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7046U -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 Google Patents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7046U
TWM607046U TW109208167U TW109208167U TWM607046U TW M607046 U TWM607046 U TW M607046U TW 109208167 U TW109208167 U TW 109208167U TW 109208167 U TW109208167 U TW 109208167U TW M607046 U TWM607046 U TW M6070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oxygen sensor
transmission line
engine
wind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8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憲隆
葉哲宏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8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7046U/zh
Publication of TWM607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704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係設置於一機車上,該機車包括有一引擎、一導風罩、一排氣導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觸媒轉換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導風罩包覆該引擎,具有一圓形開口之入氣口,排氣導管之二端分別連通引擎之排氣口及消音器之入口,上游含氧感知器、觸媒轉換器及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設置於排氣導管上,下游含氧感知器具有一訊號傳輸線,其特徵在於:由機車的右方觀察,訊號傳輸線位於引擎之汽缸與汽缸頭結合面、及引擎之汽缸軸線之正交平面與導風罩之入氣口外緣的第一相切面之間,訊號傳輸線係沿該導風罩之壁面由下方向上方延伸,且導風罩包括有一管線固定結構。藉此,本創作將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以最短懸空段,妥善收納到導風罩最適當位置,達到最佳的保護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尤指一種在導風罩上形成有管線固定結構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現今常用之個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車及機車,機車形式之交通工具係一種由引擎產生動力,主要利用手把操縱方向的二輪、三輪或四輪等之車輛,由於有著操縱簡單、行動方便及價格低廉的特點,成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
目前機車引擎之排氣裝置內所配置之含氧感知器(Oxygen Sensor 或簡稱 O2 Sensor)的主要目的是在監控引擎中汽油與氧氣的「空燃比」,含氧感知器會自動將在排氣管中所偵測廢氣中氧氣的含量訊息傳回機車之電子控制單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氧氣含量太多表示空燃比太稀,氧氣含量太少則表示空燃比過濃,如果空燃比太稀,電子控制單元就會驅動噴油嘴多噴一些油把油氣增濃,如果空燃比過濃,電子控制單元就會節制噴油嘴,讓它少噴油一點,如此在電子控制單元快速的運作管控下,很快地就可調整出一個最恰當的空燃比,讓每一滴油都發揮最佳效率,達到省油效果。因此,含氧感知器可用來判斷排氣管中之廢氣是處於過濃或過稀之狀態。
機車引擎為提供機車動力的主要來源,良好的引擎設計顯得格外重要,其中,管線的配置為設計的重點之一,管線包含電線、訊號傳輸線、氣管、油管、水管等,管線連接處又多為接頭或感知器,藉由各式管線作為維持整車機能運作的溝通橋樑。
此外,機車於行駛中,引擎與車架會產生相對運動,伴隨拉扯分佈於車架與引擎之間相連接的管線,因此,在設計上需要固定管線來避免管線互相摩擦而導致破損,同時整齊的管線配置可便於後續工程的安裝性與維修性,都是設計上需考量的因素。
現市面上流通的機車,其引擎為了偵測排氣污染值,在其排氣導管上設置含氧感知器,用以偵測排氣污染值,上游含氧感知器為偵測原始排放,通常設置於觸媒轉換器上游;而為確認觸媒轉換器是否失效,必須在觸媒轉換器下游設置下游含氧感知器,因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為傳遞排氣污染值之重要關鍵,所以其走勢與固定收納甚為重要。此外,訊號傳輸線在配置上,若有過長的懸空段,容易在機車高度震動的使用環境下,造成訊號傳輸線的內部疲勞斷裂,造成檢修的困擾,以及污染偵測的誤判;且因排氣導管上同時存在兩個含氧感知器,其訊號傳輸線容易造成維修時的誤裝與訊號間的干擾,所以必須要有妥善的區隔與收納。
創作人緣因於此,本於積極發明創作之精神,亟思一種「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藉由導風罩上之管線固定結構,將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以最短懸空段,妥善收納到導風罩最適當位置,並搭配其與導風罩之間的位置調整,達到最佳的保護固定效果,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利用導風罩之管線固定結構設計,將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以最短懸空段,妥善收納到導風罩最適當位置,並搭配其與導風罩之間的位置調整,達到最佳的保護固定效果,並有效分離下游含氧感知器與上游含氧感知器二者之訊號傳輸線,有效防止訊號間相互干擾,與維修時誤裝之狀況。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係設置於一機車上,該機車包括有一引擎、一導風罩、一排氣導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觸媒轉換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該導風罩包覆該引擎,具有一圓形開口之入氣口,該排氣導管之二端分別連通引擎之排氣口及消音器之入口,上游含氧感知器、觸媒轉換器、及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設置於排氣導管上,下游含氧感知器並具有一訊號傳輸線,其特徵在於:由機車的右方觀察,該訊號傳輸線位於該引擎之汽缸與汽缸頭結合面、及引擎之汽缸軸線之正交平面與導風罩之入氣口外緣的第一相切面之間,訊號傳輸線係沿該導風罩之壁面由下方向上方延伸,且導風罩具有一管線固定結構,用以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
