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1009U -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1009U
TWM581009U TW108202509U TW108202509U TWM581009U TW M581009 U TWM581009 U TW M581009U TW 108202509 U TW108202509 U TW 108202509U TW 108202509 U TW108202509 U TW 108202509U TW M581009 U TWM581009 U TW M58100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holding
assembly
controlled
sliding r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安順
Original Assignee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2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100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1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1009U/zh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基板噴塗設備。基板噴塗設備包含:入料裝置、噴塗裝置、分流裝置及移載裝置。噴塗裝置包含第一傳輸裝置、第二傳輸裝置、多個噴槍組件及換列裝置。入料裝置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分流裝置能將入料裝置所承載的基板移出入料裝置,且分流裝置能將由入料裝置移出的基板逐一旋轉90度後,移入噴塗裝置的第一傳輸裝置。換列裝置能將基板平行移載至第二傳輸裝置。多個噴槍組件能對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及第二傳輸裝置的基板噴塗塗料。移載裝置用以將通過噴塗裝置進行雙面噴塗的各基板移載至出料裝置。

Description

基板噴塗設備
本創作涉及一種噴塗設備,特別是一種能對電路板的雙面進行噴塗的基板噴塗設備。
現有的電路板噴塗設備,大多呈現為長列式,而電路板將被相關機構夾持,以於設備中直線地移動。當電路板被相關機構夾持,而於設備中直線地移動時,相關的噴槍將對電路板進行噴漆。此種電路板噴塗設備,在相關人員對噴槍及噴塗室進行清潔時,電路板噴塗設備將無法運作,而必需等待相關人員完成清潔後,才可續行相關噴塗作業,如此,造成相關生產廠商的困擾。
本創作公開一種基板噴塗設備,主要用以改善現有呈現為長列式的電路板噴塗設備,在相關人員對噴塗室進行清潔時,整個設備將無法使用的問題。
本創作實施例公開一種基板噴塗設備,其用以對多個基板彼此相反的兩個寬側面進行塗料噴塗,基板噴塗設備包含:一入料裝置、兩個噴塗裝置、至少一分流裝置及一移載裝置。入料裝置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入料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一輸送方向移動;各個基板夾持組件用以夾持一基板。兩個噴塗裝置分別設置於入料裝置的兩側,各個噴塗裝置包含:一第一傳輸裝置、一第二傳輸裝置、一換列裝置及多個噴槍組件。第一傳輸裝置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第一傳輸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二傳輸方向移動。 第二傳輸裝置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第二傳輸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三傳輸方向移動,第三傳輸方向不同於第二傳輸方向。換列裝置,其能被控制而將第一傳輸裝置所承載的基板夾持組件平行移載至第二傳輸裝置。多個噴槍組件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及所第二傳輸裝置之間,多個噴槍組件能被控制而對第一傳輸裝置及第二傳輸裝置所分別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基板進行噴塗。至少一分流裝置能被控制而將入料裝置所承載的基板夾持組件,移載至各個噴塗裝置的第一傳輸裝置。至少一移載裝置能被控制而將各個第二傳輸裝置所承載的基板夾持組件移載至一出料裝置。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透過兩個噴塗裝置、分流裝置及移載裝置的相互配合,以及各噴塗裝置所包含的第一傳輸裝置、第二傳輸裝置及換列裝置的相互配合,相關人員在對其中一個噴塗裝置進行清潔時,基板噴塗設備仍可利用另一噴塗裝置進行噴塗作業。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D‧‧‧基板噴塗設備
1‧‧‧框體結構
2‧‧‧基板夾持組件
21‧‧‧限位結構
211‧‧‧夾持孔
22‧‧‧支撐架
23‧‧‧夾持構件
3‧‧‧入料裝置
31‧‧‧本體
32‧‧‧輸送帶
33‧‧‧驅動組件
4‧‧‧噴塗裝置
41‧‧‧第一傳輸裝置
411‧‧‧本體
412‧‧‧輸送帶
413‧‧‧驅動組件
42‧‧‧第二傳輸裝置
421‧‧‧本體
422‧‧‧輸送帶
423‧‧‧驅動組件
43‧‧‧噴槍組件
44‧‧‧升降機構
45‧‧‧換列裝置
5‧‧‧分流裝置
7‧‧‧移載裝置
8‧‧‧出料裝置
A1‧‧‧固持組件
A11‧‧‧夾爪
A2‧‧‧滑塊
A3‧‧‧第一滑軌
A4‧‧‧第二滑軌
A5‧‧‧旋轉組件
P‧‧‧基板
P1‧‧‧第一寬側面
P2‧‧‧第二寬側面
圖1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上視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入料裝置及基板夾持組件的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噴塗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噴塗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分流裝置、換列裝置及移載裝置的示意圖。
圖6及圖7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換列裝置的作動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分流裝置的作動示意圖。
