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7798U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7798U
TWM497798U TW103214592U TW103214592U TWM497798U TW M497798 U TWM497798 U TW M497798U TW 103214592 U TW103214592 U TW 103214592U TW 103214592 U TW103214592 U TW 103214592U TW M497798 U TWM497798 U TW M4977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lay device
sensing electrode
display modul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4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an-xin He
Hua Yun
Feng Zhao
rong-hua Li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M497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7798U/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隨著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顯示裝置之應用越來越廣,舉凡可攜式行動裝置到家用電器皆可與顯示裝置整合,開發明各種方便使用的整合性商品。
如圖9所示,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之結構主要包含有一保護蓋板80、一顯示模組81、一框體82及一用於連接該保護蓋板80與該顯示模組81的黏膠層83,該框體82具有一上開口部821。於組裝時,係先將該顯示模組81設置於該框體82之內並鄰近於該框體82的上開口部821,以使觀看者可以看見顯示模組81的顯示圖像,最後將該保護蓋板80透過黏膠層83貼附於該顯示模組81上,則完成組裝。
如圖9所示,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其顯示模組81裝設於框體82之內後,該顯示模組81與該框體82之間係具有一相當的間隙84,使得來自顯示模組81下部的光線能經由該間隙84而射出,導致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存在著漏光的問題。為了解決漏光的問題,現有技術遂於保護蓋板80之下面邊緣設製之具有相當寬度的遮光層801,藉由該遮光層801遮蔽由該間隙84射出的光線,解決漏光問題。
然而,為追求美觀及設計感,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逐漸縮減遮光層801的寬度以使觸控裝置朝著窄邊框化趨勢發展。但如此一來,觀看者在 以一定的側角度觀看圖像時,可以看到由框體82與顯示模組81之間的間隙84射出的光線,則反而又產生了漏光問題,並導致顯示裝置不良外觀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現有技術之缺點,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解決因窄框體化及縮減遮光層的寬度所衍生的漏光問題,進而達到良好外觀之需求。
為了可達前述之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取之技術手段係令該顯示裝置,包含:一框體,其具有一上開口部及一容置空間,且該上開口部圍繞形成一開口;一顯示模組,其具有面對該開口之一上側面,且其係容置於該框體之容置空間中,且該顯示模組與該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具有一間隙;一保護蓋板,其設置於該框體之開口上方,且其面對該開口的側面之邊緣處設有一遮光層;一第一黏膠層,其設置於該顯示模組及該保護蓋板之間;以及一擋光元件,其係設置於該顯示模組與該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藉以封閉該間隙。
較佳的,該第一黏膠層係由固態透明光學膠或液態透明光學膠所製成。其中,當使用液態透明光學膠成型該第一黏膠層時,於液態透明光學膠固化前,液態透明光學膠係被該擋光元件阻擋而不會流入該間隙中,則能避免該顯示模組點亮後出現難以掩飾的色塊之問題。據此,所述顯示裝置除了可解決因窄框體化及縮減遮光層的寬度所衍生的漏光問題外,還可解決因使用液態透明光學膠而衍生的滲膠及色塊問題,並達到具有良好外觀的功效。
較佳的,該保護蓋板與該第一黏膠層之間設有一第二黏膠層。據此,保護蓋板可同時與框體固定,以提高顯示裝置的貼合可靠性。且該第一黏膠層係可消除框體之上側面與顯示模組之上側面之間的高度差;如此,固態透明光學膠製成的第二黏膠層不會因該高度差而無法貼合於上開口部,則能避免色差問題的發生,進而達到提高光學性能與貼合良率之效果;液態透明光學膠製成的第二黏膠層可避免因一次填充大量液態光學透明膠而產生氣泡,使該第一黏膠層及該第二黏膠層能含有更少的氣孔,提高透光性與貼合良率。
較佳的,該擋光元件包含有一基材層及兩黏合層,該兩黏合層設於該基材層之兩相對的外側面上,該兩黏合曾分別與該框體之上開口部及該顯示模組相接。
更佳的,該擋光元件之基材層為泡棉層、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酯層或聚碳酸酯層。一更佳的,該擋光元件之基材層之厚度介於25毫米至35毫米之間。
較佳的,該擋光元件係由黏度為10,000厘泊(centipoises,CP)以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更佳的,該擋光元件係由黏度為10,000厘泊至2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藉由將該擋光元件設於該顯示模組與該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以封閉該間隙,來自於顯示面板之背光源且由該間隙透出的光線係能有效地被該擋光元件所遮蔽,如此一來,觀看者於觀看圖像時,無論以任何角度觀看都無法看到由該間隙射出的光線,則有效解決因窄框體化或窄遮光層所導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觀問題。
