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0550U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10550U CN204010550U CN201420365299.6U CN201420365299U CN204010550U CN 204010550 U CN204010550 U CN 204010550U CN 201420365299 U CN201420365299 U CN 201420365299U CN 204010550 U CN204010550 U CN 2040105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light
- induction electrode
- display module
- upper sh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Tere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O)=O)C=C1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08010010803 Gelati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59 gelat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273 gelat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322 gelatin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1852 gelatine desser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50000005690 di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40 moulding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GAZMNJKRQFZKS-UHFFFAOYSA-N chloroethene;ethen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lC=C.CC(=O)OC=C HGAZMNJKRQFZK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显示设备包含有一框体、一显示模块、一保护盖板、一第一黏胶层及一挡光组件。框体具有一上开口部及一容置空间,上开口部环绕成形一开口;显示模块容置于容置空间中,其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具有一间隙;保护盖板设置于开口之上方,其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设有一遮光层;第一黏胶层设置于显示模块及保护盖板之间;挡光组件设于显示模块与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以封闭该间隙。依据本实用新型,该挡光组件能遮蔽由显示面板之背光源经过该间隙而透出的光线,藉此改善现有技术之显示设备因框体或遮光层窄化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显示设备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举凡可携式行动装置到家用电器皆可与触控显示设备整合,开发成各种方便使用的整合性商品。
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之结构主要包含有一保护盖板80、一显示模块81、一框体82及一用于连接该保护盖板80与该显示模块81的黏胶层83,该框体82具有一上开口部821。于组装时,是先将该显示模块81设置于该框体82之内并邻近于该框体82的上开口部821,以使观看者可以看见显示模块81的显示图像,最后将该保护盖板80透过黏胶层83贴覆于该黏胶层83上,则完成组装。
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其显示模块81装设于框体82之内后,该显示模块81与该框体82之间是具有一相当的间隙84,使得来自显示模块81下部的光线能经由该间隙84而射出,导致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存在着漏光的问题。为了解决漏光的问题,现有技术遂于保护盖板80之下面边缘设之一具有相当宽度的遮光层801,藉由该遮光层801遮蔽由该间隙84射出的光线,解决漏光问题。
然而,为追求美观及设计感,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逐渐缩减遮光层801的宽度以使触控装置朝着窄边框化趋势发展。但如此一来,观看者在以一定的侧角度观看图像时,可以看到由框体82与显示模块81之间的间隙84射出的光线,则反而又产生了漏光问题,并导致显示设备不良外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缺点,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可解决因窄框体化及缩减遮光层的宽度所衍生的漏光问题,进而达到良好外观之需求。
为了可达前述之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该显示设备,包含:
一框体,其具有一上开口部及一容置空间,且该上开口部围绕形成一开口;
一显示模块,其具有面对该开口之一上侧面且是容置于该框体之容置空间中,且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一保护盖板,其设置于其设置于该框体之开口上方,且其该保护盖板之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处设有一遮光层;
一第一黏胶层,其设置于该显示模块及该保护盖板之间;以及
一挡光组件,其是设置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藉以封闭该间隙。
较佳的,该第一黏胶层是由固态透明胶或者液态透明胶所制成。其中,当使用液态透明光学胶成型该第一黏胶层时,于液态透明光学胶固化前,液态透明光学胶是被该挡光组件阻挡而不会流入该间隙中,则能避免该显示模块点亮后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之问题。据此,所述显示设备除了可解决因窄框体化及缩减遮光层的宽度所衍生的漏光问题之外,还可解决因使用液态光学透明胶而衍生的渗胶及色块问题,并达到具有良好外观的功效。
较佳的,该保护盖板与该第一黏胶层之间设有一第二黏胶层。据此,保护盖板可以同时与框体固定,以提高显示设备的贴合可靠性,且该第一黏胶层是可消除框体之上侧面与显示模块之上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如此:固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避免因该高度差在上开口部位置无法贴合而出现色差的问题,进而提高光学性能与贴合良率;液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可避免因一次填充大量液态光学透明胶而产生气泡,使该第一黏胶层及该第二黏胶层能含有更少的气孔,提高透光性与贴合良率。
较佳的,该挡光组件包含有一基材层及两黏合层,该两黏合层设于该基材层之两相对的外侧面上,该两黏合层分别与该框体之上开口部与该显示模块相接。
更佳的,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为泡棉层、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酯层或聚碳酸酯层。一更佳的,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之厚度介于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
