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4461B -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4461B
TWI844461B TW112132505A TW112132505A TWI844461B TW I844461 B TWI844461 B TW I844461B TW 112132505 A TW112132505 A TW 112132505A TW 112132505 A TW112132505 A TW 112132505A TW I844461 B TWI844461 B TW I8444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member
dehumidification
shell
moisture absorption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2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1489A (zh
Inventor
李行
段傳林
楊志敏
劉通
全剛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商深圳洛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02311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981647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商深圳洛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國商深圳洛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1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4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4461B/zh

Links

Abstract

本申請揭露了一種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屬於家電技術領域,其中,烘乾模組包括:第一殼體、吸濕排濕構件及第二殼體,吸濕排濕構件包覆於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形成的空間,第一殼體形成有第一脫濕區和再生模組安裝部,第二殼體設置有第二脫濕區和再生區,再生模組安裝部與再生區形狀大致一致且對應設置;第一殼體上對應於再生模組安裝部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第二殼體上對應於第一分隔單元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分隔單元;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第二分隔單元臨近或接觸吸濕排濕構件,並將空間至少分隔為脫濕區和再生區。此烘乾模組可以防止脫濕區的水汽逸散到外部影響衣物烘乾效果。

Description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本申請屬於家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各種電器產品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毛衣、棉衣這些大件衣物的清洗和晾曬問題,讓不少人為難。手洗太累,乾洗太貴,而晾曬問題更是麻煩,濕乎乎的衣物在低溫天氣久晾不乾。洗烘一體機的發明使這些問題不再是煩惱。
現有的洗烘一體機是一種在洗衣機基礎上增加烘乾功能,但是利用此烘乾功能烘烤衣物之後以為還是存在潮濕的情況。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以解決現有洗烘一體機洗烘之後衣物仍然潮濕,烘乾效果差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烘乾模組,此烘乾模組可以包括:第一殼體、吸濕排濕構件及第二殼體,所述吸濕排濕構件包覆於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形成的空間,所述第一殼體形成有第一脫濕區和再生模組安裝部,所述第二殼體設置有第二脫濕區和再生區; 所述第一殼體上對應於所述再生模組安裝部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所述第二殼體上對應於所述第一分隔單元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分隔單元;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第二分隔單元臨近或接觸所述吸濕排濕構件,並將所述空間至少分隔為脫濕區和再生區。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單元的端面可選擇性地設置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分隔單元的端面可選擇性地設置有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面向並緊鄰或接觸所述吸濕排濕構件。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硬質件和/或第二硬質件,所述第一硬質件設於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一分隔單元之間,和/或,所述第二硬質件設於所述第二柔性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單元之間。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第一硬質件、第一分隔單元的形狀大致相同;所述第二柔性件、第二硬質件、第二分隔單元的形狀大致相同。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硬質件和/或所述第二硬質件構造成在面向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方位設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的凹槽構型。