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1733B -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 Google Patents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1733B
TWI821733B TW110131220A TW110131220A TWI821733B TW I821733 B TWI821733 B TW I821733B TW 110131220 A TW110131220 A TW 110131220A TW 110131220 A TW110131220 A TW 110131220A TW I821733 B TWI821733 B TW I8217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rotating shaft
opening
friction
brac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8756A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8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1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17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bstract

本發明之開闔裝置包含一驅動基部構件,其係沿其中央部的縱向設置一彎曲凹槽;一成對的第一轉動軸及第二轉動軸,其係由安裝在該彎曲凹槽內部兩側的一成對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軸樞其兩端部並使其得以轉動;一同步轉動機構,其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之間;一驅動力傳達部,其係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的兩端部;一成對的托架構件,其係分別以安裝於該驅動基部構件兩側的一第一保持裝置和一第二保持裝置之迴轉中心為支點進行轉動動作;以及一支撐板,其係分別組裝在該成對的托架構件上。

Description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該開闔裝置較佳適用於像是行動電話、電子筆記本、PDA、電子書或筆記型電腦等電子機器,亦即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之兩框體表面上橫跨安裝例如有機EL製軟質顯示膜所構成的電子機器。
近來已開發並陸續上市的一種行動電話,係將一片有機EL製成的軟質顯示膜,橫跨安裝至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的兩表面。能連接此類行動電話之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並使其得以互相開闔的開闔裝置,也就是使用多個鉸鏈銷的多軸鉸鏈裝置,已於後述的專利文件1中為人所知。此一習知的多軸鉸鏈裝置,需要讓軟質顯示膜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閉闔之際,保有固定的曲率半徑而不致產生凹折或故障;同時,在第一框體和該第二框體開啟至最大角度之際,必須讓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後側不會互相碰撞干擾,因此其結構需要能調節數個鉸鏈銷的軸間距離。
專利文件1:日本專利2017-215012號公開專利公報中所記載的多軸鉸鏈裝置,於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閉闔之際,為了使軟質顯示膜形成其所需的曲率半徑,設計了能調節各鉸鏈銷之軸間距離的機構,但也因此有結構複雜和製造成本高昂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問題,其課題即是提供一種儘可能構造簡單的開闔裝置,該開闔裝置於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閉闔時,能形成軟質顯示膜所需的曲率半徑;並於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開闔時,能吸收產生於軟質顯示膜上的膜面長度差距。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開闔裝置包含:一驅動基部構件,其係沿其中央部的縱向設置一彎曲凹槽;一成對的第一轉動軸及第二轉動軸,其係由安裝在該彎曲凹槽內部兩側的一成對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軸樞其兩端部並使其得以轉動;一同步轉動機構,其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之間;一驅動力傳達部,其係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的兩端部;一成對的托架構件,其係分別以安裝於該驅動基部構件兩側的一第一保持裝置和一第二保持裝置之迴轉中心為支點進行轉動動作;以及一支撐板,其係分別組裝在該對托架構件上,以將該對托架構件組裝至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其中,該對托架構件的一側設置一托架齒輪,該托架齒輪與該各驅動力傳達部的一驅動齒輪咬合。
該第一支撐部和該第二支撐部,係分別由安裝在該彎曲凹槽內兩側邊的一上部支撐構件,以及與該上部支撐構件疊合的一下部支撐構件所構成,並支撐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上的各圓形軸部使其得以轉動。
該各托架構件上設置有一圓弧形引導板,該圓弧形引導板係插入該第一保持裝置和該第二保持裝置上所設的一圓弧形引導溝而得以滑動。
該第一保持裝置和該第二保持裝置係由各自具有圓弧形引導溝的一中心座和數個引導座構成,並保持各該對托架構件的圓弧形引導板使其得以迴轉。
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上設置有一成對的吸收機構及/或一摩擦力矩產生機構,該對吸收機構及/或一摩擦力矩產生機構係夾合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的中央部。
該對吸收機構係包含一凸輪板部和一對凸輪從動墊圈,該凸輪板部可讓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插入貫通並同時得以轉動;該對凸輪從動墊圈與設置在該凸輪板部的凸輪部相對,其在限制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迴轉的同時,可單獨在軸方向移動。
該對摩擦力矩產生機構係包含一摩擦板和一對摩擦墊圈,該摩擦板可讓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插入貫通並同時得以轉動;該對摩擦墊 圈與該摩擦板相對,其在限制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迴轉的同時,可單獨在軸方向移動。
再者,本發明之終端機器係具備上述之開闔裝置。
根據本發明,因裝設有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透過托架構件組裝至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的後端側,且該托架構件於驅動基部構件內以各轉動中心為支點進行迴轉動作;因此,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閉闔時,軟質顯示膜彎曲部部分的兩側和下方側會形成一空間,而使得軟質顯示膜不致產生凹折,並且於開闔操作時,該空間亦能吸收軟質顯示膜的膜面長度差距。
根據本發明,由於上部支撐構件以及下部支撐構件配置在驅動基部構件其彎曲凹槽內的兩側,可支撐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使其得以在平行狀態下轉動。
根據本發明,因為各托架構件具有圓弧形引導板,該圓弧形引導板可滑動的嵌合入設置於該第一保持裝置和該第二保持裝置的圓弧形引導溝,所以在動作時能以迴轉中心為支點進行迴轉動作。
根據本發明,第一保持裝置和第二保持裝置各自由中心座和引導座所構成,能保持各托架構件使其得以進行迴轉動作。
根據本發明,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不僅能於開闔操作時隨時停下並保持靜止,亦能在完全開啟前和完全閉闔前的角度促使開闔動作自動朝開啟和閉闔的方向進行;同時,在完全開啟和完全閉闔的角度下,也能保持穩定的開啟和閉闔狀態。
根據本發明,透過構成各吸收機構的凸輪板,即得以轉動的方式共同連結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因此,即使為了使終端機器更加薄型化,採用了直徑較細的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仍可防止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於轉動動作時產生彎曲。
