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0252B -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0252B
TWI830252B TW111121846A TW111121846A TWI830252B TW I830252 B TWI830252 B TW I830252B TW 111121846 A TW111121846 A TW 111121846A TW 111121846 A TW111121846 A TW 111121846A TW I830252 B TWI830252 B TW I8302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lug
insulating film
conductive film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051A (zh
Inventor
山崎之
松本浩史
吉田樹誉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7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25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1/35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0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or discharges, e.g. Faraday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46Leads on or in insulating or insulated substrates, e.g.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3Cross-sectional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585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plates or strips or rods or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1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1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3/35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cell select transistors,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4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ome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實施形態是在於提供一面確保充分的插塞接地面積,一面可微細化的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是具備在互相絕緣狀態下被層疊於第1方向的複數的第1電極膜。複數的半導體構件會在複數的第1電極膜的層疊體內,延伸於第1方向。第1導電膜具有第1面,在該第1面被共通連接至複數的半導體構件。第1絕緣膜會在與第1面相反側的第1導電膜的第2面側對於該第1導電膜分離而設。止裂件會在位於設有第1電極膜、半導體構件及第1導電膜的元件區域的周圍的封邊區域,被設為包圍元件區域的周圍,延伸於第1方向。導電性的第1插塞會被設在封邊區域的止裂件與元件區域之間,接觸於第1絕緣膜。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是關於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關聯申請案]
本申請案是享有以日本專利第2021-203372號(申請日:2021年12月15日)作為基礎申請案的優先權。本申請案是藉由參照此基礎申請案而包含其全部的內容。
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等的半導體裝置中,有為了微細化而具有使記憶格陣列貼合於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電路的上方之CBA(CMOS Bonding Array)構造的情況。藉由CBA構造,有可擴大記憶格陣列的面積占有率的優點。另一方面,為了製造工序的發弧(arcing)對策,最好確保充分的除電用的插塞(plug)接地面積。
實施形態是在於提供一種一面確保充分的插 塞(plug)接地面積,一面可微細化的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是具備在互相絕緣狀態下被層疊於第1方向的複數的第1電極膜。複數的半導體構件會在複數的第1電極膜的層疊體內,延伸於第1方向。第1導電膜具有第1面,在該第1面被共通連接至複數的半導體構件。第1絕緣膜會在與第1面相反側的第1導電膜的第2面側對於該第1導電膜分離而設。止裂件會在位於設有第1電極膜、半導體構件及第1導電膜的元件區域的周圍的封邊區域中,被設為包圍元件區域的周圍,延伸於第1方向。導電性的第1插塞會被設在封邊區域的止裂件與元件區域之間,接觸於第1絕緣膜。
對於第1方向大略垂直方向的第1插塞的寬度是隨著從第1導電膜來接近第1絕緣膜而變窄為理想。
更具備:在封邊區域中,以包圍元件區域的周圍之方式被設在比止裂件更內側,延伸於第1方向的封邊,從第1方向看時,第1插塞是在封邊區域中被設於止裂件與封邊之間為理想。
第1插塞是被設在位於封邊區域的第1導電膜與第1絕緣膜之間為理想。
第1導電膜是包含被層疊於第1方向的第1及第2導電材料層,第1導電材料層是比第2導電材料層更位於第1絕緣膜的附近,第1插塞是以第1導電材料層所構成 為理想。
第1導電膜是包含被層疊於第1方向的第1及第2導電材料層,第2導電材料層是比第1導電材料層更離開第1絕緣膜,第1插塞是以第2導電材料層所構成為理想。
亦可更具備:從元件區域看,被設在封邊區域的外側所設的切斷區域,接觸於第1絕緣膜,和第1導電膜同一材料的對位標記。
亦可更具備:在元件區域中,被設在第1導電膜與第1絕緣膜之間,和第1導電膜同一材料的第2插塞。
第1插塞是被設在第1絕緣膜與位於該第1絕緣膜的下方的第2絕緣膜之間為理想。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不是限定本發明者。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半導體裝置的上下方向是表示將設有半導體元件的面設為上或下時的相對方向,有與按照重力加速度的上下方向不同的情況。圖面是模式性或概念性者,各部分的比率等是不一定與現實者相同。在說明書與圖面中,有關已出現過的圖面,在與前述者同樣的要素是附上相同的符號而詳細的說明是適當省略。 (第1實施形態)
圖1是表示根據第1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概略剖面圖。以下,將層疊體20的層疊方向設為Z方向。將與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1個的方向設為Y方向。將與Z及Y方向的各者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設為X方向。
半導體裝置1是具備:具有記憶格陣列的記憶體晶片2、及具有CMOS電路的控制器晶片3。記憶體晶片2與控制器晶片3是在貼合面B1被貼合,經由在貼合面被接合的配線來互相電性連接。在圖1中,顯示記憶體晶片2被搭載於控制器晶片3上的狀態。
控制器晶片3是具備基板30、CMOS電路31、孔(via)32、配線33,34及層間絕緣膜35。
基板30是例如矽基板等的半導體基板。CMOS電路31是以被設在基板30上的電晶體所構成。在基板30上是亦可形成CMOS電路31以外的電阻元件、電容元件等的半導體元件。
孔32是電性連接CMOS電路31與配線33之間或配線33與配線34之間。配線33、34是在層間絕緣膜35內構成多層配線構造。配線34是被埋入至層間絕緣膜35內,幾乎面一致地露出於層間絕緣膜35的表面。配線33、34是被電性連接至CMOS31等。孔32、配線33、34是例如可使用銅、鎢等的低電阻金屬。層間絕緣膜35是被覆CMOS電路31、孔32、配線33、34而加以保護。層間絕緣膜35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
記憶體晶片2是具備層疊體20、柱狀部CL、縫隙ST、源極層BSL、層間絕緣膜25、絕緣膜26a、26b、26c、26d、26e、金屬墊(metal pad)27及導電膜41。
層疊體20是被設在CMOS電路31的上方,對於基板30而言位於Z方向。層疊體20是沿著Z方向來交替層疊複數的電極膜21及複數的絕緣膜22而構成。電極膜21是例如可使用鎢等的導電性金屬。絕緣膜22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物等的絕緣膜。絕緣膜22是將電極膜21彼此間絕緣。亦即,複數的電極膜21是互相在絕緣狀態下被層疊。電極膜21及絕緣膜22的各個的層疊數為任意。絕緣膜22是例如亦可為多孔(porous)絕緣膜或氣隙。
