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4261B - 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04261B TWI804261B TW111112496A TW111112496A TWI804261B TW I804261 B TWI804261 B TW I804261B TW 111112496 A TW111112496 A TW 111112496A TW 111112496 A TW111112496 A TW 111112496A TW I804261 B TWI804261 B TW I80426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rame
- aforementioned
- terminal
- block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01R24/22—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進一步減少零件個數並提高框架性能的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本發明的連接器能夠在第一方向上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其具備:框架,具有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包圍對方側連接器的側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框架的內側,在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及遮斷部,在第二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側壁遍及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框架和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遮斷部具有連結第三方向上的框架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連結部分,連結部分在從框架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基板接觸的狀態下固定於基板。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能夠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連接器、以及藉由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而構成的連接器組裝體。
作為能夠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連接器的一個例子,以下列舉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連接器(以下稱為連接器1)。連接器1是本說明書的圖21所示的插座連接器,具有在一端設置有開口2的方筒形狀的框架3。未圖示的對方側連接器通過開口2進入到框架3的內側,藉此連接器1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
框架3的內側配置有圖21所示的訊號傳輸用的端子4,藉由框架3遮斷從外部對端子4的電磁干擾。有的情況下,框架3藉由對金屬板進行加工而成形,對金屬板實施拉深加工,藉此得到圖22所示的框架3。同一圖所示的框架3在周向上無縫地連續,因此在強度和遮斷性方面優異。
如圖22所示,在框架3的內側,有時在配置於互相不
同位置的端子4彼此之間配置有遮斷部5。遮斷部5是電磁遮罩件,抑制端子4彼此之間的干擾,具體地說是抑制串擾。
專利文獻1:中國實用新型第211126218號說明書
連接器能夠更簡單地組裝為佳,連接器的構成零件的數量越少,越能夠更簡單且低成本地組裝連接器。因此,期待開發零件個數更少的連接器。
此外,如圖21和22所示,藉由使框架3為無縫結構,能夠提高框架3的強度,但是要求進一步提高強度。特別是有時會作用有要使連接器在與連接器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動的力,從提高連接器的品質的觀點來看,提高針對這種力的強度是重要的。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課題在於解決以下所示的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進一步減少零件個數且提高框架性能的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連接器能夠在第一方向上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並且固定於基板,該連接器的特徵在於,具備:框架,具有在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包圍對方側連接器的側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於框架的內側,在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及遮斷部,在第二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側壁遍及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框架和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遮斷部具有連結部分,該連結部分連結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別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框架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連結部分在從框架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基板接觸的狀態下固定於基板。
根據本發明,由於框架的側壁遍及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所以確保了框架的強度和遮斷性。
此外,由於框架的側壁與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所以減少了零件個數。其結果,連接器的組裝作業變得更簡單,能夠降低連接器的製造成本。
此外,設置於框架的連結部分,在第三方向上的從框架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基板接觸的狀態下固定於基板。藉此,即使在第三方向上作用有要使連接器移動的力,框架也能夠良好地抵抗該力。其結果,能夠進一步提高連接器的強度。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連結部分在第三方向上伸出,在從連結部分的伸出方向一端到伸出方向另一端的範圍內連續地藉由焊料固定於基板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即使在第三方向上作用有要使連接器移動的力時,框架也能夠良好地抵抗該力。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連結部分沿第三方向以直線狀伸出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避免連結部分與其周邊的零件的干涉而容易地設置連結部分。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可以是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開口,在第一方向上與開口相反的那側的端部具有底壁,對方側連接器從開口進入到框架的內側而與連接器嵌合,連結部分構成底壁的一部分,連結第三方向上的底壁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較大地確保框架的開口,並且能夠利用框架中的與開口相反的那側的端部適當地設置連結部分。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可以是側壁、底壁和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且無縫地相連。