上述管線固定結構可為該導風罩之壁面具有一開口朝外之凹槽,該凹槽用以容設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該凹槽之一端緣可具有一凸緣,該凸緣可用以固定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
上述管線固定結構可為至少一固定孔,可用以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設鎖固,該固定件可用以固定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
上述固定件可為一C型扣具,該C型扣具具有一與該固定孔對應之扣件,該C型扣具可用以固定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
上述固定件可為一可撓性之金屬片,該金屬片具有一與該固定孔對應之開孔,金屬片可纏繞固定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此外,該金屬片可外包覆橡膠材質之保護層,以保護訊號傳輸線。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而有關本新型的其他目的與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上視示意圖、側視示意圖及移除部分導風罩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係設置於一機車1上,該機車1包括有一引擎10、一導風罩13、一排氣導管20、一觸媒轉換器25、一上托架34、一下托架36、一上游含氧感知器31、一下游含氧感知器32及一消音器38,該導風罩13包覆該引擎10,導風罩13具有一圓形開口之入氣口131,該排氣導管20之二端分別連通該引擎10之排氣口及該消音器38之入口。另外,消音器38係藉由上托架34與下托架36固設於引擎10之曲軸箱(圖未示)上。該上托架34位於該消音器38之軸線C上方,該下托架36位於該消音器38之軸線C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觸媒轉換器25、上游含氧感知器31、及下游含氧感知器32皆容設於排氣導管20內,上游含氧感知器31與下游含氧感知器32分別位於該排氣導管20上之觸媒轉換器25的上游與下游。其中,下游含氧感知器32具有一訊號傳輸線321,上游含氧感知器31設置於該排氣導管20上,也具有一訊號傳輸線311。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及圖3所示,由該機車1的右方觀察,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位於引擎10之汽缸12與汽缸頭11結合面P1、及引擎10之汽缸12軸線之正交平面與該導風罩13入氣口131外緣第一相切面P2之間,且該訊號傳輸線321係沿該導風罩13之壁面由下方向上方延伸。此外,如圖2所示,導風罩13上具有一管線固定結構,該管線固定結構係為一固定孔40,可用以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設鎖固,以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
請參閱圖圖4A與圖4B,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導風罩壁面凹槽與訊號傳輸線剖視示意圖及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立體示意圖。其中,圖4A係圖4B之AA切面剖視圖,本實施例之導風罩13上管線固定結構係該導風罩13之壁面具有一開口朝外之凹槽132,該凹槽132用以容設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且該凹槽132之一端緣具有一凸緣1321,用以固定該訊號傳輸線321。如圖4B所示,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可牢固地固定於導風罩13壁面之凹槽132內。
請參閱圖5A、圖5B、及圖5C, 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C型扣具與訊號傳輸線前視示意圖、側視示意圖及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之導風罩13上管線固定結構係該固定件為一C型扣具42,C型扣具42具有相連之一扣件421及一限位件422,扣件421與導風罩13上之固定孔40相對應,可直接扣合於固定孔40內,而限位件422則用以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32訊號傳輸線321。如圖5C所示,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可牢固地固定於導風罩13上之C型扣具42之限位件422內。
請參閱圖6A及圖6B,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金屬片上視圖及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之導風罩13上管線固定結構係該固定件為一可撓性之金屬片44,金屬片44具有一與固定孔40對應之開孔441,藉由一螺鎖件(圖未示), 金屬片44直接固定在固定孔40上,且金屬片44外包覆橡膠材質之保護層442,如圖6B所示,捲曲後金屬片440可牢固地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
藉此,本創作利用導風罩13之管線固定結構設計,將下游含氧感知器32之訊號傳輸線321以最短懸空段,妥善收納到導風罩13最適當位置,並搭配其與導風罩13之間的位置調整,達到最佳的保護固定效果,並有效分離上游含氧感知器31與下游含氧感知器32二者之訊號傳輸線311,321,有效防止訊號間相互干擾,與維修時誤裝之狀況。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機車 10:引擎 11:汽缸頭 12:汽缸 13:導風罩 131:入氣口 132:凹槽 1321:凸緣 20:排氣導管 25:觸媒轉換器 31:上游含氧感知器 311:訊號傳輸線 32:下游含氧感知器 321:訊號傳輸線 34:上托架 36:下托架 38:消音器 40:固定孔 42:C型扣具 421:扣件 422:限位件 44:金屬片 440:捲曲後金屬片 441:開孔 442:保護層 C:消音器之軸線 P1:汽缸與汽缸頭結合面 P2:汽缸軸線之正交平面與導風罩入氣口外緣第一相切面
