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2992U -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 Google Patents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2992U
TWM502992U TW104202767U TW104202767U TWM502992U TW M502992 U TWM502992 U TW M502992U TW 104202767 U TW104202767 U TW 104202767U TW 104202767 U TW104202767 U TW 104202767U TW M502992 U TWM502992 U TW M5029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sulating body
arm
slot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2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Ping Chung
Yung-Y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2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2992U/zh
Publication of TWM502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2992U/zh

Links

Description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0001】
本創作涉及一種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尤其是涉及一種USB3.1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0002】
按,USB3.1是最新的USB規範,該規範由英特爾等大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與現有的USB技術相比,新USB3.1技術使用一個更高效的數據編碼系統,並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數據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現有的USB連接器與線纜。USB3.1包括三種類型Type-A、Type-B及Type-C。較早前公佈了USB3.1標準規範後,令USB的速度進一步提升至10Gbps外,並且進一步把USB供電能力提升至最高100W,爲了迎合主要面向更輕薄、更纖細的設備,還需研發全新USB3.1Type-C接口。
【0003】
USB3.1接口(包括公端和母端)、數據線均不兼容現有的任何類型,但是官方會額外設計轉接設備,以兼容現有設備。USB3.1Type-C的最大特點是,雖然開口部份的尺寸上與安卓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標配的Micro-B連接器一樣小,但支持最大數據傳輸速度為10G bit/秒。Type-C接口尺寸約為8.3mm×2.5mm,小於當前計算機的USB接口。另外,USB3.1正確插入後發出聲音,通過USB Power Delivery技術可用於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Electronics)產品充電,增進了電磁干擾特性及可承受達到連接器產品水平的一萬次插拔。
【0004】
惟,現有的USB3.1插頭連接器未設置固持裝置,在與插座連接器對接時不容易與所述插座連接器固定牢固,對接後所述插頭連接器與所述插座連接器連接不穩定,容易出現移位、鬆脫問題,影響所述插頭連接器的電連接性能。
【0005】
本創作之目的係針對上述習知不足而提供一種插拔穩定的USB3.1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0006】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一種插頭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一端子模組、一中間屏蔽片、兩接地片及一連接器殼體。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一頂壁、底壁及位於頂壁和底壁之間的兩側壁,所述絕緣本體的前端面向後凹設形成一對接端口,所述絕緣本體後端面中部向前凹設形成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和對接端口連通,所述插槽上下兩內壁分別向外凹設形成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後壁的上排端子槽和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後壁的下排端子槽。所述端子模組包括一上端子模組及一下端子模組,所述上端子模組包括一上絕緣本體及與該上絕緣本體一體成型的上排導電端子,所述上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上絕緣本體的前表面,所述上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上排端子槽內並從對接端口的頂壁處伸入對接端口內;所述下端子模組包括一下絕緣本體及與該下絕緣本體一體成型的下排導電端子,所述下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下絕緣本體的前表面,所述下排導電端子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下排端子槽內並從對接端口的底壁處伸入對接端口內。所述中間屏蔽片裝設於上端子模組和下端子模組之間並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插槽內。所述兩接地片包括上接地片及與上接地片上下水平對稱結構設計的下接地片,所述上接地片與下接地片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頂壁與底壁上。所述連接器殼體包括一前殼體及一後殼體,所述前殼體包覆於上端子模組、下端子模組及絕緣本體外,所述後殼體與前殼體固定連接於前殼體後端的外部,該後殼體內壁固設有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具有一豎直板狀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上下端緣分別彎折延伸形成兩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末端前端緣向前延伸形成抵頂部,所述抵頂部抵頂於所述上絕緣本體後表面與下絕緣本體後表面,進而阻止所述上絕緣本體與下絕緣本體向後移動。
