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59699U - Photographing len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hotographing len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59699U
TWM359699U TW97217859U TW97217859U TWM359699U TW M359699 U TWM359699 U TW M359699U TW 97217859 U TW97217859 U TW 97217859U TW 97217859 U TW97217859 U TW 97217859U TW M359699 U TWM359699 U TW M3596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bject side
photographic
curvatur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217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 Kitahara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M359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59699U/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M359699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涉及一種攝影透鏡及攝影裝置,更詳細地涉及 一種適合於在使用CCD(Charge c〇upied Devi⑷或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 ^ 元件的車載用相機、移動終端用相機、監視相機等使用的 攝衫透鏡及具備該攝影透鏡的攝影裝置。
【先前技術】 1〇 ,年來,CCD或CM〇s等攝影元件的極小型化及高圖 本體的j 與此同時’具備這些攝影元件的攝影設備 化μ化也得以發展,對其所搭載的攝影透鏡 小型化、輕量化。 15 冷地區的…機或監視相機等要求具有從寒 :,同時,可I :候至熱帶地區的夏季車内的高的耐氣候 ^的溫度範圍使用的廉價且高性能的透鏡。 刖案1§己載有由從物體側依次排列的脾Λ & Λ 物體側的弯月形狀的人排列的將凸面朝向 第三透鏡、光棚、 ^ ’兄正的第二透鏡、負的 透鏡而成的中望達透的第四透鏡及正的第五透鏡的接合 側依次拼列的由將凸=另外’專利前案2記載有由從物體 透鏡而成的第::群?體側的f月形罐 二透鏡群、光攔、L由4月城的負的透鏡而成的第 、的透鏡及正的透鏡的接合透鏡而成 20 M359699 的第三透鏡群、由上的正的透鏡而成的第四透鏡群而 成的中望遠透鏡。 [專利丽案1】特開平U27161〇號公報 【專利17案2】特開平5-224119號公報 5 車載用相機或監視相機是晝夜使用的相機,尤其,就 車載用相機而言,爲了白天進行可視光的拍攝且晚上進行 近紅外光的拍攝,所以,需要與從可視區域至近紅外區域 • ㈣的波段對應的光學系統。另外,爲對應于在低照度下 的拍攝,需要大口徑比且爲明亮的光學系統。而且 10到在透鏡系統和攝影元件之間配置玻璃蓋或渡波器等,較 佳為焦距長的光學系統。 mj 、 專利前案1、2中記載的中望遠透鏡考慮了可視 15 區域^像差補正’但不能保證近紅外區域的性能。另外, 專利别案1中§己載的透鏡是F值爲4左右的暗的光學系統, 不適合在晚上使用。專利前案2中記載的是透鏡片數爲7〜8 片之多的透鏡’所以’光學系統變大型,除成爲高成本以 二變=用:Γ求面透鏡’所以’加工、安裝時的要求精 又變厫格,結果會使成本提高。 20 【新型内容】 本創作是馨於上述情況,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可 視區域至近紅外區域的廣的波段保持良好的光學性能,且 的後焦距和小的⑽,小型且廉價的攝影透鏡及具 備该攝影透鏡的攝影裝置。 M359699 本創作的第一攝影透鏡,其特徵在於,具傷.負的第 -透鏡,其被配置在最靠近物體側,並是凹面朝向物體側 的曾月形狀’·接合透鏡,其被配置在最靠像側,且最靠物 體側的面是凸面;和光攔,其被配置在該 仕邊接合透鏡的物體 側的正剛方,並且,滿足下述條件式: 0.05< ( R2-R1 ) /(R1+R2) < 0.25 ··· (i) * 7 dl- r d2> 15 广 *·· (2); 式中,
Ri :第一透鏡的物體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R2 :第一透鏡的像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最靠近 7 dl .構成最罪近像側的接合透鏡的透鏡中 物體側的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 最靠近 T d2 :構成最靠近像侧的接合透鏡的透鏡中 像側的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 15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在接人读於 安σ遑鏡的物體側的正前方 配置的光欄」中的「正前方」是指在 ^ 丧α透鏡和光攔之間 >又有插入其他光學要素,而不是指距離。