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6517B -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 Google Patents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6517B
TWI816517B TW111131123A TW111131123A TWI816517B TW I816517 B TWI816517 B TW I816517B TW 111131123 A TW111131123 A TW 111131123A TW 111131123 A TW111131123 A TW 111131123A TW I816517 B TWI816517 B TW I8165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lutch
coupling
shaft coupling
d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4112A (zh
Inventor
黃忠臣
劉冠妤
Original Assignee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4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6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651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7Details of tilting bars and their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3Structure or support of upper box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06B2009/2625Pleated screens, e.g. concertina- or accordion-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窗簾的致動系統,包括軸耦接件、制動件、制動耦接件、升起致動模組以及離合機構。軸耦接件可樞轉以拉上、放下窗簾的可移動軌。制動件與制動耦接件相連接,制動件適於對制動耦接件施加制動力以阻止制動耦接件樞轉。升起致動模組包括相連接的捲筒和操作件,捲筒可為捲收操作件而朝捲收方向樞轉、及使操作件伸展而朝伸展方向樞轉。離合機構包括兩個離合件,兩個離合件可相對於制動耦接件和捲筒移動以將軸耦接件選擇性耦接至捲筒和制動耦接件中之一者。

Description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市面上的一些窗簾會使用操作繩拉上窗簾的底部,並採用棒條放下底部。更具體而言,操作繩可被拉動以驅使轉動件樞轉,而轉動件的旋轉再傳送至驅動軸,使驅動軸樞轉而捲收底部所連接的吊繩。而使用者旋轉棒條時會促使棒條所耦接的制動件鬆開驅動軸,使驅動軸得樞轉,而底部因地心引力作用可朝下移動。
在上述種類的窗簾中,當轉動件與驅動軸旋轉以拉上底部時,制動件的制動力有可能對於驅動軸產生阻力。故,使用者為拉上底部所施加的拉力還須克服制動力,操作更費力。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窗簾和適用於窗簾的致動系統,其能夠降低內部摩擦力,藉此降低元件磨損,且使致動系統可由較小力量操作。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致動系統包括:軸耦接件,可樞轉以拉上、放下窗簾的可移動軌;相連接的制動件和制動耦接件,所述制動件適於對所述制動耦接件施加制動力以阻止所述制動耦接件樞轉;升起致動模組,包括相連接的捲筒和操作件,所述捲筒可為捲收所述操作件而朝捲收方向樞轉、及使所述操作件伸展而朝伸展方向樞轉;以及離合機構,包括兩個離合件,所述兩個 離合件可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和所述捲筒移動以將所述軸耦接件選擇性耦接至所述捲筒和所述制動耦接件中之一者,其中: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解除耦接並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時,所述捲筒和所述軸耦接件可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同步樞轉;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相耦接並與所述捲筒解除耦接時,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適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兩個離合件配置為朝相反方向滑動以將所述軸耦接件選擇性耦接至所述捲筒和所述制動耦接件中之一者。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解除耦接並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時,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一者可與所述軸耦接件、所述捲筒同步樞轉,所述制動耦接件、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另一者則同時維持靜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制動耦接件和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一者繞所述軸耦接件的中間部設置,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另一者設置於鄰近所述軸耦接件之一末端處。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兩個離合件包括:第一離合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相耦接,所述第一離合件可介於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移動,其中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一位置時與所述軸耦接件解除接合,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二位置時則與所述軸耦接件接合;以及第二離合件,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所述第二離合件可介於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間相對於所述捲筒移動,其中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三位置時與所述軸耦接件解除接合,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四位置時則與所述軸耦接件接合;其中:所述捲筒朝伸展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移動至第四位置並使所述第一離合件移動至第一位置,從而使所述捲筒、所述軸耦接件及所述第二離合件能夠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同步樞轉;而所述捲筒朝捲收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移動至第三位置,且所述第一離合件可在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三位置時轉換 為第二位置,從而使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適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捲筒可繞縱軸線樞轉,所述第一離合件和所述第二離合件可沿縱軸線滑動。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軸耦接件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分布的第一凸齒和複數個繞縱軸線分布的第二凸齒,所述第一離合件具有複數個第三凸齒,而所述第二離合件具有複數個第四凸齒,所述複數個第三凸齒在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二位置時與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相嚙合,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在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四位置時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相嚙合。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沿所述軸耦接件的第一圓周設置,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沿所述軸耦接件的第二圓周設置,且第二圓周小於第一圓周。