【0007】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頂壁與底壁外表面中部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後端左右兩側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卡持槽;所述上接地片具有一水平板狀的基部,所述基部上沖設有複數開孔,所述開孔前端緣向後向上延伸形成複數接地腳,所述基部兩側緣後端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卡持部,所述上接地片與下接地片分別收容於所述頂壁之容置槽與所述底壁之容置槽內,所述卡持部對應卡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之卡持槽內,所述接地腳與前殼體內壁接觸。
【0008】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頂壁與底壁於所述容置槽前端分別豎直開設有與所述對接端口相連通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前端面橫向間隔向前凹設形成數個凹槽;所述上接地片之基部前端緣左右兩側分別向前延伸形成延伸臂,所述兩延伸臂之間設有連接兩延伸臂的連接臂,所述連接臂前端緣對應於所述頂壁之凹槽向下彎折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數個接觸彈片,所述延伸臂與連接臂收容於所述頂壁之容置槽內,所述接觸彈片對應放置於所述頂壁之凹槽內。
【0009】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所述上接地片之連接臂後端緣對應於數個接觸彈片向前彎折後向前向上延伸形成有數個彈性片,所述上接地片的彈性片向上與所述連接器殼體保持彈性接觸。
【0010】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排導電端子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上固定臂,所述上固定臂前端向下傾斜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上接觸臂;所述下排導電端子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下固定臂,所述下固定臂前端向上傾斜延伸後再向下彎折延伸形成下接觸臂;所述絕緣本體之頂壁與底壁上分別對應於所述上排端子槽與下排端子槽橫向排列開設有複數與對接端口相連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上排端子槽和下排端子槽相連通,所述上接觸臂與下接觸臂收容於所述通孔並向對接端口凸伸出所述通孔。
【0011】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接地片上表面與下接地片下表面對應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通孔前部分別覆有一絕緣薄膜,所述絕緣薄膜將所述通孔的前部遮蔽。
【0012】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之兩側壁分別向內凹設形成收容槽,該收容槽向後貫穿所述絕緣本體,該收容槽前端向內貫穿所述絕緣本體並與所述對接端口相連通;所述中間屏蔽片包括兩側臂及一連接兩側臂呈水平板狀的主體部,所述側臂內端緣前端向內凸伸形成倒勾部,所述主體部前部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插槽內,所述兩側臂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收容槽內,所述側臂之倒勾部凸伸於所述絕緣本體之對接端口中。
【0013】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上絕緣本體下表面設有一上定位槽及一上定位柱,所述下絕緣本體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槽凸設有一下定位柱,所述下絕緣本體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柱凹設有一下定位槽;所述主體部上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柱與下絕緣本體之下固定柱開設有兩定位孔,所述中間屏蔽片組裝於所述上絕緣本體與下絕緣本體之間,所述上定位柱與下定位柱穿過所述定位孔插設於對應的下定位槽與上定位槽中。
【0014】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前殼體具有一橫截面呈軌道型的殼體對接部,所述殼體對接部後端緣向後向外延伸形成一殼體連接部,所述殼體連接部後端緣向後水平延伸形成一殼體固持部,所述後殼體包覆於殼體固持部外並與殼體固持部固定連接,所述後殼體具有一呈矩形框狀的後殼主體部,所述後殼主體部的後部收縮形成一圓環形的線纜收容部。
【0015】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止擋件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於後殼體之後殼主體部的內壁。
【0016】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一種連接器殼體包括一前殼體及一後殼體,後殼體與前殼體固定連接於前殼體後端的外部,該後殼體內壁固設有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具有一豎直板狀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上下端緣分別彎折延伸形成兩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末端前端緣向前延伸形成抵頂部。
【0017】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前殼體具有一橫截面呈軌道型的殼體對接部,所述殼體對接部後端緣向後向外延伸形成一殼體連接部,所述殼體連接部後端緣向後水平延伸形成一殼體固持部,所述後殼體包覆於殼體固持部外並與殼體固持部固定連接,所述後殼體具有一呈矩形框狀的後殼主體部,所述後殼主體部的後部收縮形成一圓環形的線纜收容部。
