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208B -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208B
TWI831208B TW111118345A TW111118345A TWI831208B TW I831208 B TWI831208 B TW I831208B TW 111118345 A TW111118345 A TW 111118345A TW 111118345 A TW111118345 A TW 111118345A TW I831208 B TWI831208 B TW I8312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beam
charged particle
charge amount
substrat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8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3663A (zh
Inventor
野村春之
中山田憲昭
小笠原宗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紐富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677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7780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紐富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紐富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3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20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4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s or from the beam, e.g. correc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17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hanging properties of the objects or for applying thin layers thereon, e.g. for ion implantation
    • H01J37/3174Particle-beam lithography, e.g.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51Exposure without an original mask, e.g. using a programmed deflection of a point source, by scanning, by drawing with a light beam, using an addressed light or corpuscular source
    • G03F7/2059Exposure without an original mask, e.g. using a programmed deflection of a point source, by scanning, by drawing with a light beam, using an addressed light or corpuscular source using a scann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beam, e.g. an electron beam
    • G03F7/2061Electron scattering (proximity) correction or prevention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47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47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 H01J37/1471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for centering, aligning or positioning of ray or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44Detectors; Associated components or circu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2Controlling tubes by external information, e.g. programme control
    • H01J37/3023Programme control
    • H01J37/3026Patterning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4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s or from the beam, e.g. correction signals