根據上述結構,更容易利用構成框架的側壁和底壁的構件的一部分來形成遮斷部。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遮斷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從連結部分向開口側突出的突出部分,在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藉由突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與對方側連接器所具有的對方側遮斷部接觸,使遮斷部和對方側遮斷部構成電磁遮罩件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藉由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使遮斷部和對方側遮斷部構成電磁遮罩件,能夠抑制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的訊號串擾。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側壁、底壁和遮斷部由相同金屬板構成,連結部分與突出部分連續,突出部分藉由在金屬板中的連結部分與突出部分的交界位置彎曲金屬板而形成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更加容易利用構成框架的側壁和底壁的構件的一部分來形成遮斷部。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框架具有導電性,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是高頻訊號傳輸用的端子,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配置有多個遮斷部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藉由多個遮斷部有效地抑制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的訊號串擾。
此外,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遮斷部與接地電位連接亦可。
根據上述結構,遮斷部能夠適當地抑制端子間的串擾。
此外,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連接器組裝體藉由將固定於基板的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嵌合而構成,該連接器組裝體的特徵在於,具備:框架,具有在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包圍對方側連接器的側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於框架的內側,在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及遮斷部,在第二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側壁遍及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框架和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遮斷部具有連結部分,該連結部分連結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別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框架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連結部分在從框架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基板接觸。
根據上述本發明的連接器組裝體,能夠進一步減少構成連接器的零件的數量,並且能夠確保連接器所具有的框架的強度和遮斷性。此外,能夠提高連接器相對於在第三方向上要使連接器移動的力的強度。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實現進一步減少零件個數並提高框架性能的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下面,參照附圖所示構成例,說明本發明的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但是,以下說明的實施型態只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列舉的一個例子,並不限定本發明。即,本發明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可以從以下的實施型態進行變更或改良。
此外,構成本發明的連接器組裝體的各零件的材質、形狀和設計尺寸等可以根據本發明的用途和本發明實施時的技術水準等進行設定。此外,本發明包括其同等物。
此外,以下將相互正交的三個方向設為X、Y、Z方向。Z方向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各自的上下方向,相當於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的嵌合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另外,以下將+Z側作為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的上側。在此,+Z側是在Z方向上從連接器觀察時的對方側連接器所處的那側。
Y方向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各自的前後方向,與X方向和Z方向分別交叉,詳細地說是正交,相當於第二方向。
X方向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各自的橫寬方向,與Z方向交叉,詳細地說是正交,相當於第三方向。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正交”和“平行”包括在本發明的技術領域中一般容許的誤差的範圍,並且也包括相對於嚴格的正交和平行偏離小於數度(例如2~3°)的範圍內的狀態。
此外,為了便於說明,以下將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稱為“連接器嵌合”,將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稱為“連接器嵌合狀態”。
<<關於連接器組裝體的構成例>>
參照圖1~圖7,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裝體(以下稱為連接器組裝體100)的結構的概要。圖6示出圖5的I-I剖面,I-I剖面是通過後述的對方側遮斷部80的XZ平面。圖7示出圖5的J-J剖面,J-J剖面是通過後述的固定用凸部42的XY平面。
連接器組裝體100具有圖1所示的連接器10以及圖2所示的對方側連接器50作為構成要件。在連接器組裝體100中,連接器10是插座連接器,對方側連接器50是插頭連接器。並且,藉由對方側連接器50進入到連接器10所具有的框架30的內側,使連接器彼此嵌合,來構成連接器組裝體100。以下,簡要說明連接器10和對方側連接器50各自的結構。
(連接器)
連接器10能夠在Z方向上與對方側連接器50嵌合,如圖1所示,下端(-Z側的端部)藉由焊料固定於基板C的表面。連接器10在俯視觀察時呈大致矩形的外觀,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更長地延伸。連接器10是以X方向和Y方向各自的中央位置為界而對稱的結構。
如圖1所示,連接器10具有:訊號傳輸用的觸頭12、14;保持觸頭12、14的殼體20;包圍殼體20的框架30;以及構成電磁遮罩件120的遮斷部41。