较佳的,该挡光组件是由黏度为10,000厘泊(centipoises,CP)以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更佳的,该挡光组件是由黏度为10,000厘泊至2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藉由将该挡光组件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以封闭该间隙,来自于显示面板之背光源且由该间隙透出的光线是能有效地被该挡光组件所遮蔽,如此一来,观看者于观看图像时,无论以任何角度观看都无法看到由该间隙射出的光线,则有效解决因窄框体化或窄遮光层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1之显示设备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2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3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4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5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6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7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8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之显示设备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下实施例的内容中所称的方位「上」、「下」、「内」、「外」、「旁」仅是用来表示图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包含有一框体10、一显示模块20、一保护盖板30、一第一黏胶层40与一挡光组件60。
如图1及2所示,框体10之上侧面上成形一上开口部11,上开口部11围绕形成一开口,且框体10内部成形一容置空间,上开口部11包含有一内侧面111、一端面112及一外侧面113,端面112连接成形于内侧面111与外侧面113之间。
显示模块20是容置于框体10之容置空间中,且显示模块20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间具有一间隙。进一步而言,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的边缘被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遮蔽,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是面对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内侧面,且间隙是位于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内侧面111之间。显示模块20具有一上侧面,上侧面面对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围绕形成的开口,藉此观察者透过开口观看显示模块20上侧面显示的图像。显示模块20包含由上而下依序贴靠重叠的一上偏光片21、一基板22、一滤光层23、一液晶层24、一薄膜晶体管25、一下偏光片26、一扩散片27及一背光源28,其中滤光层23形成于基板22之面对液晶层24的表面上。另显示模块20包括一密封组件241,密封组件241连接设置于滤光层23与薄膜晶体管25之间且位于液晶层24之边缘,藉以将液晶封闭于基板22与薄膜晶体管25之间以形成液晶层24。
保护盖板30设置于框体10之开口上方,且保护盖板30之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处设有一遮光层31,遮光层31用以遮蔽框体10之上开口部11的端面112及显示设备内部影响外观的组件。
第一黏胶层40设置于显示模块20及保护盖板30之间且位于框体10之上开口部11形成的开口内,用以连接显示模块20与保护盖板30。第一黏胶层40可由固态透明光学胶或液态透明光学胶所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黏胶层40是在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通过涂布的方式或者印刷的方式涂覆一层液态透明光学胶后经过紫外线光照固化而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黏胶层40可由两层固态透明光学胶或者两层液态光学胶制成。
挡光组件60设置于显示模块20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间以封闭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与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于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设置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端面112与显示模块20的上偏光片21的上侧面之间以封闭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与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视实际设计需求,挡光组件60的位置可以相应调整。挡光组件60可由不透明液态胶或者不透明的树脂材料固化而成。较佳地,若挡光组件60的材质黏度大于10,000厘泊,且挡光组件60是呈暗色。形成挡光组件60的材质黏度过小时,其会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与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泄漏并下落到显示模块20中,形成挡光组件60的材质会粘附到其它组件上进而出现显示模块20点亮后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在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是由黏度为1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且挡光组件60与第一黏胶层40之侧缘相接。
由于挡光组件60是连接设于该显示模块20与该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间以封闭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与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来自于显示面板之背光源28且由该间隙透出的光线是能有效地被挡光组件60遮蔽,如此一来,观看者于观看图像时,无论以任何角度观看亦无法看到由该间隙射出的光线,则有效解决因将框体10窄化或将遮光层31窄化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同时,若第一黏胶层40由黏度小于挡光组件60的液态透明光学胶所制,挡光组件60可以起到防止液态透明光学胶溢胶的作用,藉此液态透明光学胶在涂覆的过程中,不会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与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渗漏,并下落到显示模块20中,可防止液态透明光学胶粘附到其它组件上,进而避免在显示模块20点亮后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显示设备除了包含有框体10、显示模块20、保护盖板30、第一黏胶层40及该挡光组件60以外,更包括一感应导电结构50。感应导电结构50设置于该保护盖板30与该第一黏胶层40之间,是令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具有触控功能。