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699U -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77699U TWM477699U TW102224997U TW102224997U TWM477699U TW M477699 U TWM477699 U TW M477699U TW 102224997 U TW102224997 U TW 102224997U TW 102224997 U TW102224997 U TW 102224997U TW M477699 U TWM477699 U TW M47769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insulating body
- cover
- extending
- slo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按,目前電子信息產品發展出多種不同規格的數據傳輸通訊協議,爲了適用不同規格的通訊協議也產生出不同形式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電連接器。USB電連接器具有即插即拔功能,極大的方便資料信號、電信號等接駁使用,因而深受人們喜歡,也得到廣泛使用。在一般可攜帶式電子產品中,產品設計通常是以利用最小體積空間而能達到最多功能為目標,由於筆記本電腦必須設置不同通訊協議規格的母座電連接器,才能提供不同規格的母座電連接器插接;或者,設置幾個相同規格的母座電連接器,例如設置兩個USB電連接器,以同時供兩種使用USB傳輸規格的電子產品插接。然而,分別設置兩個以上的母座連接器會佔用較大的空間,不符合可攜帶式電子產品對於降低空間佔用率的要求。習知的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大部份為臥式結構,佔用橫向空間大,安裝時易與其它電子元件發生干涉,不利於其它電子元件的排布,給生產帶來諸多不便,爲了克服臥式結構的USB電連接器的使用缺陷,已有廠家設計了側立式USB電連接器,但其組裝結構穩定性不足,影響使用。
惟,上述USB電連接器僅在產品裝置結構佈局的高度上達到要求時使用,當產品裝置結構佈局所提供的連接器空間無法滿足此要求時,我們需要在結合二合一的要求進行構思設計時採用其它的設計。
本創作之目的係針對上述習知不足而提供一種組裝結構穩定,降低安裝高度的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一種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以側立方式組裝於一外部電路板上,其包括絕緣本體、至少兩組導電端子、定位件、至少兩內殼及外殼。絕緣本體為一長方體結構,其前表面橫向並排向後凹設有至少兩收容室,收容室內壁中部向前凸設延伸形成側立的舌板;導電端子組裝於絕緣本體上,每一導電端子具有一豎直板狀且前後延伸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後端向一側垂直彎折延伸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腳及自固定部前端向一側傾斜延伸後再反向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臂,接觸臂彈性地凸伸出舌板一側面且於豎直方向上間隔排成一列,焊接腳向下豎直伸出於絕緣本體;定位件組裝於絕緣本體後端底部,具有一長方體結構的基板,該基板上開設有至少兩組上下貫穿的定位孔,複數導電端子之焊接腳分別插設於對應的定位孔中;內殼朝後組裝於絕緣本體之對應的收容室內,係由一金屬板裁切並衝壓彎折成一中空筒狀;外殼蓋合固定於該絕緣本體外,包括蓋合於絕緣本體上表面及兩側面外的側蓋、蓋合於絕緣本體前表面的前蓋及蓋合於絕緣本體後表面的後蓋。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之收容室內壁上、下及兩側分別開設有前後貫通絕緣本體的容置孔,容置孔的中部進一步向外凹設有避讓槽,容置孔的上、下及其中一側孔壁後端的中部進一步凹設有卡槽;內殼具有兩側板、連接兩側板上端的頂板及連接兩側板下端的底板,頂板、底板及兩側板上沖設有至少一向內延伸的卡舌,頂板、底板及其中一側板後端中部向後延伸有導引部,導引部上向內沖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卡持片;內殼從前向後組裝於收容室內,頂板、底板及兩側板容置於容置孔內,卡舌對應避讓槽,導引部伸入卡槽處,第一卡持片卡入卡槽內。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殼之頂板及底板前側緣分別向上及向下彎折延伸後再向一側彎折延伸形成一彈抵部,彈抵部和外殼之前蓋抵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後表面上開設有一豎直貫穿絕緣本體底端的收容槽;導電端子之固定部後端和焊接腳上端之間連接有連接部,每組導電端子按照接觸臂排列順序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導電端子、第二導電端子、第三導電端子及第四導電端子,其中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二導電端子的焊接腳是自連接部後端朝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導電端子和第四導電端子的焊接腳是自連接部後端朝另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延伸於收容槽內並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且第一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和第三導電端子的焊接腳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二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和第四導電端子的焊接腳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三導電端子的連接部長度一致,第二導電端子和第四導電端子的連接部的長度一致。