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0700U -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0700U
TWM600700U TW109205397U TW109205397U TWM600700U TW M600700 U TWM600700 U TW M600700U TW 109205397 U TW109205397 U TW 109205397U TW 109205397 U TW109205397 U TW 109205397U TW M600700 U TWM600700 U TW M60070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release film
film
upper release
stripp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5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正機
鄭健毅
Original Assignee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5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0700U/zh
Publication of TWM60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070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包括一膠帶治具配置於一剝膜平台的旁側,該膠帶治具擺放有膠帶,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的上方配置一取料器,該剝膜平台的上方配置一剝膜器,以單點方式吸附該上離形膜之耳部,進而移動該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膠帶的揭示面,其中該剝膜平台上配置有一吸附器,該吸附器吸附該膠帶之整體,進而令該膠帶之整體固定於該剝膜平台上,該剝膜器移動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揭示面時,令該上離形膜由耳部往貼部方向逐漸脫離該膠帶,以改善傳統技術中未見有自動剝離上離形膜之技術的問題。

Description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本新型涉及膠帶的剝膜技術,特別有關一種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一般的膠帶,其雙面中通常至少一面有著膠,以作為將膠帶黏貼於物器表面的黏貼面使用,並使膠帶上未著膠的另一揭示面對外顯露。且知,產製膠帶的業者,至少會在膠帶的黏貼面覆上一層離形膜,用以保護該著膠面。此外,尤其甚者,為了保護膠帶的揭示面,亦有業者會在膠帶的揭示面上也附加微量的黏膠,並且貼附另一層離形膜加以保護該揭示面。
由此可知,提供單面貼附於物器表面用的膠帶,在產製出廠後,實質存在膠帶的雙面分別貼附有一上離形膜及一下離形膜的態樣(如圖1所示);其中,上離形膜13a用以保護膠帶10a的揭示面11a,下離形膜14a用以保護膠帶10a的黏貼面12a。
由於膠帶10a之揭示面11a上的著膠量遠低於黏貼面12a,因此對膠帶10a雙面的上離形膜13a和下離形膜14a而言,上離形膜13a的附著力遠小於下離形膜14a,也因此,用戶端在剝離膠帶10a的上離形膜13a時所需施力相對較小,而在剝離膠帶10a的下離形膜14a時所需施力相對較大。
此等有關上離形膜13a和下離形膜14a之附著力大小的問題,在用戶端為傳統人工剝膜的作業上並不太需要受到重視,但對於用戶端為使用機械設備進行自動化剝膜作業時,卻會對自動剝膜的良率及貼黏膠帶的自動化工序造成 極大的影響,且知針對膠帶10a雙面分別覆有不同附著力之離形膜的剝膜技術中,仍未見自動剝膜的相關技術,因此亟待加以精進。
有鑑於此,本新型之目的,旨在針對膠帶雙面分別附有不同附著力之上、下離形膜,在傳統技術中仍未見有自動剝膜技術的問題,提出改善暨精進之道。更具體的,本新型特別是在維持該下離形膜仍完好貼附於膠帶之黏貼面(即尚未被剝離)的情況下,針對已貼附在該膠帶之揭示面的上離形膜,進行自動剝離的技術。
為此,本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係在提供一種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包括:一膠帶治具,配置於一剝膜平台的旁側,該膠帶治具用以擺放多數個呈條狀且相互疊置的膠帶,各該膠帶皆具有一揭示面及一黏貼面,該揭示面貼附有一上離形膜,該黏貼面貼附有一下離形膜,該下離形膜貼附於膠帶上的附著力大於該上離形膜;一取料器,配置於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的上方,以吸附方式擷取膠帶治具內的膠帶並且移送至該剝膜平台加以固定;及一剝膜器,配置於該剝膜平台的上方,以單點方式吸附該上離形膜之耳部,進而移動該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膠帶的揭示面;其中,該剝膜平台上配置有一條面狀的吸附器,該吸附器以條面狀接觸該膠帶之下離形膜的方式吸附該膠帶之整體,進而令該膠帶之整體固定於該剝膜平台上;該剝膜器移動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揭示面時,令該上離形膜由耳部往貼部方向逐漸脫離該膠帶的揭示面,以完成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作業。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膠帶治具包含一底座和多支立柱,所述膠帶經由所述多支立柱的拘束而定位於該底座上。其中該底座一側設有一握把。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取料器滑設於一水平向滑軌 上,該取料器經由該水平向滑軌的驅動而沿水平方向在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之間往復移動。其中該取料器和該水平向滑軌之間還設有一垂向驅動器,該取料器經由該垂向驅動器的驅動而沿垂直方向接近或遠離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剝膜器經由一吸嘴以單點方式吸附該上離形膜之耳部。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剝膜平台和該剝膜器之間配置有一撕膜輪,該撕膜輪由該耳部往該貼部方向位移而推觸該上離形膜而使該上離形膜逐漸脫離該膠帶。