【0018】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止擋件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於後殼體之後殼主體部的內壁。
【0019】
綜上所述,本創作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藉由止擋件的使用,阻止所述上絕緣本體與下絕緣本體向後移動,以確保該插頭連接器使用時的穩固性,進而實現了該插頭連接器插拔穩定的效果。
【0039】
100‧‧‧插頭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頂壁
111‧‧‧容置槽
112‧‧‧卡持槽
113‧‧‧容置孔
114‧‧‧凹槽
115‧‧‧通孔
12‧‧‧底壁
13‧‧‧側壁
131‧‧‧收容槽
14‧‧‧對接端口
15‧‧‧插槽
16‧‧‧上排端子槽
17‧‧‧下排端子槽
21‧‧‧上端子模組
211‧‧‧上絕緣本體
2111‧‧‧上定位槽
2112‧‧‧上定位柱
212‧‧‧上排導電端子
2121‧‧‧上固定臂
2122‧‧‧上接觸臂
2123‧‧‧上焊接臂
22‧‧‧下端子模組
221‧‧‧下絕緣本體
2211‧‧‧下定位柱
2212‧‧‧下定位槽
222‧‧‧下排導電端子
2221‧‧‧下固定臂
2222‧‧‧下接觸臂
2223‧‧‧下焊接臂
30‧‧‧中間屏蔽片
31‧‧‧側臂
32‧‧‧主體部
321‧‧‧定位孔
33‧‧‧倒勾部
34‧‧‧焊接部
41‧‧‧上接地片
411‧‧‧基部
4111‧‧‧開孔
4112‧‧‧接地腳
412‧‧‧卡持部
413‧‧‧延伸臂
414‧‧‧連接臂
415‧‧‧接觸彈片
416‧‧‧彈性片
42‧‧‧下接地片
50‧‧‧連接器殼體
51‧‧‧前殼體
511‧‧‧殼體對接部
512‧‧‧殼體連接部
513‧‧‧殼體固持部
52‧‧‧後殼體
521‧‧‧後殼主體部
522‧‧‧線纜收容部
53‧‧‧止擋件
531‧‧‧基板部
532‧‧‧延伸部
533‧‧‧抵頂部
60‧‧‧電路板
70‧‧‧絕緣薄膜
【0020】

第一圖係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之連接器殼體分解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所示插頭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之絕緣本體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插頭連接器之上接地片之立體圖。
【0021】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舉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0022】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五圖,本實施例的插頭連接器100包括一絕緣本體10、一端子模組(圖未標)、一中間屏蔽片30、兩接地片(圖未標)及一連接器殼體50。
【0023】
請參閱第四圖至第七圖,所述絕緣本體10具有一頂壁11、底壁12及位於頂壁11和底壁12之間的兩側壁13。所述絕緣本體10的前端面向後凹設形成一對接端口14,所述對接端口14用於對接連接器(圖未示)的插入配合。所述絕緣本體10後端面中部向前凹設形成有一插槽15,所述插槽15和對接端口14連通,所述插槽15上下兩內壁分別向外凹設形成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14後壁的上排端子槽16和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14後壁的下排端子槽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槽16和下排端子槽17各有12個端子槽。
【0024】
具體的,所述絕緣本體10之頂壁11與底壁12外表面中部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容置槽111,所述容置槽111後端左右兩側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卡持槽112。所述絕緣本體10之頂壁11與底壁12於所述容置槽111前端分別豎直開設有與所述對接端口14相連通的容置孔113,所述容置孔113前端面橫向間隔向前凹設形成數個凹槽114。所述絕緣本體10之頂壁11與底壁12上分別對應於所述上排端子槽16與下排端子槽17橫向排列開設有複數與對接端口14相連通的通孔115,所述通孔115與所述上排端子槽16和下排端子槽17相連通。所述絕緣本體10之兩側壁13分別向內凹設形成收容槽131,該收容槽131向後貫穿所述絕緣本體10,該收容槽131前端向內貫穿所述絕緣本體10並與所述對接端口14相連通。
【0025】
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所述端子模組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後端,所述端子模組包括一上端子模組21及一下端子模組22,所述上端子模組21包括一上絕緣本體211及與該上絕緣本體211一體成型的上排導電端子212,所述上排導電端子212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上絕緣本體211的前表面,所述上排導電端子212的前端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上排端子槽16內並從對接端口14的頂壁11處伸入對接端口14內;所述下端子模組22包括一下絕緣本體221及與該下絕緣本體221一體成型的下排導電端子222,所述下排導電端子222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下絕緣本體221的前表面,所述下排導電端子222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下排端子槽17內並從對接端口14的底壁12處伸入對接端口14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排導電端子212有12個,所述下排導電端子222有10個,所述上排導電端子212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上排端子槽16內,所述下排導電端子222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下排端子槽17的左右各5個內。