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舌板的一側表面上開設有向後貫穿絕緣本體的端子槽;導電端子之固定部位於竪向的一平面內,固定部的延伸長度相同,接觸臂的彎折角度和延伸長度相同;導電端子分別插設於絕緣本體之舌板的端子槽內,固定部收容於端子槽後段,接觸臂可對應地擠壓收容於開設在舌板上的端子槽內。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端子槽後端一側進一步向上向下凹設有干涉槽,固定部的相對兩側緣向外凸設有至少一對倒刺,倒刺與干涉槽干涉卡固。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絕緣本體的收容槽的兩側槽壁下端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一卡持臺,第一卡持臺朝向收容槽的表面為從下向上向收容槽內傾斜的第一導引斜面,收容槽兩側槽壁於第一卡持臺上方凸設有第一限位臺,收容槽前側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設有開槽,收容槽前側槽壁下端中部向後向下凸設有伸出開槽并延伸至絕緣本體下表面的導引卡條,收容槽前側槽壁於導引卡條上方凸設有第二限位臺;定位件之基板兩側表面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二卡持臺,第二卡持臺的外側表面為從下向上向內傾斜的第二導引斜面,基板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定位件從下向上組裝於絕緣本體的收容槽下部,第二導引斜面沿第一導引斜面向上滑動後,第二卡持臺卡持於第一卡持臺上方,定位件之凸板插入絕緣本體下表面的開槽中,定位件之基板前表面中部與凸板中部還開設有一穿槽,絕緣本體之導引卡條對應容置於定位件之穿槽內,第一限位臺及第二限位臺抵擋定位件上表面。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件上的定位孔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定位件之基板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設形成凹臺,兩組導電端子中的第二導電端子與第四導電端子插設於凹臺上的定位孔中,第一導電端子與第三導電端子插設於後排的定位孔中。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前端左、右及上表面凹設有一容置槽,容置槽槽底及絕緣本體下表面凸設有複數卡持塊;外殼之前蓋具有一豎直板狀的第一基板部,第一基板部中部橫向並排開設有至少兩插孔,第一基板部左、右、上及下邊緣分別向後彎折延伸形成第一側板,第一側板上對應於絕緣本體之卡持塊開設有卡持孔;前蓋之第一基板部蓋合於絕緣本體前表面上,前蓋之第一側板收容於容置槽中,插孔對應於收容室,絕緣本體之卡持塊卡持固定於前蓋之第一側板的卡持孔內。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別向兩側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與絕緣本體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夾槽,絕緣本體左、右及上表面開設有縱向延伸的凹槽,絕緣本體左、右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槽底壁向外凸設有連接兩側槽壁的止擋條;前蓋之第一側板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外殼之側蓋具有一水準板狀的第二基板部,第二基板部兩側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第二側板,第二側板底邊緣分別向下凸伸有兩接地臂,側蓋的前端對應於前蓋之第二卡持片開設有卡持孔,側蓋的各表面對應於絕緣本體之止擋條沖設有向後向內延伸的第三卡持片;側蓋蓋合於絕緣本體上表面、兩側面及第一側板外,側蓋的第二側板前端下側插入於絕緣本體之夾槽,側蓋上的第三卡持片滑過止擋條後卡入絕緣本體之凹槽內且抵頂止擋條,第一側板之第二卡持片卡入側蓋各表面的卡持孔中。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側蓋的第二基板部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內延伸的第四卡持片,側蓋的第二側板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外殼之後蓋具有一呈長方板狀的第三基板部,第三基板部上側對應於側蓋之第四卡持片彎折延伸形成複數中空的插舌,第三基板部左右兩側分別彎折延伸形成第三側板,第三側板上對應於側蓋之第五卡持片開設有卡持孔;後蓋蓋合於絕緣本體後表面,插舌插設於絕緣本體之凹槽內,側蓋的第四卡持片卡入後蓋的插舌內,後蓋之第三側板蓋合於側蓋外,側蓋之第五卡持片卡入第三側板的卡持孔中。