遮光层31同时遮蔽感应导电结构50周边导线(图未绘示)。在此值得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感应导电结构50包括一层感应导电层,直接形成于保护盖板30之面对上开口部11的表面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导电结构50可包括两层相互绝缘的感应导电层,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另,感应导电层是由透明的导电材料或网状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其中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为:铟锡氧化物、纳米银、石墨烯等,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除了包含有框体10A、显示模块20A、保护盖板30A、第一黏胶层40A、感应导电层50A及挡光组件60A以外,更包含有一第二黏胶层70A。第二黏胶层70A设置于第一黏胶层40A与感应导电层50A之间,藉此保护盖板30可以同时与框体10固定,以提高显示设备的贴合可靠性。第二黏胶层70A是由液态透明光学胶或固态透明光学胶所制成。框体10A之上侧面与显示模块20A之上侧面之间是具有一定高度差,本实施例透过该第一黏胶层40A是使该高度差消除,再设置第二黏胶层70A于第一黏胶层40A之上侧面与框体10A之上侧面,如此:固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70A避免因该高度差在上开口部11A位置无法贴合而出现色差的问题,进而提高光学性能与贴合良率;液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70A可避免因一次填充大量液态光学透明胶而产生气泡,使该第一黏胶层40A及该第二黏胶层70A能含有更少的气孔,提高透光性与贴合良率。
又,于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A设置于框体10A的上开口部11A之内侧面111A与显示模块20A的上偏光片21A的上侧面之间,藉以封闭该间隙。较佳地,若挡光组件60A的材质黏度大于10,000厘泊,且挡光组件60A是呈暗色。但在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A是由黏度为15,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由于该挡光组件60A是连接设于该显示模块20A与该框体10A的上开口部11A之间以封闭显示模块20A与该框体10A的上开口部11A的间隙,来自于显示面板之背光源28A,且由该间隙透出的光线是能有效地被遮蔽,如此一来,观看者于观看图像时,无论以任何角度观看亦无法看到由该间隙射出的光线,则有效解决因窄框体化或窄遮光层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同时,于封装制程中,当用于形成第一黏胶层40A的液态透明光学胶尚未固化前,该液态透明光学胶可受限于该挡光组件60A而不会流入显示模块20A与该框体10A的上开口部11A的间隙中,也无法由该显示模块20A之旁侧面渗入该显示模块20A中,进而显示模块20A点亮后不会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因此,于本实施例中,藉由该挡光组件60A除了可有效解决因将框体10A窄化或遮光层31A窄化所导致的漏光问题外,还可避免现有技术之显示设备容易发生渗胶之问题。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3大致相同。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挡光组件60B包含有一基材61B及二黏着层62B,该二黏着层62B分别贴覆于基材61B之两相对的侧面上,且该二黏着层62B分别与框体10B的上开口部11B之内侧面111B及显示模块20B的上偏光片21B的上侧面相接。其中,该基材61B为泡棉或者塑料材料所制,且该基材61B之厚度为30毫米。塑料材料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酯等。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是包含有框体10C、显示模块20C、保护盖板30C、第一黏胶层40C、第二黏胶层70C及挡光组件60C。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黏胶层70C设置于第一黏胶层40C与保护盖板30C之间。挡光组件60C同时覆盖上开口部11C之内侧面111C及端面112C,且挡光组件60C同时与第一黏胶层40C及第二黏胶层70C相接。较佳地,若挡光组件60C的材质黏度大于10,000厘泊,且挡光组件60C是呈暗色。但在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C是由黏度为18,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C更包含有一感应电极结构29C,感应电极结构29C贴靠设置于上偏光片21C与基板22C之间,感应电极结构29C包含有一第一感应电极291C、一第二感应电极292C及一绝缘层293C,第一感应电极291C及第二感应电极292C分别贴靠设置于绝缘层293C之两侧面上,且第一感应电极291C与该上偏光片21C之下侧面相接。绝缘层293C的材质可以为二氧化硅、聚酰亚胺或者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藉由感应电极结构29C,于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C是兼具有触控及显示效果,则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除了具有显示功能外,还具有触控功能。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5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是包含有框体10D、显示模块20D、保护盖板30D、第一黏胶层40D、第二黏胶层70D及挡光组件60D。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于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D同时覆盖该上开口部11D之内侧面111D、端面112D及外侧面113D。较佳地,若挡光组件60D的材质黏度大于10,000厘泊,且挡光组件60D是呈暗色。但在本实施例中,挡光组件60D是由黏度为2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D之感应电极结构29D贴靠设置于上偏光片21D与第一黏胶层40D之间,感应电极结构29D之第一感应电极291D及第二感应电极292D分别贴靠设置于绝缘层293D之两侧面上,且第一感应电极291D与第一黏胶层40D之下侧面相接,第二感应电极292D与上偏光片21D之上侧面相接。
另外,如图6所示,相较于实施例5之框体10C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框体10D是由一前框100D与一背框101D所构成。前框100D盖设于背框101D上。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5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是包含有框体10E、显示模块20E、保护盖板30E、第一黏胶层40E、第二黏胶层70E及挡光组件60E。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于本实施例中,上开口部11E具有一内侧面111E,内侧面111E是面对该显示模块20E之旁侧面,且间隙是位于框体10E之上开口部11E之内侧面111E与该显示模块20E之旁侧面之间,挡光组件60E是设于该显示模块20E之旁侧面与该框体10E的上开口部11E之内侧面111E之间,且该挡光组件60E与该第一黏胶层40E相接。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20E之感应电极组29E是包含有一第一感应电极291E及一第二感应电极292E,该第一感应电极291E及该第二感应电极292E分别贴靠设置于该上偏光片21E之两侧面上,且该第一感应电极291E与该第一黏胶层40E之下侧面相接,该第二感应电极292E与该基板22E之上侧面相接。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之显示设备与实施例7大致相同。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挡光组件60F连接设于框体10F的上开口部11F之内侧面111F与显示模块20F的旁侧面之间,且挡光组件60F包含有一基材61F及二黏着层62F,该二黏着层62F分别贴覆于基材61F之两相对的侧面上,且该二黏着层62F分别与框体10F的上开口部11F之内侧面111F及显示模块20F的旁侧面相接。
