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660B - 擬餌 - Google Patents

擬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660B
TWI840660B TW110110752A TW110110752A TWI840660B TW I840660 B TWI840660 B TW I840660B TW 110110752 A TW110110752 A TW 110110752A TW 110110752 A TW110110752 A TW 110110752A TW I840660 B TWI840660 B TW I8406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bait
elastic member
main body
pseud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0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5887A (zh
Inventor
山根卓朗
川﨑辰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5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5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6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A01K85/18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in two or more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837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eigh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01K85/015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with light e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01K85/017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with sound e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84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adjustable direction or buoyancy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1/00Lines
    • A01K91/06Apparatus on l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utomatic h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7/00Accessories for angling
    • A01K97/02Devices for laying ground-bait, e.g. chum dispensers, e.g. also for throwing ground-bai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Abstract

[課題]要提供一種擬餌,具有可在限制範圍內進行最大限度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可實現優異的空中姿態及水中姿態。 [解決手段]該擬餌(2),具備有主體(4)、配重(10)、導引構件、彈性構件(12);主體(4),中空且具有前部的頭部(16)及後部的尾部(18);配重(10),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且內置於上述主體(4)的內部;導引構件,內置於上述主體(4)且用來導引上述配重(10)的前後方向的移動;彈性構件(12),內置於上述主體(4)且用來將上述配重(10)朝前方彈壓。上述配重(10)能克服上述彈性構件(12)的彈壓力朝後方移動。上述配重(10)及上述彈性構件(12)的其中一方進入另一方的內側。

Description

擬餌
本發明是關於釣魚所使用的擬餌。
大口黑鱸、鰤魚及其幼魚以及鱸魚等大型魚類以小魚為食。這些大魚被稱為食魚者。擬餌釣法作為捕獲食魚者的一種手段很普遍。擬餌釣法,使用擬餌來模擬小魚等的釣餌。擬餌藉由拋投在空中飛行並最終落在水面上。藉由捲動釣線讓擬餌在水中游泳。誤認擬餌為釣餌的食魚者會咬擬餌。安裝在擬餌上的鉤子刺入食魚者,而釣起食魚者。
一般的擬餌具備有:主體、內置於該主體的配重。配重的位置會影響擬餌飛行時的姿態。配重位置設定為飛行時姿態適當的擬餌,容易飛得更遠。而且配重的位置會影響擬餌在水中的姿態。配重位置設定為在水中的姿態適當的擬餌,對食魚者有吸引力。這種擬餌可達成較高的中魚率。
在日本特開2011-229423號公報及日本特開2015-173645號公報揭示有具備重心移動機構的擬餌。在該擬餌的主體內,內置有:可朝擬餌的長邊方向(前後方向)移動的配重、及位於配重的尾部側而將配重朝頭部方向彈壓的壓縮線圈彈簧。當拋投該擬餌時,配重因為慣性將壓縮線圈彈簧壓縮而朝尾部側移動。當擬餌落水時,配重藉由壓縮線圈彈簧被朝頭部側推回。藉由該配重的移動,能實現:擬餌飛行時的適當姿態、與在水中的適當姿態。
在日本特開2011-229423號公報也揭示有:在該擬餌,內置有:可朝擬餌的長邊方向(前後方向)移動的配重、及位於配重的頭部側而將配重朝頭部方向彈壓的拉伸線圈彈簧。當拋投該擬餌時,配重因為慣性將拉伸線圈彈簧拉伸而朝尾部側移動。當擬餌落水時,配重藉由拉伸線圈彈簧被朝頭部側拉回。藉由該配重的移動,能實現:飛行時的適當姿態、與在水中的適當姿態及動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942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173645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將線圈彈簧配置在配重的尾部側的擬餌,該壓縮彈簧成為障礙物,讓配重無法移動至尾部側的端部。則在飛行時無法實現適當的姿態。而且即使將線圈彈簧配置在配重的尾部側或頭部側中任一側,由於配重與線圈彈簧是串聯排列,所以該重心移動機構的長度會變長。近年來因為擬餌的多功能化,在擬餌的內部埋有光反射機構或發聲機構等各種機構。藉由埋入該機構,有時會限制重心移動機構的埋入位置,限制重心移動機構的重心移動的範圍。
本發明的目的要提供一種擬餌,具有可在限制範圍內進行最大限度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可實現優異的空中姿態及水中姿態。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擬餌,具備有主體、配重、導引構件、彈性構件;上述主體,中空且具有前部的頭部及後部的尾部;上述配重,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且內置於上述主體的內部;上述導引構件,內置於上述主體且用來導引上述配重的前後方向的移動;上述彈性構件,內置於上述主體且用來將上述配重朝前方彈壓。上述配重能克服上述彈性構件的彈壓力朝後方移動。上述配重及上述彈性構件的其中一方進入另一方的內側。
上述配重具備收容空間,且上述彈性構件進入上述收容空間較佳。
配重在其前部或後部具有通向上述收容空間的入口較佳。
上述收容空間為洞孔或溝部較佳。
