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798U - 連動煞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連動煞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798U
TWM568798U TW107203524U TW107203524U TWM568798U TW M568798 U TWM568798 U TW M568798U TW 107203524 U TW107203524 U TW 107203524U TW 107203524 U TW107203524 U TW 107203524U TW M568798 U TWM568798 U TW M5687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wire
engaging hole
sleeve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榮彬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3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7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68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798U/zh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連動煞車系統,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第二煞車操作裝置、第一煞車產生裝置、第二煞車產生裝置、第一平衡板件、第二平衡板件、第一煞車導線、第二煞車導線以及第三煞車導線。其中,第一煞車導線之一端連接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另一端穿過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後連接第一煞車產生裝置,第二煞車導線之一端連接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另一端連接第二煞車產生裝置,而第三煞車導線之一端連接第二平衡板件,另一端穿過第一平衡板件後連接第二煞車產生裝置。藉此,當按壓第一操作槓桿使之在尚未釋放的狀態下,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槓桿時,並不會因二平衡板件間之相互干擾而影響騎乘者的手感,故可產生更多的煞車力。

Description

連動煞車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連動煞車系統,尤指一種適用於鼓煞車輛之連動煞車系統。
請參閱圖9及圖10,其分別為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及作動圖。圖中係為台灣發明專利案第I301462號所揭露之習知技術,其為一種前後輪皆採用鼓式煞車裝置之連動煞車系統,該連動煞車系統具有低成本且組立性優等特點,係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一種連動煞車系統。
然而,上述連動煞車系統9於使用上仍存有部分缺失值得進行改良,首先,騎乘者操作第一操作槓桿911後,所施加之按壓力道除了可拉動第一鼓式煞車裝置930之第一煞車搖臂931之外,更可藉由第一平衡板件950與第二平衡板件960之相對作動關係,進而拉動第二鼓式煞車裝置940之第一煞車搖臂941,而產生連動煞車之功效。不過在習知技術之設計架構下,如圖10所示,當騎乘者尚未釋放第一操作槓桿911之狀態下,若接續操作第二操作槓桿921之時,由於第三套管973和第四套管974之相對距離被第一平衡板件950及第二平衡板件960所撐開,此時將造成第二操作槓桿921將無作動間隙可移動,若騎乘者持續對第二操作槓桿921施力,且當第二操作槓桿921之施力大於第一操作槓桿911之施力時,此時第二操作槓桿921將會移動,同時第一操作槓桿911將會被回推,此現象除影響騎乘者的手感,且兩手同時施力煞車在煞車效能上與一手獨立煞車結果趨近相等,並無法產生更大煞車力。
創作人緣因於此,本於積極創作之精神,亟思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之連動煞車系統,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連動煞車系統,其透過二平衡板件間的作動關係,以達到連動煞車的效果,而本創作進一步改良了煞車操作裝置、平衡板件與煞車產生裝置之連接關係,因此,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使其在尚未釋放的狀態下,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槓桿時,並不會因二平衡板件間之相互干擾而影響騎乘者的手感,故可產生更多的煞車力。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第二煞車操作裝置、第一煞車產生裝置、第二煞車產生裝置、第一平衡板件、第二平衡板件、第一煞車導線、第二煞車導線以及第三煞車導線。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第一固定座之第一操作槓桿。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第二固定座之第二操作槓桿。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三固定座。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二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四固定座。
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樞接孔;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樞接孔,其中,第一樞接孔係與第二樞接孔共軸轉動,俾能使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產生連動關係,而達到連動煞車的效果。
其中,為達成連動煞車之目的,勢必需倚靠煞車導線進行力傳遞。所述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導線以及分別包覆於第一導線外部之第一套管及第二套管,第一導線穿設於第一卡合孔及第三卡合孔內,一端連接第一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一煞車搖臂。第一套管一端抵觸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觸第一卡合孔,第二套管一端抵觸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觸第三固定座,藉以驅動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以產生煞車力。其次,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導線以及包覆於第二導線外部之第三套管,第二導線之一端連接第二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該第二煞車搖臂,第三套管一端抵觸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觸第四固定座,藉以驅動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以產生煞車力。再者,第三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以及包覆於第三導線外部之第四套管,第三導線之一端連接第四卡合孔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二煞車搖臂,第四套管一端抵觸第二卡合孔,另一端抵觸該第四固定座,藉以透過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之相對運動,達到連動煞車之效果。
