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681U -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681U
TWM535681U TW105214535U TW105214535U TWM535681U TW M535681 U TWM535681 U TW M535681U TW 105214535 U TW105214535 U TW 105214535U TW 105214535 U TW105214535 U TW 105214535U TW M535681 U TWM535681 U TW M53568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ing
seat
positioning seat
handle
absorb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4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Sen Liao
Original Assignee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filed Critical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Priority to TW105214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681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681U/zh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具有吸震功能且提升騎乘舒適性之避震結構改良。
自行車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為其動力來源,無需使用電力或汽油,極具環保概念,非常適合作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閒運動裝置來使用。且由於自行車兼具有免能源及運動的效果,所以現代人愈來愈多人以自行車來作為代步的工具,又一般自行車係以把手來控制其行進的方向,而手把則係藉由一把手立管來與自行車之前叉管相連結,如此自行車騎士可透過轉動把手來控制前叉管轉動,進而來控制改變自行車的行進方向。
然而一般習用的自行車把手立管大都僅具有連結把手與前叉管的功能而已,但以目前的環境來說,鮮少有完全平坦之路面存在,使得使用者在騎乘自行車,遇到崎嶇凹凸不平之道路,或於登山行駛於石頭路、有落差地勢等路面時,自行車將會因為地面的不平穩而產生震動,而前輪所受到的震動很容易會經由前叉管及把手立管傳遞到把手上,輕者會因此一震動而影響到自行車騎士握住把手時的舒適感,長時間騎乘下來容易引起雙手發麻之不適症狀,重者則會妨礙到騎士對自行車的操控性,而影響到自行車行進時的安全。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具有吸震功能且提升騎乘舒適性之避震結構改良,為其主要目的者。
本創作中自行車之把手係由一立管座及一把手座連結於一前叉豎管,立管座設有一對夾耳部供樞接於把手座之一樞接部;其中,立管座與樞接部之間設有至少一吸震元件,而把手座並設有至少一壓抵部,壓抵部可相對位於吸震元件之上方或下方。
讓使用者在騎乘自行車遇到不平整之道路產生震動,而使得前叉豎管上下動作時,可藉由壓抵部壓抵於吸震元件來緩衝並吸收上述震動力,減少使用者手部因自行車晃動而產生之不舒適感,以達到提高自行車行駛舒適性與安全性之效果。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把手座設有二個壓抵部,係分別位於該吸震元件之上方及下方。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立管座設有一定位結構以供容置固定該吸震元件。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定位結構設有上定位座及下定位座,而該吸震元件係容置於該上、下定位座之間。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壓抵部則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上定位座之間,而該壓抵部與該上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一吸震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壓抵部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下定位座之間,而該壓抵部與該下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一吸震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把手座設有二個壓抵部,係分別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上定位座之間,以及該吸震元件與該下定位座之間,而該二個壓抵部分別與該上、下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吸震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上定位座係由該立管座朝該樞接部一體延伸,而該下定位座則由至少一固定件固定於該立管座。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下定位座係由該立管座朝該樞接部一體延伸,而該上定位座則由至少一固定件固定於該立管座。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吸震元件係為彈性材質,例如可以為塑膠、橡膠等軟質材料所製成。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避震結構的結構立體圖。首先,本創作中自行車之把手1係由一立管座2及一把手座3連結於一前叉豎管4,前叉豎管4下方則連接自行車之前輪(圖未示),立管座2一體設有一對夾耳部21以及一套管部22,套管部22係套設於前叉豎管4頂端,把手座3一體設有一樞接部31及一套接部32,套接部32係套接自行車之把手1,而一對夾耳部21藉由樞接件7供樞接於樞接部31,以構成把手1與前叉豎管4之連結。
本案之重點在於:立管座2與樞接部31之間設有至少一吸震元件5,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而把手座3並設有至少一壓抵部33,壓抵部33可相對位於吸震元件5之上方或下方。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本創作係具有一吸震元件5且容置固定於立管座2所設置之定位結構內;其中,定位結構設有上定位座61及下定位座62,而吸震元件5係容置於上、下定位座61、62之間,上定位座61係由立管座2朝樞接部31一體延伸而成,而下定位座62則由至少一固定件63(例如螺鎖件)固定於立管座2,下定位座62並設有一凹槽621可供容置固定一吸震體64,而壓抵部33則相對位於吸震元件5之下方,亦即位於吸震元件5與下定位座62之間,且壓抵部33分別與其上方之吸震元件5以及與下定位座間之吸震體64相互接觸。
當使用者騎乘自行車行駛至不平整之道路,使得自行車產生晃動時,立管座2之套管部22所套合之前叉豎管4將會上下動作,此時把手座3隨之晃動時,壓抵部33會壓抵於吸震元件5,由吸震元件5吸收前叉豎管4上下震動之力道,降低把手座3晃動之程度,讓套設於把手座3之把手1不會產生震動或僅會產生些許震動,可有效降低因車身震動而產生之不舒適感。另外,立管座之夾耳部與把手座樞接部於結合時,可進一步設置墊片,可減少兩個硬質元件動作時之磨擦,避免鋁屑咬死的情形發生。
另外,該壓抵部亦可相對位於吸震元件之上方,亦即壓抵部位於吸震元件與該上定位座之間,而壓抵部與上定位座間同樣設有一吸震體;亦或者,把手座可設有二個壓抵部,係分別位於該吸震元件之上方及下方,亦即二個壓抵部分別位於吸震元件與上定位座之間,以及吸震元件與下定位座之間,而二個壓抵部分別與上、下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吸震體,同樣利用壓抵部壓抵於吸震元件,由吸震元件吸收震動之力量;而上述實施例中之吸震元件或吸震體可以為彈性材質,例如可以為塑膠、橡膠等軟質材料所製成。
