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3441U - 扇輪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扇輪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3441U
TWM473441U TW102220741U TW102220741U TWM473441U TW M473441 U TWM473441 U TW M473441U TW 102220741 U TW102220741 U TW 102220741U TW 102220741 U TW102220741 U TW 102220741U TW M473441 U TWM473441 U TW M47344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wheel
ring body
wheel structure
hub
bla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0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r-Haw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0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3441U/zh
Publication of TWM473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3441U/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扇輪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扇輪結構,尤其特別是一種透過一扇葉座及其葉片包射成型在該環體上,並與轉子結合一體的設計,俾使具有依結合方式不同變換複數扇葉的導流方向,更進而有效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之扇輪結構。
近年來,隨著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晶片之內部線路的積集度不斷地攀升,使得晶片所產生的熱能也不斷增加,所以當個人電腦運作時,高積集度之積體電路晶片,如中央處理器或繪圖晶片等IC晶片均會產生高熱能,從而為了使上述的IC晶片能夠長期維持正常運作,必須讓IC晶片維持在較佳的工作溫度,以免IC晶片溫度過高造成IC晶片效能下降或損壞,因此,必須藉由一散熱裝置直接接觸電子元件之表面,以將電子元件上所產生的熱量藉由該散熱裝置散至外界,以確保電子元件的正常運作及使用壽命。
  在散熱裝置中,以散熱風扇為例,因散熱風扇係可將散熱鰭片組所吸收的熱量快速排除,以令散熱循環效果良好,故散熱風扇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零組件之一。
  請參閱第1A、1B圖所示,習知技術中之扇輪結構,係包含一轉子10及一扇葉組12,該轉子10具有一輪轂101及一軸心103,該軸心103的一端係插接在該輪轂101內,其另一端則容置於相對一軸筒(圖中未示)內,而前述扇葉組12具有複數葉片121,該等葉片121係採用兩種方式形成在該輪轂101上,其中第一種方式是將該扇葉組12採用包覆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包覆射出成型在該輪轂101上,以使所述扇葉組12整體及其葉片121包覆該輪轂101,並構成所述扇輪結構,第二種方式則是利用將輪轂101直接壓入至已成型的扇葉組12內結合一起,以構成所述扇輪結構。
  然而,由於習知的扇輪上的扇葉組12大致上分為正向導流態樣(如第1A圖)及逆向導流態樣(如第1B圖),所以實際製造上需要二種不同模具來實現:其一模具係為扇葉組12的葉片121是呈正向導流態樣,而另一模具則為扇葉組12的葉片121是逆向導流態樣,從而不管使用前述兩種方式中任一方式,讓該扇葉組12形成在該輪轂101上的葉片121為正向或逆向導流態樣,都得需各別使用二種不同模具來製出,而無法共用一模具來實現,因此,俾使不但會造成在製造中的過程繁雜,另一方面則會額外增加成本。
以上所述,習知技術中具有下列之缺點:
1.增加成本;
2.過程繁雜。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透過一扇葉座及其葉片包射成型在環體上,並與轉子結合一體的設計得有效達到節省成本之扇輪結構。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能依結合方式不同變換複數葉片的導流方向效果之扇輪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出一種扇輪結構,該扇輪結構包括一環體及一轉子,其中該環體具有兩開放側,前述兩開放側共同界定一空間連通該兩開放側,該環體的外側與一扇葉座一體結合,而所述扇葉座的周側上形成有複數葉片,前述轉子包含一輪轂及一軸心,該軸心具有一自由端,該自由端延伸一結合端插設於該輪轂內,並且所述輪轂接合在空間內,與環體及扇葉座結合一起,亦此藉由本創作之扇葉座及其葉片包射成型在環體上,並與轉子結合一體的設計,俾使有效具有能依結合方式不同變化該等葉片的導流方向,進而有效可達到節省成本之效果者。
2‧‧‧環體
21‧‧‧開放側
23‧‧‧空間
25‧‧‧唇部件
3‧‧‧扇葉座
31‧‧‧葉片
4‧‧‧轉子
41‧‧‧輪轂