綜上所述,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藉由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側立放置電路板及雙介面並排側立結構佈局,以實現在較小空間的電子裝置中實現多個USB連接器並排排列放置,同時實現在電子裝置中一次裝焊多個USB連接介面,同時,定位件的設計可有效解決因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共面度不好引起的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焊接不良的問題。此外,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設有固定柱協助安裝,從而達到安裝穩定性的要求。
100‧‧‧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收容室
111‧‧‧舌板
1111‧‧‧端子槽
1112‧‧‧干涉槽
112‧‧‧容置孔
113‧‧‧避讓槽
114‧‧‧卡槽
12‧‧‧收容槽
121‧‧‧第一卡持臺
1211‧‧‧第一導引斜面
122‧‧‧第一限位臺
123‧‧‧開槽
124‧‧‧導引卡條
125‧‧‧第二限位臺
13‧‧‧容置槽
14‧‧‧卡持塊
15‧‧‧夾槽
16‧‧‧凹槽
161‧‧‧止擋條
17‧‧‧固定柱
20‧‧‧導電端子
21‧‧‧固定部
211‧‧‧倒刺
22‧‧‧焊接腳
23‧‧‧接觸臂
24‧‧‧連接部
25‧‧‧第一導電端子
26‧‧‧第二導電端子
27‧‧‧第三導電端子
28‧‧‧第四導電端子
30‧‧‧定位件
31‧‧‧基板
311‧‧‧定位孔
312‧‧‧凹臺
32‧‧‧第二卡持臺
321‧‧‧第二導引斜面
33‧‧‧凸板
34‧‧‧穿槽
40‧‧‧內殼
41‧‧‧側板
42‧‧‧頂板
43‧‧‧底板
44‧‧‧卡舌
45‧‧‧導引部
451‧‧‧第一卡持片
46‧‧‧彈抵部
50‧‧‧前蓋
51‧‧‧第一基板部
511‧‧‧插孔
52‧‧‧第一側板
521‧‧‧第二卡持片
53‧‧‧卡持孔
60‧‧‧側蓋
61‧‧‧第二基板部
611‧‧‧第四卡持片
62‧‧‧第二側板
621‧‧‧第五卡持片
63‧‧‧接地臂
64‧‧‧第三卡持片
65‧‧‧卡持孔
70‧‧‧後蓋
71‧‧‧第三基板部
72‧‧‧插舌
73‧‧‧第三側板
74‧‧‧卡持孔
10‧‧‧絕緣本體
11‧‧‧收容室
111‧‧‧舌板
1111‧‧‧端子槽
1112‧‧‧干涉槽
112‧‧‧容置孔
113‧‧‧避讓槽
114‧‧‧卡槽
12‧‧‧收容槽
121‧‧‧第一卡持臺
1211‧‧‧第一導引斜面
122‧‧‧第一限位臺
123‧‧‧開槽
124‧‧‧導引卡條
125‧‧‧第二限位臺
13‧‧‧容置槽
14‧‧‧卡持塊
15‧‧‧夾槽
16‧‧‧凹槽
161‧‧‧止擋條
17‧‧‧固定柱
20‧‧‧導電端子
21‧‧‧固定部
211‧‧‧倒刺
22‧‧‧焊接腳
23‧‧‧接觸臂
24‧‧‧連接部
25‧‧‧第一導電端子
26‧‧‧第二導電端子
27‧‧‧第三導電端子
28‧‧‧第四導電端子
30‧‧‧定位件
31‧‧‧基板
311‧‧‧定位孔
312‧‧‧凹臺
32‧‧‧第二卡持臺
321‧‧‧第二導引斜面
33‧‧‧凸板
34‧‧‧穿槽
40‧‧‧內殼
41‧‧‧側板
42‧‧‧頂板
43‧‧‧底板
44‧‧‧卡舌
45‧‧‧導引部
451‧‧‧第一卡持片
46‧‧‧彈抵部
50‧‧‧前蓋
51‧‧‧第一基板部
511‧‧‧插孔
52‧‧‧第一側板
521‧‧‧第二卡持片
53‧‧‧卡持孔
60‧‧‧側蓋
61‧‧‧第二基板部
611‧‧‧第四卡持片
62‧‧‧第二側板
621‧‧‧第五卡持片
63‧‧‧接地臂
64‧‧‧第三卡持片
65‧‧‧卡持孔
70‧‧‧後蓋
71‧‧‧第三基板部
72‧‧‧插舌
73‧‧‧第三側板
74‧‧‧卡持孔
第1圖係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
第4圖係第1圖所示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立體圖。
第5圖係第4圖所示絕緣本體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第6圖係第1圖所示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之導電端子及定位件組裝於絕緣本體之立體圖。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舉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本創作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適用於以側立方式組裝於一外部電路板(圖未示)上,其包括一絕緣本體10、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的至少兩組導電端子20、一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的定位件30、至少兩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的內殼40及一套設於該絕緣本體10上的外殼(圖中未標示)。其中,外殼包括前蓋50、側蓋60及後蓋70。