【0026】
具體的,所述上絕緣本體211下表面設有一上定位槽2111及一上定位柱2112,所述下絕緣本體221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211之上定位槽2111凸設有一下定位柱2211,所述下絕緣本體221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211之上定位柱2112凹設有一下定位槽2212。
【0027】
所述上排導電端子212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上固定臂2121,所述上固定臂2121前端向下傾斜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上接觸臂2122,上固定臂2121後端向下傾斜後再水平延伸形成上焊接臂2123;所述下排導電端子222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下固定臂2221,所述固定臂2221前端向上傾斜延伸後再向下彎折延伸形成下接觸臂2222,所述下固定臂2221後端向上傾斜後再水平延伸形成下焊接臂2223。
【0028】
請參閱第三圖至第五圖,所述中間屏蔽片30裝設於上端子模組21和下端子模組22之間並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插槽15內。所述中間屏蔽片30包括兩側臂31及一連接兩側臂31呈水平板狀的主體部32,所述側臂31內端緣前端向內凸伸形成倒勾部33,左側的所述側臂31後端向上傾斜後再水平延伸形成焊接部34,右側的所述側臂31後端向下傾斜後再水平延伸形成焊接部34。所述主體部32上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211之上定位柱2112與下絕緣本體221之下定位柱2211開設有兩定位孔321,所述中間屏蔽片30組裝於所述上絕緣本體211與下絕緣本體221之間,所述上定位柱2112與下定位柱2211穿過所述定位孔321插設於對應的下定位槽2212與上定位槽2111中。
【0029】
請參閱第二圖、第四圖、第五圖和第七圖,所述接地片包括上接地片41及與上接地片41上下水平對稱結構設計的下接地片42,所述上接地片41與下接地片42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頂壁11與底壁12上。所述上接地片41具有一水平板狀的基部411,所述基部411上沖設有複數開孔4111,所述開孔4111前端緣向後向上延伸形成複數接地腳4112。所述基部411兩側緣後端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卡持部412,所述基部411前端緣左右兩側分別向前延伸形成延伸臂413,所述兩延伸臂413之間設有連接兩延伸臂413的連接臂414,所述連接臂414前端緣對應於所述頂壁11之凹槽114向下彎折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數個接觸彈片415,所述連接臂414對應於數個接觸彈片415向上設置有數個彈性片416,具體地,所述連接臂414後端緣對應於數個接觸彈片415向前彎折後向前向上延伸形成有數個彈性片416。所述下接地片42與上接地片41對稱的具有水平板狀的基部411、開孔4111、複數接地腳4112、卡持部412、延伸臂413、連接臂414、數個接觸彈片415及數個彈性片416。所述上接地片41的彈性片416向上與所述連接器殼體50保持彈性接觸,所述下接地片42的彈性片416向下與所述連接器殼體50保持彈性接觸。
【0030】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述連接器殼體50包括一前殼體51及一後殼體52,所述前殼體51包覆於上端子模組21、下端子模組22及絕緣本體10外,所述後殼體52與前殼體51固定連接於前殼體51後端的外部,該後殼體52內壁固設有止擋件53。
【0031】
具體的,所述前殼體51具有一橫截面呈軌道型的殼體對接部511,所述殼體對接部511後端緣向後向外延伸形成一殼體連接部512,所述殼體連接部512後端緣向後水平延伸形成一殼體固持部513,所述後殼體52包覆於殼體固持部513外並與殼體固持部513固定連接,所述後殼體52具有一呈矩形框狀的後殼主體部521,所述後殼主體部521的後部收縮形成一圓環形的線纜收容部52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後殼體52與殼體固持部513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所述止擋件53裝設於所述後殼主體部521的內壁並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所述止擋件53具有一豎直板狀的基板部531,所述基板部531上下端緣分別彎折延伸形成兩延伸部532,所述延伸部532末端前端緣向前延伸形成抵頂部533,所述抵頂部533抵頂於所述上絕緣本體211後表面與下絕緣本體221後表面,進而阻止所述上絕緣本體211與下絕緣本體221向後移動,保證了該插頭連接器100使用時的穩固性。
【0032】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八圖,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00組裝時:
【0033】
將上端子模組21、中間屏蔽片30及下端子模組22固定組裝成一體,所述中間屏蔽片30裝設於所述上端子模組21與下端子模組22之間,所述上定位柱2112與下定位柱2211穿過所述定位孔321插設於對應的下定位槽2212與上定位槽2111中;
【0034】
將絕緣本體10裝設在上端子模組21、中間屏蔽片30與下端子模組22前端外部,所述上端子模組21之上排導電端子212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上排端子槽16內,所述下端子模組22之下排導電端子222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下排端子槽17內,所述上接觸臂2122與下接觸臂2222收容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通孔115並向對接端口14凸伸出所述通孔115,所述中間屏蔽片30之主體部32前部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插槽15內,所述中間屏蔽片30之兩側臂31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收容槽131內,所述側臂31之倒勾部33凸伸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對接端口14中,所述中間屏蔽片30之焊接部34與所述端子模組之上焊接臂2123和下焊接臂2223焊接於一後接電路板60上。