圖9為基板於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二實施例的上視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2為基板於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二實施例的移動示意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參閱圖1,其顯示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示意圖。基板噴塗設備D,其用以對多個基板P的兩個寬側面分別進行噴塗,基板噴塗設備D包含:一框體結構1、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一入料裝置3、兩個噴塗裝置4、一分流裝置5、兩個移載裝置7及一出料裝置8。在實際應用中,基板噴塗設備D還可以包含有一電腦設備或是基板噴塗設備D可以是與一電腦設備連接,而電腦設備能控制入料裝置3、噴塗裝置4、分流裝置5、移載裝置7及出料裝置8作動。
框體結構1可以包含架體及遮板(圖中未繪示),而架體及遮板可以對應區隔出一佇列室、兩個噴塗室、一分流空間及一出料室,佇列室與分流空間連通,各噴塗室與分流空間連通,出料室與兩個噴塗室連通。入料裝置3可以是對應設置於佇列室,兩個噴塗裝置4分別設置於兩個噴塗室, 分流裝置5可以是位於分流空間,移載裝置7可以是對應設置於分流空間及出料室之間。
如圖2所示,其顯示為設置有基板夾持組件2的入料裝置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基板夾持組件2可以是包含一限位結構21、一支撐架22及多個夾持構件23。限位結構21用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整體吊掛於入料裝置3、第一傳輸裝置41(於後詳述)、第二傳輸裝置42(於後詳述)及出料裝置8(於後詳述)。支撐架22連接限位結構21,且支撐架22設置有多個夾持構件23,多個夾持構件23用以夾持一個基板P(例如是各式電路板)。需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基板夾持組件2可以是依據需求,利用各種方式固定基板P,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種實施態樣,但不以此為限;另外,圖中所示的各個夾持構件23的外型、設置位置及數量,亦可依據需求變化。
入料裝置3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入料裝置3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沿一第一輸送方向(即圖1所示座標的負X軸)移動。在具體實施中,入料裝置3可以是包含有一本體31、兩個輸送帶32及一驅動組件33,本體31內間隔地設置有兩個輸送帶32。驅動組件33與兩個輸送帶32相連接,而驅動組件33能驅動兩個輸送帶32作動。基板夾持組件2的限位結構21可以設置於兩個輸送帶32,而驅動組件33驅動兩個輸送帶32作動時,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能隨兩個輸送帶32,而沿所述第一輸送方向移動。
關於入料裝置3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而能使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沿所述第一輸送方向移動的方式,不以上述說明為限,任何可以使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沿第一輸送方向移動的機構,皆應屬於入料裝置3可實施的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1及圖9所示,圖9顯示為多個基板P及 其夾持的基板P於基板噴塗設備D中的示意圖。多個基板P被夾持於設置於入料裝置3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時,任兩個相鄰的基板P的寬側面P1、P2可以是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如此,將可使多個基板P緊密地排列,而可縮小入料裝置3所需的空間。
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3,圖3顯示為單一個噴塗裝置4的示意圖。各噴塗裝置4包含一第一傳輸裝置41、一第二傳輸裝置42、多個噴槍組件43、一升降機構44及一換列裝置45。第一傳輸裝置41、第二傳輸裝置42、多個噴槍組件43、升降機構44及換列裝置45可以是設置於框體(圖未示)。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彼此相鄰的並排設置,多個噴槍組件43設置於升降機構44,且多個噴槍組件43對應位於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之間,升降機構44能被控制而向靠近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的方向移動,且升降機構44能被控制而向遠離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的方向移動。各個噴槍組件43能被控制而噴出預定的塗料。
請一併參閱圖1、圖3及圖4,圖4顯示為噴塗裝置4的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第一傳輸裝置41可以是包含有一本體411、兩個輸送帶412及一驅動組件413,兩個輸送帶412間隔地設置於本體411中,而基板夾持組件2的限位結構21能設置於兩個輸送帶412上。驅動組件413連接兩個輸送帶412,而驅動組件413能被控制驅動兩個輸送帶412移動,據以使設置於兩個輸送帶412上的基板夾持組件2能沿一第二輸送方向(即圖1所示座標的正X軸方向)移動。
第二傳輸裝置42可以是包含有一本體421、兩個輸送帶422及一驅動組件423,兩個輸送帶422間隔地設置於本體421中,而基板夾持組件2的限位結構21能設置於兩個輸送帶422上。驅動組件423連接兩個 輸送帶422,而驅動組件423能被控制以驅動兩個輸送帶422移動,據以使設置於兩個輸送帶422上的基板夾持組件2能沿一第三輸送方向(即圖1所示座標的負X軸方向)移動。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1及圖9所示,多個基板P被夾持於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或者,多個基板P被夾持於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時,任兩個相鄰的基板P的窄側面是彼此相面對地設置,而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P的寬側面是大致位於同一平面上;且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P的寬側面,與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多個基板P的寬側面,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如此,當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同時設置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且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夾持有多個基板P時,可以是透過控制升降機構44及多個噴槍組件43作動,以同時對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P的其中一寬側面及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多個基板P的其中一個寬側面噴塗塗料。