10、10A、10B、10C、10D、10E、10F‧‧‧框體
100D、100F‧‧‧前框
101D、101F‧‧‧背框
11、11A、11B、11C、11D、11E、11F‧‧‧上開口部
111、111A、111B、111C、111D、111E、111F‧‧‧內側面
112、112C、112D‧‧‧端面
113、113D‧‧‧外側面
20、20A、20B、20C、20D、20E、20F‧‧‧顯示模組
21、21A、21B、21D、21E‧‧‧上偏光片
22、22C、22E‧‧‧基板
23‧‧‧濾光層
24‧‧‧液晶層
241‧‧‧密封元件
25‧‧‧薄膜電晶體
26‧‧‧下偏光片
27‧‧‧擴散片
28、28A‧‧‧背光源
29C、29D、29E‧‧‧感應電極結構
291C、291D、291E‧‧‧第一感應電極
292C、292D、292E‧‧‧第二感應電極
293C、293D‧‧‧絕緣層
30、30A、30C、30D、30E‧‧‧保護蓋板
31、31A‧‧‧遮光層
40、40A、40C、40D、40E、40F‧‧‧第一黏膠層
50、50A‧‧‧感應導電結構
60、60A、60B、60C、60D、60E、60F‧‧‧擋光元件
61B、61F‧‧‧基材層
62B、62F‧‧‧黏著層
70A、70C、70D、70E、70F‧‧‧第二黏膠層
80‧‧‧保護蓋板
801‧‧‧遮光層
81‧‧‧顯示模組
82‧‧‧框體
821‧‧‧上開口部
83‧‧‧黏膠層
84‧‧‧間隙
圖1為本創作之實施例1之顯示裝置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之實施例2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之實施例3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之實施例4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之實施例5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之實施例6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之實施例7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之實施例8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9為現有技術之顯示裝置局部放大側視剖面示意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手段。以下實施例的內容中所稱的方位「上」、「下」、「內」、「外」、「旁」僅是用來表示圖式中的相對位置關係。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包含有一框體10、一顯示模組20、一保護蓋板30、一第一黏膠層40及一擋光元件60。
如圖1及2所示,框體10之上側面上成形一上開口部11,上開口部11圍繞形成一開口,且框體10內部成形一容置空間,上開口部11包含有一內側面111、一端面112及一外側面113,端面112連接成形於內側面111與外側面113之間。
顯示模組20係容置於框體10之容置空間中,且顯示模組20與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間具有一間隙。進一步而言,顯示模組20之上側面的邊緣 被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遮蔽,顯示模組20之上側面係面對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內側面111,且間隙係位於顯示模組20之上側面與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內側面111之間。顯示模組20具有一上側面,顯示模組20之上側面面對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圍繞形成的開口,藉此,觀察者透過開口觀看顯示模組20上側面顯示的圖像。顯示模組20包含由上而下依序貼靠重疊的一上偏光片21、一基板22、一濾光層23、一液晶層24、一薄膜電晶體25、一下偏光片26、一擴散片27及一背光源28,其中濾光層23形成於基板22之面對液晶層24的表面上。另顯示模組20包括一密封元件241,密封元件241連接設置於濾光層23與薄膜電晶體25之間且位於液晶層24之邊緣,藉以將液晶封閉於基板22與薄膜電晶體25之間以形成液晶層24。
保護蓋板30設置於框體10之開口上方,且保護蓋板30之面對開口的側面之邊緣處設有一遮光層31,遮光層31用以遮蔽框體10之上開口部11的端面112及顯示裝置內部影響外觀的元件。
第一黏膠層40設置於顯示模組20及保護蓋板30之間且位於框體10之上開口部11形成的開口內,用以連接顯示模組20與保護蓋板30。第一黏膠層40可由固態透明光學膠或液態透明光學膠所製。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黏膠層40是在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透過塗佈的方式或者印刷的方式塗覆一層液態透明光學膠後經過紫外線光照固化而成的。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黏膠層40可由兩層固態透明光學膠或者兩層液態光學膠製成。
擋光元件60設置於顯示模組20與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間,藉以封閉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與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之間的間隙。於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設置於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端面112與顯示模組20的上偏光片21的上側面之間,藉以封閉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與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之間的間隙,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視實際設計需 求,擋光元件60的位置可以相應調整。擋光元件60可由不透明液態膠或者不透明的樹脂材料等原料固化而成。較佳地,若擋光元件60的原料黏度大於10,000厘泊,且擋光元件60係呈暗色。形成擋光元件60的原料黏度過小時,其會從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與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之間的間隙滲漏並下落到顯示模組20中,形成擋光元件60的原料會黏附到其它元件上,進而出現顯示模組20點亮後出現難以掩飾的色塊。在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係由黏度為1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且擋光元件60與第一黏膠層40之側緣相接。