另外,如图8所示,相较于实施例7之框体10E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框体10F是由一前框100F与一背框101F所构成。该前框100F盖设于该背框101F上。
综上所述,由于该挡光组件是连接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且封闭该间隙,来自于显示面板之背光源且由该间隙透出的光线是能有效地被遮蔽,如此一来,观看者于观看图像时,无论以任何角度观看亦无法看到由该间隙射出的光线,则有效解决因窄框体化或窄遮光层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而当使用液态透明光学胶成型该第一黏胶层时,于液态透明光学胶固化前,该挡光组件是具有阻挡液态透明光学胶之作用,使得液态透明光学胶不会流入该间隙中,则能避免该显示模块点亮后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之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之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包含:
一框体,其具有一上开口部及一容置空间,且该上开口部围绕形成一开口;
一显示模块,其具有面对该开口之一上侧面且是容置于该框体之容置空间中,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一保护盖板,其设置于该框体之开口之上方,且该保护盖板之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处设有一遮光层;
一第一黏胶层,其设置于该显示模块及该保护盖板之间;以及
一挡光组件,其是设置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以封闭该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遮蔽该显示模块的上侧面之边缘,且该框体的上开口部包含有一内侧面,该内侧面是面对于该显示模块的上侧面,且该间隙是位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内侧面与该显示模块的上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连接设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内侧面与显示模块的上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包含有一与该开口相接的端面,该挡光组件连接设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端面与显示模块的上侧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同时覆盖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内侧面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包含有一外侧面,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端面连接成形于该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且该挡光组件同时覆盖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内侧面、端面与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包含有一内侧面,该内侧面是面对于该显示模块的旁侧面,且该间隙是位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的内侧面与显示模块的旁侧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与该第一黏胶层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板与该第一黏胶层之间设有一第二黏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包含有一基材层及两黏合层,该两黏合层分别设于该基材层之两相对的外侧面上,该两黏合层分别与该框体之上开口部与该显示模块相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为泡棉层、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酯层或聚碳酸酯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之厚度介于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挡光组件是由黏度大于且等于1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胶层由液态光学透明胶或固态光学透明胶所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板与该第一黏胶层之间设有一感应导电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含有一上偏光片,该间隙位于该上偏光片与该框体之上开口部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含有一感应电极结构,该感应电极结构与该上偏光片相接,其包含有一第一感应电极及一第二感应电极,该第一感应电极及该第二感应电极分别设置于该上偏光片之上侧面与下侧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含有一感应电极结构,该感应电极结构设置于该上偏光片之上侧面上,且该感应电极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感应电极、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绝缘体,该第一感应电极及该第二感应电极分别设置于该绝缘体之两侧面上,该第二感应电极与该上偏光片之上侧面相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含有一感应电极结构,该感应电极结构设置于该上偏光片之下侧面上,且该感应电极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感应电极、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绝缘体,该第一感应电极及该第二感应电极分别设置于该绝缘体之两侧面上,该第一感应电极与该上偏光片之下侧面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65299.6U CN204010550U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显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65299.6U CN204010550U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显示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10550U