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在剝離膠帶上的下離形膜(非本新型重點)之前,先剝除膠帶上的上離形膜,有助於在自動貼附膠帶於物器表面時,已事先去除膠帶上不利彎摺的上離形膜,使得膠帶能夠更容易地被貼附於具有彎曲表面的物器上。
除此之外,有關本新型可供據以實施的相關技術細節,將在後續的實施方式及圖式中加以闡述。
10a、10b:膠帶
11a、11b:揭示面
12a、12b:黏貼面
13a、13b:上離形膜
131:耳部
132:貼部
133:轉摺處
14a、14b:下離形膜
20:剝膜平台
21:吸附器
30:膠帶治具
31:底座
32:立柱
33:握把
40:取料器
41:水平向滑軌
42:垂向驅動器
50:剝膜器
51:第一水平向驅動器
52:第二水平向驅動器
53:升降驅動器
54:吸嘴
60:撕膜輪
70:框架
S1至S3:實施例之步驟說明
圖1是雙面貼附有離形紙的膠帶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自動剝離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a至圖3d分別是執行圖2方法的的動作示意圖。
圖4是本新型自動剝離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5及圖6分別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圖4的前視圖。
圖8是圖4的側視圖。
圖9a至圖9h分別是本新型自動剝離裝置的動作示意圖。
請參閱圖2,說明本新型所提供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是透過一種附有上、下離形膜 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方法可以容易地被實施,該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方法包括依序執行下列S1至S3步驟:
步驟S1:擺放膠帶。
請參閱圖3a,說明將膠帶10b裁製成條狀,使膠帶10b的形狀能符合待黏貼的物器表面,所述物器表面在本新型中是指面板的端邊。該膠帶10b具有一揭示面11b及一黏貼面12b,該膠帶10b經由黏貼面12b黏貼於物器表面,並經由揭示面11b對外顯露。該揭示面11b貼附有一上離形膜13b,該黏貼面12b貼附有一下離形膜14b,該膠帶10b之揭示面11b上的著膠量遠低於黏貼面12b,使下離形膜14b貼附於膠帶10b上的附著力大於上離形膜13b。進一步的說,該上離形膜13b雙端分別具有一耳部131及一貼部132,該耳部131平張且凸伸顯露於膠帶之一端,以利於上離形膜13b經由耳部131接受機械設備的擷取。在具體實施上,將膠帶10b擺放於一剝膜平台20上,令下離形膜14b接觸剝膜平台20,藉由下離形膜14b與剝膜平台20之間的條面狀接觸,使膠帶10b及貼附於膠帶10b上的上離形膜13b呈現平張狀,以利於機械設備的擷取。
步驟S2:固定膠帶。
請再次參閱圖3a,說明該剝膜平台20在實施上是以負壓吸附下離形膜14b的方式固定膠帶10b之整體,使膠帶10b固定於剝膜平台20上。
步驟S3:移動上離形膜遠離膠帶。
請依序參閱圖3b至圖3d,說明使用一吸附力以單點方式吸附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如圖3b所示),該吸附力在實施上是由一剝膜器50所提供。接著,將剝膜器50朝相對遠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的方向移動(如圖3c所示),進而帶動上離形膜13b遠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最後,該上離形膜13b全部脫離膠帶10b的揭示面11b(如圖3d所示),進而完成上離形膜13b 的自動剝離作業。
在具體實施上,該剝膜器50是懸空吸附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所述懸空吸附是指剝膜器50與上離形膜13b的耳部131之間具有間隙,該剝膜器50是隔空對上離形膜13b的耳部131施加吸附力,令上離形膜13b的耳部131發生撓曲而接觸到剝膜器50而被吸附力固定於剝膜器50上。
本新型的技術特點是考量上離形膜13b的材質相對較膠帶10b硬而存在不利於後續貼膠於具有彎曲表面之物器上的因素,以及膠帶10b上之上離形膜13b的附著力小於下離形膜14b的先天條件,進而採取先剝離膠帶10b上的上離形膜13b而後等待貼膠時才剝離下離形膜14b的方式進行,特別是以先固定膠帶10b整體而後單點吸附(包含懸空吸附)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的方式進行,實現機械自動剝膜的柔順度,以提升自動剝膜的良率。
其中,必須特別強調的是,該剝膜器50實施懸空吸附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的過程中,該懸空吸附力能驅使上離形膜13b的耳部131向上產生一撓曲作用力而接觸剝膜器50,該撓曲作用力能驅使鄰近耳部131的膠合端線處(指上離形膜13b與膠帶10b的揭示面11b之間的端部的黏貼端線)產生一分離作用力,以促進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的機械剝膜的柔順度,進而提升自動剝膜的良率。