由於擋光元件60係連接設於該顯示模組20與該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之間以封閉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與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之間的間隙。來自於顯示面板之背光源28且由該間隙透出的光線係能有效地被擋光元件60遮蔽,如此一來,觀看者於觀看圖像時,無論以任何角度觀看亦無法看到由該間隙射出的光線,則有效解決因將框體10窄化或將遮光層31窄化所導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觀問題。同時,若第一黏膠層40由黏度小於擋光元件60的液態透明光學膠所製,擋光元件60能達到防止液態透明光學膠溢膠的作用,藉此液態透明光學膠在塗覆的過程中,不會從框體10的上開口部11與液晶顯示模組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側面之間的間隙滲漏,並下落到顯示模組20中,可防止液態透明光學膠粘附到其它元件上,進而避免在顯示模組20點亮後出現難以掩飾的色塊。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惟,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除了包含有框體10、顯示模組20、保護蓋板30、第一黏膠層40及擋光元件60以外,更包括一感應導電結構50。感應導電結構50設置於保護蓋板30與第一黏膠層40之間,係令本實施 例之顯示裝置具有觸控功能。遮光層31同時遮蔽感應導電結構50的周邊導線(圖未繪示)。在此值得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感應導電結構50包含一層感應導電層,直接形成於保護蓋板30面對上開口部11的表面上,但在其他實施例中,感應導電結構50可包括兩層相互絕緣的感應導電層,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另,感應導電層係由透明的導電材料或網狀的金屬材料製成的,其中透明的導電材料,例如:銦錫氧化物、奈米銀、石墨烯等,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2大致相同。惟,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除了包含有框體10A、顯示模組20A、保護蓋板30A、第一黏膠層40A、感應導電結構50A及擋光元件60A以外,更包含有一第二黏膠層70A。第二黏膠層70A設置於第一黏膠層40A與感應導電結構50A之間;藉此,保護蓋板30A可以同時與框體10A固定,以提高顯示裝置的貼合可靠性。第二黏膠層70A係由液態透明光學膠或固態光學透明膠所製成。框體10A之上側面與顯示模組20A之上側面之間係具有一定高度差;本實施例透過第一黏膠層40A使該高度差消除後,再設置第二黏膠層70A於第一黏膠層40A之上側面與框體10A之上側面上;如此:固態透明光學膠製成的第二黏膠層70A不會因該高度差而無法貼合於上開口部11A上,則能避免色差問題的發生並達到提高光學性能與貼合良率之效果;液態透明光學膠製成的第二黏膠層70A能含有更少的氣孔,提高透光性及貼合良率。
又,於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A設置於框體10A的上開口部11A之內側面111A與顯示模組20A的上偏光片21A的上側面之間,藉以封閉該間隙。較佳地,擋光元件60A的原料黏度大於10,000厘泊且擋光元件60A係呈暗色。但在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A係由黏度為15,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由於擋光元件60A係連接設於顯示模組20A與框體10A的上開口部11A之間以封閉顯示模組20A與框體10A的上開口部11A之間的間隙,使來自於顯示模組20A之背光源28A且由該間隙透出的光線係能有效地被遮蔽,如此一來,觀看者於觀看圖像時,無論以任何角度觀看亦無法看到由該間隙射出的光線,則能有效地解決因窄框體化或窄遮光層所導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觀問題。同時,於封裝製程中,當用於形成第一黏膠層40A的液態透明光學膠尚未固化前,液態透明光學膠可受限於擋光元件60A而不會流入顯示模組20A與框體10A的上開口部11A之間的間隙中,也無法由顯示模組20A之旁側面滲入顯示模組20A中,進而令顯示模組20A點亮後不會出現難以掩飾的色塊。因此,於本實施例中,藉由擋光元件60A除了可有效解決因將框體10A窄化或遮光層31A窄化所導致的漏光問題外,還可避免現有技術之顯示裝置容易發生之滲膠問題。
實施例4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3大致相同。惟,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不同之處在於:擋光元件60B包含有一基材層61B及二黏著層62B,該二黏著層62B分別貼覆於基材層61B之兩相對的側面上,且該二黏著層62B分別與框體10B的上開口部11A之內側面111B及顯示模組20B的上偏光片21B的上側面相接。其中,基材層61B為泡棉或塑料材料所製,且基材層61B之厚度為30毫米。塑料材料可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及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酯等
實施例5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如下所述。