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和所述複數個第三凸齒的配置使由所述第二離合件耦接的所述捲筒和所述軸耦接件之轉動能夠促使所述第一離合件由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二離合件藉由滑接方式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所述滑接方式配置為由所述捲筒朝伸展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朝向所述軸耦接件滑動至第四位置而使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相嚙合,並由所述捲筒朝捲收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遠離所述軸耦接件滑動至第三位置而使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解除嚙合。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離合件為在滑動接觸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情況下可介於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制動耦接件具有適於至少部分容置所述第一離合件的中空內部中,所述第一離合件在所述中空內部中通過所述第一離合件 或所述制動耦接件上所設置的至少一斜面滑動接觸所述制動耦接件。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離合件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中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一止動表面,所述制動耦接件之一內側壁設有突起,所述突起具有第二斜面和第二止動表面,所述第一離合件可在所述第一斜面滑動接觸所述第二斜面的情況下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移動,而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為通過所述第一止動表面與所述第二止動表面間之接觸而適用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升起致動模組包括與所述捲筒相連接之彈簧,所述彈簧適於將所述捲筒偏置為朝捲收方向樞轉。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制動件繞所述制動耦接件設置並與制動解除件相連接,所述制動件為通過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間之摩擦接觸而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施加制動力,而所述制動解除件可移動以促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間之摩擦接觸。
根據一實施例,還包括控制棒,所述控制棒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制動解除件連接,所述控制棒經操作可促使所述制動解除件移動而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摩擦接觸。
根據一實施例,還包括簾片傾斜機構,所述簾片傾斜機構經操作可調整窗簾中的遮蔽結構之角度位置,所述控制棒通過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簾片傾斜機構連接,其中,所述控制棒可滑動以促使所述制動解除件移動而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摩擦接觸,且所述控制棒可樞轉以致動所述簾片傾斜機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軸耦接件與傳動軸樞轉地耦接,所述簾片傾斜機構包括彼此連接的轉輪和梯組件,所述轉輪可繞所述傳動軸樞轉並通過所述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控制棒連接。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窗簾,包括:頂軌、可移動軌、及設置 於所述頂軌與所述可移動軌間之遮蔽結構;捲繞單元,裝設於所述頂軌,所述捲繞單元通過懸吊件與所述可移動軌相連接;以及所述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通過傳動軸與所述捲繞單元樞轉地耦接,使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傳動軸能夠同步樞轉以拉上、放下所述可移動軌。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所提供的窗簾包括:頂軌、可移動軌、及設置於所述頂軌與所述可移動軌間之遮蔽結構,所述遮蔽結構包括複數個簾片;捲繞單元,裝設於所述頂軌,所述捲繞單元通過懸吊件與所述可移動軌相連接;以及所述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通過傳動軸與所述捲繞單元樞轉地耦接,且所述簾片傾斜機構與所述複數個簾片相連接,從而使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傳動軸能夠同步樞轉以拉上、放下所述可移動軌,且所述簾片傾斜機構經操作可調整所述複數個簾片之角度位置。
100:窗簾
102:頂軌
104:可移動軌
106:遮蔽結構
110:懸吊件
116:簾片
200:致動系統
202:傳動軸
204:捲繞單元
206:控制模組
208:縱軸線
210:外殼
210A:內腔
212A、212B:殼體
212C:蓋體
212D:托座
214:軸耦接件
216:制動件
216A、216B:端部
218:制動耦接件
220:升起致動模組
222:離合機構
224:固定軸
226:凸塊
228:軸部
230:通孔
232:中空內部
234:外側表面
236:捲筒
238:操作件
240:彈簧
242:內腔
244、246:離合件
248:中間部
250:末端
252:缺口
254:內側壁
256:突起
258:斜面
260A、260B:止動表面
262:斜面
264A、264B:止動表面
266、268、276、278:凸齒
270:斜面
270A:凹槽
272:突起
274:扭簧
280:制動解除件
282:控制棒
284:傳動組件
286:把柄
287:導引件
288、290:傳動件
288A、290A、290B、280A:齒輪部
288B:凸齒部
292:齒條
294:偏置彈簧
302:傳動組件
304:滑動件
306:桿部
308:通道
310、312、314:傳動件
316:凸齒部
312A、314A、314B:齒輪部
318:偏置彈簧
320:桿體
322:肩部
324:側壁
330:簾片傾斜機構
332:梯組件
332A、332B:長條
334:轉輪
340:傳動組件
342、344、346、348、350:齒輪
342A:通孔
352:傳動軸
Y:縱軸線
R1、R2、D1、D2、X1、X2、V1、V2、S1、S2:方向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窗簾之立體圖。
圖2繪示圖1的窗簾中的可移動軌由頂軌下移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3繪示適用於窗簾的致動系統中所設有的控制模組之分解圖。
圖4繪示圖3的控制模組之剖視圖。
圖5繪示圖4的控制模組在去除其部分外殼後之立體圖。
圖6繪示控制模組中所設有的離合機構之分解圖。
圖7和圖8繪示離合機構中之一離合件與升起致動模組的捲筒之間的示例性滑接方式之局部剖視圖。
圖9繪示圖3的控制模組中為將控制棒與制動解除件相連接的傳動組件的部分結構細節之示意圖。
圖10繪示圖3的控制模組中設為輔助控制棒恢復初始位置的偏置機 構之示意圖,其中控制棒的初始位置對應制動件相對於制動耦接件處於緊束狀態。
圖11和圖12繪示為展開圖1的窗簾之操作示意圖。
圖13和圖14繪示為拉上圖1的窗簾的可移動軌之操作示意圖。
圖15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適用於窗簾的致動系統中所設有的控制模組之分解圖。
圖16繪示圖15的控制模組中所設有之一傳動組件的部分結構細節之放大圖。
圖17和圖18繪示為展開設有圖15的控制模組的窗簾之操作示意圖。
圖19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含有簾片傾斜機構的致動系統之立體圖。
圖20繪示簾片傾斜機構的一部分之立體圖。
圖21繪示圖19的致動系統中所設有的控制模組的結構細節之分解圖。
圖22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設有圖19的致動系統的窗簾之立體圖。
圖23和圖24繪示為展開圖22的窗簾之操作示意圖。
圖25和圖26繪示為調整圖22的窗簾中的遮蔽結構的角度位置之操作示意圖。
圖27和圖28繪示為拉上圖22的窗簾的可移動軌之操作示意圖。
圖1和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窗簾100處於不同狀態之立體圖。參閱圖1和圖2,窗簾100可包括頂軌102、可移動軌104、遮蔽結構106及致 動系統200。圖1為顯示窗簾100處於疊合或升起的狀態,圖2則顯示窗簾100處於展開或放下的狀態。
