀把之加工刀具皆於所在位置靠向旋轉架之周側而呈臥姿,在容置較多刀把之情況下可相對縮小刀庫的體積,藉此構成本創作。

Description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刀庫,尤指一種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為配合中心加工機在加工過程中能順利更換刀具,通常會有對應的刀庫在旁設置,常見的有斗笠式、圓盤式、鏈條式以及刀倉式等型態之刀庫,以針對各類型之加工刀具容設及製程規畫。刀庫主要藉由放置不同加工型態之加工刀具,提供中心加工機在工件加工過程中交替使用,其已成為中心加工機不可或缺之重要配件,且刀庫之設計及創新之趨勢已不亞於中心加工機本身。
習知的刀庫,如台灣第I658896號專利為一種「門型加工中心機之刀庫旋轉機組」,其所揭露的即是一種圓盤式刀庫,在於其刀盤上有沿其周側環狀排列之夾刀部可設置刀具,由於刀具和刀盤的軸向為平行,故若要設置的刀具量多,且考量刀具在取放時不相互阻擋,刀盤必然需要更大的直徑,使刀庫體積增大而佔用更多的空間。又如台灣第M534056號專利為一種「刀套移出式同動開門刀庫」,其所揭露的即是一種鏈條式刀庫,其主要藉由驅動裝置帶動以鏈板構成之刀鏈轉動,進而帶動刀套移動,由於刀套和驅動裝置的軸向亦為平行,而所述刀套之數量係取決於鏈板所構成之刀鏈的大小,如要要設置愈多的刀套,刀鏈勢必要增加長度,體積也會增大而佔用更多的空間。
習知的刀庫除有上述之問題外,第I658896號專利僅能適用單一主軸的加工機進行加工刀具之換刀,如加工機為多軸加工機則無法供兩以上之主軸同時進行換刀;又第M534056號專利除了也無法供兩以上之主軸同時進行換刀外,其更必須有包含換刀臂之換刀機構才能進行換刀,也無法直接以主軸進行換刀。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刀庫呈滾筒式之結構,以供加工刀具所設之刀把放置,且由加工機之主軸進行取刀或歸刀之動作。
本創作之一項實施例提供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供所述加工機以至少一主軸直接取放有加工刀具之刀把,包含一驅動元件、一旋轉架以及複數刀夾,旋轉架中心設一轉軸且有一呈圓形之周側,並有複數基座沿周側呈環狀排列且間隔設置,驅動元件連結且帶動旋轉架轉動;複數刀夾係沿轉軸的軸向並排而設於各基座以夾設刀把,而同一基座之各刀夾有一相同夾刀方向之夾刀口,且各夾刀口係平行所述周側的一切線方向而貫通所在之刀夾,使各刀夾所設刀把之加工刀具皆於所在位置靠向旋轉架之周側而呈臥姿。
藉此,本創作之刀庫係由複數基座呈環狀排列於圓形周側之旋轉架,且各基座有複數刀夾並排而設,因此旋轉架之周側皆是刀夾,且由於刀夾之夾刀口係平行旋轉架周側的切線方向而貫通,而使所設刀把之加工刀具皆能靠向旋轉架,在此構造下,旋轉架只需要稍微增加長度或直徑,即可在旋轉架之周側設置更多的刀夾,而能妥善運用空間以容納更多數量的刀把,達到可夾設之刀把數量多而能相對節省刀庫佔用空間之功效。並且,同一基座之各刀夾為並排且夾刀口有相同的夾刀方向,故本創作之刀庫所設之加工機若為多軸加工機,在不須透過換刀臂換刀下,即可讓二以上之主軸同時且直接對同一基座上並排之刀夾所設刀把進行取刀或歸刀之動作,相對於單一主軸或者是必須再透過換刀臂進行換刀者,在加工過程中可大幅縮短換刀時間,藉此更能有效提昇製程效率。
為便於說明本創作於上述新型內容一欄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茲以具體實施例表達。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物件係按適於說明之比例、尺寸、變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繪,而非按實際元件的比例予以繪製,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至圖15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100,所述刀庫100包含一驅動元件10、一旋轉架20,以及複數刀夾30,其中:
所述旋轉架20,其中心設一轉軸21,此轉軸21有軸向X,且旋轉架20有一呈圓形之周側22,旋轉架20並有複數基座23,此複數基座23係沿周側22呈環狀排列,且基座23之間於周側22係間隔設置,藉由驅動元件10連結旋轉架20,而以驅動元件10帶動旋轉架20轉動,此述轉動的方向包括正轉與反轉。