在殼體20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殼體中央部21保持有觸頭12,觸頭12是低頻訊號傳輸用或供電用的觸頭。在圖1所示的結構中,多個(例如六個)觸頭12保持於殼體中央部21。
在殼體20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殼體端部22保持有觸頭14,觸頭14是高頻訊號傳輸用的觸頭、即RF(Radio Frequency,射頻)用端子。高頻例如相當於6GHz以上的頻帶,是包含用於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的28GHz頻寬的頻帶。
在圖1所示的連接器10中,在+Y側和-Y側的殼體端部22分別各保持有一個觸頭14。+Y側的觸頭14和-Y側的觸頭14成對,在Y方向上配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並且,一個觸頭14相當於第一端子,另一個觸頭14相當於第二端子。一對觸頭14、14分別在X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或相互不同的位置。
殼體20是由絕緣性樹脂材料構成的成型品,在保持上述觸頭12、14的狀態下配置在框架30的內側。即,連接器10的觸頭12、14位於框架30的內側。
框架30是在俯視觀察時呈矩形的金屬製的框體,如圖1所示,在上端(Z方向上的一端)具有開口M,支承配置在框架30的內側的殼體20。在連接器嵌合時,對方側連接器50通過開口M進入到連接器10的內側。並且,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如圖3、圖4和圖7所示,對方側連接器50整體收納於框架30的內側空間,框架30的側壁32包圍對方側連接器50。
遮斷部41在Y方向上配置在一對觸頭14、14之間,在本實施型態中在一對觸頭14、14之間配置有多個。具體地說,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22的觸頭1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21的觸頭12之間配置有一個遮斷部41。此外,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22的觸頭1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21的觸頭12之間配置有一個遮斷部41。
另外,遮斷部41的個數沒有特別限定,只要至少一個以上的遮斷部41在Y方向上配置在一對觸頭14、14之間即可。
各遮斷部41與接地電位連接。詳細地說,遮斷部41的下端(詳細地說是後述的連結部分39的下表面)與形成於固定有連接器10的基板C的未圖示的接地用的導電圖案接觸。並且,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各遮斷部41與對方側連接器50所具有的對方側遮斷部80一起構成電磁遮罩件120。電磁遮罩件120抑制一對觸頭14、14之間的訊號、特別是高頻訊號的串擾。
(對方側連接器)
如圖2所示,對方側連接器50在俯視觀察時呈大致矩形的外觀,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更長地延伸。對方側連接器50是以X方向和Y方向各自的中央位置為界而對稱的結構。
如圖2所示,對方側連接器50具有:訊號傳輸用的對方側觸頭52、54;保持對方側觸頭52、54的對方側殼體60;包圍對方側殼體60的對方側框架70;以及構成電磁遮罩件120的對方側遮斷部80。
在對方側殼體60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殼體中央部61保持有與觸頭12相同數量(圖2中為六個)的對方側觸頭52。在對方側殼體60中的+Y側和-Y側的端部亦即各殼體端部62,各保持有一個高頻訊號傳輸用的對方側觸頭54。各對方側觸頭52、54配置在與觸頭12、14對應的位置,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與對應的觸頭12、14電連接。藉此,能夠進行連接器之間的低頻訊號或高頻訊號的傳輸。
對方側殼體60是由絕緣性樹脂材料構成的成型品,在保持對方側觸頭52、54的狀態下配置在對方側框架70的內側。對方側框架70是在俯視觀察時呈矩形的金屬製的框體,支承配置在對方側框架70的內側的對方側殼體60。
對方側遮斷部80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與遮斷部41一起構成電磁遮罩件120。本實施型態的對方側遮斷部80由黃銅和青銅等金屬板構成,如圖2所示在X方向上延伸,藉由嵌件成型安裝於對方側殼體60。
<<關於連接器的詳細結構>>
參照圖8~圖17對連接器10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另外,圖14所示的剖面是通過固定用凸部42的XZ平面。此外,圖16和圖17所示的剖面是通過遮斷部41的突出部分40的YZ平面。
殼體20分為殼體中央部21以及+Y側和-Y側的殼體端部22。如圖8和圖13所示,殼體中央部21具備中央凸部23以及在X方向上位於中央凸部23的兩側的側方凸部24。中央凸部23和兩個側方凸部24沿Y方向延伸,在中央凸部23與側方凸部24之間設置有嵌入槽25。在嵌入槽25中在Y方向上隔開間隔嵌入有多個觸頭12。
如圖8和圖13所示,殼體20中的+Y側和-Y側的殼體端部22分別在X方向的中央部分具有向Y方向內側凹陷而形成的嵌入凹部26。在嵌入凹部26中,Y方向外側的端部為開口端,除此以外的端部被向+Z側垂直豎起的壁面封閉。並且,從圖12和圖13可知,觸頭14向Y方向內側被壓入並嵌入到嵌入凹部26內。
如圖8和圖13所示,在兩個殼體端部22的各自上設置有向Y方向外側凹陷而形成的嚙合凹部27。在本實施型態中,在X方向上相互分離的位置上,兩個嚙合凹部27設置於各殼體端部22。在嚙合凹部27中,Y方向內側的端部為開口端,除此以外的端部被向+Z側垂直豎起的壁面封閉。並且,如圖9和圖12所示,遮斷部41的突出部分40進入到各嚙合凹部27內。
框架30具有導電性,藉由與接地電位連接而發揮遮罩功能,遮斷從外界對觸頭12、14的影響,詳細地說是遮斷電磁干擾。在本實施型態中,框架30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更長地延伸。
如圖8~圖14所示,框架30具有在Z方向上設置於與開口M相反的那側的端部即下端部的底壁31、以及從底壁31的外邊緣向+Z側豎起的側壁32。如圖8所示,側壁32在俯視觀察時呈矩形,包圍殼體20的外側面。
如圖8和圖13所示,側壁32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一對長邊部分33以及在X方向上延伸的一對短邊部分34。如圖8和圖12所示,一對長邊部分33和一對短邊部分34無接縫且無縫隙地相連。即,側壁32遍及框架30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框架30的全周是指框架30的周向上的整個範圍,框架30的周向是包圍框架30的內側空間的方向,換言之,是沿著框架30的內側空間的邊緣的方向。
此外,如圖12和圖13所示,側壁32的上端部向框架30的外側彎曲而形成凸緣部分35。凸緣部分35設置成在框架30中包圍開口M。藉由將這種凸緣部分35設置在側壁32的上端部,在連接器嵌合時,對方側連接器50被適當地引導到框架30的內側。其結果,在連接器嵌合完成時,對方側連接器50被正確地定位在框架30的內側。
此外,如圖8和圖12所示,在側壁32的內壁面局部地設置有向框架30的內側隆起的隆起部36。隆起部36藉由將側壁32的壁體向內側按壓而形成。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側壁32的內壁面中的隆起部36與對方側連接器50的外周面,詳細地說是與對方側框架70的外壁面接觸(參照圖6)。
底壁31由沿著XY平面的平板構成,如圖9和12所示向框架30的內側伸出。此外,在底壁31的上表面承載殼體20,底壁31的下表面固定於基板C。在本實施型態中,底壁31以下表面整體與基板C接觸的狀態藉由焊料固定於基板C。底壁31與基板C的固定不限定於焊料,也可以是基於焊接等的固定。
如圖9、圖12和圖13所示,本實施型態的底壁31由邊緣部37、邊角部38和連結部分39構成。如圖9和圖12所示,邊緣部37是沿框架30的內側空間的外邊緣設置的窄幅的部分。邊角部38在框架30的底部的四角中以大致矩形的斷片狀存在。
