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924U - 可調式排氣管 - Google Patents
可調式排氣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47924U TWM447924U TW101217602U TW101217602U TWM447924U TW M447924 U TWM447924 U TW M447924U TW 101217602 U TW101217602 U TW 101217602U TW 101217602 U TW101217602 U TW 101217602U TW M447924 U TWM447924 U TW M44792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 pipe
- engine
- expansion chamber
- plate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可調式排氣管,係安裝於一機動車輛上,本創作尤指一種具有二板體及一彎管,以藉滑動彎管來改變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並藉板體可產生特定角度範圍內的位移來改變膨脹室空間,進而增加引擎的輸出扭力,避免引擎排氣不順等問題的可調式排氣管。
在地窄人稠的地區中,往往因汽車停車位稀少而導致一位難尋,使得機車逐漸成為民眾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機車行駛時是否平穩順暢,端視引擎的輸出扭力大小及排氣是否順暢,其中的關鍵在於排氣管,由於排氣管的長短及排氣是否順暢與引擎的輸出扭力息息相關,故性能較佳的排氣管對提昇引擎輸出扭力有莫大的幫助;請參閱「第1圖」,係為傳統排氣管構造之側視圖,並請搭配參閱「第2圖」,係為傳統排氣管構造之安裝側視圖,如圖所示之機車排氣管構造1,其係安裝至一機車10上,且由一空腔體11及一排氣主管12所構成,該空腔體11內主要具有一觸媒轉換器111、一第一膨脹室13、數支排氣支管112及一尾管113;當引擎運轉時,引擎所排放的廢氣由排氣主管12之一端進入排氣主管12內,再經由觸媒轉換器111將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廢棄物除去後進入第一膨脹室13內,經過膨脹、減壓、消音後,藉由前述數支排
氣支管112將第一膨脹室13內之廢氣傳遞至尾管113後排出空腔體11之外。
承上,雖然機車排氣管構造1能將引擎所排放的廢氣排出,但仍有未臻完美之處;當更換為馬力較大的引擎,或引擎轉速提高時,排放的廢氣會增加,當增加的廢氣進入第一膨脹室13時,因第一膨脹室13體積有限,將會有一回壓反射至排氣主管12,若此時排氣主管12有廢氣正在排出,將在排氣主管12入口處,造成排出之廢氣與反射廢氣相抵觸,使得引擎的排氣回壓升高,導致引擎的排氣不順暢以及燃油燃燒不完全,造成輸出扭力降低,而產生耗油、騎乘時的不順暢及引擎壽命縮短等問題;承上所述可知,當引擎運轉於不同的轉速或馬力變大時,因排氣主管12的長度及第一膨脹室13的體積係為固定而無法隨時調整,令第一膨脹室13所產生的回壓與引擎轉速之間產生相位差異,使得引擎無法平順地輸出扭力。
經由上述可知,本創作之改良方向,即為如何設計出一種創新的排氣管,能安裝於一機動車輛上,並藉由滑動彎管來改變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進一步提供引擎於高低轉速域所需之不同排氣脈衝(排氣回壓),或藉板體位移以改變膨脹室空間(例如增加膨脹空間以減少排氣回壓),進而調整引擎的輸出扭力,以避免引擎排氣不順導致機車行駛不平穩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的需求,本創作人係依據多年來從事相關行業及實驗設計的經驗,針對機動車輛排氣管相關作業過程及裝置進行研究及分析,期能設計出較佳的實體產品;緣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二板體及一彎管,以藉滑動彎管來改變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並藉板體位移以改變膨脹室空間,進而調整引擎的輸出扭力,避免引擎排氣不順等問題的可調式排氣管。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創作主要係在一空腔體中插入一排氣主管之一端,使排氣主管另端能接受一引擎傳來之廢氣並傳入空腔體中,空腔體內樞設有二板體,其中一板體穿設的彎管套設在排氣主管另端,以將廢氣導入二板體之間,由於彎管能在排氣主管上滑動,故能調整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改變排氣回壓,進一步提供引擎於高低轉速域所需之不同排氣脈衝,有效調整引擎的輸出扭力,又,由於所述二板體能在空腔體內產生位移以改變膨脹室空間,故能使排氣回壓的型態由固定型態進步至可調式動態(藉由人為手動調整或電腦晶片控制),藉此減少引擎的排氣回壓,避免傳統排氣管因排氣長度及膨脹室空間無法調整,導致引擎排氣不順及輸出扭力降低等問題。