作為其他實施方式,彈性構件是線圈彈簧,讓上述配重進入上述線圈彈簧的內側也可以。
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與上述主體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上述第1點部更後方且與上述配重連接的第2點部;藉由當拋投時朝後方移動的上述配重拉伸上述彈性構件較佳。此時,上述彈性構件的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上述配重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4.0以下較佳。
作為其他實施方式,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與上述主體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上述第1點部更前方且與上述配重連接的第2點部;藉由當拋投時朝後方移動的上述配重壓縮上述彈性構件較佳。此時,上述彈性構件的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上述配重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4.0以下較佳。
上述配重的密度為18.0g/cm3 以上較佳。
上述導引構件,安裝於上述主體且朝前後貫穿上述配重。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的擬餌,配重及彈性構件的其中一方進入另一方的內側。配重與彈性構件具有重疊的部分。藉此則配重可移動至尾部側的端部。在該擬餌,可實現在限制範圍內進行所需要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藉由該重心移動機構,能實現擬餌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水中姿態。
以下參考適當圖面,根據較佳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明。
[第1實施方式]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擬餌2的側視圖。在第1圖,箭頭X顯示的方向是擬餌2的前方,相反方向為擬餌2的後方。箭頭Z顯示的方向是擬餌2的上方,相反方向為擬餌2的下方。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擬餌2的左右方向。第2圖是將第1圖的擬餌2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第3圖(a)是沿著第2圖的IIIa-IIIa線的剖面圖,第3圖(b)是沿著第2圖的IIIb-IIIb線的剖面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擬餌2具備有:主體4、線環6、3個鉤環8、配重10、彈性構件12、及軸部14。
主體4具有釣餌也就是類似小魚的外型。主體4具備有前部的頭部16及後部的尾部18。前方是頭部16側,後方是尾部18側。如第2圖所示,主體4是中空的。主體4在內部具備有空洞部26。如第3圖(a)及(b)所示,主體4藉由將左片部4L與右片部4R接合所構成。典型來說主體4是以合成樹脂所形成。合成樹脂是ABS樹脂較佳。主體4也可以金屬材料或木質材料形成。
如第2圖所示,主體4具備有:主體20、前壁22、後壁24。前壁22位於空洞部26內。前壁22在空洞部26內從主體20突出。前壁22固定於主體20。如第3圖(b)所示,前壁22具備有左部22L與右部22R。前壁22藉由以左部22L與右部22R夾住軸部14所固定。如第2圖所示,在該實施方式,前壁22位於較主體4的中央更靠近頭部16側。配重10無法移動越過前壁22。前壁22成為當配重10朝前方移動時的止動件。
後壁24位於空洞部26內。後壁24在空洞部26內從主體20突出。後壁24固定於主體20。雖然未圖示,後壁24具備左部與右部。後壁24藉由以左部與右部夾住軸部14所固定。如第2圖所示,在該實施方式,前壁24位於主體4的尾部18。配重10無法移動越過後壁24。後壁24成為當配重10朝後方移動時的止動件。
線環6及鉤環8是藉由將金屬線彎曲所形成。金屬線的典型材料為不鏽鋼。如第2圖所示,金屬線的局部埋設於主體4,剩餘部分從主體4露出。藉由埋設而將線環6及鉤環8固定於主體4。在各鉤環8安裝有鉤部28。在線環6連接著釣線30。
配重10內置於主體4。配重10朝前後方向延伸。如第3圖(a)所示,在將配重10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配重10的形狀是圓形。配重10具備有朝前後方向貫穿的孔部32。孔部32朝前後貫穿配重10的中心。如第2圖及第3圖(a)所示,軸部14通過該孔部32。藉此讓配重10可朝前後方向移動。配重10的比重大於主體4的比重。作為配重10的材料,例如鉛、鉛合金、黃銅、鎢、鎢合金、鋼及不鏽鋼。
彈性構件12內置於主體4。如第2圖所示,該彈性構件12是線圈彈簧12。第2圖的線圈彈簧12是壓縮狀態。第2圖的線圈彈簧12也可是未承受前後方向的力而為自由長度。如後述,拋投時線圈彈簧12會被配重10大幅壓縮。該線圈彈簧12使用於壓縮狀態或未承受力的狀態。這是壓縮線圈彈簧12。
彈性構件12具備有:與主體4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該第1點部更前方且與配重10連接的第2點部。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12的後端為第1點部,該第1點部連接於後壁24。彈性構件12的前端為第2點部,該第2點部連接於配重10的前端。如第2圖所示,配重10進入彈性構件12的內側(壓縮線圈彈簧12的內側)。在該實施方式,配重10的全體進入彈性構件12的內側。
彈性構件12的第2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12的前端。彈性構件12的第2點部連接的也可不是在配重10的前端。彈性構件12與配重10只要連接成讓配重10進入彈性構件12的內側即可。彈性構件12的第1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12的後端。第1點部只要在第2點部更後方,且與主體4連接成不會妨礙配重10的動作即可。
軸部14內置於主體4。軸部14朝前後方向延伸。軸部14架設橫跨於前壁22與後壁24之間。軸部14固定於前壁22與後壁24之間。軸部14貫穿配重10的孔部32。如第3圖(a)所示,在該實施方式,軸部14貫穿配重10的中央。配重10可沿著軸部14朝前後方向移動。軸部14是用來導引配重10的前後方向的移動的導引構件。軸部14的典型材料例如鋼、不鏽鋼、銅合金、鈦合金、及合成樹脂。
在該擬餌2,藉由彈性構件12及軸部14,讓配重10可移動於前壁22及後壁24之間。藉由配重10的移動讓擬餌2的重心移動。配重10、彈性構件12、及軸部14構成該擬餌2的重心移動機構。
在第4圖以時序顯示擬餌2的拋投狀態。(1)表示開始拋投,(2)及(3)顯示擬餌2藉由釣線30驅動的狀態,(4)及(5)顯示擬餌2從釣線30的驅動中釋放而滑翔的狀態,(6)顯示擬餌2落水的狀態。
藉由拋投,讓主體4飛行,配重10因為慣性而瞬間將壓縮線圈彈簧12壓縮。在第5圖顯示第4圖的(2)及(3)的狀態的擬餌2。配重10克服壓縮線圈彈簧12的彈壓力而朝後方移動。配重10會進入壓縮線圈彈簧12的內側,所以在與後壁24接觸之前朝後方移動。配重10移動至擬餌2的尾部18側。擬餌2以尾部18在前頭飛行。擬餌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
擬餌2在飛行時會受到釣線或空氣阻力而減速。負加速度作用於擬餌2。剛開始減速,配重10藉由慣性,克服壓縮線圈彈簧12的彈壓力而位於尾部18側(飛行姿勢的前頭側)。擬餌2進一步減速的話,該加速度會變小。壓縮線圈彈簧12將配重10朝前方彈壓。配重10,藉由壓縮線圈彈簧12的彈壓力,而漸漸被推往頭部16側。在落水後,配重10回到第2圖所示的位置。擬餌2在中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16側的狀態游動。