    • H01J37/3045Object or beam position 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04Charge control of objects or be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0Electron or ion beam tube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 H01J2237/304Controlling tubes
    • H01J2237/30455Correction during exposure
    • H01J2237/30461Correction during exposure pre-calcul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0Electron or ion beam tube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 H01J2237/317Processing objects on a microscale
    • H01J2237/3175Lithography
    • H01J2237/31761Patterning strategy
    • H01J2237/31764Dividing into sub-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0Electron or ion beam tube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 H01J2237/317Processing objects on a microscale
    • H01J2237/3175Lithography
    • H01J2237/31793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lithograph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本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精度良好地修正射束照射位置,防止描繪精度的降低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按照本實施形態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係藉由偏向器使帶電粒子束偏向,對基板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而描繪圖樣,該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基於剛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後的前述基板上的射束照射區域的帶電量、與前述基板中的電荷的擴散係數,算出帶電量分布,基於前述帶電分布,算出前述基板上的前述帶電粒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基於前述位置偏離量分布,修正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位置。

Description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本發明有關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關連申請案]
本申請案以日本專利申請案2021-084008號(申請日:2021年5月18日)及日本專利申請案2022-067706號(申請日:2022年4月15日)為基礎申請案而享受優先權。本申請案藉由參照此基礎申請案而包含基礎申請案的全部的內容。
隨著LSI的高度積體化,對於半導體元件要求之電路線寬正逐年微細化。為了對半導體元件形成期望的電路圖樣,會採用下述手法,即,利用縮小投影型曝光裝置,將形成於石英上之高精度的原圖圖樣(光罩,或特別是用於步進機或掃描機者亦稱為倍縮光罩)縮小轉印至晶圓上。高精度的原圖圖樣,係藉由電子束描繪裝置來描繪,運用所謂的電子束微影技術。
當對光罩等基板照射電子束的情形下,會因先前已照射的電子束使得照射位置或其周圍帶電,導致照射位置偏離。以往,作為消弭此射束照射位置偏差之方法的1種,已知有在基板上形成帶電防止膜,來防止基板表面的帶電之方法。但,此帶電防止膜會對塗布於基板上的化學增幅型阻劑帶來影響,而可能導致圖樣缺陷,或對圖樣尺寸的均一性造成影響,依照和阻劑的相容性而定,能夠使用的帶電防止膜有所限制。
依照帶電防止膜的種類而定,會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除電效果,由於未完全除電的帶電所造成的帶電效應而射束照射位置偏離這樣的問題。
本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精度良好地修正射束照射位置,防止描繪精度的降低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按照本實施形態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係藉由偏向器使帶電粒子束偏向,對基板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而描繪圖樣,該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基於剛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後的前述基板上的射束照射區域的帶電量、與前述基板中的電荷的擴散係數,算出帶電量分布,基於前述帶電分布,算出前述基板上的前述帶電粒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基於前述位置偏離量分布,修正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位置。
