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795B - 鋼筋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鋼筋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795B
TWI823795B TW112108764A TW112108764A TWI823795B TW I823795 B TWI823795 B TW I823795B TW 112108764 A TW112108764 A TW 112108764A TW 112108764 A TW112108764 A TW 112108764A TW I823795 B TWI823795 B TW I8237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processing method
smooth surface
protrusions
thr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8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任君
Original Assignee
圓容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圓容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圓容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8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379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79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鋼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鋼筋,鋼筋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且第一部分相較於第二部分鄰近鋼筋的一端;去除鋼筋的第一部分的該些突起;透過一擠型機處理已去除該些突起的鋼筋的第一部分,使第一部分具有一光滑面;以及加工第一部分的光滑面,以在光滑面上形成一螺紋。

Description

鋼筋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鋼筋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用於續接器之鋼筋的鋼筋加工方法。
鋼筋混凝土建築是以分層的方式逐層構築而成,因此各層的鋼筋間會產生鋼筋接續的問題。目前鋼筋接續的方式可分為搭接、燒熔壓接、焊接或續接器續接等。其中,使用續接器續接的方式具有施工品質優良或接續強度優異等特性,且續接後之強度、變形、延展性或韌性與母材鋼筋相近,因此廣為業界普遍使用。
為使鋼筋與續接器進行續接,需要加工鋼筋使其具有螺紋。然而,由於鋼筋的強度極高且鋼筋的竹節因製造商的不同而存在差異,鋼筋的不穩定性造成加工螺紋時的尺寸精度難以掌控。
因此,亟須提出一種改良的鋼筋加工方法,以消除或緩和上述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筋及鋼筋加工方法,藉由使用本發明的鋼筋加工方法,使加工後的鋼筋具有穩定性佳、精度高等優勢,而可有效提升鋼筋續接後的鎖附效果或節省生產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鋼筋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第一部分相較於第二部分鄰近鋼筋的一端。經加工後,鋼筋的第一部分具有一光滑面,且光滑面上形成有一螺紋,而第二部分則保有複數突起。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鋼筋的第一部分可形成有一倒角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鋼筋的第一部分可具有一裁切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除了前述的鋼筋之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鋼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鋼筋,鋼筋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且第一部分相較於第二部分鄰近鋼筋的一端;去除鋼筋的第一部分的該些突起;透過一擠型機處理已去除該些突起的鋼筋的第一部分,使第一部分具有一光滑面;以及加工第一部分的光滑面,以在光滑面上形成一螺紋。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提供該鋼筋的步驟之前,可更包括提供一初始鋼筋且裁切該初始鋼筋並形成具有一裁切面的鋼筋的步驟,且該第一部分具有裁切面,藉此有利於鋼筋進行對位,並提升加工後鋼筋的穩定性與精度。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裁切面的直徑可介於15毫米至50毫米之間,例如介於15毫米至40毫米之間、介於15毫米至30毫米之間或介於15毫米至20毫米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圓鋸機裁切初始鋼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只要可順利且平整地裁切初始鋼筋即可。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透過擠型機處理已去除該些突起的鋼筋的第一部分的步驟之前,可更包括使第一部分形成一倒角面的步驟,藉此可緩和在後續處理鋼筋時所產生的阻力,或進一步避免擠型機的損壞。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倒角面的一法線方向與鋼筋的一軸向之角度可介於30 o至60 o之間,例如介於30 o至50 o之間、介於40 o至60 o之間或介於40 o至50 o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削皮倒角機使第一部分形成倒角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只要可使鋼筋的第一部分加工形成倒角面即可。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光滑面的長度可介於1公分至10公分之間,例如介於1公分至8公分之間、介於1公分至6公分之間、介於3公分至8公分之間或介於3公分至6公分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使用車牙或滾牙的方式加工光滑面,以在光滑面上形成螺紋。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滾牙機以滾牙的方式加工光滑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只要可在光滑面上加工形成螺紋即可。
下文將配合圖式並詳細說明,使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優點、及新穎特徵更明顯。
以下提供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這些實施例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一實施例的一特徵可透過合適的修飾、置換、組合、分離以應用於其他實施例。