為使 貴審查委員得以清楚了解本創作之結構、組成及其實施後之功效,茲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進行說明,敬請參閱。
請參閱「第3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之構件組合示意圖,並請搭配參閱「第4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組裝於機動車輛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之可調式排氣管2,其係供安裝於一機動車輛3上,其主要包括一空腔體21及一排氣主管22,以藉由空腔體21及排氣主管22,調整機動車輛3之引擎的輸出扭力及排氣背壓,確保機動車輛3(可為汽車或機車)行駛平穩順暢。
承上,請搭配參閱「第5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一),如圖所示,該排氣主管22之一端係插入且被容置於空腔體21中,其另端係能接受機動車輛3傳來之廢氣,並將廢氣傳入空腔體21,該空腔體21內樞設有一第一板體211及一第二板體212,第一板體211之一側面及第二板體212之一側面間形成一第一膨脹室213,第一板體211之另一側面及第二板體212之另一側面間形成一第二膨脹室214,該第一板體211上穿設有一彎管215,該彎管215之構型與排氣主管22之另端構型相匹配,該彎管215係套設在排氣主管22之另端,並能在排氣主管22之另端上往復滑動,且與第一膨脹室213相通,以將排氣主管22傳來的廢氣導入第一膨脹室213,該第二板體212上設有一開孔216,該開孔216與第一膨脹室213相通,以供第一膨脹室213的廢氣穿過,令廢氣傳入第二膨脹室214,該空腔體21內對應於第二膨脹室214的內壁穿設有至少一第一排氣口217,該第一排氣
口217係與該開孔216相通,且與一中空尾管218相連接,以供廢氣經由第一排氣口217及中空尾管218排出可調式排氣管之外;在實際施作中,該空腔體21內壁可穿設有二第一排氣口217,各第一排氣口217分別與一中空尾管218相連接,以供廢氣分別經由前述二第一排氣口217及相連的中空尾管218排出可調式排氣管2之外。
請參閱「第6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二),由於引擎於高低轉速域所需之排氣脈衝大小不同,因此在機動車輛3(如第4圖所示)更換馬力較小的引擎或降低引擎轉速的情況下,引擎的排氣回壓會減少,此時,如圖所示,使用者只需調控第一板體211使其產生位移(在本實施例中係朝順時針轉動,第一板體211與第二板體212係相互固定成一體,且相互呈90度夾角),第一板體211上穿設的彎管215即會隨第一板體211一同產生位移,進而在排氣主管22之另端上朝順時針滑動,如此即能藉由彎管215延長排氣主管22的排氣長度,進而改變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以增加排氣回壓,確保引擎中的燃油完全燃燒,有效增加引擎的輸出扭力。
請參閱「第7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三),隨著引擎於高低轉速域所需之排氣脈衝大小不同,在機動車輛3更換馬力較大的引擎或提高引擎轉速的情況下,引擎的排氣回壓會增加,此時,如圖所示,使用者只需調控第二板體212使其產生位移(在本實施例中係朝順時針轉動,第二板體212與第一板體211間可
相互轉動),第二板體212即會朝遠離第一板體211的方向轉動,如此即能藉由增加第一膨脹室213的膨脹空間,使排氣回壓的型態由固定型態進步至可調式動態(藉由人為手動調整或電腦晶片控制),由於膨脹空間增加,因此能容納較多的廢氣,進而減少排氣回壓,確保引擎中的燃油完全燃燒,有效增加引擎的輸出扭力。
請參閱「第8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構件組合示意圖,並請參閱「第9圖」,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構件組合透視圖,如圖所示之可調式排氣管3,其主要包括一空腔體31、一排氣主管32及一副腔體33,排氣主管32之一端係插入且被容置於空腔體31中,空腔體31內樞設有一第一板體311及一第二板體312,第一板體311之一側面及第二板體312之一側面間形成一第一膨脹室313,第一板體311之另一側面及第二板體312之另一側面間形成一第二膨脹室314,該第一板體311上穿設有一彎管314,該彎管套設在排氣主管32之另端,並能在排氣主管32之另端上往復滑動,該副腔體33係與空腔體31相鄰接,其內設有一第三膨脹室331,第三膨脹室331與該空腔體31的第一排氣口317相連通,以接收自該空腔體31的第二膨脹室314傳來的廢氣,該副腔體33內對應於第三膨脹室331的內壁穿設有至少一第二排氣口332,該第二排氣口332係供與一中空尾管318相連接,以供廢氣經由第二排氣口332及中空尾管318排出可調式排氣管3之外。
