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6605B -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6605B
TWI836605B TW111134915A TW111134915A TWI836605B TW I836605 B TWI836605 B TW I836605B TW 111134915 A TW111134915 A TW 111134915A TW 111134915 A TW111134915 A TW 111134915A TW I836605 B TWI836605 B TW I8366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conveyor belt
roller
belt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2633A (zh
Inventor
黃連福
Original Assignee
陽政機械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陽政機械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陽政機械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4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66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6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66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2633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包括位於機架內前方下部的前壓麵機構,機架內後方下部設置有下轉向機構,前壓麵機構上方設置有上轉向機構,下轉向機構和上轉向機構之間安裝中層輸送帶,下轉向機構與前壓麵機構之間安裝下層輸送帶,機架上方安裝有伸縮輸送帶,伸縮輸送帶一端與上轉向機構配合,伸縮輸送帶另一端位於機架後方上部,機架後方設置有下游輸送帶,下游輸送帶一端與伸縮輸送帶端部配合,下游輸送帶另一端位於機架外部,上層伸縮輸送帶沿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上安裝有與上層伸縮輸送帶配合的伸縮機構,從而在麵帶從下往上輸送的同時,實現間歇進料同時不間斷持續性向下游提供麵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Description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目前麵食種類很多,例如包子、麵包等,其製作過程中均涉及將麵粉、添加物、水、糖等混合發酵粉,經過攪拌後形成生麵糰,然後經過前段多次滾壓出有效筋性整壓麵帶等製作工序,早期以人力進行麵食產品的量產逐步被簡單機械化批量生產所取代,但經過數十年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急速攀升人力供不應求、物價、工資不斷上漲,該行業智慧自動化生產需求也日益突出。
一般麵食類經由麵粉與添加物、發酵粉、糖、鹽、水等經過攪拌後方能進行次加工,每次攪拌必須間隔開來操作,然後經過整壓至有筋性,方能再次加工成型為所需產品,所以無法實施提供連續性含有筋性麵帶/麵糰給下游進行不間斷的次加工,需要人工干預且生產效率較低,需要提供一種將整壓後帶筋性的麵帶連續性的供給下游的裝置,並且對於廠房空間有限且需要從下往上傳輸麵帶的情況也增加了裝置實現自動化的難度。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從而在麵帶從下往上輸送的同時,實現間歇進料同時不間斷持續性向下游提供麵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包括機架,機架內前方下部設置有前壓麵機構,前壓麵機構與位於機架外部前方的上游輸送帶對應,機架內後方下部設置有下轉向機構,前壓麵機構上方的機架內部設置有上轉向機構,所述下轉向機構和上轉向機構之間安裝中層輸送帶,所述下轉向機構與前壓麵機構之間安裝下層輸送帶,機架上方安裝有伸縮輸送帶,所述伸縮輸送帶的一端與上轉向機構配合,所述伸縮輸送帶的另一端位於機架後方上部,機架後方設置有下游輸送帶,所述下游輸送帶一端位於伸縮輸送帶下方並與伸縮輸送帶端部配合,所述下游輸送帶另一端位於機架外部。
所述上層伸縮輸送帶的結構為,包括位於機架後方上部的伸縮滑輪以及位於機架中部上方的皮帶滑輪組件,還包括與伸縮滑輪和皮帶滑輪組件同時配合的上層皮帶;上層伸縮輸送帶沿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上安裝有伸縮機構,伸縮機構的一端安裝伸縮滑輪,所述伸縮機構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機構的兩側與機架滑動配合,伸縮機構帶動伸縮滑輪沿上層伸縮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前後移動同時改變上層皮帶的形態。
上游輸送帶上設置第一感測器,上轉向機構一側的中層輸送帶端部設置第二感測器,機架後方上部沿伸縮輸送帶輸送方向後部設置第三感測器和第四感測器,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和第三感測器與需要傳送的麵帶配合,所述第四感測器與伸縮機構配合。
下游輸送帶中部設置有與麵帶配合的被動壓麵滾輪。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於:
所述伸縮機構的結構為:包括對稱設置於伸縮輸送帶輸送方向兩側的伸縮架板,所述伸縮架板一端與第四感測器配合並安裝伸縮滑輪,所述伸縮架板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架板的外側面安裝與伸縮齒條,所述伸縮齒條長度方向與伸縮架板長度方向一致,所述伸縮齒條外側安裝有多個與機架滑動配合的滾動軸承,還包括安裝於機架上的伸縮傳動電機,所述伸縮傳動電機與伸縮齒條傳動連接。
所述皮帶滑輪組件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內部的上層傳動皮帶輪以及安裝於上轉向機構一側伸縮機構端部的伸縮被動滑輪,所述上層傳動皮帶輪上方兩側的機架上分別安裝有與上層傳動皮帶輪平行的上轉折滑輪和上層被動滑輪,上層被動滑輪位於上轉向機構一側,上層皮帶與上層傳動皮帶輪配合後經過上轉折滑輪轉折後與伸縮被動滑輪配合,然後上層皮帶依次與伸縮滑輪、上層被動滑輪配合後形成閉環;所述伸縮輸送帶的結構還包括安裝於機架上的上層傳動電機,所述上層傳動電機與上層傳動皮帶輪傳動配合,伸縮機構與伸縮被動滑輪配合。
沿伸縮輸送帶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內側對稱設置有安裝槽,安裝槽內安裝與伸縮機構滑動配合的軸承軌道。
安裝槽的截面為開口向一側的U型,所述軸承軌道由上下平行設置的兩條軌道板組成,軌道板分別安裝於安裝槽內部上下表面,單側軸承軌道的軌道板上下相對的兩處平面與伸縮機構滑動配合。
所述下轉向機構和上轉向機構的結構相同。
所述上轉向機構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上的轉向電機、轉向滾輪元件以及與轉向滾輪元件配合的轉向滾輪齒輪組件。
所述轉向滾輪齒輪組件包括轉向滾輪帶動齒輪、同向被動齒輪、同向過渡齒輪和反向齒輪組。
所述轉向滾輪組件包括相互平行並呈三角型設置的前上外帶動滾輪、前下外被動滾輪和前上內被動滾輪,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的上方,所述前上內被動滾輪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的內側,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的一端與轉向電機傳動連接,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的另一端設置轉向滾輪帶動齒輪,前下外被動滾輪一端連接有同向被動齒輪,所述轉向滾輪帶動齒輪通過安裝於機架上的同向過渡齒輪與同向被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轉向滾輪帶動齒輪通過反向齒輪組與前上內被動滾輪傳動連接使前上內被動滾輪和前上外帶動滾輪轉動方向相反。