連結部分39是在X方向上伸出的部分,連結X方向上的底壁3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詳細地說,連結邊緣部37中的+X側的端部和-X側的端部。連結部分39構成底壁31的一部分,並且構成遮斷部41的一部分。換言之,遮斷部41具有連結部分39作為其一部分。
在本實施型態中,連結部分39為了避免與位於其周邊的零件(例如殼體中央部21和殼體端部22等)的干涉,以通過最短路徑的方式沿X方向以直線狀伸出。但是,並不限定於此,連結部分39也可以相對於X方向以圓弧狀彎曲地伸出,或者也可以在X方向上蛇形彎曲地伸出。
此外,如圖9和圖12所示,連結部分39在Y方向上相互分離的位置設置有多個(具體地說為兩個)。多個連結部分39均在Y方向上在一對觸頭14、14之間配置有多個。具體地說,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22的觸頭1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21的觸頭12之間配置有一個連結部分39。此外,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22的觸頭1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21的觸頭12之間配置有一個連結部分39。
各連結部分39構成底壁31的一部分,在框架30中的從+X側的端部到-X側的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基板C接觸的狀態下固定於基板C。在本實施型態中,各連結部分39遍及從其伸出方向一端到伸出方向另一端的範圍(即從+X側的端部到-X側的端部的範圍的整個區域)連續地藉由焊料固定於基板C。
如圖9、圖12和圖13所示,突出部分40在Z方向上從各連結部分39向開口M側突出。突出部分40是在側視觀察時呈大致S形的金屬片,與連結部分39連續,與連結部分39一起構成遮斷部41。此外,在本實施型態中,各有兩個突出部分40分別從+Y側和-Y側的連結部分39突出。
突出部分40在從連結部分39的Y方向外側的端面突出並彎曲成L形之後向+Z側延伸,並且在前端部(+Z側的端部)向Y方向外側再次彎曲成L形。此外,突出部分40具有彈性,如果在Y方向上被按壓,則以向被按壓的方向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
如圖9、圖12和圖13所示,突出部分40進入到嚙合凹部27內,與嚙合凹部27的內壁面中的位於Y方向外側的內壁面嚙合。具體地說,如圖16和圖17所示,在嚙合凹部27中的Y方向外側的內壁面設置有向Y方向內側突出的凸部(以下稱為內壁面的凸部28)。內壁面的凸部28是在側視觀察時為大致梯形的凸部,在其下端部(-Z側的端部)具有傾斜面29。傾斜面29以越朝向上側越位於Y方向內側的方式傾斜。
在將殼體20組裝於框架30的過程中,突出部分40從該嚙合凹部27的下側開口端進入到對應的嚙合凹部27內。此時,如圖16所示,設置於內壁面的凸部28的傾斜面29與突出部分40的前端部抵接,將突出部分40向Y方向內側按壓。藉此,突出部分40以向Y方向內側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
如果突出部分40進一步進入到嚙合凹部27內,則突出部分40的前端部沿內壁面的凸部28向上方移動,很快躍上凸部28的上側角部。此時,突出部分40從以向Y方向內側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的狀態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而向Y方向外側位移。其結果,突出部分40的前端部鉤掛於內壁面的凸部28的上側角部,突出部分40與嚙合凹部27中的Y方向外側的內壁面嚙合。
如圖8和圖13所示,在底壁31的四角附近還設置有向上側(+Z側)突出的固定用凸部42。固定用凸部42是柱狀的凸部,從底壁31的上表面的突出量約為0.1mm。固定用凸部42在X方向上相互分離的位置配置有兩個,如圖8和圖13所示,兩個固定用凸部42在+Y側和-Y側各設置有一組。
分別設置在+Y側和-Y側的兩個固定用凸部42是以連接器10的X方向中央為界而對稱的結構。兩個固定用凸部42分別在Y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此外,X方向上的兩個固定用凸部42的間隔是與殼體20的殼體端部22的橫寬大致相同的長度。此外,如圖13和圖14所示,固定用凸部42的X方向內側的端面亦即成對的固定用凸部42對置的那側的端面以山狀鼓出。
在本實施型態中,藉由上述固定用凸部42的功能,殼體20安裝於框架30。具體地說,如果將殼體20從開口M側放入到框架30內並設置在規定位置,則如圖14所示,殼體端部22被壓入到兩個固定用凸部42之間並被夾在固定用凸部42彼此之間。藉此,使殼體20安裝於框架30。
並且,在本實施型態中,從削減連接器10的零件數量的目的出發,框架30和遮斷部41由相同構件構成。具體地說,底壁31、側壁32、遮斷部41和固定用凸部42由相同構件一體成形,詳細地說是由相同金屬板構成而一體化。
更詳細地說,圖8~圖13所示的框架30由一張金屬板製造。金屬板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但是例如能夠利用黃銅和青銅等銅合金或不銹鋼等。金屬板的板厚沒有特別限定,但是例如設定為0.06mm~0.15mm。
如圖15所示,框架30例如藉由對金屬板N應用拉深加工(嚴格地說是方筒拉深加工)來製造。具體地說,利用模具等夾持並保持金屬板N的外邊緣部分,並且將沖頭等按壓器具P按壓金屬板N中的位於比外邊緣部分還靠向內側的部分。由此,如圖15所示,得到作為具有拉深底部的方筒型的金屬成型品的框架基材F。拉深底部是在拉深加工時壓入金屬板N而形成的部分中的位於最深部(底部)的部分。
在框架基材F中的按壓器具P所按壓的上表面側形成有開口,該開口在框架30的完成時成為開口M。此外,框架基材F中的方筒部分在框架30的完成時成為側壁32。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側壁32遍及框架30的整個周向無縫地連續,確保強度和遮斷性(遮罩性)。此外,金屬板N中的在拉深加工實施中被夾持的外邊緣部分在框架基材F的上表面側作為凸緣狀的邊緣部而保留,在框架30的完成時成為凸緣部分35。
在拉深加工實施後,拉深底部的大部分被沖切。在沖切後,在拉深底部保留有構成邊緣部37、構成邊角部38和連結部分39的部分、構成突出部分40的部分、以及構成固定用凸部42的部分。在該階段,構成連結部分39的部分與構成突出部分40的部分在Y方向上連續地相連。此外,構成邊角部38的部分與構成固定用凸部42的部分在X方向上連續地相連。
此後,在連結部分39與突出部分40的交界位置彎折拉深底部(即金屬板N),詳細地說,將構成突出部分40的部分相對於連結部分39彎折大致90度而立起。並且,藉由將立起部分彎曲成大致S形而形成突出部分40。
此外,對各邊角部38中的內側的端部實施切割彎曲加工,藉由將該部分相對於邊角部38彎折大致90度而立起,形成固定用凸部42。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型態中,框架30的底壁31和側壁32以及遮斷部41的突出部分40和固定用凸部42由一張金屬板N形成,全部一體化且無縫地相連。另外,固定用凸部42也可以由與框架30不同的零件構成。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型態中,框架30和遮斷部41被一體化,因此與它們被分為不同的零件的結構相比,減少了連接器10的零件數量。
更詳細地說,在藉由拉深加工製造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連接器1的框架3的情況下,加工時按壓器具P所按壓的面,換言之為形成凸緣部分的那側的面固定於基板。另一方面,按壓按壓器具P而形成的拉深底部被沖切,該沖切孔成為用於將對方側連接器嵌入到框架3的內側的開口2。在藉由這樣的步驟製造的框架3的內側設置遮斷部5的情況下,與框架3分開準備構成遮斷部5的零件,並且將該零件安裝於框架3的基板側的端部。
相對於此,本發明的連接器10的框架30藉由拉深加工來製造,但是加工時將按壓器具P所按壓的面作為上表面,將拉深底部作為下端部。在該結構中,由於利用拉深底部的一部分形成遮斷部41,所以不需要將遮斷部41作為另外的零件,相應地削減了零件數量。