另一方面,請合併參閱圖4、圖5、圖6、圖7及圖8,說明本新型所提供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包括一膠帶治具30、一取料器40及一剝膜器50。其中:
該膠帶治具30是配置於一框架70上而坐落於一剝膜平台20的旁側,該膠帶治具30用以擺放多數個呈條狀且相互疊置的膠帶10b;該剝膜平台20上配置有一條面狀的吸附器21,該吸附器21是以條面狀接觸膠帶10b之下離形膜14b的方式吸附 該膠帶10b之整體,進而令膠帶10b之整體固定於剝膜平台20上。進一步的說,該膠帶治具30包含一底座31,該底座31上組設有多支立柱32,所述膠帶10b是經由所述立柱32的拘束而定位於底座31上;該底座31一側設有一握把33,以便於用戶端以手持握把33的方式將膠帶治具30由框架70中取出或置入框架70中。
該取料器40是配置於膠帶治具30和剝膜平台20的上方,該取料器40能在膠帶治具30和剝膜平台20之間往復移動,並以負壓吸附的方式擷取膠帶治具30內的膠帶10b並移動至剝膜平台20上擺放。進一步的說,該取料器40在實施上是滑設於一水平向滑軌41上,該水平向滑軌41是固定於框架70上而坐落於膠帶治具30和剝膜平台20的上方,該取料器40能經由水平向滑軌41的驅動而沿水平方向在膠帶治具30和剝膜平台20之間往復移動;該取料器40與水平向滑軌41之間還設有一垂向驅動器42,該取料器40能經由垂向驅動器42的驅動而沿垂直方向接近或遠離膠帶治具30和剝膜平台20,該垂向驅動器42在實施上為氣壓缸。
該剝膜器50是配置於剝膜平台20的上方,該剝膜器50能擷取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進而帶動上離形膜13b遠離膠帶10b之揭示面11b,將上離形膜13b由膠帶10b之揭示面11b上剝離。該剝膜器50包含一第一水平向驅動器51、一第二水平向驅動器52、一升降驅動器53及一吸嘴54,其中該剝膜器50經由第一水平向驅動器51的驅動而移動至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的上方,該剝膜器50經由第二水平向驅動器52的驅動而由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的上方朝上離形膜13b之貼部132移動,該剝膜器50經由升降驅動器53的驅動而遠離剝膜平台20,該剝膜器50經由吸嘴54以單點方式吸附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該第一水平向驅動器、第二水平向驅動器及升降驅動器在實施上為氣壓缸。
本新型自動剝膜裝置還包含一撕膜輪60,該撕膜輪 60是滑設於剝膜平台20和剝膜器50之間,該撕膜輪60能沿水平方向移動;當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接受剝膜器50的固定,另一端貼附於膠帶10b的揭示面11b時,能藉由推膜輪60沿水平方向移動來推觸上離形膜13b,使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的揭示面11b。
根據上述配置,請接續參閱圖9a至圖9h,依序揭示本新型的動作解說圖,說明當取料器40擷取膠帶治具30內的膠帶10b後,該取料器40移動至剝膜平台20,將膠帶10b擺放於剝膜平台20上(如圖9a所示);接著,該剝膜平台20以條面狀接觸膠帶10b之下離形膜14b的方式吸附膠帶10b之整體(如圖9b所示),令膠帶10b之整體固定於該剝膜平台20上;然後,該剝膜器50移動至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上方(如圖9c所示);該剝膜器50沿垂直於剝膜平台20方向接近剝膜平台20(如圖9d所示),使剝膜器50鄰近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並藉由剝膜器50的吸附力來懸空吸附上離形膜13b之耳部131,並使上離形膜13b的耳部131和貼部132之間形成一轉摺處133;該剝膜器50沿垂直於剝膜平台20方向遠離剝膜平台20(如圖9e所示),使剝膜器50和剝膜平台20之間具有足夠提供撕膜輪60通過的空間;該剝膜器50沿平行於剝膜平台20方向朝貼部132移動(如圖9f所示),使轉摺處133的角度大於0度小於90度,以利於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該剝膜器50沿平行於剝膜平台20方向朝貼部132移動(如圖9f所示),使轉摺處133的角度大於0度小於90度,以利於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該推膜輪60沿水平方向移動(如圖9g所示),進而推觸上離形膜13b,使上離形膜13b脫離膠帶10b;最後,該上離形膜13b全部脫離膠帶10b(如圖9h所示),進而完成上離形膜13b的自動剝離作業。
以上實施例僅為表達了本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因此,本新型應以申請專利範圍中限定的請求項內容為準。
10b:膠帶
20:剝膜平台
21:吸附器
30:膠帶治具
31:底座
32:立柱
33:握把
40:取料器
41:水平向滑軌
42:垂向驅動器
50:剝膜器
51:第一水平向驅動器
52:第二水平向驅動器
53:升降驅動器
60:撕膜輪
70:框架

Claims (7)

  1. 一種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包括:
    一膠帶治具,配置於一剝膜平台的旁側,該膠帶治具用以擺放多數個呈條狀且相互疊置的膠帶,各該膠帶皆具有一揭示面及一黏貼面,該揭示面貼附有一上離形膜,該黏貼面貼附有一下離形膜,該下離形膜貼附於膠帶上的附著力大於該上離形膜;
    一取料器,配置於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的上方,以吸附方式擷取膠帶治具內的膠帶並且移送至該剝膜平台加以固定;及