層疊體20的Z方向的上端及下端的1個或複數的電極膜21是分別作為源極側選擇閘極SGS及汲極側選擇閘極SGD機能。源極側選擇閘極SGS與汲極側選擇閘極SGD之間的電極膜21是作為字元線WL機能。字元線WL是記憶格MC的閘極電極。汲極側選擇閘極SGD是汲極側選擇電晶體的閘極電極。源極側選擇閘極SGS是被設在層疊體20的上部區域。汲極側選擇閘極SGD是被設在層疊體20的下部區域。上部區域是指層疊體20的接近控制器晶片3的側的區域,下部區域是指層疊體20的遠離控制器晶片3的側(接近導電膜41的側)的區域。
半導體裝置1是具有被串聯於源極側選擇電晶體與汲極側選擇電晶體之間的複數的記憶格MC。源極側選擇電晶體、記憶格MC及汲極側選擇電晶體被串聯的構造是被稱為“記憶體串”、或“NAND串”。記憶體串是例如經由孔28來連接至位元線BL。位元線BL是被設在層疊體20的下方,延伸於X方向(圖1的紙面方向)的配線23。
在層疊體20內是設有複數的柱狀部CL。柱狀部CL是在層疊體20內,以貫通該層疊體20的方式延伸於層疊體20的層疊方向(Z方向),從被連接至位元線BL的 孔28到源極層BSL為止設置。有關柱狀部CL的內部構成是後述。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柱狀部CL為高縱橫比(aspect ratio),因此在Z方向分成2段形成。但,柱狀部CL是亦可為1段沒有問題。
並且,在層疊體20內是設有複數的縫隙ST。縫隙ST是延伸於X方向,且在層疊體20的層疊方向(Z方向)貫通該層疊體20。在縫隙ST內是充填有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絕緣膜是被構成板狀。縫隙ST是將層疊體20的電極膜21電性分離。
在層疊體20上是隔著絕緣膜而設有源極層BSL。源極層BSL是對應於層疊體20而設。源極層BSL是具有第1面F1及與第1面F1相反側的第2面F2。在源極層BSL的第1面F1側是設有層疊體20,在第2面F2側是設有絕緣膜26a~26e、金屬墊27及導電膜41。源極層BSL是被共通連接至複數的柱狀部CL的一端,對位於同一記憶格陣列2m的複數的柱狀部CL給予共通的源極電位。亦即,源極層BSL是作為記憶格陣列2m的共通源極電極機能。源極層BSL是例如可使用摻雜多晶矽等的導電性材料。導電膜41是例如可使用銅、鋁或鎢等的低電阻金屬。絕緣膜26a~26e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膜、矽氮化膜等的絕緣膜。絕緣膜26a~26e是離開源極層BSL而設。另外,2s是為了將觸點(contact)連接至各電極膜21而設的電極膜21的階梯部分。有關階梯部分2s是參照圖2在後面說明。
在絕緣膜26a內是設有金屬墊27。金屬墊27是被設在源極層BSL與導電膜41之間,從導電膜41電性連接至源極層BSL。
在本實施形態中,記憶體晶片2與控制器晶片3是被個別地形成,在貼合面B1被貼合。因此,在記憶體晶片2內是CMOS電路31未被設置。並且,在控制器晶片3內是層疊體20(亦即記憶格陣列2m)未被設置。CMOS電路31及層疊體20是皆位於源極層BSL的第1面F1側。導電膜41及金屬墊27是位於第2面F2側。
導電膜41是被設在絕緣膜26a及金屬墊27上,被電性共通連接至金屬墊27。導電膜41是可將來自半導體裝置1的外部的源極電位經由金屬墊27來施加於源極層BSL。金屬墊27是在對於Z方向垂直面(X-Y面)內,對應於層疊體20及源極層BSL大略均等地配置為理想。因此,源極電位是可大略均等地施加於源極層BSL。
在層疊體20的下方是設有孔28、配線23、24。配線23、24是在層間絕緣膜25內構成多層配線構造。配線24是被埋入至層間絕緣膜25內,幾乎面一致地露出於層間絕緣膜25的表面。配線23、24是被電性連接至柱狀部CL的半導體本體210等(參照圖3)。孔28、配線23、24是例如可使用銅、鎢等的低電阻金屬。層間絕緣膜25是被覆層疊體20、孔28、配線23、24而加以保護。層間絕緣膜25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
層間絕緣膜25與層間絕緣膜35是在貼合面B1貼合,配線24與配線34也在貼合面B1大略面一致接合。藉此,記憶體晶片2與控制器晶片3是經由配線24,34來電性連接。
在記憶格MC(層疊體20、柱狀部CL)、縫隙ST及源極層BSL的某元件區域Rc的外側是有封邊區域Re。在封邊區域Re是設有單數或複數的封邊ES。封邊ES是在從Z方向看的X-Y平面,以包圍元件區域Rc的周圍之方式設成環狀。封邊ES是在Z方向,從導電膜41朝向貼合面B1延伸,經由配線24等來電性連接至基板30。封邊ES是例如以銅、鎢等的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藉此,封邊ES是可使製造製程中或製造後的電荷逃往基板30(接地)(除電)。又,封邊ES是可抑制氫等的雜質從外部往元件區域Rc侵入。進一步,封邊ES是可抑制在切割工序中從晶片外緣的切口區域(未圖示)產生的龜裂或剝落往元件區域Rc傳播。
從元件區域Rc看,在封邊ES的更外側是設有單數或複數的止裂件(crack stopper)CS。止裂件CS是在從Z方向看的X-Y平面,以包圍元件區域Rc及封邊ES的周圍之方式設成環狀。止裂件CS是在Z方向,從導電膜29、41或絕緣膜26a朝向貼合面B1延伸。止裂件CS是與封邊ES同樣,例如以銅、鎢等的導電性材料所構成。止裂件CS是在和封邊ES同一製造工序形成即可。但,止裂件CS是如圖1所示般,有未被電性連接至基板30的情況。此情況,止裂件CS是不具有除電的機能,但可具有氫等的雜質的侵入抑制以及抑制龜裂或剝落的傳播之止裂件的機能。
從Z方向看時,在封邊區域Re的封邊ES與止裂件CS之間是設有單數或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未設有封邊ES時,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元件區域Rc與止裂件CS之間。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和源極層BSL同一層構成的導電膜29與絕緣膜26a之間。除電插塞ACP是可在源極層BSL的形成工序被形成。因此,除電插塞ACP是以和源極層BSL及導電膜29相同的導電性材料(例如摻雜多晶矽等)所構成。
除電插塞ACP是在從Z方向看的X-Y平面,在封邊ES與止裂件CS之間,以包圍元件區域Rc的周圍之方式設成環狀。除電插塞ACP是在Z方向從導電膜29朝向絕緣膜26a突出,接觸於絕緣膜26a或26b。除電插塞ACP是在完成品中為電性浮遊狀態,通常未被電性連接至基板30。因此,除電插塞ACP是在完成品中不具有除電的機能。但,如後述般,除電插塞ACP是在製造工序途中,具有除去被蓄積於源極層BSL及導電膜29的電荷之除電機能。又,除電插塞ACP是可具有抑制龜裂或剝落的傳播之止裂件的機能。另外,除電插塞ACP的構成及機能是在後面詳細說明。
圖2是表示層疊體20的模式平面圖。層疊體20是包含階梯部分2s及記憶格陣列2m。階梯部分2s是被設在層疊體20的緣部。記憶格陣列2m是藉由階梯部分2s來夾著或包圍。縫隙ST是從層疊體20的一端的階梯部分2s經由記憶格陣列2m來設至層疊體20的另一端的階梯部分2s為止。縫隙SHE是至少被設在記憶格陣列2m。縫隙SHE是比縫隙ST更淺,延伸於與縫隙ST大略平行。縫隙SHE是為了按每個汲極側選擇閘極SGD來電性分離電極膜21而設。
藉由圖2所示的2個的縫隙ST所夾的層疊體20的部分是被稱為區塊(BLOCK)。區塊是例如構成資料消去的最小單位。縫隙SHE是被設在區塊內。縫隙ST與縫隙SHE之間的層疊體20是被稱為引腳(finger)。汲極側選擇閘極SGD是按每個引腳而劃分。因此,在資料寫入及讀出時,可藉由汲極側選擇閘極SGD來將區塊內的1個的引腳設為選擇狀態。
圖3及圖4的各者是舉例表示立體構造的記憶格的模式剖面圖。複數的柱狀部CL的各者是被設在層疊體20內所設的記憶體孔(Memory Hole)MH內。各柱狀部CL是沿著Z方向來從層疊體20的上端貫通層疊體20,被設在層疊體20內及源極層BSL內。複數的柱狀部CL是分別包含半導體本體210、記憶體膜220及核心層230。柱狀部CL是包含被設在其中心部的核心層230、被設在該核心層230的周圍的半導體本體(半導體構件)210及被設在該半導體本體210的周圍的記憶體膜(電荷蓄積構件)220。半導體本體210是在層疊體20內,延伸於層疊方向(Z方向)。半導體本體210是與源極層BSL電性連接。記憶體膜220是被設在半導體本體210與電極膜21之間,具有電荷捕獲部。從各引腳分別各1個被選擇之複數的柱狀部CL是經由圖1的孔28來被共通連接至1條的位元線BL。柱狀部CL的各者是例如被設在記憶格陣列2m的區域。
如圖4所示般,X-Y平面的記憶體孔MH的形狀是例如圓或楕圓。在電極膜21與絕緣膜22之間是亦可設有構成記憶體膜220的一部分的區塊絕緣膜21a。區塊絕緣膜21a是例如矽氧化物膜或金屬氧化物膜。金屬氧化物的1個的例子是鋁氧化物。在電極膜21與絕緣膜22之間及電極膜21與記憶體膜220之間是亦可設有屏障膜21b。屏障膜21b是例如電極膜21為鎢時,例如選擇氮化鈦與鈦的層疊構造膜。區塊絕緣膜21a是抑制從電極膜21往記憶體膜220側的電荷的反向穿隧(back-tunneling)。屏障膜21b是使電極膜21與區塊絕緣膜21a的密着性提升。
作為半導體構件的半導體本體210的形狀是例如具有底的筒狀。半導體本體210是例如可使用多晶矽。半導體本體210是例如未摻雜矽。又,半導體本體210是亦可為p型矽。半導體本體210是成為汲極側選擇電晶體STD、記憶格MC及源極側選擇電晶體STS的各個的通道。同一記憶格陣列2m內的複數的半導體本體210的一端是被電性共通連接至源極層BSL。
記憶體膜220是區塊絕緣膜21a以外的部分會被設在記憶體孔MH的內壁與半導體本體210之間。記憶體膜220的形狀是例如筒狀。複數的記憶格MC是在半導體本體210與成為字元線WL的電極膜21之間具有記憶區域,被層疊於Z方向。記憶體膜220是例如包含罩絕緣膜221、電荷捕獲膜222及隧道絕緣膜223。半導體本體210、電荷捕獲膜222及隧道絕緣膜223的各者是延伸於Z方向。
