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6321U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6321U
TWM506321U TW104207480U TW104207480U TWM506321U TW M506321 U TWM506321 U TW M506321U TW 104207480 U TW104207480 U TW 104207480U TW 104207480 U TW104207480 U TW 104207480U TW M506321 U TWM506321 U TW M5063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umper
wire
touch panel
conductive
axi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7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Jun Xie
Yau-Chen Jiang
Bi-Xin Guan
Zhu-Xiu Lin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M506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6321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創作係有關於觸控技術,特別有關於觸控面板的感測電極之跨接線的設置。
近年來,觸控面板逐漸成為最主要的輸入介面,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中,例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或掌上型個人電腦等。觸控面板的觸控感測元件可包含複數條排列成行的感測電極,以及複數條排列成列的感測電極,在這些排列成行的感測電極與排列成列的感測電極之交錯處必須設置絕緣塊,以避免排列成行的感測電極與排列成列的感測電極之間發生短路。
觸控面板中排列成行的感測電極通常可由複數個互相連接的導電單元組成,而排列成列的感測電極則由複數個互相分開的導電單元組成,這些互相分開的導電單元需要藉由橫跨在絕緣塊上的跨接線(jumper)進行電性連接。在習知的觸控面板中,全部的跨接線都採用相同的方向設置,例如當跨接線是用於電性連接排列成列的感測電極的導電單元時,則全部的跨接線都是沿著列的方向設置。
然而,當觸控面板的非可視區具有接地線設置在觸控信號傳輸線與感測電極之間,且採用一般跨接線的設置方 向時,為了使接地線不與觸控信號傳輸線或感測電極電性連接,需要更多道的製程步驟來完成,如此將會使得觸控面板的製程步驟繁複,無法降低觸控面板的製造成本。
有鑒於習知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觸控面板,利用感測電極的跨接線之設置方式,來減少觸控面板的製程步驟,進而降低了觸控面板的製造成本。
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第一軸向電極,包含複數個第一導電單元,其中兩個相鄰的第一導電單元互相分開,並且一個第一導電單元具有延伸部;第一跨接線,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第二軸向電極,包含複數個第二導電單元,其中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在第一跨接線處經由連接部互相連接,另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在第一導電單元的延伸部處互相分開,第二軸向電極與第一軸向電極絕緣地交錯設置;以及第二跨接線,位於第一導電單元的延伸部處,電性連接位於延伸部處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其中第二跨接線的軸向與第一跨接線的軸向不同。
10、101‧‧‧第一軸向電極
12、103‧‧‧第二軸向電極
14、104‧‧‧遮光層
16、106‧‧‧絕緣層
16-1‧‧‧絕緣塊
16-2‧‧‧開口
18‧‧‧觸控信號傳輸線
20‧‧‧接地線
22‧‧‧跨接線
24、112‧‧‧光學匹配層
26‧‧‧保護層
30、120‧‧‧基板
VA、100VA‧‧‧可視區
NVA、100NVA‧‧‧非可視區
100‧‧‧觸控面板
101U‧‧‧第一導電單元
101E‧‧‧延伸部
102‧‧‧虛設圖案
103U‧‧‧第二導電單元
103C‧‧‧連接部
105‧‧‧第一跨接線
106-1‧‧‧第一絕緣部
106-2‧‧‧第二絕緣部
107‧‧‧第二跨接線
108‧‧‧第一導線
110‧‧‧第二導線
109-1‧‧‧第一開孔
109-2‧‧‧第二開孔
109-3‧‧‧第三開孔
200‧‧‧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201、202、203、204、205、206‧‧‧製造方法的各步驟
為了讓本創作之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第1A圖為全部跨接線採用相同方向配置的觸控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圖; 第1B圖為沿著第1A圖的剖面線1-1’,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第2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圖;第3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第2圖的觸控面板之區域B的放大平面示意圖;第4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沿著第2和3圖的剖面線4-4’,觸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5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沿著第3圖的剖面線5-5’,觸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6A至6E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形成第3圖所示之觸控面板的局部區域之各微影製程的局部平面示意圖;第7至9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的跨接線配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圖;第10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第7和8圖中的區域9之觸控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圖;以及第11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第1A圖為全部跨接線採用相同方向配置的觸控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圖,例如全部的跨接線都是採用X軸的方向配置,第1A圖顯示的區域為觸控面板的非可視區NVA與可視區VA的交界處,其中遮光層14設置的區域為非可視區NVA,而可視區VA則是不具有遮光層14的區域,非可視區NVA位於觸控面 板的周邊且圍繞著可視區VA。在非可視區NVA形成有觸控信號傳輸線18和接地線20,在可視區VA形成有第一軸向電極10和第二軸向電極12,並且第一軸向電極10和第二軸向電極12的一部分延伸至非可視區NVA。
在此例子中,組成第二軸向電極12的複數個導電單元互相連接,而組成第一軸向電極10的複數個導電單元則互相分開,第一軸向電極10的導電單元經由非可視區NVA的跨接線22電性連接至觸控信號傳輸線18,並且在可視區VA的第一軸向電極10的導電單元經由相同方向配置的其他跨接線電性連接。跨接線22與第二軸向電極12和接地線20交錯,為了讓跨接線22與第二軸向電極12和接地線20的交錯處絕緣,在跨接線22與第二軸向電極12和接地線20之間形成絕緣層16,絕緣層16具有絕緣塊16-1和開口16-2,絕緣塊16-1可以讓跨接線22與第二軸向電極12和接地線20隔絕,開口16-2可以讓第一軸向電極10的導電單元經由跨接線22電性連接至觸控信號傳輸線18。