於本實施例中,旋轉架20在轉軸21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固定座24,轉軸21可相對兩端之固定座24而樞轉,旋轉架20以固定座24結合在加工機200之頂部。本實施例之旋轉架20包括兩刀盤,包括皆呈圓形的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且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外徑相等而固接於轉軸21,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於轉軸21上而分別靠近轉軸21兩端之固定座24。所述周側22,於本實施例中係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的環周沿軸向X連起之範圍,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周側22也可以是如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所佔長度的一個圓筒的環周,或者是三個以上的所述刀盤的環周所構成。
所述驅動元件10,其於本實施例中主要包括一馬達11連結一導引件12(如圖3所示),於本實施例之第一刀盤25有複數軸承27以轉軸21為中心而等距地環狀排列(如圖3、圖4所示),各軸承27隨第一刀盤25轉動而分別抵接於導引件12,馬達11帶動導引件12旋轉而導引所抵接之各軸承27交替位移,以驅動第一刀盤25連動轉軸21和第二刀盤26同步轉動。較佳地,本實施例之軸承27為帶柄軸承,而所述導引件12可以是凸輪或蝸桿以抵接且導引各軸承27。此外,本實施例之馬達11和導引件12係設置在其中一固定座24。
所述複數刀夾30,係沿轉軸21的軸向X並排而設於各基座23,用以夾設刀把300,而同一基座23之各刀夾30有一相同夾刀方向之夾刀口31,各夾刀口31係平行於周側22的一切線方向Y而貫通所在之刀夾30,各刀夾30所設刀把300之加工刀具301皆於所在位置靠向旋轉架20之周側22而呈臥姿。詳言之,夾刀口31係以一貫通方向Y 於所在之刀夾30貫通,而貫通方向Y 係平行於切線方向Y(如圖9所示),當刀把300有加工刀具301而於夾刀口31被刀夾30所夾設時,刀把300之軸向同於貫通方向Y 也和切線方向Y平行,而不平行於軸向X,此即本案之刀庫100明顯有別於習知刀庫之所在。
於本實施例中,旋轉架20之周側22共設有八個基座23(如圖9所示),各基座23係呈長條狀而跨接且固定於第一刀盤25和第二刀盤26,且各基座23於本實施例中有六個刀夾30並排而設,故本實施例之刀庫100共有四十八個刀夾30,就可以夾設四十八個刀把300。
如圖5至圖7所示,各刀夾30包括二夾體40及一銷件50,二夾體40具相同構造而分別有一連接部41及一爪部42,二連接部41相疊且以一軸件43穿設而可樞擺地連接於基座23,二爪部42隨二連接部41相對樞擺而開合,而連接部41為相對於夾體40本身之厚度較薄的側板,本實施例之二夾體40係相反設置而以二連接部41相疊,使二爪部42的位置為對稱。於本實施例中,二連接部41皆具有一銷孔411,二銷孔411之孔徑為相等,二銷孔411在二連接部41相疊時對準。
銷件50是設在基座23而和軸件43平行,且銷件50於基座23之所在位置是異於軸件43的位置,銷件50穿設二相疊而對準之銷孔411,銷件50可沿其軸向位移而相對基座23位在一開鎖位置P1(如圖12、圖13所示)或一閉鎖位置P2(如圖6、圖7所示)。
承上,當二夾體40在銷件50於開鎖位置P1時,二夾體40可以相對樞擺,刀把300如接合於主軸201、202而隨之移動時,可對二爪部42施加外力而撐開二爪部42,讓刀把300可被從刀夾30上取離,或是將刀把300歸回至刀夾30;又當二夾體40在銷件50於閉鎖位置P2時,二夾體40會被銷件50所限制而不相對樞擺,刀把300此時則被二爪部42夾合而固定。所述二夾體40可相對樞擺,包括二夾體40皆可擺動,或是一夾體40不動而另一夾體40相對其擺動,皆屬本創作所指二夾體40可相對樞擺之型態。
銷件50具有一大徑段51和一小徑段52,大徑段51具有和二銷孔411約略等徑的寬度,小徑段52的寬度則是小於二銷孔411。當銷件50在閉鎖位置P2時,以大徑段51在二銷孔411中限制二夾體40不相對樞擺;而當銷件50在開鎖位置P1時,小徑段52在至少一銷孔411中且存有間隙G(如圖12、圖13所示),以間隙G提供二夾體40可相對樞擺的空間。