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置於所述凹槽中並凸出於凹槽邊緣。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與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表面接觸或留有0mm到5mm的間隙。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為透氣多孔 結構。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材料為沸石、氯化鋰、矽膠、改性矽膠或分子篩。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再生模組安裝部與所述再生區形狀大致一致且對應設置。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滾筒及實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項所述的烘乾模組;所述烘乾模組至少部分設置在所述滾筒的外筒上部、下部和/或後部。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衣物處理裝置為洗烘一體機。
本申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本申請實施例烘乾模組藉由在第一殼體與吸濕排濕構件之間對應脫濕區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分隔單元;並在吸濕排濕構件與第二殼體之間對應再生區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分隔單元;使得脫濕區與再生區分隔。防止了脫濕區的水汽逸散到外部影響衣物烘乾效果,並且此結構簡單緊湊,佔用空間小,有助於衣物處理裝置的模組化設計。
1:第一殼體
2:吸濕排濕構件
3:第二殼體
4:第一分隔件
5:第二分隔件
41:第一硬質件
42:第一柔性件
51:第二硬質件
52:第二柔性件
A:第一分隔肋條/筋條
B:第二分隔肋條/分隔壁
第1圖是本申請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烘乾模組的結構示意圖;第2圖是本申請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一殼體的結構示意圖;第3圖是本申請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二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瞭,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並參照附圖,對本申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並非要限制本申請的範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請的概念。
在附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層結構示意圖。這些圖並非是按比例繪製的,其中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細節,並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細節。圖中所示出的各種區域、層的形狀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大小、位置關係僅是示例性的,實際中可能由於製造公差或技術限制而有所偏差,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所需可以另外設計具有不同形狀、大小、相對位置的區域/層。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經研究發現,衣物烘乾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加熱模組密閉性較差,衣物進行脫水之後的,高濕度的水汽逸散之後又被衣服所吸附,對此,本申請提供一種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以解決此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藉由具體的實施例及其應用場景對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進行詳細地說明。
如第1圖所示,在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烘乾模組,此烘乾模組可以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殼體1、吸濕排濕構件2及第二殼體3, 第一殼體1內設置有第一脫濕區空間和供再生模組安裝的空間,第二殼體3內設置有第二脫濕區空間和再生區空間,第一脫濕區空間和第二脫濕區空間形狀一致且對應設置;第一殼體1上第一脫濕區空間和供再生模組安裝的空間之間的徑向方向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例如,所述第一分隔單元可以是第一分隔肋條A,如第2圖所示;可選地,在第一分隔單元處,例如,在第一分隔肋條A端部可以至少對應設置第一柔性件42,第一柔性件42還可以藉由第一硬質件41而安裝至第一分隔肋條A的靠近吸濕排濕構件2的端部。第一殼體1上對應於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的外部可以供再生模組安裝,至此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將上殼體分隔為第一脫濕區和再生區。
同樣,在第二殼體3內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第一分隔單元位置對應的第二分隔單元。例如,在第二殼體3內設置有至少兩根與第一分隔肋條A位置對應的第二分隔肋條B,如第3圖所示,在每根肋條B的端部至少對應設置有第二柔性件52,第二柔性件52可以藉由第二硬質件51安裝至第二分隔肋條B的靠近吸濕排濕構件2的端部。第二殼體3內部空間被所述至少兩個分隔單元(如,至少兩根第二分隔肋條B)分隔為第二脫濕區空間和再生區。