請參閱第2圖至第5圖,所述絕緣本體10為一長方體結構,其前表面橫向並排向後凹設有兩收容室11,收容室11內壁中部向前凸設延伸形成側立的舌板111,舌板111的一側表面上開設有向後貫穿絕緣本體10的端子槽1111,端子槽1111後端一側進一步向上向下凹設有干涉槽1112;絕緣本體10之收容室11內壁上、下及兩側分別開設有前後貫通絕緣本體10的容置孔112,容置孔112的中部進一步向外凹設有避讓槽113,容置孔112的上、下及其中一側孔壁後端的中部進一步凹設有卡槽114。絕緣本體10後表面上開設有一豎直貫穿絕緣本體10底端的收容槽12,絕緣本體10的收容槽12的兩側槽壁下端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一卡持臺121,第一卡持臺121朝向收容槽12的表面為從下向上向收容槽12內傾斜的第一導引斜面1211,收容槽12兩側槽壁於第一卡持臺121上方凸設有第一限位臺122,收容槽12前側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設有開槽123,收容槽12前側槽壁下端中部向後向下凸設有伸出開槽123并延伸至絕緣本體10下表面的導引卡條124,收容槽12前側槽壁於導引卡條124上方凸設有第二限位臺125。絕緣本體10前端左、右、上表面凹設有一容置槽13,容置槽13槽底及絕緣本體10下表面凸設有複數卡持塊14。絕緣本體10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別向兩側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與絕緣本體10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夾槽15,絕緣本體10左、右及上表面開設有縱向延伸的凹槽16,絕緣本體10左、右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16槽底壁向外凸設有連接兩側槽壁的止擋條161。爲了使本實用新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能穩定安裝定位於印刷電路板上,絕緣本體10下表面向下凸設有一固定柱17。
請參閱第2圖和第3圖,所述導電端子20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每一導電端子20具有一豎直板狀且前後延伸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後端向一側垂直彎折延伸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腳22及自固定部21前端向一側傾斜延伸後再反向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臂23。具體的,導電端子20之固定部21後端和焊接腳22上端之間連接有連接部24,每組導電端子20按照接觸臂23排列順序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導電端子25、第二導電端子26、第三導電端子27及第四導電端子28。其中第一導電端子25和第二導電端子26的焊接腳22是自連接部24後端朝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導電端子27和第四導電端子28的焊接腳22是自連接部24後端朝另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導電端子20的焊接腳22延伸於收容槽12內並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且第一導電端子25的焊接腳22和第三導電端子27的焊接腳22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二導電端子26的焊接腳22和第四導電端子28的焊接腳22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一導電端子25和第三導電端子27的連接部24長度一致,第二導電端子26和第四導電端子28的連接部24的長度一致。導電端子20之固定部21位於竪向的一平面內,固定部21的延伸長度相同,接觸臂23的彎折角度和延伸長度相同,固定部21收容於端子槽1111後段,固定部21的相對兩側緣向外凸設有至少一對倒刺211。
定位件30組裝於絕緣本體10後端底部,具有一長方體結構的基板31,該基板31上開設有至少兩組上下貫穿的定位孔311,定位件30上的定位孔311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定位件30之基板31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設形成凹臺312。定位件30之基板31兩側表面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二卡持臺32,第二卡持臺32的外側表面為從下向上向內傾斜的第二導引斜面321,基板31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33,定位件30之基板31前表面中部與凸板33中部還開設有一穿槽34。複數導電端子20之焊接腳22分別插設於對應的定位孔311中,絕緣本體10之導引卡條124對應容置於定位件30之穿槽34內。
請參閱第2圖和第3圖,所述內殼40朝後組裝於絕緣本體10之對應的收容室11內,係由一金屬板裁切並衝壓彎折成一中空筒狀。內殼40具有兩側板41、連接兩側板41上端的頂板42及連接兩側板41下端的底板43。頂板42、底板43及兩側板41上沖設有至少一向內延伸的卡舌44,頂板42、底板43及其中一側板41後端中部向後延伸有導引部45,導引部45上向內沖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卡持片451。內殼40之頂板42及底板43前側緣分別向上及向下彎折延伸後再向一側彎折延伸形成一彈抵部46。