較佳地,本實施例更包括一定位座60鎖接於基座23,且定位座60是疊設在二連接部41上,而定位座60和基座23間仍留存有可供二夾體40活動樞擺的空間。其中,定位座60具有一穿孔61,此穿孔61在定位座60鎖接於基座23時對準二銷孔411,且穿孔61和小徑段52等寬,當銷件50位在閉鎖位置P2時,大徑段51位在二銷孔411中,而小徑段52是位在穿孔61中,且小徑段52伸出一露出段521於穿孔61外,當此露出段521被壓入穿孔61時,銷件50即由閉鎖位置P2位移至開鎖位置P1。
於本實施例中,基座23具有一銷槽231可供容設銷件50,且銷槽231內設一復位彈性件53,其於本實施例中為壓縮彈簧,銷件50在銷槽231中受復位彈性件53抵接於大徑段51,銷件50被復位彈性件53常態頂推而位在閉鎖位置P2,且銷件50位移至開鎖位置P1時,復位彈性件53被壓縮而產生一預力,在復位彈性件53被壓縮的力量消失時,以所述預力提供銷件50復位至閉鎖位置P2。
於本實施例中,銷件50在大徑段51的一側有一切平面54,此切平面54係沿銷件50之軸向而在大徑段51內凹所形成,一擋件70在銷槽231旁設於基座23以貼齊切平面54,此述擋件70於本實施例中為一圓柱,且基座23具有一溝部232供擋件70容置且定位,而當銷件50相對基座23沿軸向位移時,以擋件70限制銷件50不偏轉。
承上,銷件50在開鎖位置P1時,小徑段52是在相對在上之夾體40的銷孔411中以存有間隙G,而以相對在上之夾體40可樞擺的幅度大於相對在下之夾體40,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亦即小徑段52也可以是在兩夾體40的銷孔411中皆存有間隙G(圖中未示),使兩夾體40具有相同之樞擺的幅度。
於本實施例中,銷件50具有一開槽522,此開槽522於銷件50是位在露出段521,一滾輪55於開槽522中樞設而位於露出段521,且銷件50於本實施例在露出段521的頂端有一導角523,此導角523係偏向開槽522的一側且呈弧形曲線,滾輪55在銷件50的頂端於有導角523的一側露出,以滾輪55受頂掣而供露出段521被壓入穿孔61中。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各夾體40有一復位彈性件80抵於其外側,此復位彈性件80於本實施例中為壓縮彈簧,當兩夾體40相對樞擺時,往外樞擺之夾體40壓縮所抵之復位彈性件80,且隨所抵之復位彈性件80回彈而回擺復位。於此所述復位彈性件80有設於任兩刀夾30之間者,其係兩端分別抵於相鄰之二刀夾30的夾體40間;所述復位彈性件80亦有的是一端抵於其一刀夾30之夾體40,且另一端抵於設在基座23上之一擋塊233,此述擋塊233於本實施例中在基座23上有三個,其中兩個設於基座23最為兩端之刀夾30的外側,另於基座23中間也設有一個擋塊233,本實施例之復位彈性件80係藉擋塊233而讓刀夾30之夾體40在樞擺後也可復位。
上述刀庫100於本實施例所搭配使用之加工機200,為一種龍門型中心加工機,此加工機200於本實施例有兩主軸201、202,此兩主軸201、202可於加工機200上以縱向位移及橫向位移,且能在不使用換刀臂的情況下,即可直接取放有加工刀具301之刀把300。當兩主軸201、202為無刀之狀態,而欲將要用的刀把300自刀夾30上取離,此時透過刀庫100之旋轉架20轉動(如圖3所示),以及兩主軸201、202於加工機200位移,使兩主軸201、202對準並移向欲取加工刀具301之刀把300(如圖8至圖10所示),兩主軸201、202再透過一壓掣件203接觸於露出段521並頂掣於滾輪55上,使露出段521被壓入穿孔61中且令銷件50位在開鎖位置P1,此時以小徑段52和銷孔411中所存有之間隙G使夾體40樞擺(如圖12、圖13所示),兩爪部42因此而張開,各刀把300即可隨兩主軸201、202移動而自刀夾30取離。
承上所述,若兩主軸201、202加工完後要另取新的加工刀具301時,可將刀把300歸回原先之刀夾30,此時是由壓掣件203順著導角523接觸於露出段521並頂掣於滾輪55上(如圖14所示),而同樣將露出段521壓入穿孔61中而令銷件50位在開鎖位置P1,兩爪部42也因此張開,刀把300即可再隨主軸201、202移動而歸回刀夾30。若新的加工刀具301也在同一基座23,則旋轉架20無須轉動,只要兩主軸201、202橫向位移至新的加工刀具301所在位置(如圖15所示),即可重覆前述取刀動作而將新的加工刀具301取離刀夾30;但若新的加工刀具301和原先的加工刀具301不在同一基座23時,就必須轉動旋轉架20,讓兩主軸201、202重新對準新的加工刀具301之刀把300,以重覆前述取刀動作而將新的加工刀具301取離刀夾30。