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作用效果。
在本發明的擬餌2,當拋投時,配重10位於尾部18。擬餌2以尾部18在前頭飛行。擬餌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這有助於優異的空中姿態。該擬餌2可以飛到很遠。在該擬餌2,配重10在水中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16側。擬餌2的重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16側。這有助於優異的水中姿態。這種擬餌2可達成較高的中魚率。
在該擬餌2,配重10進入彈性構件12也就是壓縮線圈彈簧12的內側。如第5圖所示,當配重10移動到尾部18側時該壓縮線圈彈簧12不會造成妨礙。配重10可移動至止動件也就是後壁24。該擬餌2,可使空中的重心位置移動到尾部18側的端部附近。這有助於優異的空中姿態。該擬餌2可以飛到很遠。
在該擬餌2,由於配重10進入壓縮線圈彈簧12的內側,所以配重10的移動範圍的限制變小,而讓重心移動機構的設置自由度增加。在該擬餌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在該擬餌2,可實現能在限制範圍進行所需要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這有助於擬餌2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
為了拉長擬餌2的飛行距離,當被拋投的擬餌2上升時,為了防止擬餌2因為升力而太過上升,讓配重10位於尾部18較佳。當擬餌2下降時,為了防止前頭下降而升力過度變小,配重10朝較尾部18更偏向頭部16側移動較佳。擬餌2落水後,配重10移動至前壁22的位置較佳。為了實現配重10的位置,重要的是平衡彈性構件12的彈壓力和配重10的重量。
彈性構件12的最大的彈壓力稱為最大彈壓力F。在該壓縮線圈彈簧12,當該彈簧12最大壓縮時的該彈簧12推動配重10的力量為最大彈壓力F。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配重10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壓縮線圈彈簧12當擬餌2下降時可將配重10推回頭部16側。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壓縮線圈彈簧12當擬餌2落水後可在短時間內將配重10推回至前壁22的位置。這有助於擬餌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1.6以上更佳,2.0以上又更佳。
比值F/W為4.0以下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2拋投時,讓配重10可立刻移動至後壁24的位置。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2上升時,防止配重10被推回到頭部16側。這有助於擬餌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3.4以下更佳,3.0以下又更佳。
配重10的密度為18.0g/cm3 以上較佳。密度為18.0g/cm3 以上的配重10,具有足以以小體積調節飛行姿態與水中姿態的重量。在該擬餌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依據該觀點,配重10的密度為19.0g/cm3 以上更佳。
配重10的材料為鎢或鎢合金較佳。材料為鎢或鎢合金的配重10其密度較高。該配重10,具有足以以小體積調節飛行姿態與水中姿態的重量。在該擬餌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
[第2實施方式] 第6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42的剖面圖。這是將擬餌42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在第6圖,箭頭X顯示的方向是擬餌42的前方,相反方向為擬餌42的後方。箭頭Z顯示的方向是擬餌42的上方,相反方向為擬餌42的下方。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擬餌42的左右方向。該擬餌42具備有:主體44、線環46、3個鉤環48、配重50、彈性構件52、及軸部54。該擬餌42的主體44、線環46、鉤環48、及軸部54與第2圖的擬餌2的該構造相同。
配重50內置於主體44。配重50朝前後方向延伸。在將配重50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配重50的形狀是圓形。配重50具備有朝前後方向貫穿的孔部。孔部朝前後貫穿配重50的中心。如第6圖(a)所示,軸部54通過該孔部。藉此讓配重50可朝前後方向移動。配重50的比重大於主體44的比重。作為配重50的材料,例如鉛、鉛合金、黃銅、鎢、鎢合金、鋼及不鏽鋼。
彈性構件52內置於主體44。如第6圖(a)所示,該彈性構件52是線圈彈簧52。第6圖(a)的線圈彈簧52是拉伸狀態。第6圖(a)的線圈彈簧52也可是未承受前後方向的力而為自由長度。如後述,拋投時線圈彈簧52會被配重50大幅拉伸。該線圈彈簧52使用於拉伸狀態或未承受力的狀態。這是拉伸線圈彈簧52。
彈性構件52具備有:與主體44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該第1點部更後方且與配重50連接的第2點部。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52的前端為第1點部,該第1點部連接於前壁55。彈性構件52的後端為第2點部,該第2點部連接於配重50的後端。如第6圖(a)所示,配重50進入彈性構件52的內側。在該實施方式,配重50的全體進入彈性構件52的內側。
彈性構件52的第2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52的後端。彈性構件52的第2點部連接的也可不是在配重50的後端。彈性構件52與配重50只要連接成讓配重50進入彈性構件52的內側即可。彈性構件52的第1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52的前端。第1點部只要在第2點部更前方,且與主體44連接成不會妨礙配重50的動作即可。
該擬餌42,藉由拋投,讓主體44飛行,配重50因為慣性而瞬間將拉伸線圈彈簧52拉伸。在第6圖(b)顯示該狀態的擬餌42。配重50克服拉伸線圈彈簧52的彈壓力而朝後方移動。配重50朝後方移動至與後壁57接觸。配重50移動至擬餌42的尾部58側。擬餌42以尾部58在前頭飛行。擬餌4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
擬餌42在飛行時會受到釣線或空氣阻力而減速。負加速度作用於擬餌42。剛開始減速,配重50藉由慣性,克服拉伸線圈彈簧52的彈壓力而位於尾部58側。擬餌42進一步減速的話,該加速度會變小。拉伸線圈彈簧52將配重50朝前方彈壓。配重50,藉由拉伸線圈彈簧52的彈壓力,而漸漸被拉往頭部56側。在落水後,配重50回到第6圖(a)所示的位置。當擬餌42在水中游動時,配重50位於在第6圖(a)所示的位置。擬餌42在中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56側的狀態游動。
在本發明的擬餌42,當拋投時,配重50位於尾部58。擬餌42以尾部58在前頭飛行。擬餌4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這有助於優異的空中姿態。該擬餌42可以飛到很遠。在該擬餌42,配重50在水中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56側。擬餌42的重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56側。這有助於優異的水中姿態。這種擬餌42可達成較高的中魚率。