罩絕緣膜221是被設在絕緣膜22與電荷捕獲膜222之間。罩絕緣膜221是例如包含矽氧化物。罩絕緣膜221是將犠牲膜(未圖示)更換成電極膜21時(更換(Replace)工序),保護電荷捕獲膜222不會被蝕刻。罩絕緣膜221是在更換工序中,亦可從電極膜21與記憶體膜220之間被除去。此情況,如圖3及圖4所示般,在電極膜21與電荷捕獲膜222之間是例如設有區塊絕緣膜21a。並且,在電極膜21的形成,不利用更換工序時,是亦可無罩絕緣膜221。
電荷捕獲膜222是被設在區塊絕緣膜21a及罩絕緣膜221與隧道絕緣膜223之間。電荷捕獲膜222是例如包含矽氮化物,具有在膜中捕捉電荷的捕捉地點(trap site)。電荷捕獲膜222之中,被夾在成為字元線WL的電極膜21與半導體本體210之間的部分是構成記憶格MC的記憶區域,作為電荷捕獲部。記憶格MC的臨界值電壓是依據電荷捕獲部中的電荷的有無或在電荷捕獲部中被捕獲的電荷的量而變化。藉此,記憶格MC保持資訊。
隧道絕緣膜223是被設在半導體本體210與電荷捕獲膜222之間。隧道絕緣膜223是例如包含矽氧化物或矽氧化物及矽氮化物。隧道絕緣膜223是半導體本體210與電荷捕獲膜222之間的電位障壁。例如,從半導體本體210往電荷捕獲部注入電子時(寫入動作)及從半導體本體210往電荷捕獲部注入電洞時(消去動作),電子及電洞會分別通過(穿隧(tunneling))隧道絕緣膜223的電位障壁。
核心層230是埋入筒狀的半導體本體210的內部空間。核心層230的形狀是例如柱狀。核心層230是例如包含矽氧化物,為絕緣性。
記憶體晶片(memory chip)2的層疊體20及記憶格陣列2m是如此被構成。
圖5是表示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概略平面圖。圖5是表示從Z方向看的平面佈局。半導體裝置1是被構成為1個的半導體晶片。在半導體裝置1的中心部有晶片區域Rc。以包圍晶片區域Rc的周圍之方式設有封邊區域Re。以包圍封邊區域Re的周圍之方式設有切口區域Rk。半導體晶片的外緣是藉由在切割工序中切斷切口區域Rk而形成,位於封邊區域Re與切口區域Rk之間或其附近。
在晶片區域Rc是設有記憶格陣列2m。在記憶格陣列2m之下的源極層BSL是設有以導電膜41所形成的背襯墊P1。背襯墊P1是如圖6所示般,藉由導電膜41來互相電性連接,對源極層BSL大略均等地給予源極電位。貫通孔墊P2是被設在晶片區域Rc的外側,為了在與其他的半導體晶片層疊時和該其他的半導體晶片電性連接而設。
在封邊區域Re是封邊ES、除電插塞ACP及止裂件CS會被設為包圍晶片區域Rc的周圍。從晶片區域Rc朝向切口區域Rk,依封邊ES、除電插塞ACP及止裂件CS的順序配置。
在切口區域Rk是設有在微影工序等中被使用的對位用的標記ZLA。切口區域Rk是在半導體晶圓狀態中,彼此鄰接的半導體晶片間的區域,藉由切割工序來使半導體晶片個片化時被切斷的區域。
封邊區域Re是以包圍晶片區域Rc的周圍之方式沿著晶片區域Rc的外緣而設。晶片區域Rc是例如具有大略四角形的形狀,封邊區域Re是具有包圍晶片區域Rc的大略四角的框形狀。切口區域Rk是被設在封邊區域Re的更外側。切口區域Rk是在切割工序中被切斷的區域,亦有部分地殘存於封邊區域Re的外緣的情況,但亦有藉由切割刀等來一掃而光的情況。
圖6是表示晶片區域Rc、封邊區域Re及切口區域Rk的構成例的概略剖面圖。圖7是更詳細表示封邊區域Re的構成例的剖面圖。另外,在圖7中,晶片區域Rc的層疊體20及控制器晶片3的圖示是被省略。
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是被設為從在與源極層BSL同一層構成的導電膜29突出至Z方向。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導電膜29與絕緣膜26a或26b之間,接觸於絕緣膜26a或26b。在圖5及圖6中,顯示單一的除電插塞ACP,但亦可如圖7般,複數的除電插塞ACP從封邊區域Re的內側朝向外側而配列於Y方向。導電膜29是從源極層BSL電性分離,但和源極層BSL同一層且以同一材料所構成。
另外,源極層BSL是成為導電膜29_1、29_2的層疊構造。導電膜29_1是被設在比導電膜29_2更靠絕緣膜26a~26e的附近。在第1實施形態中,除電插塞ACP是藉由接近絕緣膜26a~26e的導電膜29_1所構成。
對於Z方向大略垂直方向(除電插塞ACP的配列方向:Y方向)的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隨著從導電膜29接近絕緣膜26a、26b而變窄。亦即,除電插塞ACP的側面是具有順錐度,具有尖端的形狀。除電插塞ACP是例如可使用摻雜多晶矽等的材料。
並且,在圖5及圖6中,是顯示單一的封邊ES,但如圖7般,亦可設置複數的封邊ES1~ES4。封邊ES1~ES4是從Z方向看的俯視,在封邊區域Re中,包圍晶片區域Rc的周圍,被設在晶片區域Rc的外側且止裂件CS1、CS2的內側。封邊ES1~ES4是在層間絕緣膜25內,延伸於Z方向。
封邊ES1、ES4是虛置(dummy)未被接地。另一方面,封邊ES2、ES3是在各個的一端,經由配線24來電性連接至控制器晶片3的基板30,被接地。封邊ES2、ES3的各個的另一端是共通地被電性連接至導電膜41。
進一步,在圖5及圖6中,顯示單一的止裂件CS,但如圖7般,亦可設置複數的止裂件CS1、CS2。止裂件CS1、CS2是在從Z方向看的平面佈局,在封邊區域Re中,包圍封邊ES1~ES4的周圍,被設在封邊ES1~ES4的外側。止裂件CS1、CS2是在層間絕緣膜25內,延伸於Z方向。另外,止裂件CS的上端是如圖6所示般,亦可接觸於絕緣膜26a,如圖7所示般,亦可接觸於絕緣膜26b。
止裂件CS1、CS2是為了龜裂或剝落的抑制而設。因此,如止裂件CS2般,亦可為電性浮遊狀態。另一方面,如止裂件CS1般,即使被電性連接至控制器晶片3的基板30接地,在作為止裂件的機能上也無問題。
除電插塞ACP是從Z方向看的俯視,被設在封邊區域Re內的封邊ES1~ES4與止裂件CS1、CS2之間。又,除電插塞ACP是在Z方向,被設在比封邊ES1~ES4及止裂件CS1、CS2更上方。另一方面,電性連接封邊ES2、ES3的導電膜41是往除電插塞ACP的上方延伸,被設在除電插塞ACP上。
封邊ES1~ES4及止裂件CS1、CS2上的源極層BSL的材料(亦即導電膜29)是被除去。因此,晶片區域Rc的源極層BSL與位於除電插塞ACP之下的導電膜29是被分離。另一方面,封邊ES2、ES3是藉由導電膜41來彼此電性連接。
封邊ES1~ES4及止裂件CS1、CS2是只要在圖1的源極觸點SC的形成工序中同時形成即可。因此,封邊ES1~ES4及止裂件CS1、CS2是可使用與源極觸點SC相同的導電性材料(例如、銅、鎢等)。
如圖6所示般,在切口區域Rk是設有標記ZLA。切口區域Rk是在切割工序中有被刮跑的情況。因此,標記ZLA是不一定残存。標記ZLA是與除電插塞ACP同樣,朝向絕緣膜26a或26b突出,接觸於絕緣膜26a或26b。標記ZLA是包含與導電膜29同一材料。但,標記ZLA是被設在切口區域Rk,被設在比封邊ES及止裂件CS更外側。又,由於標記ZLA是被用在微影工序的對位,因此不僅導電膜29,還包含其他的絕緣膜、犠牲膜、導電層。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除電插塞ACP會被設在封邊區域Re。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止裂件CS與晶片區域Rc之間。進一步,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止裂件CS與封邊ES之間。除電插塞ACP是從導電膜29突出,其前端會接觸於絕緣膜26a或26b。絕緣膜26a、26b是在後述的製造工序中基板(未圖示)被除去之後被形成的材料。因此,除電插塞ACP是在製造工序途中被連接至基板,具有使被蓄積於導電膜29的電荷逃往基板的機能。藉此,在形成記憶體孔(Memory Hole)MH或縫隙ST等的深的孔或溝之工序中,除電插塞ACP是可將被蓄積於導電膜29的電荷除電。其結果,可抑制來自導電膜29的發弧。
又,藉由具有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除電插塞ACP,在封邊區域Re或切口區域Rk的斜面(beve)區域中不需要將導電膜29連接至基板而接地。在斜面區域的導電膜29的接地是需要比較大的面積。相對於此,除電插塞ACP是比較小的面積就解決了。因此,除電插塞ACP是可邊確保導電膜29的接地面積,邊可為半導體晶片的微細化及製造成本的削減。
其次,說明有關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製造方法。
圖8~圖19是表示根據第1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首先,如圖8所示般,在記憶格陣列2m側的基板100上形成絕緣膜26a。基板100是例如可使用矽基板。絕緣膜26a是例如可使用TEOS (Tetra Ethoxy Silane)膜之類的矽氧化膜。
其次,如圖9所示般,使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除去除電插塞ACP及標記ZLA的形成區域的絕緣膜26a。在除電插塞ACP及標記ZLA的形成區域中,形成溝,露出基板100。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是在對於Z方向大略垂直方向(Y方向)的寬度,隨著接近基板100而變窄,朝基板100方向成為尖端。亦即,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的溝的側壁是被形成順錐度形狀。