根據本發明,透過構成各摩擦力矩產生機構的摩擦板,即得以轉動的方式連結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因此,即使為了使終端機器更加薄型化, 採用了直徑較細的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仍可防止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於轉動動作時產生彎曲。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終端機器,即使將橫跨於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的軟質顯示膜展開,在進行開闔操作時也不會因表面長度差距而導致操作不順,同時,也能夠在凹折處形成一彎曲部。
1:行動電話
10:第二轉動軸
10a:第一變形軸部
10b:第一圓形軸部
10c:短變形軸部
10d:凸緣部
10e:長變形軸部
10f:第二圓形軸部
10g:第二變形軸部
11:同步轉動機構
11a:第一同步齒輪
11b:第二同步齒輪
11c、11d:變形插孔
12:第一驅動力傳達部
12a:第一A驅動齒輪
12b:第一B從動齒輪
12c:第一C從動齒輪
12d:插孔
12e、12f:變形插孔
13:第二驅動力傳達部
13a:第二A驅動齒輪
13b:第二B從動齒輪
13c:第二C從動齒輪
13d:插孔
13e、13f:變形插孔
14:第一中心座
14a:彎曲凹槽
14b:彎曲引導溝
14c:彎曲部
14d:安裝板
14e:安裝孔
14f:安裝凹槽
14g、14i:母螺釘孔
14h:貫通孔
14j:安裝螺釘
15:第一A引導座
15a:彎曲部
15b、15c:彎曲引導溝
15d、15e:插孔
15f:母螺釘孔
15g、15h:安裝螺釘
16:第一B引導座
16a:彎曲引導溝
16b:母螺釘孔
16c:插孔
16d:安裝螺釘
17:第一保持裝置
18:第二中心座
18a:彎曲凹槽
18b:彎曲引導溝
18c:彎曲部
18d:安裝板
18e:安裝孔
18f:安裝凹槽
18g、18i:母螺釘孔
18h:貫通孔
18j:安裝螺釘
19:第二A引導座
19a:彎曲部
19b、19c:彎曲引導溝
19d、19e:插孔
19f:母螺釘孔
19g、19h:安裝螺釘
2:第一框體
20:第二B引導座
20a:彎曲引導溝
20b:母螺釘孔
20c:插孔
20d:安裝螺釘
21:第二保持裝置
22:第一A托架構件
22a:安裝孔
22b:彎曲部
22c:彎曲引導板
22d:第一托架齒輪
22f:安裝螺釘
23:第一B托架構件
23a:彎曲部
23b、23c:彎曲引導板
23d:安裝孔
24:第二A托架構件
24a:安裝孔
24b:彎曲部
24c:彎曲引導板
24d:第二托架齒輪
24f:安裝螺釘
25:第二B托架構件
25a:彎曲部
25b、25c:彎曲引導板
25d:安裝孔
26:第一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7:第一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8:第二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9:第二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3:第二框體
30:第一A吸收機構
31:第一B吸收機構
32:第二A吸收機構
33:第二B吸收機構
34:第一支撐板
34a、34b:安裝孔
35:第二支撐板
35a、35b:安裝孔
36:第二A彈性構件
37:第二B彈性構件
38:第一摩擦板
38a、38b:圓形插孔
39:第一A摩擦墊圈
39a:變形插孔
4:開闔裝置
40:第一B摩擦墊圈
40a:變形插孔
41:第一A彈性構件
42:第一B彈性構件
43:第一凸輪板部
43a、43b:圓形插孔
43c、43d:凸輪部
43e、43f:凸部
43g、43h:凹部
43i、43j:凸部
43k、43m:凸輪凹部
44: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
44a:變形插孔
44b:凸輪從動部
44c、44d:凸部
45: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
45a:變形插孔
45b:凸輪從動部
45c、45d:凸部
46: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
46a:變形插孔
46b:凸輪從動部
46c、46d:凸部
47: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
47a:變形插孔
47b:凸輪從動部
47c、47d:凸部
48:第二凸輪板部
48a、48b:圓形插孔
48c、48d:凸輪部
48e、48f:凸部
48g、48h、48k、48jm:凹部
48i、48j:凸部
49:第二A摩擦墊圈
49a:變形卡合孔
5:軟質顯示膜
5a:雙面膠帶
50:第二B摩擦墊圈
50a:變形卡合孔
51:第二摩擦板
51a、51b:圓形插孔
52:第三A摩擦墊圈
53:第三B摩擦墊圈
6:驅動基部構件
6a:彎曲凹槽
6b、6d、6h:安裝孔
6c、6i、6j:安裝螺釘
6e:安裝板
6f:母螺釘孔
6g:安裝凹槽
7:第一支撐部
7a:上部支撐構件
7b:下部支撐構件
7c、7m:安裝孔
7d、7f:安裝螺釘孔
7e:安裝凹槽
7g、7h:插孔溝
7i:軸樞孔
7j:安裝螺釘
7k:彎曲部
7o:軸樞銷
8:第二支撐部
8a:上部支撐構件
8b:下部支撐構件
8c:安裝孔
8d:安裝螺釘孔
8e:安裝凹槽
8f:安裝螺釘孔
8g、8h:插孔溝
8i:軸樞孔
8j:安裝螺釘
8k:彎曲部
8o:軸樞銷
9:第一轉動軸
9a:第一變形軸部
9b:第一圓形軸部
9c:短變形軸部
9d:凸緣部
9e:長變形軸部
9f:第二圓形軸部
9g:第二變形軸部
a、b:空間部
c:彎曲部
圖1係安裝有本發明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例示之一的行動電話示意圖,(a)為其開啟狀態的立體圖,(b)為其閉闔狀態的立體圖。
圖2係說明圖1之行動電話呈閉闔狀態時,本發明開闔裝置所呈現狀態的側面剖面圖。
圖3係本發明開闔裝置的開啟狀態示意圖,(a)為其立體圖,(b)為其平面圖,(c)為其正面圖,(d)為其側面圖。
圖4係本發明開闔裝置的閉闔狀態示意圖,(a)為其立體圖,(b)為其平面圖,(c)為其側面圖。
圖5係本發明開闔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中的驅動基部構件示意圖,(a)為其立體圖,(b)為其平面圖,(c)為其正面圖。
圖7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的放大立體圖。
圖8係構成本發明開闔裝置之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其支撐部的零件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上部支撐構件的立體圖,(b)為從另一側邊觀看同一上部支撐構件的立體圖,(c)為下部支撐構件的立體圖,(d)為兩者呈疊合狀態的側面圖。
圖9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驅動部的齒輪示意圖,(a)為驅動齒輪的立體圖,(b)為從動齒輪的立體圖。
圖10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摩擦力矩產生機構其零件組成的示意圖,(a)為其摩擦板的立體圖,(b)為其摩擦墊圈的立體圖。
圖11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吸收機構的凸輪板示意圖,(a)為其立體圖,(b)為其側面圖。
圖12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吸收機構的凸輪從動墊圈示意圖,(a)為其立體圖,(b)為其側面圖。
圖13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保持裝置的第一中心座和第二中心座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b)為從另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
圖14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保持裝置的第一A托架和第二A托架構件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b)為從上方觀看之立體圖,(c)為從底面觀看之立體圖。
圖15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保持裝置的第一引導座和第二引導座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b)為從另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
圖16係本發明開闔裝置之保持裝置的第一B托架構件和第二B托架構件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b)為從另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