請一併參閱圖1、圖3及圖5,圖5顯示為換列裝置45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各噴塗裝置4的換列裝置45,用以將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平行移載至第二傳輸裝置42,所述平行移載是指於移動過程中,沒有進行旋轉的作動,如此,將不會使得剛被噴塗於基板P上的塗料因為旋轉而向外噴出。
如圖5所示,在具體的應用中,換列裝置45可以是包含一固持組件A1、一滑塊A2、一第一滑軌A3及一第二滑軌A4,固持組件A1能被控制而固持基板夾持組件2,固持組件A1固定設置於滑塊A2,滑塊A2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一滑軌A3,第一滑軌A3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二滑軌A4。在實際應用中,滑塊A2於第一滑軌A3上移動的方向,及第一滑軌A3於第 二滑軌A4上移動的方式,可以是依據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的設置位置決定,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固持組件A1能被控制以夾持基板夾持組件2,舉例來說,固持組件A1可以是包含有兩個夾爪A11,兩個夾爪A11能被控制以夾持各基板夾持組件2的限位結構21的兩個夾持孔211(如圖2所示)。關於固持組件A1固持基板夾持組件2的方式,不以上述利用夾爪A11夾持的方式為限,任何可以固持基板夾持組件2的方式皆應屬固持組件A1可實施的範圍,舉例來說,固持組件A1也可以是包含有一磁鐵(可依據需求為永久磁鐵或電磁鐵),而基板夾持組件2的限位結構21可以是能被磁鐵吸附的結構或是異磁性的磁鐵,藉此,固持組件A1可以是透過磁力吸引的方式,來固持基板夾持組件2。
如圖6及圖7所示,基板P由第一傳輸裝置41移動至第二傳輸裝置42的過程中可以是:先控制固持組件A1的兩個夾爪A11作動,以通過基板夾持組件2的兩個夾持孔211(如圖2所示)夾持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基板夾持組件2;而後,再控制第一滑軌A3於第二滑軌A4上移動,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沿第二傳輸方向向遠離第一傳輸裝置41的一端移動,直到使基板夾持組件2移出第一傳輸裝置41。
接著,如圖7所示,當原本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基板夾持組件2移出第一傳輸裝置41時,滑塊A2將被控制而於第一滑軌A3上移動,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移動至相對應的第二傳輸裝置42的兩個輸送帶422之間的位置;而後,第一滑軌A3將被控制而於第二滑軌A4上移動,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移動至第二傳輸裝置42中;最後,固持組A1將被控制而鬆開其所夾持的基板夾持組件2,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
如圖6、圖7、圖9所示,特別說明的是,在多個噴槍組件43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及第二傳輸裝置42之間的實施例中,若各個基板P彼此相反的兩個寬側面定義為一第一寬側面P1及一第二寬側面P2。當換列裝置45將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基板夾持組件2取出時,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是面對多個噴槍組件43(即面對第二傳輸裝置42),而後換列裝置45受控制以將基板夾持組件2移入第二傳輸裝置42時,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基板P的第二寬側面P2將面對多個噴槍組件43,而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各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則是不面對噴槍組件43。
換言之,換列裝置45是用來使基板P的不同寬側面P1、P2,面向多個噴槍組件43,據以使噴槍組件43能對同一個基板P的兩個寬側面P1、P2進行噴塗;在換列裝置45作動的過程中,基板P僅是被平行地移動,而基板P未被旋轉。也就是說,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上的基板P在未被噴槍組件43噴塗前,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上的各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及第二寬側面P2皆是未噴塗有塗料,而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多個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則是已被噴槍組件43噴塗過塗料。
如圖1、圖5及圖8所示,分流裝置5的具體實施方式亦可如圖5所示,即,分流裝置5可以同樣是包含固持組件A1、滑塊A2、第一滑軌A3及第二滑軌A4。關於固持組件A1、滑塊A2、第一滑軌A3及第二滑軌A4彼此間的連接關係,請參閱前述說明,與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分流裝置5及換列裝置45具有大致相同的構件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分流裝置5及換列裝置45也可以是依據需求包含有完全不同的構件。
分流裝置5的滑塊A2於第一滑軌A3上移動的方向,及分流裝置5的第一滑軌A3於第二滑軌A4上移動的方式,可以是依據入料裝置 3及兩個噴塗裝置4的設置位置決定,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如圖5所示,特別說明的是,分流裝置5與前述換列裝置45不同之處在於,分流裝置5還包含有一旋轉組件A5,旋轉組件A5與固持組件A1相連接,而旋轉組件A5能被控制以使固持組件A1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2旋轉。