請參閱第2圖和第3圖,所述外殼蓋合固定於該絕緣本體10外,包括蓋合於絕緣本體10上表面及兩側面外的側蓋60、蓋合於絕緣本體10前表面的前蓋50及蓋合於絕緣本體10後表面的後蓋70。前蓋50具有一豎直板狀的第一基板部51,第一基板部51中部橫向並排開設有至少兩插孔511,第一基板部51左、右、上及下邊緣分別向後彎折延伸形成第一側板52,第一側板52上對應於絕緣本體10之卡持塊14開設有卡持孔53,第一側板52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521。
側蓋60具有一水準板狀的第二基板部61,第二基板部61兩側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第二側板62,第二側板62底邊緣分別向下凸伸有兩接地臂63。側蓋60的各邊緣對應於絕緣本體10之止擋條161沖設有向後向內延伸的第三卡持片64,側蓋60的前端對應於前蓋50之第二卡持片521開設有卡持孔65,側蓋60的第二基板部61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內延伸的第四卡持片611,側蓋60的第二側板62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621。
後蓋70具有一呈長方板狀的第三基板部71,第三基板部71上側對應於側蓋60之第四卡持片611彎折延伸形成複數中空的插舌72,第三基板部71左右兩側分別彎折延伸形成第三側板73,第三側板73上對應於側蓋60之第五卡持片621開設有卡持孔74。
請參閱第1圖和第6圖,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組裝時,兩組導電端子20分別插設於絕緣本體10之舌板111的端子槽1111內,固定部21收容於端子槽1111後段,倒刺211與干涉槽1112干涉卡固,導電端子20之接觸臂23對應地擠壓收容於開設在舌板111上的端子槽1111內,接觸臂23彈性地凸伸出舌板111一側面且於豎直方向上間隔排成一列,焊接腳22向下豎直伸出於絕緣本體10。定位件30從下向上組裝於絕緣本體10的收容槽12下部,第二導引斜面321沿第一導引斜面1211向上滑動後,第二卡持臺32卡持於第一卡持臺121上方,定位件30之凸板33插入絕緣本體10下表面的開槽123中,絕緣本體10之導引卡條124對應容置於定位件30之穿槽34內,第一限位臺122及第二限位臺125抵擋定位件30上表面。兩組導電端子20中的第二導電端子26與第四導電端子28插設於凹臺312上的定位孔311中,第一導電端子25與第三導電端子27插設於後排的定位孔311中。
內殼40從前向後組裝於收容室11內,內殼40之頂板42、底板43及兩側板41容置於容置孔112內,卡舌44對應避讓槽113,導引部45伸入卡槽114處,第一卡持片451卡入卡槽114內。
外殼之前蓋50的第一基板部51蓋合於絕緣本體10前表面上,前蓋50之第一側板52收容於容置槽13中,第一基板部51的插孔511對應於收容室11,絕緣本體10之卡持塊14卡持固定於前蓋50之第一側板52的卡持孔53內,內殼40之彈抵部46與前蓋50抵接。側蓋60蓋合於絕緣本體10上表面、兩側面及第一側板52外,側蓋60的第二側板62前端下側插入於絕緣本體10之夾槽15,側蓋60上的第三卡持片64滑過止擋條161後卡入絕緣本體10之凹槽16內且抵頂止擋條161,第一側板52之第二卡持片521卡入側蓋60各表面前端的卡持孔65中。後蓋70蓋合於絕緣本體10後表面,插舌72插設於絕緣本體10之凹槽16內,側蓋60的第四卡持片611卡入後蓋70的插舌72內,後蓋70之第三側板73蓋合於側蓋60外,側蓋60之第五卡持片621卡入第三側板73的卡持孔74中。
綜上所述,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藉由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側立放置電路板及雙介面並排側立結構佈局,以實現在較小空間的電子裝置中實現多個USB連接器並排排列放置,同時實現在電子裝置中一次裝焊多個USB連接介面,同時,定位件30的設計可有效解決因導電端子20的焊接腳22共面度不好引起的導電端子20與電路板焊接不良的問題。此外,本創作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100設有固定柱17協助安裝,從而達到安裝穩定性的要求。
100‧‧‧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1‧‧‧舌板
15‧‧‧夾槽
20‧‧‧導電端子
40‧‧‧內殼
50‧‧‧前蓋
52‧‧‧第一側板
60‧‧‧側蓋
611‧‧‧第四卡持片
62‧‧‧第二側板
64‧‧‧第三卡持片
70‧‧‧後蓋
73‧‧‧第三側板
Claims (11)
- 一種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以側立方式組裝於一外部電路板上,其包括:
絕緣本體,為一長方體結構,其前表面橫向並排向後凹設有至少兩收容室,收容室內壁中部向前凸設延伸形成側立的舌板;
至少兩組導電端子,組裝於絕緣本體上,每一導電端子具有一豎直板狀且前後延伸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後端向一側垂直彎折延伸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腳及自固定部前端向一側傾斜延伸後再反向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臂,接觸臂彈性地凸伸出舌板一側面且於豎直方向上間隔排成一列,焊接腳向下豎直伸出於絕緣本體;