圖17係本發明中之保持裝置的第一B引導座和第二B引導座示意圖,(a)為從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b)為從另一側邊觀看之立體圖。
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開闔裝置應用於終端機器一例之行動電話的實施態樣,本發明所指終端機器除了行動電話以外,亦包含筆記型電腦、以電子詞典為首的PDA等終端機器。此外,只要是透過開闔裝置以可開闔方式連接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的各種機器和容器,皆可應用本發明的開闔裝置。
圖1係終端機器例示之一的行動電話1的示意圖,其安裝有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位於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的後端部側,連結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使兩者可相對的自由開闔;而位於表面側橫跨兩面的軟質顯示膜5,則可使用例如雙面膠帶5a貼合。此行動電話1係透過開闔裝置4,使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可於0度~約180度之間開闔,並且能讓軟質顯示膜5呈現一彎曲折疊狀態以及一展開成180度的平面狀態。
以下將使用圖3~圖17說明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的構造及其功用和效果。根據圖面,特別如圖4和圖5所示,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包含有:一驅動基部構件6,其設置有一橫跨中央部軸方向的彎曲凹槽6a;一成對的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安裝在該彎曲凹槽6a內部兩側邊的第一支撐部7和第二支撐部8,以可轉動的方式軸樞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各兩側部;一同步轉動機構11,其設置於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略靠中央部分;一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和一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其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9和該第二轉動軸10的兩端。
同樣特別如圖4和圖5所示,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更包含有:一第一保持裝置17,其由位於驅動基部構件6的一側邊,以預定間隔隔開設置的第一中心座14、第一A引導座15以及第一B引導座16所構成;一第二中心座18,其以預定間隔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的另一側;一第二保持裝置21,其由第二A引導座19以及第二B引導座20所構成;一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一B托架構件23,其相對於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一第二A托架構件24和一第二B托架構件25,其相對於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
再者,同樣特別如圖4和圖5所示,本發明之開闔裝置4的結構係,於各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二A托架構件24設置有第一托架齒輪22d和第二托架齒輪24d,並使此各第一托架齒輪22d和第二托架齒輪24d於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和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的軸方向上,與較長的第一A驅動齒輪12a和第二A驅動齒輪13a咬合。同時,安裝在第一框體2的第一支撐板34組裝至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一B托架構件23,安裝在第二框體3的第二支撐板35組裝至第二A托架構件24和第二B托架構件25。
如圖4和圖5所示之開闔裝置4,其更包含有:各自套設於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第1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和第1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以及第2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和第2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同時更包含第一A吸收機構30和第一B吸收機構31、以及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
驅動基部構件6較佳的是由不銹鋼等金屬製成,但也可以用合成樹脂的成型品。尤其如圖5和圖6所示,因為把彎曲凹槽6a大致設計為船形,所以在其前部側和後部側的各兩側邊設置各一成對的安裝孔6b、6b和6b、6b;同時於其兩側部上端側邊,設置有一對前後方向錯位的安裝板6e、6e,該安裝板6e、6e上則設置有安裝孔6d、6d。再者,彎曲凹槽6a底部側的兩側邊設置有安裝凹槽6g、6g,安裝凹槽6g、6g具有前後位置錯位的母螺釘孔6f、6f;驅動基部構件6的兩側邊,則設置有前後方向錯位的安裝孔6h、6h,該安裝孔6h、6h係為後記之7o和8o的安裝孔。
特別是從圖4和圖5所示的內容即可瞭解,藉由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內兩側邊的第一支撐部7和第2支撐部8的軸樞,使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得以迴轉;此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之間設置有同步轉動機構11,更設置有第1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和第1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以及第2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和第2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並設置有第一A吸收機構30和第一B吸收機構31、以及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其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支撐部7和第二支撐部8的結構相同,特別從圖5和圖8即可理解,第一支撐部7由上部支撐構件7a和下部支撐構件7b構成。其中,上部支撐構件7a為一側面大致呈H形之物件,並於上部側設置有一彎曲部7k、下部側設置有一安裝凹槽7e。上部支撐構件7a更包含有一安裝孔7c和一對安裝螺釘孔7d、7d(圖面僅顯示一側),安裝孔7c位於彎曲部7k的中央部朝向下方設置;一對安裝螺釘孔7d、7d則設置在其前側和後側。
再者,其結構係下部支撐構件7b插入該安裝凹槽7e。此一下部支撐構件7b藉由安裝螺釘7j鎖入並固定至上部支撐構件7a;該安裝螺釘7j係穿過設置於下部支撐構件7b上表面的安裝螺釘孔7f、和上部支撐構件7a的安裝孔7c。此外,上部支撐構件7a經由安裝螺釘6c、6c,穩固的收納至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內;該安裝螺釘6c、6c係穿過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的前後側的安裝孔6b、6b,和設置於上部支撐構件7a前後側的安裝螺釘孔7d、7d(圖面僅顯示一側)。
此外,特別如圖8所示,上部支撐構件7a其安裝凹槽7e的下表面側與下部支撐構件7b的上表面側,各自設置等距的半圓形插孔溝7g、7g和7h、7h;透過此一設置,其各自形成剖面呈圓形的軸樞孔7i、7i。該兩軸樞孔7i、7i能讓後述之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各自的第一圓形軸部9b和10b貫通其中而得以轉動。又,符號7m的元件為安裝孔,其用於安裝軸樞銷7o,軸樞銷7o係軸樞第一A驅動齒輪12a而得以轉動。
第二支撐部8的結構與上述第一支撐部7相同。特別如圖8所示,此第二支撐部8由上部支撐構件8a和下部支撐構件8b構成;其中,上部支撐部構件8a為一側面大致呈H形之物件,並於上部側設置一彎曲部8k、下部側設置一安裝凹槽8e。上部支撐構件8a更包含有一安裝孔8c和一對安裝螺釘孔8d、8d;安裝孔8c位於其中央部朝向下方設置,一對安裝螺釘孔8d、8d則設置在其前側和後側。因下部支撐構件8b係一可嵌入安裝凹槽8e內的形狀,所以其藉由安裝螺釘8j的鎖入而固定至上部支撐構件8a;該安裝螺釘8j係穿過設置於下部支撐構件8b上表面的安裝螺釘孔8f,和上部支撐構件8a的安裝孔8c。此外,上部支撐構件8a則經由安裝螺釘6c、6c,緊固至前述驅動基部構件6;該安裝螺釘6c、6c係穿過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前後側的安裝孔6b、6b,和設置於上部支撐構件8a前後側的安裝螺釘孔8d、8d。