【0035】
將所述上接地片41與下接地片42分別收容於所述頂壁11之容置槽111與所述底壁12之容置槽111內,所述卡持部412對應卡持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卡持槽112內,所述延伸臂413與連接臂414收容於所述頂壁11之容置槽111內,所述接觸彈片415對應放置於所述頂壁11之凹槽114內。
【0036】
所述絕緣本體10收容於所述前殼體51之殼體對接部511內,所述前殼體51之殼體固持部513包覆於上絕緣本體211與下絕緣本體221外,所述上接地片41與下接地片42之接地腳4112與前殼體51內壁接觸,所述彈性片416與所述前殼體51內壁彈性接觸,進而實現上接地片41與下接地片42接地。所述上接地片41上表面與下接地片42下表面對應於所述絕緣本體10之通孔115前部還分別覆有一絕緣薄膜70,所述絕緣薄膜70將所述通孔115的前部遮蔽,以防止插頭連接器100使用時端子模組之上接觸臂2122和下接觸臂2222伸出所述通孔115與前殼體51電性接觸。
【0037】
所述電路板60收容於所述後殼體52內,所述後殼體52之後殼主體部521包覆於前殼體51之殼體固持部513外並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所述止擋件53裝設於所述後殼體52之後殼主體部521的內壁並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當所述插頭連接器100使用時,所述止擋件53抵頂所述上絕緣本體211與下絕緣本體221,進而防止所述插頭連接器100內部元件移位。
【0038】
綜上所述,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00及其連接器殼體50藉由止擋件53的使用,阻止所述上絕緣本體211與下絕緣本體221向後移動,以確保該插頭連接器100使用時的穩固性,進而實現了該插頭連接器100插拔穩定的效果。
100‧‧‧插座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頂壁
111‧‧‧容置槽
112‧‧‧卡持槽
113‧‧‧容置孔
114‧‧‧凹槽
115‧‧‧通孔
13‧‧‧側壁
131‧‧‧收容槽
21‧‧‧上端子模組
211‧‧‧上絕緣本體
212‧‧‧上排導電端子
22‧‧‧下端子模組
221‧‧‧下絕緣本體
2211‧‧‧下定位柱
2212‧‧‧下定位槽
222‧‧‧下排導電端子
30‧‧‧中間屏蔽片
31‧‧‧側臂
32‧‧‧主體部
321‧‧‧定位孔
33‧‧‧倒勾部
34‧‧‧焊接部
41‧‧‧上接地片
411‧‧‧基部
4111‧‧‧開孔
4112‧‧‧接地腳
412‧‧‧卡持部
413‧‧‧延伸臂
414‧‧‧連接臂
415‧‧‧接觸彈片
416‧‧‧彈性片
42‧‧‧下接地片
51‧‧‧前殼體
511‧‧‧殼體對接部
512‧‧‧殼體連接部
513‧‧‧殼體固持部
52‧‧‧後殼體
521‧‧‧後殼主體部
522‧‧‧線纜收容部
53‧‧‧止擋件
531‧‧‧基板部
532‧‧‧延伸部
533‧‧‧抵頂部
60‧‧‧電路板
70‧‧‧絕緣薄膜

Claims (13)

  1. 【第1項】
    一種插頭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具有一頂壁、底壁及位於頂壁和底壁之間的兩側壁,所述絕緣本體的前端面向後凹設形成一對接端口,所述絕緣本體後端面中部向前凹設形成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和對接端口連通,所述插槽上下兩內壁分別向外凹設形成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後壁的上排端子槽和一組呈橫向排列並縱向延伸至對接端口後壁的下排端子槽;
      一端子模組,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後端,進一步包括,
      一上端子模組,所述上端子模組包括一上絕緣本體及與該上絕緣本體一體成型的上排導電端子,所述上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上絕緣本體的前表面,所述上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上排端子槽內並從對接端口的頂壁處伸入對接端口內;
      一下端子模組,所述下端子模組包括一下絕緣本體及與該下絕緣本體一體成型的下排導電端子,所述下排導電端子的前端呈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下絕緣本體的前表面,所述下排導電端子對應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下排端子槽內並從對接端口的底壁處伸入對接端口內;
      一中間屏蔽片,裝設於上端子模組和下端子模組之間並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插槽內;
      兩接地片,包括上接地片及與上接地片上下水平對稱結構設計的下接地片,所述上接地片與下接地片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頂壁與底壁上;及
      一連接器殼體,包括一前殼體及一後殼體,所述前殼體包覆於上端子模組、下端子模組及絕緣本體外,所述後殼體與前殼體固定連接於前殼體後端的外部,該後殼體內壁固設有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具有一豎直板狀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上下端緣分別彎折延伸形成兩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末端前端緣向前延伸形成抵頂部,所述抵頂部抵頂於所述上絕緣本體後表面與下絕緣本體後表面,進而阻止所述上絕緣本體與下絕緣本體向後移動。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頂壁與底壁外表面中部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後端左右兩側分別向內凹設形成卡持槽;所述上接地片具有一水平板狀的基部,所述基部上沖設有複數開孔,所述開孔前端緣向後向上延伸形成複數接地腳,所述基部兩側緣後端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卡持部,所述上接地片與下接地片分別收容於所述頂壁之容置槽與所述底壁之容置槽內,所述卡持部對應卡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之卡持槽內,所述接地腳與前殼體內壁接觸。