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3526U - 烹煮機 - Google Patents

烹煮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3526U
TWM563526U TW107200362U TW107200362U TWM563526U TW M563526 U TWM563526 U TW M563526U TW 107200362 U TW107200362 U TW 107200362U TW 107200362 U TW107200362 U TW 107200362U TW M563526 U TWM563526 U TW M5635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transfer
heating
carrier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0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鴻義
秦光澤
游雅純
謝榮貴
周明賢
Original Assignee
合默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合默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合默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0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3526U/zh
Publication of TWM563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3526U/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包含一微波半腔體、一第一、二移載元件與一盛裝一受熱物的烹煮載具,其中該微波半腔體相對該烹煮載具上下移動並與該烹煮載具對應組合形成一加熱腔體,該烹煮載具可翻轉的樞設於該第一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的移載而具有一初始位置與一加熱位置,一清洗元件與一出菜元件設置於該第二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的移載而輪流進入該烹煮載具的下方,據此盛裝該受熱物的烹煮載具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的移載可進入該加熱位置而進行烹煮,並在烹煮後,該烹煮載具可移動至該初始位置並翻轉讓該受熱物掉落至該出菜元件上,且可藉由該清洗元件對該烹煮載具進行清洗,其為自動化完成烹煮與清洗作業,因而相當適合商業上大量應用。