上述第一平衡板件可更包括一第一彈簧座,其設置於第一樞接孔與第一卡合孔之間;該第二平衡板件可更包括一第二彈簧座,其設置於第二樞接孔與第三卡合孔之間,其中,第一彈簧座與第二彈簧座彼此相對,且裝置有一壓縮彈簧。藉此,透過壓縮彈簧所提供之彈簧回復力,有助於使第一平衡板件與第二平衡板件回復至初始位置。
上述第一導線之一端可套設有一回彈彈簧並與一調整螺帽接合,用以調整該第一煞車搖臂作動時之煞車力度;相對地,該第二導線及第三導線之一端分別套設有一回彈彈簧並分別與一調整螺帽接合,用以調整第二煞車搖臂作動時之煞車力度。藉此,透過回彈彈簧所提供之彈簧回復力,有助於使第一煞車搖臂與第二煞車搖臂回復至初始位置。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而有關本創作的其他目的與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請參閱圖1,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本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1可組設於一車輛上,其主要構件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10、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120、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13、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14、一第一平衡板件150、一第二平衡板件160、一第一煞車導線18a、一第二煞車導線18b以及一第三煞車導線18c。
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10包括一第一固定座112以及一樞接於第一固定座112之第一操作槓桿111,所述第一操作槓桿111係連接一第一導線181,可供騎乘者按壓操作,對於第一導線181施加一拉力。第二煞車操作裝置120包括一第二固定座122以及一樞接於第二固定座122之第二操作槓桿121,所述第二操作槓桿121係連接一第二導線182,可供騎乘者按壓操作,對於第二導線182施加一拉力。
第一煞車產生裝置13在本實施例中係為一習知的鼓煞機構,包括一第一鼓式煞車裝置130、一樞接於第一鼓式煞車裝置130之第一煞車搖臂131以及一固設於第一鼓式煞車裝置130之第三固定座132,故當第一煞車搖臂131受力轉動時,可驅動第一鼓式煞車裝置130作動而產生摩擦煞車力。相對地,第二煞車產生裝置14在本實施例中係同樣為一習知的鼓煞機構,包括一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一樞接於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之第二煞車搖臂141以及一固設於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之第四固定座142,故當第二煞車搖臂141受力轉動時,可驅動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作動而產生摩擦煞車力。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2至圖6,其分別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局部放大圖、第一平衡板件之側視圖及俯視圖以及第二平衡板件之側視圖及俯視圖。如圖3及圖4所示,第一平衡板件150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151及一第二端部152,第一端部151設置有一第一卡合孔154,第二端部152設置有一第二卡合孔155,在第一卡合孔154與第二卡合孔155之間設置有一第一樞接孔153,在第一樞接孔153與第一卡合孔154之間設有一第一彈簧座157。另一方面,如圖5及圖6所示,第二平衡板件160兩端分別為一第三端部161及一第四端部162,第三端部161設置有一第三卡合孔164,第四端部162設置有一第四卡合孔165,在第三卡合孔164與第四卡合孔165之間設置有一第二樞接孔163,在第二樞接孔163與第三卡合孔164之間設有一第二彈簧座167。
其中,如圖2所示,第一平衡板件150與第二平衡板件160在第一樞接孔153與第二樞接孔163間共軸轉動,且第一彈簧座157與第二彈簧座167彼此相對,裝置有一壓縮彈簧156。藉此,透過壓縮彈簧156所提供之彈簧回復力,有助於使第一平衡板件150與第二平衡板件160經作動後可快速回復至初始位置,以便往復進行連動煞車作業。
再者,為達成連動煞車之目的,本創作係裝設有三條煞車導線,其為第一煞車導線18a、第二煞車導線18b以及第三煞車導線18c。第一煞車導線18a包括一第一導線181以及分別包覆於第一導線181外部之第一套管171及第二套管17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線181穿設於第一卡合孔154及第三卡合孔164內,一端連接第一操作槓桿111,而另一端依序穿過一回彈彈簧197及位於第一煞車搖臂131之一圓柱件191後與一調整螺帽194接合,用以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一煞車搖臂131。另一方面,第一套管171一端抵觸第一固定座112,另一端抵觸第一平衡板件150之第一卡合孔154,第二套管172一端抵觸第二平衡板件160之第三卡合孔164,另一端抵觸第三固定座132。藉此,本創作透過第一煞車導線18a,可將按壓第一操作槓桿111的操作力道依序由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10經第一平衡板件150及第二平衡板件160傳遞至第一煞車產生裝置13中。
其次,第二煞車導線18b包括一第二導線182以及包覆於第二導線182外部之第三套管17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線182一端連接第二操作槓桿121,而另一端依序穿過一回彈彈簧198及位於第二煞車搖臂141內之一圓柱件192後與一調整螺帽195接合,用以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二煞車搖臂141。另一方面,第三套管173一端抵觸第二固定座122,另一端抵觸第四固定座142。藉此,本創作透過第二煞車導線18b可將按壓第二操作槓桿121的操作力道由第二煞車操作裝置120直接傳遞至第二煞車產生裝置14中。
最後,第三煞車導線18c包括一第三導線183以及包覆於第三導線183外部之第四套管174,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導線183之一端連接第二平衡板件160之第四卡合孔165,而另一端依序穿過一回彈彈簧199及位於第二煞車搖臂141內之一圓柱件193後與一調整螺帽196接合,用以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二煞車搖臂141。另一方面,第四套管174抵觸第一平衡板件150之第二卡合孔155,另一端抵觸第四固定座142。或者,在另一種結構設計下,可將第三導線183之一端連接第二平衡板件160之第二卡合孔155,而另一端依序穿過一回彈彈簧199及位於第二煞車搖臂141內之一圓柱件193後與一調整螺帽196接合,用以將所施拉力傳輸至第二煞車搖臂141。另一方面,第四套管174抵觸第一平衡板件150之第四卡合孔165,另一端抵觸第四固定座142,故所述第三導線183之連接方式不以圖式說明為限,亦可有其他的連接手段。藉此,本創作透過第三煞車導線18c可將由第一平衡板件150及第二平衡板件160所提供之連動煞車力道傳遞至第二煞車產生裝置14中。