以下,基於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實施形態中,說明使用了電子束作為帶電粒子束的一例之構成。但,帶電粒子束不限於電子束,也可以是離子束等。
圖1為實施形態之描繪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1所示描繪裝置100,具備描繪部W及控制部C。描繪裝置100,為電子束描繪裝置之一例。描繪部W,具有電子鏡筒1與描繪室14。在電子鏡筒1內,配置有電子槍5、照明透鏡7、第1孔徑板8、投影透鏡9、成形偏向器10、第2孔徑板11、對物透鏡12、對物偏向器13、及靜電透鏡15。
在描繪室14內配置XY平台3。在XY平台3上,配置有作為描繪對象之基板2。基板2中,包括用於半導體製造的曝光之光罩或形成半導體裝置之半導體晶圓等。此外,欲被描繪之光罩中,包括尚未受到任何描繪之光罩底板(mask blanks)。例如,基板2具有石英、及設於石英上的鉻膜、及設於鉻膜上的阻劑層、及設於阻劑層上的帶電防止膜。在XY平台3上,在和供配置基板2的位置相異之位置,係配置平台位置測定用的鏡4。
在XY平台3上,在和供基板2載置的位置相異之位置,設有校正用的標記M。例如標記M為金屬製的十字形狀,以電子束掃描標記M,以檢測器(圖示略)檢測來自標記M的反射電子,而進行對焦調整、位置調整、偏向形狀修正係數的調整等。
控制部C,具有控制計算機110,120、平台位置檢測部45、平台控制部46、偏向控制電路130、記憶體142、磁碟裝置等的記憶裝置21,140等。偏向控制電路130,連接至成形偏向器10及對物偏向器13。
控制計算機110,具有進行裝置全體的控制之描繪控制部30、圖樣密度分布算出部32、劑量分布算出部34、帶電量分布算出部36及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38的機能。控制計算機110的各部,可由包含電子電路、具CPU的電腦、電路基板、量子電路、或半導體裝置等之硬體所構成,亦可由軟體所構成。控制計算機110的各部的輸入資料或演算結果,被存放於記憶體142。
控制計算機120,具有擊發資料生成部41及位置偏離修正部42的功能。擊發資料生成部41及位置偏離修正部42,可由軟體構成,亦可由硬體構成。
偏向控制電路130,具有成形偏向器控制部43及對物偏向器控制部44的功能。成形偏向器控制部43及對物偏向器控制部44,可由軟體構成,亦可由硬體構成。
記憶裝置140中,存放定義被描繪的複數個圖形圖樣之描繪資料(佈局資料)。
從電子槍5(放出部)放出之電子束6,會藉由照明透鏡7而對具有矩形的孔之第1孔徑板8全體做照明。此處,係將電子束6先成形為矩形。通過了第1孔徑板8的第1孔徑像之電子束6,會藉由投影透鏡9而被投影至第2孔徑板11上。在第2孔徑板11上的第1孔徑像的位置,會藉由受到成形偏向器控制部43控制之成形偏向器10而被偏向,能夠令射束形狀與尺寸變化(可變成形)。
通過了第2孔徑板11的第2孔徑像之電子束6,會藉由對物透鏡12而合焦,藉由受到對物偏向控制部44控制之例如靜電型的偏向器(對物偏向器13)而被偏向,照射至配置成可移動的XY平台3上之基板2的期望位置。XY平台3藉由平台控制部46而受到驅動控制。XY平台3的位置,藉由平台位置檢測部45而受到檢測。在平台位置檢測部45,例如包括對鏡4照射雷射,基於入射光與反射光之干涉來測定位置之雷射測長裝置。靜電透鏡15,和基板2面的凹凸相對應,動態地修正電子束6的焦點位置(動態對焦:dynamic focusing)。
圖2為平台移動的狀況說明用圖。當對基板2描繪的情形下,使XY平台3例如於X方向連續移動。描繪區域在電子束6的可偏向幅度內被假想分割成複數個長條狀的條紋區域(SR)。描繪處理是以條紋區域單位進行。XY平台3的X方向之移動,例如設為連續移動,同時亦令電子束6的擊發位置跟隨平台移動。藉由令其連續移動,能夠縮短描繪時間。
若描繪結束1個條紋區域,將XY平台3朝Y方向步進饋送而於X方向(相反方向)進行下一條紋區域的描繪動作。藉由令各條紋區域的描繪動作以蛇行之方式進行,能夠縮短XY平台3的移動時間。
描繪裝置100中,於處理佈局資料(描繪資料)時,是將描繪區域假想分割成長條狀的複數個圖框(frame)區域,對每一圖框區域進行資料處理。當不進行多重曝光的情形下,通常,圖框區域和條紋區域會成為同一區域。當進行多重曝光的情形下,根據多重度,圖框區域和條紋區域會錯開。像這樣,基板2的描繪區域,被假想分割成作為複數個描繪單位區域之圖框區域(條紋區域),描繪部W,對每一圖框區域(條紋區域)描繪。
已知若電子束照射至基板2,則會因阻劑帶電效應造成射束照射位置偏離。以往是藉由帶電效應修正,從圖樣資料預測阻劑帶電效應所造成的位置偏離,而予以修正。但,依照設於基板2的帶電防止膜的種類而定,會無法充分修正位置偏離,依條件而定也可能使射束照射位置精度惡化。
如圖3所示,一旦電子束照射至基板,則表面電荷會在帶電防止膜上朝平面方向擴散。本發明團隊發現,當帶電防止膜的片電阻不是充分低的情形下,電荷的擴散相對於描繪的行進速度會有意義地(significantly)慢,帶電防止膜中累積的電荷會將射束偏向而對射束照射位置造成影響。
本實施形態中,係考量和時間相依的平面方向的電荷的擴散而算出帶電量分布,基於帶電量分布算出電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而修正射束照射位置。