應注意的是,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具備「一」元件不限於具備單一的該元件,而可具備一或更多的該元件。
此外,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第一」、「第二」等序數,只是用於區別具有相同名稱的多個元件,並不表示它們之間存在位階、層級、執行順序、或製程順序。一「第一」元件與一「第二」元件可能一起出現在同一構件中,或分別出現在不同構件中。序數較大的一元件的存在不必然表示序數較小的另一元件的存在。
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所謂的特徵甲「或」(or)或「及/或」(and/or)特徵乙,是指甲單獨存在、乙單獨存在、或甲與乙同時存在;所謂的特徵甲「及」(and)或「與」(and)或「且」(and)特徵乙,是指甲與乙同時存在;所謂的「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是指包括但不限於此。
此外,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上」或類似敘述不必然表示該元件接觸該另一元件。
此外,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一數值可涵蓋該數值的±10%的範圍,特別是該數值±5%的範圍。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一數值範圍是由較小端點數、較小四分位數、中位數、較大四分位數、及較大端點數所定義的多個子範圍所組成。
實施例
圖1至圖5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鋼筋裁切後的立體圖、去除鋼筋的第一部分的該些突起後的鋼筋立體圖、第一部分具有倒角面的鋼筋立體圖、第一部分具有光滑面及倒角面的鋼筋立體圖及第一部分具有螺紋的鋼筋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鋼筋1包括第一部分S1及第二部分S2,第一部分S1及第二部分S2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11,且第一部分S1相較於第二部分S2鄰近鋼筋1的一端。如圖5所示,經加工後,鋼筋1的第一部分S1具有裁切面12、倒角面14及螺紋16;而鋼筋1的第二部分S2則設置有複數突起11。
此外,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鋼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初始鋼筋(圖未示),使用圓鋸機(圖未示)裁切初始鋼筋,以提供具有一裁切面12的一鋼筋1,其中,鋼筋1包括第一部分S1及第二部分S2,第一部分S1及第二部分S2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11,且第一部分S1相較於第二部分S2鄰近鋼筋1的一端,且鋼筋1的第一部分S1具有該裁切面12(如圖1所示);去除鋼筋1的第一部分S1的該些突起11,形成一粗糙面13(如圖2所示);使用削皮倒角機(圖未示)使第一部分S1形成倒角面14(如圖3所示);透過擠型機(圖未示)處理第一部分S1,使第一部分S1具有光滑面15(如圖4所示),並使得第一部分S1具有優異的真圓度;以及使用滾牙機(圖未示)以滾牙的方式加工鋼筋1的第一部分S1的光滑面15,在光滑面15上形成螺紋16(如圖5所示)。上述的螺紋16係以ISO 965規範的標準加工。此外,上述的真圓度是指其實際輪廓相對於理想圓的徑向偏移量。
於本實施例中,上述的突起11係為鋼筋的竹節,且裁切面12的直徑為32毫米。此外,倒角面14的法線方向N與鋼筋1的軸向L之角度A為45 o(如圖3所示),而光滑面15的長度L1為5公分(如圖4所示)。
比較例
比較例之鋼筋加工方法與本實施例之鋼筋加工方法相似,差異在於,比較例之鋼筋加工方法所製成的鋼筋的第一部分不具有倒角面,且係使用整圓機處理鋼筋的第一部分以形成光滑面。
實驗結果
使用本實施例與比較例之鋼筋加工方法分別完成50隻鋼筋,使用ISO 1502:1996規範的GO螺紋量規(GO thread plug gauge)及NO GO螺紋量規(NO GO thread plug gauge)分別對其進行測試,結果如下表1所示。上述的GO螺紋量規代表符合ISO 1502:1996規範的螺紋可以鎖入,NO GO螺紋量規代表符合ISO 1502:1996規範的螺紋不可鎖入。
表1
比較例 實施例
編號 GO螺紋量規 NO GO螺紋量規 GO螺紋量規 NO GO螺紋量規
1 V V V X
2 V X V X
3 V V V X
4 V V V X
5 V V V X
6 V V V X
7 V V V X
8 V V V X
9 V V V X
10 V V V X
11 V X V X
12 V V V X
13 V V V X
14 V V V X
15 V V V X
16 V V V X
17 V V V X
18 V V V X
19 V X V X
20 V V V X
21 V V V X
22 V V V X
23 V V V X
24 V V V X
25 V V V X
26 V V V X
27 V V V X
28 V V V X
29 V V V X
30 V X V X
31 V V V X
32 V V V X
33 V V V X
34 V V V X
35 V V V X
36 V V V X
37 X X V X
38 V X V X
39 V V V X
40 V V V X
41 V V V X
42 V V V X
43 V X V X
44 X X V X
45 X X V X
46 V X V X
47 V V V X
48 V V V X
49 V V V X
50 V X V X
註:V表示可鎖入螺紋量規,X表示不可鎖入螺紋量規。
根據表1的結果,使用實施例之鋼筋加工方法所製得的鋼筋全數合格,合格數量為50隻鋼筋,合格率為100%,顯示出經由擠型機處理後的第一部分因為具有光滑面以及優異的真圓度,因此得以有效提升成品的合格率;相反地,使用比較例之鋼筋加工方法製得的鋼筋則僅有少部分合格,合格數量為8隻鋼筋,合格率為16%。在此,合格標準係為GO螺紋量規的部分可以鎖入(即代表GO螺紋量規的欄位為V)且NO GO螺紋量規的部分不可鎖入(即代表NO GO螺紋量規的欄位為X)。
綜上所述,使用本發明之鋼筋加工方法所製成的鋼筋具有穩定性佳、精度高等優勢,因此可有效提升鋼筋續接後的鎖附效果、改善生產效率,或是大幅節省生產成本。
儘管本發明已透過多個實施例來說明,應理解的是,只要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者,可作出許多其他可能的修飾及變化。
1:鋼筋
11:突起
12:裁切面
13:粗糙面
14:倒角面
15:光滑面
16:螺紋
A:角度
L:軸向
L1:長度
N:法線方向
S1:第一部分
S2:第二部分
圖1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鋼筋裁切後的立體圖。 圖2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去除鋼筋的第一部分的該些突起後的鋼筋立體圖。 圖3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部分具有倒角面的鋼筋立體圖。 圖4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部分具有光滑面及倒角面的鋼筋立體圖。 圖5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部分具有螺紋的鋼筋立體圖。
1:鋼筋
11:突起
12:裁切面
14:倒角面
16:螺紋