承上,當刀夾30在刀把300歸回或被取離後,銷件50因受復位彈性件53常態頂推而位在閉鎖位置P2,以大徑段51在與其寬度約略等徑的二銷孔411中限制二夾體40不相對樞擺。因此,刀夾30上如設有刀把300,則刀把300會被二爪部42夾合而固定,除非銷件50再移至開鎖位置P1,否則刀把300將無法被從二爪部42取離,以確保刀把300在刀夾30上之定位。
由上述之說明不難發現本創作之特點,在於:
1. 本創作之刀庫100,乃因其由複數基座23於旋轉架20呈環狀排列於圓形之周側22,且複數刀夾30於各基座23並排而設,因此旋轉架20之周側22的空間皆為刀夾30用以以放置刀把300,且由於刀夾30之夾刀口31係平行旋轉架20之周側22的切線方向Y而貫通,可使所設刀把300之加工刀具301皆靠向旋轉架20,以避免加工刀具301擺出旋轉架20而佔用空間,如要在旋轉架20之周側22設置更多的刀夾30來固定刀把300,旋轉架20只需要稍微增加長度或直徑即可,本創作之刀庫100的構造能妥善運用空間以容納更多數量的刀把300,以達到可夾設之刀把300數量多而能相對節省刀庫100佔用空間之功效。
2.承1,本創作之刀庫100因同一基座23之各刀夾30為並排,且夾刀口31有相同的夾刀方向,故本創作之刀庫100所設之加工機200若為多軸加工機(即主軸為兩個以上者),可在不須透過換刀臂換刀下,即可讓二以上之主軸201、202同時且直接對同一基座23上並排之刀夾30所設刀把300進行取刀或歸刀,相對於習知加工機為單一主軸,甚或是必須再透過換刀臂進行換刀者,在加工過程中可大幅縮短換刀時間,藉此更能有效提昇製程效率。
3.本創作之刀夾30進一步提供有安全鎖刀機制,故當二夾體40在銷件50於開鎖位置P1時,刀把300才能將二爪部42撐開,因此也才能將刀把300從刀夾30上取離,或者是將刀把300歸回至刀夾30,而當銷件50於閉鎖位置P2時,二夾體40是被限制為不能相對樞擺,也就是二夾體40會被銷件50限制而讓二爪部42不能被撐開,故即使對刀把300加以施力,也無從讓刀把300從刀夾30脫離,藉此避免刀把300受有外力時就脫離刀夾30而掉落的問題發生。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創作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圍。舉凡不違本創作精神所從事的種種修改或變化,俱屬本創作意欲保護之範疇。
100:刀庫 200:加工機 201:主軸 202:主軸 203:壓掣件 300:刀把 301:加工刀具 10:驅動元件 11:馬達 12:導引件 20:旋轉架 21:轉軸 22:周側 23:基座 231:銷槽 232:溝部 233:擋塊 24:固定座 25:第一刀盤 26:第二刀盤 27:軸承 30:刀夾 31:夾刀口 40:夾體 41:連接部 411:銷孔 42:爪部 43:軸件 50:銷件 51:大徑段 52:小徑段 521:露出段 522:開槽 523:導角 53:復位彈性件 54:切平面 55:滾輪 60:定位座 61:穿孔 70:擋件 80:復位彈性件 G:間隙 P1:開鎖位置 P2:閉鎖位置 X:軸向 Y:切線方向 Y :貫通方向
圖1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刀庫裝設於加工機之立體示意圖,圖中加工機為兩主軸之多軸式加工機。 圖2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刀庫裝設於加工機之正視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刀庫裝設於加工機之側視示意圖,圖中所見之驅動元件可帶動旋轉架正轉或反轉。 圖4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刀夾隨基座設於刀庫之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刀夾於基座上的分解配置圖。 圖6係圖4於6-6剖線所見之剖視圖。 圖7係圖4於7-7剖線所見之剖視圖。 圖8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加工機之兩主軸橫向移動至定位之示意圖,此時旋轉架已由驅動元件帶動旋轉至欲取刀把的位置。 圖9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加工機之主軸接著橫移取刀並縱向下移之示意圖。 圖10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兩主軸同時對準同一基座上之二刀夾的刀把時之示意圖。 圖11係本創作實施例中之主軸伸向刀夾而接合刀把之示意圖。 圖12係本創作實施例中之主軸接合刀把時透過壓掣件頂掣銷件而位在開鎖位置之示意圖。 圖13係本創作實施例中之主軸接合刀把時透過壓掣件頂掣銷件而位在開鎖位置之另一視角示意圖。 圖14係本創作實施例中加工機之主軸帶著刀把朝刀夾歸刀之示意圖,此時壓掣件順著導角而頂掣銷件至開鎖位置。 圖15係本創作實施例中之接著再同時對準同一基座上之另二刀夾的刀把時之示意圖
