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0391U -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 Google Patents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0391U
TWM460391U TW102203849U TW102203849U TWM460391U TW M460391 U TWM460391 U TW M460391U TW 102203849 U TW102203849 U TW 102203849U TW 102203849 U TW102203849 U TW 102203849U TW M460391 U TWM460391 U TW M4603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ation
lens
hole
adjustment mechanism
scr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3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Yi Tsai
Chen-Chih Yu
Chien-Hung Chen
Chia-Tai Chang
Chien-Chang Lai
Chin-Tien Yang
Hui-Pin Yang
Keng-Sheng Chang
yun-ru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Mjc Prob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jc Probe Inc filed Critical Mjc Probe Inc
Priority to TW102203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0391U/zh
Priority to CN201310253573.0A priority patent/CN103543372B/zh
Priority to JP2013139854A priority patent/JP5694452B2/ja
Priority to US13/941,009 priority patent/US20140016124A1/en
Publication of TWM460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0391U/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本創作為一種鏡頭調整機構,尤其是指一種具有可拆卸式光學調制元件之鏡頭調整機構。
習用之晶圓測試係透過一探針卡接觸位於晶圓上之金屬銲墊,藉由探針卡傳遞並量測來自測試機的測試訊號,藉以獲知積體電路每一製程、步驟之間的連線可靠度和導通性,並可快速地判讀或改正造成電路缺陷的製程參數或步驟,進一步提升製程良率(yield)。
一般而言,如第1圖所示,該圖係為習用之晶圓測試機構示意圖,在習用技術中,該晶圓測試機構具有一座體4,其上具有複數個通孔41。每一個通孔41分別容置有一鏡頭容置座11。每一鏡頭容置座11內具有凹槽,以提供一鏡頭12以螺牙121與該凹槽內部相螺接。在習用技術中,存在幾個待解決的問題,首先為調整鏡頭不易,由於鏡頭具有焦距,因此在檢測過程中需要調整鏡頭的焦距才可以產生清晰的影像,不過習用技術要對鏡頭焦距進行微調時需要藉由鏡頭12表面與容置座11間之螺牙121的協助來改變鏡頭12在垂直方向的位置,這使得調整的手續變得相當不方便,進而會影響檢測的效率。其次由於鏡頭容置座11凹槽之壁面的螺牙與鏡頭12本身的螺牙間具有背隙之故,因此往往會造成鏡頭位置調整上的誤差,而影響光學成像之效果。
此外如第2圖所示,為了加強光學檢測時光學檢測的效果,在習用技術中,會在鏡頭容置座50上方設置一基材51,其係具有複數個與鏡頭52相對應的通孔53以及在每一通孔53上設置擴散片54(diffuser)用以均勻分佈光線。接著,再利用固定與 補強結構55來固持擴散片54。不過在該技術中,每當針對不同待測物(device under test,DUT),而需要調整鏡頭52焦距時,需要將固定與補強結構55以及擴散片54拆除,再旋轉鏡頭52以調整焦距位置,如此增加了檢測作業的繁雜度。
綜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種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來解決習用技術之缺陷。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係具有可以拆卸的光學調制元件用以對光線進行調制,例如:將光線均勻擴散或濾除雜光。此外,該鏡頭調制機構更可以在不拆卸光學調制元件之情況下直接調整鏡頭之焦距。
在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包括有一鏡頭容置座以及至少一光學調制元件。該鏡頭容置座,其係具有一第一通孔。該光學調制元件,其係藉由一固定機構可拆卸式地連接於該第一通孔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機構包括有至少一個固定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壁面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鑲嵌件,其係分別嵌入於該至少一個固定槽內以提供固定該光學調制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鏡頭容置座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螺設於該至少一個螺孔內,每一螺絲之一端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位置上更具有一第二凸部,其係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鏡頭容置座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頂面間具有一高度;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螺設於該至少一個螺孔內,每一螺絲之一端凸出對應之螺孔。