其次,如圖10所示般,在絕緣膜26a及基板100上形成導電膜29_1。導電膜29_1是導電膜29亦即源極層BSL的一部分。導電膜29_1是例如可使用摻雜多晶矽等的導電性材料。導電膜29_1是被埋入至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以不充填標記ZLA的形成區域的溝之方式被覆內壁。藉此,在除電插塞ACP及標記ZLA的形成區域中,形成被電性連接至基板100的導電膜29_1。除電插塞ACP是電性連接導電膜29_1與基板100之間。又,由於導電膜29_1是不充填標記ZLA的形成區域的溝,因此標記ZLA是作為其次的微影工序的對準標記機能。
按照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的溝的形狀,除電插塞ACP也在對於Z方向大略垂直方向(Y方向)的寬度,隨著接近基板100而變窄,朝基板100方向成為尖端。亦即,除電插塞ACP是被形成順錐度形狀。
又,Y方向的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設為導電膜29_1的膜厚的2倍以下為理想。當導電膜29_1的膜厚例如約100nm時,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約200nm以下為理想。藉此,導電膜29_1的材料可埋入除電插塞ACP的溝,導電膜29_1不那麼凹陷形成比較平坦。因此,被形成於導電膜29_1上的導電膜29_2及層間絕緣膜25也形成比較平坦,平坦化工序(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工序)可被省略。
其次,如圖11所示般,在導電膜29_1上形成絕緣膜120。絕緣膜120是例如矽氧化膜、矽氮化膜及矽氧化膜的層疊膜(ONO膜)即可。絕緣膜120是為了將源極層BSL連接至柱狀部CL而被使用的犠牲膜等,在晶片區域Rc中,在之後的工序被除去。
其次,使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除去絕緣膜120的一部分。其次,如圖12所示般,在絕緣膜120及導電膜29_1上形成導電膜29_2。導電膜29_2是導電膜29,亦即源極層BSL的其他的部分。導電膜29_2是與導電膜29_1同樣,例如使用摻雜多晶矽等的導電性材料。在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是已被充填導電膜29_1,因此導電膜29_2是被覆比較平坦的導電膜29_1上。標記ZLA的形成區域是未以導電膜29_1充填,導電膜29_2也與絕緣膜120一起標記ZLA的形成區域的內壁。如此,除電插塞ACP是藉由比導電膜29_2更接近基板100的導電膜29_1來構成。
其次,如圖13所示般,在導電膜29_2的上方交替層疊複數的絕緣膜(層疊絕緣膜)22及複數的犠牲膜SAC。絕緣膜22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犠牲膜SAC是可使用相對於絕緣膜22可蝕刻的例如矽氮化膜等的絕緣膜。另外,以下將層疊絕緣膜22與犠牲膜SAC的層疊體稱為層疊體20a。
其次,階梯狀地加工層疊體20a的端部,而形成階梯部分2s。其次,將層疊體20a貫通於層疊方向(Z方向),形成到達導電膜29_1、29_2的複數的記憶體孔MH。在記憶體孔MH內,將參照圖3及圖4說明的記憶體膜220、半導體本體210、核心層230形成於各記憶體孔MH內。藉此,柱狀部CL會被形成為將層疊體20a貫通於其層疊方向。柱狀部CL是到達導電膜29_1、29_2。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在層疊體20a的上部及下部分成2次形成記憶體孔MH及柱狀部CL,亦可1次對於層疊體20a形成。
在此,形成記憶體孔MH的蝕刻工序中,若記憶體孔MH到達導電膜29_1、29_2,則電荷會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
若未設有除電插塞ACP時,導電膜29_1、29_2是成為電性浮遊狀態,藉由蝕刻所致的電荷來充電。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的電荷是成為在與基板100或其他的構成之間引起發弧的原因。為了應付於此,將導電膜29_1、29_2電性連接至被設在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可使電荷經由除電插塞ACP來逃往基板100。藉此,除電插塞ACP可抑制導電膜29_1、29_2形成電性浮遊狀態,可抑制導電膜29_1、29_2在與其他的構成之間引起發弧。
另外,位於切口區域Rk的對準標記ZLA是被用在微影工序的對位者,並非一定被連接至導電膜29_1、29_2及基板100。又,對準標記ZLA是晶片區域Rc的周圍的一小部分,在除電談不上充分。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3所示般,連接部29a會被設在絕緣膜120的端部(封邊區域Re),將導電膜29_1、29_2彼此電性連接。藉此,在記憶體孔MH的形成時,蝕刻導電膜29_2時,被蓄積於導電膜29_2的電荷是可經由連接部29a來流至導電膜29_1。此電荷是可經由除電插塞ACP來朝基板100流動。亦即,連接部29a是可抑制導電膜29_2形成電性浮遊狀態,可抑制導電膜29_2在與其他的構成之間引起發弧。
其次,將層間絕緣膜25形成於層疊體20a上。其次,在層疊體20a內形成縫隙ST。縫隙ST是將層疊體20a貫通於Z方向,到達導電膜29_1、29_2。縫隙ST是延伸於X方向,如參照圖2說明般,將層疊體20a分割為對應於各區塊。與縫隙ST的形成同時形成止裂件CS及封邊ES即可。
在形成縫隙ST的蝕刻工序中,也是若縫隙ST到達導電膜29_1或29_2,則電荷會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因此,與記憶體孔MH的蝕刻工序同樣,恐有發弧成為問題之虞。
但,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由於設有將導電膜29_1、29_2電性連接至基板100的除電插塞ACP,因此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的電荷是可經由除電插塞ACP來流至基板100。因此,在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也可抑制發弧。
又,連接部29a會被設在絕緣膜120的端部,將導電膜29_1、29_2彼此電性連接。藉此,在縫隙ST的形成時,被蓄積於導電膜29_2的電荷是可經由連接部29a來流至導電膜29_1。藉此,在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可抑制導電膜29_2在與其他的構成之間引起發弧。
經由縫隙ST來將絕緣膜120置換成導電膜。亦即,蝕刻除去絕緣膜120,在絕緣膜120存在的空間充填導電膜的材料。被充填的導電膜的材料是與導電膜29_1、29_2同一材料即可,例如摻雜多晶矽等的導電性材料。藉此,導電膜29_1、29_2是取代絕緣膜120而與被充填的導電膜成為一體,成為源極層BSL。又,此時,經由縫隙ST來除取柱狀部CL的側面的記憶體膜220而使得導電膜29_1、29_2會被電性連接至柱狀部CL的半導體本體210。藉此,源極層BSL會被電性連接至柱狀部CL的半導體本體210。
其次,經由縫隙ST來將層疊體20a的犠牲膜SAC置換成電極膜21。亦即,蝕刻除去犠牲膜SAC,在犠牲膜SAC存在的空間充填電極膜21的材料。被充填的電極膜21的材料是例如鎢等的低電阻金屬。其次,在縫隙ST充填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藉此,如圖13所示般,形成交替層疊了複數的電極膜21及複數的絕緣膜22的層疊體20。其次,雖未圖示,但在層疊體20上形成多層配線構造。
其次,如圖14所示般,使記憶體晶片2上下反轉,使層疊體20側在圖1所示的貼合面B1貼合於控制器晶片3。另外,在圖14是省略控制器晶片3的圖示。
其次,如圖15所示般,使用CMP法等,除去基板100。藉此,除電插塞ACP的上面及對準標記ZLA的上面會露出。
其次,如圖16所示般,為了使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將晶片區域Rc的源極層BSL從封邊區域Re的導電膜29電性分離,而形成分離縫隙STs。此時,設有除電插塞ACP的封邊區域Re的導電膜29也藉由分離縫隙STs來從源極層BSL電性分離。藉此,除電插塞ACP會從源極層BSL電性切斷。其次,絕緣膜26b會被堆積於絕緣膜26a上。此時,如圖16所示般,絕緣膜26a是被充填於分離縫隙STs內。絕緣膜26a、26b是例如可使用矽氧化膜等的絕緣膜。
其次,利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如圖17所示般,在圖5的背襯墊P1的形成區域及封邊ES的區域形成孔或溝。此孔或溝是到達源極層BSL及封邊ES。在該孔或溝的內壁形成金屬層41。金屬層41是被電性連接至源極層BSL及封邊ES。金屬層41是例如可使用銅、鋁或鎢等的低電阻金屬。
其次,使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如圖18所示般,加工金屬層41。藉此,電性切斷被連接至背襯墊P1的金屬層41及被連接至封邊ES的金屬層41。
其次,如圖19所示般,在金屬層41上形成絕緣膜26c。絕緣膜26c是被充填於在背襯墊P1及封邊ES上所形成的孔或溝內。絕緣膜26c是例如可使用TEOS膜之類的矽氧化膜。
其次,絕緣膜26d、26e會被形成於絕緣膜26c上。絕緣膜26d是例如可使用矽氮化膜等的絕緣膜。絕緣膜26e是例如可使用聚醯亞胺等的絕緣膜。