第1B圖為沿著第1A圖的剖面線1-1’,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首先,在第一道微影(photolithography)製程中,形成遮光層14在基板30上且位於非可視區NVA;在第二道微影製程中,形成跨接線22在遮光層14上,另一些跨接線(未繪出)則形成在基板30上且位於可視區VA,可視區VA的跨接線與非可視區NVA的跨接線22具有相同方向的配置;在第三道微影製程中,形成絕緣層16在遮光層14上方,絕緣層16具有絕緣塊16-1和開口16-2位於非可視區NVA的跨接線22處,此外,絕緣層16還具有另一些絕緣塊(未繪出)位於可視區VA的跨接線 處;在第四道微影製程中,形成第一軸向電極10和第二軸向電極12在基板30上且位於可視區VA,並且第一軸向電極10和第二軸向電極12的一部分延伸至非可視區NVA;在第五道微影製程中,形成觸控信號傳輸線18和接地線20;之後,在上述元件上方塗佈光學匹配層24,光學匹配層24的形成不需要微影製程;在第六道微影製程中,形成保護層26在光學匹配層24上。
如上所述,當觸控面板的非可視區具有接地線設置在觸控信號傳輸線與感測電極之間,觸控信號傳輸線與感測電極之間需透過跨接線進行電性連接,並且當全部的跨接線採用相同的方向配置時,此觸控面板需要經由六道微影製程才能夠完成。
本創作的實施例提供觸控面板,利用跨接線的配置方向可以節省一道微影製程,經由五道微影製程就能夠完成觸控面板的製造。
第2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100的局部平面示意圖,觸控面板100包含遮光層104設置在非可視區100NVA,觸控面板100還包含複數條第一軸向電極101和複數條第二軸向電極103設置在可視區100VA,並且第一軸向電極101和第二軸向電極103的一部分延伸至非可視區100NVA,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絕緣地交錯設置,例如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方向可以是互相垂直的,但並不以此為限。
這些第一軸向電極101沿著第一軸向例如X軸排列,每一條第一軸向電極101包含複數個第一導電單元101U, 其中至少兩個相鄰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互相分開,第一跨接線105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單元101U在非可視區100NVA具有延伸部101E。
這些第二軸向電極103沿著第二軸向例如Y軸排列,每一條第二軸向電極103包含複數個第二導電單元103U,其中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在第一跨接線105處經由連接部103C互相連接,連接部103C與第二導電單元103U是一體成形的,並且位於非可視區的另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在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處互相分開,設置於延伸部101E處的第二跨接線107電性連接在延伸部101E處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
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不同,例如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可以是互相垂直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例如為X軸方向,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例如為Y軸方向,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軸向相同,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一軸向電極101的軸向相同。
此外,在第一導電單元101U與第二導電單元103U之間還設置有許多非觸控感測用的虛設圖案(dummy pattern)102,這些虛設圖案102與第一導電單元101U和第二導電單元103U電性隔絕,並且虛設圖案102與第一導電單元101U和第二導電單元103U可由相同的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第2圖所繪示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和第二導電單元103U的形狀僅是作 為示範用的實施例,其他形狀的第一導電單元和第二導電單元也適用於本創作的實施例。
觸控面板100還包含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設置在非可視區100NVA,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電性連接至第一導線108,並且延伸部101E與第二導線110絕緣地交錯設置,第一導線108可以是觸控信號傳輸線,而第二導線110可以是接地線,第二導線110(接地線)位於第一導線108(觸控信號傳輸線)與第二軸向電極103之間。
觸控面板100還包含絕緣層106,絕緣層106設置於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交錯處,以避免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交錯處發生短路。絕緣層106包含第一絕緣部106-1設置於第一跨接線105與第二導電單元103U的連接部103C之間,以及第二絕緣部106-2設置於第二跨接線107與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之間。
第3圖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第2圖的觸控面板100之局部區域B的放大平面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第二絕緣部106-2具有第一開孔109-1、第二開孔109-2和第三開孔109-3,其中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位於第二跨接線107處,暴露出一部分的第二跨接線107,並且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分別位於相鄰且互相分開的兩個第二導電單元103U處,使得這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經由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電性連接至第二跨接線107,讓這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電性連接在一起。第二絕緣部106-2的第三開孔109-3位於第一導線108 處,使得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經由第三開孔109-3電性連接至第一導線108。
第4圖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沿著第2和3圖的剖面線4-4’,觸控面板1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4圖所示之區域位於觸控面板100的非可視區100NVA,如第4圖所示,遮光層104設置在基板120上,基板120可以是觸控面板100的承載基板或保護蓋板(cover lens),或者是位於觸控面板100下方的顯示面板的一個基板。
如第4圖所示,第二跨接線107、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設置在遮光層104上。第二絕緣部106-2覆蓋在第二跨接線107、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上,並且第二絕緣部106-2的第三開孔109-3暴露出一部分的第一導線108。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設置在第二絕緣部106-2上,並且延伸部101E經由第三開孔109-3電性連接至第一導線108。此外,光學匹配層112設置在延伸部101E上,雖然在第4圖中未繪出,實際上光學匹配層112覆蓋了觸控面板100的全部元件。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已經被第二絕緣部106-2覆蓋保護,因此不需要再形成額外的保護層來保護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