圖4為用來評估電荷的擴散係數的不同所造成的位置精度的不同之描繪佈局的例子。尺寸0.5μm,大小8μm的十字狀的位置測定用的網格圖樣在140mm×140mm的區域以5mm間距配置29處×29處。此外,為了評估表面帶電效應,在佈局中央的100mm×120mm區域配置有100%面積密度的高照射量區域。在高照射區域內,以位置測定網格與高照射區域圖樣的圖形不重疊之方式,挖空一比起高照射區域充分小的例如16μm×16μm的區域,而配置框狀的位置測定用的網格圖樣。作為描繪順序,是從佈局的-Y方向的端的網格圖樣依序朝+Y方向前進,高密照射量區域圖樣與網格圖樣在同一圖框區域中被描繪而被合併。
圖5示意當將圖4的佈局的高照射量區域以劑量30μC/cm 2、平台速度50mm/sec、條紋區域寬度81μm描繪的情形下,在相異擴散係數下的網格圖樣的位置偏離量的評估結果例。在各自的結果中,剛照射射束後(剛照射後:規定的照射量下的射束照射完成的時間點)的帶電量雖相同,但擴散係數則如0.1mm 2/sec、0.3mm 2/sec、0.5mm 2/sec、1.0mm 2/sec般相異。此外,從該些評估結果例得到的位置精度3s與擴散係數之關係如圖6所示。如該些例子所示,可知擴散係數愈大愈可得到良好的位置精度,而若擴散係數小則會因除電殘餘而位置誤差變大。
算出帶電量分布時,本實施形態中,事前求出示意射束剛照射後的照射區域的帶電量Q與照射量d之關係的帶電量資訊Q(d)、及電荷(電子)的擴散係數D。
求出帶電量資訊及電荷的擴散係數時,首先會描繪測試佈局。例如,以和圖4的佈局同樣的圖形配置,描繪高照射區域圖樣的射束照射量相異之複數個佈局,求出各者的位置誤差。若要依每一佈局改變射束照射強度,只要設計成例如將高照射區域的圖樣密度改變為3%、5%、10%、15%、20%、25%、50%、75%、100%等之佈局即可。以位置測定器測定各者的佈局的描繪結果的網格圖樣距設計位置的偏離,得到位置偏離量分布P meas(x i,y i,Q(d);D unknown)。i為指派給測試佈局的各網格上的陣列箱(box array)的編號。此外,D unknown為基板特有的擴散係數,由後述的手續所決定。
接著,對此測試佈局的描繪資料,使擴散係數D變動為複數個值,來模擬各時刻t下的帶電量分布C(x,y,t)。將描繪區域以某一網目尺寸L的描繪分區予以區隔。第0~j個的描繪分區被描繪後的帶電量,是作為二維的擴散方程式的解析解而如以下的式(1)~(3)般求取。下記式中,t k為第k個的描繪區間被描繪的時刻,(x k,y k)為第k個的描繪區間的位置。
對計算出的各時刻的測試佈局的帶電量分布,予以摺積為了從帶電量分布計算位置偏離量而假定之響應函數r(x,y),而算出擴散係數D所造成的測試佈局的位置偏離量分布模擬結果P sim(x i,y i,Q(d);D)。響應函數r(x,y),例如如圖7所示般,為一表現從點電荷到期望的描繪地點的距離與位置偏離量之關係的函數。
圖8示意測定結果P meas(x i,y i,Q(d);D unknown)的一例。此外,圖9示意某一擴散係數下的Q=1(nC/cm 2)下的模擬結果P sim(x i,y i,Q=1nC/cm 2,D=0.5mm 2/sec)。
取得從該些測試佈局的描繪結果求得的位置偏離量分布P meas(x i,y i,Q(d);D unknown)與模擬結果P sim(x i,y i,Q=1,D)之相關性,而將殘差成為最小的擴散係數D決定成為最佳的擴散係數。此外,由此時的相關性的斜率(相關係數)Q,決定剛照射後的帶電量。例如,以訂定Q=1[nC/cm 2]的位置偏離模擬結果為基準,確認描繪結果的位置偏離成為它的幾倍,藉此便能決定帶電量。當相關係數為3的情形下,剛照射後的帶電量成為3[nC/cm 2]。
圖10示意取得位置偏離量分布P meas(x i,y i,Q(d);D unknown)與模擬結果P sim(x i,y i,Q=1,D)之相關性的殘差的例子。此例中,擴散係數為0.5時成為最佳的擴散係數。此外,藉由滿足此時的P meas=Q・P sim的相關係數Q來求出照射在剛描繪後的帶電量。
對於從測試佈局描繪時的複數個照射量條件的描繪結果求得的位置偏離量分布P meas(x i,y i,Q(d);D unknown)的各者,同樣地實施上述的分析。如圖11所示,針對各照射量條件求得擴散係數D(第1擴散係數)。例如求出它們的平均作為最佳擴散係數D opt(第2擴散係數)。將此最佳擴散係數Dopt記憶於記憶裝置21作為擴散係數D。
此外,如圖12所示,針對各照射量條件求得剛照射後的帶電量Q(d)。將示意此照射量條件與帶電量Q(d)之對應關係的資訊登錄至記憶裝置21作為帶電量資訊。
循著圖13所示流程圖,說明運用在記憶裝置21記憶有帶電量資訊及擴散係數的描繪裝置之描繪方法。此描繪方法,具有圖樣密度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0)、劑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2)、帶電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4)、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6)、偏向位置修正工程(步驟S108)、描繪工程(步驟S110)。
圖樣面積密度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0)中,圖樣密度分布算出部32,從記憶裝置140讀出描繪資料,將描繪區域(或圖框區域)以規定尺寸(格子尺寸)予以網目狀地假想分割,而對每一網目區域演算示意描繪資料中定義的圖形圖樣的配置比例之圖樣密度。然後,作成每一網目區域的圖樣密度p的分布。
劑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2)中,劑量分布算出部34(照射量演算部),使用圖樣密度分布,算出每一網目區域的劑量d的分布。劑量d能夠由下記式(4)算出。下記式中,η為背向散射係數、d100為基準劑量(圖樣密度100%時的劑量)。又,藉由計算劑量與圖樣密度之乘積而求得照射量。
d=d100*{(1/2+η)/(1/2+η*p)}‧‧‧(4)