再者,定位結構之下定位座亦可由該立管座朝該樞接部一體延伸,而上定位座則由至少一固定件(例如螺鎖件)固定於立管座,以將吸震元件容置固定於立管座所設置之定位結構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自行車把手一較佳可行之避震結構改良,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把手
2‧‧‧立管座
21‧‧‧夾耳部
22‧‧‧套管部
3‧‧‧把手座
31‧‧‧樞接部
32‧‧‧套接部
33‧‧‧壓抵部
4‧‧‧前叉豎管
5‧‧‧吸震元件
61‧‧‧上定位座
62‧‧‧下定位座
621‧‧‧凹槽
63‧‧‧固定件
64‧‧‧吸震體
7‧‧‧樞接件
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避震結構的結構立體圖。 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避震結構的結構分解圖。 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中避震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1‧‧‧把手
2‧‧‧立管座
3‧‧‧把手座
31‧‧‧樞接部
33‧‧‧壓抵部
4‧‧‧前叉豎管
5‧‧‧吸震元件
61‧‧‧上定位座
62‧‧‧下定位座
621‧‧‧凹槽
64‧‧‧吸震體
7‧‧‧樞接件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該把手係由一立管座及一把手座連結於一前叉豎管,該立管座設有一對夾耳部供樞接於該把手座之一樞接部,其特徵在於: 該立管座與該樞接部之間設有至少一吸震元件,而該把手座並設有至少一壓抵部,該壓抵部可相對位於該吸震元件之上方或下方。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把手座設有二個壓抵部,係分別位於該吸震元件之上方及下方。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立管座設有一定位結構以供容置固定該吸震元件。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定位結構設有上定位座及下定位座,而該吸震元件係容置於該上、下定位座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壓抵部則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上定位座之間,而該壓抵部與該上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一吸震體。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壓抵部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下定位座之間,而該壓抵部與該下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一吸震體。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把手座設有二個壓抵部,係分別位於該吸震元件與該上定位座之間,以及該吸震元件與該下定位座之間,而該二個壓抵部分別與該上、下定位座間進一步設有吸震體。
  8. 如請求項4至7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上定位座係由該立管座朝該樞接部一體延伸,而該下定位座則由至少一固定件固定於該立管座。
  9. 如請求項4至7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下定位座係由該立管座朝該樞接部一體延伸,而該上定位座則由至少一固定件固定於該立管座。
  10. 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其中,該吸震元件係為彈性材質。
TW105214535U 2016-09-22 2016-09-22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TWM53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535U TWM535681U (zh) 2016-09-22 2016-09-22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535U TWM535681U (zh) 2016-09-22 2016-09-22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681U true TWM535681U (zh) 2017-01-21

Family

ID=5840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4535U TWM535681U (zh) 2016-09-22 2016-09-22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5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2315B2 (en) 2018-07-16 2020-08-25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2315B2 (en) 2018-07-16 2020-08-25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0845B1 (en) Bicycle frame
US20010030404A1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scooter
TWM454971U (zh) 分叉避震豎管
TWM454865U (zh) 搖擺健身裝置
TWI294857B (zh)
CN206856904U (zh) 自行车把手避震结构改良
TWM568812U (zh) 自行車把手避震裝置
TWM535681U (zh)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US6808187B1 (en) Tandem scooter
WO2014114064A1 (zh) 滑板车后避震结构
TWM625441U (zh) 內藏式吸震立管
US6634661B1 (en) Kick scooter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TWM556225U (zh) 把手避震結構
TWM625502U (zh) 吸震立管改良
TWM507892U (zh) 車用吸震體改良
TWM586230U (zh)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CN211107838U (zh) 自行车把手避震结构
TWM477428U (zh) 自行車把手架避震結構
TWM498156U (zh) 把手架避震結構
KR200484251Y1 (ko) 이동수단용 핸들
TWM581555U (zh) Tighten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TWM646828U (zh) 吸震立管
CN218543043U (zh) 连杆避震座管
RU2453463C1 (ru) Двухколес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амор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задней подвеской
TWM636794U (zh) 連桿避震座管之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