第5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沿著第3圖的剖面線5-5’,觸控面板1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5圖所示的區域位於觸控面板100的非可視區100NVA,如第5圖所示,第二絕緣部106-2設置在第二跨接線107和遮光層104上,並且第二絕緣部106-2的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暴露出一部 分的第二跨接線107。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和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設置在第二絕緣部106-2上,這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經由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電性連接至第二跨接線107,藉此讓這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電性連接在一起。光學匹配層112設置在延伸部101E和第二導電單元103U上,雖然在第5圖中未繪出,實際上光學匹配層112覆蓋了觸控面板100的全部元件。
第6A至6E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形成第3圖所示之觸控面板的局部區域的各微影製程的平面示意圖。參閱第6A圖,在第一道微影製程中,形成遮光層104在基板120上,遮光層104位於觸控面板100的非可視區100NVA。
參閱第6B圖,在第二道微影製程中,形成第二跨接線107,第二跨接線107位於遮光層104上。另外,雖然第6B圖中未繪出第一跨接線105,實際上第一跨接線105是與第二跨接線107一起在第二道微影製程中同步形成,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可以由透明導電材料或金屬材料製成。
參閱第6C圖,在第三道微影製程中,同步形成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位於遮光層104上,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可以由金屬材料製成。
參閱第6D圖,在第四道微影製程中,形成絕緣層106的第二絕緣部106-2,雖然第6D圖中未繪出絕緣層106的第一絕緣部106-1,實際上第一絕緣部106-1是與第二絕緣部106-2一起在第四道微影製程中同步形成,絕緣層106的材料例如為 感光的聚亞醯胺(polyimide;PI)。如第6D圖所示,第二絕緣部106-2具有第一開孔109-1、第二開孔109-2和第三開孔109-3,其中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位於第二跨接線107處,第三開孔109-3位於第一導線108處。
參閱第6E圖,在第五道微影製程中,形成第一軸向電極101和第二軸向電極103,第一軸向電極101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具有延伸部101E,並且第二軸向電極103的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在延伸部101E處互相分開。第一軸向電極101和第二軸向電極103的材料為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鋁鋅(aluminum zinc oxide;AZO)或其他適合的透明導電材料,並且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可以與第一軸向電極101和第二軸向電極103的材料相同。如前所述,由於光學匹配層112不需要透過微影製程形成,因此本創作的觸控面板100可以由五道微影製程完成。
第7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100的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的配置方式之局部平面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軸向例如為X軸方向的第一跨接線105設置在觸控面板100的可視區100VA,第一跨接線105用於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而軸向例如為Y軸方向的第二跨接線107則可設置在觸控面板100的非可視區100NVA,第二跨接線107用於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另外,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7圖所示之第二跨接線107也可以設置在觸控面板100的可視 區100VA。
第8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100的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的配置方式之局部平面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軸向例如為Y軸方向的第二跨接線107也可以設置在觸控面板100的可視區100VA,並且第二跨接線107的位置可以依據可視區100VA內的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的佈局設計而調整,用以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跨接線107在可視區100VA的設置位置可以是無規則的。
第9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100的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的配置方式之局部平面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軸向例如為X軸方向的第一跨接線105和軸向例如為Y軸方向的第二跨接線107可以在觸控面板100的可視區100VA內交替地設置,第一跨接線105用於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而第二跨接線107則用於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另外,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9圖所示之最外側的第二跨接線107也可以設置在觸控面板100的非可視區100NVA。
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沿著Y軸方向,位於可視區100VA與非可視區100NVA交界處的跨接線可採用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配置方式,使得原本位於可視區100VA與非可視區100NVA交界處的跨接線可以全部都在可視區100VA內,或者全部都在非可視區100NVA內,以避免跨接線的可靠度受到遮 光層的斷差影響。
第10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第8和9圖的區域V之觸控面板100的局部平面示意圖。在第10圖的實施例中,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都位於可視區100VA,複數條第一軸向電極101沿著第一軸向例如X軸排列,每一條第一軸向電極101包含複數個第一導電單元101U,其中至少兩個相鄰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互相分開,並且經由第一跨接線105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在此實施例中,至少一個第一導電單元101U在可視區100VA具有延伸部101E,此第一導電單元101U經由延伸部101E與另一相鄰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互相連接。