當然,在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3上對應位置,可以設置多於兩個的分隔單元,例如多於兩條的第一分隔肋條和第二分隔肋條,以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3所包覆的容納吸濕排濕構件2的空間分隔為脫濕區空間、再生區空間、以及額外的降溫區空間。從吸濕排濕構件2的旋轉方向來看,所述降溫區空間位於再生區空間下游、脫濕區空間上游,以在吸濕排濕構件2經過再生加熱後有適當的降溫緩衝再進入脫濕區空間進行吸附水分,從而提高吸附效率。
以上第一柔性件42和第二柔性件52可以藉由第一硬質件41和第二硬質件51固定至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和第二分隔單元(如, 第二分隔肋條B)。一種實施例中,第一柔性件42和第二柔性件52藉由膠黏的方式貼附於第一硬質件41和第二硬質件51,而第一硬質件41和第二硬質件51藉由螺栓緊固的方式安裝至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和第二分隔單元(如,第二分隔肋條B)的端部;另一種實施例中,第一硬質件41和第二硬質件51形成面向吸濕排濕構件2的凹槽,第一柔性件42和第二柔性件52固定至凹槽內、且至少部分凸出與凹槽邊緣;另一種實施例中,第一柔性件42和第二柔性件52直接固定至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和第二分隔單元(如,第二分隔肋條B)的端面。以上方式中,柔性件儘量貼附於吸濕排濕構件2的上下表面但又不接觸,即吸濕排濕構件2在轉動過程中與面向其上下表面的柔性件不產生干涉,同時它們又足夠靠近,能夠保持位於吸濕排濕構件2同一表面上、位於柔性件兩側的氣流能夠相對隔離,達到動態的密封效果。當然如果選擇柔軟的第一或第二柔性件,也可以將它們與吸濕排濕構件2的上下表面擇一地或分別接觸甚至產生干涉,以達到更優的密封效果。第一柔性件可以為軟膠或者毛條,第二柔性件可以為軟膠或者毛條;第一柔性件可以與第二柔性件採用相同材料,也可以不同。
下面以第一柔性件42和第一硬質件41共同形成第一分隔件4固定至第一分隔單元(如,第一分隔肋條A),以及第二柔性件52和第二硬質件51共同形成第二分隔件5固定至第二分隔單元(如,第二分隔肋條B)的方式進行介紹。其他的方式可以從中推導。
本實施例烘乾模組藉由在第一殼體1與吸濕排濕構件2之間對應脫濕區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分隔件4;並在吸濕排濕構件2與第二殼體3之間對應位置設置有第二分隔件5;使得脫濕區、第一分隔件4、第二分隔件5及再生區形成密閉的氣流通路。防止了脫濕區和再生區之間的氣流逸散影響烘乾效果,並且此結構簡單緊湊,佔用空間小,有助於衣物處理裝置的模組化設計。
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3的形狀可以根據實際的洗衣機的模組結構進行設計,只要至少包括脫濕區和再生區兩個功能區即可,並且各功能區的形狀也是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可以為方形、三角形、圓形,也可以為第1圖所示的扇形,只要確保脫濕區與再生區相互隔離且具有較大程度的氣密性即可,本實施例所設計的扇形能更有效且合理的利用空間。此外,吸濕排濕構件2設置在第一殼體1與第二殼體3之間能起到吸濕排濕功能即可,本申請對吸濕排濕構件2的形狀不做限定,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多邊形,也可以是第1圖所示的輪盤形,採用輪盤形的吸濕排濕構件2設計可以使輪盤循環運動在脫濕區與再生區之間,運動到脫濕區的部分輪盤吸附循環氣流中的水分、繼而吸附了水分的部分輪盤運動到再生區進行水分脫附、經脫附後的部分輪盤再次運動到脫濕區吸附水分,以此循環往復除去水汽中的水分,進而達到衣物烘乾的效果,第一分隔件4和第二分隔件5的設置使得再生氣流與濕循環氣流的互不相通,再生氣流只能沿第1圖所示的箭頭指示方向進入冷凝器不會逸散,使得輪盤旋轉的過程中實現的動態密封。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隔件4藉由螺釘與第一殼體1固定;第二分隔件5藉由螺釘與第二殼體3固定。
本實施例中第一分隔件4藉由螺釘與第一殼體1固定,第二分隔件5藉由螺釘與第二殼體3固定。保證了第一分隔件4和第二分隔件5穩定和牢固,不會被高速通過的氣流影響,也不會因長時間的使用導致移位,進一步保證了密閉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隔件4包括疊放設置第一硬質件41和第一柔性件42,且第一柔性件42靠近吸濕排濕構件2設置;第二分隔件5包括疊放設置第二柔性件52和第二硬質件51,且第二柔性件52靠近吸濕排濕構件2設置; 第一硬質件41、第一柔性件42、第二柔性件52及第二硬質件51的形狀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3上的分隔單元(如,分隔肋條)形狀大致一致。
本實施例中在靠近吸濕排濕構件2處設置柔性件,防止了吸濕排濕構件2移動時與第一分隔件4和第二分隔件5的摩擦,避免了吸濕排濕構件2在與柔性件接觸時產生磨損。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柔性件42和第二柔性件52與吸濕排濕構件2之間留有0mm到5mm的間隙,優選地可以為0.6mm到0.9mm。
在本實施例中,給出了一個較為優選的預設間隙範圍,在此範圍內第一分隔件4和第二分隔件5不會與相鄰的吸濕排濕構件2接觸,也會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密封效果,防止了水汽的逸散的同時也防止了吸濕排濕構件2與第一分隔件4和第二分隔件5的摩擦。經過反覆研究及實驗,將預設間隙控制在0.8mm,取得的效果較好。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筋條A;筋條將第一殼體1分隔成脫濕區和再生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殼體3的內部設置有分隔壁B;分隔壁的設置位置與筋條的位置相對應,分隔壁將第二殼體3分隔成脫濕區和再生區。
上述實施例的結構設計藉由設置脫濕區和再生區。可以對衣物烘乾時產生的水汽進行去除,並循環利用氣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吸濕排濕構件2設置為透氣結構,可以讓水汽與吸濕排濕構件2接觸面積增大,更好的對水汽進行吸附和脫附。
在一些實施例中,吸濕排濕構件2的材料為沸石、氯化鋰、矽膠、改性矽膠或鈉X型分子篩。