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第一透鏡禹 心規馬非球面透鏡時,作盔 條件式(1)的Rl、R2使用近軸的曲率半徑。 爲 在本創作的第一攝影透鏡中,诵土 .^ 逋過在取靠物體側配置 的將凹面朝向物體側的負的彎月 从& /的第一透鏡,容易獲得 後焦距長、F值小的明亮的光學李钵 ' ^ . 乐'•死。通過規定第一透錆 的負的光焦度使其滿足條件式(n,& 达、兄 焦距和諸像差的良好的補正。另外 '、後 外在本創作的第一攝影 20 M359699 透鏡中,在最靠像側配置接合透鏡,通過規定此接合透鏡 ,材貝的色散特性,使其滿足條件式(2 ),容易同時實現 抑制彗形像差、散光像差和在廣的波段上的倍率色像差的 良子的補正。並且,通過採用上述構成,不必一定使用非 球面透鏡’就可獲得小型且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此時’在本創作的第一攝影透鏡中,按照構成最靠像 側的接合透鏡的透鏡可全部爲正透鏡的方式構成。 10 15 土本創作的第二攝影透鏡,其特徵在於,從物體側起依 :、備貞的第一透鏡’其爲將凹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 正的第二透鏡,其將凸面朝向物體側;正的第三透鏡: 其爲將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負的第四透鏡,苴爲 將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弯月形狀;光攔;和接合透鏡,其由 凸面朝向物體側的正的第五透鏡及正的第六透鏡而成。 在本創作的第二攝影透鏡中,通過在最靠物體側配置 隹距p㈣物體側的負的彎月的第—透鏡’容易獲得後 …距長、F值小的明亮的光學系統。另外,在本創作 錢中,通過在最#像側配置接合透鏡,如 ““定第-〜第六透鏡的各透鏡的形狀、光焦度等: 成’谷易同時實現抑制整并5德罢 A 、、、 上的倍率色像二=:光像差和在廣的波段 巴像差的良好的補正’而且,不必一 面透鏡’就可獲得小型且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 式中,在本創作的第一及第二攝 下述條件式。 &兄中車又佳滿足 0·!0< ( R2-R1 ) /(R1+R2)< 0.20 ... (11) 20 M359699 式中,
Ri ··第一透鏡的物體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R2 :第一透鏡的像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外,在本創作的第-及第二攝影透工鏡中,也可 取罪像側的接合透鏡的各面的曲率半徑的纟” " 物體側朝向像側而變大的方式構成。 、巴、巩者從 2外,在本創作的第一及第二攝影透鏡 的所有透鏡的對樣的折射率較佳大於175,進_+,= 系統的所有透鏡的對d線的折射率較佳大於1 8。 另外,在本創作的第-及第二攝影透鏡中。 足下述條件式。 权彳土滿 2-1 r dl- r d2 > 20 式中, 15 rdi :構成最靠近像側的接合透鏡的透鏡中,最土、斤 物體側的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 :構成最靠近像側的接合透鏡的透鏡中,最土近 像側的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條件式的各值是將_ (波長 V)設爲基準波長,本說明書如沒有特別說明 將e線設爲基準波長。 本創作的攝影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上述的本創作 的攝影透鏡、和將由該攝影透鏡形成的光學像轉換爲帝信 號的攝影元件。 ~ ' 20 M359699 根據本創作,因適當設定了各 構成,所以,可提供在可視 ’兄的形狀、光焦度等 保持良好的光學性能、並具 H外區域的廣的波段 盤且廉㈣攝料叙具備賴小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創作的 說明本創作的攝影透鏡的實施 "百先, 實施方式。 万式&後說明攝影裝置的 圖1表示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 透鏡剖面圖。圖1也-併表示了軸向光線的最外;=的 轴外光線的主光線3、轴外光線的最外周光線4需先要ζ2明 的是,此圖1所示的構成例對應於圖2所示的下述施 的透鏡構成。另外,圖3〜_7| ' 回/表不本創作的實施 15 及的攝影透鏡的其他構成例的透鏡剖面圖,這些對應於下 述的實施例2〜6的透鏡構成。實施例卜6的攝影透鏡,、因 基本的透鏡構成相同,所以,以下作爲本創作的實施方式 所涉及的攝影透鏡,舉例說明圖㈣示的構成例的攝影透鏡 1 ° 攝影透鏡1從物體側起依次排列:負的第-透鏡L1 ’ 其為凹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正的第二透鏡U,其將 凸面朝向物體側,·正的第三透鏡L3,其為凸面朝向物體側 的%’月形狀,負的第四透鏡",其為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弯 20 M359699 月形狀;孔徑光攔st,和接合透鏡LC,其由凸面朝向物體 側的正的第五透鏡L5及正的第六透鏡[6接合而成。 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的孔徑光攔st不表示其形狀或大 小而表示其在光軸Z上的位置。