於本實施例中,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除了包含有框體10C、顯示模組20C、保護蓋板30C、第一黏膠層40C及擋光元件60C以外,更包含有一 第二黏膠層70C。第二黏膠層70C設置於第一黏膠層40C與保護蓋板30C之間。擋光元件60C同時覆蓋上開口部11C之內側面111C及端面112C,且擋光元件60C同時與第一黏膠層40C及第二黏膠層70C相接。較佳地,擋光元件60C的原料黏度大於10,000厘泊且擋光元件係呈暗色。但在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C係由黏度為18,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0C更包含有一感應電極結構29C,感應電極結構20C貼靠設置於上偏光片21C與基板22C之間,感應電極結構29C包含有一第一感應電極291C、一第二感應電極292C及一絕緣層293C,大一感應電極291C及第二感應電極292C分別貼靠於絕緣層293C之兩側面上,且第一感應電極291C與該上偏光片21C之下側面相接,第二感應電極292C與該基板22C之上側面相接。絕緣層293C的材質可為二氧化矽、聚醯亞胺或者膠,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
藉由感應電極結構29C,於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0C係兼具有觸控及顯示效果,則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除了具有顯示功能外,還具有觸控功能。
實施例6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5大致相同。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係包含有框體10D、顯示模組20D、保護蓋板30D、第一黏膠層40D、第二黏膠層70D及擋光元件60D。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5不同之處如下所述。
於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D同時覆蓋上開口部11D之內側面111D、端面112D及外側面113D。較佳地,擋光元件60D的原料黏度大於10,000厘泊且擋光元件60D係呈暗色。但在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D係由黏度為2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0D之感應電極結構29D貼靠設置於第一黏膠層40D與上偏光片21D之間,感應電極結構20D之第一感應電極291D及第二感應電極292D分別貼靠設置於絕緣層293D之兩側面上,且第一感應電極291D與第一黏膠層40D之下側面相接,第二感應電極292D與上偏光片21D之上側面相接。
另外,如圖6所示,相較於實施5之框體10C為一體成型。本實施例之框體10D係由一前框100D與一背框101D所構成。前框100D蓋設於背光101D上。
實施例7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5大致相同。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係包含有框體10E、顯示模組20E、保護蓋板30E、第一黏膠層40E、第二黏膠層70E及擋光元件60E。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5不同之處如下所述。
本實施例中,框體10E之上開口部11E具有一內側面111E,內側面111E係面對顯示模組20E之旁側面,且間隙係位於框體10E之上開口部11E之內側面111E與顯示模組20E之旁側面之間,擋光元件60E係設於該顯示模組20E之旁側面與該框體10E的上開口部11E之內側面111E之間,且該擋光元件60E與該第一黏膠層40E相接。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0E之感應電極結構29E係包含有一第一感應電極291E及一第二感應電極292E,第一感應電極291E及第二感應電極292E分別貼靠設置於上偏光片21E之兩側面上,且第一感應電極291E與第一黏膠層40E之下側面相接,第二黏膠層292E與基板22E之上側面相接。
實施例8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7大致相同。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係包含有框體10F、顯示模組20F、保護蓋板30F、第一黏膠層40F、第二黏膠層70F及擋光元件60F。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與實施例7不同之處如下所述。
如圖8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擋光元件60F連接設於框體10F的上開口部11F之內側面111F與顯示模組20F的旁側面之間,且擋光元件60F包含有一基材層61F與二黏著層62F,該二黏著層62F分別貼覆於基材層61F之兩相對的側面上,且該二黏著層62F分別與框體10F的上開口部11F之內側面111F及顯示模組20F的旁側面相接。
另外,如圖8所示,相較於實施例7之框體10E為一體成型。本實施例之框體10F係由一前框100F與一背框101F所構成。前框100F蓋設於背框101F上。
綜上所述,由於擋光元件係連接設於顯示模組與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且封閉間隙,來自於顯示模組之背光源且由間隙透出的光線係能有效地被遮蔽,如此一來,觀看者於觀看圖像時,無論以任何角度觀看亦無法看到由間隙射出的光線,則有效解決因窄框體化或窄遮光層所導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觀問題。而當使用液態透明光學膠成型第一黏膠層時,於液態透明光學膠固化前,擋光元件係具有阻擋液態透明光學膠之作用,使得液態透明光學膠不會流入間隙中,則能避免顯示模組點亮後出現難以掩飾的色塊之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框體
11‧‧‧上開口部
111‧‧‧內側面
112‧‧‧端面
113‧‧‧外側面
20‧‧‧顯示模組
21‧‧‧上偏光片
22‧‧‧基板