然後,切口區域Rk會以切割刀等所切斷,半導體晶圓會被個片化成半導體晶片。如此完成半導體裝置1。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除電插塞ACP會被設在封邊區域Re。除電插塞ACP是從導電膜29往基板100突出,其前端會接觸於基板100。除電插塞ACP是在圖13所示的記憶體孔MH及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將導電膜29_1、29_2(亦即源極層BSL)電性連接至基板100。藉此,除電插塞ACP是在記憶體孔MH及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可使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的電荷逃往基板100。藉此,在形成記憶體孔MH或縫隙ST等的深孔或溝的工序中,可抑制來自導電膜29_1、29_2的發弧(arcing)。
又,藉由具有除電插塞ACP,不需要在封邊區域Re或切口區域Rk的斜面區域中將導電膜29連接至基板而接地。藉此,半導體晶片的微細化及製造成本的削減為可能。 (第2實施形態)
圖20是表示根據第2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在第2實施形態中,除電插塞ACP藉由比導電膜29_1更遠離絕緣膜26a、26b的導電膜29_2所構成的點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除電插塞ACP的導電膜29_2是貫通導電膜29_1來接觸於絕緣膜26a、26b。
對於Z方向大略垂直方向(Y方向)的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隨著從導電膜29_1或29_2接近絕緣膜26a、26b而變窄。亦即,除電插塞ACP的側面是具有順錐度,具有尖端的形狀。但,除電插塞ACP的前端的寬度是變寬,具有鎚頭的形狀。
又,Y方向的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設為導電膜29_2的膜厚的2倍以下為理想。導電膜29_2的膜厚例如約為100nm時,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是約200nm以下為理想。藉此,導電膜29_2的材料可埋入除電插塞ACP的溝,導電膜29_2不那麼凹陷形成比較平坦。因此,被形成於導電膜29_2上的層間絕緣膜25也形成比較平坦,平坦化工序(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工序)可被省略。
如此,除電插塞ACP是亦可藉由導電膜29_2來形成。
圖21~圖23是表示根據第2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第2實施形態的製造方法是在圖10的導電膜29_1的形成工序中,不形成除電插塞ACP,只要在圖12的導電膜29_1的形成工序中形成除電插塞ACP即可。
例如圖21所示般形成導電膜29_1。
其次,如圖22所示般,將絕緣膜120形成於導電膜29_1上之後,使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加工位於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的導電膜29_1及絕緣膜26a。藉此,如圖22所示般,在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的形成區域形成溝。溝是貫通導電膜29_1及絕緣膜26a來到達基板100。
其次,藉由堆積導電膜29_2,在上述溝內埋入導電膜29_2。藉此,如圖23所示般,除電插塞ACP是藉由比導電膜29_1更遠離基板100的導電膜29_2來形成。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的製造工序是與第1實施形態的製造工序同樣即可。
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及其他的製造方法是與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及製造方法同樣即可。藉此,第2實施形態可取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第3實施形態)
圖24是表示根據第3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根據第3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是在晶片區域Rc也設有除電插塞ACPc的點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除電插塞ACPc是在晶片區域Rc中,可被設在源極層BSL與絕緣膜26a、26b之間。除電插塞ACPc是與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的構成相同即可,以相同製造工序形成。除電插塞ACPc是以和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同一材料構成。除電插塞ACPc是從Z方向看的俯視,被設為不重複於背襯墊P1。
藉由除電插塞ACPc在晶片區域Rc也被設置,在記憶體孔MH及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導電膜29_1、29_2會以更低電阻來連接至基板100。因此,被蓄積於導電膜29_1、29_2的電荷會容易往基板100排出。藉此,可更確實地抑制導電膜29_1、29_2的發弧。
圖25是表示根據第3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平面圖。除電插塞ACPc是如圖25所示般,亦可對應於背襯墊P1而設。除電插塞ACPc是亦可在X方向及/或Y方向鄰接的複數的背襯墊P1之間大略均等配置。除電插塞ACPc的數量不特別加以限定。
第3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即可。因此,第3實施形態是可取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第3實施形態是亦可與第2實施形態組合。亦即,除電插塞ACPc是亦可以導電膜29_2構成。 (第4實施形態)
圖26是表示根據第4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根據第4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是具備第3實施形態的晶片區域Rc的除電插塞ACPc,但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會被省略。如此,設有晶片區域Rc的除電插塞ACPc時,封邊區域Re的除電插塞ACP是亦可不設置省略。第4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3實施形態的構成同樣即可。藉此,第4實施形態是可取得第3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第4實施形態是亦可與第1或第2實施形態組合。 (第5實施形態)
圖27是表示根據第5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在根據第5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中,除電插塞ACP及/或ACPc會以含有雜質的半導體單結晶材料所構成。例如,除電插塞ACP及/或ACPc是以磊晶成長的矽單結晶所構成。此情況,如圖9所示般露出基板10之後,利用磊晶成長法,使矽單結晶成長於被露出的基板10上。此時,邊導入雜質(例如硼)邊使矽單結晶成長。藉此,可形成具有導電性的除電插塞ACP及/或ACPc。另外,矽單結晶是在對準標記ZLA的一部分也被形成,但沒有問題。
第5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3實施形態同樣即可。藉此,第5實施形態是可取得與第3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藉由使用使磊晶成長於除電插塞ACP的矽單結晶,不需要導電膜29_1、29_2埋入除電插塞ACP的溝。因此,導電膜29_1、29_2是可被形成比較平坦。
又,第5實施形態是亦可與第1、第2或第4實施形態組合。將第5實施形態適用於第2實施形態時,只要在圖22所示的工序中,利用磊晶成長法來使矽單結晶成長於被露出的基板10上即可。 (第6實施形態)
圖28是表示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在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中,Y方向的除電插塞ACP的寬度會比導電膜29_2的膜厚的2倍更寬。藉此,導電膜29_2會被覆除電插塞ACP的溝的內壁,層間絕緣膜25會經由導電膜29_2來設於該溝的內側。藉此,導電膜29_2與絕緣膜26a、26b的接觸面積會變大,導電膜29_2不易從絕緣膜26a、26b剝落。並且,在記憶體孔MH或縫隙ST的形成工序中,導電膜29_2與基板100的接觸面積會變大,可使該等之間的接觸電阻低減。因此,除電插塞ACP的除電效果會提升。
又,由於除電插塞ACP的溝是未被導電膜29_2的材料所充填,因此除電插塞ACP是亦可作為對準標記機能。此情況,不需要將對準標記ZLA設在切口區域Rk。