在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位置上更具 有一第二凸部,其係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貫穿孔,其係環設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該第二凸部上並貫穿該第二凸部;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第一凸部上且每一螺孔與每一貫穿孔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通過對應之貫穿孔而與對應之螺孔相螺接以將該光學調制元件固定於該鏡頭容置座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位置上更具有一第二凸部,其係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一第一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內壁上;以及一第二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上,該光學調制元件藉由該第二螺牙結構與該第一螺牙結構相螺接。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更具有一頂面、一底面以及環接於該頂面與底面之一側面,該頂面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一第一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內壁上;以及一壓制件,其具有一光學通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相對應且與該第一通孔相連通,該壓制件外圍具有一第三螺牙結構,該第三螺牙結構與該第一螺牙結構相螺接而使該壓制件螺接於該第一通孔內,進而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底面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機構更具有一筒件,其係與該第一通孔之壁面相連接,該筒件之頂面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底面上,該筒件內具有一第二通孔,以提供容置一鏡頭。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可以利用緊配或負壓的方式固設於該鏡頭容置座內。
3‧‧‧鏡頭調整機構
3000‧‧‧壁面
30‧‧‧鏡頭容置座
301‧‧‧壁面
300‧‧‧第一通孔
302‧‧‧第一凸部
303‧‧‧環狀凸部
361‧‧‧壓制件
304‧‧‧螺牙結構
3610‧‧‧光學通孔
305‧‧‧固鎖螺牙
3611‧‧‧第三螺牙結構
306‧‧‧上表面
3612‧‧‧凹槽
307‧‧‧容置槽
37‧‧‧刻度
308‧‧‧調整槽
371‧‧‧指示標記
309‧‧‧斜面
38‧‧‧固定機構
31‧‧‧光學調制元件
380‧‧‧筒件
310‧‧‧頂面
381‧‧‧第二通孔
311‧‧‧底面
382‧‧‧外壁
312‧‧‧側面
383‧‧‧頂面
313‧‧‧第二凸部
384‧‧‧螺牙
315‧‧‧通孔
6‧‧‧固定基座
32、32a、32b、32c、32d‧‧‧固定機構
60‧‧‧螺孔
61‧‧‧螺牙
320‧‧‧固定槽
62‧‧‧凹槽
321‧‧‧鑲嵌件
7‧‧‧電路板
322‧‧‧磁性體
70‧‧‧通孔
323、328、328a‧‧‧螺孔
8‧‧‧探針模組
324、329、329a‧‧‧螺絲
80‧‧‧探針固定環
325‧‧‧第一螺牙結構
81‧‧‧探針
326‧‧‧第二螺牙結構
82‧‧‧黏著材料
327‧‧‧貫穿孔
9‧‧‧待測物
328‧‧‧挾持槽
D‧‧‧距離
34‧‧‧撓性材
D1‧‧‧外徑
35‧‧‧固定機構
D2、D2‧‧‧口徑
350‧‧‧側槽
t1、t2、h‧‧‧高度
351‧‧‧凸件
T‧‧‧厚度
36‧‧‧固定機構
4‧‧‧座體
360‧‧‧第一螺牙結構
41、53‧‧‧通孔
11、50‧‧‧鏡頭容置座
12、52‧‧‧鏡頭
121‧‧‧螺牙
51‧‧‧基材
54‧‧‧擴散片
55‧‧‧補強結構
第1圖係為習用之晶圓測試機構示意圖。
第2圖係為習用具有擴散片之光學檢測機構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立體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3A圖中3B-3B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第3C圖係為容置有鏡頭的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剖面示意圖。
第3D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與固定基座鎖固關係剖面示意圖。
第3E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控制旋轉角度實施例示意圖。
第3F圖與第3G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之不同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3H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第4A圖與第4B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透過撓性材與電路板或固定基座密接狀態剖面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6A圖與第6B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7圖與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不同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9A圖係為第9B圖中9A-9A方向之壓制件剖面在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9B圖係為本創作之壓制件立體示意圖。
第10A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10B圖係為本創作之固定機構與鏡頭容置座連接剖面示意圖。
第11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由於本創作係揭露一種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用於探針卡相關之測試,其中探針卡相關之使用原理與基本功能,已為相關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明瞭,故以下文中之說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時,以下文中所對照之圖式,係表達與本創作特徵有關之結構示意,並未亦不需要依據實際尺寸完整繪製,合先述明。此外,相同元件符號,係指相同之元件。
請參閱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其中第3A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立體示意圖;第3B圖係為第3A圖中3B-3B方向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該鏡頭調整機構3具有一鏡頭容置座30、一光學調制元件31以及一固定機構32。該鏡頭容置座30,本實施例係為一圓筒狀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制。該鏡頭容置座30之內部具有一第一通孔300。該第一通孔300之壁面301向該第一通孔300側凸出有一第一凸部302。該第一通孔300在相對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另一側之壁面301上具有環狀凸部303,該環狀凸部303對應第一通孔300之表面上形成有螺牙結構304。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環狀凸部303並非為必要之構件,該螺牙結構304亦可以直接形成於該第一通孔300之壁面301上。如第3C圖所示,其係為容置有鏡頭33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內剖面示意圖,藉由該螺牙結構304可以與一鏡頭33相螺接,使該鏡頭33可以容置與固定於該鏡頭容置座30內。