Description

烹煮機
本創作為有關受熱物之烹煮,尤指一種即時烹煮受熱物的烹煮機。
加熱煮食為基本的食品與工業加工手段,依據其原理有接觸加熱(火、電熱管、陶瓷加熱)、微波加熱與感應(電磁)加熱等,接觸加熱為傳統的加熱方式,受熱物溫度由外部開始上升,並逐步傳導到內部,所需之加熱時間較長;微波為電磁波之一種,特定頻率的微波可以使受熱物之分子(如水)產生諧振而由其內部開始快速加熱,然微波作用於受熱物時其強度分佈將因不同之微波功率產生器、諧振腔體及受熱物等因素之交互作用而發生變化,容易造成局部位置加熱不均等現象。
因此,為了解決加熱不均的問題,如美國公告第US5177333號專利,其揭露一種兼具微波與電磁感應加熱的技術,其雖利用兩種不同的加熱原理而解決局部位置加熱不均的問題。然而此種方式,其使用方式及設計結構係如同傳統微波爐,完全需依賴人工加以操作,進行置入食材於專用容器、啟動加熱、取出加熱完成之食材及人工清洗容器…等等程序,故,並無法運用在快速、大量使用的商業上應用,實有進一步改善之必要。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揭露一種可以現煮食材且適合商業化使用的烹煮機。
本創作包含一種烹煮機,其包含一微波半腔體、一烹煮載具、一第一移載元件、一清洗元件、一出菜元件與一第二移載元件,其中該微波半腔體相對該烹煮載具上下移動並與該烹煮載具對應組合形成一加熱腔體,該烹煮載具用於盛裝一受熱物,該第一移載元件則具有一位移行程,且該烹煮載具可翻轉的樞設於該第一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的移載而具有一初始位置與一加熱位置,且於該加熱位置時,該微波半腔體與該烹煮載具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
該清洗元件為提供一沖洗該烹煮載具的清潔液,該出菜元件用於乘載該受熱物,該第二移載元件則具有另一位移行程,該清洗元件與該出菜元件設置於該第二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的移載,當該烹煮載具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輪流進入該烹煮載具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機構,該烹煮載具於該初始位置時,可將要烹煮的受熱物(食物)置入該烹煮載具內,再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移載至該加熱位置,此時再讓該微波半腔體相對該烹煮載具下移移動,即可包覆該烹煮載具而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讓該烹煮載具的受熱物(食物)位於該加熱腔體,其即可分別接收來自該微波半腔體與該烹煮載具的加熱源而進行烹煮;而當烹煮結束後,該烹煮載具會回到該初始位置,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的移載,先讓該出菜元件進入該烹煮載具的下方,此時該烹煮載具即可相對該第一移載元件翻轉,讓受熱物(食物)掉落至該出菜元件上,接著再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的移載讓該清洗元件進入該烹煮載具的下方以利用該清潔液對該烹煮載具進行沖洗,而在沖洗後,該烹煮載具即可再相對該第一移載元件翻轉而回復到初始狀態,可再次放入新的受熱物(食物)。
據此,本創作可以自動化完成烹煮與清洗作業,因而可節省人力成本而適合商業上大量應用,可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A與圖1B所示,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其為一種烹煮機,用於對一受熱物10進行烹煮,其包含一微波半腔體20、二烹煮載具30、一第一移載元件40、二清洗元件50、二出菜元件60與二第二移載元件70,其中該微波半腔體20相對該烹煮載具30上下移動並與該二烹煮載具30分別對應組合形成一加熱腔體33(標示於圖3B),該二烹煮載具30則可用於盛裝受熱物10(待烹煮的食物),該第一移載元件40則具有一位移行程,且該二烹煮載具30分別可翻轉的樞設於該第一移載元件40上,該烹煮載具30可以受到設置於該第一移載元件40上的一翻轉馬達31的驅動而翻轉。
該二烹煮載具30可以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40的移載而分別具有相同的一加熱位置41與對稱的一初始位置42、43,且該二烹煮載具30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40的移載而輪流位移至該加熱位置41,並該二烹煮載具30於該加熱位置41時,該微波半腔體20與該烹煮載具30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33(如圖3B所示)。又請再參閱圖1A所示,右側的該烹煮載具30位於初始位置42,而左側的該烹煮載具30位於加熱位置41。
又如圖1B所示,該二清洗元件50、該二出菜元件60與該二第二移載元件70則為對稱設置,該二出菜元件60可以分別乘載對應的該受熱物10,該第二移載元件70則分別具有另一位移行程,該二清洗元件50與該二出菜元件60分別設置於對應的該第二移載元件70上,且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70的移載,當該二烹煮載具30分別位於該初始位置42、43時,該二清洗元件50與該二出菜元件60分別輪流進入該二烹煮載具30的下方,據此增加烹煮的效率。
又該微波半腔體20連接一微波產生裝置201,該微波產生裝置201提供一微波,並導入該微波進入該加熱腔體33,再者,該微波產生裝置201具有微波強度調整功能,可以依據受熱物10的種類,而動態調整微波加熱功率之時機與大小。而該烹煮載具30於該加熱位置41的下方則可以設置一傳導加熱裝置32,該傳導加熱裝置32可以為選自電磁加熱、瓦斯加熱、紅外線燈管與電熱絲的任一種,其能使該烹煮載具30受熱即可,較佳的選擇為電磁感應加熱,可透過高頻電磁波使該烹煮載具30感應受熱而將熱源導入該加熱腔體33,而該傳導加熱裝置32之加熱功率亦可依據受熱物10的種類,而由一傳導加熱功率控制器(圖未示)進行調整。