在該擬餌42,配重50進入彈性構件52也就是拉伸線圈彈簧52的內側。如第6圖(a)所示,配重50位於頭部56側時,配重50與拉伸線圈彈簧52重疊。拉伸線圈彈簧52並未位於較配重50更偏向頭部56側。在該擬餌4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
在該擬餌42,由於配重50進入拉伸線圈彈簧52的內側,所以配重50的移動範圍的限制變小,而讓重心移動機構的設置自由度增加。在該擬餌4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在該擬餌42,可實現能在限制範圍進行所需要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這有助於擬餌42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
在該拉伸線圈彈簧52,當該彈簧52最大拉伸時的該彈簧52拉動配重50的力量為最大彈壓力F。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配重50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拉伸線圈彈簧52當擬餌42下降時可將配重50拉回頭部56側。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拉伸線圈彈簧52當擬餌42落水後可在短時間內將配重50拉回至前壁55的位置。這有助於擬餌4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1.6以上更佳,2.0以上又更佳。
比值F/W為4.0以下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42拋投時,讓配重50可立刻移動至後壁57的位置。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42上升時,防止配重50被拉回到頭部56側。這有助於擬餌4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3.4以下更佳,3.0以下又更佳。
[第3實施方式] 第7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62的剖面圖。這是將擬餌62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在第7圖(a),箭頭X顯示的方向是擬餌62的前方,相反方向為擬餌62的後方。箭頭Z顯示的方向是擬餌62的上方,相反方向為擬餌62的下方。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擬餌62的左右方向。該擬餌62具備有:主體64、線環66、3個鉤環68、配重70、彈性構件72、及軸部74。該擬餌62的主體64、線環66、及鉤環48與第2圖的擬餌2的該構造相同。
配重70內置於主體64。配重70朝前後方向延伸。在將配重70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配重70的形狀是圓形。如第7圖(a)所示,配重70具有洞孔80,洞孔80,從後面部(尾部78側的面部)朝向前方(頭部76側)延伸。彈性構件72從配重70的後側進入該洞孔80。彈性構件72進入配重70的內側。配重70的洞孔80,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72的收容空間。
配重70具備有孔部82,孔部82從該洞孔80的底面部貫穿至配重70的前面部(頭部76側的面部)。洞孔80的內徑大於孔部82的內徑。該洞孔80及孔部82是以軸部74通過。藉此讓配重70可朝前後方向移動。配重70的比重大於主體64的比重。作為配重70的材料,例如鉛、鉛合金、黃銅、鎢、鎢合金、鋼及不鏽鋼。
彈性構件72內置於主體64。如第7圖(a)所示,該彈性構件72是線圈彈簧72。第7圖(a)的線圈彈簧72是壓縮狀態。第7圖(a)的線圈彈簧72也可是未承受前後方向的力而為自由長度。如後述,拋投時線圈彈簧72會被配重70大幅壓縮。該線圈彈簧72使用於壓縮狀態或未承受力的狀態。這是壓縮線圈彈簧72。
彈性構件72具備有:與主體64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該第1點部更前方且與配重70連接的第2點部。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72的後端為第1點部,該第1點部連接於後壁88。彈性構件72的前端為第2點部,該第2點部連接於配重70的洞孔80的底部84。如第7圖(a)所示,軸部74貫穿彈性構件72的內側。
彈性構件72的第2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72的前端。彈性構件72的第2點部連接的也可不是在配重70的洞孔80的底部84。彈性構件72與配重70只要連接成讓配重70進入彈性構件72的內側即可。彈性構件72的第1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72的後端。第1點部只要在第2點部更後方,且與主體64連接成不會妨礙配重70的動作即可。
軸部74內置於主體64。軸部74朝前後方向延伸。軸部74架設橫跨於前壁86與後壁88之間。軸部74固定於前壁86與後壁88之間。軸部74貫穿配重70的孔部82及洞孔80。軸部74貫穿彈性構件72的內側。配重70可沿著軸部74朝前後方向移動。軸部74是用來導引配重70的前後方向的移動的導引構件。
該擬餌62,藉由拋投,讓主體64飛行,配重70因為慣性而瞬間將壓縮線圈彈簧72壓縮。在第7圖(b)顯示該狀態的擬餌62。配重70克服壓縮線圈彈簧72的彈壓力而朝後方移動。配重70朝後方移動至與後壁88接觸。此時壓縮線圈彈簧72的全體進入到配重70的洞孔80。配重70移動至擬餌62的尾部78側。擬餌62以尾部78在前頭飛行。擬餌6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
擬餌62在飛行時會受到釣線或空氣阻力而減速。負加速度作用於擬餌62。剛開始減速,配重70藉由慣性,克服壓縮線圈彈簧72的彈壓力而位於尾部78側。擬餌62進一步減速的話,該加速度會變小。壓縮線圈彈簧72將配重70朝前方彈壓。配重70,藉由壓縮線圈彈簧72的彈壓力,而漸漸被推回頭部76側。在落水後,配重70回到第7圖(a)所示的位置。當擬餌62在水中游動時,配重70位於在第7圖(a)所示的位置。擬餌62在中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76側的狀態游動。
在該擬餌62,彈性構件72也就是壓縮線圈彈簧72進入配重70的內側。如第7圖(a)所示,當配重70移動到尾部78側時該壓縮線圈彈簧72不會造成妨礙。配重70可移動至止動件也就是後壁88。該擬餌62,可使空中的重心位置移動到尾部78側的端部附近。這有助於優異的空中姿態。該擬餌62可以飛到很遠。
在該擬餌62,由於壓縮線圈彈簧72進入配重70的內側,所以配重70的移動範圍的限制變小,而讓重心移動機構的設置自由度增加。在該擬餌6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在該擬餌62,可實現能在限制範圍進行所需要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這有助於擬餌62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
