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8963U - 瓶蓋與瓶子 - Google Patents

瓶蓋與瓶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8963U
TWM528963U TW105204908U TW105204908U TWM528963U TW M528963 U TWM528963 U TW M528963U TW 105204908 U TW105204908 U TW 105204908U TW 105204908 U TW105204908 U TW 105204908U TW M528963 U TWM528963 U TW M5289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all
bottle
surrounding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4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ming Liang
Wei-Tian Dai
Original Assignee
Zongjing Prec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ngjing Prec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ngjing Prec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4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8963U/zh
Publication of TWM528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8963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瓶蓋與瓶子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容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瓶蓋的瓶子。
一般較大口徑且瓶身具有彈性的瓶子,會以鋁箔封閉瓶口,使容裝的液體不外漏,然而,這種較大口徑的瓶子在撕開鋁箔後再將瓶蓋旋緊的密封效果並不好,原因在於當瓶身受到擠壓變形時,瓶蓋與瓶口間的縫隙變大,讓容裝的液體從縫隙中漏出,使用上相當不方便。
除此之外,參閱圖1、2,一種習知瓶蓋裝置,包含一瓶頸1,及一瓶蓋2。該瓶頸1包括一凹槽11,該瓶蓋2包括一蓋體21,及一以數連接點連接於該蓋體21下方的安全卡環22,該安全卡環22的圓周方向具有複數嵌卡鰭221,該等嵌卡鰭221卡抵在該凹槽11。該等嵌卡鰭221的主要功能在於增加該安全卡環22與該瓶頸1間的掣制阻力,使該蓋體21容易旋離該安全卡環22,然而,由於每一嵌卡鰭221與該凹槽11的間隙相當大,當蓋體21在旋離時向上拉動該安全卡環22,部分的該等嵌卡鰭221會向下翻折,使該安全卡環22脫離原本設置的位置,該蓋體21欲旋緊時會受到阻礙無法順利定位在該瓶頸1。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受外力擠壓變形時不漏液的瓶子。
於是,本新型瓶子包含一瓶身,及一瓶蓋。
該瓶身包括一瓶口部,該瓶口部具有一圍繞界定出一開口的圍繞壁,及一環繞設置在該圍繞壁外周緣的外螺紋,該圍繞壁的一頂端形成一向內側凸伸的凸環段。
該瓶蓋包括一旋蓋部、一撕裂環部,及複數連接點。
該旋蓋部具有一頂壁、一沿該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周壁、一環繞設置於該周壁內側的內螺紋、一環繞設置於該頂壁底面的內塞環,及一環繞該內塞環與該圍繞壁外側並設置於該頂壁底面的外抵環。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抵觸該凸環段,該外抵環抵觸該圍繞壁。
該撕裂環部具有一撕裂環,及複數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撕裂環的卡掣片。
該等連接點環設在該周壁與該撕裂環間並將該旋蓋部與該撕裂環部相連。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當該瓶口部受力變形時,藉著該內塞環與該外抵環分別抵觸該圍繞壁的內、外側,使容裝的液體不外漏。
參閱圖3、4,本新型瓶蓋與瓶子之一實施例,包含一瓶身4,及一瓶蓋5。
該瓶身4包括一瓶口部41,該瓶口部41具有一圍繞界定出一開口411的圍繞壁412,及一環繞設置於該圍繞壁412外周緣的外螺紋413。