另外,圖丨考慮到在攝影裝 5置適用攝影透鏡丨的情況,也圖示了在包含攝影透鏡的成像 位置Plm的像面配置的攝影元件5。攝影元件5是將攝影透 鏡形成的光學像轉換爲電信號的元件,例如,由ccd圖像 感測器等而成。 ^ 雖未表示,但在攝影裝置適用攝影透鏡丨時,較佳 10按照安裝透鏡的相機侧的構成在攝影透鏡i和攝影元件5之 間配置玻璃蓋或低通濾、波器、紅外線截止遽波器、紫外線 截止/慮波器等各種遽波。例如,在車載相機使用本攝影 透鏡用作夜間視覺補助用暗視相機時,也可在透鏡系統 和攝影元件之間插入截止從紫外光至藍色光的滤波器。按 IS照如此從容地配置玻璃蓋或濾波器等且在安裝時可調整的 方式,攝影透鏡1成爲具有長的後焦距的光學系統。 在攝影透鏡1中,在最靠物體侧配置的第一透鏡^爲 將凹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的負透鏡,由此,容易確保 長的後焦距的同時,容易獲得F值小的明亮的光學系統。 ί〇 攝影透鏡1較佳滿足下述條件式(1 ): 0.05< (尺2_1〇)/(;111+112)<()25 … 在此,R1爲第一透鏡L1的物體側的面的曲率半徑;R2 爲第一透鏡L】的像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10 M359699 條件式(1)規定在最靠物體側所配置的第一透鏡£1 的負的光焦度的適當範圍。超過條件式(υ的下限,則難 以確保長的後焦距’難以補正軸上色像差、像面彎曲。超 過條件式(1 )的上限,則無法補正像面彎曲、倍率色像差。 5 攝影透鏡1進一步較佳滿足下述條件式(1_1): 0.10< (R2-R1)/(R1+R2)< 0 20 ... ( 1 1 )。 進:步,通過滿足條件式(1-1),較容易確保長的後 焦距’容易補正軸上色像差、像面彎曲、倍率色像差。 在攝影透鏡Η,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鏡LC較佳滿足下 10 述條件式(2): r dl- r d2> 15 ... ( 2)。 此處’ rdl爲構成最靠像側的接合透鏡^的透鏡中的 最靠物體側的透鏡的則線的阿貝數,.㈣爲構成最靠像側 的接合透鏡LC的透鏡中的最靠像側的透鏡的對罐的阿貝 條件式⑺規定在最靠像側所配置的接合透鏡的材 質的色散特性的適當範圍。通過滿足條件式⑺,容易抑 制慧形像差、散光像差的同時,良好地補正倍率色像差。 攝影透鏡1進一步較佳滿足下述條件式(2_υ : 20 r dl-r d2> 20 ·.· ( 2-1 )。 進一步通過滿足條件式(2_υ ’容易抑制慧形像差、 散光像差的同時,良好地補正倍率色像差。 :外’在最靠像側的接合透鏡LC中,較佳按照各面的 曲率彻絕對值隨著從物體側朝向像側而變大的方式構 M359699 成,如那樣構成圖1所示的攝影透鏡丨。通過此構成,在確 保長的後焦距的同時,可保持軸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的 平衡並良好地保持像面彎曲。 、 需要說明的是’接合透鏡Lc的最靠物體側的面的第五 5透鏡L5的物體側的面爲將凸面朝向物體㈣構成時, 於像差補正。 圖1所示的攝影透鏡丨的接合透鏡1€的接合面,在像側 具有曲率中心。另夕卜,在下述的實施例2〜6的攝影透鏡中, 就該接合面而言’在像側具有曲率中心(曲率半徑的符號 1〇爲正)或在物體側具有曲率中心(曲率半徑的符號爲負^ 夺"有J的曲率。根據這樣的構成,軸外光線對接合面 的入射角度變大,可有效地補正倍率色像差。 另外即使接合透鏡LC的接合面的曲率不增大,在如 本攝影透鏡1 ^值小的光學系統中,因軸向光線的外周光 15線和接合面所成角度變大,所以,也可有效地補正軸上色 松#。 ^影透鏡1中,接合透鏡LC是2個正透鏡(第五透鏡 L5、第六透鏡L6)相接合的透鏡。如此,本創作 20 鏡可歸最靠像側所配置的接合透鏡全部由正透鏡構成。 根據Ϊ4樣的構成,後隹距辦异的内卩士 和像面彎曲。L距〜長㈣時’有利於補正色像差 止會這樣的正透鏡而成的接合透鏡⑽構成,在防 爲負二本方面也較佳。假設將最靠像側的透鏡設 為負透鏡日^’整㈣統的最靠像側的透鏡面(以下,稱作 12 M359699 最終面)成爲曲率大的凹面,由攝影元件5反射的光在最終 面再次反射後並再次聚集在攝影元件5上,具有成爲強度強 的耀斑即重衫的可能性。對此,在本攝影透鏡1中,通過將 最靠像侧的透鏡設爲正透鏡,可將最終面設爲凸面或曲率 5小的凹面,彳防止由攝影元件5反射並在最終面再次反射的 耀斑光在攝影元件5上高密度聚光。 構成攝影透鏡1的第一透鏡U〜第六透鏡乙6從物體側 起依次具有負、正、正、負、正、正的光焦度配置,按照 在負的第-透鏡L1具有長的後焦距的方式放大入射光束 10之後,由正的第二、第三透鏡L2、L3慢慢將光束會聚一 ^由第四透鏡L4取得正負像差的平衡之後,由正的第五、 弟/、透鏡L5 L6使光束會聚並成像。另外,攝影透鏡J通 過夕用像差發生量比雙凸形狀或雙凹形狀更少的彎月形透 鏡,可降低整體像差發生量,特別I良好地抑制慧形像差、 I5散光像差,並可確保小的F值’實現高的光學性能。 卜另外,通過將鄰接配置的第三透鏡L3、第四透鏡L4、 第五透鏡L5分別設爲將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將凸 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將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形狀,可 使透鏡間隔緊短而配置這些透鏡,並有利於小型化。 