如圖8所示,基板夾持組件2由入料裝置3移動至第一傳輸裝置41的過程可以是:當入料裝置3設置有預定數量的基板P時,分流裝置5將被控制以移動至入料裝置3的上方,而後,固持組件A1將被控制以固持設置於入料裝置3的基板夾持組件2;當固持組件A1固持有設置於入料裝置3的基板夾持組件2時,第一滑軌A3將被控制於第二滑軌A4上移動,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沿第一輸送方向(即圖8所示座標的負X軸方向)移出入料裝置3。接著,分流裝置5將被控制而使固持組件A1旋轉90度,據以使基板夾持組件2及其所夾持的基板P旋轉90度,而後,滑塊A2及第一滑軌A3將被控制,以將旋轉90度後的基板夾持組件2及其夾持的基板P移入第一傳輸裝置41。
在具體的實施中,分流裝置5可以是連接電腦設備,而相關人員可以是透過利用電腦設備,對分流裝置5的作動進行編程,以決定分流裝置5將設置於入料裝置3中的哪一些基板夾持組件2移載至哪一個噴塗裝置4。
請復參圖1,基板噴塗設備D的兩個移載裝置7可以是分別對應於兩個噴塗裝置4的第二傳輸裝置42及出料裝置8設置。各移載裝置7能被控制以將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移載至出料裝置8。
如圖1、圖5及圖8所示,移載裝置7的具體實施方式亦可如 圖5所示,即,移載裝置7可以同樣是包含固持組件A1、滑塊A2、第一滑軌A3、第二滑軌A4及旋轉組件A5。關於固持組件A1、滑塊A2、第一滑軌A3及第二滑軌A4彼此間的連接關係,請參閱前述說明,與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分流裝置5及移載裝置7具有相同的構件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分流裝置5及移載裝置7也可以是依據需求包含有完全不同的構件。
當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所夾持的基板P完成噴塗後,移載裝置7的第一滑軌A3及滑塊A2將被控制,以逐一將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上的基板夾持組件2移出第二傳輸裝置42,而後,移載裝置7的旋轉組件A5將被控制,以將被固持組件A1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2旋轉90度,最後,第一滑軌A3及滑塊A2將再被控制,而使旋轉90度後的基板夾持組件2移入出料裝置8中。出料裝置8例如可以是與入料裝置3大致相同的裝置。
如圖9所示,其顯示為基板P於基板噴塗設備D中的移動狀態的示意圖。基板P於基板噴塗設備D的移動過程的簡單說明如下: 當入料裝置3設置有預定數量的基板P時,分流裝置5將被控制以將設置於入料裝置3的多個基板P逐一移出入料裝置3,分流裝置5將基板P移出入料裝置3後,分流裝置5將會先使基板P旋轉90度後,在將基板P移入第一傳輸裝置41。其中,多個基板P設置於入料裝置3時,彼此相鄰的基板P的寬側面P1、P2是彼此相面對地設置;被移入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將面對噴槍組件43設置。
當設置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多個基板P完成噴塗後,換列裝置45將被控制而將多個基板P由第一傳輸裝置41中移出,並且在不對基板P旋轉的情況下,將多個基板P逐一地移入第二傳輸裝置42中。被移入 第二傳輸裝置42的各基板P的第二寬側面P2將面對噴槍組件43,而位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各基板P的第二寬側面P2,則是與位於第一傳輸裝置41的各基板P的第一寬側面P1彼此相面對地設置。
當設置於第二傳輸裝置42的多個基板P完成噴塗後,移載裝置7將被控制而將多個基板P由第二傳輸裝置42中移出,且移載裝置7可以是將各基板P旋轉90度後移入出料裝置8中,從而完成基板P的噴塗作業。
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的圖1中,是以分流裝置5及移載裝置7為同一裝置為例,但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分流裝置5及移載裝置7也可以是分別為兩個獨立的裝置。
請一併參閱圖10至圖12,圖10顯示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2為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第二實施例的基板於基板噴塗設備D中的移動狀態的示意圖。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基板噴塗設備D與前述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兩個噴塗裝置4可以是大致設置於同一軸線上,入料裝置3可以是設置於兩個噴塗裝置4之間,而基板噴塗設備D的上視圖大致呈現為T字型。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基板噴塗設備D與前述實施例另一不同之處在於,基板噴塗設備D可以是具有兩個分流裝置5及兩個移載裝置7,而兩個分流裝置5用來將入料裝置3的基板夾持組件2,移載至相對應的兩個噴塗裝置4的第一傳輸裝置41,而兩個移載裝置7用以將兩個噴塗裝置4的第二傳輸裝置42所承載的多個基板夾持組件2,移載至出料裝置8。關於各個分流裝置5及各個移載裝置7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前述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換言之,基板噴塗設備D所包含的分流裝置5及移載裝 置7的數量可以是依據入料裝置3、兩個噴塗裝置4及出料裝置8彼此間的設置位置而決定。
綜上所述,本創作基板噴塗設備若其中一個噴塗裝置在進行清潔時,相關人員可以是透過控制分流裝置,而使位於入料裝置的多個基板仍可進入另一個噴塗裝置進行噴塗;反觀,習知長列式的電路板噴塗設備,當噴槍或是噴塗室進行清潔時,則整個設備將無法進行噴塗。
另外,本創作的基板噴塗設備的噴塗裝置,透過第一傳輸裝置、換列裝置及第二傳輸裝置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地對各基板彼此相反的兩個寬側面進行噴塗,且由於噴槍組件是位於第一傳輸裝置及第二傳輸裝置之間,而噴槍組件可以同時噴塗位於第一傳輸裝置及第二傳輸裝置的多個基板,因此,噴塗裝置具有很好的噴塗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基板噴塗設備,其用以對多個基板彼此相反的兩個寬側面進行塗料噴塗,所述基板噴塗設備包含:一入料裝置,其用以承載多個基板夾持組件,所述入料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一輸送方向移動;各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用以夾持一個所述基板;兩個噴塗裝置,其分別設置於所述入料裝置的兩側,各個所述噴塗裝置包含:一第一傳輸裝置,其用以承載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第一傳輸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