另在實際實施上,如圖1A與圖1B所示,本創作更可以包含一機架80,該微波半腔體20、該第一移載元件40與該二第二移載元件70固定於該機架80上,且該第一移載元件40與該第二移載元件70分別藉由設置於該機架80上的一第一位移馬達81與一第二位移馬達82的驅動而具有該位移行程與該另一位移行程。
此外,該烹煮載具30可以具有一具有轉動自由度的鍋體容器301,該微波半腔體20具有一轉動鍋蓋202,該轉動鍋蓋202於該微波半腔體20與該烹煮載具30對應組合時緊壓該鍋體容器301,且該轉動鍋蓋202受到一轉動馬達203的驅動而轉動,並藉由摩擦力帶動該鍋體容器301轉動,且該鍋體容器301與該轉動鍋蓋202的接觸面可以是高摩擦力的彈性矽膠材質所製成,以確保該鍋體容器301可以轉動,解決微波死角加熱不均的問題;另該鍋體容器301與該轉動鍋蓋202的表面可以具有鐵氟龍鍍膜,可增加清潔的便利性;且為避免微波外洩,其相接之介面安排有習知之微波防漏裝置或結構,如隔離金屬環或微波阻尼結構等。
又請再配合參閱圖1B所示,該微波半腔體20藉由複數滑桿204滑設於該機架80上,且該微波半腔體20藉由設置於該機架80上的一升降馬達205的驅使而相對該烹煮載具30上下移動,亦即控制該升降馬達205的轉動,即可控制該微波半腔體20相對該烹煮載具30的相對位置。
另,請再配合參閱圖1A、圖2A與圖2B所示,該清洗元件50具有一可噴出一清潔液52的噴頭51、一設置該噴頭51且可上升罩覆該烹煮載具30的蓋體53與一驅使該蓋體53上下移動的移動馬達54,其中該蓋體53內設置一排水通道55,而該出菜元件60可以為平台並供放置一盛裝盤61,該蓋體53受到該移動馬達54的驅使會上升而罩覆該烹煮載具30的該鍋體容器301,以藉由該噴頭51噴出該清潔液52而沖洗該烹煮載具30。
請再參閱圖3A與圖3B,為本創作進行加熱時的結構圖,該烹煮載具30於該初始位置42時,可將要烹煮的受熱物10(食物)置入該烹煮載具30內,再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40移載至該加熱位置41,而當該烹煮載具30位於該加熱位置41時,可讓該微波半腔體20相對該烹煮載具30移動,而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33 (如圖3A所示),讓該烹煮載具30的受熱物10(食物)位於該加熱腔體33(如圖3B所示),其即可分別接收來自該微波半腔體20與該烹煮載具30的加熱源而進行烹煮,此處如圖3A所示,右側的該烹煮載具30的受熱物10已經烹煮完成,而左側的該烹煮載具30的受熱物10則正在烹煮中。
請再一併參閱圖4、圖5與圖6,右側的該烹煮載具30的受熱物10已經烹煮完成時會位於該初始位置42(如圖3A所示),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70的移載,先讓該出菜元件60進入該烹煮載具30的下方,此時該烹煮載具30即可相對該第一移載元件40翻轉,讓受熱物10(食物)掉落至該出菜元件60的盛裝盤61內(如圖4所示),接著再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70的移載讓該清洗元件50進入該烹煮載具30的下方,且該蓋體53受到該移動馬達54的驅使會上升而罩覆該烹煮載具30的該鍋體容器301 (如圖5所示)以利用該清潔液52對該烹煮載具30進行沖洗,而在沖洗後,該烹煮載具30即可再相對該第一移載元件40翻轉而回復到初始狀態(如圖6所示),可再次放入新的受熱物10(食物) ,而該出菜元件60可重新進入該烹煮載具30的下方。
如上所述,相較習知之技術,本創作的優點如下:
1.自動化完成烹煮與清洗作業,可節省人力成本,適合商業上大量應用。
2.清洗元件、出菜元件與第二移載元件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可充分利用時間,輪流利用微波半腔體進行烹煮,可增加產量,適合各種應用情況,滿足商業上的需求。
3.為利用兩種加熱方式進行加熱,且在加熱過程中持續旋轉,可快速且均勻加熱,其加熱可產生大火快炒的效果,確保食材的食用安全,並維持食用的清脆口感。
以上已將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自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的專利涵蓋範圍內。
10‧‧‧受熱物
20‧‧‧微波半腔體
201‧‧‧微波產生裝置
202‧‧‧轉動鍋蓋
203‧‧‧轉動馬達
204‧‧‧滑桿
205‧‧‧升降馬達
30‧‧‧烹煮載具
301‧‧‧鍋體容器
31‧‧‧翻轉馬達
32‧‧‧傳導加熱裝置
33‧‧‧加熱腔體
40‧‧‧第一移載元件
41‧‧‧加熱位置
42、43‧‧‧初始位置
50‧‧‧清洗元件
51‧‧‧噴頭
52‧‧‧清潔液
53‧‧‧蓋體
54‧‧‧移動馬達
55‧‧‧排水通道
60‧‧‧出菜元件
61‧‧‧盛裝盤
70‧‧‧第二移載元件
80‧‧‧機架
81‧‧‧第一位移馬達
82‧‧‧第二位移馬達
圖1A,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圖1B,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A,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清洗元件結構圖。 圖2B,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清洗元件沖洗示意圖。 圖3A,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進行加熱時的結構圖。 圖3B,為本創作圖3A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4~圖6,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動作圖一~三。