帶電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4)中,帶電量分布算出部36從記憶裝置21讀出帶電量資訊及擴散係數D,參照帶電量資訊,從藉由步驟S102算出的照射量,算出剛照射後的照射區域的帶電量Q。然後,帶電量分布算出部36,藉由算出的帶電量Q與讀出的擴散係數D,運用上述式(1)~(3)求出每一網目區域的帶電量,藉此算出帶電量分布。
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工程(步驟S106)中,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38(位置偏離量演算部),算出基於帶電量分布之位置偏離量。具體而言,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38,對於步驟S104中算出的帶電量分布,將響應函數r(x,y)予以摺積積分,藉此演算帶電量分布的各位置的帶電量引起之描繪位置的位置偏離量。(x,y)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資料處理之該圖框區域的射束照射位置。
然後,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38,由該圖框區域的欲描繪之各位置(x,y)的位置偏離量來作成位置偏離量分布。作成的位置偏離量分布被輸出至控制計算機120。
在控制計算機120內,擊發資料生成部41,從記憶裝置140讀出描繪資料,進行複數段的資料變換處理,生成描繪裝置100固有的格式的擊發資料。描繪資料中定義之圖形圖樣的尺寸,通常比描繪裝置100在1次的擊發所能形成之擊發尺寸還大。因此,在描繪裝置100內,會將各圖形圖樣分割成複數個擊發圖形(擊發分割),以便成為描繪裝置100在1次的擊發可形成之尺寸。然後,對每一擊發圖形,將示意圖形種類之圖形代碼、座標、及尺寸這些資料予以定義成為擊發資料。
偏向位置修正工程(步驟S108)(位置偏離修正工程)中,位置偏離修正部42,運用步驟S106中算出的位置偏離量,修正照射位置。此處,是修正各位置的擊發資料。具體而言,是對擊發資料的各位置(x,y)加算將位置偏離量分布所示意的位置偏離量予以修正之修正值。修正值,例如優選是使用將位置偏離量分布所示意的位置偏離量的正負符號予以顛倒而成之值。藉此,當照射電子束6的情形下,該照射處的座標會被修正,故藉由對物偏向器13而偏向之偏向位置會被修正。擊發資料是以依擊發順序排列之方式定義於資料檔案。
描繪工程(步驟S110)中,在偏向控制電路130內,依擊發順序,成形偏向器控制部43,對每一擊發圖形,由擊發資料中定義的圖形種類及尺寸來演算用來將電子束6可變成形之成形偏向器10的偏向量。此外,對物偏向器控制部44,演算用來將該擊發圖形偏向至所照射的基板2上的位置之對物偏向器13的偏向量。換言之,對物偏向器控制部44(偏向量演算部),演算將電子束偏向至修正後的照射位置之偏向量。然後,配置於電子鏡筒1內的對物偏向器13,根據演算出的偏向量將電子束偏向,藉此將電子束照射至修正後的照射位置。藉此,描繪部W,便將圖樣描繪至基板2的帶電修正後的位置。
像這樣,本實施形態中,是從在基板表面低速擴散的電子的帶電分布來計算射束照射位置的偏離量,因此能夠精度良好地修正射束照射位置。
如圖3所示,一旦對基板照射電子束,則由於2次電子放出而產生的電洞(正孔)會累積在阻劑層,被遮光膜吸收而漸漸衰減。阻劑層為絕緣體,因此電洞不會朝平面方向移動而會在射束照射處發生帶電。亦可進一步考量這樣的在射束照射處的直接帶電分布而進行照射位置的修正。
此外,依照帶電防止膜的組成而定,由於2次電子放出而產生的電洞(正孔)也可能不會對一般視為絕緣體的阻劑層導電,而是如同電子般在帶電防止膜上擴散而移動。在該情形下,亦可進一步也考量電洞的擴散而進行帶電量分布的預測、及照射位置的修正,上述的數式(1)~(3)係如以下般被置換成運用具有2個相異的擴散係數Dn、Dp的擴散方程式的解析解之式(5)~(9)。
下記式子中,Dn表示在帶電防止膜上的電子的擴散係數,Dp表示在帶電防止膜上的電洞的擴散係數,Qn表示由於射束照射所造成的電子的剛照射後的帶電量,Qp表示由於射束照射所造成的電洞生成的剛照射後的帶電量。
亦可考量這樣的2種以上的擴散而進行帶電量的預測、及照射位置的修正。
另,以將這樣的擴散係數納入考量之帶電分布為基礎的照射位置的修正的效果,會取決於「描繪的行進速度」與擴散係數D之大小關係。「描繪的行進速度」能夠定義為將「描繪區域的面積」除以「描繪時間」,例如將「描繪區域的總面積」除以「總描繪時間」。
若擴散係數D比描繪的行進速度還充分小,則能夠忽略描繪中的電荷的擴散現象,而不需要將擴散係數D納入考量之修正。另一方面,若擴散係數D比描繪的行進速度還充分大,則由於除電殘餘等的電荷所造成的位置誤差小,因此根本不需要將帶電效應納入考量之修正。亦即,鑑於修正的效果,本實施形態優選是適用於擴散係數D相對於描繪的行進速度為規定的範圍,該範圍例如能夠訂為描繪的行進速度的1%以上,1000%以下。
帶電現象引起的照射位置的偏離,不限於電子束描繪裝置。本發明,能夠適應於藉由電子束等帶電粒子束來檢查圖樣之檢查裝置等運用藉由對瞄準之位置照射帶電粒子束而獲得之結果的帶電粒子束裝置。
上述實施形態中,為了減低在描繪室內散射的電子撒落至基板之霧化帶電的影響,亦可設計成對對物透鏡12(對物光學系統)的下面施加正的電位,以免將2次電子送回基板表面。
另,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本身,於實施階段中在不脫離其要旨的範圍內能夠將構成要素變形而予具體化。此外,藉由上述實施形態中揭示的複數個構成要素的適宜組合,能夠形成種種發明。例如,亦可將實施形態所示之全部構成要素中刪除數個構成要素。又,亦可將不同實施形態之間的構成要素予以適當組合。