如第10圖所示,複數條第二軸向電極103沿著第二軸向例如Y軸排列,每一條第二軸向電極103包含複數個第二導電單元103U,其中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在第一跨接線105處經由連接部103C互相連接,並且兩個相鄰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在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處互相分開,第二跨接線107設置於延伸部101E處,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不同,例如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可以互相垂直,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例如為X軸方向,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例如為Y軸方向。
此外,觸控面板100還包含絕緣層設置於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交錯處,使得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絕緣地交錯。如第10圖所示,在一些實施 例中,絕緣層包含第一絕緣部106-1設置於第一跨接線105與第二導電單元103U的連接部103C之間,以及第二絕緣部106-2設置於第二跨接線107與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之間,第二絕緣部106-2具有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分別位於相鄰且互相分開的兩個第二導電單元103U與第二跨接線107的重疊處,使得這兩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經由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電性連接至第二跨接線107。
第11圖顯示依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面板100的製造方法200之流程圖。可同時參閱第2至5圖,在步驟201,使用第一道微影製程,形成遮光層104。遮光層104形成在基板120上且位於非可視區100NVA,遮光層104的材料例如為黑色光阻。
在步驟202,使用第二道微影製程,形成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形成在基板120上,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的材料例如為透明導電材料或金屬材料。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與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不同,例如第一跨接線105的軸向為X軸方向,而第二跨接線107的軸向為Y軸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跨接線105設置在可視區100VA,而第二跨接線107設置在非可視區100NV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跨接線105和第二跨接線107都設置在可視區100VA,並且第二跨接線107的設置位置可以是無規則或有規則的,其係取決於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二導電單元103U的佈局需求。
在步驟203,使用第三道微影製程,形成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形成在遮光層104上,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的材料可以是金屬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線108為觸控信號傳輸線,第二導線110為接地線。
在步驟204,使用第四道微影製程,形成絕緣層106。絕緣層106的材料例如為感光的感光的聚亞醯胺(polyimide;PI),絕緣層106包含第一絕緣部106-1位於第一跨接線105處,以及第二絕緣部106-2位於第二跨接線107處,並且絕緣層106還覆蓋了第一導線108和第二導線110。在第二絕緣部106-2中形成有第一開孔109-1和第二開孔109-2,暴露出一部分的第二跨接線107,並且在第二絕緣部106-2中還形成有第三開孔109-3,暴露出一部分的第一導線108。
在步驟205,使用第五道微影製程,形成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形成在基板120上且位於可視區100VA,而且第一軸向電極101與第二軸向電極103的一部分還延伸至非可視區100NVA,第一軸向電極101和第二軸向電極103的詳細結構如前所述。第一軸向電極101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經由第一跨接線105電性連接,第二軸向電極103之相鄰且互相分開的兩個第二導電單元103U經由第二跨接線107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位於非可視區100NVA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經由第二絕緣部106-2的第三開孔109-3電性連接至第一導線108。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位於可視區 100VA的第一導電單元101U的延伸部101E直接連接至相鄰的另一第一導電單元101U。
在步驟206,形成光學匹配層112。光學匹配層112覆蓋觸控面板100的全部元件,光學匹配層112的形成不需要使用微影製程。
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由於觸控面板的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已經被絕緣層覆蓋,因此不需要在光學匹配層上方形成保護層,使用五道微影製程即可完成本創作的觸控面板。相較於第1A和1B圖的觸控面板需要使用六道微影製程完成,本創作的觸控面板可以節省一道形成保護層的微影製程,進而降低了觸控面板的製造成本。同時,由於本創作的實施例減少了保護層的設置,因此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觸控面板的整體厚度可以變薄。
雖然本創作已揭露較佳實施例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瞭解,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
100‧‧‧觸控面板
100VA‧‧‧可視區
100NVA‧‧‧非可視區
101‧‧‧第一軸向電極
101U‧‧‧第一導電單元
101E‧‧‧延伸部
102‧‧‧虛設圖案
103‧‧‧第二軸向電極
103U‧‧‧第二導電單元
103C‧‧‧連接部
104‧‧‧遮光層
105‧‧‧第一跨接線
106‧‧‧絕緣層
106-1‧‧‧第一絕緣部
106-2‧‧‧第二絕緣部
107‧‧‧第二跨接線
108‧‧‧第一導線
110‧‧‧第二導線