所述反向齒輪組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反向過渡齒輪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所述第一反向過渡齒輪與轉向滾輪帶動齒輪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內被動滾輪一端傳動連接的反向被動齒輪,反向被動齒輪與第二反向過渡齒輪嚙合連接。
轉向滾輪組件兩端的機架上對稱設置有前上車壁,第一反向過渡齒輪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安裝於前上車壁上,所述前上車壁上開有分別與前上外帶動滾輪、前下外被動滾輪和前上內被動滾輪對應的第一轉向滾輪安裝孔、第二轉向滾輪安裝孔和第三轉向滾輪安裝孔,前上內被動滾輪的兩端通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支撐安裝於前上車壁上,第二反向過渡齒輪的安裝軸心穿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安裝於前上車壁上的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將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繞第二反向過渡齒輪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下外被動滾輪和前上內被動滾輪之間的間隙。
所述前壓麵機構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上的壓麵電機、壓麵滾輪組件以及與壓麵滾輪組件配合的壓麵滾輪齒輪組件。
所述壓麵滾輪齒輪組件包括壓麵滾輪帶動齒輪和換向齒輪組。
所述壓麵滾輪組件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前下壓麵滾輪和前上壓麵滾輪,所述前上壓麵滾輪位於前下壓麵滾輪的上方,所述前下壓麵滾輪的一端與壓麵電機傳動連接,所述前下壓麵滾輪的另一端設置壓麵滾輪帶動齒輪,所述壓麵滾輪帶動齒輪通過換向齒輪組與前上壓麵滾輪傳動連接使前下壓麵滾輪和前上壓麵滾輪轉動方向相反。
所述換向齒輪組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換向過渡齒輪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所述第一換向過渡齒輪與壓麵滾輪帶動齒輪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壓麵滾輪一端傳動連接的換向被動齒輪,換向被動齒輪與第二換向過渡齒輪嚙合連接。
壓麵滾輪組件兩端的機架上對稱設置有前下車壁,第一換向過渡齒輪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安裝前下車壁上,所述前下車壁上開有分別與前下壓麵滾輪和前上壓麵滾輪對應的第一壓麵滾輪安裝孔和第二壓麵滾輪安裝孔,前上壓麵滾輪的兩端通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支撐安裝於前下車壁上,第二換向過渡齒輪的安裝軸心穿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安裝於前下車壁上的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將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繞第二換向過渡齒輪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上壓麵滾輪與前下壓麵滾輪之間的間隙。
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麵帶滾壓:
上游輸送帶上的第一感測器檢測到整壓後的麵帶。
當傳輸至伸縮輸送帶前一麵帶的麵帶後端脫離上轉向機構後,上游輸送帶、前壓麵機構、下層輸送帶、下轉向機構和中層輸送帶啟動並處於快速狀態,麵帶經過前壓麵機構滾壓後進入下層輸送帶。
第二步、麵帶輸送:
滾壓後的麵帶經下層輸送帶輸送並由下轉向機構翻轉至中層輸送帶,中層輸送帶上端的第二感測器檢測到麵帶的麵帶前端。
當伸縮機構未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上的麵帶暫停輸送。
當伸縮機構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啟動,同時上轉向機構和伸縮輸送帶均為快速狀態,將麵帶向伸縮輸送帶輸送。
第三步、麵帶疊接:
位於伸縮輸送帶側面的第三感測器感應到麵帶前端後伸縮輸送帶以及伸縮輸送帶後的傳動部分速度轉換為慢速與下游輸送帶同步,此時伸縮滑輪位於原點位置。
麵帶繼續由伸縮輸送帶向前輸送,麵帶開始輸送直至麵帶後端脫離上轉向機構,上游輸送帶上的後一麵帶開始進入前壓麵機構及輸送。
麵帶的麵帶前端從伸縮滑輪的原點位置掉落至位於下游輸送帶上的前一麵帶上,前一麵帶的麵帶後端與麵帶的麵帶前端之間的距離為接麵長。
第四步、麵帶後端下落:
麵帶繼續向前輸送,當第三感測器感應到麵帶後端時,伸縮機構帶動伸縮輸送帶的伸縮滑輪向機架內部縮回,此時伸縮滑輪位於麵帶掉點處,麵帶後端從麵帶掉點處掉落至伸縮輸送帶下方的下游輸送帶上。
伸縮機構帶動伸縮滑輪向機架外部伸出並觸動第四感測器,使伸縮滑輪重新回到位於原點位置,同時一個伸縮指令完成,中層輸送帶上暫停輸送的下一麵帶開始輸送並進行疊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通過將麵帶經過下層輸送帶、下轉向機構、中層輸送帶和上轉向機構向上輸送至高位後由伸縮輸送帶繼續向下游輸送,在廠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實現由低向高位輸送,同時通過伸縮機構與上層伸縮輸送帶的配合結構,實現上層伸縮輸送帶端部伸縮滑輪位置變化,進而使上層伸縮輸送帶在輸送過程中間歇改變與下游輸送帶的配合關係,實現前後兩麵帶的疊接,結合感測器及自動化控制在間歇進料的情況下實現為下游提供連續性的麵帶進行次加工,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同時,本發明還存在如下優勢:
(1)伸縮架板一端安裝伸縮滑輪,伸縮架板的另一端安裝皮帶滑輪組件的伸縮被動滑輪,通過伸縮架板的移動帶動伸縮滑輪和伸縮被動滑輪移動,同時改變上層皮帶的形態,不影響伸縮輸送帶的輸送功能。
(2)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與前上內被動滾輪、反向齒輪組的配合結構,使調節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時帶動反向被動齒輪中心位置變化,反向被動齒輪中心位置位於以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為圓心的圓弧上,保證前下外被動滾輪和前上內被動滾輪之間間隙變化時反向齒輪組的連接結構不變,使上轉向機構的間隙調整方便精准。
(3)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與前上壓麵滾輪、換向齒輪組的配合結構使調節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時帶動換向被動齒輪中心位置變化,換向被動齒輪中心位置位於以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為圓心的圓弧上,保證前上壓麵滾輪與前下壓麵滾輪之間間隙變化時換向齒輪組的連接結構不變,使前壓麵機構的間隙調整方便精准。
下麵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實施例的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的主體結構部分外部大致為長方體結構,裝置的麵帶的進料部位為前方,麵帶出料部位為後方,麵向進料部位時裝置的前方兩側分別為前左側S11和前右側S12,裝置的後方兩側分別為後左側S13和後右側S14。