1:電子鏡筒 2:基板 3:XY平台 4:鏡 5:電子槍 6:電子束 7:照明透鏡 8:第1孔徑板 9:投影透鏡 10:偏向器 11:第2孔徑板 12:對物透鏡 13:偏向器 14:描繪室 15:靜電透鏡 21,140:記憶裝置 30:描繪控制部 32:圖樣密度分布算出部 34:劑量分布算出部 36:帶電量分布算出部 38: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 41:擊發資料生成部 42:位置偏離修正部 43:成形偏向器控制部 44:對物偏向器控制部 45:平台位置檢測部 46:平台控制部 100:描繪裝置
[圖1]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描繪裝置的概略圖。 [圖2]為說明平台移動的狀況的圖。 [圖3]為示意電荷往基板表面中的平面方向之擴散的模型圖。 [圖4]為示意描繪佈局的例子的圖。 [圖5]為示意描繪圖4的佈局的情形下的位置偏離量的評估結果的圖。 [圖6]為示意位置精度與擴散係數之關係的圖表。 [圖7]為示意點電荷所造成的位置偏離量的圖表。 [圖8]為示意位置偏離量的測定結果的圖。 [圖9]為示意位置偏離量的模擬結果的圖。 [圖10]為示意取得位置偏離量的測定結果與每一擴散係數的位置偏離量模擬結果之相關性的殘差的圖表。 [圖11]為示意每一照射量的最佳的擴散係數的圖表。 [圖12]為示意照射量與剛照射後的帶電量之關係的圖表。 [圖13]為說明同實施形態之描繪方法的流程圖。
1:電子鏡筒
2:基板
3:XY平台
4:鏡
5:電子槍
6:電子束
7:照明透鏡
8:第1孔徑板
9:投影透鏡
10:偏向器
11:第2孔徑板
12:對物透鏡
13:偏向器
14:描繪室
15:靜電透鏡
21,140:記憶裝置
30:描繪控制部
32:圖樣密度分布算出部
34:劑量分布算出部
36:帶電量分布算出部
38:位置偏離量分布算出部
41:擊發資料生成部
42:位置偏離修正部
43:成形偏向器控制部
44:對物偏向器控制部
45:平台位置檢測部
46:平台控制部
100:描繪裝置
110,120:控制計算機
130:偏向控制電路
142:記憶體
C:控制部
M:標記
W:描繪部

Claims (9)

  1. 一種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係藉由偏向器使帶電粒子束偏向,對基板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而描繪圖樣,該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基於剛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後的前述基板上的射束照射區域的帶電量、前述基板中的電荷的擴散係數、擴散方程式及時間,算出帶電量分布,基於前述帶電分布,算出前述基板上的前述帶電粒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基於前述位置偏離量分布,修正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位置。
  2.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其中,前述擴散係數,是基於從事前描繪結果求出的位置偏離量、與對於使擴散係數變動而算出的前述帶電量分布得到的位置偏離量之相關性而求出。
  3.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其中,前述事前描繪結果,包含對應於複數個照射量條件的各者之描繪結果,針對各照射量條件求出基於前述相關性之第1擴散係數,將各照射量條件的前述第1擴散係數的平均亦即第2擴散係數,用於算出前述帶電量分布。
  4.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其中,將前述基板的描繪區域假想分割成規定的網目尺寸 的區間,藉由剛照射至各區間後的帶電量、與事先求出的前述擴散係數,求出每一前述區間的帶電量作為擴散方程式的解,而算出前述帶電量分布。
  5.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其中,前述帶電量分布係將2種以上相異的擴散係數納入考量。
  6. 一種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具備:放出部,放出帶電粒子束;偏向器,將被放出的前述帶電粒子束偏向;平台,載置受到前述帶電粒子束照射而被描繪圖樣之基板;帶電量算出部,算出剛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後的前述基板上的射束照射區域的帶電量,基於前述帶電量、前述基板中的電荷的擴散係數、擴散方程式及時間,算出帶電量分布;位置偏離量算出部,基於前述帶電量分布,算出前述基板上的前述帶電粒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及修正部,基於前述位置偏離量分布,修正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位置。
  7. 如請求項6記載之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其中,前述帶電量算出部,將前述基板的描繪區域假想分割成規定的網目尺寸的區間,藉由剛照射至各區間後的帶電量、與事先求出的前述擴散係數,求出每一前述區間的帶電量作為擴散方程式的解,而算出前述帶電量分布。
  8. 一種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存儲程式,該程式令控制藉由偏向器使帶電粒子束偏向,對基板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而描繪圖樣的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之電腦執行:基於剛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後的帶電量、前述基板中的電荷的擴散係數、擴散方程式及時間,算出帶電量分布之步驟;基於前述帶電量分布,算出前述基板上的前述帶電粒子束的位置偏離量分布之步驟;修正部,基於前述位置偏離量分布,修正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位置之步驟。