此外,在藉由拉深加工製造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連接器1所具備的框架3的情況下,沖切拉深底部,形成用於嵌入對方側連接器的開口2。此時,需要根據對方側連接器的尺寸來沖切比較大的尺寸的孔。
相對於此,在本發明的連接器10的框架30中,在拉深加工時按壓器具P按壓而形成的開口作為用於嵌入對方側連接器50的開口M而直接利用。其結果,不需要為了確保開口M而較大地沖切拉深底部,能夠藉由拉深加工容易地製造具有必要尺寸的開口M的框架30。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10的框架30,由於側壁32遍及框架30的全周無縫地連續,所以能夠確保框架的強度和遮斷性(遮罩性)。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10的框架30,連結底壁31的+X側的端部和-X側的端部的連結部分39以遍及其伸出方向整個區域與基板C接觸的狀態藉由焊料固定於基板C。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連接器10的強度。更詳細地說,有時會對連接器10作用有使連接器10向以Z軸為中心扭轉的方向(圖4中由粗線箭頭表示的方向)位移的力。該扭轉力具有沿X方向作用於框架30的側壁32、特別是側壁32的角附近的傾向。相對於此,在本發明的連接器10中,連結部分39沿X方向較長地連續,從連結部分39的伸出方向一端到另一端固定於基板C。因此,能夠充分確保連結部分39與基板C的接合力,能夠適當地抵抗(承受)上述扭轉力。
另外,在本實施型態中,在框架30中底壁31與側壁32一體化,即,側壁32與連結部分39相連,嚴格地說經由邊緣部37連續。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由固定於基板C的連結部分39適當地承受作用於框架30的側壁32的扭轉力。
更詳細地說,假設側壁32和連結部分39由互相不同的構件構成,則作用於側壁32的扭轉力容易分散,在與側壁32分開的連結部分39難以受到扭轉力。相對於此,在側壁32與連結部分39連續的情況下,抑制扭轉力的分散。其結果,能夠由連結部分39適當地承受扭轉力並適當地抵抗該力。
<<關於對方側連接器的構成零件以及連接器嵌合狀態>>
參照圖18和圖19,說明對方側連接器50的構成零件以及連接器嵌合狀態。圖19是示出電磁遮罩件120的剖視圖,該剖面是通過遮斷部41的突出部分40和對方側遮斷部80的突出部分(對方側突出部分83)的YZ平面。
對方側連接器50所具備的對方側殼體60分為殼體中央部61以及+Y側和-Y側的殼體端部62。如圖18所示,殼體中央部61具有在Y方向伸出的兩個觸頭保持部63。兩個觸頭保持部63在X方向上隔開間隔配置,分別保持多個對方側觸頭52。
如圖18所示,殼體端部62具有觸頭保持部64以及位於觸頭保持部64的外側的側壁65、66。觸頭保持部64具有形成於Y方向內側的凹處,在該凹處中壓入有對方側觸頭54。側壁65直立設置於殼體端部62的X方向外側的邊緣部分。側壁66直立設置於殼體端部62的Y方向外側的邊緣部分,在X方向上,隔著供對方側觸頭54壓入的凹處而設置有兩個側壁66。
此外,如圖18所示,在側壁65設置有向X方向外側凹陷而形成的側壁凹部67。此外,如圖18所示,在側壁66設置有向Y方向外側凹陷而形成的嚙合凹部68。
對方側框架70由金屬板構成,例如由黃銅和青銅等銅合金或不銹鋼的板材構成。在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8所示,在俯視觀察時呈大致C形的兩個斷片配置成各邊緣側的端部相互面對,由此構成對方側框架70。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對方側框架70也可以是一個連續體而不能分割的框體。
如圖18所示,構成對方側框架70的兩個斷片分別具有在X方向上隔開間隔平行排列的一對第一壁部71、以及在X方向上位於一對第一壁部71之間的第二壁部72。第一壁部71具有向Z方向垂直豎起且在Y方向上延伸的伸出壁73、以及從伸出壁73的-Z側的端部向X方向內側彎曲成圓弧狀的彎曲壁74。
此外,如圖18所示,在彎曲壁74中的Y方向外側的端部中的位於X方向內側的部分形成有在俯視觀察時為梯形形狀的切口。該切口是為了避免在連接器嵌合時連接器10的固定用凸部42與對方側框架70的第一壁部71干涉而設置的。
此外,彎曲壁74中的形成有切口的部分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限制對方側連接器50的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偏移。換言之,在彎曲壁74中形成有切口的部分構成限制對方側連接器50的位移的限制部78。
如圖18所示,限制部78設置在對方側框架70的四角附近亦即角部附近。具體地說,設置在+Y側的限制部78設置於比+Y側的對方側遮斷部80更接近對方側連接器50的+Y側的角部的位置。設置在-Y側的限制部78設置於比-Y側的對方側遮斷部80更接近對方側連接器50的-Y側的角部的位置。
如圖18所示,第二壁部72具有向Z方向垂直豎起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伸出壁75、以及從伸出壁75的-Z側的端部向Y方向內側彎曲成圓弧狀的彎曲壁76。如圖18所示,在彎曲壁76形成有從Y方向內側的端部向-Z側彎曲成倒J形的嚙合片部77。藉由將嚙合片部77插入到嚙合凹部68內,使對方側框架70組裝於對方側殼體60。此外,如圖18所示,在第一壁部71和第二壁部72分別設置有從伸出壁73、75的外表面以珠狀隆起的突起部79。
對方側遮斷部80在Y方向上配置在多個位置。具體地說,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62的對方側觸頭5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61的對方側觸頭52之間配置有一個對方側遮斷部80。此外,在保持於-Y側的殼體端部62的對方側觸頭54與保持於殼體中央部61的對方側觸頭52之間配置有一個對方側遮斷部80。
對方側遮斷部80在+Z側的端部具有沿X方向以直線狀伸出的伸出部分81(參照圖6)。舌狀的中央突出部分82從伸出部分81的X方向中央部向-Z側垂直地突出(參照圖6)。
如圖18所示,在X方向上,在中央突出部分82的兩側位置設置有向-Z側彎曲並突出的對方側突出部分83。對方側突出部分83是其前端部橫向彎曲成V形的突出片,具有彈性,如果向Y方向被按壓,則以向被按壓的方向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在對方側遮斷部80中,在X方向上比對方側突出部分83還靠向外側的位置設置有從伸出部分81的-Z側的端面突出的突出端部84(參照圖6)。
藉由以上述方式構成的對方側連接器50進入到連接器10的框架30的內側,連接器10與對方側連接器50嵌合。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對方側框架70在突起部79與框架30的側壁32的內壁面接觸(參照圖6)。此外,框架30在隆起部36與對方側框架70的外壁面接觸(參照圖6)。
此外,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如圖19所示,對方側遮斷部80所具備的兩個對方側突出部分83分別與對應的遮斷部41的突出部分40接觸。藉此,遮斷部41和對方側遮斷部80構成電磁遮罩件120。在此,突出部分40和對方側突出部分83分別在Y方向上彈性變形並在Y方向上相互接觸。藉此,突出部分40與對方側突出部分83的接觸狀態穩定,良好地維持電磁遮罩件120。
此外,突出部分40和對方側突出部分83分別能夠在Y方向上彈性變形,因此即使在連接器嵌合時對方側突出部分83與突出部分40接觸之後,也能夠將對方側連接器50在Z方向上順暢地(不用力地)插入到框架30的內側。
此外,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如圖20所示,在連接器10中分別配置在+Y側和-Y側的兩個固定用凸部42分別與設置於對方側框架70的限制部78相對。具體地說,在X方向上,在比各固定用凸部42靠向外側的位置配置有限制部78,固定用凸部42與限制部78的邊緣隔著少許的間隙相鄰。
根據以上的結構,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限制部78限制對方側連接器50相對於連接器10的X方向的位移,具體地說是限制向圖4所示的箭頭方向的位移。具體地說,從固定用凸部42觀察,位於與對方側連接器50位移的方向相同側的限制部78在X方向上與固定用凸部42接觸而卡止固定用凸部42。由此,限制對方側連接器50的位移。作為限制對方側連接器50的位移的結果,能夠抑制由該位移引起的對方側連接器50的變形和損傷等。