20 纟本貫施方式所涉及的攝影透鏡中,構成整個系統的 所有透鏡的對d線的折射率較佳大於175,進一步,這些所 有透鏡的對d線的折射率較佳大於18。爲了實現小型化, 較佳為各透鏡的光焦度大,但在爲了加大光焦度而減小面 的曲率半徑時,會難以補正包括色像差在内的諸像差。爲 13 M359699 了在面的曲率半彳空不減少而加大光焦度,也可採用如上述 的高折射率的材料,由此,可一邊抑制諸像差,一邊謀求 小型化。 需要說明的是,例如,在車載用相機等嚴酷的環境中 5使用本攝影透鏡時,在最靠物體側配置的透鏡較佳使用耐 抗因風雨所致的表面裂化、直射日光所致的溫度變化,而 且,财抗油脂、洗蘇劑等化學藥品的材質’即’耐水性、 耐氣候性、耐酸性、耐藥品性等高的材質。 另外,作爲在最靠物體側配置的透鏡材質,較佳使用 10 堅固的不易割裂的材皙,且躲品一, /、體而S,較佳使用玻璃或透明 2陶竟。陶变具有比普通的玻璃強度高、耐熱性高等的性 1列如 杜早額相機剌本攝影透鏡時,要求可在夷 冷地域的外部空氣至熱帶地 、 15 20 m ^ ^ u j炅手的/飞車内廣的溫度範 圍使用。在廣的溫度範圍傕 守作爲透鏡的材質較佳使 用線膨脹係數小的材質。另外 貝孕乂佳便 ^ ^ & ^ 乃卜爲廉價製作透鏡,所有透 鏡車父佳爲球面透鏡。 [實施例] 接下來,說明本創作所涉 眚始你丨壬Α ,ν每^ 辦〜透鏡的具體的數值 只她例。首先,U貝施例i爲例進行說明 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囷表不貝細例1 [表丨] 表1表示透鏡資料。 實施例1透鏡資料
M359699
面號碼 (曲率半徑) (面間隔) ------ (折射率) -----·_ (阿貝數) 1 -14.460 -------- 1.80 2 -20.738 0.20 1.92286 18.9 3 16.639 3.50 4 -2236.506 0.20 1.88300 40.8 5 7.246 3.30 6 12.927 0.44 1.88300 40.8 7 21.777 1.45 8 4.343 1.53 1.92286 18.9 9(孔徑光攔) 〇〇 0.20 10 8.188 1.73 11 22.129 1.58 1.78800 47.4 12 名矣1 66 283.412 ;泰拉次、Μ 丄 ^ 5.24 1.80518 25.4 在表1的^^ 中, 的面設爲第一個而向像側依次增加的第i (i=i、2、… 個面號碼;Ri表示第…㈠+卜㈠個面的曲率半徑: Di表示第i個面和第i + 1個面的光軸z上的面間隔;表示 將最靠物體側的光學要素設爲第-個而朝向像側依次增加 的第j (j = l、2、3、…)個光學要素的對4線的折射率,γ dj表示第j個光學要素的對4線的阿貝數。在表丨中,曲率半 乙及面間隔的單位爲mm,就曲率半徑而言,將在物體側爲 凸時设爲正,在像側爲凸時設爲負。需要說明的是’表j 10的透鏡資料也包含表示了孔徑光攔Si。 15
M359699 圖3〜圖7分別表示實施例2〜6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 透鏡構成圖,表2〜表6分別表示透鏡資料。需要說明的是, 在圖2〜圖7中’也包含表示了在包含成像位置Pim的像面 配置的攝影元件5,圖示的孔徑光攔以不表示其形狀或大小 =表示其在光軸Z上的位置。另夕卜,在各實施例中,透鏡 ,料表中的Ri、Di㈤、2、3、,·.)對應於透鏡構成圖的 符號Ri、Di。 [表2] 實施例2透鏡資料 r—— Si Ri Di Ndj r dj 面號碼 —— (曲率半徑) (面間隔) (折射率) (阿貝數) 1 -15.088 1.50 ----- 1.92286 18.9 2 -20.429 0.46 3 15.901 3.50 1.88300 40.8 4 254.467 0.24 5 7.519 4.00 1.83481 42.7 6 14.423 0.29 7 25.342 1.50 1.92286 18.9 8 4.216 1.17 9(孔徑光攔) 〇〇 0.20 10 7.286 1.80 1-77250 49.6 __ 11 31.341 3.00 1.80518 25.4 16 M359699 12 〇〇 3.72 [表3] 實施例3透鏡資料
Si 面號碼 Ri (曲率半徑) Di (面間隔) Ndj (折射率) r dj (阿貝數) 1 -14.390 2.00 1.92286 18.9 2 -19.547 0.20 3 20.955 3.47 1.83481 42.7 4 -94.948 0.20 5 7.187 3.40 1.83481 42.7 6 11.067 0.57 7 21.121 1.50 1.92286 18.9 8 4.722 1.55 9(孔徑光欄) 〇〇 0.20 10 8.970 1.82 1.80400 46.6 11 39.943 1.56 1.80518 25.4 12 -155.046 5.84
[表4] 實施例4透鏡資料
Si Ri Di Ndj r dj 17 M359699 面號碼 (曲率半徑) (面間隔) (折射率) (阿貝數) 1 -14.452 2.00 1.92286 18.9 2 -18.497 0.20 3 23.017 3.29 1.83481 42.7 4 -112.491 0.20 5 7.312 3.92 1.88300 40.8 6 11.034 0.49 7 19.478 1.50 2.14353 17.8 8 4.867 1.43 9(孔徑光攔) 〇〇 0.20 10 9.356 1.90 1.88300 40.8 11 -775.339 1.48 1.84666 23.8 12 -55.281 5.74 [表5] 實施例5 透鏡資料 Si Ri Di Ndj r dj 面號碼 (曲率半徑) (面間隔) (折射率) (阿貝數) 1 -15.447 2.00 1.92286 18.9 2 -25.086 0.20 3 25.534 3.50 1.88300 40.8 4 -55.373 0.20 18 M359699