第6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2實施形態的構成同樣即可。藉此,第6實施形態是可取得與第2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第6實施形態是亦可與第1、第3或第4實施形態組合。
圖29及圖30是表示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平面圖。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除電插塞ACP是如圖29所示般,亦可包圍晶片區域Rc的周圍全體。
另一方面,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除電插塞ACP是寬度比較寬,所以可比較擴大導電膜29_2與基板100的接觸面積,且比較擴大導電膜29_2與絕緣膜26a、26b的接觸面積。因此,如圖30所示般,亦可被設於晶片區域Rc的周圍的一部分。即使為此情況,除電插塞ACP也會與基板100充分地以低電阻連接,充分地發揮除電的效果。又,由於除電插塞ACP是與絕緣膜26a、26b的接觸面積大,因此不易從絕緣膜26a、26b剝落。
又,除電插塞ACP是大略均等地被配置於晶片區域Rc的周圍為理想。例如,除電插塞ACP是對應於晶片區域Rc的四個角落而大略均等配置。藉此,導電膜29_1、29_2的局部性的電荷的集中會被抑制。因此,可抑制導電膜29_1、29_2的發弧。 (第7實施形態)
圖31是表示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在第7實施形態是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會被配列於Y方向,但在除電插塞ACP之下是設有層間絕緣膜25,導電膜29是未被設置。亦即,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層間絕緣膜25與絕緣膜26a之間,接觸於層間絕緣膜25及絕緣膜26a。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是未藉由導電膜29來彼此連接。亦即,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層間絕緣膜25上,彼此被分離。第7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同樣即可。
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除電插塞ACP是可有效地將從半導體裝置1的外部往晶片區域Rc的方向(Y方向)進展的龜裂CR彎至其他的方向。
若如圖7所示般,複數的除電插塞ACP藉由位於其下的導電膜29來連接的情況,亦即複數的除電插塞ACP被設在導電膜29上的情況,則傳達於止裂件CS1而朝Z方向進展的龜裂CR往晶片區域Rc方向(Y方向)進展於導電膜29與層間絕緣膜25的界面之可能性高。此情況,除電插塞ACP是不作為止裂件機能。
又,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是以和導電膜29同一材料來一體構成,因此各除電插塞ACP難以作為止裂件機能。
相對於此,若根據第7實施形態,則複數的除電插塞ACP是被設在層間絕緣膜25上,彼此被物理性地分離。因此,如圖31所示般,龜裂CR是即使往晶片區域Rc方向(Y方向)進展於絕緣膜26a與層間絕緣膜25的界面,也可傳達於各除電插塞ACP的錐形狀的側面而朝斜上方(Z與Y之間的傾斜方向)進展。由於複數的除電插塞ACP分別作為止裂件機能,因此可增加使龜裂CR彎往斜上方的機會,減低龜裂CR朝向晶片區域Rc(Y方向)進展的機率。如此,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除電插塞ACP是不僅記憶體孔MH及縫隙ST的形成工序的除電機能,也兼具作為切割工序等的止裂件的機能。
圖32~圖35是表示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另外,圖32~圖35是基於方便起見配合第1實施形態的製造方法的圖,概念性地表示圖31所示的構成。但,圖32~圖35是表示複數的除電插塞ACP。
首先,經過參照圖8~圖14說明的工序之後,除去基板100。藉此,可取得圖32所示的構造。
其次,利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如圖33所示般,除電插塞ACP、封邊ES及止裂件CS上的層間絕緣膜26a會被選擇性地除去。藉此,複數的除電插塞ACP及其下的導電膜29_1會露出。
其次,利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各向異性地蝕刻複數的除電插塞ACP及其下的導電膜29_1、29_2。除電插塞ACP與導電膜29_1、29_2是以同一材料(例如多晶矽)所構成,因此維持除電插塞ACP的凸形狀,其下的導電膜29_1、29_2會被除去。至層間絕緣膜25被露出為止,蝕刻除電插塞ACP及導電膜29_1、29_2。藉此,維持除電插塞ACP的凸形狀,除去其下的導電膜29_1、29_2,且可除去封邊ES及止裂件CS上的導電膜29_1、29_2。藉此,如圖34所示般,在層間絕緣膜25上,複數的除電插塞ACP彼此被物理性地離的狀態下留置。此時,封邊ES及止裂件CS的端部也被露出。
然後,若經過參照圖16及圖17說明的工序,則如圖35所示般,形成絕緣膜26b及導電膜41。然後,如參照圖18及圖19般,利用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加工導電膜41,進一步形成絕緣膜26c~26e,藉此完成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
第7實施形態的其他的構成是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即可。因此,第7實施形態是可取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第7實施形態是亦可與第2~第6實施形態的任一者組合。 (第8實施形態)
圖36是表示根據第8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1的構成例的剖面圖。第8實施形態是位於除電插塞ACP的上方的絕緣膜26c~26e會被除去。亦即,絕緣膜26c~26e是被設在封邊ES1~ES4的上方,但在除電插塞ACP上是未被設置。藉此,當龜裂CR朝斜上方進展於除電插塞ACP的側面時,可抑制龜裂CR進一步朝向晶片區域Rc進展傳於絕緣膜26c~26e。另外,切口區域Rk的絕緣膜26c~26e也可被除去。 (對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適用例)
圖37是表示適用上述實施形態的任一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構成例的方塊圖。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是可非揮發地記憶資料的NAND型快閃記憶體,藉由外部的記憶體控制器1002來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與記憶體控制器1002之間的通訊是例如支援NAND介面規格。半導體裝置1是可適用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
如圖37所示般,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是例如具備記憶格陣列MCA、指令寄存器1011、位址寄存器1012、定序器1013、驅動器模組1014、行解碼器模組1015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016。
記憶格陣列MCA是包含複數的區塊BLK(0)~ BLK(n)(n為1以上的整數)。區塊BLK是可非揮發地記憶資料之複數的記憶格的集合,例如作為資料的消去單位使用。並且,在記憶格陣列MCA是設有複數的位元線及複數的字元線。各記憶格是例如與1條的位元線及1條的字元線建立關聯。有關記憶格陣列MCA的詳細的構成是後述。
指令寄存器1011是保持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從記憶體控制器1002接收的指令CMD。指令CMD是例如包含使讀出動作、寫入動作、消去動作等實行於定序器1013的命令。
位址寄存器1012是保持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從記憶體控制器1002接收的位址資訊ADD。位址資訊ADD是例如包含區塊位址BA、頁位址PA及列位址CA。例如,區塊位址BA、頁位址PA及列位址CA是分別被使用在區塊BLK、字元線及位元線的選擇。
定序器1013是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全體的動作。例如,定序器1013是根據被保持於指令寄存器1011的指令CMD來控制驅動器模組1014、行解碼器模組1015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016等,實行讀出動作、寫入動作、消去動作等。
驅動器模組1014是產生被使用在讀出動作、寫入動作、消去動作等的電壓。然後,驅動器模組1014是例如根據被保持於位址寄存器1012的頁位址PA來施加在對應於被選擇的字元線的訊號線產生的電壓。
行解碼器模組1015是具備複數的行解碼器。行解碼器是根據被保持於位址寄存器1012的區塊位址BA來選擇對應的記憶格陣列MCA內的1個的區塊BLK。然後,行解碼器是例如將被施加於對應於被選擇的字元線的訊號線之電壓轉送至被選擇的區塊BLK內的被選擇的字元線。