在該壓縮線圈彈簧72,當該彈簧72最大壓縮時的該彈簧72推動配重70的力量為最大彈壓力F。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配重70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壓縮線圈彈簧72當擬餌62下降時可將配重70推回頭部76側。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壓縮線圈彈簧72當擬餌62落水後可在短時間內將配重70推回至前壁86的位置。這有助於擬餌6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1.6以上更佳,2.0以上又更佳。
比值F/W為4.0以下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62拋投時,讓配重70可立刻移動至後壁88的位置。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62上升時,防止配重70被推回到頭部76側。這有助於擬餌6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3.4以下更佳,3.0以下又更佳。
配重70的密度為18.0g/cm3 以上較佳。密度為18.0g/cm3 以上的配重70,具有足以以小體積調節飛行姿態與水中姿態的重量。在該擬餌6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依據該觀點,配重70的密度為19.0g/cm3 以上更佳。
配重70的材料為鎢或鎢合金較佳。材料為鎢或鎢合金的配重70其密度較高。該配重70,具有足以以小體積調節飛行姿態與水中姿態的重量。在該擬餌6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
[第4實施方式] 第8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92的剖面圖。這是將擬餌92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在第8圖,箭頭X顯示的方向是擬餌92的前方,相反方向為擬餌92的後方。箭頭Z顯示的方向是擬餌92的上方,相反方向為擬餌92的下方。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擬餌92的左右方向。該擬餌92具備有:主體94、線環96、3個鉤環98、配重100、彈性構件102、及軸部104。該擬餌92的主體94、線環96、及鉤環98與第2圖的擬餌2的該構造相同。
配重100內置於主體94。配重100朝前後方向延伸。在將配重100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配重100的形狀是圓形。如第8圖所示,配重100具有洞孔110,洞孔110,從前面部(頭部106側的面部)朝向後方(尾部108側)延伸。彈性構件102全體從前側進入該洞孔110。彈性構件102進入配重100的內側。配重100的洞孔110,在前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102的收容空間。
配重100具備有孔部112,孔部112從洞孔110的底面部貫穿至配重100的後面部(尾部108側的面部)。洞孔110的內徑大於孔部112的內徑。該洞孔110及孔部112是以軸部104通過。藉此讓配重100可朝前後方向移動。配重100的比重大於主體94的比重。作為配重100的材料,例如鉛、鉛合金、黃銅、鎢、鎢合金、鋼及不鏽鋼。
彈性構件102內置於主體94。如第8圖(a)所示,該彈性構件102是線圈彈簧102。第8圖(a)的線圈彈簧102是拉伸狀態。第8圖(a)的線圈彈簧102也可是未承受前後方向的力而為自由長度。如後述,拋投時該彈簧102會被配重100大幅拉伸。該線圈彈簧102使用於拉伸狀態或未承受力的狀態。這是拉伸線圈彈簧102。
彈性構件102具備有:與主體94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該第1點部更後方且與配重100連接的第2點部。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102的前端為第1點部,該第1點部連接於前壁116。彈性構件102的後端為第2點部,該第2點部連接於配重100的洞孔110的底部114。如第8圖(a)所示,軸部104貫穿彈性構件102的內側。
彈性構件102的第2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102的後端。彈性構件102的第2點部連接的也可不是在配重100的洞孔110的底部114。彈性構件102與配重100只要連接成讓配重100進入彈性構件102的內側即可。彈性構件102的第1點部也可不是在彈性構件102的前端。第1點部只要在第2點部更前方,且與主體94連接成不會妨礙配重100的動作即可。
軸部104內置於主體94。軸部104朝前後方向延伸。軸部104架設橫跨於前壁116與後壁118之間。軸部104固定於前壁116與後壁118之間。軸部104貫穿配重100的孔部112及洞孔110。軸部104貫穿彈性構件102的內側。配重100可沿著軸部104朝前後方向移動。軸部104是用來導引配重100的前後方向的移動的導引構件。
該擬餌92,藉由拋投,讓主體94飛行,配重100因為慣性而瞬間將拉伸線圈彈簧102拉伸。在第8圖(b)顯示該狀態的擬餌92。配重100克服拉伸線圈彈簧102的彈壓力而朝後方移動。配重100朝後方移動至與後壁118接觸。配重100移動至擬餌92的尾部108側。擬餌92以尾部108在前頭飛行。擬餌92是以前頭為重心的狀態飛行。
擬餌92在飛行時會受到釣線或空氣阻力而減速。負加速度作用於擬餌92。剛開始減速,配重100藉由慣性,克服拉伸線圈彈簧102的彈壓力而位於尾部108側。擬餌92進一步減速的話,該加速度會變小。拉伸線圈彈簧102將配重100朝前方彈壓。配重100,藉由拉伸線圈彈簧102的彈壓力,而漸漸被拉回頭部106側。在落水後,配重100回到第8圖(a)所示的位置。當擬餌92在水中游動時,配重100位於在第8圖(a)所示的位置。擬餌92在中心位於較中央更偏向頭部106側的狀態游動。
在該擬餌92,拉伸線圈彈簧102進入配重100的內側。如第8圖(a)所示,配重100位於頭部106側時,配重100與拉伸線圈彈簧102重疊。拉伸線圈彈簧102並未位於較配重100更偏向頭部106側。在該擬餌9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
在該擬餌92,由於拉伸線圈彈簧102進入配重100的內側,所以配重100的移動範圍的限制變小,而讓重心移動機構的設置自由度增加。在該擬餌9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在該擬餌92,可實現能在限制範圍進行所需要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這有助於擬餌92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
在該拉伸線圈彈簧102,當該彈簧102最大拉伸時的該彈簧102拉動配重100的力量為最大彈壓力F。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配重100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拉伸線圈彈簧102當擬餌92下降時可將配重100拉回頭部106側。藉由使比值F/W成為1.0以上,則該拉伸線圈彈簧102當擬餌92落水後可在短時間內將配重100拉回至前壁116的位置。這有助於擬餌9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及優異的水中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1.6以上更佳,2.0以上又更佳。
比值F/W為4.0以下較佳。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92拋投時,讓配重100可立刻移動至後壁118的位置。藉由使比值F/W成為4.0以下,則當擬餌92上升時,防止配重100被拉回到頭部106側。這有助於擬餌92的優異的飛行姿態。根據該觀點,比值F/W為3.4以下更佳,3.0以下又更佳。