Claims (10)

  1. 一種烹煮機,其包含: 一烹煮載具,該烹煮載具盛裝一受熱物; 一微波半腔體,該微波半腔體相對該烹煮載具上下移動並與該烹煮載具對應組合形成一加熱腔體; 一第一移載元件,該第一移載元件具有一位移行程,且該烹煮載具可翻轉的樞設於該第一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的移載而具有一初始位置與一加熱位置,且於該加熱位置時,該微波半腔體與該烹煮載具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 一清洗元件,該清洗元件提供一沖洗該烹煮載具的清潔液; 一出菜元件,該出菜元件用於乘載該受熱物;以及 一第二移載元件,該第二移載元件具有另一位移行程,該清洗元件與該出菜元件設置於該第二移載元件上,且藉由該第二移載元件的移載,當該烹煮載具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輪流進入該烹煮載具的下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更包含另一烹煮載具、另一清洗元件、另一出菜元件與另一第二移載元件,該二烹煮載具分別可翻轉的樞設於該第一移載元件上,並具有相同的該加熱位置與對稱的該初始位置,且該二烹煮載具藉由該第一移載元件的移載而輪流位移至該加熱位置,並該二烹煮載具與該微波半腔體分別對應組合形成該加熱腔體;而該二清洗元件、該二出菜元件與該二第二移載元件則為對稱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微波半腔體連接一微波產生裝置,該微波產生裝置提供一微波,並導入該微波進入該加熱腔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烹煮載具於該加熱位置的下方設置一傳導加熱裝置,該傳導加熱裝置為選自電磁加熱、瓦斯加熱、紅外線燈管與電熱絲的任一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烹煮載具受到設置於該第一移載元件上的一翻轉馬達的驅動而翻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更包含一機架,該微波半腔體、該第一移載元件與該第二移載元件固定於該機架上,且該第一移載元件與該第二移載元件分別藉由設置於該機架上的一第一位移馬達與一第二位移馬達的驅動而具有該位移行程與該另一位移行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烹煮載具具有一具有轉動自由度的鍋體容器,該微波半腔體具有一轉動鍋蓋,該轉動鍋蓋於該微波半腔體與該烹煮載具對應組合時緊壓該鍋體容器,且該轉動鍋蓋受到一轉動馬達的驅動而轉動,並藉由摩擦力帶動該鍋體容器轉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微波半腔體藉由複數滑桿滑設於該機架上,且該微波半腔體藉由設置於該機架上的一升降馬達的驅使而相對該烹煮載具上下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清洗元件具有一噴出該清潔液的噴頭、一設置該噴頭且可上升罩覆該烹煮載具的蓋體與一驅使該蓋體上下移動的移動馬達,其中該蓋體內設置一排水通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煮機,其中該出菜元件為平台並供放置一盛裝盤。
TW107200362U 2018-01-09 2018-01-09 烹煮機 TWM563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362U TWM563526U (zh) 2018-01-09 2018-01-09 烹煮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362U TWM563526U (zh) 2018-01-09 2018-01-09 烹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3526U true TWM563526U (zh) 2018-07-11

Family

ID=6364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0362U TWM563526U (zh) 2018-01-09 2018-01-09 烹煮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35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9280A1 (en) * 2018-07-27 2020-02-27 Sanandan Sudhir Adaptable cooking apparatus
TWI703295B (zh) * 2019-10-15 2020-09-01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複合加熱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9280A1 (en) * 2018-07-27 2020-02-27 Sanandan Sudhir Adaptable cooking apparatus
TWI703295B (zh) * 2019-10-15 2020-09-01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複合加熱裝置
US11304271B2 (en) 2019-10-15 2022-04-12 Food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ompound heat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8573B (zh) 全自动智能多锅位烹饪方法
WO2015196891A1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US9781777B2 (en) Tray for microwave oven
WO2013111922A1 (ko) 열원체가 승하강 되는 조리용기
JPH06510849A (ja) 迅速な料理用オーブン
CN111402491B (zh) 自动贩卖机和自动微波炒菜的方法
TWM563526U (zh) 烹煮機
JPH0788048A (ja) 食品・食品種の加熱調理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装置
TWI636221B (zh) Cooking machine
CN110043929B (zh) 烹煮机
US10805992B2 (en) Cooking machine
CN207831435U (zh) 烹煮机
CN105167633A (zh) 微波烤肉设备及方法
CN208850639U (zh) 一种炒货机
JP3814260B2 (ja) 自動餃子焼き機
JP6503437B1 (ja) 食品自動販売機の調理装置
JP2001046242A (ja) 家庭用オーブン、調理方法および調理装置
CN113180450B (zh) 烹饪器具
JP2010510017A (ja) 卵の調理器具
CN212326143U (zh) 一种食品处理设备
CN210569947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箱式电阻炉
JP3217120U (ja) 調理機
WO2013106954A1 (zh) 自动炒食机
TWM589022U (zh) 全自動化烹調系統
KR102376986B1 (ko) 전을 굽는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