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內前方下部設置有前壓麵機構2,前壓麵機構2與位於機架1外部前方的上游輸送帶11對應,機架1內後方下部設置有下轉向機構3,前壓麵機構2上方的機架1內部設置有上轉向機構4,下轉向機構3和上轉向機構4之間安裝中層輸送帶8,下轉向機構3與前壓麵機構2之間安裝下層輸送帶7,機架1上方安裝有伸縮輸送帶9,伸縮輸送帶9的一端與上轉向機構4配合,伸縮輸送帶9的另一端位於機架1後方上部,機架1後方設置有下游輸送帶12,下游輸送帶12一端位於伸縮輸送帶9下方並與伸縮輸送帶9端部配合,下游輸送帶12另一端位於機架1外部。
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結構為,包括位於機架1後方上部的伸縮滑輪906以及位於機架1中部上方的皮帶滑輪組件,還包括與伸縮滑輪906和皮帶滑輪組件同時配合的上層皮帶907;上層伸縮輸送帶9沿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上安裝有伸縮機構10,伸縮機構10的一端安裝伸縮滑輪906,伸縮機構10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機構10的兩側與機架1滑動配合,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沿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輸送方向前後移動同時改變上層皮帶907的形態。
前壓麵機構2即為裝置的主體結構的進料部位,機架1後方的伸縮輸送帶9端部即為主體結構的出料部位,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輸送方向為從機架1前方向機架1後方。前壓麵機構2將上游輸送帶11上輸送的整壓過後的麵帶A再次滾壓變薄,前壓麵機構2也可以僅僅是導向動力作用不對麵帶A進行滾壓;下轉向機構3和上轉向機構4可以是單獨的轉向功能也可以在轉向的同時進行對麵帶A的再次滾壓;下層輸送帶7、中層輸送帶8起到銜接轉向機構向上輸送的作用。
上游輸送帶11上設置第一感測器E1,上轉向機構4一側的中層輸送帶8端部設置第二感測器E2,機架1後方上部沿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後部設置第三感測器E3和第四感測器F,第一感測器E1、第二感測器E2和第三感測器E3與需要傳送的麵帶A配合,第四感測器F與伸縮機構10配合;第一感測器E1、第二感測器E2、第三感測器E3和第四感測器F為光電感應開關或者接近開關等形式的感測器,裝置上設置操作面板S15結合感測器的感測器檢測實現麵帶A向上傳輸和疊接的自動化控制。
第一感測器E1用於檢測上游輸送帶11上的麵帶A,然後依控制系統指令控制上游輸送帶11啟動或暫停輸送。
第二感測器E2用於檢測麵帶A,使麵帶A可以提前到中層輸送帶8上暫停輸送等待,提高生產效率。
第三感測器E3檢測到麵帶前端A1用於控制伸縮輸送帶9後的傳動部分速度轉換為慢速;檢測到麵帶後端A2用於控制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內部使麵帶A完全下落至下游輸送帶12上。
第四感測器F檢測伸縮機構10的動作情況以判斷麵帶A是否完成輸送疊接,同時發出信號使伸縮輸送帶9及其前工序的輸送由慢速或暫停狀態轉快速狀態進行下一塊麵帶A的輸送疊接工序。
麵帶A經過下層輸送帶7、下轉向機構3、中層輸送帶8和上轉向機構4向上輸送至高位後由伸縮輸送帶9繼續向下游輸送,在廠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實現由低向高位輸送,同時通過伸縮機構10與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配合結構,實現上層伸縮輸送帶9端部伸縮滑輪906位置變化,進而使上層伸縮輸送帶9在輸送過程中間歇改變與下游輸送帶12的配合關係,實現前後兩麵帶A的疊接,結合感測器及自動化控制在間歇進料的情況下實現為下游提供連續性的麵帶A進行次加工,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下游輸送帶12中部設置有與麵帶A配合的被動壓麵滾輪1205。麵帶A在下游輸送帶12上實現疊接,後一麵帶A落在前一麵帶A上,前一麵帶A的麵帶後端A2與後一麵帶A的麵帶前端A1之間的距離為接麵長C,當下游輸送帶12帶動疊接後的麵帶A經過被動壓麵滾輪1205下方時,將接麵長C處的麵帶A擠壓扎實。
如圖3、圖7-圖9所示,伸縮機構10的結構為:包括對稱設置於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兩側的伸縮架板1001,伸縮架板1001一端與第四感測器F配合並安裝伸縮滑輪906,伸縮架板1001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架板1001的外側面安裝與伸縮齒條1002,伸縮齒條1002長度方向與伸縮架板1001長度方向一致,伸縮齒條1002外側安裝有多個與機架1滑動配合的滾動軸承1003,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伸縮傳動電機1006,伸縮傳動電機1006與伸縮齒條1002傳動連接。
伸縮傳動電機1006的輸出端與安裝於機架1上的齒輪傳動軸1005傳動連接,齒輪傳動軸1005兩端對稱設置有同步齒輪1004,同步齒輪1004與伸縮齒條1002配合。
如圖3所示,皮帶滑輪組件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內部的上層傳動皮帶輪901以及安裝於上轉向機構4一側伸縮機構10端部的伸縮被動滑輪905,上層傳動皮帶輪901上方兩側的機架1上分別安裝有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平行的上轉折滑輪903和上層被動滑輪904,上層被動滑輪904位於上轉向機構4一側,上層皮帶907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配合後經過上轉折滑輪903轉折後與伸縮被動滑輪905配合,然後上層皮帶907依次與伸縮滑輪906、上層被動滑輪904配合後形成閉環;伸縮輸送帶9的結構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上層傳動電機908,上層傳動電機908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傳動配合,伸縮機構10與伸縮被動滑輪905配合。
上層被動滑輪904和上層傳動皮帶輪901支架的皮帶配合有皮帶調節滑輪902,皮帶調節滑輪902安裝於機架1上,通過調節皮帶調節滑輪902的位置進行上層皮帶907的張緊。
如圖3、圖7-圖9所示,沿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內側對稱設置有安裝槽101,安裝槽101內安裝與伸縮機構10滑動配合的軸承軌道102。
安裝槽101的截面為開口向一側的U型,軸承軌道102由上下平行設置的兩條軌道板組成,軌道板分別安裝於安裝槽101內部上下表面,單側軸承軌道102的軌道板上下相對的兩處平面與伸縮機構10滑動配合。軸承軌道102與滾動軸承1003滑動配合,伸縮傳動電機1006驅動伸縮齒條1002通過滾動軸承1003在軸承軌道102內滑動,進而帶動伸縮架板1001相對於機架1移動。
以上伸縮機構10伸縮輸送帶9的結構中:伸縮架板1001一端安裝伸縮滑輪906,伸縮架板1001的另一端安裝皮帶滑輪組件的伸縮被動滑輪905,通過伸縮架板1001的移動帶動伸縮滑輪906和伸縮被動滑輪905移 動,同時改變上層皮帶907的形態,不影響伸縮輸送帶9的輸送功能。
伸縮架板1001在伸縮傳動電機1006的驅動下沿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輸送方向向機架1後方移動到位時,伸縮滑輪906的位置即為伸縮滑輪906的原點位置,當伸縮架板1001在伸縮傳動電機1006的驅動下向機架1內部移動到位時伸縮滑輪906的位置即為麵帶掉點A21。原點位置距離第三感測器E3的距離為麵帶緩衝距B。
伸縮架板1001一端與第四感測器F配合,這種檢測方式下第四感測器F可以安裝於機架1後方的安裝槽101末端,以檢測伸縮機構10的伸縮滑輪906一側伸縮架板1001的端部,判斷伸縮滑輪906是否回到原點。
如圖6、圖9-圖13所示,下轉向機構3和上轉向機構4的結構相同。
上轉向機構4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轉向電機44、轉向滾輪組件41以及與轉向滾輪組件41配合的轉向滾輪齒輪組件42;通過轉向滾輪組件41與麵帶A的配合實現麵帶A的轉向。