定位件,組裝於絕緣本體後端底部,具有一長方體結構的基板,該基板上開設有至少兩組上下貫穿的定位孔,複數導電端子之焊接腳分別插設於對應的定位孔中;
至少兩內殼,朝後組裝於絕緣本體之對應的收容室內,係由一金屬板裁切並衝壓彎折成一中空筒狀;
外殼,蓋合固定於該絕緣本體外,包括蓋合於絕緣本體上表面及兩側面外的側蓋、蓋合於絕緣本體前表面的前蓋及蓋合於絕緣本體後表面的後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之收容室內壁上、下及兩側分別開設有前後貫通絕緣本體的容置孔,容置孔的中部進一步向外凹設有避讓槽,容置孔的上、下及其中一側孔壁後端的中部進一步凹設有卡槽;內殼具有兩側板、連接兩側板上端的頂板及連接兩側板下端的底板,頂板、底板及兩側板上沖設有至少一向內延伸的卡舌,頂板、底板及其中一側板後端中部向後延伸有導引部,導引部上向內沖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卡持片;內殼從前向後組裝於收容室內,頂板、底板及兩側板容置於容置孔內,卡舌對應避讓槽,導引部伸入卡槽處,第一卡持片卡入卡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內殼之頂板及底板前側緣分別向上及向下彎折延伸後再向一側彎折延伸形成一彈抵部,彈抵部和外殼之前蓋抵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後表面上開設有一豎直貫穿絕緣本體底端的收容槽;導電端子之固定部後端和焊接腳上端之間連接有連接部,每組導電端子按照接觸臂排列順序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導電端子、第二導電端子、第三導電端子及第四導電端子,其中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二導電端子的焊接腳是自連接部後端朝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導電端子和第四導電端子的焊接腳是自連接部後端朝另一側彎折後再向下延伸形成,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延伸於收容槽內並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且第一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和第三導電端子的焊接腳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二導電端子的焊接腳和第四導電端子的焊接腳位於橫向的一豎直平面內,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三導電端子的連接部長度一致,第二導電端子和第四導電端子的連接部的長度一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舌板的一側表面上開設有向後貫穿絕緣本體的端子槽;導電端子之固定部位於竪向的一平面內,固定部的延伸長度相同,接觸臂的彎折角度和延伸長度相同;導電端子分別插設於絕緣本體之舌板的端子槽內,固定部收容於端子槽後段,接觸臂可對應地擠壓收容於開設在舌板上的端子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槽後端一側進一步向上向下凹設有干涉槽,固定部的相對兩側緣向外凸設有至少一對倒刺,倒刺與干涉槽干涉卡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的收容槽的兩側槽壁下端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一卡持臺,第一卡持臺朝向收容槽的表面為從下向上向收容槽內傾斜的第一導引斜面,收容槽兩側槽壁於第一卡持臺上方凸設有第一限位臺,收容槽前側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設有開槽,收容槽前側槽壁下端中部向後向下凸設有伸出開槽并延伸至絕緣本體下表面的導引卡條,收容槽前側槽壁於導引卡條上方凸設有第二限位臺;定位件之基板兩側表面凸設有前後延伸的第二卡持臺,第二卡持臺的外側表面為從下向上向內傾斜的第二導引斜面,基板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定位件從下向上組裝於絕緣本體的收容槽下部,第二導引斜面沿第一導引斜面向上滑動後,第二卡持臺卡持於第一卡持臺上方,定位件之凸板插入絕緣本體下表面的開槽中,定位件之基板前表面中部與凸板中部還開設有一穿槽,絕緣本體之導引卡條對應容置於定位件之穿槽內,第一限位臺及第二限位臺抵擋定位件上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定位件上的定位孔在橫向上呈兩排排列,定位件之基板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設形成凹臺,兩組導電端子中的第二導電端子與第四導電端子插設於凹臺上的定位孔中,第一導電端子與第三導電端子插設於後排的定位孔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前端左、右及上表面凹設有一容置槽,容置槽槽底及絕緣本體下表面凸設有複數卡持塊;外殼之前蓋具有一豎直板狀的第一基板部,第一基板部中部橫向並排開設有至少兩插孔,第一基板部左、右、上及下邊緣分別向後彎折延伸形成第一側板,第一側板上對應於絕緣本體之卡持塊開設有卡持孔;前蓋之第一基板部蓋合於絕緣本體前表面上,前蓋之第一側板收容於容置槽中,插孔對應於收容室,絕緣本體之卡持塊卡持固定於前蓋之第一側板的卡持孔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