請參閱圖7,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作動圖。當騎乘者操作第一操作槓桿111時,將拉動第一導線181,使調整螺帽194抵抗回彈彈簧197之彈力而推動圓柱件191,讓第一煞車搖臂131作動,進而使第一鼓式煞車裝置130產生煞車力;在第一導線181承受拉力的同時,第一套管171及第二套管172將承受反作用力的壓力,第一平衡板件150之第一卡合孔154將被第一套管171所推動,第二平衡板件160之第三卡合孔164將被第二套管172所推動,使第二平衡板件160之第四卡合孔165將拉動第三導線183、使第一平衡板件150之第二卡合孔155將推動第四套管174,調整螺帽196受第三導線183拉動而抵抗回彈彈簧199彈力而推動圓柱件193,讓第二煞車搖臂141作動,進而使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得以產生煞車力以達成連動煞車功效。
請參閱圖8,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二作動圖。如圖所示,承接圖7之第一作動圖,在尚未釋放第一操作槓桿111的情況下,若騎乘者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槓桿121,將拉動第二導線182,使調整螺帽195抵抗回彈彈簧198彈力而推動圓柱件192,再由圓柱件192追加施力在第二煞車搖臂141上,使第二鼓式煞車裝置140可以產生更多的煞車力,且在第二操作槓桿121施力的同時,並不會產生造成操作手感不佳的第一操作槓桿111之回推力。
藉由上述設計,本創作進一步改良了煞車操作裝置、平衡板件與煞車產生裝置之連接關係,因此,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使其在尚未釋放的狀態下,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槓桿時,並不會因二平衡板件間之相互干擾而影響騎乘者的手感,故可產生更多的煞車力。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連動煞車系統
110‧‧‧第一煞車操作裝置
111‧‧‧第一操作槓桿
112‧‧‧第一固定座
120‧‧‧第二煞車操作裝置
121‧‧‧第二操作槓桿
122‧‧‧第二固定座
13‧‧‧第一煞車產生裝置
130‧‧‧第一鼓式煞車裝置
131‧‧‧第一煞車搖臂
132‧‧‧第三固定座
14‧‧‧第二煞車產生裝置
140‧‧‧第二鼓式煞車裝置
141‧‧‧第二煞車搖臂
142‧‧‧第四固定座
150‧‧‧第一平衡板件
151‧‧‧第一端部
152‧‧‧第二端部
153‧‧‧第一樞接孔
154‧‧‧第一卡合孔
155‧‧‧第二卡合孔
156‧‧‧壓縮彈簧
157‧‧‧第一彈簧座
160‧‧‧第二平衡板件
161‧‧‧第三端部
162‧‧‧第四端部
163‧‧‧第二樞接孔
164‧‧‧第三卡合孔
165‧‧‧第四卡合孔
167‧‧‧第二彈簧座
171‧‧‧第一套管
172‧‧‧第二套管
173‧‧‧第三套管
174‧‧‧第四套管
18a‧‧‧第一煞車導線
18b‧‧‧第二煞車導線
18c‧‧‧第三煞車導線
181‧‧‧第一導線
182‧‧‧第二導線
183‧‧‧第三導線
191~193‧‧‧圓柱件
194~196‧‧‧調整螺帽
197~199‧‧‧回彈彈簧
9‧‧‧連動煞車系統
911‧‧‧第一操作槓桿
921‧‧‧第二操作槓桿
930‧‧‧第一鼓式煞車裝置
931‧‧‧第一煞車搖臂
940‧‧‧第二鼓式煞車裝置
941‧‧‧第一煞車搖臂
950‧‧‧第一平衡板件
960‧‧‧第二平衡板件
973‧‧‧第三套管
974‧‧‧第四套管
圖1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 圖2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局部放大圖。 圖3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平衡板件之側視圖。 圖4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平衡板件之俯視圖。 圖5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平衡板件之側視圖。 圖6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平衡板件之俯視圖。 圖7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作動圖。 圖8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二作動圖。 圖9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 圖10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作動圖。

Claims (5)

  1. 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 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一固定座之第一操作槓桿; 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二固定座之第二操作槓桿; 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該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該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三固定座; 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該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二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該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四固定座; 一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樞接孔; 一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樞接孔,其中,該第一樞接孔係與該第二樞接孔共軸轉動; 一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導線以及分別包覆於該第一導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該第一導線穿設於該第一卡合孔及該第三卡合孔內,一端連接該第一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一煞車搖臂,該第一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觸該第一卡合孔,該第二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觸該第三固定座; 一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導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二導線外部之一第三套管,該第二導線之一端連接該第二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三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觸該第四固定座;以及 一第三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三導線外部之第四套管,該第三導線之一端連接該第四卡合孔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四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二卡合孔,另一端抵觸該第四固定座。