[其他實施方式] 第9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122的局部的剖面圖。第9圖(b)是沿著第9圖(a)的IXa-IXa線的剖面圖。在該圖中,顯示了擬餌122的配重124、彈性構件126的局部及軸部128的局部。在該擬餌122,除了配重124及彈性構件126之外,其他與第7圖(a)的擬餌62相同。
如第9圖(a)及(b)所示,配重124具備有:2個洞孔130、與1個孔部132。各個洞孔130從配重124的後面部(尾部側的面部)朝向前方(頭部側)延伸。孔部132朝前後方向貫穿配重124。如第9圖(b)所示,孔部132貫穿配重124的中心。孔部132是以軸部128通過。藉此讓配重124可朝前後方向移動。
具有2個彈性構件126。各個彈性構件126從後側進入配重124的對應的洞孔130。配重124的洞孔130,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126的收容空間。彈性構件126具備有:與主體連接的第1點部、及位於較該第1點部更前方且與配重124連接的第2點部。雖然未圖示,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126的後端為第1點部,該第1點部連接於後壁。彈性構件126的前端為第2點部,該第2點部連接於配重124的洞孔130的底部134。該彈性構件126是壓縮線圈彈簧126。
軸部128架設橫跨於前壁與後壁之間。軸部128固定於前壁及後壁。軸部128貫穿配重124的洞孔130。配重124可沿著軸部128朝前後方向移動。軸部128是用來導引配重124的前後方向的移動的導引構件。
第9圖(a)及(b)的擬餌122的配重124的動作與第7圖(a)的擬餌122的該構造相同。在該擬餌122,彈性構件126也就是壓縮線圈彈簧126進入配重124的內側。當配重124移動到尾部側時該壓縮線圈彈簧126不會造成妨礙。配重124可移動至止動件也就是後壁。該擬餌122,可使空中的重心位置移動到尾部側的端部附近。這有助於優異的空中姿態。該擬餌122可以飛到很遠。在該擬餌122,由於壓縮線圈彈簧126進入配重124的內側,所以配重124的移動範圍的限制變小,而讓重心移動機構的設置自由度增加。在該擬餌122能容易埋入其他機構。
第9圖(c)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142的局部的剖面圖。這是將配重144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在該擬餌142,與第9圖(a)、(b)的擬餌122相比,洞孔146的數量及彈性構件148的數量增加。在該擬餌142,配重144的洞孔146的數量及進入該洞孔146的彈性構件148的數量分別為6個。該擬餌142其他與第9圖(a)、(b)的擬餌122相同。在該擬餌142,與第9圖(a)、(b)的擬餌122同樣地,軸部150貫穿配重144的中心。
配重的洞孔的數量及進入該洞孔的彈性構件的數量,是第9圖(b)的2個及第9圖(c)的6個以外也可以。該數量也可是4個、5個、或7個以上。
第9圖(d)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152的局部的剖面圖。在該擬餌152,配重154在外周面具備有溝部156。在該實施方式,溝部156的數量為4個。各溝部156朝前後方向延伸。彈性構件158從後側進入各溝部156。配重154的溝部156,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158的收容空間。彈性構件158進入配重154的內側。該擬餌152其他與第9圖(a)、(b)的擬餌122相同。在該擬餌152,與第9圖(a)、(b)的擬餌122同樣地,軸部160貫穿配重154的中心。
配重154的溝部156的數量及進入該溝部156的彈性構件158的數量也可不是4個。溝部156的數量及彈性構件158的數量也可是3個以下或5個以上。
第10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162的局部的剖面圖。第10圖(b)是沿著第10圖(a)的Xb-Xb線的剖面圖。第10圖(a)是沿著第10圖(b)的Xa-Xa線的剖面圖。在該圖中,顯示了擬餌162的配重164、彈性構件166的局部及軸部168的局部。在該擬餌162,除了配重164、彈性構件166及軸部168的位置之外,其他與第7圖(a)的擬餌122相同。
如第10圖(a)及(b)所示,配重164具備有:2個洞孔170、與1個孔部172。彈性構件166從後側進入各洞孔170。配重164的洞孔170,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166的收容空間。在該擬餌162,孔部172並非位於配重164的中心。在較配重164的中心更上側,孔部172朝前後方向貫穿配重164。孔部172是以軸部168通過。軸部168貫穿配重164的中心的上側。
第10圖(c)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182的局部的剖面圖。這是將配重184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該配重184,具備有:朝左右方向貫穿且從後端朝向前側延伸的缺口部186。缺口部186未到達前端。彈性構件188從後側進入該缺口部186。配重184的缺口部186,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188的收容空間。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188的數量為2個。在該擬餌182,孔部190並非位於配重184的中心。在較配重184的中心更上側,孔部190朝前後方向貫穿配重184。孔部190是以軸部192通過。軸部192貫穿配重184的中心的上側。
第10圖(d)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202的局部的剖面圖。這是將配重204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該配重204下半部分作成缺口部。該缺口部206從後端朝向前側延伸。缺口部206未到達前端。彈性構件208從後側進入缺口部206。缺口部206,在後部具有入口,構成用來收容彈性構件208的收容空間。在該實施方式,彈性構件208的數量為3個。在該擬餌202,孔部210並非位於配重204的中心。在較配重204的中心更上側,孔部210朝前後方向貫穿配重204。孔部210是以軸部212通過。軸部212貫穿配重204的中心的上側。
第1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222的局部的剖面圖。這是將配重224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該配重224的剖面形狀並非圓形。該配重224下部較上部更大。該配重224的重心位於較中央更下側。配重224具備有2個洞孔226、1個孔部228。彈性構件230進入各洞孔226。在該擬餌222,孔部228並非位於配重224的中心。在較配重224的中心更上側,孔部228朝前後方向貫穿配重224。該孔部228是以軸部232通過。軸部232貫穿配重224的中心的上側。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彈性構件也就是線圈彈簧的內徑為一定的。而線圈彈簧的內徑也可並非一定。例如彈性構件也可是內徑漸漸改變的圓錐彈簧。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彈性構件是線圈彈簧。作為進入配重內部的彈性構件,也可是將金屬波紋狀摺疊形成的彈簧。彈性構件也可是橡膠。也可是其他的彈性構件。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導引構件是軸部。導引構件也可是由金屬線所構成的纜索。在該實施方式,纜索架設橫跨於前壁與後壁之間。該纜索貫穿配重的孔部。纜索的典型材料例如鋼、不鏽鋼、銅合金、及鈦合金。