別向兩側延伸後再向上彎折延伸與絕緣本體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夾槽,絕緣本體左、右及上表面開設有縱向延伸的凹槽,絕緣本體左、右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槽底壁向外凸設有連接兩側槽壁的止擋條;前蓋之第一側板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外殼之側蓋具有一水準板狀的第二基板部,第二基板部兩側分別向下彎折延伸形成第二側板,第二側板底邊緣分別向下凸伸有兩接地臂,側蓋的前端對應於前蓋之第二卡持片開設有卡持孔,側蓋的各表面對應於絕緣本體之止擋條沖設有向後向內延伸的第三卡持片;側蓋蓋合於絕緣本體上表面、兩側面及第一側板外,側蓋的第二側板前端下側插入於絕緣本體之夾槽,側蓋上的第三卡持片滑過止擋條後卡入絕緣本體之凹槽內且抵頂止擋條,第一側板之第二卡持片卡入側蓋各表面的卡持孔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其中所述側蓋的第二基板部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內延伸的第四卡持片,側蓋的第二側板上沖設有複數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外殼之後蓋具有一呈長方板狀的第三基板部,第三基板部上側對應於側蓋之第四卡持片彎折延伸形成複數中空的插舌,第三基板部左右兩側分別彎折延伸形成第三側板,第三側板上對應於側蓋之第五卡持片開設有卡持孔;後蓋蓋合於絕緣本體後表面,插舌插設於絕緣本體之凹槽內,側蓋的第四卡持片卡入後蓋的插舌內,後蓋之第三側板蓋合於側蓋外,側蓋之第五卡持片卡入第三側板的卡持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24997U TWM477699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24997U TWM477699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77699U true TWM477699U (zh) | 2014-05-01 |
Family
ID=5129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24997U TWM477699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77699U (zh) |
-
2013
- 2013-12-31 TW TW102224997U patent/TWM47769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62414B1 (en) | Connector | |
TWI583074B (zh) | 電連接器 | |
WO2015196994A1 (zh) |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板端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 |
US9142905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high retention force | |
TWI728182B (zh) | 電連接器 | |
TWM502992U (zh) |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 |
CN113437556B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TWM491273U (zh) | 電連接器 | |
CN106961034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TWM511148U (zh) | 電連接器及其插入模組 | |
TWM506398U (zh) | 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 |
US7128612B2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TWI355118B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TWM491283U (zh) | 具有遮蔽殼體的電連接器 | |
TWI547025B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CN110265817B (zh) | Usb插座 | |
TWM477699U (zh) | 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 |
TWI502237B (zh) | 電連接器 | |
TWI525915B (zh) | 插座連接器 | |
CN21740576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629368U (zh) | 插座壳体及插座 | |
TWM542867U (zh) | USB Type-C連接器 | |
TWM475072U (zh) | 電連接器 | |
TWM502990U (zh) | 插頭連接器 | |
TWI492459B (zh) | 插座連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