23‧‧‧濾光層
24‧‧‧液晶層
241‧‧‧密封元件
25‧‧‧薄膜電晶體
26‧‧‧下偏光片
27‧‧‧擴散片
28‧‧‧背光源
30‧‧‧保護蓋板
31‧‧‧遮光層
40‧‧‧第一黏膠層
60‧‧‧擋光元件

Claims (19)

  1. 一種顯示裝置,其中包含: 一框體,其具有一上開口部及一容置空間,且該上開口部圍繞形成一開口; 一顯示模組,其具有面對該開口之一上側面,且其係容置於該框體之容置空間中,該顯示模組與該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具有一間隙; 一保護蓋板,其設置於該框體之開口之上方,且該保護蓋板之面對開口的側面之邊緣處設有一遮光層; 一第一黏膠層,其設置於該顯示模組及該保護蓋板之間;以及 一擋光元件,其係設置於該顯示模組與該框體的上開口部之間,藉以封閉該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的上開口部遮蔽該顯示模組的上側面之邊緣,且該框體的上開口部包含有一內側面,該內側面係面對於該顯示模組的上側面,且該間隙係位於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內側面與該顯示模組的上側面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連接設於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內側面與顯示模組的上側面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的上開口部包含有一與該開口相接的端面,該擋光元件連接設於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端面與顯示模組的上側面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同時覆蓋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內側面及端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的上開口部包含有一外側面,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端面連接成形於該外側面與內側面之間,且該擋光元件同時覆蓋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內側面、端面與外側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的上開口部包含有一內側面,該內側面係面對於該顯示模組的旁側面,且該間隙係位於該框體的上開口部的內側面與顯示模組的旁側面之間。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與該第一黏膠層相接。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保護蓋板與該第一黏膠層之間設有一第二黏膠層。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包含有一基材層及兩黏合層,該兩黏合層分別設於該基材層之兩相對的外側面上,該兩黏合層分別與該框體之上開口部與該顯示模組相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之基材層為泡棉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聚氯乙烯層、聚苯乙烯層、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酯層或聚碳酸酯層。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之基材層之厚度介於25毫米至35毫米之間。
  13.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擋光元件係由黏度大於且等於1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態膠固化而成。
  14.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黏膠層由液態光學透明膠或固態光學透明膠所製成。
  15.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保護蓋板與該第一黏膠層之間設有一感應導電結構。
  16.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包含有一上偏光片,該間隙位於該上偏光片與該框體之上開口部之間。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包含有一感應電極結構,該感應電極結構與該上偏光片相接,其包含有一第一感應電極及一第二感應電極,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分別設置於該上偏光片之上側面與下側面。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包含有一感應電極結構,該感應電極結構設置於該上偏光片之上側面上,且該感應電極結構包含有一第一感應電極、一第二感應電極及一絕緣體,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分別設置於該絕緣體之兩側面上,該第二感應電極與該上偏光片之上側面相接。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包含有一感應電極結構,該感應電極結構設置於該上偏光片之下側面上,且該感應電極結構包含有一第一感應電極、一第二感應電極及一絕緣體,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分別設置於該絕緣體之兩側面上,該第一感應電極與該上偏光片之下側面相接。
TW103214592U 2014-07-03 2014-08-15 顯示裝置 TWM4977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4170.7A CN105336270A (zh) 2014-07-03 2014-07-03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7798U true TWM497798U (zh) 2015-03-21

Family