<<其他實施型態>>
以上,列舉具體例說明了本發明的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但是上述實施型態只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列舉的一個例子,也可以考慮上述以外的實施型態。
此外,在上述實施型態中,說明了藉由拉深加工製造無縫結構的框架30的例子,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只要能夠製造無縫結構的框架30,也可以使用其他加工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切削和拉拔加工等。
此外,也可以藉由鑄造和壓鑄等製造框架30。在這種情況下,不限定於突出部分40從連結部分39的側方端面(Y方向外側的端面)突出的結構,也可以是突出部分40從連結部分39的上端面(+Z側的端面)突出的結構。
此外,在上述實施型態中,在框架30的底壁31設置有矩形框狀且窄幅的邊緣部37,連結部分39連結邊緣部37的+X側端部和-X側端部之間。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不在框架30設置邊緣部37。在這種情況下,連結部分39直接連結側壁32的+X側的端部(即+X側的長邊部分33)和-X側的端部(即-X側的長邊部分33)。
此外,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框架30和對方側框架70各自的外形形狀在俯視觀察時為矩形,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是在俯視觀察時為圓形、梯形或菱形等矩形以外的四邊形、或四邊形以外的多邊形。
1:連接器
2:開口
3:框架
4:端子
5:遮斷部
10:連接器
12:觸頭
14:觸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20:殼體
21:殼體中央部
22:殼體端部
23:中央凸部
24:側方凸部
25:嵌入槽
26:嵌入凹部
27:嚙合凹部
28:內壁面的凸部
29:傾斜面
30:框架
31:底壁
32:側壁
33:長邊部分
34:短邊部分
35:凸緣部分
36:隆起部
37:邊緣部
38:邊角部
39:連結部分
40:突出部分
41:遮斷部
42:固定用凸部
50:對方側連接器
52,54:對方側觸頭
60:對方側殼體
61:殼體中央部
62:殼體端部
63,64:觸頭保持部
65,66:側壁
67:側壁凹部
68:嚙合凹部
70:對方側框架
71:第一壁部
72:第二壁部
73,75:伸出壁
74,76:彎曲壁
77:嚙合片部
78:限制部
79:突起部
80:對方側遮斷部
81:伸出部分
82:中央突出部分
83:對方側突出部分
84:突出端部
100:連接器組裝體
120:電磁遮罩件
C:基板
F:框架基材
M:開口
N:金屬板
P:按壓器具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對方側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裝體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裝體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裝體的側視圖。
[圖6]是示出圖5的I-I剖面的圖。
[圖7]是示出圖5的J-J剖面的圖。
[圖8]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俯視圖。
[圖9]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仰視圖。
[圖10]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是從下側觀察連接器時的圖。
[圖13]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的分解設備圖。
[圖14]是示出殼體被壓入到兩個固定用凸部之間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15]是關於拉深加工的說明圖。
[圖16]是關於連接器的組裝步驟的圖,是示出組裝中途的階段的剖視圖。
[圖17]是關於連接器的組裝步驟的圖,是示出組裝完成的階段的剖視圖。
[圖18]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型態的對方側連接器的分解設備圖。
[圖19]是示出電磁遮罩件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0]是去除殼體和觸頭而示出處於連接器嵌合狀態的連接器和對方側連接器的各自的俯視圖。
[圖21]是一個現有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2]是示出一個現有例的連接器所具備的框架和遮斷部的立體圖。
10:連接器
12:觸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14:觸頭
20:殼體
21:殼體中央部
22:殼體端部
26:嵌入凹部
27:嚙合凹部
30:框架
31:底壁
32:側壁
35:凸緣部分
37:邊緣部
38:邊角部
39:連結部分
40:突出部分
41:遮斷部
Claims (10)
- 一種連接器,能夠在第一方向上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並且固定於基板,其特徵在於,前述連接器具備: 框架,具有在前述連接器與前述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包圍前述對方側連接器的側壁;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於前述框架的內側,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及 遮斷部,在前述第二方向上配置在前述第一端子與前述第二端子之間, 前述側壁遍及前述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 前述框架和前述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 前述遮斷部具有連結部分,前述連結部分連結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分別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前述框架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前述連結部分在從前述框架的前述一端部到前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前述基板接觸的狀態下固定於前述基板。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連結部分在前述第三方向上伸出,在從前述連結部分的伸出方向一端到伸出方向另一端的範圍內連續地藉由焊料固定於前述基板。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連結部分沿前述第三方向以直線狀伸出。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框架在前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開口,在前述第一方向上與前述開口相反的那側的端部具有底壁, 前述對方側連接器從前述開口進入到前述框架的內側而與前述連接器嵌合, 前述連結部分構成前述底壁的一部分,連結前述第三方向上的前述底壁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側壁、前述底壁和前述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且無縫地相連。