再者,其結構係於上部支撐構件8a的安裝凹槽8e的下表面側與下部支撐構件8b的上表面側,設置等距的半圓形插孔溝8g、8g和8h、8h;透過此一設置,其各自形成剖面圓形狀的軸樞孔8i、8i。此兩軸樞孔8i、8i能讓後記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第二圓形軸部9f和10f可轉動的貫通其中。
如圖式所示,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首先各於其右側端部設置第一變形軸部9a、10a,同時接續該各第一變形軸部9a、10a設置第一圓形軸部9b、10b,接續該各第一圓形軸部9b、10b設置短變形軸部9c、10c,接續該短變形軸部9c、10c設置凸緣部9d、10d,接續該凸緣部9d、10d設置長變形軸部9e、10e,同時接續該長變形軸部9e、10e設置第二圓形軸部9f、10f,並且接續該各第二圓形軸部9f、10f設置有第二變形軸部9g、10g。
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同步轉動機構11,由彼此相互咬合的第一同步齒輪11a和第二同步齒輪11b構成,在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上與凸緣部9d、10d相鄰接觸;該第一同步齒輪11a和該第二同步齒輪11b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11c、11d,可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貫通嵌合。
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和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設置於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的兩端部。其中,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係由較長的第一A驅動齒輪12a、第一B從動齒輪12b和第一C從動齒輪12c構成。該第一A驅動齒輪12a透過讓安裝在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內一側邊的軸樞銷7o,插入貫通至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插孔12d而得以軸樞其轉動;該第一B從動齒輪12b的結構係與第一A驅動齒輪12a咬合,並將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12e插入嵌合至第一轉動軸9的第一變形軸部9a;該第一C從動齒輪12c的結構係與第一B從動齒輪12b咬合,並將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12f插入嵌合至第二轉動軸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a。
其次,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係由較長的第二A驅動齒輪13a、第二B從動齒輪13b和第二C從動齒輪13c構成。該第二A驅動齒輪13a透過讓安裝在驅動基部構件6的彎曲凹槽6a內一側邊的軸樞銷8o,插入貫通至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插孔13d而得以軸樞其轉動;該第二B從動齒輪13b的結構係與第二A驅動齒輪13a咬合,並將循軸方向而設的變形插孔13e插入嵌合至第二轉動軸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g;前述第二C從動齒輪13c的結構係與第二B從動齒輪13b咬合,並將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而設的變形插孔13f插入嵌合至第一轉動軸9的第二圓形軸部9f。
此外,特別如圖4和圖5所示,該第一同步齒輪11a和該第二同步齒輪11b在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與其各凸緣部9d、10d夾合;於該凸緣部9d、10d的一側,設置有第1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第1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以及第一A吸收機構30、第一B吸收機構31;於該第一同步齒輪11a和該第二同步齒輪11b的一側,設置有第2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和第2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以及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
再特別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和第一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具有相同的構造。其中,第一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一摩擦板38、一圓盤形的第1A摩擦墊圈39和一第一A彈性構件41構成。該第一摩擦板38與第一支撐部7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部側的圓形插孔38a;該第1A摩擦墊圈39與該第一摩擦板38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插入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39a;該第一A彈性構件41,由一夾合第一A吸收機構30的壓縮線圈彈簧構成。
其次,第一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一摩擦板38、一圓盤形的第1B摩擦墊圈40和一第一B彈性構件42構成。該第一摩擦板38與第一支撐部7連接,並且讓第二轉動軸10的長變形軸部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後部側的圓形插孔38b;該第1B摩擦墊圈40與該第一摩擦板38連接,並且讓第二轉動軸10的長變形軸部10e,插入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40a;該第一B彈性構件42,由一夾合第一B吸收機構31的壓縮線圈彈簧構成。
同樣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A吸收機構30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一凸輪板部43、一圓盤形的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44和一第一A彈性構件41構成。該第一凸輪板部43與第一A摩擦墊圈39和第一B摩擦墊圈40相鄰接續,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部側和後部側的圓形插孔43a和43b;該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44與設置在該第一凸輪板部43其圓形插孔43a周圍的凸輪部43c連接,與該凸輪部43c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凸輪從動部44b,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插入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44a;該第一A彈性構件41係一彈性設置的壓縮線圈彈簧,其係與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44連接,同時讓該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插入貫通,使其內部位於第一轉動軸9的凸緣部9d間。
第一凸輪板部43係設置一凸輪部43c,該凸輪部43c由成對的兩凸部43e、43f和兩凹部43g、43h組成,兩凸部和兩凹部的位置各自相對,夾在其中的圓形插孔43a位於第一凸輪板部43的一側面,兩凸部43e、43f的上表面為一平坦結構。