轉向滾輪齒輪組件42包括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同向被動齒輪4202、同向過渡齒輪4204和反向齒輪組4203。
轉向滾輪組件41包括相互平行並呈三角型設置的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的上方,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的內側,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的一端與轉向電機44傳動連接,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的另一端設置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一端連接有同向被動齒輪4202,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通過安裝於機架1上的同向過渡齒輪4204與同向被動齒輪4202傳動連接,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通過反向齒輪組4203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傳動連接使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和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轉動方向相反。
轉向滾輪組件41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上轉向滾輪刮刀4104和下轉向滾輪刮刀4105,下轉向滾輪刮刀4105與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配合、上轉向滾輪刮刀4104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配合,用於刮掉雜物。
如圖6、圖10所示,反向齒輪組4203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與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一端傳動連接的反向被動齒輪42033,反向被動齒輪42033與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嚙合連接;
轉向滾輪組件41兩端的機架1上對稱設置有前上車壁43,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前上車壁43上開有分別與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對應的第一轉向滾輪安裝孔4301、第二轉向滾輪安裝孔4302和第三轉向滾輪安裝孔4303,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的兩端通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支撐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的安裝軸心穿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的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4304,將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繞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之間的間隙。
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反向齒輪組4203的配合結構,使調節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時帶動反向被動齒輪42033中心位置變化,反向被動齒輪42033中心位置位於以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4304為圓心的圓弧上,保證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之間間隙變化時反向齒輪組4203的連接結構不變,使上轉向機構4的間隙調整方便精準。
第三轉向滾輪安裝孔4303為弧形孔,弧形孔的圓弧心與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4304重合;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上設置轉向滾輪調節螺絲42051,轉向滾輪調節螺絲42051與設置於前上車壁43上的第一固定螺絲耳4305配合,該結構增加了上轉向機構4的間隙調整的便利性。
如圖4、圖14-圖16所示,前壓麵機構2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壓麵電機24、壓麵滾輪組件21以及與壓麵滾輪組件21配合的壓麵滾輪齒輪組件22;壓麵滾輪組件21與麵帶A配合用於麵帶A的輸送或滾壓。
壓麵滾輪齒輪組件22包括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和換向齒輪組2202。
壓麵滾輪組件21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前上壓麵滾輪2102位於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上方,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一端與壓麵電機24傳動連接,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另一端設置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通過換向齒輪組2202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傳動連接使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轉動方向相反。
壓麵滾輪組件21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下壓麵滾輪刮刀2104和上壓麵滾輪刮刀2103,下壓麵滾輪刮刀2104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配合、上壓麵滾輪刮刀2103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配合,用於刮掉雜物。
前壓麵機構2入口前還對稱設置有與麵帶A配合的麵帶寬窄調節板25,麵帶寬窄調節板25通過麵帶寬窄支撐杆26安裝於機架1上。
如圖4、圖15所示,換向齒輪組2202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與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一端傳動連接的換向被動齒輪22023,換向被動齒輪22023與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嚙合連接;
壓麵滾輪組件21兩端的機架1上對稱設置有前下車壁23,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安裝前下車壁23上,前下車壁23上開有分別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對應的第一壓麵滾輪安裝孔2301和第二壓麵滾輪安裝孔2302,前上壓麵滾輪2102的兩端通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支撐安裝於前下車壁23上,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的安裝軸心穿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安裝於前下車壁23上的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2303,將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繞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上壓麵滾輪2102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之間的間隙。
