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2752U - 翻身帶 - Google Patents

翻身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2752U
TWM592752U TW109200406U TW109200406U TWM592752U TW M592752 U TWM592752 U TW M592752U TW 109200406 U TW109200406 U TW 109200406U TW 109200406 U TW109200406 U TW 109200406U TW M592752 U TWM592752 U TW M5927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elt
central
patient
turning be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彥卿
Original Assignee
戴彥卿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戴彥卿 filed Critical 戴彥卿
Priority to TW109200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2752U/zh
Publication of TWM592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275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翻身帶,為長條扁平帶體,包括一中央段、一第一連結段、一第二連結段,該中央段具一中央部、一第一側部、一第二側部,該第一、二側部分別與中央部右、左二側連結,該中央部設置一補強片,又於第一、二側部分別設置一第一拉把、一第二拉把;又該第一連結段設於翻身帶右側,並一側與中央段之第一側部連結,又於第一連結段設置一第一連結裝置;又該第二連結段設於翻身帶左側,並一側與中央段之第二側部連結,又於第二連結段設置第二連結裝置;藉此本創作可易於對病人翻身動作,並可大幅提升照護便利性且可避免病人產生褥瘡。

Description

翻身帶
本創作關於一種翻身帶,主要指一種可提供省力對病人翻身之翻身帶。
對不能自主移動身體之病人而言,因長時間由固定姿勢躺靠於床上,造成該躺靠位置之皮膚因長時間壓迫至血流阻礙而導致皮膚壞死,並形成褥瘡情況,因而照護人員必須於一段設定時間後對病人翻身動作,並使病人可由不同位置之皮膚輪流與病床貼靠以防止褥瘡產生。
然而當病人體重較重或照護人員力量不足時常造成不易獨力推動病人翻身情形,具照護不便缺失,且可能導致因翻身不易而減少翻身次數造成病人褥瘡生成缺失。
本創作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可省力對病人翻身之翻身帶,並可提供較佳照護便利性功效。
本創作之翻身帶為長條扁平帶體,並由可透氣及可彎曲材質製造,具一中央段、一第一連結段、一第二連結段,該中央段具一中央部、一第一側部、一第二側部,該第一、二側部分別與該中央部右、左側連結,又於該第一、二側部分別設置一第一拉把、一第二拉把;又該第一連結段設於該翻身帶右側,並一側與該中央段之第一側部右側連結,又於該第一連結段設置一第一連結裝置;又該第二連結段設於該翻身帶左側,並一側與該中央段之第二側部左側連結,又於該第二連結段設置一第二連結裝置。
進一步該中央部結合設置一補強片。
進一步該第一拉把為二中空環狀體分別與第一側部之上、下側連結,又該第二拉把為二中空環狀體分別與第二側部之上、下側連結,又該翻身帶設於病床上,該病床具左、右側護欄,並該第一、二連結裝置可與該左、右側護欄結合或脫離。
本創作實施時可令翻身帶鋪設於病床上,並使病人可平躺於中央段之中央部位置,又於平躺一段時間後可令第一連結段環繞病床右側之護欄再由第一連結裝置連結,又照護人員可抓取第二拉把朝向右側施力,並使病人可對應朝向病床右側翻轉,且該補強片可提升中央部強度便於翻身動作,又令第二連結段與病床右側固定,如此可定位病人側躺姿勢,且該補強片可提供病人背部支撐貼靠以提升舒適性,並可避免病人長期平躺造成褥瘡;又一段時間後照護人員可由相反方向固定病人另一方向側躺姿勢,因而本創作可藉由拉動翻身帶之第一、二拉把可省力的輕易改變病人躺靠姿勢,可具較佳照護簡便功效,並可防止病人因長時間壓迫產生之褥瘡情況。
請參閱圖一、二,本創作之翻身帶1為長條扁平帶體,並由可透氣及可彎曲材質製造,具一中央段11、一第一連結段12、一第二連結段13,該中央段11長度略小於病床2寬度,具一中央部111、一第一側部112、一第二側部113,該中央部111包覆結合設置一補強片114,又該第一、二側部112、113分別與中央部111右、左側連結,又於第一、二側部112、113上、下側分別設置一第一拉把115、一第二拉把116,本實施例之第一、二拉把115、116為分別與第一、二側部112、113之上、下側連結之中空環狀體。
第一連結段12設於翻身帶1右側,並一側與中央段11之第一側部112右側連結,又於第一連結段12表面設置第一連結裝置121,本實施例之第一連結裝置121為黏扣帶,而該第一連結裝置121亦可為扣體或其它可連結組件(圖中未顯示)。
第二連結段13設於翻身帶1左側,並一側與中央段11之第二側部113左側連結,又於第二連結段13表面設置第二連結裝置131,本實施例之第二連結裝置131為黏扣帶,而該第二連結裝置131亦可為扣體或其它可連結組件(圖中未顯示)。
請參閱圖二~五,本創作實施時可令翻身帶1鋪設於病床2上,並使病人可平躺於中央段11之中央部111位置,又於平躺一段時間後可如圖二、三所示令第一連結段12環繞病床2右側之護欄21再由第一連結裝置121連結,並使第一連結段12與病床2右側固定,又照護人員可抓取第二側部113之第二拉把116朝向右側施力,並使中央部111可直立,該補強片114可提升中央部111強度以便於翻身動作,且使病人可對應朝向病床2右側翻轉,又如圖二、四所示令第二連結段13環繞病床2右側之護欄21再由第二連結裝置131連結,並使第二連結段13與病床2右側固定,如此可定位病人側躺姿勢,且該補強片114可提供病人背部若向左側偏移時可支撐以提升舒適性。
請參閱圖五、六,本創作於一段時間後照護人員可令第二連結段13脫離病床2右側護欄21並令病人平躺,又經一段時間後可令第一連結段12脫離病床2右側護欄21,又令第二連結段13環繞病床2左側之護欄22再由第二連結裝置131連結,並使第二連結段13與病床2左側固定,又照護人員抓取第一拉把115朝向左方施力,並使中央部111可直立且病人可朝向病床2左側翻轉,又令第一連結段12由第一連結裝置121與病床2左側護欄22固定,如此可固定病人另一方向側躺姿勢,因而本創作可藉由拉動翻身帶1之第一、二拉把115、116即可省力的輕易改變病人躺靠姿勢,可具較佳照護簡便功效,並可防止病人因長時間壓迫產生之褥瘡情況。
是以由以上所述,本創作藉由拉動方式可易於對病人翻身動作,可大幅提升照護便利性及避免病人產生褥瘡,並前述實施例為本創作例示,並非本創作限制,凡依據本創作精神所為之等效改變亦應屬於本創作範疇內。
1:翻身帶 11:中央段 111:中央部 112:第一側部 113:第二側部 114:補強片 115:第一拉把 116:第二拉把 12:第一連結段 121:第一連結裝置 13:第二連結段 131:第二連結裝置 2:病床 21:護欄 22:護欄
圖一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圖二係本創作設於病床對病人向病床右側翻身動作示意圖。
圖三係本創作之第一連結段與右側護欄結合示意圖。
圖四係本創作之第一、二連結段與右側護欄結合示意圖。
圖五係本創作對病人向病床左側翻身動作示意圖。
圖六係本創作之第一、二連結段與左側護欄結合示意圖。
1:翻身帶
11:中央段
111:中央部
112:第一側部
113:第二側部
114:補強片
115:第一拉把
116:第二拉把
12:第一連結段
121:第一連結裝置
13:第二連結段
131:第二連結裝置