參閱圖5、6,該圍繞壁412的一頂端部414形成一向內側凸伸的凸環段415,該圍繞壁412的一底端部416具有一環設的嵌槽417,及一靠抵段418。在本實施例中,該瓶身4為具有彈性的材質(例如:塑膠),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3、5、6,該瓶蓋5設置於該瓶口部41,包括一旋蓋部51、一撕裂環部52,及複數連接點53,該旋蓋部51具有一頂壁511、一沿該頂壁511周緣向下延伸的周壁512、一環繞設置於該周壁512內側的內螺紋513、一環繞設置於該頂壁511底面的內塞環514,及一環繞該內塞環514與該圍繞壁412外側並設置於該頂壁511底面的外抵環515。該內塞環514向內傾斜,靠近該周壁512的側面抵觸該瓶身4內側的該凸環段415,且該內塞環514靠近該周壁512的側面自該頂壁511朝下逐漸縮束延伸,這樣的形狀變化能增加該內塞環514的彎折能力,使該瓶身4的瓶口部41在受外力擠壓變形時,該內塞環514與該凸環段415還能維持抵觸,而該凸環段415推抵會使該內塞環514更向內傾斜,達到在該圍繞壁412的內側止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示意而將圖6、7中的該內塞環514向內傾斜的輻度誇張化,實際使用時該內塞環514僅些許向內傾斜。參閱圖6、7,在本實施例中,該內塞環514靠近該頂壁511及該圍繞壁412的一側具有一導角段516,該內塞環514靠近該周壁512的側面具有一凹槽段517,該導角段516可被該圍繞壁412的頂端部414抵壓,使該內塞環514向外側緊密的抵觸該凸環段415,該凹槽段517的形狀與該凸環段415的形狀相配合,可增加該內塞環514與該凸環段415的接觸面積,在兩者共同作用下讓止漏效果更好。該外抵環515抵觸該圍繞壁412的外側,能在該圍繞壁412的外側止漏。藉由該內塞環514與該外抵環515相配合能達到雙重止漏。
參閱圖5、6、8,該撕裂環部52具有一撕裂環521,及複數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撕裂環521的卡掣片522。每一卡掣片522具有一連接該撕裂環521的基段523,及一自該基段523朝靠近該瓶身4方向凸出並逐漸擴張的凸出段524。該等卡掣片522是卡抵在該嵌槽417,每一卡掣片522的基段523抵靠在該靠抵段418,該靠抵段418是朝遠離該頂壁511的方向逐漸向外擴張。
該等連接點53環設於該周壁512與該撕裂環521間並將該旋蓋部51與該撕裂環部52相連,使用者扭轉該瓶蓋5時,該撕裂環部52藉由該等卡掣片522卡抵在該嵌槽417而止動,而該旋蓋部51受到扭轉的力量,該旋蓋部51藉該內螺紋513順著該外螺紋413旋轉向上並沿該等連接點53斷裂,脫離該撕裂環部52。該等凸出段524可使該等卡掣片522更穩固的卡抵在該嵌槽417,增加開蓋時的順暢性。此外,由於該等基段523抵靠在該靠抵段418,當該撕裂環部52在該旋蓋部51向上旋離時,該等卡掣片522受到該靠抵段418的阻擋而不向下翻折,使該撕裂環部52不會脫離原本的位置,故該旋蓋部51旋緊時可再順利定位在該瓶口部41。
經由以上說明後,可將本新型的優點歸納如下:
一、本新型利用設置於該頂壁511底面的該內塞環514與該外抵環515分別抵觸該凸環段415及該圍繞壁412外側,自該圍繞壁412的內、外兩側作止漏的工作,可以達到雙重止漏的效果,且由於該內塞環514靠近該周壁512的側面自該頂壁511朝下逐漸縮束延伸的形狀變化,能增加該內塞環514的彎折能力,使該瓶身4的瓶口部41在受外力擠壓變形時,該內塞環514與該凸環段415還能維持密合,此外,該導角段516可被該圍繞壁412的頂端部414抵壓,使該內塞環514更緊密的抵觸該凸環段415,該凹槽段517可增加該內塞環514與該凸環段415的接觸面積,因此,本新型應用在大口徑的瓶口時,不必貼鋁箔即可止漏,對於使用者來說,在使用上更加的便利。
二、每一卡掣片522具有自該基段523朝靠近該瓶身4方向凸出並逐漸擴張的凸出段524,工廠安裝時漸擴的該等凸出段524能穿過外螺蚊413,使用者使用時該等凸出段524讓該等卡掣片522更穩固的卡抵在該嵌槽417,能增加該旋蓋部51分離該撕裂環部52時的順暢性,及斷環時的完整性。
三、該等卡掣片522的基段523抵靠在該靠抵段418,當該撕裂環部52在該旋蓋部51向上旋離時,該等卡掣片522受到該靠抵段418的阻擋而不向下翻折,使該撕裂環部52不會脫離原本的位置,故該旋蓋部51旋緊時可再順利定位於該瓶口部41。
綜上所述,本新型瓶蓋與瓶子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4‧‧‧瓶身
41‧‧‧瓶口部
411‧‧‧開口
412‧‧‧圍繞壁
413‧‧‧外螺紋
414‧‧‧頂端部
415‧‧‧凸環段
416‧‧‧底端部
417‧‧‧嵌槽
418‧‧‧靠抵段
5‧‧‧瓶蓋
51‧‧‧旋蓋部
511‧‧‧頂壁
512‧‧‧周壁
513‧‧‧內螺紋
514‧‧‧內塞環
515‧‧‧外抵環
516‧‧‧導角段
52‧‧‧撕裂環部
521‧‧‧撕裂環
522‧‧‧卡掣片
523‧‧‧基段
524‧‧‧凸出段
53‧‧‧連接點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習知瓶蓋裝置的一示意圖; 圖2是習知瓶蓋裝置的一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瓶蓋與瓶子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組合圖; 圖5是圖4的一局部放大圖; 圖6是沿圖4中的線Ⅵ-Ⅵ的一剖視圖; 圖7是圖6的一局部放大圖;及 圖8是圖6的一局部放大圖。
4‧‧‧瓶身
41‧‧‧瓶口部
411‧‧‧開口
412‧‧‧圍繞壁
413‧‧‧外螺紋
5‧‧‧瓶蓋
51‧‧‧旋蓋部
513‧‧‧內螺紋
514‧‧‧內塞環
52‧‧‧撕裂環部
521‧‧‧撕裂環
522‧‧‧卡掣片