頂軌102可固定於窗戶的頂端,並可為任何形狀。根據一實施例,頂軌102可具有長形狀,其中具有可容置至少部分致動系統200的空腔。
可移動軌104可藉由複數個懸吊件110(圖2中以虛線繪示)自頂軌102懸掛。根據一實施例,可移動軌104為長形狀的軌道,其中設有通道以便固接遮蔽結構106。懸吊件110例如包括,但不限於,繩子、條帶、帶子等。於所示的實施例,可移動軌104為窗簾100的底軌。然應理解,可移動軌104的下方根據需求可設有其它窗簾元件。
遮蔽結構106可為任何介於頂軌102與可移動軌104之間伸展、疊合的合適結構。根據一實例,遮蔽結構106例如為胞狀結構,其可包括,但不限於,蜂巢結構。在使用時,遮蔽結構106可由頂軌102懸掛,且藉由可移動軌104遠離或朝向頂軌102的位移而使可遮蔽結構106展開或疊合。
參閱圖1和圖2,可移動軌104可相對於頂軌102垂直地移動,以調整窗簾100為所欲設的狀態。例如,可移動軌104可朝向頂軌102上移以疊合遮蔽結構106(如圖1所示),或遠離頂軌102下移以展開遮蔽結構106(如圖2所示)。可移動軌104相對於頂軌102的垂直位置可經由致動系統200的操作來控制。
參閱圖1和圖2,致動系統200與頂軌102相組接,且經操作可帶動可移動軌104相對於頂軌102移動以作調整。致動系統200可包括傳動軸202、複數個與傳動軸202樞轉地耦接的捲繞單元204、及一個與傳動軸202相耦接的控制模組206。
傳動軸202和捲繞單元204可裝設於頂軌102中。傳動軸202分別與捲繞單元204相耦接,且可繞縱軸線208樞轉。各捲繞單元204分別通過至少一懸 吊件110與可移動軌104相連接,且經由操作可捲收懸吊件110以拉上可移動軌104、或使懸吊件110伸展以放下可移動軌104。舉例而言,捲繞單元204可包括一個轉筒(圖未示),所述轉筒樞轉地耦接傳動軸202並與懸吊件110的一端相連接,而懸吊件110的另一端與可移動軌104相連接,藉此,所述轉筒可與傳動軸202同步樞轉以捲收懸吊件110或使懸吊件110伸展。因捲繞單元204均共同地耦接傳動軸202,使捲繞單元204能夠同步操作以捲收懸吊件110或使懸吊件110伸展。
控制模組206與傳動軸202相耦接,並經操作可驅使傳動軸202繞縱軸線208朝任一方向樞轉,以便拉上或放下可移動軌104。配合圖1和圖2,圖3繪示控制模組206的結構之分解圖,圖4則繪示控制模組206的剖視圖。
參閱圖1-4,控制模組206可包括外殼210,其可與頂軌102相固定。外殼210可具有適於容置控制模組206的至少部分組成元件的內腔210A。根據一實例,外殼210可包括兩個殼體212A、212B和蓋體212C、托座212D,殼體212A、212B相固接而定義出至少部分內腔210A,蓋體212C、托座212D則與殼體212A相固接而關閉內腔210A的一側。圖5繪示控制模組206在去除其部分外殼210後之立體圖,以更清楚顯示控制模組206的部分內部結構。
參閱圖3-5,控制模組206可包括軸耦接件214、制動件216、制動耦接件218、升起致動模組220及離合機構222,均與外殼210組接。為便於組成元件的組裝,外殼210可包括一固定軸224,其具有複數個不同尺寸的段部。根據一實例,固定軸224可包括與托座212D相固接之凸塊226,及固定於凸塊226之軸部228。凸塊226、軸部228大致以縱軸線208為同軸線。應理解,凸塊226和軸部228亦可為單一體的部件,其可與托座212D相緊固或一體形成。
軸耦接件214至少部分地容置於外殼210的內腔210A,且可朝外伸出於殼體212B。根據一實例,軸耦接件214可為具有長形狀的單一部件。軸耦接 件214可繞固定軸224樞接,其中固定軸224的軸部228可插人軸耦接件214中所設有的通孔230。
軸耦接件214與傳動軸202樞轉地耦接,使傳動軸202和軸耦接件214可繞縱軸線208相對於外殼210同步樞轉。例如,傳動軸202的一端可在軸耦接件214上相對於固定軸224的一側插入通孔230。此外,傳動軸202可藉由緊固件(圖未示)與軸耦接件214相固定。據此,軸耦接件214可通過傳動軸202與捲繞單元204樞轉地耦接,使傳動軸202和軸耦接件214可繞縱軸線208同步樞轉以拉上、放下可移動軌104。
制動件216適於產生制動力以阻止制動耦接件218樞轉。根據一實例,制動件216和制動耦接件218可繞縱軸線208設置並相連接。例如,制動耦接件218可具有中空內部232並繞軸耦接件214的中間段設置,使軸耦接件214的中間段通過中空內部232並與制動耦接件218之間保留空隙。故,軸耦接件214在運作時可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樞轉。
制動件216可繞制動耦接件218設置並與制動耦接件218的外側表面234接觸,使制動件216能夠對於制動耦接件218施加制動力以阻止制動耦接件218繞縱軸線208樞轉。例如,外側表面234可定義於制動耦接件218的環部上,而制動件216可包括圍繞制動耦接件218的環部設置為與外側表面234摩擦接觸的扭簧。制動件216可通過制動件216與制動耦接件218的外側表面234之間的摩擦接觸而對於制動耦接件218施加制動力。
參閱圖3-5,升起致動模組220可包括捲筒236、操作件238及彈簧240,其中捲筒236與操作件238相連接,彈簧240則與捲筒236相連接。操作件238可為線形狀的彈性元件,其一端與捲筒236相固接。操作件238例如可包括,但不限於,繩子、帶子等。捲筒236與外殼210相樞接,使捲筒236可為捲收操作件238而朝捲收方向樞轉、及使操作件238伸展而朝伸展方向樞轉。根據一 實例,捲筒236可繞固定軸224樞接,使捲筒236能夠繞縱軸線208樞轉以捲收操作件238、使操作件238伸展。
彈簧240與捲筒236相連接,並適於將捲筒236偏置為朝捲收方向樞轉。根據一實例,捲筒236可具有內腔242,固定軸224可通過內腔242,彈簧240可在內腔242中繞固定軸224設置,且彈簧240的兩端分別與固定軸224(例如在其凸塊226處)、捲筒236相連接。升起致動模組220可藉由拉動操作件238而使捲筒236朝伸展方向樞轉的操作拉上可移動軌104。操作件238被放開時,彈簧240可促使捲筒236樞轉而捲收至少部分操作件238。
離合機構222配置為將軸耦接件214選擇性耦接至升起致動模組220和制動耦接件218中之一者,其中離合機構222為響應捲筒236朝伸展方向樞轉的操作而將軸耦接件214與升起致動模組220的捲筒236相耦接並將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解除耦接,且在捲筒236朝捲收方向樞轉時可將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解除耦接並將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據此,捲筒236朝伸展方向樞轉時,軸耦接件214和捲筒236不受制動件216的制動力作用而可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同步樞轉,使可移動軌104更易於拉上,且可降低組成元件間之摩擦。捲筒236朝捲收方向樞轉時,制動件216的制動力可通過制動耦接件218、離合機構222施加至軸耦接件214,故適於阻止軸耦接件214樞轉。可移動軌104可藉此維持其相對於頂軌102的位置。如以下所述,離合機構222可包括兩個離合件244、246,其可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和捲筒236移動以將軸耦接件214選擇性耦接至捲筒236和制動耦接件218中之一者。
配合圖3-5,圖6繪示離合機構222之分解圖。參閱圖3-6,制動耦接件218和離合件244可繞軸耦接件214的中間部248設置,另一離合件246則可設置於鄰近軸耦接件214之一末端250處。離合件244可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且可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相對於軸耦接件214和制動耦接件218移動, 其中離合件244處於解除接合位置時與軸耦接件214解除接合,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時則與軸耦接件214接合。離合件246可與捲筒236相耦接,且可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相對於軸耦接件214和捲筒236移動,其中離合件246處於解除接合位置時與軸耦接件214解除接合,離合件246處於接合位置時則與軸耦接件214接合。
離合件244、246之控制移動允許轉換軸耦接件214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和升起致動模組220的捲筒236之耦接狀態。具體而言,離合機構222配置為由捲筒236朝伸展方向的轉動促使離合件246移動至接合位置並使離合件244移動至解除接合位置,從而使捲筒236、軸耦接件214及離合件246能夠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同步樞轉。此外,離合機構222配置為由捲筒236朝捲收方向的轉動促使離合件246移動至解除接合位置,且離合件244可在離合件246與軸耦接件214解除接合時轉換為接合位置,從而使制動件216的制動力適於阻止軸耦接件214樞轉。
離合件244、246中之每一者可為單一體移動的元件。根據一實例,兩個離合件244、246可配置為沿縱軸線208朝相反方向滑動以將軸耦接件214選擇性耦接至捲筒236和制動耦接件218中之一者。例如,離合件244可具有環狀,軸耦接件214的中間部248可通過離合件244,從而使離合件244能夠沿中間部248相對於軸耦接件214滑動。離合件246可類似地具有環狀,並可設為沿固定軸224的軸部228滑動。