如以上說明,本發明的擬餌,具有在限制範圍內可進行最大限度的重心移動的重心移動機構。藉由該重心移動機構,能實現擬餌的優異的空中姿態及水中姿態。由此可知本發明的優越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擬餌適用於湖泊、池塘、水壩、河流、海洋等各種領域的垂釣。
2,42,62,92,122,142,152,162,182,202,222:擬餌 4,44,64,94:主體 4L:左片部 4R:右片部 6,46,66,96:線環 8,48,68,98:鉤環 10,50,70,100,124,144,154,164,184,204,224:配重 12,52,72,102,126,148,158,166,188,208,230:彈性構件(線圈彈簧) 14,54,74,104,128,150,160,168,192,212,232:軸部 16,56,76,106:頭部 18,58,78,108:尾部 20:主體 22,55,86,116:前壁 24,57,88,118:後壁 26,88:空洞部 28:鉤部 30:釣線 32,82,112,132,172,190,210,228:孔部 80,110,130,146,170,226:配重的洞孔 84,114,134:配重的洞孔的底部 156:配重的溝部 186,206:配重的缺口部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擬餌的側視圖。 [第2圖]是將第1圖的擬餌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 [第3圖(a)]是沿著第2圖的擬餌的IIIa-IIIa線的剖面圖,[第3圖(b)]是沿著第2圖的擬餌的IIIb-IIIb線的剖面圖。 [第4圖]是時序性地顯示將第1圖的擬餌拋投時的狀態的側視圖。 [第5圖]是顯示第2圖的擬餌的配重移動後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6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的剖面圖,[第6圖(b)]是顯示第6圖(a)的擬餌的配重移動後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7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的剖面圖,[第7圖(b)]是顯示第7圖(a)的擬餌的配重移動後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8圖(a)]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的剖面圖,[第8圖(b)]是顯示第8圖(a)的擬餌的配重移動後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9圖(a)]是將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第9圖(b)]是將第9圖(a)的擬餌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第9圖(c)及(d)]是將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 [第10圖(a)]是將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朝前後方向切開的剖面圖,[第10圖(b)]是將第10圖(a)的擬餌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第10圖(c)及(d)]是將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 [第11圖]是將本發明的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擬餌朝左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
2:擬餌
4:主體
6:線環
8:鉤環
10:配重
12:彈性構件(線圈彈簧)
14:軸部
16:頭部
18:尾部
20:主體
22:前壁
24:後壁
26:空洞部

Claims (11)

  1. 一種擬餌,具備有:主體、配重、導引構件、彈性構件; 上述主體,中空且具有前部的頭部及後部的尾部; 上述配重,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且內置於上述主體的內部; 上述導引構件,內置於上述主體且用來導引上述配重的前後方向的移動; 上述彈性構件,內置於上述主體且用來將上述配重朝前方彈壓; 上述配重能克服上述彈性構件的彈壓力朝後方移動; 上述配重及上述彈性構件的其中一方進入另一方的內側。
  2. 如請求項1的擬餌,其中,上述配重具備收容空間,且上述彈性構件進入上述收容空間。
  3. 如請求項2的擬餌,其中,在上述配重的前部或後部具有通向上述收容空間的入口。
  4. 如請求項2或3的擬餌,其中,上述收容空間為洞孔或溝部。
  5. 如請求項1的擬餌,其中,上述彈性構件是線圈彈簧,讓上述配重進入上述線圈彈簧的內側。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擬餌,其中,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 與上述主體連接的第1點部、 及位於較上述第1點部更後方且與上述配重連接的第2點部; 藉由當拋投時朝後方移動的上述配重拉伸上述彈性構件。
  7. 如請求項6的擬餌,其中,上述彈性構件的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上述配重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4.0以下。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擬餌,其中,上述彈性構件具備有: 與上述主體連接的第1點部、 及位於較上述第1點部更前方且與上述配重連接的第2點部; 藉由當拋投時朝後方移動的上述配重壓縮上述彈性構件。
  9. 如請求項8的擬餌,其中,上述彈性構件的最大彈壓力F相對於上述配重的重量W的比值F/W為1.0以上4.0以下。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擬餌,其中,上述配重的密度為18.0g/cm3 以上。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擬餌,其中,上述導引構件,安裝於上述主體且朝前後貫穿上述配重。
TW110110752A 2020-06-12 2021-03-25 擬餌 TWI840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2238 2020-06-12
JP2020102238A JP7377169B2 (ja) 2020-06-12 2020-06-12 ルア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5887A TW202145887A (zh) 2021-12-16
TWI840660B true TWI840660B (zh) 2024-05-01

Family

ID=78718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0752A TWI840660B (zh) 2020-06-12 2021-03-25 擬餌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785927B2 (zh)
JP (1) JP7377169B2 (zh)
KR (1) KR20210154715A (zh)
CN (1) CN113796360A (zh)