Claims (12)

  1. 一種瓶蓋,適合裝設於一瓶身的一圍繞壁,該瓶蓋包含: 一旋蓋部,包括一頂壁、一沿該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周壁、一環繞設置於該周壁內側的內螺紋、一環繞設置於該頂壁底面並抵觸該圍繞壁內側的內塞環,及一環繞該內塞環與該圍繞壁外側並設置於該頂壁底面且抵觸該圍繞壁的外抵環; 一撕裂環部,包括一撕裂環,及複數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撕裂環的卡掣片;及 複數連接點,環設在該周壁與該撕裂環間並將該旋蓋部與該撕裂環部相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瓶蓋,其中,每一卡掣片具有一連接該撕裂環的基段,及一自該基段朝靠近該瓶身方向凸出並逐漸擴張的凸出段。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瓶蓋,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自該頂壁朝下逐漸縮束延伸,且該內塞環向內傾斜。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瓶蓋,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頂壁及該圍繞壁的一側具有一導角段,該導角段可被該圍繞壁的頂端部抵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瓶蓋,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具有一凹槽段,該凹槽段可增加該內塞環與該圍繞壁內側的接觸面積。
  6. 一種瓶子,包含: 一瓶身,包括一瓶口部,該瓶口部具有一圍繞界定出一開口的圍繞壁,及一環繞設置在該圍繞壁外周緣的外螺紋,該圍繞壁的一頂端部形成一向內側凸伸的凸環段;及 一瓶蓋,包括一旋蓋部、一撕裂環部,及複數連接點,該旋蓋部具有一頂壁、一沿該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周壁、一環繞設置於該周壁內側的內螺紋、一環繞設置於該頂壁底面的內塞環,及一環繞該內塞環與該圍繞壁外側並設置於該頂壁底面的外抵環,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抵觸該凸環段,該外抵環抵觸該圍繞壁,該撕裂環部具有一撕裂環,及複數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撕裂環的卡掣片,該等連接點環設在該周壁與該撕裂環間並將該旋蓋部與該撕裂環部相連。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瓶子,其中,該圍繞壁的一底端部還具有一環設的嵌槽,該等卡掣片可嵌卡在該嵌槽。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瓶子,其中,每一卡掣片具有一連接該撕裂環的基段,及一自該基段朝靠近該瓶身方向凸出並逐漸擴張的凸出段。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瓶子,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自該頂壁朝下逐漸縮束延伸,且該內塞環向內傾斜,當該內塞環受到該圍繞壁的凸環段推抵,會更向內傾斜。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瓶子,其中,該圍繞壁的一底端部形成有一靠抵段,該等卡掣片的基段抵靠在該靠抵段。
  11. 如請求項6所述的瓶子,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頂壁及該圍繞壁的一側具有一導角段,該導角段可被該圍繞壁的頂端部抵壓,使該內塞環與該凸環段更緊密的抵觸。
  12. 如請求項6所述的瓶子,其中,該內塞環靠近該周壁的側面具有一凹槽段,該凹槽段的形狀與該凸環段的形狀相配合,可增加該內塞環與該凸環段的接觸面積。
TW105204908U 2016-04-08 2016-04-08 瓶蓋與瓶子 TWM528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908U TWM528963U (zh) 2016-04-08 2016-04-08 瓶蓋與瓶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908U TWM528963U (zh) 2016-04-08 2016-04-08 瓶蓋與瓶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8963U true TWM528963U (zh) 2016-09-21

Family

ID=5744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4908U TWM528963U (zh) 2016-04-08 2016-04-08 瓶蓋與瓶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8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0858B (zh) * 2016-04-08 2018-01-11 瓶蓋與瓶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0858B (zh) * 2016-04-08 2018-01-11 瓶蓋與瓶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4078B2 (ja) 口栓
WO2004110888A1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閉止装置、および容器詰め飲料
WO2015061892A1 (en) Screw cap for containers
ES2578152T3 (es) Cierre con banda a prueba de manipulación plegada
TWI610858B (zh) 瓶蓋與瓶子
TWM528963U (zh) 瓶蓋與瓶子
JP6036264B2 (ja) ローレット付きキャップ
JP6932705B2 (ja) 樹脂製キャップ
JP5941743B2 (ja) キャップ
WO2014077311A1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閉止装置、および飲料入り閉止装置
JP6163367B2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閉止装置、および飲料入り閉止装置
KR200433745Y1 (ko) 밀봉기능을 갖는 이중 캡
CN205418491U (zh) 铝箔封口开启盖
JP6345067B2 (ja) 移行中栓付きヒンジキャップ
JP5411750B2 (ja) キャップ
JP5095053B2 (ja) 耐衝撃性に優れた合成樹脂製複合容器蓋
JP5115790B2 (ja) 密閉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TWI685452B (zh) 容器注出口的封閉構造
JP7329414B2 (ja)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JP6168351B2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5851181B2 (ja) 弁体付きチューブ容器
JP7372748B2 (ja) 容器
JP5154293B2 (ja) 注出栓
JP6514484B2 (ja) 止液機能を備えた注出蓋構造
JP7102095B2 (ja) 封緘付きねじキャッ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