參閱圖3-6,離合件24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並在滑動接觸制動耦接件218的情況下可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移動。根據一實例,離合件244可繞軸耦接件214的中間部248設置且至少部分容置於制動耦接件218的中空內部232中。制動耦接件218與離合件244的連接方式允許離合件244在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的有限移動。為此,離合件244可 在中空內部232中滑動接觸制動耦接件218,且所述滑動接觸可通過離合件244或制動耦接件218上所設置的至少一斜面實現。舉例而言,離合件244中在偏離縱軸線208處可具有缺口252,制動耦接件218中至少部分界定其中空內部232的內側壁254可具有突起256,且突起256被限制於缺口252中滑動。離合件244的缺口252中可具有介於兩個止動表面260A、260B之間延伸的斜面258,制動耦接件218的突起256可具有介於兩個止動表面264A、264B之間延伸的斜面262,且斜面258可滑動接觸斜面262。
藉由以上所述的結構,離合件244可在斜面258滑動接觸斜面262的情況下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移動。具體而言,離合件244可繞縱軸線208樞轉並同時沿縱軸線208滑動以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轉換,而制動耦接件218的突起256在離合件244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移動的過程中為介於缺口252的兩個止動表面260A、260B之間移動。離合件244處於解除接合位置時,軸耦接件214可繞縱軸線208樞轉,而制動耦接件218和離合件244同時維持靜態。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時,軸耦接件214可與離合件244樞轉地耦接,而制動件216對於制動耦接件218所施加的制動力為通過離合件244的止動表面260A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止動表面264A間之接觸而適用於阻止軸耦接件214和離合件244樞轉。
參閱圖3-6,軸耦接件214可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208分布的凸齒266,而離合件244可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208分布的凸齒268。凸齒268在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時與凸齒266相嚙合,在離合件244處於解除接合位置時則與凸齒266解除嚙合。凸齒266可在中間部248之一端處沿軸耦接件214之第一圓周設置,凸齒268則可在離合件244中沿圍繞中間部248延伸之一圓形邊緣設置並面向軸耦接件214的凸齒266。凸齒266、268可為鋸齒形狀。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時,凸齒266、268間之嚙合作用允許僅朝方向R1且由軸耦接件214至離合 件244的扭矩傳動,並允許軸耦接件214相對於離合件244朝與方向R1相反的方向R2樞轉。方向R1為對應朝向制動耦接件218的止動表面264A移動離合件244的止動表面260A之樞轉方向。朝方向R1的扭矩可由可移動軌104的懸吊負載所產生。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時,制動件216的制動力可抵抗朝方向R1的扭矩,從而使可移動軌104能夠維持其所在位置。軸耦接件214朝方向R2樞轉時,凸齒266、268的配置使軸耦接件214能夠頂推離合件244而使離合件244遠離接合位置移動至解除接合位置。
參閱圖3-6,離合件246與升起致動模組220的捲筒236相耦接,並在滑動接觸捲筒236的情況下可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移動。根據一實例,離合件246可繞軸部228設置且至少部分容置於捲筒236的中空內部。離合件246可藉由滑接方式與捲筒236相耦接,所述滑接方式配置為由捲筒236朝伸展方向(即使操作件238伸展的方向)的轉動促使離合件246朝向軸耦接件214滑動至接合位置,並由捲筒236朝捲收方向(即捲收操作件238的方向)的轉動促使離合件246遠離軸耦接件214滑動至解除接合位置。捲筒236與離合件246間之滑接方式可通過離合件246或捲筒236上所設置的至少一斜面實現。
圖7和圖8繪示捲筒236與離合件246之間的示例滑接方式之局部剖視圖。參閱圖3-7,離合件246中在徑向遠離縱軸線208處可具有斜面270,捲筒236可具有突起272,且突起272滑動接觸斜面270。斜面270例如可由離合件246的圓周表面上所設置的凹槽270A中之一邊緣所定義,而突起272可設置於捲筒236的內側壁。應瞭解,所述滑接方式亦可將斜面270設置於捲筒236中並將突起272設置於離合件246中。藉由所述滑接方式,離合件246可響應捲筒236的樞轉操作而繞縱軸線208樞轉並同時沿縱軸線208滑動,以介於解除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間轉換。離合件246在圖7中處於解除接合位置,在圖8中則處於接合位置。
如圖3和圖4所示,離合件246可與扭簧274相連接,其中扭簧274繞軸部228緊密地設置。扭簧274可提供阻力,以利於輔助離合件246維持解除接合位置。
參閱圖3-7,軸耦接件214可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208分布且與凸齒266軸向間隔的凸齒276,而離合件246可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208分布的凸齒278。凸齒278在離合件246處於接合位置時與凸齒276相嚙合,在離合件246處於解除接合位置時則與凸齒276解除嚙合。凸齒276可在中間部248之另一端處沿軸耦接件214之第二圓周設置,且第二圓周小於軸耦接件214中設有凸齒266的第一圓周。凸齒276、278可為鋸齒形狀。離合件246處於接合位置時,凸齒276、278間之嚙合作用允許僅朝方向R2且由捲筒236和離合件246至軸耦接件214的扭矩傳動,並允許捲筒236和離合件246相對於軸耦接件214朝方向R1樞轉。
以下將參照圖3-8說明離合機構222之示例操作。假設離合件244處於接合位置且離合件246處於解除接合位置,離合機構222此時為對應於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並與捲筒236解除耦接的狀態。藉由拉動操作件238,捲筒236可朝對應方向R2的伸展方向樞轉,從而使離合件246由解除接合位置朝方向D1滑動至接合位置,使軸耦接件214通過離合件246與捲筒236樞轉地耦接而能夠朝方向R2樞轉。由於凸齒266、268的配置,捲筒236和軸耦接件214朝方向R2的連動樞轉接著可促使離合件244由接合位置朝與方向D1相反的方向D2滑動至解除接合位置,從而使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解除耦接。因此,離合機構222可轉換為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解除耦接並與捲筒236相耦接而能夠朝方向R2樞轉的狀態。於此狀態下,制動件216的制動力不再施加於軸耦接件214,在制動耦接件218和離合件244維持靜態下,捲筒236、離 合件246及軸耦接件214可同步樞轉以拉上可移動軌104。
操作件238自捲筒236伸展後被放開時,彈簧240即可促使捲筒236朝對應方向R1的捲收方向樞轉以捲收操作件238。捲筒236朝方向R1的轉動促使離合件246由接合位置朝方向D2滑動至解除接合位置,從而使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解除樞轉地耦接。可移動軌104的懸吊負載接著可促使軸耦接件214朝方向R1樞轉。由於離合件244的斜面258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斜面262之間的滑動接觸且軸耦接件214與離合件244之間的摩擦接觸,軸耦接件214朝方向R1的轉動使離合件244樞轉並朝方向D1由解除接合位置滑動至接合位置,從而使軸耦接件214通過離合件24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因此,離合機構222可轉換為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並與捲筒236解除耦接的狀態。於此狀態下,制動件216的制動力可施加於軸耦接件214而阻止其朝方向R1樞轉,可移動軌104藉此可維持相對於頂軌102的位置,而捲筒236同時朝方向R1樞轉以捲收操作件238。
於離合機構222中,離合件244可朝方向D1滑動而離合件246可朝相反的方向D2滑動以將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樞轉地耦接並同時將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解除樞轉地耦接。相反地,離合件244可朝方向D2滑動而離合件246可朝相反的方向D1滑動以將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樞轉地耦接並同時將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解除樞轉地耦接。因軸耦接件214一次僅耦接制動耦接件218和捲筒236中之一者,當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同步樞轉時,可防止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之間產生不利的摩擦。