Claims (15)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軸向電極,包含複數個第一導電單元,其中兩個相鄰的該些第一導電單元互相分開,並且一個該第一導電單元具有一延伸部;一第一跨接線,電性連接相鄰且互相分開的該些第一導電單元;一第二軸向電極,包含複數個第二導電單元,其中兩個相鄰的該些第二導電單元在該第一跨接線處經由一連接部互相連接,另兩個相鄰的該些第二導電單元在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處互相分開,該第二軸向電極與該第一軸向電極絕緣地交錯設置;以及一第二跨接線,位於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處,電性連接在該延伸部處相鄰且互相分開的該些第二導電單元,其中該第二跨接線的軸向與該第一跨接線的軸向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軸向電極與該第二軸向電極的軸向互相垂直,且該第二跨接線的軸向與該第一跨接線的軸向互相垂直,該第二跨接線的軸向與該第二軸向電極的軸向相同,該第一跨接線的軸向與該第一軸向電極的軸向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一導線和一第二導線設置在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線, 並且該延伸部與該第二導線絕緣地交錯設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導線為觸控信號傳輸線,該第二導線為接地線,且該第二導線位於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軸向電極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層設置在該觸控面板的該非可視區,其中該第二跨接線、該第一導線和該第二導線設置於該遮光層上,且該第一跨接線位於該觸控面板的一可視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層設置在該觸控面板的該非可視區,其中該第一導線和該第二導線設置於該遮光層上,且該第一跨接線和該第二跨接線位於該觸控面板的一可視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軸向電極與該第二軸向電極的交錯處,該絕緣層包含一第一絕緣部設置於該第一跨接線與該些第二導電單元的該連接部之間,以及一第二絕緣部設置於該第二跨接線與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絕緣部覆蓋該第二跨接線、該第一導線和該第二導線,並且該第二絕緣部具有一第一開孔和一第二開孔位於該第二跨接線處,以及一第三開孔位於該第一導線處,使得在該延伸部處兩個相鄰且互相隔開的該些第二導電單元經由該第一開孔和該第二開孔與該第二跨接線電性連 接,並且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經由該第三開孔與該第一導線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與相鄰的另一第一導電單元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層設置在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並且該第一跨接線和該第二跨接線位於該觸控面板的一可視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軸向電極與該第二軸向電極的交錯處,該絕緣層包含一第一絕緣部設置於該第一跨接線與該些第二導電單元的該連接部之間,以及一第二絕緣部設置於該第二跨接線與該第一導電單元的該延伸部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絕緣部覆蓋該第二跨接線,並且該第二絕緣部具有一第一開孔和一第二開孔位於該第二跨接線處,使得相鄰且互相隔開的該些第二導電單元經由該第一開孔和該第二開孔與該第二跨接線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軸向電極、該第二軸向電極、該第一跨接線和該第二跨接線的材料包括透明導電材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軸向電極和該第二軸向電極的材料包括透明導電材料,該第一跨接線和該第二跨接線的材料包括金屬材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光學匹配層覆蓋在該第一軸向電極和該第二軸向電極上。
TW104207480U 2015-03-18 2015-05-15 觸控面板 TWM5063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6707.3A CN106033275B (zh) 2015-03-18 2015-03-18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6321U true TWM506321U (zh) 2015-08-01

Family

ID=5433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507A TWI546716B (zh) 2015-03-18 2015-05-15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104207480U TWM506321U (zh) 2015-03-18 2015-05-15 觸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507A TWI546716B (zh) 2015-03-18 2015-05-15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359877B2 (zh)
KR (1) KR101801237B1 (zh)
CN (1) CN106033275B (zh)
TW (2) TWI5467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7620B1 (en) 2021-07-06 2023-01-31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module and touch device
TWI791226B (zh) * 2021-06-04 2023-02-0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及觸控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0705B2 (en) * 2020-12-07 2023-05-16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2607B1 (ko) * 2009-10-16 2011-11-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용 면상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26623B1 (ko) * 2010-03-16 2017-04-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US20140320761A1 (en) * 2011-09-02 2014-10-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049144A (zh) * 2011-10-14 2013-04-1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图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76906B (zh) * 2011-10-26 2017-02-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92387B (zh) * 2011-10-27 2016-08-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2331896B (zh) * 2011-10-31 2014-04-1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76642B (zh) * 2011-12-25 2017-07-1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电子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CN202404553U (zh) * 2012-03-01 2012-08-29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遮挡金属线路的触摸屏结构
CN103576952B (zh) * 2012-07-24 2017-04-1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101474064B1 (ko) * 2012-09-11 2014-1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489362B (zh) * 2012-10-29 2015-06-2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感測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CN103793095B (zh) * 2012-11-02 2016-12-2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298323B2 (en) * 2012-12-20 2016-03-29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Sensing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ouch panel employing the same