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換向齒輪組2202的配合結構使調節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時帶動換向被動齒輪22023中心位置變化,換向被動齒輪22023中心位置位於以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2303為圓心的圓弧上,保證前上壓麵滾輪2102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之間間隙變化時換向齒輪組2202的連接結構不變,使前壓麵機構2的間隙調整方便精準。
第二壓麵滾輪安裝孔2302為弧形孔,弧形孔的圓弧心與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2303重合;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上設置壓麵滾輪調節螺絲22031,壓麵滾輪調節螺絲22031與設置於前下車壁23上的第二固定螺絲耳2304配合,該結構增加了前壓麵機構2的間隙調整的便利性。
如圖2、圖7-圖8所示,下游輸送帶12的結構為:包括對稱設置於上層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兩側機架1上的後上車壁1202,還包括位於伸縮輸送帶9下方的下游帶動皮帶輪1201,下游帶動皮帶輪1201兩端穿過後上車壁1202上的皮帶輪固定孔12022後通過軸承座1204安裝於後上車壁1202上,軸承座1204與下游帶動皮帶輪1201兩端的軸承位12011配合,一側軸承位12011的外側設置有傳動連接位12012,傳動連接位12012與安裝於後上車壁1202上的下游傳動電機1203傳動連接,下游帶動皮帶輪1201配合安裝有下游皮帶,下游皮帶同時與位於機架1外部的下游被動皮帶輪1206配合,下游被動皮帶輪1206通過下游座體1207與機架1連接,被動壓麵滾輪1205安裝與下游座體1207上。
下游輸送帶12的結構也可以在單獨獨立的下游座體1207上安裝下游被動皮帶輪1206、下游帶動皮帶輪1201和下游傳動電機1203,使下游輸送帶12的結構均相對於機架1獨立存在。
如圖12-圖16所示,下層輸送帶7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下層傳動電機703以及與下層傳動電機703傳動連接的下層傳動皮帶輪702,還包括下層被動皮帶輪704,下層傳動皮帶輪702和下層被動皮帶輪704分別安裝於下轉向機構3和前壓麵機構2處的機架1上,下層傳動皮帶輪702和下層被動皮帶輪704外部配合安裝有下層皮帶701。
如圖9-圖13所示,中層輸送帶8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中層傳動電機803以及與中層傳動電機803傳動連接的中層傳動皮帶輪802,還包括中層被動皮帶輪804,中層傳動皮帶輪802和中層被動皮帶輪804分別安裝於上轉向機構4和下轉向機構3處的機架1上,中層傳動皮帶輪802和中層被動皮帶輪804外部配合安裝有中層皮帶801。
圖17-圖22所示,本實施例的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麵帶A滾壓:
上游輸送帶11上的第一感測器E1檢測到整壓後的麵帶A。
當傳輸至伸縮輸送帶9前一麵帶A的麵帶後端A2脫離上轉向機構4後,上游輸送帶11、前壓麵機構2、下層輸送帶7、下轉向機構3和中層輸送帶8啟動並處於快速狀態,麵帶A經過前壓麵機構2滾壓後進入下層輸送帶7。
該步驟中麵帶A經過前壓麵機構2滾壓時可以為單純的輸送功能,也可以將麵帶A輥壓變薄。
第二步、麵帶A輸送:滾壓後的麵帶A經下層輸送帶7輸送並由下轉向機構3翻轉至中層輸送帶8,中層輸送帶8上端的第二感測器E2檢測到麵帶A的麵帶前端A1。
當伸縮機構10未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8上的麵帶A暫停輸送。
當伸縮機構10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8啟動,同時上轉向機構4和伸縮輸送帶9均為快速狀態,將麵帶A向伸縮輸送帶9輸送。
麵帶後端A2下落步驟中,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輸送帶9的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內部縮回時麵帶後端A2掉落在下游輸送帶12上後,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外部伸出並觸動第四感測器F,使伸縮滑輪906重新回到位於原點位置,當伸縮機構10觸動第四感測器F時發出伸縮指令完成信號,兩次觸動第四感測器F即為一個伸縮指令,伸縮指令用於啟動中層輸送帶8。
第三步、麵帶A疊接:位於伸縮輸送帶9側面的第三感測器E3感應到麵帶前端A1後伸縮輸送帶9以及伸縮輸送帶9後的傳動部分速度轉換為慢速與下游輸送帶12同步,此時伸縮滑輪906位於原點位置。
麵帶A繼續由伸縮輸送帶9向前輸送,麵帶A開始輸送直至麵帶後端A2脫離上轉向機構4,上游輸送帶11上的後一麵帶A開始進入前壓麵機構2及輸送。
麵帶A的麵帶前端A1從伸縮滑輪906的原點位置掉落至位於下游輸送帶12上的前一麵帶A上,前一麵帶A的麵帶後端A2與麵帶A的麵帶前端A1之間的距離為接麵長C。
第四步、麵帶後端A2下落:
麵帶A繼續向前輸送,當第三感測器E3感應到麵帶後端A2時,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輸送帶9的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內部縮回,此時伸縮滑輪906位於麵帶掉點A21處,麵帶後端A2從麵帶掉點A21處掉落至伸縮輸送帶9下方的下游輸送帶12上;
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外部伸出並觸動第四感測器F,使伸縮滑輪906重新回到位於原點位置,同時一個伸縮指令完成,中層輸送帶8上暫停輸送的下一麵帶A開始輸送並進行疊接。
當下游輸送帶12帶動疊接後的麵帶A經過被動壓麵滾輪1205下方時,將接麵長C處的麵帶A擠壓紮實。
同一麵帶A經過以上四步工序後完成輸送和疊接工序,由下游輸送帶12輸送至下游進行次加工,後續的麵帶A進行間歇進料,裝置向下游不斷層持續性共給次加工所需麵帶。
從下往上的多層輸送方式,滿足廠房空間有限的及進料方式的特殊要求,同時通過從將後一麵帶在前一麵帶上方配合輸送的方式實現麵帶的疊接,同時結合輸送過程中的檢測和自動控制,實現了間歇進料同時不間斷持續性向下游提供麵帶,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1:機架 101:安裝槽 102:軸承軌道 2:前壓麵機構 21:壓麵滾輪組件 2101:前下壓麵滾輪 2102:前上壓麵滾輪 2103:上壓麵滾輪刮刀 2104:下壓麵滾輪刮刀 22:壓麵滾輪齒輪組件 2201:壓麵滾輪帶動齒輪 2202:換向齒輪組 22021:第一換向過渡齒輪 22022:第二換向過渡齒輪 22023:換向被動齒輪 2203: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 22031:壓麵滾輪調節螺絲 23:前下車壁 2301:第一壓麵滾輪安裝孔 2302:第二壓麵滾輪安裝孔 2303: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 2304:第二固定螺絲耳 24:壓麵電機 25:麵帶寬窄調節板 26:麵帶寬窄支撐杆 3:下轉向機構 4:上轉向機構 41:轉向滾輪組件 4101:前上外帶動滾輪 4102:前下外被動滾輪 4103:前上內被動滾輪 4104:上轉向滾輪刮刀 4105:下轉向滾輪刮刀 42:轉向滾輪齒輪組件 4201:轉向滾輪帶動齒輪 4202:同向被動齒輪 4203:反向齒輪組 42031:第一反向過渡齒輪 42032:第二反向過渡齒輪 42033:反向被動齒輪 4204:同向過渡齒輪 4205: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 42051:轉向滾輪調節螺絲 