參閱圖1-5、9,控制模組206還可包括制動解除件280和控制棒282,制動解除件280與制動件216相連接,控制棒282通過傳動組件284與制動解除件280連接。制動件216可如同上述設為摩擦接觸制動耦接件218的外側表面234,且制動件216的兩個端部216A、216B可分別與外殼210、制動解除 件280相固接。制動解除件280可移動以促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根據一實例,制動解除件280可設為繞縱軸線208樞轉。例如,制動解除件280可具有環部,其繞軸耦接件214的中間部248樞轉地設置。制動解除件280藉此可相對於軸耦接件214樞轉而移動制動件216的端部216B,從而促使制動件216擴大並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
控制棒282經操作可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控制棒282可具有任何適於手動操作的形狀。例如,控制棒282可具有沿縱軸線Y延伸的長形狀,且外露以方便操作。操作件238可通過控制棒282的中空內部延伸,且操作件238之一末端可與把柄286相固接。把柄286設置於鄰近控制棒282之末端處,且可被拉動遠離控制棒282以自捲筒236伸展操作件238。外殼210中可設置導引件287以導引操作件238。
傳動組件284的設置使控制棒282的預定致動位移能夠通過傳動組件284傳動而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從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配合圖3-5,圖9繪示傳動組件284的部分結構細節之示意圖。參閱圖3-5、9,傳動組件284的結構為配合控制棒282的致動位移方式而設計。根據一實例,控制棒282可繞縱軸線Y樞轉以致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而傳動組件284可包括兩個傳動件288、290。傳動件288、290可包括齒輪。傳動件288具有齒輪部288A並與控制棒282相樞接。傳動件290具有兩個齒輪部290A、290B並樞轉地裝設於外殼210中。傳動件288的齒輪部288A與傳動件290的齒輪部290A相嚙合,而傳動件290的齒輪部290B與制動解除件280上所設置的齒輪部280A相嚙合。兩個傳動件288、290可設置為分別繞兩個相垂直的軸線樞轉,其中傳動件290的樞轉軸線與縱軸線208平行,傳動件288的樞轉軸線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一角度。藉由此配置,控制棒282繞縱軸線Y的轉動可通過傳動組件284傳動至制動解除件280,從而使制動解除件280樞 轉而促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控制棒282被放開時,制動件216即可恢復緊束制動耦接件218的狀態。
參閱圖3、9、10,控制模組206可包括設為輔助控制棒282恢復初始位置的偏置機構,其中控制棒282的初始位置可對應制動件216緊束制動耦接件218的狀態。例如,傳動件288、290中之一者可與偏置彈簧相耦接,所述偏置彈簧所產生的彈簧力在控制棒282未被使用者操作時可輔助控制棒282恢復其初始位置。根據一實例,傳動件288可具有與齒條292相嚙合的凸齒部288B,而齒條292可與偏置彈簧294相連接。控制棒282未受外力時,偏置彈簧294可促使齒條292滑動而使傳動件288樞轉,進而使控制棒282恢復其初始位置且制動件216恢復緊束狀態。
配合圖1-10,圖11和圖12繪示為展開窗簾100之操作示意圖,其中窗簾100設有以上所述的致動系統200。參閱圖1-10,假設初始狀態為可移動軌104維持其相對於頂軌102的位置。於此初始狀態,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解除耦接並通過離合件24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因此,制動件216對於制動耦接件218所施加的緊束作用可阻止軸耦接件214朝放下可移動軌104的方向樞轉。
參閱圖3-8、11,使用者可繞縱軸線Y朝方向X1旋轉控制棒282以展開窗簾100。如上述,控制棒282的轉動可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故,軸耦接件214、制動耦接件218及處於接合位置之離合件244可藉由地心引力作用同步樞轉以放下可移動軌104。在軸耦接件214為放下可移動軌104而樞轉時,捲筒236和離合件246可維持大致靜態。
參閱圖3-8、12,下移的可移動軌104到達所欲的位置時,使用者即可放開控制棒282,使控制棒282可藉由偏置彈簧294的作用繞其縱軸線Y朝方向X2反向樞轉而恢復其初始位置。因此,制動件216可恢復緊束狀態,而可移動 軌104可相對於頂軌102維持所欲的的位置。
配合圖1-10,圖13和圖14繪示為拉上窗簾100的可移動軌104之操作示意圖,其中窗簾100設有以上所述的致動系統200。參閱圖3-8、13,使用者要拉上可移動軌104時,可利用把柄286拉下操作件238,從而使捲筒236朝伸展方向樞轉。故,離合機構222可轉換為軸耦接件214與制動耦接件218解除耦接並通過離合件246與捲筒236相耦接的狀態,如同上述。據此,軸耦接件214和捲筒236可同步樞轉以拉上可移動軌104。
參閱圖3-8、14,使用者可在可移動軌104到達所欲的位置或操作件238伸展至最大長度時放開把柄286。接著,捲筒236可藉由彈簧240的作用樞轉而捲收操作件238,而離合機構222可轉換為軸耦接件214與捲筒236解除耦接並通過離合件244與制動耦接件218相耦接的狀態,如同上述。據此,制動件216對於制動耦接件218的緊束作用可阻止軸耦接件214樞轉,使可移動軌104維持其所在位置,而捲筒236同時可朝捲收方向樞轉。
操作件238的致動、放開操作可重複多次直到可移動軌104上移至所欲設的位置。
圖15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在控制模組206中以傳動組件302取代前述傳動組件284之分解圖,圖16則繪示傳動組件302的部分結構細節之放大圖。參閱圖15和圖16,傳動組件302為配合控制棒282的滑動操作,以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故,使用者為通過拉下控制棒282放下可移動軌104,而非繞縱軸線Y旋轉控制棒282。
參閱圖15和圖16,控制棒282可藉由滑動件304與外殼210滑接。例如,滑動件304可與控制棒282的上端相樞接,且具有滑動地容置於外殼210內所設置的通道308中之桿部306。控制棒282與滑動件304間之樞接使控制棒282能夠相對於滑動件304傾斜,以便於操作控制棒282。控制棒282和滑動件304可相對於 外殼210同步上下滑動。
傳動組件302可包括三個傳動件310、312、314。傳動件310可與控制棒282同步上下移動,且可具有凸齒部316。根據一實例,傳動件310可與滑動件304相連接,且可與控制棒282、滑動件304同步上下滑動。傳動件310的凸齒部316可大致平行於滑動件304的滑動軸線延伸。
傳動件312、314可為兩個齒輪,其樞轉地組裝於外殼210內。傳動件312可具有齒輪部312A,而傳動件314可具有兩個相間隔的齒輪部314A、314B。傳動件312的齒輪部312A可分別與傳動件310的凸齒部316、傳動件314的齒輪部314A相嚙合。傳動件314的齒輪部314B可與制動解除件280的齒輪部280A相嚙合。藉由上述的配置,控制棒282朝下的滑動可通過傳動組件302傳動至制動解除件280,使制動解除件280樞轉而促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控制棒282被放開時,制動件216可恢復相對於制動耦接件218的緊束狀態。
參閱圖15,傳動件310可與偏置彈簧318相耦接,偏置彈簧318所產生的彈簧力在控制棒282未被使用者操作時可輔助控制棒282恢復其初始位置。根據一實例,傳動件310可與桿體320相固接,偏置彈簧318可繞桿體320設置,且偏置彈簧318的兩個端部可分別與傳動件310、外殼210之一側壁324上所設置的肩部322相連接。控制棒282未受外力時,偏置彈簧318可促使傳動件310和滑動件304朝上滑動,從而使控制棒282朝上滑動而恢復其初始位置,而制動件216可恢復緊束狀態。
圖15所示的控制模組206中除了傳動組件302以外其餘元件可與圖3的實施例類似。
配合圖15和圖16,圖17和圖18繪示為展開設有圖15的控制模組206的窗簾100之操作示意圖。參閱圖15-18,使用者可由方向V1朝下拉動控制 棒282以展開窗簾100。如同上述,控制棒282朝下的滑動可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接著,軸耦接件214、制動耦接件218、及其耦接的離合件244可藉由地心引力作用而同步樞轉以放下可移動軌104。在軸耦接件214為放下可移動軌104而樞轉時,捲筒236和離合件246可維持大致靜態。下移的可移動軌104到達所欲的位置時,使用者即可放開控制棒282,使控制棒282可藉由偏置彈簧318的作用以方向V2朝上滑動而恢復其初始位置。因此,制動件216可恢復緊束狀態,而可移動軌104可相對於頂軌102維持所欲的的位置。要收合圖17和圖18的窗簾100時,可如同上述藉由拉動、放開把柄286的操作拉上可移動軌104。