二傳輸方向移動;一第二傳輸裝置,其用以承載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第二傳輸裝置能被控制而使其所承載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一第三傳輸方向移動,所述第三傳輸方向不同於所述第二傳輸方向;一換列裝置,其能被控制而將所述第一傳輸裝置所承載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平行移載至所述第二傳輸裝置;及多個噴槍組件,其設置於所述第一傳輸裝置及所述第二傳輸裝置之間,多個所述噴槍組件能被控制而對所述第一傳輸裝置及所述第二傳輸裝置所分別承載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所述基板進行噴塗;至少一分流裝置,其能被控制而將所述入料裝置所承載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移載至各個所述噴塗裝置的所述第一傳輸裝置;以及 至少一移載裝置,其能被控制而將各個所述第二傳輸裝置所承載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移載至一出料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各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包含一限位結構、一支撐架及多個夾持構件,所述限位結構能抵靠於所述入料裝置的輸送帶而被輸送,所述限位結構能抵靠所述第一傳輸裝置的輸送帶而被輸送,所述限位結構能抵靠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輸送帶而被輸送;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限位結構,且所述支撐架設置有多個所述夾持構件,多個所述夾持構件用以夾持一個所述基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設置於所述入料裝置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多個所述基板中,任兩個彼此相鄰的所述基板的寬側面彼此相面對地設置;設置於所述第一傳輸裝置或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多個所述基板中,任兩個彼此相鄰的所述基板的窄側面彼此相面地設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設置於所述出料裝置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多個所述基板中,任兩個彼此相鄰的所述基板的寬側面彼此相面對地設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各個所述基板彼此相反的兩個寬側面定義為一第一寬側面及一第二寬側面;各個所述噴槍組件能被控制而同時對設置於所述第一傳輸裝置及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多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所述基板進行噴塗;設置於所述第一傳輸裝置的各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寬側面面對所述噴槍組件;設置於所述第二傳輸裝 置的各個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夾持的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寬側面面對所述噴槍組件。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所述分流裝置包含一固持組件、一滑塊、一第一滑軌及一第二滑軌,所述固持組件能被控制而固持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固持組件固定設置於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二滑軌;其中,當所述固持組件被控制而固持設置於所述入料裝置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時,所述第一滑軌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二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沿所述第一輸送方向移動;當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所述第一輸送方向移動並移出所述入料裝置時,所述滑塊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一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移動至所述第一傳輸裝置的一端;當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移動至所述第一傳輸裝置的一端時,所述第一滑軌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二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將對應移動至所述第一傳輸裝置中。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各個所述換列裝置包含一固持組件、一滑塊、一第一滑軌及一第二滑軌,所述固持組件能被控制而固持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固持組件固定設置於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二滑軌;其中,當所述固持組件被控制而固持設置於所述第一傳輸裝置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時,所述第一滑軌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二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 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沿所述第二輸送方向移動;當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所述第二輸送方向移動並移出所述第一傳輸裝置時,所述滑塊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一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移動至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一端;當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移動至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一端時,所述第一滑軌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二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則能對應移動至所述第二傳輸裝置中。