100:刀庫
200:加工機
201:主軸
202:主軸
203:壓掣件
300:刀把
301:加工刀具
20:旋轉架
21:轉軸
22:周側
23:基座
24:固定座
25:第一刀盤
26:第二刀盤
27:軸承
30:刀夾
X:軸向

Claims (13)

  1. 一種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供所述加工機以至少一主軸直接取放有加工刀具之刀把,包含: 一驅動元件; 一旋轉架,其中心設一轉軸且有一呈圓形之周側,並有複數基座沿該周側呈環狀排列且間隔設置,該驅動元件連結且帶動該旋轉架轉動;以及 複數刀夾,係沿該轉軸的軸向並排而設於各該基座以夾設所述刀把,同一基座之各該刀夾有一相同夾刀方向之夾刀口,各該夾刀口係平行所述周側的一切線方向而貫通所在之刀夾,各該刀夾所設刀把之加工刀具皆於所在位置靠向該旋轉架之周側而呈臥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轉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供結合所述加工機之固定座,而該旋轉架包括兩圓形且外徑相等之刀盤固接該轉軸,該兩刀盤的環周沿所述軸向連起之範圍即所述周側,該兩刀盤於該轉軸上而分別靠近該轉軸兩端之固定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兩刀盤包括一第一刀盤和一第二刀盤,於該第一刀盤有複數軸承以該轉軸為中心而等距地環狀排列,該驅動元件包括一馬達連結一導引件,各該軸承隨該第一刀盤轉動而分別抵接於該導引件,該馬達帶動該導引件旋轉而導引所抵接之各該軸承交替位移,以驅動該第一刀盤連動該轉軸和該第二刀盤同步轉動。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各該基座呈長條狀而跨接且固定於該兩刀盤,各該刀夾包括二夾體,各該夾體分別有一連接部及一爪部,該二連接部相疊且以一軸件穿設而可樞擺地連接於所在之基座,該二爪部隨該二連接部相對樞擺而開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各該刀夾包括一銷件,其平行該軸件而設於所在之基座,且該銷件在異於該軸件的位置穿設該二連接部,該銷件可沿其軸向位移而相對所在之基座位於一開鎖位置或一閉鎖位置,該二夾體在該銷件於該開鎖位置時可相對樞擺,所述刀把可撐開該二爪部而被取離或歸回;該二夾體在該銷件於該閉鎖位置時被限制不相對樞擺,所述刀把被該二爪部夾合而固定。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二連接部皆具有一銷孔,該二銷孔之孔徑相等且在該二連接部相疊時對準而被該銷件穿設,該銷件具有一大徑段和一小徑段,該大徑段具有和該二銷孔約略等徑的寬度,該小徑段的寬度小於該二銷孔,該銷件在該閉鎖位置時以該大徑段在二銷孔中,以限制該二夾體不相對樞擺;該銷件在該開鎖位置時以該小徑段在至少一所述銷孔中且存有間隙,以該間隙使該二夾體可相對樞擺。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各該基座具有一銷槽容設該銷件,該銷件在該銷槽中有一復位彈性件抵接,該銷件被該復位彈性件常態頂推而位在該閉鎖位置,且該銷件位移至該開鎖位置時,該復位彈性件被壓縮而產生一預力,以該預力提供該銷件復位至該閉鎖位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進一步包括一定位座疊設在該二連接部上且鎖接於所述基座,該定位座具有一穿孔對準該二銷孔,且該穿孔和該小徑段等寬,該銷件位在該閉鎖位置時,該大徑段位在該二銷孔中,而該小徑段位在該穿孔且伸出一露出段,該露出段被壓入該穿孔時,該銷件即由該閉鎖位置位移至該開鎖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銷件具有一開槽位在該露出段,一滾輪於該開槽中樞設於該露出段,以該滾輪受頂掣而供該露出段被壓入該穿孔中。