配合圖15,圖19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在致動系統200中另設有簾片傾斜機構330之立體圖。圖20繪示簾片傾斜機構330的一部分之立體圖。圖21繪示圖19的致動系統200中所設有的控制模組206的結構細節之分解圖。參閱圖19-21,簾片傾斜機構330經操作可調整窗簾中的遮蔽結構之角度位置,並可包括彼此連接的梯組件332和轉輪334。梯組件332可纏繞轉輪334並包括兩個長條332A、332B,長條332A、332B由轉輪334朝下延伸並分別與窗簾的遮蔽結構相連接。長條332A、332B可包括,但不限於,繩子、帶子等。轉輪334可樞轉以朝相反方向垂直地移動長條332A、332B。根據一實例,轉輪334可由傳動軸202樞轉地支撑。轉輪334可設置為相對於傳動軸202樞轉以朝相反方向垂直地移動長條332A、332B。
參閱圖19-21,控制棒282可如同上述通過傳動組件302與制動解除件280連接,且可通過另一傳動組件340與簾片傾斜機構330連接。傳動組件340可包括複數個齒輪342、344、346、348、350及傳動軸352。傳動軸352可平行於傳動軸202延伸並與外殼210相樞接。兩個齒輪344、346可在兩個軸向間隔處與傳動軸352樞轉地耦接,使傳動軸352和齒輪344、346為同步樞轉。齒輪342樞轉地設 於外殼210中,與控制棒282樞轉地耦接,且與齒輪344相嚙合。根據一實例,齒輪342可通過滑動件304與控制棒282樞轉地耦接。具體而言,滑動件304的桿部306可通過齒輪342中的通孔342A設置。桿部306、通孔342A的形狀配置使滑動件304可相對於齒輪342和外殼210與控制棒282同步上下滑動,且齒輪342和滑動件304在控制棒282繞其縱軸線Y樞轉時可相對於外殼210與控制棒282同步樞轉。齒輪350與轉輪334樞轉地耦接,使轉輪334和齒輪350能夠繞相同的軸線同步樞轉。齒輪348分別與齒輪346、350相嚙合。
藉由以上所述的配置,簾片傾斜機構330的轉輪334可繞傳動軸202樞轉並通過傳動組件340與控制棒282連接。控制棒282繞其縱軸線Y的轉動可通過齒輪342、344的傳動促使傳動軸352樞轉,再通過齒輪346、348、350的傳動使轉輪334繞傳動軸202樞轉,從而朝相反方向移動兩個長條332A、332B。因此,控制棒282可繞其縱軸線Y樞轉以致動簾片傾斜機構330,且如同上述可垂直地滑動以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
基於以上的敘述,應理解在窗簾中可設有複數個為相同結構的簾片傾斜機構330。各簾片傾斜機構330同樣可具有由傳動軸202樞轉地支撑的轉輪334,並可通過包括齒輪346、348、350的對應齒輪組與控制棒282連接。
圖19所示的致動系統200中除了簾片傾斜機構330和傳動組件340以外其餘元件可與上述的實施例類似。尤其,圖19所示的致動系統200中的控制模組206可與圖15所示的控制模組206類似。
圖22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設有圖19的致動系統200的窗簾100之立體圖,圖23-28則繪示圖22的窗簾100之操作示意圖。參閱圖19-28,窗簾100可包括頂軌102、可移動軌104、及設置於頂軌102和可移動軌104之間的遮蔽結構106。如同上述,頂軌102所組接的捲繞單元204為通過懸吊件110與可移動 軌104相連接,使可移動軌104能夠自頂軌102懸掛。遮蔽結構106可包括複數個簾片116,其藉由簾片傾斜機構330的梯組件332懸掛於頂軌102。具體而言,簾片116中之每一者可分別與梯組件332的兩個長條332A、332B相連接,其中兩個長條332A、332B為分別在簾片116的前側和後側延伸。據此,簾片傾斜機構330經操作可調整簾片116的角度位置。
參閱圖19-24,使用者可由方向V1朝下拉動控制棒282以展開窗簾100。如同上述,控制棒282朝下的滑動可促使制動解除件280移動而使制動件216鬆開其與制動耦接件218的摩擦接觸。接著,軸耦接件214、制動耦接件218、及其耦接的離合件244可藉由地心引力作用而同步樞轉以放下可移動軌104。在軸耦接件214為放下可移動軌104而樞轉時,捲筒236和離合件246可維持大致靜態。下移的可移動軌104到達所欲的位置時,使用者即可放開控制棒282,使控制棒282可藉由偏置彈簧318的作用以方向V2朝上滑動而恢復其初始位置。因此,制動件216可恢復緊束狀態,而可移動軌104可相對於頂軌102維持所欲的的位置。
參閱圖19-22、25、26,要調整簾片116的角度位置時,使用者可繞縱軸線Y旋轉控制棒282,其可通過傳動組件340傳動而致動簾片傾斜機構330。例如,控制棒282朝方向S1樞轉時使簾片116朝向一側傾斜(如圖25所示),朝相對的方向S2樞轉時則使簾片116朝向相對側傾斜(如圖26所示)。
參閱圖21、27、28,要收合窗簾100時,可如同上述藉由拉動、放開把柄286的操作拉上可移動軌104。
本發明所提供的致動系統可由相對較小力量的操作放下、拉上窗簾的可移動軌。致動系統中所設置的離合機構可在操作過程中降低內部摩擦力,故可降低元件磨損並延長使用壽命,且使致動系統易於操作。此外,致動系統可適用於不同窗簾類型,有利於簡化窗簾的製造。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於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00:窗簾
102:頂軌
104:可移動軌
106:遮蔽結構
200:致動系統
202:傳動軸
204:捲繞單元
206:控制模組
208:縱軸線
282:控制棒
286:把柄

Claims (20)

  1. 一種窗簾的致動系統,包括: 軸耦接件,可樞轉以拉上、放下窗簾的可移動軌; 相連接的制動件和制動耦接件,所述制動件適於對所述制動耦接件施加制動力以阻止所述制動耦接件樞轉; 升起致動模組,包括相連接的捲筒和操作件,所述捲筒可為捲收所述操作件而朝捲收方向樞轉、及使所述操作件伸展而朝伸展方向樞轉;以及 離合機構,包括兩個離合件,所述兩個離合件可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和所述捲筒移動以將所述軸耦接件選擇性耦接至所述捲筒和所述制動耦接件中之一者,其中: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解除耦接並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時,所述捲筒和所述軸耦接件可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同步樞轉;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相耦接並與所述捲筒解除耦接時,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適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兩個離合件配置為朝相反方向滑動以將所述軸耦接件選擇性耦接至所述捲筒和所述制動耦接件中之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解除耦接並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時,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一者可與所述軸耦接件、所述捲筒同步樞轉,所述制動耦接件、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另一者則同時維持靜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制動耦接件和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一者繞所述軸耦接件的中間部設置,所述兩個離合件中之另一者設置於鄰近所述軸耦接件之一末端處。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兩個離合件包括: 第一離合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相耦接,所述第一離合件可介於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移動,其中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一位置時與所述軸耦接件解除接合,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二位置時則與所述軸耦接件接合;以及 第二離合件,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所述第二離合件可介於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間相對於所述捲筒移動,其中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三位置時與所述軸耦接件解除接合,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四位置時則與所述軸耦接件接合; 