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頂壁與底壁於所述容置槽前端分別豎直開設有與所述對接端口相連通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前端面橫向間隔向前凹設形成數個凹槽;所述上接地片之基部前端緣左右兩側分別向前延伸形成延伸臂,所述兩延伸臂之間設有連接兩延伸臂的連接臂,所述連接臂前端緣對應於所述頂壁之凹槽向下彎折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數個接觸彈片,所述延伸臂與連接臂收容於所述頂壁之容置槽內,所述接觸彈片對應放置於所述頂壁之凹槽內。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接地片之連接臂後端緣對應於數個接觸彈片向前彎折後向前向上延伸形成有數個彈性片,所述上接地片的彈性片向上與所述連接器殼體保持彈性接觸。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排導電端子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上固定臂,所述上固定臂前端向下傾斜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形成上接觸臂;所述下排導電端子中各導電端子具有一水平設置的下固定臂,所述下固定臂前端向上傾斜延伸後再向下彎折延伸形成下接觸臂;所述絕緣本體之頂壁與底壁上分別對應於所述上排端子槽與下排端子槽橫向排列開設有複數與對接端口相連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上排端子槽和下排端子槽相連通,所述上接觸臂與下接觸臂收容於所述通孔並向對接端口凸伸出所述通孔。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接地片上表面與下接地片下表面對應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通孔前部分別覆有一絕緣薄膜,所述絕緣薄膜將所述通孔的前部遮蔽。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之兩側壁分別向內凹設形成收容槽,該收容槽向後貫穿所述絕緣本體,該收容槽前端向內貫穿所述絕緣本體並與所述對接端口相連通;所述中間屏蔽片包括兩側臂及一連接兩側臂呈水平板狀的主體部,所述側臂內端緣前端向內凸伸形成倒勾部,所述主體部前部插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插槽內,所述兩側臂分別裝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之收容槽內,所述側臂之倒勾部凸伸於所述絕緣本體之對接端口中。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上絕緣本體下表面設有一上定位槽及一上定位柱,所述下絕緣本體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槽凸設有一下定位柱,所述下絕緣本體上表面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柱凹設有一下定位槽;所述主體部上對應於所述上絕緣本體之上定位柱與下絕緣本體之下固定柱開設有兩定位孔,所述中間屏蔽片組裝於所述上絕緣本體與下絕緣本體之間,所述上定位柱與下定位柱穿過所述定位孔插設於對應的下定位槽與上定位槽中。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前殼體具有一橫截面呈軌道型的殼體對接部,所述殼體對接部後端緣向後向外延伸形成一殼體連接部,所述殼體連接部後端緣向後水平延伸形成一殼體固持部,所述後殼體包覆於殼體固持部外並與殼體固持部固定連接,所述後殼體具有一呈矩形框狀的後殼主體部,所述後殼主體部的後部收縮形成一圓環形的線纜收容部。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所述止擋件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於後殼體之後殼主體部的內壁。
  11. 【第11項】
    一種連接器殼體,包括一前殼體及一後殼體,所述後殼體與前殼體固定連接於前殼體後端的外部,該後殼體內壁固設有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具有一豎直板狀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上下端緣分別彎折延伸形成兩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末端前端緣向前延伸形成抵頂部。
  12. 【第1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殼體,其中所述前殼體具有一橫截面呈軌道型的殼體對接部,所述殼體對接部後端緣向後向外延伸形成一殼體連接部,所述殼體連接部後端緣向後水平延伸形成一殼體固持部,所述後殼體包覆於殼體固持部外並與殼體固持部固定連接,所述後殼體具有一呈矩形框狀的後殼主體部,所述後殼主體部的後部收縮形成一圓環形的線纜收容部。
  13. 【第1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連接器殼體,其中所述止擋件採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於後殼體之後殼主體部的內壁。
TW104202767U 2015-02-17 2015-02-17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TWM502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767U TWM502992U (zh) 2015-02-17 2015-02-17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767U TWM502992U (zh) 2015-02-17 2015-02-17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2992U true TWM502992U (zh) 2015-06-11

Family