true CN204010550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5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6529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0550U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10550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2810A (zh) * | 2015-10-29 | 2016-01-13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05336270A (zh) * | 2014-07-03 | 2016-02-17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WO2018129901A1 (zh) * | 2017-01-12 | 2018-07-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母板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TWI666753B (zh) * | 2017-09-28 | 2019-07-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指紋感測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
CN112133195A (zh) * | 2019-06-24 | 2020-12-25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11382486B2 (en) | 2019-08-20 | 2022-07-12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Tinted console cover for an appliance |
-
2014
- 2014-07-03 CN CN201420365299.6U patent/CN2040105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6270A (zh) * | 2014-07-03 | 2016-02-17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05242810A (zh) * | 2015-10-29 | 2016-01-13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WO2018129901A1 (zh) * | 2017-01-12 | 2018-07-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母板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US10643503B2 (en) | 2017-01-12 | 2020-05-0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Mother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ver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TWI666753B (zh) * | 2017-09-28 | 2019-07-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指紋感測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
CN112133195A (zh) * | 2019-06-24 | 2020-12-25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11555951B2 (en) | 2019-06-24 | 2023-01-17 | E Ink Holdings Inc. |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
US11382486B2 (en) | 2019-08-20 | 2022-07-12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Tinted console cover for an applian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10550U (zh) | 显示设备 | |
CN105336270A (zh) | 显示设备 | |
CN113281930B (zh)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US8243424B1 (en) | Surface display assemblies | |
US10429971B2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9148607A1 (zh) | 拼接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拼接显示屏 | |
CN106226947A (zh) | 一体色显示屏 | |
WO2019127729A1 (zh) |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247355A (zh) |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04344292A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9739393A (zh) | 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 | |
CN111385390A (zh) | 曲面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
KR20100092222A (ko) | 멀티-폴더블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3336635A (zh)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7315272A (zh) | 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4100058U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455563B (zh) | 电泳显示结构 | |
US10078401B2 (en) | Control and display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apacitive touchpad | |
EP2975451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8181753A (zh) | Lcd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208335625U (zh) | 一种车载显示产品的盖板、触摸屏和显示模组 | |
CN105137635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5281449U (zh) | 触控屏用保护盖板、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425455A (zh)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7867178U (zh) | 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