其中:所述捲筒朝伸展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移動至第四位置並使所述第一離合件移動至第一位置,從而使所述捲筒、所述軸耦接件及所述第二離合件能夠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同步樞轉;而所述捲筒朝捲收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移動至第三位置,且所述第一離合件可在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三位置時轉換為第二位置,從而使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適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捲筒可繞縱軸線樞轉,所述第一離合件和所述第二離合件可沿縱軸線滑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包括複數個繞縱軸線分布的第一凸齒和複數個繞縱軸線分布的第二凸齒,所述第一離合件具有複數個第三凸齒,而所述第二離合件具有複數個第四凸齒,所述複數個第三凸齒在所述第一離合件處於第二位置時與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相嚙合,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在所述第二離合件處於第四位置時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相嚙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沿所述軸耦接件的第一圓周設置,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沿所述軸耦接件的第二圓周設置,且第二圓周小於第一圓周。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複數個第一凸齒和所述複數個第三凸齒的配置使由所述第二離合件耦接的所述捲筒和所述軸耦接件之轉動能夠促使所述第一離合件由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離合件藉由滑接方式與所述捲筒相耦接,所述滑接方式配置為由所述捲筒朝伸展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朝向所述軸耦接件滑動至第四位置而使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相嚙合,並由所述捲筒朝捲收方向的轉動促使所述第二離合件遠離所述軸耦接件滑動至第三位置而使所述複數個第四凸齒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凸齒解除嚙合。
  11. 如請求項5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離合件為在滑動接觸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情況下可介於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制動耦接件具有適於至少部分容置所述第一離合件的中空內部,所述第一離合件在所述中空內部中通過所述第一離合件或所述制動耦接件上所設置的至少一斜面滑動接觸所述制動耦接件。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離合件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中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一止動表面,所述制動耦接件之一內側壁設有突起,所述突起具有第二斜面和第二止動表面,所述第一離合件可在所述第一斜面滑動接觸所述第二斜面的情況下相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移動,而所述制動件的制動力為通過所述第一止動表面與所述第二止動表面間之接觸而適用於阻止所述軸耦接件樞轉。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升起致動模組包括與所述捲筒相連接之彈簧,所述彈簧適於將所述捲筒偏置為朝捲收方向樞轉。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制動件繞所述制動耦接件設置並與制動解除件相連接,所述制動件為通過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間之摩擦接觸而對於所述制動耦接件施加制動力,而所述制動解除件可移動以促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間之摩擦接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致動系統,還包括控制棒,所述控制棒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制動解除件連接,所述控制棒經操作可促使所述制動解除件移動而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摩擦接觸。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致動系統,還包括簾片傾斜機構,所述簾片傾斜機構經操作可調整窗簾中的遮蔽結構之角度位置,所述控制棒通過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簾片傾斜機構連接,其中,所述控制棒可滑動以促使所述制動解除件移動而使所述制動件鬆開其與所述制動耦接件的摩擦接觸,且所述控制棒可樞轉以致動所述簾片傾斜機構。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與傳動軸樞轉地耦接,所述簾片傾斜機構包括彼此連接的轉輪和梯組件,所述轉輪可繞所述傳動軸樞轉並通過所述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控制棒連接。
  19. 一種窗簾,包括: 頂軌、可移動軌、及設置於所述頂軌與所述可移動軌間之遮蔽結構; 捲繞單元,裝設於所述頂軌,所述捲繞單元通過懸吊件與所述可移動軌相連接;以及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通過傳動軸與所述捲繞單元樞轉地耦接,使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傳動軸能夠同步樞轉以拉上、放下所述可移動軌。
  20. 一種窗簾,包括: 頂軌、可移動軌、及設置於所述頂軌與所述可移動軌間之遮蔽結構,所述遮蔽結構包括複數個簾片; 捲繞單元,裝設於所述頂軌,所述捲繞單元通過懸吊件與所述可移動軌相連接;以及 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的致動系統,其中,所述軸耦接件通過傳動軸與所述捲繞單元樞轉地耦接,且所述簾片傾斜機構與所述複數個簾片相連接,從而使所述軸耦接件和所述傳動軸能夠同步樞轉以拉上、放下所述可移動軌,且所述簾片傾斜機構經操作可調整所述複數個簾片之角度位置。
TW111131123A 2021-09-22 2022-08-18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TWI816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6987P 2021-09-22 2021-09-22
US63/246,987 2021-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4112A TW202314112A (zh) 2023-04-01
TWI816517B true TWI816517B (zh) 2023-09-21

Family

ID=8322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123A TWI816517B (zh) 2021-09-22 2022-08-18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6941A1 (zh)
KR (1) KR20240017934A (zh)
CN (1) CN115929189A (zh)
AU (1) AU2022349547A1 (zh)
CA (1) CA3224464A1 (zh)
TW (1) TWI816517B (zh)
WO (1) WO2023049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96858S1 (en) * 2021-05-02 2023-08-29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Window treat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9309A (zh) * 2007-07-18 2009-01-21 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旋转体的输入输出装置
TW201335475A (zh) * 2012-02-23 2013-09-01 Teh Yor Co Ltd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JP2021004543A (ja) * 2019-06-25 2021-01-14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JP2021055484A (ja) * 2019-10-02 2021-04-08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0529A (en) * 1997-01-29 1999-04-06 Kirsch Inc. Dual action retractable cord take-up reel