ID=5393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2767U TWM502992U (zh) 2015-02-17 2015-02-17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2992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488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641048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TWI573341B (zh) * 2015-11-19 2017-03-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CN106981749A (zh) * 2017-04-13 2017-07-25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TWI602358B (zh) * 2015-07-30 2017-10-1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CN107404033A (zh) * 2016-05-20 2017-11-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635675B (zh) * 2015-11-06 2018-09-11 莫仕有限公司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698430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10975579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58B (zh) * 2015-07-30 2017-10-1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CN106410487B (zh) * 2015-07-31 2018-11-2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641048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6410488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6410488B (zh) * 2015-07-31 2018-11-2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US10312645B2 (en) 2015-11-06 2019-06-04 Molex, Llc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US11258214B2 (en) 2015-11-06 2022-02-22 Molex, Llc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TWI635675B (zh) * 2015-11-06 2018-09-11 莫仕有限公司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US10770845B2 (en) 2015-11-06 2020-09-08 Molex, Llc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TWI573341B (zh) * 2015-11-19 2017-03-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TWI657624B (zh) * 2016-05-20 2019-04-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7404033B (zh) * 2016-05-20 2019-1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04033A (zh) * 2016-05-20 2017-11-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81749A (zh) * 2017-04-13 2017-07-25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6981749B (zh) * 2017-04-13 2023-01-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9698430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10975579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02992U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US10205256B2 (en)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TWM513488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I625009B (zh) 電連接器組合
KR200485712Y1 (ko) 복합형 연결 소켓
TWM453258U (zh) 插座連接器
TWM514133U (zh) 防干擾插頭電連接器
CN104425964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517006U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连接器壳体
TWM506398U (zh) 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N105375203B (zh) 插座连接器
TWM514134U (zh) 電連接器組合及電氣設備
TWI401843B (zh) 電連接器
JP3208616U (ja) 複合式接続ソケット
CN207705454U (zh) 电连接器
TWM496280U (zh) 電連接器
TWM630858U (zh) 連接器組件
TWM449373U (zh) 電連接器
TWM475072U (zh) 電連接器
TWI531127B (zh) 電連接器
TW201308798A (zh) 電連接器
TWM511691U (zh) 插頭連接器
TWM497375U (zh) 電連接器
TWM477699U (zh)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