    一剝膜器,配置於該剝膜平台的上方,以單點方式吸附該上離形膜之耳部,進而移動該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膠帶的揭示面;
    其中,該剝膜平台上配置有一條面狀的吸附器,該吸附器以條面狀接觸該膠帶之下離形膜的方式吸附該膠帶之整體,進而令該膠帶之整體固定於該剝膜平台上;該剝膜器移動上離形膜相對遠離該揭示面時,令該上離形膜由耳部往貼部方向逐漸脫離該膠帶的揭示面,以完成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作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膠帶治具包含一底座和多支立柱,所述膠帶經由所述多支立柱的拘束而定位於該底座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底座一側設有一握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取料器滑設於一水平向滑軌上,該取料器經由該水平向滑軌的驅動而沿水平方向在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之間往復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取料器和該水平向滑軌之間還設有一垂向驅動器,該取料器經由該垂向驅動器的驅動而沿垂直方向接近或遠離該膠帶治具和該剝膜平台。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剝膜器經由一吸嘴以單點方式吸附該上離形膜之耳部。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其中該剝膜平台和該剝膜器之間配置有一撕膜輪,該撕膜輪由該耳部往該貼部方向位移而推觸該上離形膜而使該上離形膜逐漸脫離該膠帶。
TW109205397U 2020-05-05 2020-05-05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TWM60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397U TWM600700U (zh) 2020-05-05 2020-05-05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397U TWM600700U (zh) 2020-05-05 2020-05-05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0700U true TWM600700U (zh) 2020-09-01

Family

ID=7364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5397U TWM600700U (zh) 2020-05-05 2020-05-05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0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9943B (zh) 一种双面撕膜机
CN107481958B (zh) 对位贴合设备和对位贴合方法
TWI417987B (zh) 黏著帶貼附方法及利用該方法的黏著帶貼附裝置
JP2012216606A (ja) 基板転写方法および基板転写装置
JP6247075B2 (ja) 保護テープ剥離方法および保護テープ剥離装置
JP4816751B2 (ja) 接着シート片分離装置および接着シート片分離方法
CN110126435A (zh) 一种fpc覆盖膜撕膜机构
KR100831431B1 (ko) 편광필름의 보호시트 분리장치
TWI775071B (zh)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下離形膜的自動剝離方法及其裝置
TWM600700U (zh)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TWI772791B (zh)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上離形膜的自動剝離方法及其裝置
CN112850310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贴孔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1524860A (zh) 一种柔性基板的机械剥离方法及装置
TWI316505B (en) Film substrate transport module
CN214524646U (zh) 贴膜系统
TWM599737U (zh) 附有上、下離形膜之膠帶的下離形膜的自動剝離裝置
JP4355230B2 (ja) 防錆フィルムの貼付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CN209889953U (zh) 贴胶装置
KR102033795B1 (ko) 시트 부착 장치 및 시트 부착 방법
JP6476027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並びに、シート転写装置
TW202142410A (zh) 自動貼膠暨剝膜方法及其裝置
CN112744418A (zh) 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分离装置
CN214881261U (zh) 笔记本壳体保护膜结构及其自动分离贴附机构
CN111613625A (zh) 柔性基板及其机械剥离方法
CN108859386B (zh) 一种撕膜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