綜上所述可知,本創作主要係藉由在一空腔體中插入一排氣主管,並在空腔體內樞設二板體,且將其中一板體上穿設的彎管套設在排氣主管另端,以藉由排氣主管將引擎傳來之廢氣傳入空腔體中,並藉由彎管將廢氣導入二板體之間,如此,由於彎管能在排氣主管上滑動,故能延長排氣長度,改變排氣管頭段之長短變化,進一步提供引擎於高低轉速域所需之不同排氣脈衝,改變引擎的排氣回壓,以及所述二板體能在空腔體內產生位移以改變膨脹空間,使排氣回壓的型態由固定型態進步至可調式動態,故能改變引擎的排氣回壓,據此,本創作其據以實施後,確實可以達到提供一種可延長排氣長度以增加排氣回壓,或增加膨脹空間以減少排氣回壓,有效調整引擎的輸出扭力,以確保引擎排氣順暢及輸出扭力增加的可調式排氣管之目的。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功效,係符合申請專利要件之「實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申請人爰依專利法之規定,向 鈞局提起創作專利之申請。
1‧‧‧機車排氣管構造
11‧‧‧空腔體
111‧‧‧觸媒轉換器
112‧‧‧排氣支管
113‧‧‧尾管
10‧‧‧機車
12‧‧‧排氣主管
13‧‧‧第一膨脹室
2‧‧‧可調式排氣管
3‧‧‧機動車輛
21‧‧‧空腔體
22‧‧‧排氣主管
211‧‧‧第一板體
212‧‧‧第二板體
213‧‧‧第一膨脹室
214‧‧‧第二膨脹室
215‧‧‧彎管
216‧‧‧開孔
217‧‧‧第一排氣口
218‧‧‧中空尾管
3‧‧‧可調式排氣管
31‧‧‧空腔體
311‧‧‧第一板體
312‧‧‧第二板體
313‧‧‧第一膨脹室
314‧‧‧第二膨脹室
315‧‧‧彎管
317‧‧‧第一排氣口
318‧‧‧中空尾管
32‧‧‧排氣主管
33‧‧‧副腔體
331‧‧‧第三膨脹室
332‧‧‧第二排氣口
第1圖,為傳統排氣管構造之側視圖。
第2圖,為傳統排氣管構造之安裝側視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構件組合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組裝於機動車輛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一)。
第6圖,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二)。
第7圖,為本創作之側視示意圖(三)。
第8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構件組合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構件組合透視圖。
2‧‧‧可調式排氣管
21‧‧‧空腔體
22‧‧‧排氣主管
Claims (6)
- 一種可調式排氣管,係安裝於一機動車輛上,其包括:一空腔體,其內樞設有一第一板體及一第二板體,該第一板體之一側面及該第二板體之一側面間形成有一第一膨脹室,其中該第一板體上穿設有一彎管,該第二板體上設有一開孔,該彎管及該開孔均與該第一膨脹室相通,該空腔體的內壁穿設有至少一第一排氣口,該第一排氣口與該開孔相通,且與一中空尾管呈相連通;以及一排氣主管,其一端係插入且被容置於該空腔體中,並與該空腔體內的該彎管呈相互套設,套設後,該排氣主管與該彎管之間可呈相對滑動,該排氣主管另一端則接設於該機動車輛的一引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調式排氣管,其中,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係相互固定成一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調式排氣管,其中,該第二板體與該第一板體間可相互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調式排氣管,其中,該二板體之另一側面間形成有一第二膨脹室,該第一排氣口係穿設在該空腔體內對應於該第二膨脹室的內壁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調式排氣管,其中尚包括一副腔體,該副腔體與該空腔體相鄰接,其內設有一第三膨脹室,第三膨脹室與該第一排氣口相連通,以接收自該第二膨脹室傳來的廢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調式排氣管,其中,該副腔體內對應於該第三膨脹室的內壁穿設有至少一第二排氣口,該第二排氣口與該中空尾管相連接,以供廢氣經由該第二排氣口及該中空尾管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17602U TWM447924U (zh) | 2012-09-12 | 2012-09-12 | 可調式排氣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17602U TWM447924U (zh) | 2012-09-12 | 2012-09-12 | 可調式排氣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47924U true TWM447924U (zh) | 2013-03-01 |