  9. 如請求項8記載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其中,前述程式,令電腦動作使得將前述基板的描繪區域假想分割成規定的網目尺寸的區間,藉由剛照射至各區間後的帶電量、與事先求出的前述擴散係數,求出每一前述區間的帶電量作為擴散方程式的解,而算出前述帶電量分布。
TW111118345A 2021-05-18 2022-05-17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TWI831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4008 2021-05-18
JP2021084008 2021-05-18
JP2022067706A JP2022177801A (ja) 2021-05-18 2022-04-15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67706 2022-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3663A TW202303663A (zh) 2023-01-16
TWI831208B true TWI831208B (zh) 2024-02-01

Family

ID=8160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8345A TWI831208B (zh) 2021-05-18 2022-05-17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4361B2 (zh)
EP (1) EP4092714B1 (zh)
KR (1) KR20220156455A (zh)
CN (1) CN115373228A (zh)
TW (1) TWI8312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1291A (zh) * 2012-05-22 2014-03-16 Nuflare Technology Inc 荷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荷電粒子束描繪方法
CN104321459A (zh) * 2012-02-03 2015-01-28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形成层的方法
TW201719722A (zh) * 2015-09-07 2017-06-01 Nuflare Technology Inc 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
JP2019204857A (ja) * 2018-05-22 2019-11-28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電子ビーム照射方法、電子ビーム照射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066035A1 (en) * 2019-08-28 2021-03-04 Kla Corporation Sensor module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8167A (ja) 2000-09-05 2002-05-31 Sony Corp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
JP4976071B2 (ja) * 2006-02-21 2012-07-18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JP5063035B2 (ja) 2006-05-30 2012-10-31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WO2009077450A2 (en) * 2007-12-17 2009-06-25 Carl Zeiss Nts Gmbh Scanning charged particle beams
JP5480496B2 (ja) 2008-03-25 2014-04-23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JP2010250286A (ja) 2009-03-23 2010-11-04 Toshiba Corp フォトマスク、半導体装置、荷電ビーム描画装置
JP5480555B2 (ja) 2009-08-07 2014-04-23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
JP5617947B2 (ja) 2013-03-18 2014-1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荷電粒子線照射位置の補正プログラム、荷電粒子線照射位置の補正量演算装置、荷電粒子線照射システム、荷電粒子線照射位置の補正方法
JP6353229B2 (ja) * 2014-01-22 2018-07-04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マルチ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マルチ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
