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5996B -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5996B
TWI815996B TW108143850A TW108143850A TWI815996B TW I815996 B TWI815996 B TW I815996B TW 108143850 A TW108143850 A TW 108143850A TW 108143850 A TW108143850 A TW 108143850A TW I815996 B TWI815996 B TW I8159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otrusions
groove
protruding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3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2283A (zh
Inventor
陳裕杰
薛超
林于暄
蕭于盛
Original Assignee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3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599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2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99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主要係提供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包含有:一胎體,呈環狀,一胎面,及分別由該胎面兩側延伸之二胎邊,各該胎邊預設部位分別具有呈環狀凹設之一凹槽部;若干凸件,係以預設間距且呈環狀排列方式分別設於各該凹槽部,並使各該凸件由該凹槽部之底緣凸出一高度;藉由上述構件,利用形成於胎邊之肋狀凸件結構設計,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以將較長的異物彈開、折斷,且配合相當鏤空之凹槽部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以增進防刺效果,且在風壓不足或遭受衝擊情況下,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該胎邊之凹槽部及肋狀凸件結構設計不會增加輪胎整體重量。

Description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本發明係有關於輪胎之胎邊結構,特別是指於輪胎兩側胎邊部位分別具有環設狀之若干凸件,以達到胎邊之防側撞、防刺穿、排除異物及增進支撐力者。
行駛於路面上的交通工具,無論是汽車、機車或單車等,多以車輪滾動來前進、後退或轉彎移動,並以車輪之輪胎部位直接與地面接觸進行滾動。因輪胎須吸收滾動時來自地面的衝擊力,因此於材質上係應用具彈性及緩衝特性之橡膠,以有效提高行駛時之舒適性;除此之外,輪胎對於支撐性亦有相當程度的要求,以承受上方車體、乘客及物品等總加之重力。
輪胎結構大體上包括有胎面、胎邊、胎唇及胎體等部位,其中胎邊位於胎面兩側,胎唇則係為固定於輪圈上之部位,胎面則是與地面接觸之部位,胎體則是充氣時能承受載重以有效支撐整個輪胎。以胎邊部位而言,為整個輪胎最薄弱的部位,因此如車輛行駛於路況較差或路邊有樹枝、突出尖銳物時,若接觸到胎邊部位則容易發生切傷或割傷之情形,嚴重者產生瞬間爆破,較輕微者若未給予適當處理又繼續行駛,胎邊傷處將因不斷撓曲導致裂開範圍不斷擴張,進而影響輪胎強度,有可能發生爆裂,影響行車安全。
尤其以全地型車ATV(All-Terrain Vehicle)之車種來說,因其屬於機動性高且越野性能佳的車種,其可行駛於沙灘、河床、溪流、林道、沙漠或惡劣路況,因此更容易遇到輪胎被異物刺穿的情形;且在全地型車ATV賽事中,常會有選手因輪胎遭刺破以致無法完成比賽,又以胎邊遭受刺穿的情況最為常見。
為能降低輪胎之胎邊受到刺穿的情形發生,目前業界發展出 胎邊防刺結構;然而於輪胎之胎邊結構,除針對輪胎胎邊防刺之功能外,亦有作為「品牌辨識」或「美觀」等其他功效之胎邊技術研發,以「美觀」為訴求之胎邊結構,如國內第100302913號設計專利所揭露之「輪胎(162)」,及國內第096303592號設計專利所揭露之「輪胎」。以「辨識」為訴求之胎邊結構,如國內第103204365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具文圖辨識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及國內第094210697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輪胎標籤護框」。