L:軸向
S1:第一部分
S2:第二部分

Claims (9)

  1. 一種鋼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鋼筋,該鋼筋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分別設置有複數突起,且該第一部分相較於該第二部分鄰近該鋼筋的一端;去除該鋼筋的該第一部分的該些突起;使該第一部分形成一倒角面;透過一擠型機處理已去除該些突起的該鋼筋的該第一部分,使該第一部分具有一光滑面;以及加工該第一部分的該光滑面,以在該光滑面上形成一螺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在提供該鋼筋的步驟之前,更包括提供一初始鋼筋且裁切該初始鋼筋並形成具有一裁切面的該鋼筋的步驟,且該第一部分具有該裁切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該裁切面的直徑介於15毫米至50毫米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係使用一圓鋸機裁切該初始鋼筋。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該倒角面的一法線方向與該鋼筋的一軸向之一角度介於30°至60°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係使用一削皮倒角機使該第一部分形成該倒角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該光滑面的長度介於1公分至10公分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係使用車牙或滾牙的方式加工該光滑面,以在該光滑面上形成該螺紋。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鋼筋加工方法,其中係使用一滾牙機以滾牙的方式加工該光滑面。
TW112108764A 2023-03-09 2023-03-09 鋼筋加工方法 TWI823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8764A TWI823795B (zh) 2023-03-09 2023-03-09 鋼筋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8764A TWI823795B (zh) 2023-03-09 2023-03-09 鋼筋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3795B true TWI82379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972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8764A TWI823795B (zh) 2023-03-09 2023-03-09 鋼筋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37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4653A (zh) * 2014-04-16 2014-07-23 江苏盛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加工方法
US10046406B2 (en) * 2017-01-05 2018-08-14 Der Fun Prestressed Metal Co., Ltd. Turning and thread-rolling machine with pre-compression device
CN10874644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河北伦柯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带肋钢筋端部螺纹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4653A (zh) * 2014-04-16 2014-07-23 江苏盛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加工方法
US10046406B2 (en) * 2017-01-05 2018-08-14 Der Fun Prestressed Metal Co., Ltd. Turning and thread-rolling machine with pre-compression device
CN10874644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河北伦柯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带肋钢筋端部螺纹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298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用タップねじ
KR20130105808A (ko) 윤곽 엔드밀
TWI823795B (zh) 鋼筋加工方法
KR102646726B1 (ko) 비직선 가공된 수지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KR101590567B1 (ko) 5축 가공기를 이용한 라이트 가이드 코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67010B1 (ko) 복수 면의 가공이 가능한 복합가공 엔드밀
KR20140098572A (ko) 웜기어 제조방법
JP2005144639A (ja) 高精度歯厚上がり仕上げ刃を有するヘリカルブローチ。
CN113927257A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方法
JP4573340B2 (ja) テーパ溝加工用テーパ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113059319A (zh) 一种高精度、不易定位的三通管的加工方法
JP7053362B2 (ja) ねじ切り加工方法及び工作機械
JPH078107Y2 (ja) 内径仕上刃付きタップ
CN113399943B (zh) 一种解决pet瓶胚合缝线粗的加工工艺
KR100672864B1 (ko) 볼트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가공공구
WO2019047257A1 (zh) T 型铣刀
JPH0513452Y2 (zh)
JPS6374512A (ja) 転削工具
CN117483851B (zh) 一种环形薄壁件加工进刀方法
JPH0283108A (ja) 金型のリブ成形溝加工用エンドミル
US2004002005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luid coupling
JP7278258B2 (ja) チャック機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33912A (ja) 溝加工方法
JP4741646B2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エンドミ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58506A (ja) 転造ダ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