Family
ID=4847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17602U TWM447924U (zh) | 2012-09-12 | 2012-09-12 | 可調式排氣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479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8923B (zh) * | 2014-12-22 | 2017-02-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Air-cooled engine unit |
TWI568928B (zh) * | 2014-12-22 | 2017-02-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Engine unit |
-
2012
- 2012-09-12 TW TW101217602U patent/TWM44792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8923B (zh) * | 2014-12-22 | 2017-02-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Air-cooled engine unit |
TWI568928B (zh) * | 2014-12-22 | 2017-02-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Engine uni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41102B2 (en) | Conformal transverse muffler | |
DE60302556D1 (de) | Flügelkonstruktion für luftwirbelvorrichtung für verbrennungsmotor | |
JP2009156264A5 (zh) | ||
ATE513119T1 (de) | Auspuff für zweiradfahrzeuge und zweiradfahrzeug | |
TWM447924U (zh) | 可調式排氣管 | |
CN103982272A (zh) | 直通式三腔消音器 | |
JP2007285168A (ja) |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 |
CN207920687U (zh) | 一种车用消声器及车辆 | |
US20160084139A1 (en) | Exhaust device of multi-cylinder engine | |
CN203847207U (zh) | 轮转腔消音器 | |
US7934375B2 (en) | Vehicle exhaust systems | |
CN211924285U (zh) | 一种两用汽车排气管消声装置 | |
JPH0420981Y2 (zh) | ||
CN206158819U (zh) | 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 | |
JP5937737B1 (ja) | 排気マフラーの排気構造 | |
CN104033226A (zh) | 一种消音器 | |
CN201991589U (zh) | 一种机车消音器 | |
CN220101363U (zh) | 一种工业车辆用净化消音器 | |
CN202431333U (zh) | 15kW汽油发电机消声器 | |
CN103982270A (zh) | 带弧形管的消音器 | |
TWM512628U (zh) | 機車消音排氣管構造 | |
CN205260178U (zh) | 一种螺旋型多孔宽频消声器 | |
TWM472745U (zh) | 排氣管結構改良 | |
JPH1018833A (ja) | エンジンのマフラ装置 | |
TWM660937U (zh) | 機車排氣管扭力增強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