43:前上車壁 4301:第一轉向滾輪安裝孔 4302:第二轉向滾輪安裝孔 4303:第三轉向滾輪安裝孔 4304: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 4305:第一固定螺絲耳 44:轉向電機 7:下層輸送帶 701:下層皮帶 702:下層傳動皮帶輪 703:下層傳動電機 704:下層被動皮帶輪 8:中層輸送帶 801:中層皮帶 802:中層傳動皮帶輪 803:中層傳動電機 804:中層被動皮帶輪 9:伸縮輸送帶 901:上層傳動皮帶輪 902:皮帶調節滑輪 903:上轉折滑輪 904:上層被動滑輪 905:伸縮被動滑輪 906:伸縮滑輪 907:上層皮帶 908:上層傳動電機; 10:伸縮機構 1001:伸縮架板 1002:伸縮齒條 1003:滾動軸承 1004:同步齒輪 1005:齒輪傳動軸 1006:伸縮傳動電機 11:上游輸送帶 12:下游輸送帶 1201:下游帶動皮帶輪 12011:軸承位 12012:傳動連接位 1202:後上車壁 12022:皮帶輪固定孔 1203:下游傳動電機 1204:軸承座 1205:被動壓麵滾輪 1206:下游被動皮帶輪 1207:下游座體 A:麵帶 A1:麵帶前端 A2:麵帶後端 A21:麵帶掉點 E1:第一感測器 E2:第二感測器 E3:第三感測器 F:第四感測器 S11:前左側 S12:前右側 S13:後左側 S14:後右側 S15:操作面板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3為圖2中M處放大圖。 圖4為圖2中N處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的後視圖。 圖6為圖5中X處放大圖。 圖7為本發明伸縮機構和伸縮輸送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伸縮機構和伸縮輸送帶的結構示意圖(另一視角)。 圖9為本發明伸縮機構和上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Y處放大圖。 圖11為本發明上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下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下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另一視角)。 圖14為本發明前壓麵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Z處放大圖。 圖16為本發明前壓麵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另一視角)。 圖17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一。 圖18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二。 圖19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三。 圖20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四。 圖21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五。 圖22為本發明麵帶輸送疊接示意圖六。
1:機架
101:安裝槽
2:前壓麵機構
7:下層輸送帶
8:中層輸送帶
9:伸縮輸送帶
906:伸縮滑輪
10:伸縮機構
1001:伸縮架板
S11:前左側
S12:前右側
S13:後左側
S14:後右側
S15:操作面板

Claims (10)

  1. 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1),機架(1)內前方下部設置有前壓麵機構(2),前壓麵機構(2)與位於機架(1)外部前方的上游輸送帶(11)對應,機架(1)內後方下部設置有下轉向機構(3),前壓麵機構(2)上方的機架(1)內部設置有上轉向機構(4),所述下轉向機構(3)和上轉向機構(4)之間安裝中層輸送帶(8),所述下轉向機構(3)與前壓麵機構(2)之間安裝下層輸送帶(7),機架(1)上方安裝有伸縮輸送帶(9),所述伸縮輸送帶(9)的一端與上轉向機構(4)配合,所述伸縮輸送帶(9)的另一端位於機架(1)後方上部,機架(1)後方設置有下游輸送帶(12),所述下游輸送帶(12)一端位於伸縮輸送帶(9)下方並與伸縮輸送帶(9)端部配合,所述下游輸送帶(12)另一端位於機架(1)外部; 所述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結構為,包括位於機架(1)後方上部的伸縮滑輪(906)以及位於機架(1)中部上方的皮帶滑輪組件,還包括與伸縮滑輪(906)和皮帶滑輪組件同時配合的上層皮帶(907);上層伸縮輸送帶(9)沿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上安裝有伸縮機構(10),伸縮機構(10)的一端安裝伸縮滑輪(906),所述伸縮機構(10)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機構(10)的兩側與機架(1)滑動配合,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沿上層伸縮輸送帶(9)的輸送方向前後移動同時改變上層皮帶(907)的形態; 上游輸送帶(11)上設置第一感測器(E1),上轉向機構(4)一側的中層輸送帶(8)端部設置第二感測器(E2),機架(1)後方上部沿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後部設置第三感測器(E3)和第四感測器(F),第一感測器(E1)、第二感測器(E2)和第三感測器(E3)與需要傳送的麵帶(A)配合,所述第四感測器(F)與伸縮機構(10)配合; 下游輸送帶(12)中部設置有與麵帶(A)配合的被動壓麵滾輪(1205)。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機構(10)的結構為:包括對稱設置於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兩側的伸縮架板(1001),所述伸縮架板(1001)一端與第四感測器(F)配合並安裝伸縮滑輪(906),所述伸縮架板(1001)的另一端與皮帶滑輪組件配合,伸縮架板(1001)的外側面安裝與伸縮齒條(1002),所述伸縮齒條(1002)長度方向與伸縮架板(1001)長度方向一致,所述伸縮齒條(1002)外側安裝有多個與機架(1)滑動配合的滾動軸承(1003),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伸縮傳動電機(1006),所述伸縮傳動電機(1006)與伸縮齒條(1002)傳動連接。
  3. 如請要求項1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皮帶滑輪組件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內部的上層傳動皮帶輪(901)以及安裝於上轉向機構(4)一側伸縮機構(10)端部的伸縮被動滑輪(905),所述上層傳動皮帶輪(901)上方兩側的機架(1)上分別安裝有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平行的上轉折滑輪(903)和上層被動滑輪(904),上層被動滑輪(904)位於上轉向機構(4)一側,上層皮帶(907)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配合後經過上轉折滑輪(903)轉折後與伸縮被動滑輪(905)配合,然後上層皮帶(907)依次與伸縮滑輪(906)、上層被動滑輪(904)配合後形成閉環;所述伸縮輸送帶(9)的結構還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上層傳動電機(908),所述上層傳動電機(908)與上層傳動皮帶輪(901)傳動配合,伸縮機構(10)與伸縮被動滑輪(905)配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沿伸縮輸送帶(9)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內側對稱設置有安裝槽(101),安裝槽(101)內安裝與伸縮機構(10)滑動配合的軸承軌道(102)。