  2. 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 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一固定座之第一操作槓桿; 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二固定座之第二操作槓桿; 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該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該第一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三固定座; 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一樞接於該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二煞車搖臂以及一固設於該第二鼓式煞車裝置之第四固定座; 一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樞接孔; 一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樞接孔,其中,該第一樞接孔係與該第二樞接孔共軸轉動; 一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導線以及分別包覆於該第一導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該第一導線穿設於該第一卡合孔及該第三卡合孔內,一端連接該第一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一煞車搖臂,該第一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觸該第一卡合孔,該第二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觸該第三固定座; 一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導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二導線外部之一第三套管,該第二導線之一端連接該第二操作槓桿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三套管一端抵觸該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觸該第四固定座;以及 一第三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三導線外部之第四套管,該第三導線之一端連接該第二卡合孔並可將所施拉力傳輸至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四套管一端抵觸該第四卡合孔,另一端抵觸該第四固定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一平衡板件更包括一第一彈簧座,其設置於該第一樞接孔與該第一卡合孔之間;該第二平衡板件更包括一第二彈簧座,其設置於該第二樞接孔與該第三卡合孔之間,其中,該第一彈簧座與該第二彈簧座彼此相對,且裝置有一壓縮彈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一導線之一端套設有一回彈彈簧並與一調整螺帽接合,用以調整該第一煞車搖臂作動時之煞車力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二導線及該第三導線之一端分別套設有一回彈彈簧並分別與一調整螺帽接合,用以調整該第二煞車搖臂作動時之煞車力度。
TW107203524U 2018-03-19 2018-03-19 連動煞車系統 TWM568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524U TWM568798U (zh) 2018-03-19 2018-03-19 連動煞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524U TWM568798U (zh) 2018-03-19 2018-03-19 連動煞車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798U true TWM568798U (zh) 2018-10-21

Family

ID=6487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524U TWM568798U (zh) 2018-03-19 2018-03-19 連動煞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87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355B (zh) * 2019-12-16 2021-01-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之改良結構
TWI717937B (zh) * 2019-12-13 2021-02-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之改良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937B (zh) * 2019-12-13 2021-02-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之改良結構
TWI715355B (zh) * 2019-12-16 2021-01-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之改良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422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terlocking brake system and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7448296B2 (en) Brake pedal apparatus
US7735393B2 (en) Brake pedal apparatus
TWM568798U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200426070A (en) Linking brake device used on miniaturized vehicle
TWI579190B (zh) 分離式可變比例之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及其車輛
TWI555667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208559680U (zh) 连动刹车系统
TWI757089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689441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729696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746199B (zh) 具切換裝置之連動煞車系統
TWI570016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A2559636A1 (en) Handbrake load indicator
KR20150006542A (ko) 차량용 클러치페달의 답력 저감장치
TWM548123U (zh) 用於連動煞車系統之煞車總泵之改良
TWI828152B (zh) 連動煞車系統
JP2901381B2 (ja) 自転車用の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TWM554881U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209833889U (zh) 连动刹车系统
JP4821781B2 (ja) ブレーキペダル装置
JP6137704B2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TWI729876B (zh) 供連動煞車系統用之煞車總泵
TWI827283B (zh) 連動煞車系統
US2652905A (en) Tractor hand br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