另外,在該鏡頭固定座30之外圍表面形成有固鎖螺牙305。如第3D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與固定基座鎖固關係剖面示意圖。該固定基座6具有至少一螺孔60,其璧面上形成有螺牙61。固定基座6之上方具有一電路板7,其係具有與至少一螺孔60相對應之至少一通孔70;請一併參閱第4A圖,而在固定基座6之下方則設置有探針模組8,以對一待測物9進行電性檢測。該探針模組8更具有一探針固定環80,其係與該固定基座6相連接,使該固定基座6設置於該電路板7以及該探針固定環80之間,該探針固定環80提供固持該複 數個探針81。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強化探針固定環80與探針81之固著關係,更可以利用黏著材料82,例如:黑膠等材質來將探針81固著於探針固定環80上。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不限於上述例示之探針卡(第4A與第4B圖),其他需要鏡頭之任一種型態之探針卡亦適用本創作。
請繼續參閱第3D圖,因此本創作利用該鏡頭容置座30外圍之固鎖螺牙305與螺牙61相螺接,並藉由螺接之方式,調整該鏡頭容置座30之位置,進而可以改變鏡頭33之焦點在Z軸向之位置。此外,該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與該固鎖螺牙之間,更具有一容置槽307,其係提供容置一撓性材34。在本實施例中,該撓性材34係為環狀的結構,環繞在該鏡頭容置座30之外圍。請繼續參閱第4A圖,該撓性材34之外徑D1可以大於或等於對應通孔70內壁口徑D2,因此當該鏡頭容置座30螺接於固定基座6上時,該撓性材34可以卡在通孔70內壁,此時,被壓縮的撓性材34產生反向的彈力推擠通孔70之側壁,使得容置座30與通孔70之側壁比未加裝撓性材34之前更為緊密接合,而提升鏡頭容置座30固定於該電路板7之效果。因此當在撓性材34與該通孔70密接的狀態下,鏡頭容置座30在上下移動時,透過撓性材34的作用,可以降低鏡頭容置座30與固定基座6間螺牙的背隙,進而使得該鏡頭容置座30在上下移動時的位置可以得到準確的控制。此外,如第4B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基座6之螺孔60之外圍更形成有一凹槽62,該撓性材34之外徑D1可以大於或等於對應凹槽62的內壁口徑D3,因此當該鏡頭容置座30螺接於固定基座6上時,該撓性材34可以卡在凹槽62內壁而使該鏡頭容置座30與該凹槽62相密接,使得容置座30與凹槽62比未加裝撓性材34之前更為緊密接合,而提升鏡頭容置座30固定於該固定基座6之效果。
此外,請再繼續參閱第3A圖,在上表面306更具有兩對調整槽308,其係分別對稱設置於該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上。由於在本實施例中具有兩對調整槽308,因此可以透過十 字型調整治具與該兩對調整槽308相耦接,施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轉動,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控制該鏡頭容置座30在Z軸向上或向下移動。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雖然有兩對調整槽308,但不以該兩對為限制,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為一對調整槽之情況下,使用者可以用一字型調整治具來轉動該鏡頭容置座30。此外,本領域之人可以根據本實施例之精神以奇數個或至少一個調整槽來實施。
請參閱第3E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控制旋轉角度實施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該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刻度37,而在該固定基座6上具有至少一指示標記371。因此,當該鏡頭容置座30螺設於該固定基座6上時,可以透過該刻度37與該指示標記371之間的關係得知該鏡頭容置座30的被旋轉多少刻度,而得知在Z軸上高度的位置,進而可以讓使用者微調該鏡頭容置座30的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刻度37可以形成於該固定基座6上,並且將該指示標記371形成於該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上。
再回到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該光學調制元件31,其係容置於該第一通孔300內,該光學調制元件31具有一頂面310、一底面311以及與該頂面310與底面311相連接之一側面312。該光學調制元件31,可以為擴散片(diffuser)用以均勻分佈光線或濾光片(filter)用以濾除雜光,或前述二者之組合,以提升光學檢測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底面311係抵靠於該第一凸部302上,並且藉由該固定機構32可拆卸式地連接於該第一通孔300內。該固定機構32,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槽320以及至少一個鑲嵌件321。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機構32具有一對固定槽320以及一對鑲嵌件321。該對固定槽320,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300靠近該鏡頭容置座30上表面306之壁面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相對應。該對鑲嵌件321,其係分別嵌入於該對固定槽320內以提供固定該光學調制元件31,其中,每一鑲嵌件321之厚度係大於等於對應固定槽320之底面與該光 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間的距離D。因此,當該鑲嵌件321嵌入至對應的固定槽320內時,可以產生側向的作用力在光學調制元件31上,進而固定該光學調制元件31。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鑲嵌件312為一熱脹冷縮材質,藉由低溫使其體積收縮的方式,嵌入於該固定槽320,當回溫時,再透過體積膨脹回復至原來體積時,產生側向的作用力在光學調制元件31上,而形成固定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熱縮冷漲或具記憶功能之材料來實施。要再次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具有一對固定槽320以及一對鑲嵌件321,但其數量並不以一對為限制。例如,單一個固定槽320與鑲嵌件321的組合也可以實施。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30上具有一斜面309,由上表面306朝向該第一通孔300內傾斜,以增加鏡頭容置座30之開口面積,進而有利蒐集光線。請繼續參閱第4A圖,為了避免在調整該鏡頭容置座30之深度位置時,造成光學調制元件31之表面損傷,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至調整槽308之底面的高度為t1,而鏡頭容置座30之上表面306至該光學調制元件31頂面310之高度為t2。在本實施例中,t2>t1,藉由前述之高度關係,可以讓調整槽308與光學調制元件31之間保持一距離,可以避免調整該鏡頭容置座30之深度位置時損害到光學調制元件31。