-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遮斷部具有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連結部分向前述開口側突出的突出部分, 在前述連接器與前述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藉由使前述突出部分在前述第二方向上與前述對方側連接器所具有的對方側遮斷部接觸,使前述遮斷部和前述對方側遮斷部構成電磁遮罩件。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側壁、前述底壁和前述遮斷部由相同金屬板構成, 前述連結部分與前述突出部分連續, 前述突出部分是藉由在前述金屬板中的前述連結部分與前述突出部分的交界位置彎曲前述金屬板而形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框架具有導電性, 前述第一端子和前述第二端子是高頻訊號傳輸用的端子, 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在前述第一端子與前述第二端子之間配置有多個前述遮斷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前述遮斷部與接地電位連接。
- 一種連接器組裝體,藉由將固定於基板的連接器,與對方側連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嵌合而構成,其特徵在於,前述連接器組裝體具備: 框架,具有在前述連接器與前述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包圍前述對方側連接器的側壁;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於前述框架的內側,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及 遮斷部,在前述第二方向上配置在前述第一端子與前述第二端子之間, 前述側壁遍及前述框架的全周無縫地連續, 前述框架和前述遮斷部由相同構件構成而一體化, 前述遮斷部具有連結部分,前述連結部分連結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分別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前述框架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前述連結部分在從前述框架的前述一端部到前述另一端部的範圍內連續地與前述基板接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2870 | 2021-05-17 | ||
JP2021082870A JP2022176435A (ja) | 2021-05-17 | 2021-05-17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21086800A JP7575346B2 (ja) | 2021-05-24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21-086800 | 2021-05-24 | ||
JP2021086902A JP2022180022A (ja) | 2021-05-24 | 2021-05-24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21-086902 | 2021-05-24 | ||
JP2021102193A JP2023001455A (ja) | 2021-06-21 | 2021-06-21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21-102193 | 2021-06-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7537A TW202247537A (zh) | 2022-12-01 |
TWI804261B true TWI804261B (zh) | 2023-06-01 |
Family
ID=8274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2496A TWI804261B (zh) | 2021-05-17 | 2022-03-31 | 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49185B2 (zh) |
KR (1) | KR102682867B1 (zh) |
CN (2) | CN217182551U (zh) |
TW (1) | TWI8042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681280S (zh) * | 2020-09-30 | 2021-03-15 | ||
JP1698703S (ja) * | 2021-04-16 | 2021-11-01 | コネクタ | |
JP1708464S (ja) * | 2021-07-01 | 2022-02-25 | コネクタ | |
JP2023026809A (ja) * | 2021-08-16 | 2023-03-01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I825839B (zh) * | 2021-08-16 | 2023-12-11 |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965466B1 (en) * | 2007-03-01 | 2015-07-08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US20150303597A1 (en) * | 2014-04-17 | 2015-10-22 |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160056557A1 (en) * | 2014-08-20 | 2016-02-25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nlarged mating power contacts |
TW201902051A (zh) * | 2017-05-26 | 2019-01-0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CN210129596U (zh) * | 2019-06-18 | 2020-03-06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
TWM605406U (zh) * | 2019-04-18 | 2020-12-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及其對接連接器 |
CN212968338U (zh) * | 2020-08-10 | 2021-04-13 |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30774B2 (ja) | 1992-12-28 | 2001-11-19 | 株式会社アイジー技術研究所 | 複合板 |
TWI394327B (zh) * | 2008-09-16 | 2013-04-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連接器 |
JP6199666B2 (ja) * | 2013-09-04 | 2017-09-20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6806593B2 (ja) * | 2017-02-28 | 2021-01-0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970928B2 (ja) * | 2017-11-06 | 2021-11-24 | I−Pex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7009976B2 (ja) * | 2017-12-21 | 2022-01-26 | I-Pex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