進一步針對輪胎胎邊之防刺功能之習知技術,如國內第106216016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輪胎胎體側面防刺結構」,其輪胎本體形成一胎面,兩側各為一胎邊,於該胎邊沿圓周周向設置一防刺結構,其係包含一靠近該胎面之第一齒紋道、一徑向相鄰該第一齒紋道之第二齒紋道、一徑向相鄰該第二齒紋道之第三齒紋道;該第一、二、三齒紋道,各連續沿該胎邊圓周周向分佈數齒紋,該第一、二、三齒紋道之各該齒紋粗細不同,並且該第一、二、三齒紋道分別於適處之該數齒紋厚度設為厚凸狀而各為一波峰部,藉以該第一、二、三齒紋道與該波峰部,提供一輪胎於旋轉,得推開異物以防刺破輪胎。
另一種習知輪胎之胎邊防刺結構,如國內第095217438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可增加保護層之輪胎結構」,其係於輪胎外胎之外側結合保護層而成,其輪胎外胎之周緣位置具有止滑紋,其特徵在於:其輪胎外胎之二側具有側邊面,保護層係為一長帶狀,該為具有打滑與滑溜特性之材質製成,其本身並具有折射光線之功效,而內側係為黏貼面,外側則印設有標誌圖案,且標誌圖案亦具有折射光線之功效。
上述兩習知結構均為作為輪胎胎邊防刺穿、防撞之技術,其中第一案將各該第一、二、三齒紋道以一體方式環設於輪胎胎邊上,並利用各該第一、二、三齒紋道沿胎邊構成徑向的粗糙面,以及波峰部造成胎邊不平整面,讓輪胎於旋轉時,得以推開異物,以防止異物接觸而刺破輪胎;第二案則係於輪胎胎邊以貼覆方式增設一長帶狀之保護層,並使該保護層以具有打滑與滑溜特性之材質製成,以達到防刺效果。
前述兩習知技術以增加胎邊厚度的方式,降低胎邊部位被異物刺穿的機率,如遇到較長或較尖的異物仍會刺穿,故其防刺保護的效果仍有局限;再者,以增加胎邊厚度的方式,對支撐性貢獻不大,而且會加重輪胎的整體重量。故本案發明人針對前述習知胎邊結構,提出可解決習知問題,且能提升輪胎的支撐性之胎邊結構者。
有鑑於此,本發明所揭露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包含有:一胎體,呈環狀,一胎面,及分別由該胎面兩側延伸之二胎邊,各該胎邊預設部位分別具有呈環狀凹設之一凹槽部;若干凸件,係以預設間距且呈環狀排列方式分別設於各該凹槽部,並使各該凸件由該凹槽部之底緣凸出一高度;藉由上述構件,利用形成於胎邊之肋狀凸件結構設計,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以將較長的異物彈開、折斷,且配合相當鏤空之凹槽部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以增進防刺效果,且在風壓不足或遭受衝擊情況下,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該胎邊之凹槽部及肋狀凸件結構設計不會增加輪胎整體重量。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係於輪胎之胎邊部位形成一凹槽部,並於該凹槽部內形成若干凸件之結構設計,於行駛滾動時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之作用,可將較長的異物彈開,甚至將其折斷,且配合相當鏤空之凹槽部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以增進防刺效果。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利用形成於胎邊之凹槽部及肋狀凸件結構設計,在風壓不足或遭受衝擊情況下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藉由胎邊之凹槽部及肋狀凸件結構設計,不會增加輪胎整體重量。
[本發明]
(10):輪胎
(11):胎體
(12):胎面
(13):胎邊
(14):凹槽部
(15):輪圈線
(D):第一基準線
(B):第二基準線
(C):區域範圍
(E):凸件寬度
(F):凸件高度
(SW):斷寬
(161):左基準線
(162):右基準線
(17):胎肩
(20):凸件
(21):凸肋片
(G):凸件長度
(X1)(X2):交會點
(OD):外徑
(β):配置角度
(θ):旋轉角度
第一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側向平面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斷面示意圖一。
第四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胎邊兩側凸件橫向局部斷面示意圖二。
第五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側向平面示意圖。
首先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五圖,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10),其包含有:一胎體(11),一胎面(12),二胎邊(13),及設於兩胎邊(13)上之若干凸件(20)。
該輪胎(10),具有一胎面(12),及分別由該胎面(12)兩側延伸之二胎邊(13),於各該胎面(12)及胎邊(13)之間為一胎肩(17);各該胎邊(13)預設部位分別具有呈環狀凹設之一凹槽部(14);該胎邊(13)分別具有環設狀之一輪圈線(15),其最外環部位設為一第一基準線(D);該輪胎(10)斷寬設為(SW);該輪胎之中心線設為(CL),分別距離該中心線(CL)左右側1/3(SW)的位置,各別設為一左基準線(161)及一右基準線(162);各該左基準線(161)及右基準線(162)與該胎面(12)底部交會點分別設為(X1)與(X2),通過該兩交會點(X1,X2)的直線設為一第二基準線(B),各該第一、第二基準線(D)(B)間所形成之區域範圍設為(C)。