US6129131A (en) * 1997-11-26 2000-10-10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6112800A (en) * 1998-09-08 2000-09-05 Comfortex Window Fashions Window treatment safety clutch
US6142211A (en) * 1999-08-10 2000-11-07 Judkins; Ren Shade operator with release brake
US7128126B2 (en) * 2003-03-04 2006-10-31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JP4440802B2 (ja) * 2005-02-28 2010-03-24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US8511364B2 (en) * 2006-01-13 2013-08-20 Hunter Douglas Inc. Spring motor for drive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EP2126265B1 (en) * 2007-01-29 2017-10-25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JP4897518B2 (ja) * 2007-03-02 2012-03-14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US20090120592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20090120593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8356653B2 (en) * 2010-08-25 2013-01-22 Teh Yor Co., Ltd.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US20140216668A1 (en) * 2011-08-25 2014-08-07 Jung-Min Kim Roll blind having safety cord
US9765864B2 (en) * 2012-02-23 2017-09-19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its control module
TWI531717B (zh) * 2012-06-25 2016-05-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其控制模組及操作方法
US8844605B2 (en) * 2012-09-12 2014-09-30 Philip Ng Single cord operated clutch for roller blind
MX2015011788A (es) * 2013-03-11 2016-01-14 Hunter Douglas Sistema operativo para una cubierta para una abertura arquitectonica.
KR101910719B1 (ko) * 2013-07-05 2018-12-28 데 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창문 가리개 및 작동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방법
CN105147039B (zh) * 2014-06-09 2017-12-12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CN105286467B (zh) * 2014-06-09 2018-06-05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其致动系统及操作方法
TWI562748B (en) * 2014-06-09 2016-12-21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TWI564468B (zh) * 2014-11-17 2017-0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US9341020B1 (en) * 2015-03-24 2016-05-17 Uni-Soleil Ent. Co., Ltd. Single pull-cord controller of roman shade
CA3023459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Rollease Acmeda, Inc. Window covering system
US11448009B2 (en) * 2018-07-31 2022-09-20 Nichibei Co., Ltd. Shading device
US11767712B2 (en) * 2020-01-16 2023-09-26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US11598145B2 (en) * 2020-03-09 2023-03-07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TWI811996B (zh) * 2021-02-11 2023-08-1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CN116889332A (zh) * 2022-03-31 2023-10-17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和其致动系统
WO2024035654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WO2024035732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WO2024035689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9309A (zh) * 2007-07-18 2009-01-21 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旋转体的输入输出装置
TW201335475A (zh) * 2012-02-23 2013-09-01 Teh Yor Co Ltd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JP2021004543A (ja) * 2019-06-25 2021-01-14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JP2021055484A (ja) * 2019-10-02 2021-04-08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17934A (ko) 2024-02-08
WO2023049567A1 (en) 2023-03-30
CN115929189A (zh) 2023-04-07
AU2022349547A1 (en) 2024-01-18
TW202314112A (zh) 2023-04-01
CA3224464A1 (en) 2023-03-30
US20230086941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7517B2 (en)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EP3164565B1 (en)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NL2007226C2 (en) A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TWI439601B (zh) 窗簾控制機構
US10443302B2 (en) Window shade
TWI816517B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CA3040927C (en) Window shade
TWI767600B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TW202129142A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TW202407203A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AU2010359594A1 (en) A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TWI811996B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TW202407202A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TW202407204A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