JP6554567B2 (ja) * | 2018-01-18 | 2019-07-31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対 |
JP6978956B2 (ja) * | 2018-02-09 | 2021-12-0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
JP6638873B1 (ja) * | 2018-08-24 | 2020-01-29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WO2020039666A1 (ja) * | 2018-08-24 | 2020-02-27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CN209344360U (zh) * | 2019-01-10 | 2019-09-03 | 格棱电子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动连接器 |
JP6813621B2 (ja) * | 2019-05-16 | 2021-01-13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対 |
WO2021020533A1 (ja) * | 2019-08-01 | 2021-02-04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メス型多極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JP7214609B2 (ja) * | 2019-10-16 | 2023-01-3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CN211126218U (zh) | 2019-12-10 | 2020-07-28 |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公座、母座及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
CN212485720U (zh) * | 2020-05-07 | 2021-02-05 |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
JP3230774U (ja) * | 2020-12-08 | 2021-02-1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
JP7021293B2 (ja) * | 2020-06-04 | 2022-02-16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CN112636035A (zh) * | 2020-12-28 | 2021-04-09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20708029.5U patent/CN217182551U/zh active Active
- 2022-03-29 CN CN202210321073.5A patent/CN11537775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31 TW TW111112496A patent/TWI804261B/zh active
- 2022-04-04 KR KR1020220041774A patent/KR10268286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2-04-04 US US17/713,202 patent/US119491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965466B1 (en) * | 2007-03-01 | 2015-07-08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US20150303597A1 (en) * | 2014-04-17 | 2015-10-22 |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160056557A1 (en) * | 2014-08-20 | 2016-02-25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nlarged mating power contacts |
TW201902051A (zh) * | 2017-05-26 | 2019-01-0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TWM605406U (zh) * | 2019-04-18 | 2020-12-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及其對接連接器 |
CN210129596U (zh) * | 2019-06-18 | 2020-03-06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
CN212968338U (zh) * | 2020-08-10 | 2021-04-13 |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682867B1 (ko) | 2024-07-08 |
US11949185B2 (en) | 2024-04-02 |
CN217182551U (zh) | 2022-08-12 |
US20220368063A1 (en) | 2022-11-17 |
TW202247537A (zh) | 2022-12-01 |
CN115377759A (zh) | 2022-11-22 |
KR20220155903A (ko) | 2022-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804261B (zh) | 連接器和連接器組裝體 | |
TWI775365B (zh) | 連接器 | |
TWI808400B (zh) | 連接器 | |
TWI770988B (zh) | 連接器組裝體 | |
TWI804260B (zh) | 連接器組裝體 | |
TWI819292B (zh) | 連接器 | |
TWI776455B (zh) | 連接器 | |
KR20100103349A (ko) | 커넥터 | |
TWI770995B (zh) | 連接器組裝體 | |
CN109546390B (zh) | 电连接器 | |
JP2023001455A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KR102543913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JP7476078B2 (ja) | コネクタ | |
KR102623602B1 (ko) | 커넥터 | |
KR102543900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JP2022180022A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KR102674012B1 (ko) | 플로팅 커넥터의 플러그 커넥터 구조 | |
JP744555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2054592A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22074300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2179959A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KR20210139139A (ko) | 커넥터 | |
JP2022049162A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23100475A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