各該凸件(20),係以預設間距且呈環狀排列方式分別設於各該凹槽部(14);請參照第四圖,為第三圖4-4部位剖切示意圖,如以各該凸件(20)朝該輪胎中心徑向設定為縱向,第四圖則設定為該凸件(20)之橫向剖切局部斷面示意圖;各該凸件(20)由該凹槽部(14)之底緣凸出一凸件高度(F);各該凸件(20)分別朝向該輪胎(10)中心位置,呈輻射狀態之環狀排列;各該凸件(20)係呈單一片狀之一凸肋片(21);該凸件(20)之凸件長度(G)為區域範圍(C)尺寸之1/2至2/3,凸件寬度(E)尺寸數值範圍介於輪胎的外徑(OD) 尺寸之3~5%之間;凸件高度(F)尺寸數值範圍介於凸件長度(G)尺寸之35~50%之間。
藉由上述構件,利用形成於該胎邊(13)之肋狀各該凸件(20)結構設計,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以將較長的異物彈開、折斷,且配合相當鏤空之凹槽部(14)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以增進防刺效果,且在風壓不足或遭受衝擊情況下,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該胎邊之凹槽部(14)及肋狀各該凸件(20)結構設計不會增加輪胎整體重量。另一方面,其可增加使用壽命與美觀,而具有高實用性及經濟性者。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發明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
本實施例係以單一片狀之一凸肋片(21),所形成之該凸件(20)之實施態樣,其主要於該胎邊(13)之區域範圍(C)內,形成凹環狀之該凹槽部(14),再於該凹槽部(14)內形成具預設之該凸件高度(F)的各該凸件(20);每一各該凸件(20)即是單一片狀之各該凸肋片(21),其以預設數量呈環設排列呈一圈,並使各該凸件(20)分別朝向該輪胎(10)中心形成輻射狀排列;各該凸件(20)分別具有相同之各該凸件寬度(E)及凸件高度(F),亦可為各別具有不同之各該凸件寬度(E)及凸件高度(F)設定;另一方面,每一該凸件(20)之凸件高度(F)數值與該凹槽部(14)底緣狀態而有所不同,如該凹槽部(14)底緣為相同深淺之平面狀態,每一該凸件(20)之凸件高度(F)數值則為單一數值,屬固定數值;如該凹槽部(14)底緣為不同深淺之弧面狀態,每一該凸件之凸件高度(F)數值,會因該凹槽部(14)底緣深淺位置不同,而有不同數值變化,屬變動數值。
本發明之該凸件(20)設於該凹槽部(14)內,並由該凹槽部(14)底緣朝凹槽部(14)外延伸預設之該凸件高度(F),每一各該凸件(20)又相距預設距離,因此形成凹凸狀之該胎邊(13)外形,各該凸件(20)如支撐元件撐開並補強該凹槽部(14);同時,由該輪胎(10)側邊觀之,各該凸件(20)係以薄片狀之凸肋片(21)形成於該凹槽部(14)內,故該凹槽部(14)所占鏤空之空間,大於各該凸件(20)之體積總和,即指該凹槽部(14)之間隔鏤空部大於各該凸件(20)之凸件寬度(E),而形成如葉片狀之結構。
請參閱第二圖,由輪胎側面所示,凸件(20)的凸肋片(21)分 別朝向該輪胎(10)中心形成輻射狀排列,凸肋片(21)之間配置角度為(β),(β)值較佳為15°~25°,當角度小於15°會增加重量,大於25°時凸件彈開異物效果較差。
請參閱第五圖,凸件(20)可以在凹槽部(14)呈旋轉角度(θ)設置,旋轉角度(θ)為±45°,當角度大於45°時,支撐功能較差。
各該凸件(20)之尺寸數值範圍設定,凸件長度(G)其尺寸數值範圍為區域範圍(C)尺寸之1/2至2/3,該凸件寬度(E)尺寸數值範圍介於外徑(OD)尺寸之3~5%之間;凸件寬度(E)至少3mm,凸件高度(F)尺寸數值範圍介於凸件長度(G)尺寸之35~50%之間。
當該凸件長度(G)小於1/2區域範圍(C)時凸件彈開異物及支撐功能較差,當該凸件長度(G)大於2/3區域範圍(C)時會增加輪胎重量,當該凸件寬度(E)小於3%外徑(OD)或小於3mm時,會使凸件(20)彈開異物及支撐力效果較差,當凸件寬度(E)大於5%外徑(OD)時,則可能會使整個輪胎增加額外的重量,當該凸件高度(F)小於35%凸件長度(G)時彈開異物效果較差,當該凸件高度(F)大於50%凸件長度(G)時會增加輪胎重量。
本發明利用於該胎邊(13)形成凹狀之該凹槽部(14),並於該凹槽部(14)內以預設間距及預設數量,沿著該凹槽部(14)環設有預設數量之單一片狀之若干凸件(20),此一結構設計係具有下列功效;
一、於輪胎之該胎邊(13)部位形成一凹槽部(14),並於該凹槽部(14)內形成一凸件之結構設計,於輪胎行駛間因衝擊力產生變形時,於輪胎受衝擊力期間,有較好支撐性。
二、前述有較好支撐性,進一步達到增加緩衝性能與提高舒適度之功效。
三、本發明係預先形成一凹設空間之該凹槽部(14)以有效減少該輪胎(10)整體重量,再於該凹槽部(14)空間內設置凸肋狀之各該凸件(20),因此即使增設各該凸件(20)的凸肋片(21)會增加該輪胎(10)重量,但因該凹槽部(14)已降低相當部份之該輪胎(10)總重,使得整體輪胎之總重量不會增加,且因該凹槽部(14)空間大於各該凸件(20)體積,故更能有效降低該輪胎(10)重量,而具有輕量化效果,解決習知增加胎邊厚度導致加重輪胎的整體重量之問題。