第一B吸收機構31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一凸輪板部43、一圓盤形的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45和一第一B彈性構件42構成。該第一凸輪板部43與第一A摩擦墊圈39和第一B摩擦墊圈40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部側和後部側的圓形插孔43a和43b;該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45與設置在第一凸輪板部43其圓形插孔43b周圍的凸輪部43d連接,與該凸輪部43d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凸輪從動部45b,並且讓第二轉動軸10的長變形軸部10e,插入貫通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而設的變形插孔45a;該第一B彈性構件42係一彈性設置的壓縮線圈彈簧,其係與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45連接,同時讓該第二轉動軸10的長變形軸部10e插入貫通,使其內部位於第二轉動軸10的凸緣部10d間。
第二凸輪板部48設置一凸輪部48d,該凸輪部48d由成對的兩凸部48i、48j和兩凹部48k、48m組成,兩凸部和兩凹部的位置各自相對,夾在其中的圓形插孔48b位於第二凸輪板部48的一側面,兩凸部48i、48j的上表面為一平坦結構。
其次,第二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和第二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的結構相同,其中,第二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由一第三A摩擦墊圈52、一呈橢圓形狀的第二摩擦板51、一第二A摩擦墊圈49、和一第二A彈性構件36構成。該第二摩擦板51與第三A摩擦墊圈52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部側和後部側的圓形插孔51a和51b;該第2A摩擦墊圈49與第二摩擦板51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插入貫通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卡合孔49a;該第二A彈性構件36由壓縮線圈彈簧構成,其設置係與第二A吸收機構32夾合。
其次,第二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由一第三B摩擦墊圈53、一第二摩擦板51、一第二B摩擦墊圈50、和一第二B彈性構件37構成。該第二摩擦板51與第三B摩擦墊圈53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部側和後部側的圓形插孔51a和51b;該第二B摩擦墊圈50與第二摩擦板51連接,並且讓第二轉動軸10上的長變 形軸部10e,獨自插入貫通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卡合孔50a;該第二B彈性構件37由壓縮線圈彈簧構成,其設置係為夾合第二B吸收機構33。
再者,第二A吸收機構32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二凸輪板部48、一圓盤形的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46和一第二A彈性構件36構成。該第二凸輪板部48與第二A摩擦墊圈49和第二B摩擦墊圈50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側和後側的圓形插孔48a和48b;該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46與設置在第二凸輪板部48一側之圓形插孔48a周圍的凸輪部48c連接,與該凸輪部48c連接的一側設置凸輪從動部46b,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的長變形軸部9e,插入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46a;該第二A彈性構件36係一彈性設置的壓縮線圈彈簧,其係與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46連接,同時讓長變形軸部9e插入貫通,使其內部位於第一轉動軸9的凸緣部9d間。
接著,第二B吸收機構33由一呈橢圓形的第二凸輪板部48、一圓盤形的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47、和一第二B彈性構件37構成。該第二凸輪板部48係與第二A摩擦墊圈49和第二B摩擦墊圈50連接,並且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上的長變形軸部9e、10e,得以轉動的插入貫通至設置於其前側和後側的圓形插孔48a和48b;該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47與設置在第二凸輪板部48之圓形插孔48b周圍的凸輪部48d連接,與該凸輪部48d連接的一側設置凸輪從動部47b,並且讓第二轉動軸10的長變形軸部10e,插入嵌合至其軸心部循軸方向設置的變形插孔47a;該第二B彈性構件37係一彈性設置的壓縮線圈彈簧,其係與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47連接,同時讓長變形軸部10e插入貫通,使其內部位於第二轉動軸10的凸緣部10d間。
接下來將說明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兩保持裝置配置於驅動基部構件的兩側,以可轉動的方式保持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該兩支撐板安裝於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的各項構造相同僅彼此方位相反。
首先,從第一保持裝置17開始說明。此第一保持裝置17的構成係為:安裝於驅動基部構件6一側的一第一中心座14、相鄰接續該第一中心座14設 置的一第一A托架構件22、相鄰接續該第一A托架構件22設置的一第一A引導座15、相鄰接續該第一A引導座15設置的一第一B托架構件23、以及相鄰接續該第一B托架構件23設置的一第一B引導座16。
特別如圖5和圖13所示,第一中心座14的上表面側設置可朝相同方向疊合的彎曲凹槽14a和彎曲引導溝14b,並在其下側設置彎曲部14c;其中,設置在下端部一側邊並設置有一安裝孔14e的安裝板14d,插入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下側一具有母螺釘孔6f的安裝凹槽6g,同時,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上側一側邊的安裝板6e,嵌入設置在第一中心座14上表面一側邊並設置一母螺釘孔14g的安裝凹槽14f;接著使用分別穿過安裝孔6d和母螺釘孔14g的安裝螺釘6i,將第一中心座14緊固至驅動基部構件6的一側邊。此外,第一中心座14的一側部設置有貫通孔14h和母螺釘孔14i。
第一A托架構件22的結構係,上表面具有一對安裝孔22a、22a,並在下表面具有一彎曲部22b;該彎曲部22b的兩側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板22c、22c,並且從其上側的一側邊凸出設置一略呈半圓形狀的驅動齒輪22d。設置在該第一A托架構件22兩側之其中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2c,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設置在第一中心座14的彎曲引導溝14b;同時,另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2c亦能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一A引導座15的彎曲引導溝15b,該第一A引導座15相鄰接續該第一A托架構件22設置。再者,托架齒輪22d越過第一中心座14表面朝上方的彎曲凹槽14a,朝著驅動基部構件6的方向延伸並與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的第一A驅動齒輪12a咬合。
第一A引導座15的結構係下方設置一彎曲部15a、兩側錯開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溝15b、15c,並使用安裝螺釘14j和安裝螺釘15h鎖固至第一中心座14。該安裝螺釘14j穿過設置在第一中心座14前後方向一端側的貫通孔14h,鎖固至設置在第一A引導座15一側邊的母螺釘孔15f;該安裝螺釘15h穿過設置於該第一A引導座15的插孔15d,鎖固至設置在第一中心座14前後方向另一端側的母螺釘孔14i。
第一B托架構件23的結構係,其上表面設置一對安裝孔23d、23d,下方側具有一彎曲部23a;該彎曲部23a的兩側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板23b、23c。其 中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3b,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一A引導座15的彎曲引導溝15c;另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3c亦能以滑動的方式插入設置於第一B引導座16的彎曲引導溝16a,該第一B引導座16相鄰接續第一B托架構件23設置。