請參閱第3F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基本上與第3B圖示之鏡頭容置座相似,差異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其中該鑲嵌件321為一導磁金屬材質,每一固定槽320兩側具有一磁性體322,其係設置於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與該第一通孔300外壁之間。另外,如第3G圖所示,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與該第一通孔300為緊密配合,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通孔300之壁面3000上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間具有至少一個挾持槽328。當該光學調制元件31與第一通孔300之壁面3000緊配時,如果要取出光學調制元件31,可以利用挾持工具,經由該挾 持槽328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先翘起後,再利用挾持工具夾取出該光學調制元件31;亦或者是至少有一對挾持槽328,可以利用挾持工具,經由該對挾持槽328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夾取出,上述之挾持槽328可視實際需求而定。此外,要挾取該光學調制元件31的方式也可以如第3H圖所示,直接在該光學調制元件31鄰靠於該第一通孔300壁面3000之位置上形成至少一個通孔315,該通孔315係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頂面310上具有開口,利用該通孔315取出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方式,可如上述所述,在此容不贅述。除了前述用緊配之方式外,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通孔300內螺接之鏡頭33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間的空間中保持一負壓,藉由負壓力產生讓光學調制元件31固定於鏡頭容置座30上之效果,至於取出在負壓接合條件下之光學調制元件之方式,可以參用前述緊配之挾持槽328或通孔315的方式。
請參閱第5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基本上與第3B圖所示的機構相同,差異的是固定機構的實施方式。該固定機構32a更包括有複數個螺孔323以及複數個與該複數個螺孔323相對應的螺絲324。該複數個螺孔323其係環設於該鏡頭容置座30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個螺孔323係形成於對應容置槽307之底面而貫穿該鏡頭容置座30,在對應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之位置處具有開口。每一個螺絲324,其係分別螺設於該複數個螺孔323內,每一螺絲324之一端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上。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具有複數個螺孔323以及複數個相對應的螺絲324,但其數量並不以複數個為限制。例如,單一個螺絲324與單一螺孔323的組合也可以實施。
請參閱第6A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之結構基本上與第3B圖或第5圖之結構相似,差異的是,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位置上更凸伸有一第二凸部313,其係 抵靠於該第一凸部302上。此外,該固定機構更32b包括有一第一螺牙結構325以及一第二螺牙結構326。該第一螺牙結構325,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300之內壁上。該第二螺牙結構326,其係形成於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上,該光學調制元件31藉由該第二螺牙結構326與該第一螺牙結構325相螺接。如第6B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順時針帶動該光學調制元件31轉動時,該第二螺牙結構326與該第一螺牙結構325相螺接而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鎖固在該鏡頭容置座30上。反之,當逆時針轉動該光學調制元件31時,可以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取出。
請參閱第7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之結構基本上與第6A圖之結構相似,差異的是,該固定機構32c包括有一對貫穿孔327、一對螺孔328以及一對螺絲329。該對貫穿孔327,其係設置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該第二凸部313上並貫穿該第二凸部313。該對螺孔328,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凸部302上且每一螺孔328與每一貫穿孔327相對應。該對螺絲329,其係分別通過對應之貫穿孔327而與對應之螺孔328相螺接以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固定於該鏡頭容置座30上。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具有一對貫穿孔327、一對螺孔328以及一對螺絲329,但其數量並不以複數個為限制。例如,單一個貫穿孔327、單一螺孔328以及單一螺絲329的組合也可以實施。
請參閱第8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之結構基本上與第6A圖之結構相似,差異的是,該固定機構32d包括有一對螺孔328a以及一對相對應的螺絲329a。該對螺孔328a,其係設置於該鏡頭容置座30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頂面310間具有一高度h。該對螺絲329a,其係分別螺設於該對螺孔328a內,每一螺絲329a之一端凸出對應之螺孔328a。藉由螺絲329a鎖入對應螺孔328a且以一端向第一通孔300內凸出,可以擋住該光學調制元件31,避免該光學調制元件31脫落。要說 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具有一對螺孔328a以及一對螺絲329a,但其數量並不以複數個為限制。例如,單一個螺孔328a以及單一螺絲329a的組合也可以實施。