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銷件在該露出段的頂端有一導角,該導角係偏向該開槽的一側且呈弧形曲線,該滾輪在該銷件的頂端於有該導角的一側露出。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該銷件在該大徑段的一側沿其軸向內凹以形成一切平面,一擋件在該銷槽旁設於該基座以貼齊該切平面,以該擋件限制該銷件在相對該基座沿軸向位移時不偏轉。
  12. 如請求項5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各該夾體有一復位彈性件抵於其外側,至少一所述夾體往外樞擺時壓縮所抵之復位彈性件,且隨所抵之復位彈性件回彈而回擺復位。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其中,所述復位彈性件有設於任兩所述刀夾之間者,其係兩端分別抵於相鄰之二刀夾的夾體間;所述復位彈性件亦有一端抵於其一刀夾之夾體,且另一端抵於設在該基座上之一擋塊者。
TW109215266U 2020-11-19 2020-11-19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TWM609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266U TWM6094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266U TWM6094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494U true TWM609494U (zh) 2021-03-21

Family

ID=7603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266U TWM6094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9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2733B (zh)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US4051748A (en) Key cut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obliquely oriented bitting
JPH10263971A (ja) 工作機械の工具交換装置
US4991706A (en) Machine tool
JP2008296322A (ja) 工具交換装置
US4423990A (en) Crankshaft milling machine
TWI424899B (zh) 鏈式刀庫導刀機構(三)
TWM609494U (zh) 適用多軸加工機之滾筒式刀庫
KR20150097468A (ko) 선반에서 크로스핀의 가공 공정
TWI310715B (en) Upright knife storage device
CN214559328U (zh) 适用多轴加工机的滚筒式刀库
CN114603383A (zh) 适用多轴加工机的滚筒式刀库
JP7237128B2 (ja) ツールの安全ロックを執行できるツールクランプ
CN213105246U (zh) 卡盘及激光切割设备
CN114603384A (zh) 可执行安全锁刀的刀夹
TWM611195U (zh) 可執行安全鎖刀之刀夾
JP4363233B2 (ja) 工作機械の工具交換装置
CN215393996U (zh) 可执行安全锁刀的刀夹
JP4224293B2 (ja) バリ取り装置
CN110900275A (zh) 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
JPS6049535B2 (ja) ワ−ク供給装置
JP4188633B2 (ja) ツールクランパ
JPS60228045A (ja) 工具交換用ア−ム
JP5914215B2 (ja) 工作機械
JPH0657536U (ja) 自動工具交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