本實施例中的吸濕排濕構件2的材質可以對水汽更好的進行吸 附。
上述實施例中的烘乾模組不僅僅包括第一殼體1、吸濕排濕構件2及第二殼體3,還可以包括加熱模組。加熱模組設置在第一殼體1的再生模組安裝空間,加熱模組包括底座及加熱件,底座藉由熱緩衝件連接安裝至第一殼體1。
藉由在加熱模組與第一殼體1之間設置熱緩衝件,使得加熱模組產生的熱量得到緩衝,避免了高溫直接傳遞到殼體上會使其損壞。延緩了殼體的老化,提高了烘乾模組的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是一個整體化的殼體,此殼體上設置有第一脫濕區空間和供再生模組安裝的空間,它們之間藉由兩根徑向的筋條將容納吸濕排濕構件2的殼體分成兩個功能區,具體而言,可以是在此分隔處設置的沿著殼體厚度方向的側壁。在殼體的再生模組安裝的空間設置有加熱模組的安裝部,便於加熱模組模組化裝配。加熱模組的形狀與再生模組安裝的空間形狀相適配,例如都可以扇形體構型;那麼加熱模組是扇形結構,包括上下壁和沿半徑方向的兩塊側壁形成的空間,在此空間內設置有底座和位於底座之下的加熱件,在下壁的一個側壁往外延伸有溫控器安裝部。底座上設置有風孔,風藉由加熱模組的入風口徑向吹過底座,並從風孔向下吹過加熱件後流向位於再生區的吸濕排濕構件2,這樣就形成了對再生區的轉輪部分進行加熱脫附水分的效果。加熱件緊鄰底座,以使加熱件能夠有效地對吸濕排濕構件2進行加熱脫附水分;加熱件位於風孔下方且往半徑方向有一點點偏移,因為當風沿著半徑往裡吹且穿過風孔時,會有沿半徑方向指向圓心的速度,因此設置一點點的偏移量,可以讓穿過風孔的風能正對著加熱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緩衝件包括:隔熱件;隔熱件設置在底座周側,用於防止加熱件的高溫直接傳遞到殼體。
在本實施例中,隔熱件是設置在底座周側也就是在加熱模組與 第一殼體1之間。這樣隔熱件就能至少部分阻隔加熱模組產生熱量,防止加熱模組產生的高溫直接傳遞到殼體上,避免了高溫直接傳遞到殼體上會使其損壞。延緩了殼體的老化,提高了烘乾模組的使用壽命。
在一些實施例中,隔熱件的材料為絕熱材料或金屬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絕熱材料是保溫、保冷材料的統稱,其性能可以包括:導熱係數小;材料性能穩定具有明確的導熱係數方程式,有較大的溫度適用範圍;密度小;能耐一定的振動,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好,無腐蝕作用;防水性能好,吸濕性小。可燃成分少,應具有自熄性和不燃性等特點。為了減低成本也可以使用金屬材料,例如使用五金件,五金件不僅有一定的隔熱作用,並且使用壽命長且熱塑性好。
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緩衝件還包括:密封墊;密封墊包覆在隔熱件外部。
在本實施例中,密封墊可以沿隔熱件進行佈置,為了進一步防止熱量逸散,可以使熱量按照預定通路進行傳遞,在保證熱量高效利用的同時,並且可以防止熱量損毀殼體和其他模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墊的材料為泡棉材料、矽膠材料或軟膠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密封墊的材料都是選用一些較為柔軟有彈性的材料,可以隨著隔熱件的結構變化進行改變,並且可以進一步增加再生區的密閉性。將脫濕區和再生區進一步分割開來。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裝置,此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滾筒及實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項的烘乾模組;烘乾模組至少部分設置在滾筒的外筒上部、下部和/或後部。
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衣物處理裝置為洗烘一體 機。
由於本實施例的衣物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項的烘乾模組,因此上述實施例中烘乾模組所能達到的效果,此衣物處理裝置同樣可以達到,在此不過多重複贅述。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申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申請宗旨和申請專利範圍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屬於本申請的保護之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第一殼體
2:吸濕排濕構件
3:第二殼體
4:第一分隔件
5:第二分隔件
41:第一硬質件
42:第一柔性件
51:第二硬質件
52:第二柔性件

Claims (12)

  1. 一種烘乾模組,包括:第一殼體、吸濕排濕構件及第二殼體,所述吸濕排濕構件包覆於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形成的空間,所述第一殼體形成有第一脫濕區和再生模組安裝部,所述第二殼體設置有第二脫濕區和再生區;所述第一殼體上對應於所述再生模組安裝部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所述第二殼體上對應於所述第一分隔單元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分隔單元;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分隔單元和/或第二分隔單元臨近或接觸所述吸濕排濕構件,並將所述空間至少分隔為脫濕區和再生區。
  2. 如請求項1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分隔單元的端面可選擇性地設置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分隔單元的端面可選擇性地設置有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面向並緊鄰或接觸所述吸濕排濕構件。
  3. 如請求項2之烘乾模組,還包括第一硬質件和/或第二硬質件,所述第一硬質件設於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一分隔單元之間,和/或,所述第二硬質件設於所述第二柔性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單元之間。