請參閱第9A與第9B圖所示,其中第9A圖係為第9B圖中9A-9A方向之壓制件剖面在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第9B圖為壓制件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基本上與前述之鏡頭容置座結構相似,差異的是,首先在本實施例中,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頂面310係抵靠於第一凸部302上。以及該固定機構36具有一第一螺牙結構360以及一壓制件361。該第一螺牙結構360,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300之內壁上。該壓制件361,其具有一厚度T,且具有一光學通孔3610與該光學調制元件31相對應且與該第一通孔300相連通,該壓制件361外圍具有一第三螺牙結構3611可與該第一螺牙結構360相螺接,而使該壓制件361螺接於該第一通孔300內,進而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底面311上,進而固定該光學調制元件31於該第一通孔300內。為了方便旋轉該壓制件361以便螺接於該第一通孔300內,在該壓制件361上具有複數個凹槽3612,藉由治具與該凹槽3612耦接可以旋轉該壓制件361在該第一通孔300內上升或下降。要說明的是,雖然實施例中所式的凹槽3612為兩對,環設於該壓制件361一側之表面,但其數量並不以兩對為限制,只要有至少一個凹槽3612即可實施。
請參閱第10A圖與第10B圖所示,其中第10A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另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第10B圖係為本創作之固定機構與鏡頭容置座連接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的結構基本上與前述相似,差異的是,該固定機構38具有一筒件380,其係具有一第二通孔381。該筒件之外壁382與該第一通孔300之壁面301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該筒件380之外圍壁面382係與該第一通孔300內壁面301間相緊配。該筒件380之頂面383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底面311上,以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固定在鏡頭容置座30內,該 筒件380內之第二通孔381,以提供容置一鏡頭。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通孔381之壁面上形成有螺牙384以與鏡頭外圍的螺牙相螺接。除了該筒件380與該第一通孔300內壁面301間相緊配之方式外,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在該筒件380之外圍形成螺牙結構(未圖示),以及於該第一通孔300內壁面上形成螺牙結構(未圖示),使得筒件380透過螺接的方式與鏡頭容置座30相接而將該光學調制元件31固定在鏡頭容置座30內。
請參閱第11圖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容置座又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容置座30之結構基本上與前述之實施例類似,差異在於固定機構35包括有複數個側槽350以及複數個凸件351。該複數個側槽350分別與該複數個調整槽308相對應,且每一側槽350形成於對應調整槽308之一側壁面上。該複數個凸件351則分別與該複數個調整槽308相對應,且該複數個凸件351分別連接於該光學調制元件31之側面312且向外凸伸。每一凸件351可以嵌入對應之側槽350。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之凸件351為兩對,但實施時並不以兩對為限,只要一個以上之凸件351即可實施。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調制元件31的凸件351先放置於對應的調整槽308內,在透過一轉動運動,讓凸件351嵌入對應的側槽308內,以達到固定光學調制元件31之效果。
惟以上所述之具體實施例,僅係用於例釋本創作之特點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定本創作之可實施範疇,於未脫離本創作上揭之精神與技術範疇下,任何運用本創作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3‧‧‧鏡頭調整機構
30‧‧‧鏡頭容置座
300‧‧‧第一通孔
301‧‧‧壁面
302‧‧‧第一凸部
303‧‧‧環狀凸部
304‧‧‧螺牙結構
305‧‧‧固鎖螺牙
306‧‧‧上表面
308‧‧‧調整槽
309‧‧‧斜面
31‧‧‧光學調制元件
310‧‧‧頂面
311‧‧‧底面
312‧‧‧側面
32‧‧‧固定機構
320‧‧‧固定槽
321‧‧‧鑲嵌件
34‧‧‧撓性材
37‧‧‧刻度
D‧‧‧距離

Claims (35)

  1. 一種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包括:一鏡頭容置座,其係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光學調制元件,其係藉由一固定機構可拆卸式地連接於該第一通孔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第一通孔之壁面具有一第一凸部,其係提供支撐該光學調制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更具有一頂面、一底面以及環接於該頂面與底面之一側面,該底面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與該第一通孔之壁面為緊密配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壁面上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間具有至少一個挾持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鄰靠於該第一通孔之壁面的位置上形成有至少一個通孔,該通孔係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頂面上具有一開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第一通孔內螺接有一鏡頭,該鏡頭與該光學調制元件間的空間中保持一負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固定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壁面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鑲嵌件,其係分別嵌入於該至少一個固定槽內以提供固定該光學調制元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 中每一鑲嵌件之厚度係大於等於對應固定槽之底面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間的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鑲嵌件為一導磁金屬材質,每一固定槽兩側具有一磁性體,其係設置於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與該第一通孔外壁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鑲嵌件為一熱脹冷縮、熱縮冷漲或具記憶功能之材質。