第一B引導座16的結構係,上述彎曲引導溝16a設置在其一側邊;第一B托架構件23的一對彎曲引導板23b、23c的其中一片彎曲引導板23c,可滑動的插入該彎曲引導溝16a。該第一B引導座16藉由將安裝螺釘16d鎖固至設置於第一A引導座15的母螺釘孔15f,該安裝螺釘16d通過設置在其前後方向前端部側的插孔16c、以及藉由將安裝螺釘15g鎖固至設置於其後端部的母螺釘孔16b,該安裝螺釘15g通過設置在第一A引導座15的插孔15e,而緊固至第一A引導座15。
其次將針對第二保持裝置21進行說明。此第二保持裝置21的構成係:安裝於驅動基部構件6另一側部的一第二中心座18、相鄰接續該第二中心座18設置的一第二A托架構件24、相鄰接續該第二A托架構件24設置的一第二A引導座19、相鄰接續該第二A引導座19設置的一第二B托架構件25、以及相鄰接續該第二B托架構件25設置的一第二B引導座20。
特別如圖5和圖13所示,第二中心座18的上表面側設置可朝相同方向疊合的彎曲凹槽18a和彎曲引導溝18b,並在其下側設置彎曲部18c;其中,設置在下端部一側邊並設置有一安裝孔18e的安裝板18d,插入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下側一具有母螺釘孔6f的安裝凹槽6g,同時,設置於驅動基部構件6上側一側邊的安裝板6e,嵌入設置在第二中心座18上表面一側邊並設置一母螺釘孔18g的安裝凹槽18f;接著使用分別穿過安裝孔6d和母螺釘孔18g的安裝螺釘6j,將第二中心座18緊固至驅動基部構件6的另一側邊。此外,第二中心座18的一側部設置有貫通孔18h和母螺釘孔18i。
第二A托架構件24的結構係,上表面具有一對安裝孔24a、24a,並在下表面具有一彎曲部24b;該彎曲部24b的兩側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板24c、24c,並且從其上側的一側邊凸出設置一略呈半圓形狀的驅動齒輪24d。設置於該第二A托架構件24兩側之其中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4c,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設置於第二中心座18的彎曲引導溝18b;同時,另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4c亦能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二A引導座19的彎曲引導溝19c,該第二A引導座19相鄰接續第二A托架構 件24設置。再者,托架齒輪24d越過第二中心座18表面朝上方的彎曲凹槽18a,朝著驅動基部構件6的方向延伸並與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的第二A驅動齒輪13a咬合。
第二A引導座19係下方設置一彎曲部19a、兩側錯開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溝19b、19c,並使用安裝螺釘18j和安裝螺釘19h鎖固至第二中心座18。該安裝螺釘18j穿過設置在第二中心座18前後方向一端側的貫通孔18h,鎖固至設置在第二A引導座19一側邊的母螺釘孔19f;該安裝螺釘19h穿過設置於第二A引導座19的插孔19e,鎖固至設置在第二中心座18前後方向另一側的母螺釘孔18i。
第二B托架構件25的結構係,其上表面設置一對安裝孔25d、25d,下表面具有一彎曲部25a;該彎曲部25a的兩側設置一對彎曲引導板25b、25c。其中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5b,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二A引導座19的彎曲引導溝19b;另一側的彎曲引導板25c亦能以滑動的方式插入設置於第二B引導座20的彎曲引導溝20a,該第二B引導座20相鄰接續第二B托架構件25設置。
第二B引導座20的結構係,上述彎曲引導溝20a設置在其一側邊;第二B托架構件25的一對彎曲引導板25b、25c的其中一片彎曲引導板25c,可滑動的插入該彎曲引導溝20a。該第二B引導座20藉由將安裝螺釘20d鎖固至設置於第二A引導座19的母螺釘孔19f,該安裝螺釘20d通過設置在其前後方向前端部側的插孔20c、以及藉由將安裝螺釘19g鎖固至設置於其後端部的母螺釘孔20b,該安裝螺釘19g通過設置在第二A引導座19的插孔19d,而緊固至第二A引導座19。
再者,安裝至第一框體2的第一支撐板34透過設置於其上之安裝孔34a、34a、......內的安裝螺釘22f、22f、......,組裝到第一保持裝置17其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二保持裝置21其第一B托架構件23上分別設置的安裝孔22a、22a和安裝孔25d、25d;同時,安裝至第二框體3的第二支撐板35透過設置於其上之安裝孔35a、35a、......內的安裝螺釘24f、24f、......,組裝到第二保持裝置21其第二A托架構件24和第一保持裝置17其第一B托架構件23上分別設置的安裝孔24a、24a和安裝孔23d、23d。
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係一平板狀之物,標示於其中的指示記號34b、34b、......和35b、35b、......是將支撐板本身組裝至第一框體2和第 二框體3時所使用的安裝孔。特別如圖3和圖5所示,該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彼此的相對向端部,在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打開至全面開啟狀態時,將形成一構成兩支撐板相互嵌合為平坦面的凹凸部。
再者,將針對上述之本發明開闔裝置4的功用和效果進行說明。首先如圖1(a)所示,當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開啟呈180度的狀態,開闔裝置4即呈圖3所示之狀態,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也同樣呈開啟為180度的狀態。於此狀態下如圖1(a)所示,安裝於其上表面的軟質顯示膜5的開展面即可被有效運用,而此狀態係開闔裝置4的全面開啟狀態。如欲從此狀態再進一步開啟,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將會因為抵靠在驅動基部構件6、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各自的上表面而無法打開。
當把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的任一方或雙方從該全面開啟狀態往閉闔方向推動時,分別安裝在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之一側邊的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將以如圖2所示的迴轉中心d、d為支點進行迴轉動作,因此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將閉闔並互相重疊直至停止,而此一狀態為全面閉闔狀態。
此外,於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的閉闔動作進行時,設置在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二A托架構件24的托架齒輪22d和托架齒輪24d,將使第一驅動力傳達部12和第二驅動力傳達部13的各第一A驅動齒輪12a和第二A驅動齒輪13a轉動。如此一來,其迴轉驅動力將透過第一B從動齒輪12b與第二B從動齒輪13b、以及第一C從動齒輪12c與第二C從動齒輪13c,讓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各自朝不同方向轉動;該迴轉驅動力亦將透過同步轉動機構11傳達至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因此框體可順利的進行閉闔。
再者,當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閉闔時,如圖2和圖4(c)所示,安裝至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的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二B托架構件25、以及第二A托架構件24和第一B托架構件23將以彼此的迴轉中心為支點進行迴轉動作,因此,第一A托架構件22和第二B托架構件25、以及第二A托架構件24和第一B托架構件23的相對向端部之間和下端部側將會產生出空間部a與b;於該空間部a與b當中,彎折的軟質顯示膜5的曲折部將如圖2所示形成一彎曲部c,所以軟 質顯示膜5不會完全疊合對折。而且在與該彎曲部c和驅動基部構件6、以及第一保持裝置17和第二保持裝置21的上表面之間,如上所述亦會產生一空間部b,因此當軟質顯示膜5折疊時,空間部b即可吸收產生於其上面側和下面側的膜面長度差距。
當呈折疊狀態的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展開時,即會產生與上述相反的動作;在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展開至180度之際,第一支撐板34和第二支撐板35將朝反方向進行迴轉動作並開啟,如圖3(a)、(b)所示,因為其彼此相對向端部之間不會產生出不必要的空隙,所以能有效防止軟質顯示膜5的中間部分產生皺摺和不平整。