  4. 如請求項3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第一硬質件、第一分隔單元的形狀大致相同;所述第二柔性件、第二硬質件、第二分隔單元的形狀大致相同。
  5. 如請求項3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硬質件和/或所述第二硬質件構造成在面向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方位設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的凹槽構型。
  6. 如請求項5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置於所述凹槽中並凸出於凹槽邊緣。
  7. 如請求項6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件與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表面接觸或留有0mm到5mm的間隙。
  8. 如請求項1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為透氣多孔結構。
  9. 如請求項1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吸濕排濕構件的材料為沸石、氯化鋰、矽膠、改性矽膠或分子篩。
  10. 如請求項1之烘乾模組,其中所述再生模組安裝部與所述再生區形狀大致一致且對應設置。
  11.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及如請求項1至10任一項之烘乾模組;所述烘乾模組至少部分設置在所述滾筒的外筒上部、下部和/或後部。
  12. 如請求項11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衣物處理裝置為洗烘一體機。
TW112132505A 2022-08-31 2023-08-29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TWI844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3112.5A CN113981647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洗烘一体机
CN2022110575813 2022-08-31
CN202211057581.3A CN115262161A (zh) 2021-09-01 2022-08-31 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1489A TW202411489A (zh) 2024-03-16
TWI844461B true TWI844461B (zh) 2024-06-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375A1 (zh) 2021-09-01 2023-03-09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洗烘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375A1 (zh) 2021-09-01 2023-03-09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洗烘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40129U (zh) 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TWI844461B (zh)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CN115726133A (zh) 烘干模组和洗烘一体机
CN109107351B (zh) 转轮除湿装置及家用干燥储存设备
JP2007306960A (ja) 衣類乾燥装置
JP2020534115A (ja) タンブル乾燥機
TWM654760U (zh)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JP6311114B2 (ja) 除湿装置
CN210129682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mcc控制柜
WO2024045512A1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TWM654955U (zh) 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設備
WO2016034222A1 (en) Laundry dryer with improved motor noise suppression element
CN219621461U (zh)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9315306U (zh) 衣物处理设备
TWI844459B (zh) 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裝置
JPS6129400A (ja) 除湿式衣類乾燥機
CN219861989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20724627U (zh) 加热模块、烘干模组与衣物处理设备
CN218336966U (zh) 一种机柜风道散热装置及机柜
TWI844464B (zh) 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裝置
WO2024146215A1 (zh) 加热装置、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9195440U (zh) 带有防凝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8880374U (zh) 干衣设备
TW202421884A (zh) 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裝置
TWM654926U (zh) 密封組件、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