5 7.945 4.16 1.83400 37.2 6 15.372 0.56 7 39.098 1.50 1.92286 18.9 8 5.145 1.45 9(孔徑光攔) 〇〇 0.20 10 9.868 1.96 1.88300 40.8 11 -70.224 1.39 1.84666 23.8 12 -88.493 6.04 [表6] 實施例6 透鏡資料 Si Ri Di Ndj r dj 面號碼 (曲率半徑) (面間隔) (折射率) (阿貝數) 1 -14.477 2.00 2.14353 17.8 2 -16.939 0.20 3 22.052 3.07 1.83481 42.7 4 1226.134 0.20 5 7.458 4.15 1.88300 40.8 6 11.675 0.47 7 21.001 1.50 2.14353 17.8 8 4.939 1.41 9(孔徑光欄) 〇〇 0.20 19 M359699 10 9.483 1.93 1.88300 40.8 11 -108.297 1.59 1.92286 18.9 12 -44.037 5.74
表7表示實施例1〜6攝影透鏡中的各種資料。在表7 中’焦距爲整個系統的焦距’ f5爲第五透鏡L5的焦距,f6 爲第六透鏡L6的焦距’(R2-Rl)/(R2+R1).對應於條件式 5 ( D的值,r di-Yd2爲對應於條件式(2)的值,Ndmin 爲整個系統的透鏡中的對d線的折射率的最小值。表7中, 焦距、後焦距、f5、f6的單位爲mm,全視角的單位爲度。 如從表7所知,實施例1〜6全部滿足條件式(i )、( 2 )。 [表7]
實施 例1 實施 例2 焦距 14.03 13.60 F值 1.45 1.40 全視角 25.68 26.43 後焦距 5.24 3.72 f5 15.64 11.90 f6 29.73 38.92 (R2-R1)/(R2+R1) 0.178 0.150 Tdl-7d2 22.0 24.2 Ndmin 1.78800 1.77250 實施 例3 實施 例4 實施 例5 實施 例6 14.50 14.50 14.50 14.50 1.45 1.46 1.46 1.46 24.89 24.88 24.90 24.88 5.84 5.74 6.04 5.74 14.02 10.48 9.91 9.95 39.59 70.24 -416.25 79.47 0.152 0.123 0.238 0.078 21.2 17.0 17.0 21.9 1.80400 J.83481 1.83400 1.83481 圖8〜圖13分別表示上述實施例丨〜6所涉及的攝影透 鏡的球面像差、散光像差、畸變像差(歪曲像差)、倍率 色像差的像差圖。各像差圖雖表示將6線(波長546 〇7nm) 叹爲基準波長的像差’但球面像差圖及倍率色像差圖中也 20 M359699 表示有關g線(波長435.83nm)、C線(波長656.3nm)、 s線(波長852.1 1 nm)的像差。畸變像差圖表示在利用整個 系統的焦距f、半視角Θ (變數處理,將理想像高 設爲fxtane時距其的偏移量。球面像差圖的Fno.爲F值,= 5 他像差圖的ω表示半視角。 如從以上資料所知’上述實施例卜6是F值爲U0〜 1.46的小值’ ϋ良好地補正了整個可視區域至近紅外的廣 的波長帶區域的各像差。另外,上述實施例卜6具有可容 易插入濾波器等的長的後焦距,並構成爲小型。進—步的, 上述實施例卜6因根本不使用非球面,而全部由球面透鏡 構成’所以,可廉價製造。如此,實施例卜6的 適合在㈣拍攝汽車前方、財、後 相 機等使用。 冬町早戰用相 15 20 攝影透鏡及攝影裝置的::的 拍攝其助手席側側面的死角範於 攝汽車灣側的死角範圍的車外相機二^ 鏡的背面用於拍攝與司機相同 後視 ::r和車外相機-車_二攝= 有本創作的實施方式的攝影透鏡!、和 ^置/、備 光學像轉換爲電信號的攝影元件5。 &、兄1形成的 如上述,本創作的實施方式所涉 可視區域至近紅外區 的攝衫透鏡i因在 並具有小_,構成= 寺良好的光學性能, 偁成爲小型’且可廉價製造,所以,車 21 • M359699 外相機10卜102及車内相機103也可爲小型且廉價的構成, 並了在其攝衫元件5的攝影面成像整個可視區域至近紅外 區域的廣的波長帶區域的明亮且良好的像。 以上’舉例實施方式及實施例說明了本創作,但本創 5作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及實施例,可以是種種變形。例 如,各透鏡成分的曲率半徑、面間隔及折射率的值可不限 疋於上述各數值實施例所示的值,可取其他值。 另外’在攝影裝置的實施方式中,以圖示說明了在車 載用相機適用本創作的例子,但本創作不限定於此用途, 10例如,也可適用於移動終端用相機或監視相機等。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光路圖。 圖2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丨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15 的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的剖面圖。 圖4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的剖面圖。 