DE (1) DE102021205401A1 (zh)
TW (1) TWI8406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9391B2 (ja) * 2020-03-06 2023-09-2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用のルアー
TWI826109B (zh) 2021-11-11 2023-12-1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化合物、製備此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化合物的混合物及從此化合物衍生的單分子及聚合物
US20230413793A1 (en) * 2022-06-23 2023-12-28 Megabass, Inc. Fishing lure and center-of-gravity movable tub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9423A (ja) * 2010-04-26 2011-11-17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201224496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2015173645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42981A (en) * 1922-05-10 1923-01-23 Sherry John Charles Fishing tackle
US2152275A (en) * 1937-11-06 1939-03-28 Parkins Virgil Fish lure
US2505052A (en) * 1945-02-14 1950-04-25 Philip W Kridler Lure
US2470861A (en) * 1945-09-01 1949-05-24 Thomas G Prentice Fishing lure
US2485946A (en) * 1945-11-01 1949-10-25 Watt Victor Thomas Fishing plug
US2521555A (en) * 1948-11-03 1950-09-05 Harold A Widmer Fish bait
US2546614A (en) * 1950-01-10 1951-03-27 Thomas G Prentice Fishing lure
US2709868A (en) * 1952-02-20 1955-06-07 Frederick F Simmons Fish lure and float
US2729013A (en) * 1954-01-14 1956-01-03 Albert E Chandler Artificial fishing bait
US2739407A (en) * 1955-03-21 1956-03-27 Godsey Abe Fishing lure
US2906051A (en) * 1958-07-02 1959-09-29 O'bryan Joseph Aloysius Artificial lure for fish
US3037315A (en) * 1959-12-07 1962-06-05 Joseph P Klawitter Fish lure retrievers
US3410019A (en) * 1965-07-16 1968-11-12 Anthony O. Landi Weedless lure
FI50578C (fi) * 1972-09-05 1976-05-10 Haemeen Anttila Yrjoe Sakari Syöksykoukuilla varustettu uistin
US4166334A (en) * 1978-05-18 1979-09-04 Richard Talalaj Self-setting weedless lure
US4980987A (en) 1989-09-26 1991-01-01 Ramsey Sr James W Fishing lure with self-activated hook
US4982524A (en) * 1989-10-13 1991-01-08 Vissing E D Fishing hook release
US5992084A (en) * 1996-03-05 1999-11-30 Yo-Zuri Co., Ltd. Fishing lure with a movable weight mounted inside thereof
US20040216355A1 (en) * 2003-03-19 2004-11-04 Gore Romy Jo Fish attractor
EP3549439A4 (en) * 2016-12-05 2020-10-28 Pontificia Universidad Javeriana MODULAR LUR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9423A (ja) * 2010-04-26 2011-11-17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201224496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2015173645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6360A (zh) 2021-12-17
US11785927B2 (en) 2023-10-17
US20230413794A1 (en) 2023-12-28
KR20210154715A (ko) 2021-12-21
US20210386043A1 (en) 2021-12-16
JP2021193921A (ja) 2021-12-27
DE102021205401A1 (de) 2021-12-16
TW202145887A (zh) 2021-12-16
JP7377169B2 (ja)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40660B (zh) 擬餌
US3401483A (en) Buoyant traveling device
JP7262363B2 (ja) ルアー
JP5546333B2 (ja) ルアー
US2273209A (en) Fishing kite
TW202207799A (zh) 擬餌
JP3517671B2 (ja)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JP2021061797A (ja) ルアー
JP5931504B2 (ja) ルアー
KR102425566B1 (ko) 낚시용 인조미끼
JP4828337B2 (ja) ルアー
JP6320804B2 (ja) ルアー
JP5898416B2 (ja) ルアー
US20060260181A1 (en) Fishing weight
JP7114099B2 (ja) ルアー
JP3805672B2 (ja) 中通し浮き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仕掛け
JP6521808B2 (ja) ルアー
JP7084183B2 (ja) ルアー
JP2703201B2 (ja) まき餌収容機能付き沈みうき
JP3905723B2 (ja) 魚釣用ルアー
JP6320835B2 (ja) ルアー
JP3483058B2 (ja)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JP3133373U (ja) 釣りに用いるルアー
JP5841272B1 (ja) ルアー
JP3040539U (ja) フィッシング用ルア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