JP2015216225A (ja) * 2014-05-09 2015-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951174B2 (ja) * 2016-09-28 2021-10-20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電子ビーム装置及び電子ビームの位置ずれ補正方法
JP6951922B2 (ja) 2016-09-28 2021-10-20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の位置ずれ補正方法
JP2021180224A (ja) 2020-05-12 2021-11-18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1459A (zh) * 2012-02-03 2015-01-28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形成层的方法
TW201411291A (zh) * 2012-05-22 2014-03-16 Nuflare Technology Inc 荷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荷電粒子束描繪方法
TW201719722A (zh) * 2015-09-07 2017-06-01 Nuflare Technology Inc 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
JP2019204857A (ja) * 2018-05-22 2019-11-28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電子ビーム照射方法、電子ビーム照射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362937A1 (en) * 2018-05-22 2019-11-28 Nuflare Technology, Inc.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method,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20210066035A1 (en) * 2019-08-28 2021-03-04 Kla Corporation Sensor module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ppl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2714A1 (en) 2022-11-23
US20220384142A1 (en) 2022-12-01
KR20220156455A (ko) 2022-11-25
US11804361B2 (en) 2023-10-31
EP4092714B1 (en) 2023-08-16
TW202303663A (zh) 2023-01-16
CN115373228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7206B1 (ko) 하전 입자 빔 장치 및 하전 입자 빔의 위치 이탈 보정 방법
TWI653512B (zh) 電子束裝置及電子束之位置偏移修正方法
TWI658331B (zh) 帶電粒子束的照射量修正用參數之取得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及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
US7679068B2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deflection aberration correcting voltage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method
TWI795758B (zh)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及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
TWI775007B (zh) 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及程式
TWI754145B (zh) 電子束照射方法、電子束照射裝置及可藉由記錄了程式的電腦讀取之非暫態性的記錄媒體
TWI831208B (zh)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JP2022177801A (ja)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方法、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807295B (zh)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及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
TW202343521A (zh) 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TWI709157B (zh) 照射量修正量的取得方法,帶電粒子束描繪方法及帶電粒子束描繪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