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鏡頭容置座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螺設於該至少一個螺孔內,每一螺絲之一端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位置上更具有一第二凸部,其係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鏡頭容置座上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之頂面間具有一高度;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螺設於該至少一個螺孔內,每一螺絲之一端凸出對應之螺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個貫穿孔,其係環設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該第二凸部上並貫穿該第二凸部;至少一個螺孔,其係環設於該第一凸部上且每一螺孔與每一貫穿孔相對應;以及至少一個螺絲,其係分別通過對應之貫穿孔而與對應之螺孔相 螺接以將該光學調制元件固定於該鏡頭容置座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一第一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內壁上;以及一第二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光學調制元件之側面上,該光學調制元件藉由該第二螺牙結構與該第一螺牙結構相螺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更具有一頂面、一底面以及環接於該頂面與底面之一側面,該頂面抵靠於該第一凸部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包括有:一第一螺牙結構,其係形成於該第一通孔之內壁上;以及一壓制件,其具有一光學通孔與該光學調制元件相對應且與該第一通孔相連通,該壓制件外圍具有一第三螺牙結構,該第三螺牙結構與該第一螺牙結構相螺接而使該壓制件螺接於該第一通孔內,進而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底面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壓制件上具有至少一個凹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機構更具有:一筒件,其係與該第一通孔之壁面相連接,該筒件之頂面抵靠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底面上,該筒件內具有一第二通孔,以提供容置一鏡頭。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筒件之外圍係與該第一通孔內壁間相緊配。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筒件之外圍係與該第一通孔內壁相螺接。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其中該筒件之第二通孔內壁與該鏡頭外圍相螺接。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更具有複數個調整槽,該固定機構包括有複數個側槽,其係分別與每一調整槽相對應,且形成於對應調整槽之一壁面上,以及複數個凸件,其係形成於該光學調制元件之外圍側面上,該複數個凸件分別與該複數個調整槽相對應,每一凸件可以嵌入對應之側槽。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鏡頭容置座之外圍表面形成有固鎖螺牙以螺設於一固定基座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更具有至少一刻度或至少一指示標記。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固定基座上之螺孔之外側表面更具有至少一刻度或至少一指示標記。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在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具有至少一刻度時,相對於該固定基座上之螺孔之外側表面更具有至少一指示標記。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在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具有至少一指示標記時,相對於該固定基座上之螺孔之外側表面更具有至少一刻度。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更具有至少一調整槽。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容置座之上表面至調整槽之底面具有一第一高度,該容置座之上表面至該光學調制元件之頂面具有一第二高度,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係更具有一容置槽,形成於該鏡頭容置座之上表面與該固鎖螺牙之間。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係更具有一撓性環容置於該容置槽內。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容置座上環設有一斜面,其係由該容置座之上表面向該第一通孔內傾斜,以增加該容置座之開口面積。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調制元件係為擴散片(diffuser)、濾光片(filter)或前述二者之組合。
TW102203849U 2012-07-13 2013-03-01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TWM460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3849U TWM460391U (zh) 2012-07-13 2013-03-01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CN201310253573.0A CN103543372B (zh) 2012-07-13 2013-06-24 光学检测装置