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所述移載裝置包含一固持組件、一滑塊、一第一滑軌及一第二滑軌,所述固持組件能被控制而固持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固持組件固定設置於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二滑軌;其中,當所述固持組件被控制而固持設置於所述第二傳輸裝置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時,所述第一滑軌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二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沿所述第二輸送方向移動;當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沿所述第二輸送方向移動並移出所述第二傳輸裝置時,所述滑塊能被控制而於所述第一滑軌移動,而所述固持組件所固持的基板夾持組件則對應移動至所述出料裝置的一端。
  9. 如請求項6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各個所述固持組件包含多個夾爪或一磁鐵,多個所述夾爪能被控制而夾持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所述磁鐵能被控制而吸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板噴塗設備,其中,所述分流裝置 及所述移載裝置具有一旋轉組件,所述旋轉組件能被控制而將所述分流裝置或是所述移載裝置所固持的所述基板夾持組件旋轉至少90度。
TW108202509U 2019-02-27 2019-02-27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TWM581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509U TWM581009U (zh) 2019-02-27 2019-02-27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509U TWM581009U (zh) 2019-02-27 2019-02-27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1009U true TWM581009U (zh) 2019-07-21

Family

ID=6805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509U TWM581009U (zh) 2019-02-27 2019-02-27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10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412B (zh) * 2019-02-27 2020-06-11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噴塗設備及基板噴塗方法
CN11219140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杨道芳 一种人防门自动喷涂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412B (zh) * 2019-02-27 2020-06-11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噴塗設備及基板噴塗方法
CN11219140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杨道芳 一种人防门自动喷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830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1577481B1 (ko) 기판 반송장치 및 기판 반송방법
JP4883071B2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10038440A1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5551625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10087448A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TWM581009U (zh)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JP5600624B2 (ja) 塗布膜形成装置及び塗布膜形成方法
JP2010087447A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TW200925084A (en) Conveying and coating machine of substrate
TWI696412B (zh) 基板噴塗設備及基板噴塗方法
TWI603418B (zh) 成膜裝置
TWI671413B (zh) 真空處理系統的操作方法
JP2009018917A (ja) 塗布装置、基板の受け渡し方法及び塗布方法
JP5352080B2 (ja) ノズル洗浄装置、ノズル洗浄方法、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011086875A (ja) 塗布装置
TW201720737A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JP2014106052A (ja) 物品分類装置
JP2001015988A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および実装方法
TWI626091B (zh) 板邊清洗系統
JP2009018261A (ja) ノズル洗浄装置、ノズル洗浄方法、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TWI692054B (zh) 基板處理設備
JP2017201219A (ja) 乾燥装置、光照射装置、及び塗布システム
JP2002271091A (ja) 実装機
JP2009267186A (ja) 電子部品実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