四、本發明利用形成於該胎邊(13)之各該凹槽部(14)及肋狀各該凸件(20)結構設計,除前述不會增加輪胎整體重量,則又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
五、藉由該胎邊(13)之各該凹槽部(14)及肋狀各該凸件(20)結構設計,於行駛滾動時,各該凸件(20)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之作用,可將較長的異物彈開,甚至將其折斷,以增進防刺效果,以主動排除異物的方式,代替習知以增加胎邊厚度,被動提供較厚的刺穿部位的保護方法,故本案具有較佳排除異物與防刺穿之效果。
六、本發明之該胎邊(13)部位設有該凹槽部(14),其具有相當凹設鏤空結構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
綜合上述,本發明所揭露「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利用於輪胎之該胎邊部位形成該凹槽部,並於該凹槽部內形成環設狀之若干凸件之結構設計,於輪胎行駛間因衝擊力產生變形時,又可維持輪胎之支撐性,同時於行駛滾動時可產生如葉片旋轉以將較長的異物彈開、折斷,配合相當鏤空之該凹槽部設計,可有效閃避異物穿刺,降低胎邊遭受刺穿的機率,以增進防刺效果及美觀,而獲致一實用性高之輪胎胎邊技術,俾使整體確具產業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且其構成結構又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發明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發明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輪胎
(12)‧‧‧胎面
(13)‧‧‧胎邊
(14)‧‧‧凹槽部
(15)‧‧‧輪圈線
(17)‧‧‧胎肩
(20)‧‧‧凸件
(21)‧‧‧凸肋片

Claims (9)

  1. 一種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包含有:一胎體,呈環狀;一胎面,及分別由該胎面兩側延伸之二胎邊,於各該胎面及胎邊之間為一胎肩,各該胎邊預設部位分別具有呈環狀凹設之一凹槽部,該胎邊分別具有環設狀之一輪圈線,其最外環部位設為一第一基準線(D);距離該胎體斷面之中心線左右側1/3斷寬(SW)的位置,分別設為一左基準線及一右基準線,各該左基準線及右基準線與胎面底部交會點分別設為(X1)與(X2),通過該兩交會點(X1)與(X2)的直線設為一第二基準線(B);若干凸件,係以預設間距且呈環狀排列方式分別設於各該凹槽部,並使各該凸件由該凹槽部之底緣凸出一凸件高度,該凹槽部所占鏤空之空間,大於各該凸件之體積總和,各該凸件配置於各該第一、第二基準線(B)(D)間所共同形成之區域範圍(C)內。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各該凸件係設於該胎肩至輪圈線間之區域範圍內。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各該凸件之凸件長度(G)為各該第一、第二基準線(B)(D)間所共同形成之區域範圍(C)長度之1/2至2/3。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各該凸件分別朝向該輪胎中心呈輻射狀態之環狀排列,該凸件之凸件寬度(E)其尺寸數值範圍介於外徑(OD)尺寸之3~5%之間。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各該凸件係呈單一片狀之一凸肋片。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各該凸件的凸肋片由該凹槽部之底緣凸出一凸件高度(F);其尺寸數值範圍介於凸件長度(G)之35~50%之間。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該凸件的凸肋片分別朝向該輪胎中心形成輻射狀排列,凸肋片之間配置角度(β)為15°~25°之間。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該凸 件在凹槽部呈旋轉角度(θ),旋轉角度(θ)為±45°之間。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其中每一該凸件之凸件高度(F)數值,會因該凹槽部底緣深淺位置不同,而有不同數值變化。
TW108143850A 2019-12-02 2019-12-02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TWI815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850A TWI81599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850A TWI81599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2283A TW202122283A (zh) 2021-06-16