JP2013139854A JP5694452B2 (ja) 2012-07-13 2013-07-03 光学測定装置
US13/941,009 US20140016124A1 (en) 2012-07-13 2013-07-12 Optical insp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3567 2012-07-13
TW102203849U TWM460391U (zh) 2012-07-13 2013-03-01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0391U true TWM460391U (zh) 2013-08-21

Family

ID=4948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3125U TWM462861U (zh) 2012-07-13 2013-02-08 鏡頭調整機構及其光學檢測裝置
TW102105460A TWI481874B (zh) 2012-07-13 2013-02-08 光學檢測裝置
TW102203849U TWM460391U (zh) 2012-07-13 2013-03-01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3125U TWM462861U (zh) 2012-07-13 2013-02-08 鏡頭調整機構及其光學檢測裝置
TW102105460A TWI481874B (zh) 2012-07-13 2013-02-08 光學檢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M4628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444B (zh) * 2015-03-20 2017-05-11 Multi - unit Test Probe Card with Illumin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Its Illumination Adjustment Method
US9994274B2 (en) 2014-07-04 2018-06-12 Invented Here B.V. Fix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6259B2 (ja) * 2019-11-18 2023-09-19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測定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9461A (en) * 1997-07-14 1999-09-28 Wentworth Laboratories, Inc. Probe station adapter for backside emission inspection
CN201203517Y (zh) * 2007-10-25 2009-03-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镜头的测试装置
TW200949256A (en) * 2008-05-19 2009-12-01 Probeleader Co Ltd Probe card for testing image sensing chip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4274B2 (en) 2014-07-04 2018-06-12 Invented Here B.V. Fixing system
TWI582444B (zh) * 2015-03-20 2017-05-11 Multi - unit Test Probe Card with Illumin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Its Illumination Adjustment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1874B (zh) 2015-04-21
TWM462861U (zh) 2013-10-01
TW201403072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54687B2 (en) Six-axis mount
US7180509B2 (en) Electronic pen, mounting part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pen
JP5694452B2 (ja) 光学測定装置
JP2020024460A (ja) キャリアフレームと回路基板を備えた電子デバイス
TWM460391U (zh) 具光學調制之鏡頭調整機構
CN103543298B (zh) 探针固持结构及其光学检测装置
TW2010230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ment of an optical assembly with an image sensor
CN101498764A (zh) 探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TWI375038B (zh)
BR102019016045A2 (pt) Conjunto de lentes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módulo de câmer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JP5775619B2 (ja) 平行度測定装置
JP2012154712A (ja) 流量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塗布装置
CN103034043B (zh) 帘幕式快门曝光均匀性检测装置
TWI390335B (zh) The lens trimming mechanism of the probe test device
JP4607069B2 (ja) 基板収納容器及び識別部材
TWI755836B (zh) 光學元件檢測輔助裝置
CN203396357U (zh) 影像测量仪z轴线性精度检测装置
JP3157773U (ja) 紫外線強度記録装置
JP2011039345A (ja) 押え環締め具
CN214622400U (zh) 一种精密ct探测器模块
JP2006039403A (ja) 撮像装置及び該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102798348B (zh) 测量光锥
JP2009294390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組立用治具と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6142583A (ja) 保持器具、保持構造および、測定装置用の移送装置
CN105423920A (zh) 反射式光栅尺中指示光栅与探测器粘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