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安裝槽(101)的截面為開口向一側的U型,所述軸承軌道(102)由上下平行設置的兩條軌道板組成,軌道板分別安裝於安裝槽(101)內部上下表面,單側軸承軌道(102)的軌道板上下相對的兩處平面與伸縮機構(10)滑動配合。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轉向機構(3)和上轉向機構(4)的結構相同;所述上轉向機構(4)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轉向電機(44)、轉向滾輪組件(41)以及與轉向滾輪組件(41)配合的轉向滾輪齒輪組件(42);所述轉向滾輪齒輪組件(42)包括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同向被動齒輪(4202)、同向過渡齒輪(4204)和反向齒輪組(4203);所述轉向滾輪組件(41)包括相互平行並呈三角型設置的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的上方,所述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位於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的內側,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的一端與轉向電機(44)傳動連接,所述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的另一端設置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一端連接有同向被動齒輪(4202),所述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通過安裝於機架(1)上的同向過渡齒輪(4204)與同向被動齒輪(4202)傳動連接,所述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通過反向齒輪組(4203)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傳動連接使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和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轉動方向相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向齒輪組(4203)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所述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與轉向滾輪帶動齒輪(4201)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一端傳動連接的反向被動齒輪(42033),反向被動齒輪(42033)與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嚙合連接; 轉向滾輪組件(41)兩端的機架(1)上對稱設置有前上車壁(43),第一反向過渡齒輪(42031)和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所述前上車壁(43)上開有分別與前上外帶動滾輪(4101)、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對應的第一轉向滾輪安裝孔(4301)、第二轉向滾輪安裝孔(4302)和第三轉向滾輪安裝孔(4303),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的兩端通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支撐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的安裝軸心穿過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安裝於前上車壁(43)上的反向過渡齒輪軸心位(4304),將轉向滾輪調節偏心板(4205)繞第二反向過渡齒輪(42032)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下外被動滾輪(4102)和前上內被動滾輪(4103)之間的間隙。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壓麵機構(2)的結構為:包括安裝於機架(1)上的壓麵電機(24)、壓麵滾輪組件(21)以及與壓麵滾輪組件(21)配合的壓麵滾輪齒輪組件(22); 所述壓麵滾輪齒輪組件(22)包括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和換向齒輪組(2202); 所述壓麵滾輪組件(21)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所述前上壓麵滾輪(2102)位於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上方,所述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一端與壓麵電機(24)傳動連接,所述前下壓麵滾輪(2101)的另一端設置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所述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通過換向齒輪組(2202)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傳動連接使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轉動方向相反。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換向齒輪組(2202)的結構為:包括相互嚙合連接的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所述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與壓麵滾輪帶動齒輪(2201)嚙合連接,還包括與前上壓麵滾輪(2102)一端傳動連接的換向被動齒輪(22023),換向被動齒輪(22023)與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嚙合連接; 壓麵滾輪組件(21)兩端的機架(1)上對稱設置有前下車壁(23),第一換向過渡齒輪(22021)和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安裝前下車壁(23)上,所述前下車壁(23)上開有分別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和前上壓麵滾輪(2102)對應的第一壓麵滾輪安裝孔(2301)和第二壓麵滾輪安裝孔(2302),前上壓麵滾輪(2102)的兩端通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支撐安裝於前下車壁(23)上,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的安裝軸心穿過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安裝於前下車壁(23)上的換向過渡齒輪軸心位(2303),將壓麵滾輪調節偏心板(2203)繞第二換向過渡齒輪(22022)的安裝軸心旋轉調整前上壓麵滾輪(2102)與前下壓麵滾輪(2101)之間的間隙。