Claims (9)

  1. 一種翻身帶,為長條扁平帶體,包括: 一中央段,具一中央部、一第一側部、一第二側部,該第一、二側部分別與該中央部右、左側連結,又於該第一、二側部分別設置一第一拉把、一第二拉把; 一第一連結段,設於該翻身帶右側,並一側與該中央段之第一側部右側連結,又於該第一連結段設置一第一連結裝置;一第二連結段,設於該翻身帶左側,並一側與該中央段之第二側部左側連結,又於該第二連結段設置一第二連結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中央部結合設置一補強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第一拉把為二中空環狀體分別與第一側部之上、下側連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第二拉把為二中空環狀體分別與第二側部之上、下側連結。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第一連結裝置為黏扣帶或扣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第二連結裝置為黏扣帶或扣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翻身帶由可透氣及可彎曲材質製造。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翻身帶設於病床上,該中央段長度略小於病床寬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帶,其中該翻身帶設於病床上,該病床具左、右側護欄,並該第一、二連結裝置可與該左、右側護欄結合或脫離。
TW109200406U 2020-01-10 2020-01-10 翻身帶 TWM592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406U TWM592752U (zh) 2020-01-10 2020-01-10 翻身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406U TWM592752U (zh) 2020-01-10 2020-01-10 翻身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2752U true TWM592752U (zh) 2020-04-01

Family

ID=7113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406U TWM592752U (zh) 2020-01-10 2020-01-10 翻身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2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0657A (en) Sheet position adjust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US3469269A (en) Hospital and ambulance patient handling equipment
US10258523B2 (en) Patient tur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JP4105748B1 (ja) オムツ型介助ベルト
TWM592752U (zh) 翻身帶
TWI776363B (zh) 輔助移位照護墊
TWM608338U (zh) 用於躺臥者之輔具
JP2011152235A (ja) 介護補助用具
TWM587521U (zh) 協助翻身移位之輔助墊
JP3136534U (ja) 床ずれ防止のための体位変更補助装置
JP3130448U (ja) オムツ型介助ベルト
JP3126923U (ja) 移乗ループダッコ
CN215350162U (zh) 重症患者过床护理软垫
CN210728094U (zh) 一种人体安全固位及移动辅助床罩
JP4577797B2 (ja) オムツ型介助ベルト
CN219941034U (zh) 一种偏瘫患者移动辅助带
CN216496194U (zh) 一种可定位式护理垫
WO2011036494A1 (en) Support pad for rotating sleep surface transfer system
JP3217028U (ja) 介護者用移乗具
CN210494452U (zh) 一种方便卧床患者移位和转运的组合翻身垫
JP3187691U (ja) 介護用ズボン
JP3201256U (ja) トイレで脱着しない安全穴開きズボン
Lloyd Patient handling technologies
JP3114976U (ja) 体位変換ループシート
JP6112368B2 (ja) 介護用移送リフ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