US9379704B2 (en) * 2012-12-24 2016-06-28 Ht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TWM461834U (zh) * 2012-12-27 2013-09-1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M457919U (zh) * 2013-02-08 2013-07-21 Liyitec Inc 觸控面板
US20140225859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pattern
CN104007864B (zh) * 2013-02-27 2017-09-1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14219963A (ja) * 2013-04-12 2014-11-20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シート作製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ッド用センサ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23023A (zh) * 2013-04-24 2014-10-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443757A (zh) * 2013-05-13 2014-11-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201445393A (zh) * 2013-05-24 2014-1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3309509A (zh) * 2013-06-04 2013-09-18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
CN104345931A (zh) * 2013-07-29 2015-02-1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20150058028A (ko) * 2013-11-20 2015-05-2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터치 감지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520025B (zh) * 2013-12-17 2016-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2187807B1 (ko) * 2014-04-17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CN105183203A (zh) * 2014-06-13 2015-12-23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式电子装置
TWI526909B (zh) * 2014-07-31 2016-03-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CN104391601A (zh) * 2014-11-24 2015-03-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以及触摸式显示装置
CN204515729U (zh) * 2015-03-18 2015-07-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226B (zh) * 2021-06-04 2023-02-0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及觸控裝置
US11567620B1 (en) 2021-07-06 2023-01-31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module and touch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01237B1 (ko) 2017-12-29
TWI546716B (zh) 2016-08-21
US20190294293A1 (en) 2019-09-26
CN106033275B (zh) 2019-10-18
TW201635114A (zh) 2016-10-01
US10983629B2 (en) 2021-04-20
US10359877B2 (en) 2019-07-23
CN106033275A (zh) 2016-10-19
KR20160113026A (ko) 2016-09-28
US20160274707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2607B (zh)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裝置
WO2018099174A1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I435292B (zh) 感測式顯示裝置
KR102222652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TWI44894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20110304582A1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553534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39336B (zh) 觸控面板
CN101943970B (zh) 触控平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47666A (zh) 觸控面板
US20160034076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359890B2 (e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88520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US20120007827A1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983629B2 (en) Touch panel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US10768764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evice
TWI57974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11086460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ouch device
US10592015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78204B (zh) 彩色濾光觸控基板、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10997B (zh) 內嵌式觸控面板與其製造方法
TW201725494A (zh) 觸控面板與電子裝置
TWM478870U (zh) 觸控面板
CN204515729U (zh) 触控面板
US11720216B2 (en)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 control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