  10. 一種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麵帶(A)滾壓: 上游輸送帶(11)上的第一感測器(E1)檢測到整壓後的麵帶(A); 當傳輸至伸縮輸送帶(9)前一麵帶(A)的麵帶後端(A2)脫離上轉向機構(4)後,上游輸送帶(11)、前壓麵機構(2)、下層輸送帶(7)、下轉向機構(3)和中層輸送帶(8)啟動並處於快速狀態,麵帶(A)經過前壓麵機構(2)滾壓後進入下層輸送帶(7); 第二步、麵帶(A)輸送: 滾壓後的麵帶(A)經下層輸送帶(7)輸送並由下轉向機構(3)翻轉至中層輸送帶(8),中層輸送帶(8)上端的第二感測器(E2)檢測到麵帶(A)的麵帶前端(A1); 當伸縮機構(10)未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8)上的麵帶(A)暫停輸送; 當伸縮機構(10)完成一個伸縮指令時中層輸送帶(8)啟動,同時上轉向機構(4)和伸縮輸送帶(9)均為快速狀態,將麵帶(A)向伸縮輸送帶(9)輸送; 第三步、麵帶(A)疊接: 位於伸縮輸送帶(9)側面的第三感測器(E3)感應到麵帶前端(A1)後伸縮輸送帶(9)以及伸縮輸送帶(9)後的傳動部分速度轉換為慢速與下游輸送帶(12)同步,此時伸縮滑輪(906)位於原點位置; 麵帶(A)繼續由伸縮輸送帶(9)向前輸送,麵帶(A)開始輸送直至麵帶後端(A2)脫離上轉向機構(4),上游輸送帶(11)上的後一麵帶(A)開始進入前壓麵機構(2)及輸送; 麵帶(A)的麵帶前端(A1)從伸縮滑輪(906)的原點位置掉落至位於下游輸送帶(12)上的前一麵帶(A)上,前一麵帶(A)的麵帶後端(A2)與麵帶(A)的麵帶前端(A1)之間的距離為接麵長(C); 第四步、麵帶後端(A2)下落: 麵帶(A)繼續向前輸送,當第三感測器(E3)感應到麵帶後端(A2)時,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輸送帶(9)的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內部縮回,此時伸縮滑輪(906)位於麵帶掉點(A21)處,麵帶後端(A2)從麵帶掉點(A21)處掉落至伸縮輸送帶(9)下方的下游輸送帶(12)上; 伸縮機構(10)帶動伸縮滑輪(906)向機架(1)外部伸出並觸動第四感測器(F),使伸縮滑輪(906)重新回到位於原點位置,同時一個伸縮指令完成,中層輸送帶(8)上暫停輸送的下一麵帶(A)開始輸送並進行疊接。
TW111134915A 2022-09-15 2022-09-15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TWI836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4915A TWI836605B (zh) 2022-09-15 2022-09-15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4915A TWI836605B (zh) 2022-09-15 2022-09-15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6605B true TWI836605B (zh) 2024-03-21
TW202412633A TW202412633A (zh) 2024-04-01

Family

ID=9126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4915A TWI836605B (zh) 2022-09-15 2022-09-15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66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5978A (en) * 1977-05-20 1978-12-19 Mazaki Bussan Kk Apparatus for splicing ends of wound noodle dough band
CN201132690Y (zh) * 2007-11-09 2008-10-15 袁德奎 一种双层伸缩输送机
CN103262872A (zh) * 2013-05-19 2013-08-28 阳政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面团滚压折叠并导出面带的装置及方法
CN104855454A (zh) * 2015-06-06 2015-08-26 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面带连接设备
CN210226717U (zh) * 2019-06-27 2020-04-03 河南东方面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面带自动折叠机
CN111374161A (zh) * 2020-01-19 2020-07-07 宿州国恩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加工中面带的自动叠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5978A (en) * 1977-05-20 1978-12-19 Mazaki Bussan Kk Apparatus for splicing ends of wound noodle dough band
CN201132690Y (zh) * 2007-11-09 2008-10-15 袁德奎 一种双层伸缩输送机
CN103262872A (zh) * 2013-05-19 2013-08-28 阳政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面团滚压折叠并导出面带的装置及方法
CN104855454A (zh) * 2015-06-06 2015-08-26 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面带连接设备
CN210226717U (zh) * 2019-06-27 2020-04-03 河南东方面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面带自动折叠机
CN111374161A (zh) * 2020-01-19 2020-07-07 宿州国恩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加工中面带的自动叠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2242B2 (ja) 平板物体を搬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583089B (zh)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JP6343072B1 (ja) 麺帯圧延装置
CN108000942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垃圾袋的机械设备
TWI836605B (zh)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TW202412633A (zh) 將麵帶由下往上多層式輸送疊接裝置及方法
CN207874988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垃圾袋的机械设备
CN207707174U (zh) 一种软面包生产线用预压装置
CN218218947U (zh) 一种将面带由下往上输送叠接设备
CN115462399B (zh) 一种将面带由下往上多层式输送叠接装置及方法
CN212014249U (zh) 自动高效揉面装置
CN110583727A (zh) 一种自动化面点生产线
CN213052764U (zh) 一种用于钢板的数控自动送料机
US4570917A (en) Sheet feeder for a sheet processing machine having a continuously running sheet intake
CN201617156U (zh) 面皮机
CN112450238B (zh) 片絮复合压面机
CN212212518U (zh) 馒头成型机
JP2913575B2 (ja) 多層麺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CN214206993U (zh) 自动压面机
CN215556320U (zh) 一种辊道输送装置
CN218790117U (zh) 一种馒头加工用全自动连续压面机
CN209337472U (zh) 物料输送机构及物料输送系统
JP4954740B2 (ja) 食品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5206880U (zh) 一种动态排片装置
CN211334802U (zh) 一种自动钉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