2〇圖5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4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5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的剖面圖。 22 M359699 圖7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6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透鏡構成 的剖面圖。 圖8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各像差 圖。 5圖9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各像差 圖。 圖10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各像差 圖。 圖11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4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各像差 1〇 圖。 圖12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5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 圖。 圖13是表示本創作的實施例6所涉及的攝影透鏡的各像差 圖。 15
圖丨4是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載 配置的圖。 用攝影裝置的 2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攝影透鏡 3軸外光線的主光線 5攝影元件 2軸向光線的最外周光線 4軸外光線的最外周光線 100汽車 23 1 〇 1、1 02車外相機1 03車内相機 〇1第1個面和第i + 1個面的光軸上的面間隔 M359699
Pirn 成像位置 L1 第一透鏡 L2 第二透鏡 L3 第三透鏡 L4 第四透鏡 L5 第五透鏡 L6 第六透鏡 LC接合透鏡 Ri 第i個面的曲率半徑 St 孔徑光攔 Z 光轴
24

Claims (1)

  1. .M359699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攝影透鏡,其包括:負的第一透鏡,其被配置 在最靠物體側,並是凹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形狀;接合透 鏡,其被配置在最靠像側,且最靠物體側的面是凸面;和 光欄,其被配置在該接合透鏡的物體側的正前方,並且, 滿足下述條件式: 0.05< (R2-R1) /(R1+R2)<0.25 ... (!); (2); r dl- 7 d2> 15 • · 式中, Ri:第一透鏡的物體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R2 :第一透鏡的像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r dl .構成上述接合透鏡的透鏡中,最靠物體側的透 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 15 20 構成上述接合透鏡㈣鏡巾,最线側的透鏡 的對d線的阿貝數。 二二申,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攝影透鏡,其特徵在 於’構成上述接合透鏡的透鏡全部爲正透鏡。 透/.;:攝景:透鏡’其從物體側起依次包括··負的第一 其將凸面朝向物體側;正的’弟-透鏡 側的彎月形狀;負的第四透鏡乙::為凸面朝向物體 月形狀;光欄;和接合透鏡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彎 第五透鏡及正的第六透鏡而構成广朝向物體側的正的 25
TW97217859U 2007-12-20 2008-10-06 Photographing len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TWM359699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8236A JP5015752B2 (ja) 2007-12-20 2007-12-20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59699U true TWM359699U (en) 2009-06-21

Family

ID=4092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217859U TWM359699U (en) 2007-12-20 2008-10-06 Photographing len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15752B2 (zh)
CN (1) CN201311519Y (zh)
TW (1) TWM35969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0163B2 (ja) 2009-05-26 2013-10-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40925B (zh) * 2012-09-04 2014-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單焦點攝像鏡組
CN105143946B (zh) * 2013-03-26 2017-07-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TWI611208B (zh) 2016-06-04 2018-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拾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445064B (zh) * 2018-09-28 2023-03-2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6828B2 (ja) * 2001-11-27 2008-09-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マクロ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JP2006053377A (ja) * 2004-08-12 2006-02-23 Fujinon Corp 望遠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51046A (ja) 2009-07-09
CN201311519Y (zh) 2009-09-16
JP5015752B2 (ja)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5159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62060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04276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393276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224455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7671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479702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438583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335710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405324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1565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該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1758621B1 (ko) 어안 렌즈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JP5466569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047947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092798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066424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M356914U (en) Photographic lens and photographic device
JP2009086644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823361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該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8176183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該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0014855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1158868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098322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M359699U (en) Photographing len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JP201018155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