感測放大器模組1016是在寫入動作中,按照從記憶體控制器1002接收的寫入資料DAT來對各位元線施加所望的電壓。又,感測放大器模組1016是在讀出動作中,根據位元線的電壓來判定被記憶於記憶格的資料,以判定結果作為讀出資料DAT轉送至記憶體控制器1002。
以上說明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及記憶體控制器1002是亦可藉由該等的組合來構成1個的半導體裝置。作為如此的半導體裝置,例如可舉SDTM卡之類的記憶卡或SSD(solid state drive)等。
圖38是表示記憶格陣列MCA的電路構成之一例的電路圖。抽出記憶格陣列MCA中所含的複數的區塊BLK之中1個的區塊BLK。如圖38所示般,區塊BLK是包含複數的串單元SU(0)~SU(k)(k為1以上的整數)。
各串單元SU是包含與位元線BL(0)~BL(m)(m為1以上的整數)分別建立關聯之複數的NAND串NS。各NAND串NS是例如包含記憶格電晶體MT(0)~MT(15)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記憶格電晶體MT是包含控制閘極及電荷蓄層疊,非揮發保持資料。選擇電晶體ST(1)及ST(2)的各者是被使用在各種動作時的串單元SU的選擇。
在各NAND串NS中,記憶格電晶體MT(0)~ MT(15)是被串聯。選擇電晶體ST(1)的汲極是被連接至被建立關聯的位元線BL,選擇電晶體ST(1)的源極是被連接至被串聯的記憶格電晶體MT(0)~MT(15)的一端。選擇電晶體ST(2)的汲極是被連接至被串聯的記憶格電晶體MT(0)~MT(15)的另一端。選擇電晶體ST(2)的源極是被連接至源極線SL。
在同一區塊BLK中,記憶格電晶體MT(0)~ MT(15)的控制閘極是分別被共通連接至字元線WL(0)~ WL(7)。串單元SU(0)~SU(k)內的各個的選擇電晶體ST(1)的閘極是分別被共通連接至選擇閘極線SGD(0)~SGD(k)。選擇電晶體ST(2)的閘極是被共通連接至選擇閘極線SGS。
在以上說明的記憶格陣列MCA的電路構成中,位元線BL是依據在各串單元SU被分配相同的列位址之NAND串NS而共有。源極線SL是例如在複數的區塊BLK間共有。
在1個的串單元SU內被連接至共通的字元線WL之複數的記憶格電晶體MT的集合是例如被稱為格單元CU。例如,包含分別記憶1位元資料的記憶格電晶體MT之格單元CU的記憶容量會被定義為「1頁資料」。格單元CU是可按照記憶格電晶體MT所記憶的資料的位元數來具有2頁資料以上的記憶容量。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0a所具備的記憶格陣列MCA是不被限定於以上說明的電路構成。例如,各NAND串NS所含的記憶格電晶體MT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的個數是分別可設計成任意的個數。各區塊BLK所含的串單元SU的個數是可被設計成任意的個數。
說明了本發明的幾個的實施形態,但該等的實施形態是作為例子提示者,不是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等實施形態是可在其他的各種的形態被實施,可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進行各種的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或其變形是與含在發明的範圍或主旨的情形同樣,為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所包含。
1:半導體裝置 Rc:晶片區域 Re:封邊區域 Rk:切口區域 BSL:源極層 41:導電層 ES:封邊 ACP:除電插塞 CS:止裂件 29:導電膜 25:層間絕緣膜 26a~26e:絕緣膜
[圖1]是表示根據第1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2]是表示層疊體的模式平面圖。
[圖3]舉例表示立體構造的記憶格的模式剖面圖。
[圖4]舉例表示立體構造的記憶格的模式剖面圖。
[圖5]是表示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概略平面圖。
[圖6]是表示晶片區域、封邊區域及切口區域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7]是更詳細表示封邊區域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8~圖19]是表示根據第1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0]是表示根據第2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21~圖23]是表示根據第2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4]是表示根據第3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25]是表示根據第3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平面圖。
[圖26]是表示根據第4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27]是表示根據第5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28]是表示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29]是表示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平面圖。
[圖30]是表示根據第6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平面圖。
[圖31]是表示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32~圖35]是表示根據第7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36]是表示根據第8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的構成例的剖面圖。 [圖37]是表示半導體記憶裝置的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8]是表示記憶格陣列的電路構成之一例的電路圖。
1:半導體裝置
26a~26e:絕緣膜
29_1,29_2:導電膜
41:導電層
ACP:除電插塞
BSL:源極層
CL:柱狀部
CS:止裂件
ES:封邊
P1:背襯墊
Rc:晶片區域
Re:封邊區域
Rk:切口區域
ST:縫隙
ZLA:標記

Claims (11)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是具備:在互相絕緣狀態下被層疊於第1方向之複數的第1電極膜;在前述複數的第1電極膜的層疊體內,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之複數的半導體構件;具有第1面,在該第1面被共通連接至前述複數的半導體構件之第1導電膜;在與前述第1面相反側的前述第1導電膜的第2面側對於該第1導電膜分離而設之第1絕緣膜;在位於設有前述第1電極膜、前述半導體構件及前述第1導電膜的元件區域的周圍之封邊區域中,被設為包圍前述元件區域的周圍,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之止裂件;及被設在前述封邊區域的前述止裂件與前述元件區域之間,接觸於前述第1絕緣膜之導電性的第1插塞。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對於前述第1方向大略垂直方向的前述第1插塞的寬度是隨著從前述第1導電膜來接近前述第1絕緣膜而變窄。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更具備:在前述封邊區域中,以包圍前述元件區域的周圍之方式被設在比前述止裂件更內側,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的封邊,從前述第1方向看時,前述第1插塞是在前述封邊區域中被設於前述止裂件與前述封邊之間。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第1插塞是被設在位於前述封邊區域的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1絕緣膜之間。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第1導電膜是包含被層疊於前述第1方向的第1及第2導電材料層,前述第1導電材料層是比前述第2導電材料層更位於前述第1絕緣膜的附近,前述第1插塞是以前述第1導電材料層所構成。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第1導電膜是包含被層疊於前述第1方向的第1及第2導電材料層,前述第2導電材料層是比前述第1導電材料層更離開前述第1絕緣膜,前述第1插塞是以前述第2導電材料層所構成。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更具備:從前述元件區域看,被設在前述封邊區域的外側所設的切斷區域,接觸於前述第1絕緣膜,和前述第1導電膜同一材料的對位標記。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更具備:在前述元件區域中,被設於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1絕緣膜之間,和前述第1導電膜同一材料的第2插塞。