此外,在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的開闔操作進行時,如上所述,因為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透過同步轉動機構11彼此朝反方向轉動,所以第一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6和第一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7、以及第二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8和第二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29,將會在第一A吸收機構30和第一B吸收機構31、與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所動作的開闔角度以外的開闔角度,使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於轉動時產生穩定的摩擦力矩;因此不僅能讓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可於開闔操作時任意停止,同時亦能讓使用者進行開闔操作時擁有順暢感。
再者,於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的開闔操作進行時,如上所述,因為第一轉動軸9和第二轉動軸10彼此朝反方向轉動,所以第一A吸收機構30和第一B吸收機構31、與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進行動作,並在第一框體2和第二框體3完全閉闔至0度之前、完全開啟至360度之前、和開闔至180度之前時,自動的進行閉闔動作和開啟動作,同時維持完全閉闔時和完全開啟時的持續穩定停止狀態。第一A吸收機構30和第一B吸收機構31,與第二A吸收機構32和第二B吸收機構33的吸收動作則詳述如下。
亦即,與第一凸輪板部43和第二凸輪板部48的各凸部43e、43f和48e、48f以及各凸部43i、43j和48i、48j抵接的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44和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45、與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46和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47的各凸部44c、45c和各凸部46c、47c以及各凸部44d、45d和各凸部46d、47d,咬合入第一凸輪 板部43和第二凸輪板部48的各凹部43g、43h和48g、48h以及各凹部43k、43m和48k、48m時產生的動作。
本發明之開闔裝置的結構及動作如上所述,因此適合作為軟質顯示膜橫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之終端機器的開闔裝置,也適合用於具備此類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10:第二轉動軸
10a:第一變形軸部
10b:第一圓形軸部
10c:短變形軸部
10d:凸緣部
10e:長變形軸部
10f:第二圓形軸部
10g:第二變形軸部
11:同步轉動機構
11a:第一同步齒輪
11b:第二同步齒輪
11c、11d:變形插孔
12:第一驅動力傳達部
12a:第一A驅動齒輪
12b:第一B從動齒輪
12c:第一C從動齒輪
12d:插孔
12e、12f:變形插孔
13:第二驅動力傳達部
13a:第二A驅動齒輪
13b:第二B從動齒輪
13c:第二C從動齒輪
13d:插孔
13e、13f:變形插孔
14:第一中心座
14a:彎曲凹槽
14b:彎曲引導溝
14d:安裝板
14e:安裝孔
14f:安裝凹槽
14g:母螺釘孔
14h:貫通孔
14j:安裝螺釘
15:第一A引導座
15a:彎曲部
15b、15c:彎曲引導溝
15d、15e:插孔
15f:母螺釘孔
15g:安裝螺釘
16:第一B引導座
16a:彎曲引導溝
16b:母螺釘孔
16c:插孔
16d:安裝螺釘
17:第一保持裝置
18:第二中心座
18a:彎曲凹槽
18b:彎曲引導溝
18f:安裝凹槽
18g、18i:母螺釘孔
18h:貫通孔
18j:安裝螺釘
19:第二A引導座
19a:彎曲部
19b、19c:彎曲引導溝
19d、19e:插孔
19f:母螺釘孔
19g、19h:安裝螺釘
20:第二B引導座
20a:彎曲引導溝
20c:插孔
20d:安裝螺釘
21:第二保持裝置
22:第一A托架構件
22a:安裝孔
22c:彎曲引導板
22d:第一托架齒輪
22f:安裝螺釘
23:第一B托架構件
23b、23c:彎曲引導板
23d:安裝孔
24:第二A托架構件
24a:安裝孔
24c:彎曲引導板
24d:第二托架齒輪
24f:安裝螺釘
25:第二B托架構件
25b、25c:彎曲引導板
25d:安裝孔
26:第一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7:第一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8:第二A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29:第二B摩擦力矩產生機構
30:第一A吸收機構
31:第一B吸收機構
32:第二A吸收機構
33:第二B吸收機構
34:第一支撐板
34a、34b:安裝孔
35:第二支撐板
35a、35b:安裝孔
36:第二A彈性構件
37:第二B彈性構件
38:第一摩擦板
39:第一A摩擦墊圈
4:開闔裝置
40:第一B摩擦墊圈
41:第一A彈性構件
42:第一B彈性構件
43:第一凸輪板部
44:第一A凸輪從動墊圈
45:第一B凸輪從動墊圈
46:第二A凸輪從動墊圈
47:第二B凸輪從動墊圈
48:第二凸輪板部
49:第二A摩擦墊圈
50:第二B摩擦墊圈
51:第二摩擦板
52:第三A摩擦墊圈
53:第三B摩擦墊圈
6:驅動基部構件
6a:彎曲凹槽
6b、6h、6d:安裝孔
6c、6i、6j:安裝螺釘
6e:安裝板
6f:母螺釘孔
6g:安裝凹槽
7:第一支撐部
7a:上部支撐構件
7b:下部支撐構件
7c:安裝孔
7d、7f:安裝螺釘孔
7e:安裝凹槽
7j:安裝螺釘
7o:軸樞銷
8:第二支撐部
8a:上部支撐構件
8b:下部支撐構件
8e:安裝凹槽
8j:安裝螺釘
8o:軸樞銷
9:第一轉動軸
9a:第一變形軸部
9b:第一圓形軸部
9c:短變形軸部
9d:凸緣部
9e:長變形軸部
9f:第二圓形軸部
9g:第二變形軸部

Claims (8)

  1. 一種開闔裝置,其係包含:一驅動基部構件,其係沿其中央部的縱向設置一彎曲凹槽;一成對的第一轉動軸及第二轉動軸,其係由安裝在該彎曲凹槽內部兩側的一成對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軸樞其兩端部並使其得以轉動;一同步轉動機構,其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之間;一驅動力傳達部,其係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的兩端部;一成對的托架構件,其係分別以安裝於該驅動基部構件兩側的一第一保持裝置和一第二保持裝置之迴轉中心為支點進行轉動動作;及一支撐板,其係分別組裝在該成對的托架構件上,以將該成對的托架構件組裝至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其中,該成對的托架構件的一側設置一托架齒輪,該托架齒輪與該各驅動力傳達部的一驅動齒輪咬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開闔裝置,該第一支撐部和該第二支撐部,係分別由安裝在該彎曲凹槽內兩側邊的一上部支撐構件,以及與該上部支撐構件疊合的一下部支撐構件所構成,並支撐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上的各圓形軸部使其得以轉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開闔裝置,該各托架構件上設置有一圓弧形引導板,該圓弧形引導板係插入該第一保持裝置和該第二保持裝置上所設的一圓弧形引導溝而得以滑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開闔裝置,該第一保持裝置和該第二保持裝置係由各自具有圓弧形引導溝的一中心座和數個引導座構成,並保持各該成對的托架構件的圓弧形引導板使其得以迴轉。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開闔裝置,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係設置有一成對的吸收機構及/或一摩擦力矩產生機構,該對吸收機構及/或該摩擦力矩產生機構係夾合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的中央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開闔裝置,該對吸收機構係包含一凸輪板部和一成對的凸輪從動墊圈,該凸輪板部可讓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插入 貫通並同時得以轉動;該對凸輪從動墊圈與設置在該凸輪板部的一凸輪部相對,其在限制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迴轉的同時,可單獨在軸方向移動。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開闔裝置,該對摩擦力矩產生機構係包含一摩擦板和一成對的摩擦墊圈,該摩擦板可讓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插入貫通並同時得以轉動;該對摩擦墊圈與該摩擦板相對,其在限制該第一轉動軸及該第二轉動軸迴轉的同時,可單獨在軸方向移動。