TWI815996B true TWI815996B (zh) 2023-09-21

Family

ID=7751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3850A TWI81599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59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389A1 (en) * 1999-07-06 2001-01-10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Elastomeric tire having magnetized sidewa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166642A (zh) * 2005-09-13 2008-04-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5339186A (zh) * 2013-06-28 2016-02-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
CN105705345A (zh) * 2013-11-06 2016-06-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389A1 (en) * 1999-07-06 2001-01-10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Elastomeric tire having magnetized sidewa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166642A (zh) * 2005-09-13 2008-04-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5339186A (zh) * 2013-06-28 2016-02-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
CN105705345A (zh) * 2013-11-06 2016-06-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2283A (zh)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9853B2 (en) Pneumatic tire
KR101607784B1 (ko) 런플랫 타이어
US8534336B2 (en) Pneumatic tire
US9493040B2 (en) Pneumatic tire
EP2263888B1 (en) Pneumatic tire for running on rough terrain
WO201411240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381776B2 (en) Pneumatic tire
WO2016043191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31254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US20160176239A1 (en) Pneumatic tire
KR101596343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JP6204875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KR20110018527A (ko) 비공기압 바퀴구조체
TWI815996B (zh) 具有胎邊結構之輪胎
JP2007283803A (ja)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70633B2 (ja) 更生タイヤ用トレッ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更生タイヤ
CN113135074B (zh) 具有胎边结构的轮胎
JP5649807B2 (ja)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77471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9795079U (zh) 一种轮胎
US2354444A (en) Wheel construction
CN207466263U (zh) 一种轮胎胎侧的防护结构
WO2020129847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110290944A (zh) 具有增强胎侧的轮胎
JP6460532B2 (ja) 二輪自動車用タイ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