圖1係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上視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移除部分導風罩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 圖4A係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導風罩壁面凹槽與訊號傳輸線剖視示意圖。 圖4B係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圖5A係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C型扣具與訊號傳輸線前視示意圖。 圖5B係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C型扣具與訊號傳輸線側視示意圖。 圖5C係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 圖6A係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訊號傳輸線固定結構之金屬片上視圖。 圖6B係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之側視示意圖。
1:機車
10:引擎
11:汽缸頭
12:汽缸
13:導風罩
131:入氣口
20:排氣導管
25:觸媒轉換器
31:上游含氧感知器
32:下游含氧感知器
34:上托架
36:下托架
38:消音器
C:消音器之軸線
P1:汽缸與汽缸頭結合面
P2:汽缸軸線之正交平面與導風罩入氣口外緣第一相切面

Claims (7)

  1. 一種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係設置於一機車上,該機車包括有一引擎、一導風罩、一排氣導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觸媒轉換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該導風罩包覆該引擎,具有一圓形開口之入氣口,該排氣導管之二端分別連通該引擎之排氣口及該消音器之入口,該上游含氧感知器、該觸媒轉換器、及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設置於該排氣導管上,該下游含氧感知器並具有一訊號傳輸線,其特徵在於:由該機車的右方觀察,該訊號傳輸線位於該引擎之汽缸與汽缸頭結合面、及該引擎之汽缸之軸線之正交平面與該導風罩之該入氣口外緣的第一相切面之間,該訊號傳輸線係沿該導風罩之壁面由下方向上方延伸,且該導風罩包括有一管線固定結構,用以固定該訊號傳輸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管線固定結構係該導風罩之壁面具有一開口朝外之凹槽,用以容設該訊號傳輸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凹槽之一端緣具有一凸緣,用以固定該訊號傳輸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管線固定結構係為至少一固定孔,用以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設鎖固,以固定該訊號傳輸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每一固定件係為一C型扣具,其具有一與該固定孔對應之扣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每一固定件係為一可撓性之金屬片,其具有一與該固定孔對應之開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其中,該金屬片外包覆有一橡膠材質之保護層。
TW109208167U 2020-06-29 2020-06-29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TWM607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167U TWM6070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167U TWM6070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7046U true TWM607046U (zh) 2021-02-01

Family

ID=7578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8167U TWM6070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7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8154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及び流体処理装置
KR20040048302A (ko) 소형 차량에 있어서의 엔진으로의 연료공급구조
TW533271B (en) Fu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TWM607046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JP4670650B2 (ja) ハーネスブラケット
JP2017115827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機構
JPH09317579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TWI235195B (en) Throttle body device
TWM607045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TWM608325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JPH06229221A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EP1291500A3 (de) Abgasanlage für mehrzylindrige Verbrennungsmotoren
TWM608324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JP6399427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CN213442881U (zh)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CN213838730U (zh)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TWM608303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JP2018155124A5 (zh)
TWM620366U (zh) 機車排氣裝置之配置結構
CN213831960U (zh)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JP6302926B2 (ja) エンジン
TWM608277U (zh) 含氧感知器之訊號傳輸線配置結構
CN213870019U (zh)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JP5496840B2 (ja) 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08007005A (ja) 自動二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