  9.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記載的半導體裝 置,其中,前述第1插塞是被設在前述第1絕緣膜與位於該第1絕緣膜的下方的第2絕緣膜之間。
  10. 一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具備:在第1基板上形成絕緣膜,形成貫通前述絕緣膜而到達前述第1基板的第1溝,在前述絕緣膜上形成第1導電膜,且在前述第1溝內埋入前述第1導電膜的材料而形成電性連接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1基板之間的第1插塞,在前述第1導電膜的上方,形成:在互相絕緣狀態下被層疊於第1方向的複數的第1電極膜、及在前述複數的第1電極膜的層疊體內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的複數的半導體構件,在位於設有前述第1電極膜、前述半導體構件及前述第1導電膜的元件區域的周圍之封邊區域中,形成被設為包圍前述元件區域的周圍,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之止裂件,除去前述第1基板而使前述第1插塞露出,在前述第1插塞及前述絕緣膜上形成第1絕緣膜。
  11. 如請求項10記載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除去前述第1基板而使前述第1插塞露出之後,在形成前述第1絕緣膜之前,選擇性地除去前述封邊區域的前述第1插塞及前述止 裂件上的前述第1絕緣膜,將前述第1插塞及前述止裂件上的前述第1導電膜蝕刻而維持前述第1插塞的形狀下,除去前述止裂件上的前述第1導電膜。
TW111121846A 2021-12-15 2022-06-13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0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3372 2021-12-15
JP2021203372A JP2023088563A (ja) 2021-12-15 2021-12-15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051A TW202327051A (zh) 2023-07-01
TWI830252B true TWI830252B (zh) 2024-01-21

Family

ID=8464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846A TWI830252B (zh) 2021-12-15 2022-06-13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9517A1 (zh)
JP (1) JP2023088563A (zh)
CN (2) CN218215304U (zh)
TW (1) TWI83025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03227A (zh) * 2015-03-17 2017-01-16 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70148748A1 (en) * 2015-11-25 2017-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cribe line region structures
US20200075398A1 (en) * 2018-09-05 2020-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p-fill layers,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TW202123436A (zh) * 2019-09-03 2021-06-16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03227A (zh) * 2015-03-17 2017-01-16 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70148748A1 (en) * 2015-11-25 2017-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cribe line region structures
US20200075398A1 (en) * 2018-09-05 2020-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p-fill layers,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TW202123436A (zh) * 2019-09-03 2021-06-16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9517A1 (en) 2023-06-15
CN218215304U (zh) 2023-01-03
JP2023088563A (ja) 2023-06-27
TW202327051A (zh) 2023-07-01
CN116266581A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933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923057B2 (en)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ith active patterns and electrodes arranged above a substrate
US11127754B2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20170069731A1 (e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99753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channel structure
JP5389074B2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31551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417672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2125787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CN112018125A (zh) 半导体存储器装置
TWI830252B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20170027561A (ko) 반도체 장치
US20230110729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230111711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210134821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202213734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4068684A (zh) 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和半导体存储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2627215B1 (ko) 연결부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플래시 메모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30371255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44004B1 (ko) 연결부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플래시 메모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633697B1 (ko) 독립된 데이터 저장 패턴 구조를 갖는 3차원 플래시 메모리
US2023000595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data storage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3165379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23272611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JP2022136744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