  8. 一種終端機器,其係具備請求項1~7任一項所述之開闔裝置。
TW110131220A 2020-08-25 2021-08-24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TWI821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150 2020-08-25
JP2020142150A JP7466191B2 (ja) 2020-08-25 2020-08-25 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開閉装置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756A TW202208756A (zh) 2022-03-01
TWI821733B true TWI821733B (zh) 2023-11-11

Family

ID=8044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220A TWI821733B (zh) 2020-08-25 2021-08-24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66191B2 (zh)
CN (1) CN114125096A (zh)
TW (1) TWI82173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9700A (en) * 2007-08-17 2009-03-01 Asustek Comp Inc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389197A (zh) * 2007-09-14 2009-03-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5247451A (zh) * 2013-06-29 2016-01-13 英特尔公司 用于拇指打字键盘的可折叠配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6378B (zh) * 2011-05-12 2014-10-11 Kato Electric & Machinary Co 平行雙軸鉸鏈及具有平行雙軸鉸鏈之小型電子裝置
KR101727971B1 (ko) * 2014-02-21 2017-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식 기기
US9848502B1 (en) * 2017-03-24 2017-12-19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assembly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9107854A1 (en) 2017-11-28 2019-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WO2019210766A1 (en) * 2018-05-02 2019-11-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49580B2 (ja) * 2018-10-25 2022-10-0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09724948U (zh) * 2018-12-12 2019-12-03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JP7223402B2 (ja) 2019-02-06 2023-02-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多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多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2587600B1 (ko) 2019-02-19 2023-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US10599189B1 (en) * 2019-04-26 2020-03-24 Fositek Corporation Bendable support apparatus for a flexible display
CN211009548U (zh) * 2019-09-19 2020-07-14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显示屏幕的折收转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9700A (en) * 2007-08-17 2009-03-01 Asustek Comp Inc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389197A (zh) * 2007-09-14 2009-03-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5247451A (zh) * 2013-06-29 2016-01-13 英特尔公司 用于拇指打字键盘的可折叠配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096A (zh) 2022-03-01
TW202208756A (zh) 2022-03-01
JP7466191B2 (ja) 2024-04-12
JP2022037811A (ja)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2340B1 (ko) 3축 힌지 및 상기 3축 힌지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JP6797393B2 (ja)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I679517B (zh) 鉸鏈結構與電子裝置
US6618903B2 (en) Hinge device
US10599189B1 (en) Bendable support apparatus for a flexible display
WO2019174242A1 (zh) 可弯曲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10145535B (zh) 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TWI694214B (zh)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二)
US20160090763A1 (en) Multi-joint turning axle structure
US11459809B1 (en) Hinge
CN211375464U (zh) 电子装置
TWI699154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JP2017191370A (ja) 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の開閉装置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KR20080046255A (ko) 휴대기기 및 힌지장치
WO2021047369A1 (zh) 双转轴机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JP5896670B2 (ja) 平行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平行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小型電子機器
CN110725854A (zh) 齿轮框传动辅助支撑结构及双轴铰链
TWI821733B (zh)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CN112449036A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213176454U (zh)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JP2022037811A5 (zh)
JPWO2021210075A5 (zh)
CN112983970B (zh) 可交替旋转的双轴式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