411‧‧‧頂部
4110‧‧‧基座
4111‧‧‧洞孔
4113‧‧‧支撐件
4114‧‧‧開口
412‧‧‧側部
414‧‧‧容置空間
43‧‧‧軸心
431‧‧‧自由端
432‧‧‧結合端
45‧‧‧軸心座
第1A圖係習知之扇輪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1B圖係習知之扇輪結構另一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扇葉座及其葉片包射在該環體外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轉子立體示意圖;
第5A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5B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組合立體示意圖。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一併參閱第2、3、4、5A、5B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扇輪結構,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係包括一環體2及一轉子4,前述環體2具有兩開放側21,該兩開放側21並界定一空間23,該空間23係連通所述兩開放側21,並且該環體2外側與一扇葉座3一體結合,所述扇葉座3之周側則形成有複數葉片31,該等葉片31係沿該扇葉座3周側上彼此等距排列設置,即前述扇葉座3自身及其複數葉片31係以包射成型方式,直接包射在該環體2外側成型,以使該環體2與扇葉座3及其葉片31形成一體(如參閱第3圖示)。
  該轉子4包含一輪轂41及一軸心43,該軸心43具有一自由端431及從該自由端431延伸一結合端432,該結合端432係插設在所述輪轂41內,而自由端431則容置在相對一軸筒內(圖中未示),並且該輪轂41接合在該環體2之空間23內,與該環體2及扇葉座3結合一起,其中所述輪轂41與空間23的接合係採用鉚合、嵌合、卡合、螺合或銲接等方式結合,且於本較佳實施例係以鉚合方式做說明,但並不局限於此。
  此外,由於本創作之所述環體2具有前述兩開放側21連通該空間23設計的關係,使得該轉子4與該環體2的結合方式,具有下列兩種的結合方式:
  第一種結合方式係為前述轉子4之輪轂41係從該環體2之一開放側21貫穿,嗣於空間23內朝相對另一開放側21移動,直到前述輪轂41包覆在該環體2之空間23内並鉚合一起,以構成所述扇輪,而此時的前述扇輪其上的葉片31係呈正向導流態樣(如參閱第5A圖);
  第二種結合方式與第一種結合方式僅差別在於前述轉子4之輪轂41係從該環體2之前述另一開放側21貫穿,直到該輪轂41包覆在該環體2之空間23內並鉚合一起,以構成所述扇輪,而此時的前述扇輪其上的葉片31係呈逆向導流態樣(如參閱第5B圖)。
  復請一併參閱第2至5B圖所示,前述環體2的外側凸設有至少一唇部件25,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複數唇部件25從相鄰一開放側21的環體2外側凸伸構成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該等唇部件25係供該扇葉座3包射結合用;而前述輪轂41包含一頂部411及一側部412,前述側部412係沿該頂部411周緣垂直延伸構成,並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間414,簡言而之,亦可說該頂部411與該側部412間界定所述容置空間414;前述頂部411具有一基座4110及複數支撐件4113,該基座4110係設於該頂部411之中央處,該等支撐件4113係沿所述基座4110周緣延接至該頂部411,且所述每ㄧ支撐件4113彼此間形成一開口4114,該開口4114與容置空間414及相對的開放側21相連通,用以輔助散熱,例如,當轉子4在旋轉時,其內的軸心43會因摩擦生熱而產生熱量,此時前述熱量則亦可透過前述開口4114迅速散逸到外界,以有效達到輔助散熱的效果。
  前述基座4110具有一洞孔4111,該洞孔4111係貫穿形成在該基座4110的中央處,與相對一軸心座45嵌合固定,而前述軸心座45用以供所述軸心43插設,換言之,就是說該軸心43的結合端432插接在所述輪轂41之基座4110所嵌接的軸心座45上。
  因此,藉由本創作之扇葉座3及其葉片31包射成型在該環體2之唇部件25上,並與轉子4鉚合一體的設計,俾使一方面在製造上僅需由一模具(圖中未示)就可實現所述轉子4其上結合的葉片31呈正、逆向導流的態樣,進而有效達到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則能依轉子4與環體2的結合方式不同,變換該等葉片31的導流方向之效果者。
以上所述,本創作係一種扇輪結構,其具有下列之優點:
1.節省成本;
2.具有能依轉子與環體的結合方式不同變換複數葉片的導流方向效果。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可行之實施例而已,舉凡利用本創作上述之方法、形狀、構造、裝置所為之變化,皆應包含於本案之權利範圍內。
2‧‧‧環體
21‧‧‧開放側
23‧‧‧空間
25‧‧‧唇部件
3‧‧‧扇葉座
31‧‧‧葉片
4‧‧‧轉子
41‧‧‧輪轂
411‧‧‧頂部
4110‧‧‧基座
4111‧‧‧洞孔
4113‧‧‧支撐件
4114‧‧‧開口
412‧‧‧側部
414‧‧‧容置空間
43‧‧‧軸心
431‧‧‧自由端
432‧‧‧結合端
45‧‧‧軸心座