ID=5318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064A TWI546591B (zh) 2014-07-03 2014-08-15 顯示裝置
TW103214592U TWM497798U (zh) 2014-07-03 2014-08-15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064A TWI546591B (zh) 2014-07-03 2014-08-15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6270A (zh)
TW (2) TWI5465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637B (zh) * 2018-08-20 2019-10-01 萬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4665A (zh) * 2016-06-17 2016-09-28 开思茂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
TWI639936B (zh) * 2016-08-01 2018-11-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窄邊框設計的觸控模組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75428B (zh) * 2016-08-02 2017-03-21 Rong-Jing Xu 觸控輔助結構及其應用裝置
CN109637385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694286B (zh) * 2019-02-25 2020-05-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I786412B (zh) * 2019-06-24 2022-12-1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E102020205864A1 (de) * 2020-05-11 2021-11-11 BSH Hausgeräte GmbH Anzeige- und Bedienvorrichtung und Haushaltsgerät
CN111625144A (zh) * 2020-05-27 2020-09-0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5135A (ja) * 2005-02-24 2006-09-07 Seiko Instruments Inc 液晶表示装置
TWI452385B (zh) * 2010-12-28 2014-09-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TWI588547B (zh) * 2011-10-07 2017-06-2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顯示模組、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475281B (zh) * 2012-09-27 2015-03-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觸控顯示裝置
TWI534505B (zh) * 2012-12-24 2016-05-2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CN204010550U (zh) * 2014-07-03 2014-12-1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637B (zh) * 2018-08-20 2019-10-01 萬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687A (zh) 2016-01-16
TWI546591B (zh) 2016-08-21
CN105336270A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6591B (zh) 顯示裝置
TWI638211B (zh) Display device
TWI588547B (zh) 偏光片、顯示模組、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525711B2 (ja) 表示装置
TWI515481B (zh) 設計整合全區覆蓋液晶顯示器模組蓋玻璃之方法
WO2016169394A1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TWI711853B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I546602B (zh) 觸控式電泳顯示裝置
US988589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6226947A (zh) 一体色显示屏
CN106773209B (zh) 触控荧幕结构
CN107621665B (zh) 显示设备
CN108181753A (zh) Lcd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4010550U (zh) 显示设备
TWM474196U (zh) 觸控顯示裝置
JPWO201606005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6863721U (zh) 曲面屏
TWM502899U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顯示裝置
CN201600666U (zh) 触控面板的迭层组合结构
TW201634979A (zh)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N108107619B (zh) 一种显示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1349155U (zh) 电子设备
TWI638207B (zh) 顯示模組及顯示模組的製造方法
TW201303204A (zh) 光學模組與顯示裝置
KR2010008243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