Claims (6)

  1. 一種扇輪結構,包括:
    一環體,具有兩開放側,該兩開放側界定一空間連通該兩開放側,該環體外側與一扇葉座係一體結合,該扇葉座之周側形成有複數葉片;及
    一轉子,包含一輪轂及一軸心,該軸心具有一自由端及從該自由端延伸之一結合端,該結合端係插設在該輪轂內,前述輪轂接合在該空間內,與該環體及扇葉座結合一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輪結構,其中該扇葉座係以包射加工方式,包射在該環體外側所成形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扇輪結構,其中該環體的外側凸設有至少一唇部件,該唇部件係供該扇葉座包射結合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輪結構,其中該輪轂包含一頂部及一側部,該頂部具有一基座及複數支撐件沿該基座周緣延接至該頂部,並且該頂部與該側部間界定一容置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扇輪結構,其中該每一支撐件彼此間形成一開口,該開口與該容置空間及相對的開放側相連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扇輪結構,其中該基座具有一洞孔,該洞孔係形成於該基座之中央處,並與相對一軸心座相嵌合固定。


TW102220741U 2013-11-07 2013-11-07 扇輪結構 TWM473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741U TWM473441U (zh) 2013-11-07 2013-11-07 扇輪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741U TWM473441U (zh) 2013-11-07 2013-11-07 扇輪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3441U true TWM473441U (zh) 2014-03-01

Family

ID=5082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741U TWM473441U (zh) 2013-11-07 2013-11-07 扇輪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34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8910A (zh) * 2014-05-28 2016-02-03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扇轮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8910A (zh) * 2014-05-28 2016-02-03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扇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4724B1 (en) LED bulb
JP2008166465A (ja) ヒートシンクファン
JP2008091644A (ja)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ヒートシンク冷却装置
TW201440624A (zh) 散熱模組及其離心式風扇
TW201326719A (zh) 散熱裝置
TWM542082U (zh) 風扇輪轂與軸心固定結構及其風扇
TWI543500B (zh) 馬達及具有馬達的散熱風扇
TWM473441U (zh) 扇輪結構
US9267545B2 (en) Bearing retaining structure
TWI662193B (zh) 風扇鐵殼與軸心固定結構及其風扇
TWM547781U (zh) 定子結構
US20150159491A1 (en) Fan wheel structure
TWI420022B (zh) Cooling fan control module structure
JP3162275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JP2016004839A (ja) ヒートモジュール
CN105443430B (zh) 含油轴承的风扇装置
TWM458475U (zh) 風扇及其軸承結構
TWI607154B (zh) 扇葉
TWI444537B (zh) 離心風扇
CN203571621U (zh) 散热灯罩
TWI645651B (zh) 定子結構
JP2006278411A (ja) ヒートシンクファン
TWI518299B (zh) 散熱模組之製造方法及其散熱模組
TWI567884B (zh) 散熱裝置
TWI494511B (zh) 含油軸承風扇結構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